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的内容进行教育;以文学的手段进行教育;以文学的姿态进行教育。阵容强大,人文丰厚,常设主要栏目有:名师高论、新作拔萃、文学教法、文本读法、文章写法、名篇探赏、作家研究、古典重读、课文研析、文学争鸣、文学美学、硕士论坛、原创天地、文坛扫描。
第二节∶文学的功能
总述: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文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一、文学功能的整体性
1、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文学社会功能的传统。
孔子关于诗歌“兴、观、群、怨”说;
近代梁启超关于小说“熏、浸、刺、提”论。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翻译∶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2、文学的功能
基本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其他功能∶凝聚功能、益智功能,心理补偿功能
3、文学功能整体性的表现
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功能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具有整体性,体现在文学对人的情感、理想、信念、道德、人格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①优秀文学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对于陶冶情操、鼓舞士气、提升境界,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②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文学繁荣与否,实际上是其“文化软实力”强弱的一种表现。
4、伟大的文学作品从来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骄傲和灵魂
①我国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
②从五四时期兴起的新文化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优秀作品
(这些优秀的文化作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文学的认识和教育功能
1、文学的认识功能
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文学具有帮助人获得社会和人生知识、加深对人和社会理解的功能。
①文学是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百科全书”,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的重要渠道。
②文学可以帮助人们观风俗,晓人情。
(历史学家翦伯赞曾深有体会地说过∶像诗歌、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不但不破坏史料的真实,反而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更真实的史料。
通俗的讲,看了文学作品,人们便知道了“别人”的某些生活方式、相关的自然面貌、社会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人的命运等,从而引发思考,有所收益。)
③文学的认识功能不同于哲学、科学的认识功能,文学作为一种艺术,不仅要再现生活,而且要高于生活。
(就作家方面来说,文学的认识功能是通过作家在饱含情感的审美状态中进行文学创作来实现的。
就读者方面来说,文学的认识功能是通过读者的审美活动和获得的体验来实现的。)
④文学的认识不一定具有社会科学的系统性,但却具有社会科学所没有的实在性、生动性、形象性。
⑤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透露出社会变革的信号,其认识意义常常在于能把某一时代的特定历史内容从艺术上加以吸收和改造,从而概括出时代的本质。
(作家往往能用敏锐的艺术感,让不易察觉的东西被察觉,让习以为常的东西显得不凡,让不被注意的东西引人思索,让人们在生活的量的缓慢积累中认出质的变迁。
茅盾的小说《子夜》,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双重挤压下生存和发展的困境,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和妥协性,以文学的形式预设了中国无法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文学的教育功能
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指文学作品具有影响思想情感、净化心灵世界、增强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功能。
广义地讲,文学的教育功能还包括文学具有政治的、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启蒙和教化功能在内。
①文学的教育功能,实质上就是一种提升和净化人的心灵的功能。
②我们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目的就是要使作家和读者都产生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我提高意识。
(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总是寄托一定的社会理想与审美观念,表现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与评价。一个优秀的作家要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向读者展示什么是好的,是值得赞美的,什么是坏的,是应该批评的人生态度和文学观念。)
③我们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但要防止片面性。
(文学的“劝谕说”和“教训说”∶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题主同学说自己一直在思考“我们学习语文究竟是为了什么?”
笼统地说,是为了传承我们的文明,使我们的修养提高。但是中国的语文教育对阅读题回答格式的重视已经让我无言以对。
其实你思考的问题,大陆的语文工作者已经思考并论辩了好几十年。自从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确定以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始终存在不同的意见。就连“语文”这两个字到底什么意思,就有“语文即语言文字;语文即语言文章 ;语文即语言文学;语言即口头语和书面语;语文即语言文化”等多种观点。你很难说其中哪一个是完全错误的,或者其中哪一个是涵盖全部的。由此可见,语文这门课所承载的“意义”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大家对语文课不满意,很多时候是因为语文课只能呈现出语文的一小部分意义,同时语文课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对语文的期待。
这场争论直到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才算有了一个各方都基本认可的“官方说法”。这份《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总算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界定。虽然此后业内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孰重孰轻实有争议,但两者不可偏废的共识依旧是主流。
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呢?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也就是说,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是学习所有科目的基本功。因为所有科目的学习,都是基于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语言能力的。所以,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训练一个人如何更好地用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
什么是人文性呢?题主所推崇的“传承文明,提高修养”肯定包含在内,还有诸如“文学教育”、“美感教育”、“情感教育”、“文化教育”,甚至题主你肯定很讨厌的“政治教育”也包含在内。可是到底什么是“人文性”,依旧是个众说纷纭的东西。首先它肯定不是《易经》中的“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次也绝不是西方中世纪反对宗教神权而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倒更像是古代儒家教育提倡的“文道统一”,“文以载道”,“因文悟道”。总之,如今“人文性”就和“国学”一样,是一个大筐,凡是与人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有关的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
所以题主,我们老师绝不是不重视人文性,而是不敢多讲,因为它包含的东西可以无限多。仅仅中国古代文化就浩如烟海,如果我愿意,任意一篇古文都可在“文化”上作无限的引申。例如《种树郭橐驼传》涉及避讳礼俗,《香菱学诗》涉及律诗格律,《陈情表》涉及察举制度,《鸿门宴》涉及座次礼俗,《阿房宫赋》中有很多建筑名词,《前赤壁赋》中有天文星宿。王力先生所著《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介绍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每一项都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接触的,但对今人来说,每一项都是一个庞大的世界,足够一辈子研究的。而选入课本的每一篇文言文或多或少都有涉及,以人文性为重的话,一学期恐怕教不了一两篇,并且全国没几个语文老师有水平这么教。
上海的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求从三个纬度进行考虑,分别是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三个纬度是《课程标准》“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理念的具体实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中技能、过程、方法三个坐标就属于“工具性”,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属于“人文性”。过去的语文课的确太重视技巧训练,但如果因此而整个转向,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哲学课、美学课,片面突出人文性,那么依旧是瘸脚的,是矫枉过正的。
二、文本解读方法的多样性和专业性
题主同学觉得语文课教的阅读方法太重视套路,且有过度解读的通病。
嗯,说得好,你说到了我们语文老师的痛处。套路与过度解读是全社会都在骂的,什么两棵枣树、蓝色的窗帘,有时候我自己看这些段子也觉得有点道理。
不过,我们语文老师的痛处其实并不在于过度解读,而在于难以让学生信服。也就是说,我们语文老师的解读其实并没有过度,痛苦在于我们说服不了你们。
如果题主有时间,我是说题刷完、单词背完之后,不妨看看我这篇上过日报的回答,以及下面近八百条讨论。
让人脑洞大开的精彩影评与语文试卷短文阅读是否都同样犯了过度分析的错误? - 王振宁的回答
这篇文章的核心是: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系统的训练。学课文、做阅读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分析文本的方法。语文的课文和阅读题本质上类似理科的例题,他们都是为技能服务的(从这点上来讲,教材选经典老课文还是最新时文是没啥区别的,只是经典老课文经过无数人检验相对靠谱)。对这些“例题”的解读,无论教参还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通常都是有本可依,有文献支持的。因此教参、教师的解读有可能有过时的、刻板的、狭隘的问题,但极少有错误的、过度的情况。
再单独说说考题和答案。一份高中语文卷子通常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默写、写作几个板块,大家觉得哪部分最难出题?
是现代文阅读,因为所选文本既不敢是鲁迅、老舍等经典,怕看过的学生太多,使用新鲜时文又担心作者跳出来说“我不是这么想的”。
市民和媒体完全没搞清楚的一点是:出考题和答案的思路不是以百分百正确解读那篇阅读为重,而是以检验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为重。因此难免会出现不妥当之处。
[提要] 多媒体教学进入语文课堂,其参与的有效度引起了人们对其教学利弊的思考。站在科学评价的角度,我们不能否认多媒体教学特定的优越性,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其隐忧。因此,多媒体教学需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而有限度地使用,科学而理性地评价多媒体课堂。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优越性 隐忧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多媒体现已成为教学领域一支强劲的生力军。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更加坚定了许多人对多媒体教学的崇拜,以至于很多同行把“凡公开课,必多媒体”推崇为一种真理。
但是,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也接触了各地区公推的所谓优质课,明显感觉到某些多媒体的运用在语文课中的累赘、轻浮和急功近利。在此,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一、不能否认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多媒体以其科技含量高、提供信息能力强以及可传播、可自由操作、超越时间及空间运行的方式等独特优势,很快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现代化的形式与工具[1]。教师如能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能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
l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成长
众所周知,在智力水平相近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这一独特的教学手段的作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且能够延伸教育,在更多更深的层面上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素质。
首先,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情感、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它填补了语文课本自身不足的缺憾,使学生在抽象感知课文的同时形象地加深印象,并插上想象的翅膀,将对语文课的体验延伸得更广更远,对情感、兴趣和动机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有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形状、色彩等多因素为一体,多角度、多感官地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使他们从心理上乐于上语文课,情感上更易于接受语文,对知识的渗透和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效果。
再次,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改善学生的性格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性格自我完善的水平标志了一个人的心理成熟的水平,完善性格是一个人终身的课题,生命的质量最终是以性格的完美程度来衡量的[2]。多媒体教学凭借其绚丽的色彩延伸了课堂教学的长度,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最大可能地满足了学生阅读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改善了学生的性格。其突出的表现是让学生伴随着思维的开阔,性格变得开朗而活泼,提高了生命的质量。
2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运用多媒体能有助于弄清文章的篇章结构。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一篇文章的篇章结构,理清其思路是关键。例如在教《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的前半部分体现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后半部分则可选择几处有特色的景点,并捕捉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并可在放录像的同时配乐(最好是古典音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录像、聆听课文的同时思考:苏州园林总体特征是什么?设计者们是如何实现这个特征的?课文第2至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让学生在大脑中留下苏州园林的美好画面,进而用较快的时间清理本文的“脉胳”。
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课文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发展其抽象思维。
再次,多媒体教学能加大课堂信息的容量,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总之,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有力地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实现传统的教与学方法的改变,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益[3]。
二、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隐忧
由于上述多媒体教学特有的优越性,一些人对多媒体产生了盲目的偏爱,认为只要用多媒体就是先进的,就是好的。这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教育界的一个误区。某些多媒体教学环节不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相反地会对人的大脑产生屏障作用,使技术和教育之间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4],令人担忧。
1神化多媒体教学,就会误导教学思想和教学评估
首先,课件制作缺乏通用性方面的考虑,作秀成分明显。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的标准。许多人制作课件,出发点不是为整体的教学服务,只是为了偶然上公开课的需要,以充分显示出“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此花很多的时间来制作课件。这样的课件不可能用在别的课上或者别的老师的课上,并且教师整个一学期都在为一节课翻肠倒胃,其他的课肯定要打折扣,这对学生、对学校都不是好事。
其次,多媒体的运用成了优质课评比、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标准,这更值得商榷。笔者认为,优质课的评价标准需要重新审视,那种“非多媒体(课件)者一票否决”的不平等原则导致了诸多矛盾和隐患,众多教师心有不乐却也无可奈何。
2多媒体教学或将抹杀语文个性化教学
大家知道,语文课的特性要求教师用优美文雅的语言,似清泉,如春风,通过生动的富于魅力的范读去诱发课文中的美,去感受作品所蕴涵的丰富情感,并把自己感受到的美的情感渲染给学生,创设课堂的美的氛围,去拨动学生心中的琴弦,并通过师生互动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而这一切,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代的,鼠标的点击声是冰冷机械而冷漠的[5]。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仅仅扮演一个电脑操作者的角色,如果语文课没有了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诵,没有了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没有了教师耳提命授的点拨、语言点化创设的意境,没有了师生思想火花的碰撞激发的情绪,那么,语文课就必定索然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何从谈起?
3不恰当的多媒体教学将使文学教育面临尴尬
近年来,社会各界批 评语 文将文章肢解成知识拼盘;学生也嫌“语文课没味儿”,不爱上。而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又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于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愈来愈多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其势头也越来越猛,占有课堂时间的比例远远超过学生对书本的阅读,甚至走向了“无视图不成课”的极端[6]。
静一静地再思考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张志公老先生早在1994年就说过:“文学教育,当然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是不在话下的,更重要的是文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图像化过多的介入甚至替代,让学生不需要看太多的文字说明、不需要开动脑筋就能看懂。可见,图像化缺乏文字阅读具有的那种逻辑上的深入与综合性的理解,反而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文学教育呼吁回归书面文本的阅读。我们可以利用图像化的优势来创设情境,起一个“导”的作用,而非喧宾夺“主”;可以利用图像化的优势来水到渠成地强化阅读,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非“画蛇添足”。
总而言之,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与多媒体的关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而不能本末倒置;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教学,把着眼点放在整合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能力上。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
[参考文献]
1陈敬朴《基础教育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0:P215)
2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P157)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人民教育》199910)
4陈敬朴《基础教育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0:P219)
5李园香《图像化时代:文学教育的尴尬》(《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
6陈咏梅《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思考》(《教研新成果》2003)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
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体系下,语文教育过于功利化,导致文学教育普遍缺失。当下的文学教育偏向工具化,实用化;网络化用语,也往往冲击着文学教育。文学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仍然需要文学教育。在当今的文学教育中,应当重视文学经典,重视纸质阅读。
一、回归文学经典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快餐式的网络文学作品兴起,与晦涩难懂的经典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更通俗易懂,更适应人们当下的快节奏生活,极大冲击了经典文学,文学经典阅读在当今社会逐渐呈现下滑的趋势。学生缺乏对文学经典阅读的探究与学习,不利于培养其文学素养和全面发展。语文教育,应回归文学经典,不应过于偏重应试技巧。
二、回归纸质阅读“碎片化时代”下,数字化因其经济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普遍欢迎,而传统的纸质阅读,购买成本高,不便携带等原因而不断萎缩。但是,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带给读者的心理体验和收获是截然不同的。文学教育更应回归传统的阅读模式,褪去浮躁化。定期开展读书会,提高图书馆纸质书馆藏,对每位学生提出借书定量要求,提高纸质书阅读量,推广纸质图书阅读,培养学生纸质阅读的习惯,唤醒学生们潜意识里存在的良好阅读需求。
文学教育并不是应试教育,文学教育的过程是感悟与理解的过程、自由与引导的过程、体验与陶冶的过程;文学教育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和提升人生境界的过程。文学教育的实施,需要对文学和文学教育重新认识。文学教育具有审美和求善的价值,文学教育具有促进个体人生进步的激励价值,同时它也肩负着文化的使命,不应过于功利化。
十多年前,我撰《大学校园里的“文学”》,其中第一节“曾经,‘文学’就是‘教育’”,用了两个有趣的例子。一是建安八年(203),曹操下《修学令》:“丧乱已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这里说的“各修文学”,当然是指教育——设校官,选才俊,认真培育,以使得社会风气改良,“先王之道不废”。一是日本人森有礼编、美国传教士林乐知等翻译的《文学兴国策》,在晚清影响极大,是梁启超等人理解西方教育制度、创建新学体制的重要样板之一。书中第一篇,耶鲁大学校长华尔赛复函,论述“文学”如何有益于富国,有益于商务,有益于农务、制造,有益于伦理、德行、身家,有益于法律、国政等,这里所说的关系国家兴亡的“文学”,也是广义的文化教育,而不是今人熟悉的Literature。
将“文学教育”放到更为开阔的视野中
《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以“人文视野”开篇,到“读书方法”收尾,如此编排,是希望将“文学教育”从技术层面拯救出来,放到更为开阔的视野中。说到底,人文学的精髓在阅读,读有字书,也读无字书;读古人,也读今人;读中国,也读外国——这点大学与中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为何开门见山,强调“理直气壮且恰如其分地说出人文学的好处”?那是因为“曾经无比辉煌的人文学,而今在学术舞台上日渐萎缩”,身处其中,不能只是自怨自艾,要学会“如何向圈外人发言,让他们明了人文学的意义”。作为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教育”当然肩负同样的职责——这其实是全书得以展开的前提。
谈论现代大学的命运,我主张带入“学科文化”的视野,那样方才有比较通达的见解。本书的视野及根基是人文学——再具体点,那就是“中文教育之百年沧桑”。谈论“何为大学”以及“大学何为”,侧重表彰“诗意校园”与“中文传统”,很大程度是在纠偏救弊。《中文人的视野、责任与情怀》中这段话,今天看来依旧精彩:“我在很多场合发言,从不掩饰对于文史哲、数理化等所谓‘长线专业’的偏好。今人喜欢说‘专业对口’,往往误将‘上大学’理解为‘找职业’;很多中国大学也就顺水推舟,将自己降低为‘职业培训学校’。在我看来,当下中国,不少热门院系的课程设计过于实用化;很多技术活,上岗前培训三个月足矣,不值得为其耗费四年时光。相反,像中文系的学生,研习语言、文学、古文献,对学生的智商、情感及想象力大有裨益。走出校门,不一定马上派上用场,但学了不会白学,终归会有用的。中文系出身的人,常被贬抑为‘万金油’——从政、经商、文学、艺术,似乎无所不能;如果做出惊天动地的大成绩,又似乎与专业训练无关。可这没什么好嘲笑的。中文系的基本训练,本来就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促成你日后的天马行空,逸兴遄飞。有人问我,中文系的毕业生有何特长?我说:聪明、博雅、视野开阔,能读书,有修养,善表达,这还不够吗?当然,念博士,走专家之路,那是另一回事。”基于此理念,你就明白我为何主张“诗歌乃大学之精魂”。
呼唤“学问”底下的“温情”“诗意”与“想象力”
谈论大学校园里的文学教育,必须落实到课程设置,否则很容易蹈空。二十多年前我在香港的一次会议发言,题为《“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其中有这么一句:“不只将其作为文学观念和知识体系来描述,更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来把握,方能理解这一百年中国人的‘文学史’建设。”日后我的很多论述,都是围绕这句话打转。相对于学界其他同仁,我之谈论文学史,更多地从教育体制入手,这也算是别有幽怀。作为一名文学教授,反省当下中国以积累知识为主轴的文学教育,呼唤那些压在重床叠屋的“学问”底下的“温情”“诗意”与“想象力”,在我看来,既是历史研究,也是现实诉求。有《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等专业著作垫底,我辨析各种“文学课程”,目的是将学术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至于重点落在“现代文学”与“通俗文学”,而不是“外国文学”或“古典文学”,主要是自家视野及能力限制。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教授,我至今仍坚持前年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的感叹:“曾经,最能体现中文系学者的‘社会关怀、思想批判、文化重建的趣味与能力’的,是各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教授。可最近十年,经由大学内外各种因素的调整,这个学科的从业人员远没有八九十年代那么活跃。在我看来,这是很可惜的——这里的可惜,既指向我们自身,也指向整个学界。”
社会关怀及介入意识
最能体现作者的社会关怀及介入意识的,是“乡土教材”“民族文学”“语文教学”这三辑文章。比较得意的是“乡土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因其既体现史学功夫,也落实为社会实践——合作主编《潮汕文化读本》,是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家乡做的一件实事。参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那不是我的主攻方向,更多的是体现“学者的人间情怀”。几次努力,都不太成功,但2014年上海会议上的主旨演说《语文之美与教育之责》却传播极广,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读书人讲究“坐而言,起而行”,且一万年太久,最好能剑及履及。因主客观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的很多教育、出版及文化革新计划都失败了,好在屡败屡战,“白说也要说”。
本书描述文学教育的十个方面,以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的“大学五书”及“学术史三部曲”为根基,力图将学院的知识考辨与社会的文化批评相勾连,在教育制度、人文养成、文学批评、学术思想的交汇处,确立“文学教育”的宗旨、功能及发展方向。略感遗憾的是,此书并非结构完整的专著,而是若干文章结集,其内在逻辑属于事后追认。不想为显示体系化而强行归并,保持文章的原始面貌且注明出处,目的是呈现其与学术界及教育界对话的状态。(本文根据东方出版社出版的《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自序摘编
确立道义观
人要有道义,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必有道义的原则,必有道义的支持。而文学却就具有培养人之道义的得天独厚的功能——当初文学作为一种精神形式,之所以被人类选择,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人类完全有理由尊敬那样一部文学史,完全有理由尊敬那些文学家。因为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从表面上看,文学在这方面甚至不是最有力、最擅长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他们的直接目的就是对人类进行道德规范与道义教化。但事实上,文学在这方面的功能却一点也不比哲学、政治学、伦理学逊色,它也许更具有感召力、浸润力和持久不衰的生命力。因为它是通过形象,通过情节,不着痕迹地、细无声息地将那庄严的道义输入人的心灵的。
营造审美境界
一个人完整的精神世界,是由许多纬度组成的。这其中,审美怎么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纬度。而文学对这一纬度的生成,几乎是最有效的。文学的根本性的功能之一,就是审美。如果说,远古的文学可能更在意的还是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话,那么后来的文学则越来越在意它的审美价值。而人们亲近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正在于它们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并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经验、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
审美,使人类渐渐变成了有情调的人类,使人生变成了有情调的人生。今日之人类与昔日之人类相比,其一大区别就在于,今日之人类有了一种叫做“情调”的元素。而在情调的养成中,文学立下头等功劳。情调改变了人性,使人性获得了质的提高。
培育悲悯情怀
古典形态的文学,始终将自己交给了一个核心单词:感动。古典形态的文学做了若干世纪的文章,做的就是感动的文章。
当简·爱得知一切,重回双目失明、一无所有的罗切斯特身边时,我们体会到了悲悯。当祥林嫂于寒风中拄着拐棍沿街乞讨时,我们体会到了悲悯。其他文类——比如哲学、伦理学方面的文章,一样是讲悲悯情怀的。但这些文章仅仅是让我们明白悲悯情怀的必要性。我们只是接受并懂得了一个关于悲悯情怀的观念。但文学作品——比如《呼兰河传》《边城》《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会在阅读这些文字时被感动,悲悯情怀会油然而生,我们会在对文学作品的无休止的阅读中,成为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人。
输入历史意识
文学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历史,而一个具有历史意识的人才可能是一个有质量的人。有一套美国语文教材,它的全部文本都是美国的著名小说。这些著名小说按时序排列,一路读下来时正好就是一部美国的历史。
激发想象潜能
这个世界既是物质意义上的,又是精神意义上的。造物主只给了我们阳光、空气和土地这样一个纯物质的世界。造物主在精神上是赤贫的,拿不出一点东西可以施舍给人类。人类自己建造了一座硕大无朋的精神宫殿。如今,在人类浩瀚无涯的思维空间里,已飘满了概念、音符和画面。
创造,从而使人类不断进化。
人类为什么进化了呢?原因颇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人类有创造的能力。
这种能力既是天生的又是后天培养的,并且后天的培养才是最主要的。如果说这个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文学大概就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了。因为,集中在文学这里的就是“想象”、“虚构”等要素。“无中生有”在文学这里,并非一个贬义词。
强化说事能力
一个人应当有两大基本能力:说理的能力和说事的能力。
但在我们的理念里,说理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而说事的能力几乎就不被我们所意识到。我时常看到,某些雄辩滔滔的博士生,一旦说事则显得十分的局促,往往连一只狗如何不幸丧生汽车轮下都不能向人生动地描述。一个只会说理而不会说事的人,大概算不上是一个完美的人,至少是有些索然寡味的人。
语言文字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
文学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相对于其他文类,比如论说文,文学作品既有书面语又含有口语,而论说文与口语是切割的。文学作品中的动词、形容词的丰富性大概也是其他文类难以相比的。文学作品使用了一切修辞方式,并且由于它的积极修辞态度,从而使语言的神奇与魅力令人感叹不已。
没有一种文体比文学更能帮助人们培养和提升语言文字能力了。也许文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创造了一个能够让我们可以永生的世界。在那里,你在现实世界中深感无奈的缺陷可以得到弥补;在那里,你躁动不安的灵魂可以得到安宁;在那里,你可以摆脱尘世的一切烦恼;在那里,你可以梦想,并在充满诗意的梦想中享受精神的快意;在那里,你可以追回失去的一切,其中包括时间;在那里,你能够实现你所渴望的一切,包括你想成为世界之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