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8》威尼斯折桂,对于中国纪录片发展史是极为重要的事件,资深网络策划人,网络流行文化评论专家温浩溟先生指出该片以写实手法记录整个灾难的后续发展历程,白描手法彰显真实的力量,冷静客观的镜头以及情绪的自控力把握到位,达到了纪录片国际化水平。更为深层次的影响在于该片更多从人性,生存与人类因对灾难的表现视角方面彰显人性的脆弱,人类生存的困境与情感的多元。该片充分体现了人性的普世价值,突破了种族的隔阂,深刻打动人类心灵,具有极高的文化影响力。
看过的有意义的纪录片有:绿色星球 、历史那些事 、人生第一次 、火线救援 。
《绿色星球》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wmry
《历史那些事》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1fc2
《人生第一次》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tmt5
《火线救援》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jt2m
《头脑特工队》五个情绪小人是乐乐、忧忧、怕怕、厌厌和怒怒。他们就是人类的五种主要情绪。乐乐作为团队的领导,她协同其他伙伴致力于为小主人营造更多美好的珍贵回忆。
看这五种情绪在莱利的脑海中如何分工合作很有意思,但更重要的是,从动画片中你也会对自己的情绪有更多的了解。
《头脑特工队》的核心创意之一,一群小人在大脑里作为控制中枢指挥人的一举一动,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亲情,关于自我认知,关于情绪与情感的故事。
**的核心,是以五种情绪,解释小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以及性格的形成,也言之有理。五种性格化为小人后,在**中似乎也有自己的思维逻辑,只是大多数决策与行为都与其情绪符合,那么是不是人的行为举止都只是由情绪来主导而已呢,现实中我们常常会说,理智占了上风,或者情绪占了上风。
而在**中,理智似乎就混合在五个情绪小人身上,而没有了与情绪相抗衡的存在。五个情绪小人住在大脑控制中枢,悉心呵护着莱利。整个故事向所有观众展示了一个天马行空却又严密自洽的世界。
故事是这样的
以前在各大学校里都流传着这么一个恐怖故事
说是A校有不干净的东西 每当十五的时候 学校门口的鲁迅像的眼睛就会动
所有教学楼都会停电
楼梯会从原来的13阶变成14阶
实验室的水龙头放出来的水会变成红色
还有1楼尽头的那个厕所只要有人进去了就再也出不来了
于是 一群不信邪的孩子们约好15那天去探险
晚上12点 他们准时来到了那所学校的门口
鲁迅像的眼睛望着左边 他们记下了 生怕出来的时候记不得有没有动过
他们来到了教室 打开开关 咦 不是亮着的么?
“骗人。”一个男孩发出抱怨
“再看看吧。”
来到了楼梯口 “1 2 313没错阿 是13阶阿?”
孩子们有点怀疑传说的真实性了
于是他们又来到了实验室 水龙头打开了 白花花的水流了出来
“真没劲阿 我们白来了!”
刚开始的刺激感都消去了一半。
最后 他们来到了那个厕所
女孩子虽然口上说不相信 可是还是不敢进去
于是让刚刚很拽地说不怕的小C进去
看了表 1点整
2分钟后 男生出来了
“切 都是骗人的”
孩子们不欢而散。
出门时 一个看门人发现了他们 喝斥他们怎么可以那么晚还在学校逗留。孩子们撒腿就跑
小B特地注意了一下门口的石像 没错 眼睛还是朝左看得
“骗人的”他嘀咕了一声
“喂 小B么?小C昨天晚上和你们一起出去玩 怎么还没回来?”第二天早上 小C的妈妈打电话过来询问。
小C也没有去学校上课
孩子们隐约感到不对了
于是 他们将晚上的探险之事告诉了老师和家长
大家在大人的陪同下回到了那个学校。
“什么? 我们的鲁迅像的眼睛一直是朝右看的阿。”校长听了孩子们的叙述 不可思议的说。
“可是我们昨天来的时候是朝左看的阿”
出门一看 果然 是朝右看得
“可是昨天的确有电阿”
“昨天我们这里全区停电你们怎么开得灯?”
“还有楼梯!”孩子们迅速跑到楼梯口
“1 2 312?”
“我们的楼梯一直是12阶的。”
“不可能!!!”
“还有实验室”一个孩子提醒道
“对 实验室”
一行人来到实验室 就在昨天他们开过的那个水龙头下 有一摊暗红色的痕迹。
“是血迹。”
“那小C昨天还去过那个厕所”大家都感到了一阵莫名的恐惧
“走 我们去看看”校长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推开门
小C的尸体赫然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因为惊恐而睁大的双眼
被割断的喉管血淋淋的
内脏散落在已经干掉的水池里
“阿”小C的妈妈当场昏了过去
几个老师马上冲出去呕吐
小B也被吓得目瞪口呆
在他晕过去的前一秒钟
他瞥见小C的手表
指针停在了1点
就是小C进去的那个时候
顺便说一下 他们去探险的那天晚上 并没有门卫
将此贴转向5个以上的论坛不会魔鬼缠身且能实现一个愿望 。
不回帖者晚上凌晨过后往往
对不起,我很不情愿,但是请各位原谅! 采纳最佳答案 继续追问
《沙与海》是由康健宁、高国栋联合执导的纪录**,于1990年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记录了分别生活在沙漠里的游牧人家刘泽远和大海上的渔民刘丕成两家人栖身的地域环境和各自不同的生活。下面是纪录片《沙与海》分析,快来看看吧!
空旷辽远的大漠和茫茫大海中的孤岛,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极端,但是艺术这双神奇的大手却把他们紧密相连,在艺术家眼中,沙是固体的海,蕴含着大海的辽阔,海是流动的沙,凝聚着沙漠的雄浑。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类型下有着淳朴奋斗的人们,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顽强地生活着,世世代代谱写着生命的赞歌。
纪录片简介
纪录片《沙与海》是康健宁和高国栋共同完成的作品,他们分别选取了内蒙古沙漠中刘泽远一家和辽宁一个孤岛上刘丕成一家进行拍摄,通过他们生活状况的对比,反映了他们在恶劣环境之下顽强的生存意志。作品开头,在大漠黄昏中牵着骆驼缓缓走来的牧民刘泽远,在海浪翻腾下紧握渔船罗盘的渔民刘丕成,二人依次以能够显示身份的影像入画,之后分别定格。刘泽远的生活围绕羊、骆驼和草场,他们一家生活艰难但欢欣,但子女们的憋闷与孤单正是刘泽远这种生存状态所独有的内心景象、情感景象。刘丕成对自己家业的不满,对家业继承的担忧正反映出这类家业较发达的劳动者的内心空间和情感诉求。两个人的故事都是建立家业的故事。
影像的背后——父子打枣
片子中有一个很有特点的段落——刘泽远父子打枣,广阔的沙漠中两个小小的人影走向两棵孤独仅存的枣树,这幅画面产生了很强烈的悲情,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人显得那么渺小,而在几近死寂的沙漠中,孤独的生命仍然顽强地活着,再有,那双在沙子中捡沙枣的老手的特写镜头,由于时间的持续,逐渐使人产生联想,老人似乎永远在沙漠中寻找着生活的希望,尽管它的果实是那么微不足道。父子俩打沙枣的行为和孤独的人、树以及广阔的'沙漠与天空构成的对比,难免给人两种感觉,一是劳作的艰难,一是追求生存的渴望与悲壮。
意象的境界
将现实的外在之物化作一种可感受、可领悟的精神境界,是审美认知过程的基本模式。在纪录片创作中,将景物、将现实、将历史投入作者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经验,这是摆脱单纯追求生活实录,而使影像超越现实以获得美感意蕴的要点所在,人们凭借自己的体验去领悟被画面的强化了的“意”的内涵,使得景物画面即产生造型的感染力,又又富有象征的意蕴。
依旧是刘泽远父子打枣的的例子:
直接意义 内涵意义 美学意义
沙漠中的两棵枣树 壮阔荒蛮中的生命 孤独悲怆的感受(景别)
两个人向枣树走去 人与自然地对立
打枣 生存的劳作 生存艰辛的感慨(行为)
一个老人的脸 岁月的痕迹
枯老的手在沙中捡枣 永远淘不完的希望
生命意识的震撼(长度)
根据上面所示可以看到,沙漠中的树,因它的大远景的画面构成的冲击力使人产生孤独的悲怆感;捡沙枣,也是因为超出一般忍受限度的时间持续,使人脱离只是一个简单动作的认知,而去想象其象外之意,从而产生震撼。这时,由于影像的表意作用,是一个客体的审美价值以感性的特有形式彰显出来,并且引导了主体的审美体验。
音乐的恰到好处——以父子打枣为例
音乐与解说、画面的关系看,在第二段解说的后半部加入的现场声,而在解说结束以后,音乐渐起,音乐与现场声并行,然后现场声渐弱、音乐渐强,而在音乐渐起时,画面已由原来的全景转向了特写。当镜头由毛毯上红枣摇至沙地上红枣最后到刘捡枣,音乐达到高潮。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镜头在这一段落的画面当中是个极其醒目的亮点,音乐在这里也予以了强化,解说词在这里却退出了。究其原因,在于通过音乐与画面已经把观众的情绪调动了起来,特别是音乐,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不需要解说词再来画蛇添足。因而,解说词在这里适时地退出,把声音的空间留给音乐去表现,体现的是一种音乐与解说、与画面的有机配合。
艺术化审美
《沙与海》中有一段采访牧民大女儿的镜头,问她对婚姻的看法,她说结婚是为了来开这里,之后有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这是一段现实性很强的内容,但从她的语言和沉默时手无意识的动作中,可以使人感到她内心复杂的情感波澜。这时影片中出现了一个长长地镜头:一个小女孩独自在沙丘上玩耍、行走,女孩清纯可爱,她先是把自己的鞋顺着沙丘滑下去,鞋过之处留下两行长长地印记,接着女孩自己也顺着沙丘滑下去,她的身后是一条更宽的印记,镜头拉开成大远景,女孩慢慢融入黄沙中。这是一个脱离了前面写实情境的镜头,但在这里却是对前面内容的一种情绪延伸,它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既可以被视为女青年对童年的美好记忆,又可以被视为对未来的憧憬,也可以作为生命轮回生生不息的象征。这里没有语言而境界自出。
突发的灵感
《沙与海》的作者曾经谈到过,有一次,他在拍摄间歇时突然看到一个景象,在一个沙丘上有一棵孤零零的树,一个小女孩在沙丘上走着,在一片**中,小女孩的红衣服格外显眼,他马上拿起摄像机去拍这个小女孩,小女孩在沙丘中走了很长一段路,然后头冲下向下滑,一直融进黄沙里。这显然是小女孩在玩耍,当时他拍下后,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镜头有什么用,但是节目中,他把这个镜头安排在一个牧民大女儿的讲话后面,创造了一个为人称道的情绪意境。
蒙太奇手法
《沙与海》的创作者有着明确的蒙太奇意识。不管是牧民刘泽远还是渔民刘丕成,也不管两家人的具体生活有多大差异,创作者紧紧抓住他们的共同点来结构作品,这就是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那种顽强的生存意志、那种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在《沙与海》中,有一段对两家女儿的同期声采访,这一段采访典型地体现了平行蒙太奇的结构思维。先是对刘丕成女儿的采访,通过她的爱好、她对婚姻的看法,展示出一个渔家少女极其健康的人生态度。尤其是她对婚姻的看法,语言质朴却又出人意表,她不把金钱作为选择对象的标准,认为有钱人太狂,而愿意找一个海上的平常人家,不说有钱也不是太穷那样的。这样的择偶观,既有少女的矜持又有大海的坦荡,而通过一个少女之口不经意地说出来,显得质朴自然。接下来是对刘泽远女儿的采访。因为问及了爱隋这样敏感的话题,她显得有些羞涩,通过大笑而予以回避。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之下,她低着头进行了回答,而在记者问她想不想离开这个家时,她陷入了沉默,从而把一位少女对家的复杂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解说词引导观众情感
《沙与海》中的解说词虽然很多是客观的描述,但也不缺乏创作者自身的观点。其实,无论是客观描述,还是主观立场,它都会引导着观众的情感,让观众在娓娓叙述的解说词中与创作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在讲到刘丕成的家业时,有这么一段解说词:“钱挣得多说明这条路通,总不能放着路不走,把已经到手的家业毁了,虽然各种事情压得人喘不过气,可越是这样越停不下步子,就像被海水推着走一样。”虽然解说的是刘丕成自己的生活感受,但就在这解说词中,让观众有了对其生活境况的一种了解,从而体会到刘丕成生活的艰辛。
解说词扩展影片意蕴
创作者的一些主观评述,在引导着观众情感的同时,对影片意蕴的扩展也有着强大的作用。因为创作者的主观评述往往都是精练且富含哲理的思想概括。专题片中最有概括性的主观评述,创作者一般会放在影片结尾,让观众在与创作者产生共鸣的层次上更加对影片的思想主题有进一步的深思和回味。《沙与海》中创作者所说:“然而无论是沙漠的刘泽远还是海洋的刘丕成,他们在建立家业的时候都经历了曲曲折折,无论是穷还是富,他们同样做出了努力。有一点他们相信,人生一辈子,在哪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沙与海》中,并没有过多的煽情成分,而侧重于冷静、客观的纪录,表现他们日常的生活状况,在这种冷静的纪录之中,作品有了真实性,也具有感人的力量。
《沙与海》分析
《沙与海》是由高国栋与康建宁合导而成。为我们展示了牧民刘泽远和渔民刘不成他们两家生活的环境生活状况。导演通过平淡的男声与现实的画面,把他们两家的生活的辛苦和坚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还巧妙地通过这两家人的典型来折射出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
自然而又平实的解说词是影片的一大特色,使纪录片《沙与海》具有完整的叙述能力。温柔的男声与两家的环境得到画面相结合,既增加了影片的亲和力又是观众更容易看懂。同时在记者问问题的时候。它能对片中的画面和回答的无声进行整合,使时间能以一种更为顺畅的方式表现给观众,其次他还有助于观众了解片中的内容。让影片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
大量的特写镜头使影片增色不少,在拍摄刘泽远家时,出现了两次打水的镜头,刘泽远是个牧民,生活在金灿灿的沙土之中,每年都会有长时间的旱灾:镜头拍摄在打水的地方停留好几秒,使观众对这里的环境进行丰富的想象,使观众了解这个环境的艰苦。在与刘泽远的女儿进行采访时,身穿红色衣服的她被问的满脸不好意思,当问她有对象没?对象是哪人?什么时候结婚呐?她都抿着嘴把头低下不好意思的笑笑特写镜头的恰到好处使影片更具感染力
影片运用了双线交叉的结构,使用对比的方法,向我们展现了居住在孤岛上的渔民刘不成一家和生活在沙漠地带的牧民刘泽远一家的生活状态,表现了环境不同从而产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在自然条件很艰苦的情况下生活,他们都有一种被生活所迫的无奈和艰辛。他们不仅代表个人或家庭,更代表渔民或牧民这两个不同的群体,甚至可以说代表老百姓。影片起到了以点盖面的效果。
影片的配乐很有特色,且使用得当。一般在展现自然环境和人们劳作时使用配乐,而对人物采访或特写时为其原声。比如在刘泽远一家看骆驼并给它喂水的过程与刘泽远的小女儿在沙漠上奔跑玩耍的过程使用配乐更好的营造出一种气氛,增强画面的心理氛围,深化主题。
一东一西,一沙一海,一贫一富,两户人家都在为生存奔波着,揭示了共同的生存主题。
最近,央妈播出了这样一部“三集片”《镜子》,这部片子照出了什么鬼?
孩子是一面镜子,通过他可以看到他的父母,看到他的家。
带着好奇,我牺牲了600MB流量和15小时,认真的看完了这个所谓“三集片”——《镜子》,我承认,我哭了,里面的的很多情感表达,让我难以控制。推荐那些已经有孩子的,即将有孩子的爸爸妈妈们都看一看。
应该为央妈点赞,她终于俯下她那高贵的身躯,终于能用肉眼看看我们现实社会中的普通家庭和普通孩子,终于敢直面存在的问题。
这是一部“纪录片”,所谓记录就是应该把客观发生的事情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下来,纪录片也应该是一面镜子,导演不需要也不能有什么倾向性,观众也不需要试图去理解导演的价值观,看完了自己思考就可以了,不去评价谁对谁错,包括解决问题的水平高低的问题。
我把这部片子看做是“呐喊”,是一声“惊雷”,它想唤醒那些迷茫的沉睡的家长们的灵魂,如果你把它当做广告片来看,如果你试图去联系片子里的军事化培训机构去彻底解决与孩子的问题,那只能说明你还没真的醒。
孩子不喜欢读书,辍学;孩子有网瘾,沉迷于游戏;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父母与孩子无法沟通;孩子脾气暴躁,甚至殴打母亲;孩子沉默不语,孤僻,没有存在感。套用一句老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些问题看上去五花八门,其实说到底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镜子里看到的人和发生的事。
很多问题并不是我们长大了才有,只不过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问题被暴漏,被放大,被激化。激化到无法控制了,家长才意识到这是问题。
问题的种子在2-6岁这个阶段已经种下了,对于一个人来讲,这是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大部分人在成年后都是按照小时候形成的世界观在处理事情。
我们小的时候也有反抗意识,只是小的时候我们太弱小,我们的不满意,我们的反抗就是哭闹,结果经不住大人的糖衣炮弹,等我们长大了,有力量了,反抗变得掷地有声,反抗变成了暴力和战争。
我们是怎么和孩子结下不解之仇的?
控制欲,这是片子里的家长们共同的问题,人都有控制欲,但是可以看出,他们的控制欲极强,我们很多普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无法摆脱被领导、被父母、被舆论、被文化所控制,这种控制也可以叫做影响,也叫做羁绊。每天被外界或外人控制当然不舒服,那么他们也要发泄或者反抗,理所当然,家庭和孩子成了他们的发泄对象,所以他们要控制自己的孩子,孩子必须听他们的话,他们把自己当做上帝,孩子的上帝,这个小家的上帝,稍有忤逆他就要行使审判权。
威逼利诱,利欲熏心,恶言恶语,家庭暴力,这些都理所当然,因为是以爱的名义,披上了爱的外衣。等孩子长大了,他们会把这些曾经用在自己身上的手段,曾经给自己造成的伤害,毫无保留地,彻彻底底地的还给父母和家庭。他们不仅是镜子,镜子只能照到当下,他们是摄像机,过去的事情他们都历历在目。
真正需要控制的其实应该是父母,自我控制,我们不应该把工作上的情绪,把生活中的抱怨,把这些负能量带到家里来,家庭不是垃圾站,孩子更不是垃圾桶,我们发泄出来爽了,但是,照顾过家人和孩子的感受吗?收起那些虚伪的东西吧,什么我爱你,我想你,我惦记你,去给我做顿晚饭,好吗?什么要勤奋,多读书,积极向上,把你那手里的二条打出去再说吧。我们家长就是这样,前一秒还在教育孩子不许说谎啊,后一秒接了个电话就满嘴跑火车,前一秒还说自己没钱买不起这个玩具,后一秒就下单买了个一万块钱lv。
当家长抬起那罪恶的手要打在孩子身上时,停一秒,这一巴掌下去是出于自己的愤怒还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孩子真的做错了?还是你觉得他错了?打了孩子真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同样的场景是不是前不久刚出现过,打完了,改了吗?如果真的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了,我相信大多数家长会放下手,会冷静。
小孩子是人,小孩子心智不成熟,圣经里讲:若不像小孩子,段不能进神的国(天堂)。为什么?因为小孩子有一颗纯净的心,他们谦卑,从来不自以为是。大人利用自己的经验,利用自己的知识,利用自己的强壮欺哄小孩子,这是最可耻的行为。
对待弱小的人,我们应当怜悯和呵护,正是因为他们分辨不出真假,所以我们必须讲真话;正因为他们弱小,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而不是伤害;正因为他们无知,我们更应该让他们大胆的实践;正因为他们心智脆弱,我们更不能去擅自施加影响。
人最需要尊重和理解,所谓尊重,是尊重一个孩子的选择,无论对或错,大人只需暗中保护,暗中观察,碰了壁孩子会哭,这没什么,总比永远无知的好,起码他知道那壁会伤人,这是成长必经之路,人总要学会一个人走,真的等孩子长大了你再放手,你会发现根本放不开手,孩子不仅不会自己走,还会因为走不好而埋怨你。
所谓真正的理解,是理解他人,理解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的确,想理解一个小孩子的真实想法挺难的,因为他们不会表达,总是会哭,哭代表了太多的含义,有恐惧,有不满,有疼痛,有着急,有困了,有饿了,有伤心,有内疚。如果我们认真的对待孩子,不因他的哭儿烦躁,不愤怒,平静的思考,以我们与孩子的默契程度,其实是可以分析和理解的,就算不了解孩子,猜猜总可以吧,一边猜一边沟通,答案自然就出来了,接着是“对症下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有些事情需要耐心等待,我们要慢慢地等待孩子的成长,静静地陪着他长大,别怕枝枝蔓蔓,枝枝蔓蔓长大了就美了,要像静待花开一样有耐心。
有些事情不能等,改变自己要趁早,反思反省,面对问题和矛盾,我们不能试图先去改变别人,而是要从自己做起,自己的改变让别人看到了,才有可能带动别人的改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