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简介
[1]吕剧是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名“化装扬琴”、“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坐腔扬琴)发展演变而来。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戏曲改革中由山东省戏改组定名吕剧。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2007年10月中旬,首届吕剧文化艺术节在吕剧的故乡——山东省东营市成功举办。
[编辑本段]
名称由来
吕剧名称的由来,流传着很多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1915年前后,原属广饶县牛庄的时家村(今已划为东营区)老艺人时殿元,也曾以纸糊毛驴,化装演唱《王小赶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人们便把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1923年,这种驴戏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二、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也有的说,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
三、吕戏原来称为捋戏。此说有二:一是由于演唱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按奏坠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动,故名为捋戏;又因中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因而将“捋戏”改称为“吕戏”。另一种传说是,当年为这种戏起名时,有的老艺人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捋与吕同音,遂定名为吕戏(吕剧)。
[编辑本段]
源流沿革
[1]吕剧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的新剧种,但其表演艺术形式却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早在清代中叶,山东南部农村就出现了一种名叫“小曲子”的小曲连唱体曲艺形式。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洋琴(洋琴),故又称“扬琴”、“洋琴”。历史上扬琴曾广泛流行于古黄河下游地区的河南、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东北的个别市县。在山东最先流传于鲁西南,并逐渐向北(济南及惠民地区)、向东(青岛、烟台)延续扩展,约有二百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为南路、北路、东路琴书三大流派。各自叫法也不尽相同,如东路琴书艺人商业兴自称本路琴书为“改良扬琴”;北路琴书创始人邓九如自称“文明扬琴”。到一九三三年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音时,才定名山东琴书。
光绪初年,广饶县(旧称乐安)北部一带的农民,为躲避灾荒,常随身携带坠琴、节子板等乐器,外出卖艺求生。开始以唱琴书小段为主,或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边耍边唱。后来,他们不断吸收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来丰富自己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如东寨村的张兰田、张志田兄弟俩,就曾去安徽风阳拜师学艺。当地流行的凤阳歌对琴书的表演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艺人们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不断追求新的艺术形式。一些擅长唱工的艺人,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如广饶县西商村的艺人商业兴和妻子关云霞,长期在烟台、青岛一代演唱,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形式,成为东路琴书艺术的代表人物;而擅长人物表演的艺人,则致力于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冬,以东路琴书艺人时殿元为首的同乐班,尝试着将《王小赶脚》改为化妆演出,用竹、纸、布扎成驴形,加以彩绘,一演员身绑彩驴,做骑驴状;一演员执鞭赶驴;另有艺人操坠琴、扬琴、竹板等乐器伴奏,演员在音乐声中载歌载舞。此种表演形式别开生面、生动活泼,初次演出便获成功。由于《王小赶脚》首次采用驴形道具,群众又称此类戏为“驴戏”。此后,时殿元又陆续将一些琴书篇目改为化妆演出,所到之出,表演深受群众喜爱。
在常年的流动演出中,化妆扬琴艺人经常和京剧、五音戏、河北梆子等剧种的班社在同一集镇演出,甚至出现“两合水”、“三合水”(两个或三个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情况。这种演出方式对促进化妆扬琴在剧目、表演、唱腔、舞台装扮、音乐等方面与其他剧种的借鉴融合和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渐从简单的化装演出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演出的剧目也从“对子戏”、“三小戏”扩大到本戏和连台本戏;演出的场所也由盘凳子到进入茶园、剧场。1917年(民国六年),由广饶县化妆扬琴艺人张凤辉等人组成的车里班首先进入济南市演出。此后,不少剧班也纷纷进入济南城表演。有的班社还经常到烟台、青岛甚至东北的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演出,进一步扩大了该戏的影响。当时较有影响的班子有黄家班、父子班、同乐班、庆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剧种陷入困境。原在济南城演出的剧团也因演出每况愈下,导致班社萎缩,艺人生活难以为继。多数艺人返回家乡,剩下的艺人凑成一个“义和班”维持演出,勉强度日。抗战胜利后,演出状况并未好转,反而愈加萧条。“义和班”也于1946年末解散,艺人被迫改行,另寻出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妆扬琴剧种获得了新生。从1950年起,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组织对本省地方戏曲艺术进行了发掘、整理、试验、推广,并以化妆扬琴作为改革的重点,选择《小姑贤》为实验剧目。此后,艺人们向山东梆子学习,演出了《蓝桥会》。在学习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又将现代题材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演出。这期间,由义和班改组成的济南化妆扬琴剧团也编演了《张大有被骗》、《王秀鸾》等戏,打开了吕剧现代戏的大门。这些改编剧目的上演使化妆扬琴的影响日益扩大,并涌现出郎咸芬、林建华、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员。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继续进行剧目的改革创新工作,先后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记》)等传统剧目,编演了《光明大道》等现代戏。1954年,在华东区戏剧观摩会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分别获奖。《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于1957年由长春**制片厂拍成黑白影片;《两垅地》于1965年由上海海燕**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
“文化大革命”期间,吕剧被禁演。1976年以后,吕剧复兴。《半边天》于1976年由长春**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逼婚记》于1979年由长春**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张王李赵》于1982年获全国剧本奖。
1979年,广饶县吕剧团、垦利县吕剧团开始上演传统剧目。1982年,广饶县吕剧团为配合计划生育宣传赶排新剧《合家欢》,在县内外巡回演出。1987年,利津县京剧团更名为利津县吕剧团。1984年,东营市文化局组织部分文艺工作者,专门开展吕剧研究,深入农村走访老艺人,搜集史料。1985年冬,召开“吕剧史料座谈会”,邀请20多名吕剧老艺人参加。1986年春,又邀请14名老艺人进行仿演录像。在此基础上,于1987年编纂完成《东营市吕剧音乐集成》书稿,于1988年底编纂完成《吕剧起源与发展东营市史料汇编》。这两部书稿是吕剧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在编纂过程中,得到山东省文化厅有关领导、 山东省吕剧界许多专家和名演员 (如李渔、郎咸芬) 的热情指导与帮助。1991年3月5~8日,举办“东营市首届吕剧汇演”,全市有8个代表队、240人参加,分专业和业余两个组进行汇演,演出新创剧目12个。1994年,以广饶县吕剧团为基础,成立“东营市吕剧团”。至1995年底,全市先后有15名吕剧演员获省优秀演员称号[2]。
[编辑本段]
艺术特点
[1]吕剧音乐是在从民间俗曲演变而来的“坐腔洋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既是“戏曲”又是“曲艺” 。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包括“垛子板”和“流水”)、“娃娃”三种。 吕剧的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其次为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唢呐等,可视剧情酌情增减。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弦乐器。伴奏多采用“学舌”(对位)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场伴奏乐器主要有皮鼓、板、大锣、小锣、大铙钹、堂鼓、打鼓等。锣鼓经均自京剧等剧种吸收。
吕剧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声为主,个别高音之处则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处理,听起来自然流畅。吕剧的唱腔讲究以字设腔,以情带声,吐字清晰、口语自然。润腔时常用写滑音、颤音、装饰音,与主要伴奏乐器坠琴的柔音、颤音、打音、泛音相结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带出的过渡音、装饰音浑然一体,使整个唱腔优美顺畅。
吕剧使用的语言属北方语系的济南官话。其重字规律和读音咬字方法都与普通话多有近似之处。吕剧传统剧目的舞台道白,是以济南官话为标准的基础上偏重于上韵;而现代戏的道白则直接使用济南官话,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表演中,吕剧善于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群众语言作为剧词,并以此来塑造人物形象。
[编辑本段]
角色行当
[1]吕剧在化装扬琴时期表演形式比较简单。多是几个人搭档,演唱一些故事简单、角色又少的剧目。如《王小赶脚》、《光棍哭妻》、《三打四劝》等。演唱时坐成八字形,扬琴居中,其他乐器分列两旁。演员各持乐器,自拉自唱。演唱者根据其演唱技能和自然条件来划分角色。此时虽已有生、旦、丑等角色的分工,但并无严格的行当区分。艺人们将这种状况称之为“有脚色,没行当”。吕剧传统的舞台表演中生活动作较多,少有成套的的表演程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受五音戏、莱芜梆子等地方剧种和京剧的影响,使吕剧的表演艺术得到丰富和提高,脚色行当体制也日趋完善,但仍保持以“三小戏”为主体的演出特点和生活化的演出风格。
吕剧的脚色行当体制是按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划分的。
生行:包括小生、老生、娃娃生、武生诸行
小生多扮演剧中年轻公子、儒生,以念唱为主,唱腔讲究情绪变化,行腔自然,注重褶片、水袖、折扇等功夫。如《王定保借当》中的王定保、《借年》中的王汉喜等人物;
老生饰演的角色多戴黑三髯,故又称须生、胡生。其所扮角色多为剧中正派人物,表演稳重大方,要求唱腔浑厚,注重褶片、袍带、髯口、帽翅等技功。如《打焦赞》中的杨六郎、《玉清楼》中的宋江;
娃娃生为扮演戏中的儿童角色,表演天真,念唱爽朗,另须具备一定的武打功夫。如《穆桂英挂帅》中的杨文广等;
武生系扮演剧中的武士、侠客一类的角色。注重腰腿功和刀枪把子套路。
旦行:包括青衣、花旦、闺门旦、彩旦、武旦、老旦等类
青衣,扮演成年妇女角色。重唱工,要求行腔委婉流畅、字正腔圆、清亮细腻,并具水袖、圆场功夫,表演时情感充沛。如《小姑贤》中的李荣花、《井台会》中的蓝瑞莲等;
花旦,扮演活泼热情的青、少年女性角色,要求唱腔甜润,吐字清晰、身段灵活娇俏。如《姊妹易嫁》中的张素花、《王小赶脚》中的二姑娘等;
闺门旦,扮演未出阁的大家闺秀或贫苦人家有教养的妙龄少女。道白注重声韵,唱腔委婉缠绵,形体端庄,注重水袖、折扇等功夫。如《逼婚记》中的洪美蓉等;
花旦,又称彩婆子,扮演滑稽、狠毒、搬弄是非的妇女,其表演动作及台词多源于生活。如《小姑贤》中的刁氏、《龙凤面》中的后娘等;
武旦,扮演剧中有武艺的女子,要求身段轻捷灵活。如《打瓜招亲》中的陶三春、《打焦赞》中的杨排风等;
老旦,扮演剧中老年妇女,表演侧重老态,要求唱做念白稳重大方。如《穆桂英挂帅》中的佘太君等。
净行:花脸
吕剧中以花脸行为主要角色的传统剧目较少,仅有《王定保借当》中的李武举、《温凉盏》中的洪彦龙等几个花脸角色,尚未形成该行当独有的成套表演程式。新中国成立后该行当的角色才逐渐增多,如《打焦赞》、《打瓜招亲》等剧中的武花脸表演。
丑行:包括小丑、老丑、武丑
小丑多扮演剧中不戴髯口的丑行角色。其表演生活气息浓厚,语言丰富通俗,道白多用乡音方言。常扮演剧中诙谐、刁钻或奸猾等不同性格的角色。如《王小赶脚》中的王小等。
老丑主要扮演男性老年角色,其表演生动风趣。如《洗衣记》中的田二洪等角色。
武丑角色在吕剧传统剧目中并不多见,只是后来由于移植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才逐渐形成该行当。
[编辑本段]
传统剧目
吕剧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和单中出戏,如《小姑贤》、《小借年》、《王定保借当》等,这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
[3]吕剧20世纪初开始登台亮相,到20世纪中叶达到鼎盛。20世纪五十年代是吕剧的辉煌时期,名角荟萃,新戏迭出,与安徽的黄梅戏同台进京演出。随着新《婚姻法》的宣传,吕剧《李二嫂改嫁》唱红大江南北。
《李二嫂改嫁》: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农村,年轻寡妇李二嫂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经常受恶婆婆“天不怕”的折磨。青年农民张小六在劳动生产中帮助她,她也在生活上照顾张小六。二人由此产生了爱情,却受到了旧习惯势力和婆婆的反对。“天不怕”和其族弟李七商定,趁张小六支前的时候,另行说媒,破坏李二嫂和张小六的爱情。李二嫂参加了妇救会和识字班,在妇女主任的帮助下,冲破了封建势力的束缚,同“天不怕”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终于和从前线立功回来的张小六结为恩爱夫妻。剧本通过李二嫂这一艺术形象,反映了在政治上翻身解放的农村妇女要求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妇女解放中所遇到的自身的思想斗争及与外部世界的冲突。
1951年山东省文联戏曲研究室首演。1954年山东省吕剧团上演。郎咸芬扮演李二嫂,杨瑞卿扮演张小六,王俊英扮演张大娘。郎咸芬的演唱,低回委婉,声情并茂。她根据人物性格结合唱腔设计的舞蹈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李二嫂的思想感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6年该剧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戏曲剧本奖。1957年由长春**制片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
《补天》:讲述的是建国初期,为固土守边,二十万时代青年奔赴新疆建设兵团,开发西部边疆,但是他们的婚姻却成了大问题。为此,国家紧急征调两万女兵入疆。于是八千山东姑娘踏上了西去的征途。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环境使这批从碧海蓝天下走来的山东姑娘所怀抱的梦想与现实发生了错位。《补天》以史诗剧的手法生动记述了发生在特定时空和特定环境下的一段真实历史故事。该剧表现了献身祖国边疆的青年们不屈的牺牲精神,弘扬了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谐之美。
《龙凤面》:讲的是继母陶氏乘丈夫出外经商,逼家院丁奎害死前妻子女梁子玉、梁赛金,兄妹二人闻讯逃走,又被猛虎冲散。几年后新科状元梁子玉下榻官驿,命四衙官献面。梁赛金为义父解忧,亲做家传龙凤面,才得兄妹团圆。
《借亲》:程孝金与一锭金订亲后都闻对方丑陋,程母便装病,要赵女一锭金过门探病。赵家怕露马脚,便借马大保之女金莲顶替,程家也找长工帮喜冒名。不料弄巧成拙,反倒促成帮喜与金莲的美事。
吕剧知识
板式:四平、慢四平、快四平、反四平、二板、慢二板、反二板、二平、反二平、二六、反二六、六水、反流水、散板、反散板、尖板、摇板、回龙、娃娃腔(又名娃娃调)、凤阳歌等。
曲牌:曲牌多数来自“山东琴书”明清以来的民间小曲,娃娃腔、莲花落、罗江怨、叠断桥、呀二哟、靠山调、普地锦、想思、打茶文、乱弹、楼上楼、呀儿僧、上合调、迎春调、小上坟、慢凤阳歌、凤阳垛、打枣竿、阴阳句、(又名楼上楼)、后娘打孩子、大汉口、汉口垛、(又名上合调)、下合调、画扇面、丝罗扣等。
吹打曲牌:迎宾、送客、祝寿、摆宴、拜堂等曲牌。
乐器:四大件:坠琴(主弦)二胡、洋琴、三弦(现一般用琵琶)。其他:高胡、古筝、笛子、笙、竹笛、长笛、唢呐、海笛(小啦叭)、大提琴、电子琴、贝司等。
打击乐器:板鼓、板、堂鼓、定音鼓、大锣、小锣、汤锣、钹、荷叶钹、小钹、苏锣、木鱼、梆子、碰铃等。
锣鼓点:(也叫锣鼓经)一击锣、阴锣、四击头、大锣垛头、小锣垛头、叫头、回头、冲头、快冲头、收头、凤点头、帽儿头、住头、抽头、长垂、慢长垂、快长垂、串垂、乱垂水底鱼、一封书、纽丝、滚头子、扑灯蛾、紧急风、、丝鞭、望家乡、崩登仓、八打仓、扎多衣等
行当:吕剧的行当比较简单:生行有:老生、小生、小生又分:穷生、(飘带生)、短打、武生等。
旦行:旦行也较简单,有:青衣、花旦、闺门旦、小花旦、武旦、老旦、彩旦、骚旦、泼辣旦
净行:一般为“花脸“为主。
丑行:俊丑、小花为主。
吕剧声腔艺术,有:大嗓、嗓小、二本嗓、真声、假声、真假声、云遮月、润(念YUEN)腔、行腔、拖腔、塌中、走调、跑调、不搭调、冒调、荒调、凉弦、走弦、跑弦、不复弦、强板、撤板、顶板、闪板、过板、俏板、丹田音、嘎调、平声、仄声、合辙、押韵、气息、换气、偷气、存气、气口等。
水衣子(也叫溻褂子):演员穿服装(戏装)以前,贴身穿的一种开大巾上衣,是保护戏装用的,一般是用棉白布做成,也有用油布做成,是为演员出汗保护戏装用的。
竹衣子:用细竹节穿而成的一种上衣,一般剧团没有,唱角用的,在胖袄外,为的是保护服装,一般为:蟒和道袍之用。
胖袄(垫肩):是生行演员,扮演古装戏时,为了体形的美观大方好看,穿的一种用棉花白布做成的上衣。
大袜子:是用白布做成的一种长筒袜子。
九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我和同事奉命在河口区的鸣翠湖广场进行安保执勤。恰巧,广场上有一台社区的文艺演出。7点整,灯火辉煌的舞台上,铿锵的锣鼓乐点声中,一个身着古装的老旦一步三扭地走上台来拿腔作调地说道:“千年的大道走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为人生来可别当家,如要当家乱如麻。清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随后,一阵婉转悠扬的丝竹管弦之声响起,那老旦便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
“天呐,《小姑贤》!”我高兴得两手使劲一拍。可能是我过于兴奋声音太大,也可能是我的举动过于夸张,身边的同事立即向我投来了异样的目光。“你看过?”“哎呀,岂止是看过啊,我都会唱!”“啥?不会吧?!”“有啥不会吧。我跟你说,这出戏是吕剧的一个传统剧目,我打小就是听着吕剧长大的。”
在同事怀疑的眼神中,我给他啦起了一段家乡的往事。
一
小时候,我的老家盐窝镇十南村有一个专门唱戏的戏班子。每逢过年,村里都要扎上戏台子,让戏班子的人唱上几天几夜的大戏。
寒露前后,地里耩上麦子后,外边的农活基本上就干完了。这时,戏班子里的人就可以静下心来排练过年唱的大戏了。
我家住在村边上,离生产队里的麦子地很近。每天天刚蒙蒙亮,我便在一声声、一阵阵的吊嗓声中醒来,然后开始起床上学。走出家门,但见空旷的麦地里站着几个黑乎乎的人影,一边用手比划,一边由弱到强地一遍遍发音。我虽看不清他们的模样,但时间久了,从那“啊——啊——啊——,吚——吚——吚——”的吊嗓声里就可以分得清是谁了。中午或下午放学路过大队部时,总会听到有人在一字一句地教唱。爬上不太高的院墙,也总会看到有人拿着抄在纸上的戏词在逐句逐句地背。快放年假时,便可以听到演员们和着弦子练唱时那悦耳的唱腔了。
村戏,作为那时村里村民们唯一的娱乐方式,不但孩子们热切地期盼着,就是大人们也盼得不行。好不容易熬到正月初一,人们相互拜完年后便急着往戏台子那里赶,生怕一不小心错过了一节,接不上茬。村戏是按幕排的,也是按幕演的。好几出戏按顺序先后一幕一幕地往下演出,通常是一天安排四出戏,上午两出,晚上两出。听戏的错过一幕,就得再等一年。
为了抢块好地方看戏,大人们常常一大清早就塞给孩子们几角钱让他们去占地方。往往戏还没开场,偌大个露天戏场内已坐满了黑压压的一大群孩子。他们在一边嬉笑打闹着,一边又不住地往场外仔细地观看着,生怕家里的大人们来到后找不到他们,更怕时间久了耽误自己玩。戏一开场,孩子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于是,他们攥着钱东瞧瞧西望望,专门找自己想吃或想玩的东西买。
做小买卖的仿佛看透了大人们的心思,卖糖酥棍的、玉谷仁子糖的,卖泥哨的、翻梨花,卖纸花、蔑子灯笼的等等,都沿着街筒子摆开摊子。常常是一架红彤彤、亮晶晶的糖葫芦,或一吹鼓打鼓打响的鼓打摊子旁围满了争着购买的孩子。
戏场内,早来的村民们谈论着今天唱哪出戏,谁家的闺女唱小旦,哪家的男人演小生,气氛热闹异常。开戏后,男女老少随着剧情的进展,一个个看得如醉如痴,如癫如狂。逗人高兴的戏份中,人们笑得前仰后合;惹人伤心的剧情里,人们暗自用衣袖或撩起衣襟擦拭眼泪。夜晚,台上的几盏气灯将彩色的帐幕映得更加好看。上了油彩的演员们被灯光一照,越发显得标致、水灵。唱到好处时,台下的叫好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每逢此时,总有女人对身边的孩子说:“快看,那是你爹!”“我爹怎么跟我秀姑好上了?”孩子睁着一双大眼睛疑惑地瞅着。“屁话,那是假的。”那女人故意将声音抬高了八度。于是,四周便响起一阵咯咯咯的笑声。若是台上一小生被人们叫好时,他的老娘便更是得意。如果此时人们问一句你家二娃定婚了吗?她准说没有,没有,提亲的都踢烂门槛,挤破门框了,就是不知定哪家的好。于是,那些自认为对方配不上人家孩子的便说上几句奉承话,趁早收兵;认为郎才女貌的便更加套上近乎,大有做不成亲家不罢休之势。生就了一双顺风耳的娘老子此时竟仰起脸,任她唠叨个不休也再不说一句话了,大有一副趾高气扬的贵夫人之态。
场内热闹得不可开交,场外也是热闹非凡。借了台上的电灯光和小贩们的灯笼光,孩子们便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捉我,我捉你,人空子里钻,凳子缝里挤。期间,总会听到从凳子上跌落者训斥孩子们耽误他看戏的声音。
二
吕剧作为一种戏曲形式,在当时的农村有着非常好的群众基础。据说,吕剧发源于我们东营市的`牛庄附近,它的前身是扬琴戏。村中上了年纪的人们都知道吕剧的创始人叫时殿元,他在广泛吸收其它戏曲、曲艺艺术成分的基础上,把《山东琴书》由坐唱的形式改为化妆演出,当时人们称化妆扬琴,也叫老扬琴。其唱腔音乐明快清爽,优美动听,加之剧目的故事情节细腻逼真,贴近民间生活,唱词也通俗易懂,生动流畅。演员们唱起来顺口,观众们听起来顺耳,因此,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和欢迎。直到1952年以后,在对化装扬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的基础上,以原‘山东省歌剧团’为基础正式成立了‘山东省吕剧团’。至此,吕剧这一名称才被正式确定下来。随着一辈辈吕剧艺术家对吕剧艺术的不懈追求和杰出贡献,吕剧艺术的表演形式已日臻完善,使吕剧在广大人民心目中声望日高,影响甚远。
说起我村的吕剧,就不得不说一个人。张秀梅,是我们盐窝镇南洼村人,在当时他已是我们利津县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琴书艺人。十九岁学唱河北梆子,二十四岁到广饶拜著名艺人郭福山为师学唱山东琴书,二十五岁跟团演出,在河北、天津、济南都很有名气。他善演青衣、彩旦、花旦等多种行当,表演细腻,唱腔委婉,人送雅号“酸石榴”。他是我们村聘请的指导老师,我们村的演员,大都受过他的专门指点训练,因此,在造诣上都比十里八村的那些演员强多了。他们中造诣较高的,有彩旦赵庆丰、青衣任永禄、花旦张金芝、李恩城、生行张兆林、张其恩等等。赵元泉绰号“戏篓子”,关键时候救场垫场,缺啥扮啥,虽说草草装扮,倒也应付自如,不露破绽。每逢他一上台,人们便被逗得嘻嘻哈哈。另外,赵元俊的坠琴、张兆喜的二胡、赵庆丰的司鼓那也都是相当了得。一通喧天锣鼓、几声悠扬丝竹之后,场内被立时鸦雀无声了。
村戏之所以唱得红火,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听大人们讲有一年黄河发大水,从上游冲来了一口棺材之故。那口棺材漂到村头后,被河套里的柳树拦下。洪水退却后,棺材淤在了泥土里,只有一个棺材头露在外边。即是棺材,肯定是装殓死人用的,于是便无人问津。可没过几天,细心的村民们便被棺材里那四溢的光芒所吸引。“莫不是里边藏有宝贝,要不哪来的珠光宝气?”村长立即召集了几个胆大的青年,用铁锹将棺材撬开。正如村长所预料的那样,棺材里既无死尸,又无白骨,有的都是些银圆珠宝之类。在人们的一片唏嘘声中,村长郑重宣布,所有的财产充公,用来盖大队办公房和置办戏装。于是,我村的村戏在行头上又盖过了邻村一大截。
记得那时,我们村演唱的吕剧剧目有《白蛇传》、《姊妹易嫁》、《李二嫂改嫁》、《小姑贤》、《王定保借当》、《王汉喜借年》、《龙凤面》、《金玉奴》、《王天宝下苏州》、《刘公案》等等……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一出出传统的剧目,寓教于乐,是人们获取知识、接触外界、接受伦理道德的最直接的方式。它像一阵阵春风、一场场春雨、一轮轮朝阳,既滋润着、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启蒙着、明亮着人们的思想,又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情感、品德,维系着、左右着人们的认同感与和谐度……以至于那时只要人们一报出自己家是十六户的籍贯,外村、外县、甚至是外省的人都会刮目相看。
三
吕剧年年唱,唱来唱去便教会了所有的村民。在我们村,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谁也能随便哼上几句《王定宝借当》、《王汉喜借年》里的唱词,且韵味极浓。在济南上学时,班里组织联欢晚会,我随口唱了几句《借年》里的唱段,便立即博得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以后,每逢组织晚会,都少不了我那一段压轴戏。
吕剧年年唱,唱来唱去便唱老了那些老戏骨。老戏骨们唱不动了,腿脚、身子骨不灵活了,便想尽千方百计找年轻的演员顶上,把自己一身的技艺一点一滴地传给年轻人,直到他们能独自把一出完整的剧目演唱下来为止。当然,这选演员的差事,村里是不用专门安排的。早有热心的老戏迷跑前跑后、挨家挨户地去做工作了。
记得我到县城上高中时,我那些初中时期的同学就有好几个被选进了村戏团里,比较有名的是我的一男一女两个同学。女同学唱腔委婉、举止得体,一行一动都透着那么一股古典美女的气质;男同学最擅长表演三花脸,他在《龙凤面》一戏中饰演县太爷,能把乌纱帽上的两根纱帽翅忽闪得花样百出,能把一撮小胡子吹得上下翻飞、左右翻卷。后来,我的这个女同学被选进了利津县吕剧团,实现了许多女孩子都梦寐以求,但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那个男同学娶妻生子后,也搬到了城里开起了汽车修理厂。据说在他的修理厂开业时,他组织起了几个当时唱戏的老同行,在修理厂门口扎上戏台子唱了一出《龙凤面》,前来围观的人群直把个修理厂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有人想请他到自己的婚庆班子里去专门演出……
台上的吕剧在一阵叫好声中落下了帷幕,演员们集体来到舞台上谢幕。看着这曾经熟悉,但又多年不见的一幕情景,我禁不住眼里噙满了泪花。一直以来我就觉得,自参加工作后没能近距离地观看一下吕剧团的演出实在是个遗憾,想不到在这执勤的夜晚却无意中圆了自己的一个梦,这不能不说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与安排。
“我的娘指闺女不能养老,我再待上一二年就到婆家。摊上个狠婆婆和你一样,每日里无过错将我打骂。天下的人情事全都一样,你知道自家就知人家……”在同事惊讶的眼神里,我不由得脱口唱出了《小姑贤》中的名段。台上的演员们愣住了,乐师们也愣住了,他们全都瞪大了吃惊的双眼,定定地看着我这个围着舞台搞了一晚上安保执勤的警察,旋即便又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是的,他们不知道我这个年过半百的警察来自一个吕剧之乡,心中始终有一个不灭的、浓浓的吕剧情结……
剧种风格,是剧种历史的积淀,并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于稳定中有所变化。
回顾吕剧风格的历程,也会发现其变化的轨迹,大体说来。60年代之前,吕剧风格与时代审美尚是同步行进的;而80年代则开始出现脱节现象。
建国之前,吕剧串乡走镇,处于自我生存、自谋生路的艰苦环境中。艺术上较粗糙,艺术风格体现出更多的质量粗疏的特点。吕剧风格的朴素柔婉,则含着浓重的哀怨无望的因素,这种哀怨无望,实质就是农民群众心底回声。它与农民群众在贫困岁月中酿就的沉郁的精神情绪相契合。农民群众喜爱吕剧,颇有一种难亲相遇、互诉衷肠的亲切感和释放疏泄的娱悦感。—这是吕剧在建国前,虽然艺术质量低下,但仍受到广大群众尤其农民群众喜爱的根本原因。况且,那年月,穷山僻壤,文化生活极为贫乏。
建国后,吕剧队伍由职业性、半职业性的散落状态走向组织化、正规化。吕剧演出的阵地,由原来的农村为主变为城乡并举,服务对象大大拓宽。观众成份的变化,以及社会物质文化的进步,使广大群众文化审美跃上新的层次,对吕剧也有了较高的期待。
吕剧没有辜负时代的厚望。在新老吕剧艺术工作者能力合作下,吕剧有了全方位改进,尤其是颇有声势的而且成就斐然的吕剧现代戏的创作,使吕剧风格起了较大变化。风格中蒸腾着一片清新,风格中柔婉、敦厚的因素得到充实。风格中的幽怨,不再以迷茫无望的氛围性漫溢无际。吕剧的淳朴与柔婉由原来的简直、柔弱趋向丰厚、清新。
吕剧风格的丰满,受惠于并契合于时代氛转。50至60年代,新生中国欣欣向荣,社会风气清淳,人们的道德精神朴厚可亲。正是这种笼罩于全社会的精神气貌,催促了吕剧风格的变化,同时又接纳了吕剧风格的风采。吕剧在那个时期,走红大江南北,吕剧风格与时代精神的吻合是重要因素。
“文革”期间,只给地方戏模仿搬演的权力,吕剧风格处于被任意摆布捏塑的境地。
新时期后,吕剧同其它戏曲剧种一起复苏。这个时期本应该是吕剧复兴发展、开拓奋进的时机,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省吕剧前进的步子过于蹒跚沉重,虽创作了不少新的剧目,但整体改观不大,与曾经一起在地方戏中比翼并做领头雁的越剧、黄梅、豫剧相比,落伍了几步。甚至崭露头角的新剧种,如龙江剧、肯剧、媚户剧,也锋芒逼我。吕剧在多彩的剧坛上显得粗糙,吕剧在观众审美印象中,象一张发黄的旧剧照,露出陈旧气象。吕剧风格,虽还不失乡土气息,却夹有空浮、平俗和造作。吕剧风格少了些艺术升华后的靓丽与诗韵。
,留下油箱啊,不让写油箱,你把油箱分开写,像写成(大写数字)艾特qq点这样能发出来。我发给你戏曲全剧mp3
我网盘戏曲(mp3格式)全剧:京剧、吕剧(茂腔柳腔),越剧(滑稽越剧)黄梅戏、河南豫剧(河南坠子曲剧越调大鼓书)评剧、河北梆子(老调,丝弦)、绍剧(绍兴莲花落。绍兴鹦哥戏)、淮剧、扬剧、沪剧、楚剧、锡剧、昆曲,琴书、扬琴戏、秦腔、南昌采茶戏,刘兰芳评书,单田芳评书,袁阔成评书等全国各地的戏曲800部。
不需要注册网盘,点击我发你的链接,可直接免费下载到你的硬盘。只要把你油箱写在求助戏曲的页面,我就能发你网盘免费下载链接,直接下载。记住是《全剧》,不是选段,放心下载
戏曲是mp3《全剧》直接下载到内存卡,放到手机,插卡收音机播放
满意请选为满意答案
┅┅┅┅┅┅┅┅┅┅┅┅┅┅┅┅┅┅┅┅┅┅┅┅┅┅┅┅┅┅┅┅┅┅┅┅┅┅
其他求助戏曲的朋友你也要《戏曲链接》的话,可在我头像下点击求助知友,留戏曲名字+油箱+沧海知音
豫剧和吕剧是一样的,豫剧和吕剧的区别是
1、流行区域不同:豫剧是在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京剧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2、曲调不同:豫剧,又称“河南梆子”。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3、风格不同: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京剧唱腔板式变化体,以西皮、二簧为主要唱腔。西皮的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流畅明快,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的情绪;二簧的旋律则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唱腔凝重浑厚,更宜于抒发沉郁、悲愤的情怀。
正在发送,请查收采纳。衷心祝愿听戏愉快,天天开心,事事如意!
直接将我115网盘戏曲60G资料的分享权发到你邮箱(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曲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庐剧、采茶戏、滑稽越剧、山东梆子、湖北大鼓、大鼓书、绍剧、绍兴莲花落、淮剧、扬剧、越调、老调、沪剧、楚剧、锡剧、琴书、扬琴戏、柳琴戏、泗州戏、二人转、吕剧、花鼓戏、秦腔、88首适合老人听的歌曲等),你会收到名为115点com的邮件,打开邮件,就可以接收我网盘上的戏曲
请大家不要通过加网盘好友的方式来找我,我的好友都2000人了,超过了1150人的上限。但通过上面的方法,照样可以让你接收我的戏曲资料
前提是你自己要有115网盘,才能接收,如果没有,上网搜索如何免费注册115网盘,一分钟搞定,这种事情是可以无师自通的。成功后,一分钟就能把我发给你的存到你的网盘上,永远成为你的东西了
邮箱附件戏曲和115网盘戏曲分享权已发到你邮箱。如果没有收到,请检查邮箱名是否错误,检查邮箱名后缀,检查邮箱垃圾箱,检查订阅邮箱。
如觉得好,请及时下载,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进你的知道,进你的提问,一步一步做就行了,一分钟搞定。谢谢
朋友,你一点分都没有,就请先采纳吧。采纳后一定给你发。不勉强,如果不愿意,请其他网友帮忙
吕剧发展不起来有众多原因;一是历仼山东省党政领导根夲不重规山东地方戏的发展;二是做为发展吕剧的关健旗手-山东省吕剧团曾几何时一直坚持"吕剧姓吕''躺在五十年代<<李二嫂改嫁>>身上自吹自擂,固步自封,严重缺乏改革创新精神,拿不出令人折服的好戏好好找找差距吧!
山东省的戏改工作为什么先从吕剧开始呢?当山东省文职地方戏曲研究室成立的时后,当时剧种繁多鲁西地区,还属于平原省,广大农村日寇和国民党反动匪帮的严重摧残之后,没有地方戏职业班和以演地方戏为生活的职业艺人,因此只能从城市里现存的剧种中去找对象。当时济南、青岛、淄博几个城市中存在的地方戏共有“评戏、“大梆子”、“五音戏”、“茂腔”、“柳腔”、“吕剧”等,当时就要从这几个戏中确定一种。地方戏曲研究室,选择改革对象的标准是根据报道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办公室”中的意旨:“地方戏尤其是地方小戏,形式较简单活泼,容易反映现代生活,并且也容易为群众接受,应特别加一重视”。以这中标准来衡量,吕剧就具备了上述个条件的几个特点。
首先,吕剧所表演的内容是人民的日常生活,充满了人民的情感,所以群众喜闻乐见,特别是妇女,热烈的喜爱吕剧。吕剧在表演的方法上有头有尾,交代的清楚;细节琐事,仔细的描写,使人看了觉的非常亲切。例如吕剧的《借年》爱姐的未婚夫来接过年吃的东西,她背着嫂嫂和父亲给她米面和鸡、鸭、鱼、肉,连花椒茴香都给他包上了。这些琐事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观众听到这些话,很自然的对於这个女性的爱情的真挚起了深切的同情。这些生活现象和今天的生活相去不远或者还类似。从表现内容上看,吕剧反映的生活是有条件的。
第二,吕剧的音乐比较健康、多样,有改革发展的基础。吕剧是有琴书发展而来。琴书产生于苏、豫、皖交介的地区,流行山东的叫“山东琴书”。琴书的唱腔简单朴素,保存了语言的自然,同时既悦耳、又容易听懂,吕剧承受了这种传统,虽然为演员不能运用全部琴书的唱腔,只剩了“四平凋”和“和二板”等极简单的几个曲凋,但是由于艺人根据自己的嗓音和需要也作了许多变化,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的凋子,所以容易改革。
第三吕剧的语言是山东省会的济南话,可以通行全省,山东其他地方就缺乏这一条件再说吕剧是年青的剧种,表现表演形式还没有定型,容量大,容易表现新的事物,可以自由创造在剧目方面,吕剧本身的剧目不变,它的剧目大半吸收其他剧种,只要适合它的表演能力就可以上演
根据以上条件,山东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确定首先以吕剧为改革对象与在济南的私营鲁声吕剧团合作,向鲁声吕剧团老艺人学习,抄入剧本,学习曲谱,因为要使用地方戏反映现代生活,就必须掌握这种地方戏的形式和特点,所以排演吕剧本《小姑贤》做为实验,但是,当时地方戏曲研究室的成员都是知识分子和干部,过去轻视地方戏,任为地方戏不能登大雅之堂,因为这种思想在作怪,使地方戏研究增加了困难。可是,以后一排演,无论演出怎样的拙劣,因剧本的生动,人物的真实和故事的曲折,使文艺工作者和各方面的群众,任为改革这种地方戏是有益义的。因此,提高了改革工作者的信心。
由于一九五一年时还缺乏以现代生活为内容的地方剧本,就必须自己来创作,决定把王安友同志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剧本。地方戏曲研究室并没有丰富的同志,这剧本创作的时候,只是有一位同志把小说中的场面分开,把每一场的内容确定了,就分别去写。写成略加整理就拿到山东省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去演 全省代表看过之后,一致认为吕剧可以反映现代生活,鼓励创作者修改。以后每演一次,就吸收观众和戏剧工作者的意见修改一次。每一次修改,都是以加强李二嫂这个人物的斗争性为重点。
修改过程中,人物性格改变了,悲剧的剧词换掉了,但是演出后感情还不够很强烈,所以又追查出音乐也必须随之改革的问题。吕剧的音乐对辈的和比较轻松的感情都还传达出来,但是传达激昂的感情就不可能,必须向其它剧种,如《评戏》、《梆子戏》的曲调中去借用,或者有音乐工作者自己创造。但是无论借用或创造都必须不脱里吕剧的基础。所以现在演的《李二嫂改》中的音乐已经比原来的吕剧音乐提高了,复杂了,可以表达悲哀的,柔和的和强烈的感情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