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两个愿有什么共同点?

木兰诗中两个愿有什么共同点?,第1张

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木兰诗》,云是“古辞”,并引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说:“木兰,不知名。”按《旧唐书·韦元甫传》载,韦曾任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黄庭坚谓韦任朔方节度使,误)。又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可知梁代和北朝乐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际鲜卑歌”,且多“可汗之辞”。因此,《木兰诗》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而到唐代为韦元甫重新发现,并拟作《木兰歌》一首(《文苑英华》)。至于“朔气”二句这样的对偶诗句,齐、梁诗中已经习见,自是文人加工痕迹。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古诗源》),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1、虽亲不亵狎,虽远不悖谬——唐·韩愈《南山诗》

2、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魏晋·曹植《箜篌引/野田黄雀行》

3、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清·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4、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宋·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5、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唐·杜甫《江村》

6、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魏晋·陶渊明《杂诗》

7、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唐·韩愈《赠刘师服》

8、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唐·司空图《步虚》

9、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0、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唐·杜甫《清明》

11、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一》

12、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宋·秦观《兰陵王·雨初歇》

13、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14、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唐·韩愈《谁氏子》

15、却忆年年寒食节,朱侯亲上十三陵——清·王国维《颐和园词》

16、汉帝闻言忙颔首,和亲政策由来久——南北朝·沈约《昭君辞》

17、虽抱文章,开口谁亲——宋·苏轼《行香子·述怀》

18、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唐·李白《赠友人三首》

19、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20、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二十八》

21、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唐·李中《钟陵禁烟寄从弟》

22、浩荡东风里,裴回无所亲——唐·李咸用《春日》

23、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唐·贾岛《送无可上人》

24、使星入东井,云是故交亲——唐·陈子昂《喜遇冀侍御崔司议泰之二使》

25、晨起梳头忽自悲,镜中亲见数茎丝——唐·徐夤《镜中览怀(一作览镜书怀)》

26、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唐·孟郊《归信吟》

27、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唐·杜牧《杜秋娘诗》

28、芳华凭俗赏,风味与谁亲——清·钱澄之《梅花(二首)》

29、亲旧过从同一笑,不羡浮云富贵——宋·无名氏《贺新郎·父老持杯水》

30、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31、唯有冥鸿无羡慕,世间衬弋莫相亲——宋·姜特立《偶成》

32、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唐·李白《门有车马客行》

33、若欲时流亲得见,朝朝不离水银行——唐·吕岩《七言》

34、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汉·佚名《去者日以疏》

3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6、亲劳使君问,南陌驻香车——唐·王维《杂诗》

37、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38、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唐·韦元甫《木兰歌》

39、何事君王亲击缶,相如有剑可吹毛——唐·汪遵《渑池》

40、太古初断鳌,武王亲击纣——唐·元稹《说剑》

41、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唐·王建《新嫁娘词三首》

42、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唐·韩愈《示儿》

43、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44、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唐·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45、成功期济世,私喜因荣亲——宋·孙应时《佑侄实赴乡法吾家读书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

46、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唐·李白《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47、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魏晋·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48、信敬谦勤德更纯,江湖风谊最相亲——宋·释文《哭恭仲温》

49、请君屈十指,为我数交亲——唐·白居易《春游》

50、独立无朋但任真,不持身势掩君亲——宋·李师中《颍国庞公挽词》

51、掩红泪、玉手亲折——宋·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52、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3、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唐·鱼玄机《卖残牡丹》

5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明·于谦《观书》

55、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唐·贾岛《望山》

56、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唐·鲍溶《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57、千圣灵机不易亲,龙生龙子莫因循——宋·释重锢《庭前柏树子》

58、老鹤初来未丹顶,稚松亲种已土枝——宋·陆游《山房》

59、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魏晋·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

60、翡翠屏中,亲玉炉香——唐·和凝《江城子·初夜含娇入洞房》

61、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

62、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唐·李白《相逢行二首·其一》

6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64、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宋·刘辰翁《宝鼎现·春月》

65、旧里从兹不得归,六亲自此无寻处——唐·韦庄《秦妇吟》

66、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汩没随埃尘——唐·刘叉《修养》

67、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宋·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68、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唐·裴迪《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

69、紫极宫中我自知,亲磨神剑剑还飞——唐·吕岩《七言》

70、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71、为我一场清梦、去相亲——宋·欧阳澈《虞美人·玉楼缥缈孤烟际》

72、钟山处士映高霞,止酒惟亲睡起茶——宋·周必大《尚长道见和次韵二首其一》

73、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宋·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74、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清·吴伟业《圆圆曲》

75、巫峡洞庭千里馀,蛮陬水国何亲疏——唐·李涉《岳阳别张祜》

76、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唐·聂夷中《行路难·莫言行路难》

77、丹陛大陈三部伎,玉亲举万年觞——清·王国维《颐和园词》

78、本无轩裳契,素以烟霞亲——唐·李白《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79、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唐·杜甫《登岳阳楼》

80、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唐·柳宗元《柳州峒氓》

81、更作东征赋,知君有老亲——唐·岑参《送李郎尉武康》

答案

1①记功 ②对着窗户

2体现出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队激烈悲壮。

3“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木兰歌》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1

  解析:B项中的“朔”读音应为“shuò”。

  答案:B

  2

  答案:(1)早晨 (2)只 (3)过 (4)有余 (5)扶持

  (6)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参考答案:(1)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2)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4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现了木兰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结合景物特征和人物处境,体会气氛与人物感情。

  参考答案:写征途,渲染悲凉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写战地生活,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

  5“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结合故事背景,揣摩修辞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参考答案: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更能突出家人闻归讯的喜悦心情。

  6“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对表现木兰有什么作用

  解析:从伙伴为什么惊忙,把握侧面描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伙伴的“惊忙”是惊奇与赞叹,侧面表现了木兰的非凡智慧与才能。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木兰抱杼嗟    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    秣马备戎行

  答案:织布机 北方 瘦 喂牲口

  8请分别写出韦元甫《木兰诗》和课文《木兰诗》中概括木兰从出征到凯旋全过程的诗句。

  韦元甫《木兰诗》:韦元甫《木兰诗》: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课文《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请想象“门前旧军都”“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时的心理活动。

  答案示例:真想不到啊,木兰竟是女子。想当初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现在换上女儿装,简直都不敢相认了。真是不可思议呀!

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木兰诗》,云是“古辞”,并引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说:“木兰,不知名。”按《旧唐书·韦元甫传》载,韦曾任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黄庭坚谓韦任朔方节度使,误)。又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可知梁代和北朝乐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际鲜卑歌”,且多“可汗之辞”。因此,《木兰诗》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而到唐代为韦元甫重新发现,并拟作《木兰歌》一首(《文苑英华》)。至于“朔气”二句这样的对偶诗句,齐、梁诗中已经习见,自是文人加工痕迹。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古诗源》),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陂)有木兰山、木兰草原、木兰湖,木兰天池等木兰八景,并引杜牧《木兰庙》为证。其后,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州、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反映出《木兰诗》的深刻影响。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同时,早在韦元甫拟作之前,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已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

郭茂倩,(1041-1099),字德粲,宋朝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劝孙,源明子。神宗元丰七年(一〇八四)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木兰诗》又称《木兰辞》,《木兰歌》。作者及产生时代不详,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已著录此诗,故其产生时代不会晚于陈代,可能经过隋唐文人的加工润色。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34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