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的情感特征?

白居易诗歌的情感特征?,第1张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成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大体上,前三类为古体,后一类为近体前三类大致以内容区分,但有相交四类诗中,白氏自己比较重视前两类,认为讽谕诗反映了“兼济之志”;闲适诗显示出“独善之义”;都是他人生目标的直接体现感伤诗和杂律诗则“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与元九书》)讽谕诗是白诗中的精华代表作有《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它们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这些诗措辞激烈,毫无顾忌,突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讽谕诗在形式上多直赋其事叙事完整,情节生动,人物情节细致传神另一部分讽谕诗则采用寓言托物的手法,借自然物象寄托政治感慨这两类作品都是概括深广,主题集中,形象鲜明,语言晓畅明白部分《新乐府》还采用“三、三、七”言句式,有民间通俗文艺的痕迹闲适诗多抒写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洁身自好的志趣不少诗也宣扬了知足保和、乐天安命的思想但也有些诗从侧面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说明他追求闲适只是无可奈何的解脱感伤诗以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最为著名《长恨歌》歌咏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婚姻爱情故事,既有“汉皇重色思倾国”的寄讽,更有“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伤和同情《琵琶行》则有“天涯沦落人”的遭际之感,且语言成就突出此二诗叙事曲折,写情入微,善于铺排烘托,声韵流畅和谐,流传甚广白氏还有不少赠酬亲朋篇什,情真意切,挚朴动人但这类诗中较多叹老嗟病,伤往悼亡的伤感色彩及度脱尘嚣的佛家思想杂律诗在白诗中最多,以一些耐人寻味的抒情山水小诗较著名,白描手法,寥寥几笔,生意盎然另有一些铺陈故实、排比声律的长篇排律和杯光酒影、艳情风月的小诗,也颇为时人效仿白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颠峰人物

后代剧作家也多有据白诗故事进行再创作,如白朴、洪据《长恨歌》分别作《梧桐雨》、《长生殿》;马致远、蒋士铨据《琵琶行》分别作《青衫泪》、《四弦秋》白诗词句,也多为宋、元、明话本所采用白居易不属韩柳文学团体,但也是新体古文的倡导者和创作者其《策林》75篇,识见卓著,议论风发,词畅意深,是追踪贾谊《治安策》的政论文;《与元九书》洋洋洒洒,夹叙夹议,是唐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献《草堂记》、《冷泉亭记》、《三游洞序》、《荔枝图序》等文,均文笔简洁,旨趣隽永为唐代散文中的优秀之作白居易还是词创作的有力推动者,《忆江南》、《浪淘沙》、《花非花》、《长相思》诸小令,为文人词发展开拓了道路

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等,白居易被称为"诗魔"

运用兴比赋的手法;诗句多为四字,重章叠句以增强结构和韵律美;情感表达直白,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苦。我个人觉得《诗经》里面的爱情描写比较露骨,而且有一个特点是雅俗共赏,而古代文人的诗词中描写的爱情是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给人很美妙的感觉,而且经常是用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来表达的,要细细领悟才能明白。

比分为比喻和比拟。比兴两种表现手法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诗中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氓》中,就是用自然现象来比拟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由叶子的鲜嫩变得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由幸福而变得痛苦,这里的兴就具有了比的作用。比兴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它,诗歌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失去了感染力。

诗经中的爱情是原始朴素状态下的爱情,这种爱情诗很少遮遮掩掩的修饰,但也会用赋比兴的手法,借物抒怀,如《蒹葭》等。后世的爱情诗多受儒教影响,多缠绵隐晦。

其实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首先,诗经多产于民间,是民歌的汇总,包含着丰富的生产劳动因素,而后世爱情诗多为知识分子阶层的闲情逸趣;其次,形式上也大不一样,诗经多为四言,后世的爱情诗与之不同。

诗歌有四美,即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前面的文章已经介绍了怎样赏析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今天教大学赏析古诗的情感美。

在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等文学作品中,诗歌是最抒情的一种,即古人所说的“诗言情”。丰富、真挚和浓烈的思想感情是诗歌的本质特征。在星光灿烂的古代诗歌长河中,抒情的诗歌作品更是千娇百媚,美轮美奂,她几千年来丰富着国人们的情感、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启迪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欣赏分析古诗,我们了解了诗人的创作动机,从而理解诗人的悲喜情愁,就仿佛在聆听远离千年的诗人的倾诉和表达,强烈地感染着我们,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我们对古诗的喜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诗人都是多情的,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民族,连孔子这样的大思想家也是自作多情的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孔子闻《韵》,三月不知肉味,这是对音乐的痴情,孔子整理《诗经》并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是对诗歌的感触,道出了中国最早诗歌自然纯真的特点,这些无不说明孔子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古代的诗人在诗中表达思想感情尤其强烈和鲜明,比如同样是感叹时光的流逝,晏殊却写到“可奈年光似水声,迢迢去不停”。(《破阵子》)让人觉得时光仿佛流逝有声,词人这种丰富、细腻的感觉更加唤醒人们对时光的感慨:稍纵即逝,叫人无奈!这才是诗歌和诗人的感情表达方式,比孔子那一个更浓烈和鲜明多了。那么古代诗歌都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呢?下面分几点给大家作介绍:

一、古诗表达思想感情的内容和种类

一般地古诗表达思想感情无外乎亲情、友情、爱情等,往大一点就是思乡、爱国情等,当然也包括诗人的离愁别恨、忧国忧民,还包括诗人的人生理想、豪情壮志等等,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掌握,我把古诗表现的各种思想感情又笼统概括为“柔情美”和“豪情美”两大类,柔情美里面还包括“愁情美”(包括表达离愁别恨的、忧伤悲苦感情的)、“怡情美”(包括欣喜、高兴、乐观的感情等)、“爱情”、“亲情”等。下面举几个例子来体验一下。

夕阳楼 李商隐(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诗人用花柳、城楼、孤鸿等意象,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际的同情和自己前途渺茫、孑然无助的孤独哀伤,读了让人动容。

雨霖铃 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表达作者既表达了宦途的失意又表达了与恋人的难以割舍,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可以说既是表达离情的,又是表达爱情的词,是作者的代表作。

水调歌头 苏轼(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除了表达他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联想到自己孤身在外,仕途失意,与弟苏辙七年未见,兄弟之情油然而生,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情真意切,让读者深入感染,这两句也成了流传千年的思亲名句。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表达高兴喜悦之情的诗:

登科后 孟郊(唐)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在明媚的春光中走马观花,尽情表达他金榜题名的得意狂欢。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甫(唐)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是作者寓居成都,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安定下来,描写作者散步花间,蝶戏莺啼,一片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可惜这样自由安定的生活作者经历得太少了,如果作者生活在安定和平的社会时期,得有多少表现景象优美、生活幸福的好诗产生啊!

下面再赏析一首写豪情壮志的诗: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人借酒消愁,抒了他乐观豪迈的情怀,表现了他恃才放旷、天马行空的个性特

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世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1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

2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的精神。

4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有出处的诗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35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