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的中心思想和意思

逢入京使的中心思想和意思,第1张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艺概·诗概》)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2]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①。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②。

[注释]

①故园:指长安。龙钟:即泷冻,湿漉漉的样子。

②凭:托。

[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调任安西途中所作。诗中前两句,写东望故园,泪流不止,抒思乡之情。后两句写诗人路上巧遇熟人去往长安,手边没带纸笔,只能相托捎个口信回家报平安。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作者抓住了这个细节,以自然质朴的话语,说出了令人叫绝的特定的真实情感,所以能打动人。

{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这首诗作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表达了其远涉边塞的思乡之情。“故园”指诗人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非常遥远;“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传语”指捎口信。这首边塞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场景:诗人远离家乡,行进在前往西域的路上,回首长安的家,路途漫漫不知走了多远,思念家乡的泪水纷纷落下,怎么擦拭都擦拭不干。恰逢故人入京复命,走_相逢,没有纸笔,写信不成,唯希望故人能给家里稍个口信,告诉他们我还平安。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读来催人泪下,令人荡气回肠。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06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