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第1张

烛之武退秦师

[作者] 左丘明   [朝代] 先秦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标签: 谋略 赞美 高中文言文 古文观止 写人 文言文 其他 情感 人物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 fà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古汉语字典注,氾作水命是念作第二声。)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

(8)使:派。见:拜见进见。

(9)从:听从。

(10)辞:推辞。

(11)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2)犹:尚且。

(13)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4)用:任用。

(15)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6)然:然而。

(17)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8)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

(19)既:已经。

(20)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21)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

(22)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

(23)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雄厚。

(2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

(25)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

(26)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

(27)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

(28)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

(29)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朝,在早晨。

(30)厌:通“餍”,满足。

(31)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32)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33)阙(quē):侵损,削减。

(34)盟:结盟。

(35)戍:守卫。

(36)还:撤军回国。[注:在古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为“缺”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7)说:“说”同“悦”,喜欢,高兴。

(3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没有。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

(3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损害。

(40)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

(41)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

(4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43)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相关内容

创作背景作者:佚名  该文故事背景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时。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

《烛之武退秦师》作者左丘明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而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山东泰安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概述来自:)

左丘明的其它作品

○ 曹刿论战

○ 郑伯克段于鄢

○ 子鱼论战

○ 周郑交质

○ 左丘明更多作品

  高一上册《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必修一第二单元,本单元是古代记叙散文单元。学习本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艺术。本文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两国人马自动撤退的故事。

 关于文言文的学习,《课程标准》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

 依据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知识。

 2、能力目标: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烛之武高超说辞艺术的赏析。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就是让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同学们自觉主动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分析,共享学习成果。高中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大部分同学对文言文有一种畏惧心理,缺乏兴趣。本文是高中第一篇文言文,老师更要做好引导,使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因此,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讨论分析法学习本文。

 情境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获得感同身受的效果。讨论分析法就是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去感悟,老师可合理启发补充。

 学法上,除了诵读法,归纳法外,还要采用提要钩玄法,抓住关键词语,探求精深的道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但教有法而无定法,还要依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课堂,在教学中需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以阅读课文、归纳文言知识为主;第二课时以分析课文、鉴赏人物形象为主。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介绍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为了国家安危不计个人恩怨,这需要怎样的胸襟孤身一人深入秦军大营,这需要怎样的勇气以一番说辞巧妙化解亡国之危,这需要怎样的智慧读完《烛之武退秦师》,你就会找到答案。)此导语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诵读感知、疏通文本

 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诵读,悉心体会。

 1、听读全文,纠正字音

 2、自读全文,同时提出要求: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

 3、疏通文本,解决不理解的字句子。

 4、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

 (三)讨论分析,鉴赏课文

 1、理清思路: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2、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他是怎样出场的

 分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两点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1)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2)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4、鉴赏人物形象

 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

 郑 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

 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

 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

 秦 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 政治手腕了得。

 晋 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5、人们评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提示:本题为开放题,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观点示例:

 ⑴ 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⑶ 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寥寥数语就说服了秦君,凭三寸之舌劝退强敌,可见,烛之武是一位辩士。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使学生迅速的抓住课文要点和文章的结构脉络。在板书上我力求节俭明了,既点名本课的重点,又方便学生理解。秉持着这种理念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烛之武退秦师

 开端——秦晋围郑——出使缘由

 发展——临危受命——深明大义,以国家为重

 高潮——劝退秦师——智勇双全,不卑不亢

 结局——结盟、协防、撤军——不辱使命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假如你是一位外交官,接受一个任务——利用美日邦交矛盾,瓦解美日联盟,你会怎么做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鞠躬!

 反思:文言文的学习有“文”“言”两个方面,本设计“文”“言”并重,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一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设计思想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课标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篇文言课文,是《左传》中的一篇优秀叙事作品。《左传》描写人物,以极少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描写,展示出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因之,本文的学习,欣赏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领略人物性格之美、辞令之美。便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课文情节相对简单,但涉及到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涉及到人物称谓和外交辞令,当然,更涉及到许多古汉语特殊词句。扫除这些障碍,要让学生课下充分预习,教师针对性进行点拨。

 同时,作为一篇文言短文,理解、把握常用实词,辨析常见虚词,亦是教学重点之一。

 褚树荣老师认为,阅读、鉴赏文言文要有三个层面,即文句——文章——文化,很有道理。学习古代文章,不仅是掌握词句,了解文意,还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借此观照我们的现实生活,给我们提供一个历史的借鉴。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情有所获。

 故本课教学设想是:学生充分预习,自主合作探究。(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以发现问题;课堂上提出问题,师生择要解决问题。(2)课堂上解决疑难字句,在词句积累过程中复习成语,打通古今汉语联系,学以致用。(3)尝试用填空的方法,概括文意,表达观点。(4)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感受人物,领略文章理性之美、辞令之美。(5)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古为今用的意识。

 设计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一些常见的特殊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B、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方式,诵读课文,填空概括文意。分角色朗读,赏析人物的语言和性格。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勇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

 方法设计

 1、 朗读法 运用诵读、自读和领读等多种形式,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 情景设疑法 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3、 探究、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结合文本语境合理推理词语意思的语文能力。

 预习设计

 1、 你对《左传》了解多少收集相关的材料。

 2、 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课文那个地方精彩为什么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由学生的预习导入:投影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问:这个“退”字给如何理解请学生回答。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烛之武何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解除了秦晋两国对郑国的围困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大智大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感受一下春秋时期的刀光剑影;走近这位古代的英雄,欣赏那惊心动魄的唇枪舌剑吧!

二、熟悉文本,积累字词

 1、学生介绍《左传》,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2、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师生共同选择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

 3、学生齐读课文。

 (1)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2)师生一起纠正字音、句读。(投影显示)

 4、积累字词(投影显示,学生在语境中推测,教师相机点拨)

 (1)解释下列词语,说说与现代汉语意义上区别

 越国以鄙远 且贰于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行李之往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解释下列黑体词,了解其活用类型

 夜缒而出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既东封郑 若亡郑而有益于秦

 (3)比较辨析下列虚词意思

 其:以其无礼于晋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以:以其无礼于晋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将焉取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

 (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以其无礼于晋 晋军函陵 是寡人之过也 夫晋,何厌之有

 5、字词训练(投影显示,请以下列黑体词在本句中的意思填写成语。)

 且贰于楚也(忠贞不贰)

 因人之力而弊之(因人成事)

 以乱易整,不武(胜之不武)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令夕改)

 夫晋,何厌之有(学而不厌)

 是寡人之过也(闻过则喜)

 (积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和学生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现代成语脱胎于古代文言,学生掌握一些,此举举一反三,既活学活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深入文本 ,把握内容

 (一)学生分别读四段内容,然后请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1)、“晋侯、秦伯围郑”的原因(原话回答)

 2)、两国驻军有何特点(原话回答),为何详细写出驻军位置

 3)、虽有不被重用的牢骚,却答应临危出使,你如何看烛之武

 4)、以危国之臣的身份说服对手,烛之武找的出发点是什么

 5)、你如何看晋国退兵的原因

 (二)根据文意,在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字进行评价。(投影显示)

 秦、晋征讨郑国,其理可谓( )矣;强敌大军压境,其势可谓( )矣;

 烛之武临危受命,其情可谓( )矣;一番说辞力挽狂澜,其言可谓( )矣;秦伯背盟结盟,其行可谓( )矣;晋文果断撤军,其人可谓( )矣。翻云覆雨敌我互换,其因皆为( )矣。

 参考答案:谬,危,义,妙,滑,智,利(意思对即可)。

 (激荡学生的思维永远是语文课的一个任务,用文言思维如何这是一个尝试。)

四、感受文本,把握形象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节奏,感知人物形象。

 1、 教师点拨:

 1)、注意每段的语意,注意语调、停顿、重音的处理。

 2)、要求——读出人物的心理,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读出理趣。

 3)、方法——先在组内自主分角色朗读,然后小组展示。教师相机进行点拨。

 2、 请学生思考、讨论:

 ⑴烛之武有哪些可爱之处用林则徐的哪两句诗可以概括他的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不应该抽象分析,在学生自己的诵读感悟中,他已经习得了。)

 五、探究文本,把握说理艺术

 学生合作探讨烛之武说辞一段,把握高超的说理艺术。

 1、点拨——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措辞委婉而谨慎,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而是从地理位置入手,巧妙地点明秦、晋之间的厉害关系。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有了前面的铺垫,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2、你认为烛之武说服秦伯,他抓住最关键的那一点 (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

 3、学生朗读烛之武说辞一段文字。

五、课外拓展(选作)

 (一)、情景训练:假如你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位随地吐痰的年轻人,你如何去说服他注意公共卫生课下准备一段说辞,准备在下次的演讲会上表演。

 (二)、课外延伸:课下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我看《左传》人物说辞的艺术特色。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必修一上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对于这篇文言文来说,难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初高中知识与能力的衔接问题,文本本身的语言表述带来的理解障碍,当时的三国形势与历史背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大部分教师都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围绕“退”字梳理故事情节、品鉴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分析文章中三个君主的形象、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特别是秦晋恩怨、分析经过围攻郑国的原因、探究为什么不是“烛之武退晋师”、赏析文章的“结构美”、赏析文章的“智趣”、认识国家利益在外交中的地位、分析鉴赏烛之武的外交辞令、分析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利”的说服技术、探究秦国退兵的真正原因、探究烛之武不被重用的原因等等。

 这些内容有的属于历史学科范围内,可以简略地作为背景知识介绍;烛之武的形象也可以作为重点,至于他的性格缺陷,并非本文探讨的重点;三个国君的形象也不应该作为教学重心;文章的“结构美”显然也不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所在。剩下的只有“外交辞令”这个点,也就是烛之武在文中讲的几句话,这应该是重点分析的内容。

 很多教师也注意到了烛之武的“外交辞令”,但依然有很多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了“言语内容”上,而忽视了“言语形式”。本文出自《左传》,而《左传》是非常讲究遣词造句的,这一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容忽视。

 一、烛之武开场就说“秦、晋围郑”,而本文开篇则说:“晋侯、秦伯围郑”。国家顺序的颠倒有什么深意呢

 《烛之武退秦师》开篇就讲:“晋侯、秦伯围郑”,这是一种客观的历史陈述,因此用了“晋侯”“秦伯”的称呼,而且先说“晋侯”,是因为围攻郑国的“主谋”是晋国。其中的原因要追溯到晋文公重耳逃亡,逃到郑国,“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郑文公没有礼待重耳,此处却说“以其无礼于晋”,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以其无礼于晋君”,少了一个“君”字,显示出晋国围攻郑国的真正原因并非“无礼于晋”,这仅仅只是一个借口。第二个原因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既投靠晋国,又依附于楚国。其实重耳逃亡时,路过楚国,楚王对重耳礼遇有加,并且问重耳以后何以为报,重耳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君以周旋。”结果在城濮之战中,晋军果然退避三舍,诱敌上钩,楚军大败。这其实是典型的“恩将仇报”。也就是说,这两条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特别是“无礼于晋”,只是一个借口罢了,由此可见晋国特别是晋文公的诡谲之处。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就是这个意思。既然主谋是晋国,此处先说“晋侯”,那就理所当然了。

 可是到了烛之武的口中,他却说“秦、晋围郑”,先说“秦”,再说“晋”,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第一个需要探讨的细节。顺序颠倒,意味深长,耐人寻味。首先,这是暗示秦伯,在“秦晋联盟”中,秦国排在晋国之前,以秦为主导,这是给秦伯一个“高帽”。其次,烛之武和秦伯心里都很明白,在这出戏中,真正矛盾的双方是晋和郑,这时候,有意淡化晋,其实就是转移主要矛盾,淡化自己此行的目的性。

 二、烛之武在指称“晋”时,开始并没有直呼“晋”,而是称之为“邻”,这一称呼有何深意

 当烛之武进入到第一次劝说的核心问题,即亡郑有利于晋还是有利于秦,存郑对谁有好处在这个阶段,烛之武并没有点明郑国与晋国的矛盾纠葛,在对晋的称呼上,只是用了一个“邻”字,即“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字之差,也是意味深长。试想,烛之武上来就说,郑国灭亡就是壮大晋国的实力,晋国实力加强了,就会削弱秦国的实力,道理虽然也是这样,但这样讲的目的性就太明显了,郑晋的矛盾就会赤裸裸摆在秦伯面前,秦伯自然也会思考烛之武此番话的`目的何在,闹不好,秦伯认为这是挑拨“秦晋之好”,那就弄巧成拙了,一个“邻”字正好将郑晋的矛盾巧妙地掩盖住了。还有,一个“邻”字,其实将晋与秦之间的关系表露出来了,如果坦然“焉用亡郑以陪晋晋之厚,君之薄也。”不仅显得太直接,而且流于概念化,而“邻”字比“晋”字更形象,这个“邻”,意思并非“郑之邻”,而是“秦之邻”,郑国灭亡不要紧,而晋国强大对秦国肯定不是好事。因此,烛之武用“邻”字,确实耐人寻味。到了后来,在消除了秦伯的戒心之后,烛之武开始了控诉式的“挑拨”,直接称呼“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夫晋,何厌之有”,“阙秦以利晋”,即使是称呼“晋”,也是在述说秦与晋的矛盾,从历史上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从现实上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这都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替秦国来思考问题,收到了较好的劝说效果。

 三、文中有三个假设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不阙秦)、三个疑问句(焉用亡郑以陪邻、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其意义何在

 这不难理解。假设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劝说方式,它从反面入手,预想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甚至有意识地渲染这种结果,就会加强说服的效果。“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其实就是“郑国灭亡对您是没有好处的”,隐含的意思就是郑国灭亡的最大赢家是晋国,秦国没有任何收获;“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则是预想一种美好的未来,其实对于秦来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好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烛之武说“君亦无所害”,这是很恰当的表述,如果此处说“君亦有所利”,那就太托大了,反而会引起秦伯的警觉,说“无所害”,是一种“底线”,意思是“至少对您没害处”,这其实为秦伯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再看第三处,“若不阙秦”则是预想一种严重的后果,“阙秦”并非事实,只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对秦国不利的结果,烛之武是想说:不损害您的利益,损害谁呢,反正郑国已经灭亡了。至少我觉得,这句话的杀伤力是很大的,它直接将秦国与晋国的利益矛盾摆在了历史的前台。

 而三个疑问句,同样值得注意。其中“焉用亡郑以陪邻”,“焉”是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隐含的意思就是这样做有太多的不合理性;“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就是有什么,隐含的意思就是晋国是贪得无厌的;“将焉取之”,“焉”,哪里,去哪里拿呢当然是去秦国拿了。

 值得注意的是,烛之武每表述完一层意思,并非用疑问句或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的句子结尾,而是用近乎客观的语调结束自己每一层意思。烛之武的每一条理由的最后一句话都是语气异常坚定的肯定句或祈使句。“郑既知亡矣”,是先撇清自己,既放低姿态,又隐藏起强烈的目的性。实践证明,越是隐藏起自我的目的性,劝说他人才越容易成功。“君知其难也”,这是从客观形势上进行陈述;“君亦无所害”这是客观分析秦国获得的好处,至少是没害处;“君之所知也”,这是重复一种客观历史现象;“唯君图之”,这句话带有祈使语气,但并不强烈,只是建议对方冷静地思考一下。从用语上讲,第一句话的主语是“郑”,实质是“我方”。后四句中同时用到了“君”字,这是对对方的尊称,既是一种礼貌,也显示出烛之武是来说理的,而不是来乞和的,这正是烛之武不卑不亢的表现。

 四、烛之武在述说理由时,使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性的词句,例如“亡”与“舍”、“厚”与“薄”、“朝”与“夕”、“东”与“西”、“阙”与“利”,这些强烈的对比性的词,表达效果又在哪里呢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退兵时,有意无意地用到了很多对比性的词句。对比是文章行文的常用手法,事物的特征、人物的性格、感情的抒发都能在对比中显得更加突出。烛之武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使秦国退兵。在陈述“存郑还是亡郑”这个问题的答案时,烛之武用到了“亡”与“舍”的对比,郑国灭亡,对秦国不仅没有好处,还会使晋国的实力扩充,从而间接损害秦国的利益。而存郑,对秦国有好处,至少也是没害处,所谓“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样一来,郑的存亡与秦的利益联系在了一起,烛之武将两种结果一起摆在了秦伯的面前,并且带有明显的比较意味,无意之中引导秦伯做出对郑国有利的选择。在阐述“亡郑对谁有利”这个问题时,烛之武用了“厚”与“薄”的对比,将晋与秦的利益冲突暗示出来了,郑国灭亡,对晋国有好处,可以扩大晋的版图,扩充晋的实力,但是这样一来,秦国对手的实力增加,那就意味着自己利益的受损,在“厚”与“薄”之间,秦伯的选择也就明了了。在阐述晋国的背信弃义与忘恩负义时,烛之武用到了“朝”与“夕”的对比,所谓“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时间之迅速,态度之剧变,都在这一“朝”一“夕”的对比中了,而晋国特别是晋君的两面三刀、出尔反尔的特点也就表现出来了。在陈述晋国的贪婪时,烛之武又用到了“东”与“西”的对比,所谓“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后,又想往西扩大疆域,这句话也很好地阐释了“夫晋,何厌之有”的结论。最后,在直陈秦晋的利益冲突时,烛之武直接用到了“利”与“阙”的对比,“阙”,损害,秦国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晋国的利益得到了加强,这一“阙”一“利”,秦伯自然会以自身的国家利益为重了,而烛之武就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谈到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时,浙江师范大学童志斌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说:“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的言志载道的关节点和精髓处,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通过文言字词和文言语法的解读,进入对文章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的把握,进而探究作者的‘言志载道处’。”确实如此,当我们将目光锁定在这篇文章“写了什么”的内容上时,也要透过“炼字炼句处”,去把握作者在“言语形式”方面的经验与创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重点词语、词组、文言特殊句式。

 2.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三、教学方法: 采用研讨点拨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运用数字媒体全方位展示。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媒体 :投影仪、多媒体、PPT课件、音频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以及背景介绍

 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师: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篇名叫《曹刿论战》的文章,请问大家还记得他的出处么?是了,正是出自《左传》。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左传》当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不过在此之前,老师想先问问大家对于《左传》一书了解多少?)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相关拓展:

 《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孔丘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工整理修订而成);

 《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史(相传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

 《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编年体通史(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

 课文的背景、人物故事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u)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烛之武,——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相关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了解“城濮之战”。

 (二)朗读并大体感知文意

 播放朗读带,同学们跟读,结合注释,注意字音、字义。

 字音

 汜,fàn缒,zhuì,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阙, qu,意即门户受损。 逢, páng。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ì)

 问题:主要人物?故事梗概?

 (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根据故事梗概,理清故事层次。

 结构层次

 晋、秦围郑(1段)

 烛之武临危受命(2段)

 烛之武说退秦师(3段)

 ————烛之武的话有四层意思:

 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说明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若亡郑有益于君……君之薄也)

 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指责晋国过河拆桥、贪得无厌,挑拨秦晋关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唯君图之)

 晋师撤离郑国(4段)

 就疑难句式、字词进行讨论和解析。

 5、分角色扮演。

 (三)小结,布置复习、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一课时内容:

 (二)解析课文:

  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疏通文意

 1)、 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形势((“晋侯、秦伯围郑”)。

 战争的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 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

 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离,间秦晋联盟。)

 4)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分析课文特点

 伏笔与照应得当。

 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三)文言知识积累:

 1、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

 夫人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3、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4、一词多义(详见课件)

 (四)、总结并讨论:

 1、总结人物形象:

 烛之武: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2、总结行文特色: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3、讨论:假如我是烛之武…

  学习目标:

 1分析烛之武等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精彩的语言艺术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

 主问题:烛之武是如何逐步说服秦伯的?体会其游说艺术。

  温故知新: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越国以鄙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翻译:(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一、导入: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左传》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的。战争即事件,有事件就有情节。行人即人物,就要分析人物形象。辞令即语言,就要赏析外交的语言魅力。这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历史背景:秦晋为什么围攻郑国?

 表面上“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最终目的是“称霸”“扩张”。(插入历史背景)“春秋无义战,弱国无外交。”

 三、情节安排:

 文中没有直接写到战争的场面,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战争形势的危急。这种叙事方式在写记叙文时值得借鉴。如《三国演义》:“温酒斩华雄”。我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那么本文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的?

 明确: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大兵压境——一线生机——微起波澜——出现转机——危机迭起——一场虚惊)

 本文看似短小,但叙事却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虽然没有战争场面的描写,却感觉到了战争的气氛,手法可谓高明!

 四、赏析语言艺术:

 烛之武正是在这种波云诡谲的战争形势下出场的,并且成功游说了秦伯。那么,烛之武是如何逐步说服秦伯的?体会其游说艺术。

 以退为进,动之以情               以“利”巧攻心理

 阐明利害,晓之以理      利       以“害”巧析形势

 以利相诱,替秦着想               以“史”巧施离间

 以史为鉴,挑拨离间

 烛之武正是从分析利弊、揣摩心理、利用矛盾三个方面,从而使“秦伯说”,并“与郑人盟”。正所谓“上兵伐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五、分析人物形象:言为心声,语见其人。

 本文即没有烛之武多余的'外貌、动作描写,仅通过语言描写却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么,本文塑造了烛之武怎样的形象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形象特征?

 深明大义、能言善辩、智勇双全。即辨士、勇士、志士。

 郑伯:(正)虚心纳谏、知错能改|(反)出尔反尔、朝秦暮楚

 佚之狐:(正)知人善举、慧眼识珠|(反)老奸巨猾、嫉贤妒能

 秦伯:善于决策、审时度势、霸权主义

 晋侯:头脑清醒、审时度势、霸权主义

 六、拓展训练:

 请给感动中国历史人物之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七、作业:

 背诵第三段。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三课时,主要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情节设置和语言艺术,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六层递进‘问题发现法’”为推手,以主问题“烛之武是如何逐步说服秦伯的?体会其语言艺术”为主线,前赏情节,后析人物,最后拓展延伸,开放思维。然而匆匆讲完,遗憾颇多。

 1、前松后紧。前面翻译略耗时间,另外,赏析情节部分可以一笔带过,稍作处理即可。

 2、火候欠点。中间讨论主问题环节,应给学生再多点时间。学生回答的热情挺足,但由于时间原因,部分学生没来得及表现。

 3、亮点没有全展现出来。最后的拓展训练颁奖词时间不够,学生表现的热情很高,但没来得及展现,略显仓促。最主要的问题是拓展延伸,本来是这节课的亮点,是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的最好方式,但因时间原因,只好留作作业。

 总体而言,经验还是不足,内容上,不应求全,求精即可;形式上,过于单一,应再多样些。毕竟年轻,尚需磨炼,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做课堂转型的排头兵。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3、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探究式。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人物形象。

 3、问题式。梳理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烛之武退秦的语言艺术魅力。

 2、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2-3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在前两节课上,我们已经基本疏通了文言字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黑板上展示的这三句话,请三位同学依次翻译加点字词和全句

 1、邻之厚,君之薄也。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群雄逐鹿的春秋时期,感受那一段浪潮澎湃的历史。

 二、整体感知

 如果让你们依据标题写一篇文章文章,你们会写哪些内容。

 1、  为什么退秦师 2、怎样退秦师 3、结果如何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是怎样展开描写。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全文。

 三、具体分析

 1、  文章哪句话交代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

 秦晋围郑

 (问:为何用“围”而不是“伐”  答:“围”点出形势更加危急,一触即发)

 2、为何秦晋围郑

 表面: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PPT展示春秋时期形式简图

 深层:春秋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主张师出有名(比喻做事有充足的理由)。

 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吞并郑国。

 PPT展示秦晋围郑形势图,问:既然秦晋为盟友,但又驻军两地?

 答:1、两国之间其实还是有一定间隙

 2、为下文给烛之武创造机会,夜访秦营说秦做铺垫。

 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快速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对烛之武的描写内容

 1、他人举荐(佚之狐言于郑伯)

 引导学生将此处对人的描写归纳到描写手法中的:侧面描写

 2、分析烛之武所说的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抱怨,不满的情绪)

 3、先推辞,后答应了郑伯的请求、先推辞,后答应了郑伯的请求

 引导学生将此处对人的描写归纳到描写手法中的:正面描写

 全文中对于烛之武的形象塑造,最多是哪个方面的描写(语言)

 全班齐读第三段,分析这一段烛之武所说的话的深层含义,同位之间相互讨论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设身处地  消除戒心)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亡郑危秦)

 (舍郑利秦)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晋人无信)

 (何厌之有)

 用一个字概括这三大行为(引导学生):捧  诱 挑

 根本这样情况出现的原因: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力往)

 4、说秦结果

 秦:退兵,派兵护郑

 晋:退兵(不强大,秦郑结盟)

 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5、再次总结烛之武形象

 大义  大勇  大智(全班齐读)

 探究拓展:

 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与《烛之武退秦师》的艺术特色(PPT展示)

 烛之武退秦师:以利益得失劝退秦师

 邹忌讽齐王纳谏:借用妻、妾、客的回答,谈及国家大事。身份、地位、需求不同,虽答案相同,但由自我感受展开的反思。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对于文章的梳理和了解认识到了这位有勇有谋有义的烛之武。感受到《左传》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

 作业安排:

 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他人举荐     (侧面描写)

 大义

 烛之武    大智         (正面描写)

 大勇

 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相对比较完整,但对于环节之间的逻辑性仍然有待调整和提高。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教学流程之间的环环相扣。

 2、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内容的分配要注意详略得当,尤其是教学重点部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于烛之武的人物分析,教学难点是体会烛之武退秦的语言艺术魅力。但在文本分析中,说秦结果的安排稍多。

 3、  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语言的精准性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4、  在分析烛之武的论辩艺术时,可引导学生对晋候,秦伯的动作,表情等猜想、揣度背后的深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00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