一个名声不佳的文人皇帝
中国历史上文人皇帝不多,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南唐后主李煜算一个。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也算一个。
曹丕提出“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 世”。意思是说, 文学创作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伟业,是万世永不消亡的大事。他把文学的地位提高到了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曹丕有着强烈的文人情节,使他一生难以释 怀 。“魏文帝”这一皇帝的身份,使他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文人。因而,能做一个纯粹的文人,似乎成了曹丕一生的奢求。
史学家陈寿,对文人皇帝曹丕的评价并不高。《三国志·文帝纪》评曰:
所有写文字的,在他的文字中都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并玩味一下文字技巧,至于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则要读者你自己体会。
我们来品味一下这个评价:
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 先夸两句,给个甜枣 )。若( 相当于“if”,开始假设了 )加之旷大之度( 你要是再大度点 ),励以公平之诚( 再公平点 ),迈志存道( 志向再大点 ),克广德心( 再仁德一点 ),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现在离贤主还差得远哪 !)
陈寿表面上是在“夸”,实际上是在“黑”。谁让你曹丕“篡汉”呢?
而 把曹丕黑的最凶的,当属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 (公元403-444年),他的一部《世说新语》,杜撰了曹丕“以毒枣毒杀弟弟曹彰”,“逼写《七步诗》迫害弟弟曹植”,“抢夺父亲曹操的妻妾”等恶行,造成曹丕在历史上名声不佳。
要说这个《 世说新语》,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八卦周刊。 作者刘义庆捏造这些八卦的时候,连基本考据都不做,造成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相关人士的年份都对不上号。
但这不重要,有读者喜欢看哪。就像现在的脑残粉丝,每天把娱乐明星的八卦故事津津乐道一样。
身为大文学家的刘义庆,为什么这么黑我们的曹丕大兄弟呢?扒一扒他的身份就不难理解了。
刘义庆 (公元403—444年),是长沙景王 刘道怜 次子;刘道怜(公元368年-422年),东晋将领,父亲叫刘翘; 刘翘 (生卒不详)是汉朝楚元王 刘交 嫡系后裔;这位刘交的父亲是 刘太公 。而刘太公就是汉高祖 刘邦 之父。
这下明白了, 曹丕篡汉,篡的就是刘义庆他祖上的江山。刘义庆能不恨他么?
他杜撰几个故事, 让曹丕成为“和他的兄弟、父亲相爱相杀”的阴险小人,让曹丕在历史上臭名昭著, 也算是为祖上报仇了。
史学家的笔能杀人,文学家的笔更能毁人。书是人写的,是人就有立场、有喜好。 历史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呵呵就好!
曹丕的成才之路
虽然历史是如此残酷,人间寒凉, 但文人曹丕,通过他大量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让他有限的生命发挥了最大的价值。
所谓“ 文学就是人学”,我们也得以通过曹丕的诗歌,走入他的内心,从一个侧面,还原三国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曹丕。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沛国谯人。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 年),死于魏黄初七年(公元226 年),享年四十一岁。曹丕做了7年的曹魏开国皇帝。
曹操是后汉乱世中的大英雄,雄才大略,更具有超人的目光和见识。他充分认识到战乱年间文治武功的作用,“ 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 ”,是他奉行的箴言。
在“武”的方面,曹操让曹丕兄弟从小就开始学骑射。
在“文”的方面,曹操更是注重对曹丕兄弟的培养。
曹操命建安七子的几位大才陪伴曹丕兄弟诗文创作,极大地提高了曹丕兄弟的文学才能。
曹丕多次随曹操出征,见多了战场上的血雨腥风,也看到了百姓遭受的苦难,这就使得他有一种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
他写下《饮马长城窟行》:
又写下《黎阳作诗》:
曹丕用战场上的盛大场面,激荡自己的豪情壮志。
在“文才”方面,曹植有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的赞誉,曹丕比不了。
在“武功”方面,曹彰是 “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数从征伐,志意慷慨”的猛将,曹丕也比不了。
所以 个人才能的不出众,使曹丕有一种强烈的被承认的需要。因此,他著《典论》,成一家之言。
他在《典论·论文》中,尽力宣扬自己的高强武艺。
后又提到与奋威将军邓展论剑,这种展示是害怕自己不能被承认。发于内心的害怕与渴望,曹丕孜孜以求,不断地自我勉励。
建安十六年,河间田银、苏伯起义,曹丕遣将军贾信前去镇压。
曹丕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深得曹操的赞许。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被定为魏太子,真正巩固了他长子的身份和地位。
人间寒凉,作诗取暖
曹丕早年随父出征,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荒凉景象,又看到远离故乡的将士凄苦的怀乡之情,他的内心是悲怆的。
曹丕写下《陌上桑》:
又写下《愁霖赋》:
曹丕写下士兵们冒雨前进的艰难,对涝灾的忧愁,让他流露出忧世的情感。
曹丕又是一个关注贫苦百姓现实的文人,在反映时代动乱和人民苦难时,他写下《上留田行》:
曹丕看到了两个阶级迥然不同的生活,为贫苦百姓鸣不平,发出了“贫贱亦何伤”的感慨与呼喊。
曹丕甚至关注到纤夫悲惨的命运,他写下《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
曹丕同情劳动人民,关注社会最底层的人。相比较曹植,多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贵为公子的曹丕,实在是难能可贵了。
因为社会的动乱、生计的逼迫,很多士人背井离乡、抛妻别子。漂泊的游子思念自己的妻子,令人哀婉,曹丕写下《杂诗》记述游子痛苦难言的心态:
曹丕的《杂诗》被清朝诗论家陈祚明赞誉为:“ 寄意不言,深远独绝,诗人上格也 ”。
曹丕也有感于因夫妻分离被抛弃的妇女,为她们的命运感到哀伤,他写下《代刘勋妻王氏杂诗》:
也写下《燕歌行》:
曹丕把战争年代女性的不幸和心声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建安二十二年,中原地区流行瘟疫,建安七子中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等人在这一时期病死。曹丕怀念故去的友人,在《又与吴质书》中写到:
曹丕对故人的去世无限的悲伤,饱含真情。
曹丕以文坛领袖的身份与地位,为先死者编诗文作品集。 建安七子的作品能够流传下来,曹丕功不可没。
亲情亦不忘
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与情感。
汉末建安时期,天灾战乱使得人人都有一种朝不保夕之感,曹氏三父子皆如此。
曹操在《短歌行》中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曹植也有《薤露行》:“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
曹丕更有《善哉行》:“ 不悲身迁移,但悲岁月迟 ”。
对生命的万端喟叹,使曹丕时刻有一种忧患意识。
曹操曾在《短歌行》中写到:“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曹丕也和他父亲一样,并未沉迷于享乐,反而是忧患意识时时煎熬着他的心。
曹丕在《大墙上蒿行》写道:
曹丕似乎已经找到了身心的归宿,找到了安抚生活痛苦的良方。紧接着又写道:
曹丕内心的痛苦又周而复始,挣扎也周而复始。
曹丕在《善哉行》中写:“ 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 。”
又在《于玄武陂作诗》诗中写:“ 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
曹丕对短暂的生命过程感到哀伤,忧愁。曹丕是一个多情而敏感的诗人,他身上更多的是文人气,而不是帝王气。
曹丕十分珍重亲情,感情最浓的当然是他的父亲曹操。曹操去世,他悲痛万分,写下《短歌行》:
又写下《永思赋》,以示对父亲的哀悼:
曹丕还十分珍视与其弟曹冲的亲情,他曾多次为去世的曹冲写赋作文,以示哀悼。
曹丕睹物思人,看到曹冲昔时的所用之物,不禁悲从中来,从而“仰瞻天而太息,闻别鸟之哀鸣”。(《悼夭赋》)
说曹丕以《七步诗》相逼,迫害曹植,这是杜撰。事实上,曹丕对曹植的感情是很深的。
当曹操打仗,让妻子和曹植同行时,曹丕曾作《感离赋》,序中写道:
赋曰:
字里行间无不表现出对弟弟曹植的牵挂。
曹植也在此次出征之时作有《离思赋》,其序曰:
表达了对哥哥曹丕的思念。
也由此可见,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是很好的。
曹丕曾作《改封曹植为安乡侯诏》:
可见,曹丕也并未谋害过他弟弟曹植。
一个真实的文人
曹丕在文学作品中,被塑造成了残害手足、阴险小人的形象,这是历史的八卦,大众的误解。
但通过读曹丕的诗,却能窥探到他真实的情感世界和精神内涵。
曹丕现存诗31首,赋28 篇,文148 篇,算得上著述比较丰厚的作家。
他常同邺下诸子唱和交流,或同题而作,或分题而作,或用书信进行文学交流、品评人物,形成了十分和协融洽的文学创作氛围。
也正是曹丕的带头创作,极大的带动了诸子的文学创作,从而形成了彬彬之盛的文学创作局面。
如果说 曹植的诗,是为文字而创作,是可以学的 。而 曹丕的诗,是有感而发,都是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却是学不来的 。
由于三国历史上的丕、植争位,过于深入人心。在人们心中, 曹丕以文帝的尊位而减才,曹植以失败者的身份而益价。
正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说的:“ 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 这算是比较恰当的评价。
曹丕渴望成为一个切实的文人, 他渴望生活在文人的情感世界里。这种情结始终缠绕在他的周围, 形成了连绵不断的文人情结。
像唐后主李煜一样,但当我们拿起他们的诗、词时,会惊奇地发现,原来 他们的作品是这样的纯粹,他们的感情是这样的细腻和哀婉。
为什么要让他们当皇帝,他们天生就该是文人!
银河怅望两相怜
——咏七夕节古诗词赏析(六)
王传学
宋代以后,七夕节仍为历朝所重视。表现七夕风俗的作品形式多样,诗、词、曲、戏剧、小说等,都有不少佳作。
元代诗人卢挚的散曲《沉醉东风·七夕》,描绘了七夕风俗: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卢挚(公元1242—1314年)字处道,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诗人、散曲家。官至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书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此曲首二句写七夕时的环境气氛: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人们静静地坐在亭子里。接着写人们的七夕活动: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最后融情于景,写自己的怡悦心情: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的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在这支小令中,诗人化用唐杜牧《秋夕》诗句,绘制成一幅静夜仰望天河图,并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意境。七夕之夜,月明风清,人们焚起香来庆贺节日。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针钱在月下乞巧,看牛郎织女相会。因此此曲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
再看元代散曲家乔吉的双调《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水洒不着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浅醉微醒,谁伴云屏?今夜新凉,卧看双星。
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
上曲写歌女的美貌。崔徽:唐代歌妓,很美丽,善画自己的肖像送给恋人。曲子写道:无须用崔徽的画图去增添美色,你的美貌像春雨般柔弱彩云般娇媚,像碧水般秀美像青山般明丽。筷子头一样小的歌唇,葱枝一样的纤纤细手,好一个娇艳的美人。春妆整整齐齐水洒不着,身 材修长亭亭玉立,风儿一吹就会东歪西倾。她从浅醉中刚刚醒来,孤单单没有人相伴,深夜里凉意袭来,躺着仰望天上牛郎织女双星。
下曲写歌女的歌声。黄四娘:美女的泛称。歌女像黄四娘在垆边卖酒,一片青旗迎风飘展,一曲清歌玉润珠圆。滴滴清露和着乌云般的黑发,加上鲜花细柳映衬,再细细地梳洗打扮。看着歌女没有半点苦闷愁烦,我忍不住问她作了怎样的醉梦,醉笑中请谁相扶?她伸出纤纤玉手,搅着我嘴上的胡须索要赠诗。
七夕之夜,作者与美丽的歌女在一起,欣赏她的美貌,倾听她的歌声,为她作诗填曲,表现了一位戏剧家的情趣。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七夕醉答君东》,写出指导排练《牡丹亭》的感受:
玉名堂开春翠屏,
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
自掐檀痕教小伶。
汤显祖的这首写给友人君东的诗,讲的是一个教人排练戏剧《牡丹亭》的故事。
作者辞官回到家乡,在自己的家居玉茗堂,有戏台春翠屏。快到七夕,在这里,正在排练作者写的剧作《牡丹亭》。看了台上的表演,汤显祖大失所望,为演员们不懂剧中深意而栏干拍遍,懊恼不已,只好自己上台,亲自操檀板,敎小伶(演员)演出。(檀板,打击乐器,用于打拍子)《牡丹亭》是描写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杰作,明朝人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看来,要演好这出剧,必须深刻理解剧中的内容,方能掌握精髓。
在古代,封建礼教“吃人”,演《牡丹亭》不易,汤显祖尽管“亲操檀板”,但深刻领会的,能有几人?
明代戏剧家谢傥的《四喜记·巧夕宫筵》中写道:
时当七夕,天上人间。
鹊渡银河,良宵第一。
谢谠(公元1512—1569年)字献忠,号海门,明嘉靖甲辰科(公元1544年)进士,授太兴县令。他才华俊逸,工诗、古文词,善作曲,著有《四喜记传奇》等。
这四句称赞七夕为“第一良宵”的诗句,是剧中女主人公在七夕乞巧时发出的感叹,不仅是千百年来对此佳节的公正评价,更是对美好情感的热切呼唤。
晚明女诗人叶小莺的《七夕后夜坐,红于促睡漫成》,道出有情人经常分离的悲伤:
池畔芙蓉映碧萝,
岁星今又隔银河。
侍儿未解悲秋意,
明月高悬怯素罗。
叶小莺,字琼章,晚明女诗人,曲学名家沈憬的外孙女,父叶绍袁,天启进士,官工部主事;母沈宜修,字宛君,均工诗词,偕隐分湖。年仅17岁病故。清代学者陈廷焯称其“词笔哀艳,不减朱素真,求诸明代作者,尤不易靓也”。沈宜修《季女琼章传》云:“性高旷,厌繁华,爱烟霞,通禅理,自恃颖姿,尝言欲博尽古今。作诗不喜作艳语,集中或有艳句,是咏物之兴,填词之体。” 有《返生香》一卷。
红于是叶小莺的侍女。七夕过后,女诗人夜坐庭中,侍女红于催促她睡觉,于是写下这首诗。
诗写七夕前后的景色:池塘里的芙蓉盛开,红花映着绿叶,一片美景,可是天上的牛郎织女星又被银河隔开了。他们昨夜相会,今又分开,该是多么悲伤的事啊。侍女不懂得这悲伤的情感,只担心夜已深我的素衣禁不住寒意,催促我进屋睡觉。诗人抓住这一个细节,写出了自己对于有情人经常分离的悲伤心情。
晚明女诗人黄淑德的《七夕》,感叹人间长别多:
鹊驾成桥事有无,
年年今夕会星娥。
时人莫讶经年隔,
犹胜人间长别多。
黄淑德为晚明嘉兴名士黄洪宪子媳沈纫兰的从妹,字柔卿,通文史、音律,早寡,礼佛隐居。
诗人针对牛郎织女相会这一传说,将天上与人间进行对比。牛郎织女虽然一年才能一会,但这是定期的、延续的,因而充满期待与希望;而人间除了相见永无期的死别,还有一去经年杳无音信的生离,令人绝望。“犹胜人间长别多”,表达了诗人对人间夫妻长期别离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清代咏七夕的诗词比较多,特别诗众多女诗人的咏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清代词人朱彝尊的《怨王孙·七夕》,回忆了刻骨铭心的爱情: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乞巧谁凭。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
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此夕何夕也。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朱彝尊(公元1629—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等。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召入南书房供奉。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词中写道:天河架桥,织女牛郎七夕如约相会。谁又能凭此乞巧?七夕夜相会的牛郎织女啊,不要诉说你俩的离愁别恨,我与妻妹的分离不更为可怜吗!那离家很久的游子啊,孤零零的难于入眠。今天夜晚怎能忘记那个夜晚呢?记得当年七夕,曾与你一起凭栏远眺,那一夜晚,小院里微风习习,如碧的梧桐叶沙沙作响……
七夕本应是恋人相聚的日子,可词人与他相恋的女子天隔一方,难于相会,只得借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回忆自己七夕相聚的往事,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鹊桥仙·乞巧楼空》,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这首《鹊桥仙》就与牛郎织女无关了,这是写于爱妻亡故之后,词中表达了楼空人去,物是人非的伤感,又进而生发出梦幻般的奇想,亦实亦虚、饶有浪慢特色。
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有一首《七夕》绝句:
一穗孤檠对酒消,
旅怀偏是可怜宵。
人间多少银河隔,
乌鹊能填第几桥。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国为民奔波,身处异乡而不得与亲人团聚的处境。“人间多少银河隔,乌鹊能填第几桥”,诗人感叹人间有多少“银河”把人们隔离,对人间的悲惨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从而反映出他的思想境界。
晚清诗人姚燮的《韩庄闸舟中七夕》,描绘了七夕的优美景色:
木兰桨子藕花乡,
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黄。
姚燮(公元1805—1864年)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等。晚清文学家、画家。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七夕节晚上,诗人乘坐的小船在荷花中穿行,节日的歌声随着晚风传来,吹来阵阵凉意。轻烟笼罩着湖边的杨柳,倒映在静静的水面,青绿色的远山像水波起伏,酷似眉毛;淡**的月亮也弯弯高挂,亦似美眉。诗人把韩庄闸船中所见的湖光山色之美与七夕节的美好节日气氛结合起来,既描写了微山湖之美,又融入了节日氛围,使诗味更浓。
清代女诗人众多,她们从女性的角度看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其咏七夕诗中有着独特的感受。
江苏镇江有个王氏女,14岁那年的七夕,她作了一首诗:“四海烟沉望下方,笑他痴女忒荒唐。小仙果有无穷巧,如何一岁一见郎。”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个少女并不相信“乞巧”,而是借用织女之口写诗,意境清新而又不落前人窠臼。
清代女词人顾太清的《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感叹人间愿望难于如愿: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老。
此词作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太清三十九岁。
这是一首题画词,画为云林所绘《闰七夕联吟图》的仕女图。
七夕联吟是画的主题,所以词人从七夕写起。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佳期,银河的鹊桥架起来了。因为作画之时时逢闰七月,有了两个佳期,桥也再次“重驾”,而人间也有了两次乞巧活动,女子们希望乞得终生幸福,找到一位如意郎君的机会也有两次。词人问,她们在斗转星移,星光也在移动的夜晚,不知乞得了多少天机,词人对此提出了疑问。因为年年有七巧节,也年年有乞巧活动,但妇女们也未必总是幸福,原因是世间总是“多事纷纷”。神话故事本来“虚无”,“便是有”,牛郎织女“也应年老”了。词人对于男女婚姻爱情幸福的追求寄予同情,但又做出疑惑的结论,这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这幅仕女图,主在表现女性美,其中也包括了画中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美。词人舍弃了历来对于这种美的歌颂,而别出机杼地引导出了一个富有哲理性的命题,即美丽的愿望,在人间常常是难以如愿的。它启发人思考,同时也深化了词的思想主题。
清代女僧德容的《七夕》,留心是牛女团聚之后的断肠离别:
玉露金风报素秋,
穿针楼上独含愁。
双星何事今宵会,
遗我庭前月一钩。
德容,明末清初江南女僧。俗姓朱,名又贞。家世书香仕宦,事亲尽孝。年十五,适同县张我朴,唱酬甚洽。张为科场所累,全家发遣。德容写四言长诗,记叙冤情,吁请捐躯代姑舅,未允。遂于远地边塞流放之地出家。工诗能文,尤长七言,诗风委婉含蓄,深沉悲凉。著有《璇闺诗》、《猗兰幽恨》、《归云》等集。
《七夕》是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的组诗,此诗为第一首。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七夕佳节,诗人独自一人在楼台,不免感到忧伤和哀愁。在此纯粹的妇女风俗节日来临之际,牵牛织女的团聚,别人感到欢喜,而诗人却想到短暂相聚之后的别离,她疑惑牵牛织女为什么要此夕相会。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团聚,而是团聚之后的断肠离别。这自然与她的家破国亡,流落异乡的特殊遭遇有关。
同样写天上人间对比,清代女诗人归懋仪的《七夕和韵》其二则别出手眼:
银河怅望两相怜,
只隔形骸不隔缘。
对面恍同千里远,
人间却又羡天仙。
归懋仪,字佩珊,号虞山女史,是清代中期性灵派重要女诗人,袁枚的女弟子。她一生笔耕不辍,留下大量的诗篇,有《绣余小草》、《绣余续草》等诗集传世。是清代闺阁诗人的典型代表。其诗艺术特点鲜明,才情纵横,为人称道,著名诗人赵翼以“女中青莲”誉之。
在这位著名的随园女弟子看来,牛郎织女之间虽然隔着银河,但心灵是相通的,而人世间的夫妻,有多少是朝夕厮守却咫尺千里!相较之下,天仙之间的情缘真实令人羡慕。“对面恍同千里远”,道得此语,诗人也许是伤心人别有怀抱吧!
清代浙江秀水县的才女黄箴,著有《文韵阁诗集》,她也写过一首《七夕》:
造化玄机却总才,
名花终古少常开。
阿依不乞天孙巧,
但愿年年送拙来。
诗人说,因为上天都忌妒有才的女子,因而自古以来才女大多薄命。诗人别出心裁地写出了自己偏不向天孙(织女)乞巧,而要求乞拙的想法,这实际是对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控诉和鞭挞。
清代女诗人姚淑的《七夕》诗,隐含着对女性命运的感喟:
徘徊云汉间,终古织机杼。
一年不得息,此夕渡河去。
姚淑,字仲淑,别号钟山秀才。她性颇明慧,善丹青,工兰竹,得北宋人笔意,每当提笔作画,有婢侍墨于旁,用墨之浓淡,恰到好处。其夫李长祥有诗赞云:“别有香在口,莫谓胭脂墨,数笔成娇姿,艳丽不可得。”著有《锺山秀才海棠居集》。
一句“一年不得息”,表面上是同情织女,实则是借织女来自叹,诉说的是绝大多数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操劳不已的辛酸。而“终古”二字,则隐隐指向数千年女性不变的命运。无尽感喟,尽在言中。
清代女诗人吴绡的《七夕》,抒发了对丈夫回归的期望:
星光历历汉悠悠,
怅望双星独倚楼。
莫谓人间多别恨,
便疑天上有离愁。
梁清谪去谁相伴,
子晋归来合公游。
惟有月娥应最妒,
一轮风露不胜秋。
吴绡,明末清初女诗人,字素公,号水仙,常熟进士巡道许瑶之妻。著有《啸雪庵诗钞》及《啸雪庵诗余》。其诗词风格多清丽,部分诗文颇有阳刚之气。
吴绡因丈夫许瑶“多内宠”,心境有异,遇七夕节,故偏多感触。首联即写自己七夕独倚阁楼遥望双星相会,而内心无比惆怅。颔联乃流水对,下句承接上句意。因为人间多别恨,于是怀疑天上神仙亦有离愁,显然诗人是有所感触的。颈联的“梁清”即梁玉清,织女的侍女,这里指其夫许瑶所宠的歌姬,诗人认为这些被逐的歌姬也值得同情。子晋,即王子晋,又称王子乔,善吹箫,能引凤,另一人萧史亦能以箫声引凤,其后与春秋秦穆公之女弄玉各自乘赤龙与紫凤飞升而去。吴绡亦期望丈夫回心转意,方能“合共游”,诗意明显。尾联写嫦娥嫉妒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故遍洒风露寒气袭人。实则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
《秦中杂感八首》
《到石梁观瀑布》
《张丽华》
《落花》
《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
袁枚是清代中叶文坛极富才情的文学家,他在诗歌、散文、小说、诗论等方面均有建树。自乾嘉时期至今的200余年,对袁枚及其作品的评论,可谓褒贬不一,角度也迥然不同。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袁枚的创作、生平事迹、思想、文学主张几个方面。尽管目前学术界对袁枚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拓展,但是对于袁枚的文学创作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袁枚作品文本的解读、阐释和评论一直是袁枚研究的薄弱之处。在中国文学史上,袁枚首先是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而存在的,袁枚能够享誉清代文坛,也是因为他的诗歌创作,因此,对袁枚的诗歌创作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深入的了解这位诗坛领袖。通过研读《小仓山房诗集》,我们不难发现山水诗在其中占有一定比例,尤其是袁枚在晚年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这些诗歌都是诗人游历名山大川时有感而作,风格多样,以情写景,深深的烙刻着他的性灵说的印痕,换言之,袁枚的山水诗创作与他的力主性灵的诗歌理论和美学原则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在分析袁枚的山水诗创作对前辈诗人的继承的基础上,力图将他的“性灵说”的诗歌理论与山水诗创作相结合,从而向读者展现出袁枚的山水诗所独具的艺术特色和美学魅力。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讲述了学术界关于袁枚山水诗的研究状况以及最新动态,指出作者进行研究的起点以及试图达到的目标。第一章从当时出游的社会风气,袁枚壮年归隐,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游历山水和进行诗歌创作以及前辈诗人对袁枚的影响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袁枚创作山水诗的主要条件。第二章描述了袁枚山水诗惟吾所适、诗尚自然的艺术风貌,从浅易晓畅、通俗自然的语言,到妙合无垠、恰到好处的用典,从白描手法到古体诗和大型组诗和诗群的表现形式的运用,具体的展现出袁枚的山水诗自兼众妙而又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袁枚的性灵说理论,详尽得分析了袁枚的山水诗所具有的美学魅力。袁枚的山水诗意象灵动活脱,洋溢着勃勃生机,带给人一种生意盎然的生命体味。袁枚常常在这些新颖奇巧、轻快灵剔的山水诗中融入难得的诙谐幽默,从而使他的山水诗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个性特色。同时,诗人天马行空、出人意料的想象以及由此而创造出的种种奇特意象,使其山水诗呈现出奇美的风貌。袁枚的山水诗兼容并蓄,遂成一家,融生趣、谐趣、奇趣为一体,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关键词:袁枚,山水诗,诗得平易,惟吾所适,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