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四重奏的四件乐器

弦乐四重奏的四件乐器,第1张

弦乐四重奏的四件乐器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

1、小提琴: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产生振动,进而通过共鸣箱内的音柱将振动传导至背板,由这几部分产生的共振,发出和谐明亮琴音。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红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

2、中提琴:提琴族中的中音乐器,外形及结构与小提琴基本相同,只是形体略大,五度定弦为c、g、d1、a1,琴身长度一般为425厘米,中提琴的音色比小提琴更厚实、温暖而丰满,指法和运弓与小提琴基本相同,中提琴从比中央C低八度音程的C开始,每根弦间隔五度音程,依次为C、G、D及A音,比小提琴低五度,而比大提琴高了八度。

3、大提琴:西洋乐器,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大提琴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

弦乐四重奏的演奏特点

由于在音色上相近以及结构上的严谨,对弦乐演奏家来说都是非常严苛的考验,而透过精湛的演奏技巧与完美的合奏默契更能表现出音乐本身丰富的内涵。自古典乐派以来,贝多芬、舒伯特以及勃拉姆斯都留下许多重要的弦乐四重奏乐曲,而在国民乐派跟印象乐派方面,德沃夏克、巴托克以及德彪西也都有相当出色的杰作。

弦乐四重奏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也是室内乐中最理想、最融洽、最经典的组合,虽然在这种组合中找不到交响乐般庞大的气势,看不到歌剧中宏大的场面,但这种体裁的音乐以精致抒情为本,能营造出人与人之间亲切交谈式的音乐氛围。

它最初仅限于家庭、沙龙范围,是贵族雅士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随后在历史的流变中,它从贵族庭院走向世俗舞台,发展成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最深刻、最细致的重要器乐体裁。

以上内容参考-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弦乐四重奏

中提琴简介 擦奏弦鸣乐器。提琴族中的中音乐器,外形及结构与小提琴基本相同,只是形体略大。五度定弦为c、g、d1,a1琴身长度一般为425厘米。中提琴的音色比小提琴更厚实、温暖而丰满,指法和运弓与小提琴基本相同。中提琴从比中央C低八度音程的C开始,每根弦间隔五度音程,依次为C、G、D及A音,比小提琴低五度,而比大提琴高了八度。 作为独奏乐器,它缺少小提琴的辉煌性和大提琴的浑厚有力的音响,并且不如小提琴和大提琴那样在演奏协奏曲时可以和乐队进行较量。因此作曲家为中提琴写的协奏曲不多见(多见于小提琴)。中提琴(Viola)名称,源自古大提琴(Viola da gamba)。古大提琴是一种夹于两条腿之间拉奏的乐器。但其实古中提琴(Viola da braccio)才是中提琴与小提琴的前身,因为古中提琴是架在肩上拉奏的。中提琴的发展和历史与小提琴十分相似,但在独奏的场合缺少小提琴的适应性和,只好居伴奏的地位,使演奏的声音便和谐。在十八世纪最后二十年间,许多乐家逐渐承认中提琴独特优美的音色,因而常用于海登和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但用作独奏乐器时,它的音色独具特色,像是充满鼻音的弦乐器,发出低沉而神秘的声音。这种特点被中国许多优秀的作曲家所利用,使加上弱音器的中提琴模仿马头琴的声音,在《嘎达梅林》,《御风万里》,《草原之歌》等等独奏或交响乐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中提琴独特的音色, 所以在交响乐中,大多处于中声部,经常会与小提琴, 大提琴,一起完成主旋律, 多以衬托为主。 \ 中提琴历史 19世纪,N·帕格尼尼获得了一把A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中提琴,H·柏辽兹为它写了一首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柏辽兹不仅把中提琴独奏写得非常精彩,而且把乐队的中提琴声部也写得十分优秀。20世纪以来,出现了L·特蒂斯、W·普里姆罗斯和P·欣德米特等中提琴演奏家。W·沃尔顿为特蒂斯、B·巴托克为普利姆罗斯写了《中提琴协奏曲》。欣德米特自己写了 4首中提琴协奏曲,由他亲自演奏。从中提琴的演奏艺术发展来说,在室内乐作品中,特别是弦乐四重奏中,才充分发挥了它的艺术表现力。 但中提琴在历史上一直不大受重视,即使像贝多芬这样善于开发乐器独特个性的大师,也满足于把中提琴保持在从属声部的水平上。这种状况甚至影响到学生学习中提琴的热情。总有这样的说法,学不成小提琴的人迫不得已才转而改行搞中提琴。仿佛中提琴是件蹩脚的乐器,只配给庸碌无能的提琴家使用。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梅雨尔在他的歌剧《乌达尔》中,自始至终不用小提琴,而是把弦乐的基本的和最高的声部交给中提琴演奏。这个创举也许激发了相辽兹的创作欲。28年后,也就是在1843年,柏辽兹写下了他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这部作品是柏辽兹题献给帕格尼尼的带中提琴助奏的交响曲。但是帕格尼尼嫌独奏中提琴声部过于沉寂,始终未予问津。这部作品后来是由帕格尼尼的学生西沃里予以首演的。其实,《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柏辽兹惨淡经营之作,中提琴在里面扮演标题上的主人公,落落寡合,却有一肚皮说不完的心思。换了小提琴作主角,未免过于耀眼;大提琴呢,又过于伤感;中提琴则深沉感人正合适。这部作品在19世纪的中提琴文献中可说是独步一时。不过话说回来,中提琴在历史上地位较低,还真和自身有几分关系。我们知道,小提琴和大提琴都是在制琴名师斯特拉迪瓦里的手中定型的。中提琴却没有这样的福气。中提琴的尺寸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一个大致的认同。不是你嫌我做的大了,就是我嫌你做的小了。法国19世纪上半叶的制琴名师维柳姆,曾经制造了一批音响丰满有力的中提琴,可惜由于尺寸偏大未得到好评,被束之高阁了。19世纪末,特蒂斯(1876-1975)奋起从事中提琴演奏事业,终生不辍。他设计制造了十六又四分之三英寸的特蒂斯型中提琴,算是给中提琴定下了一个相对合适的身材。 中提琴形状 小提琴(左)和中提琴(右)形状对比 小提琴(左)与中提琴(右)的比较中提琴的结构和材质都和小提琴相近,只是在尺寸上更大一些,音色更具变化性。和小提琴不同的是,中提琴没有标准长度。为了和小提琴的音色和谐,最佳中提琴的长度是21英寸。这个尺寸不适合像小提琴一样演奏。因此几个世纪以来,中提琴家和提琴制作师不断常常修改中提琴的尺寸和形状,使之更短更轻,但同时保证有足够大的共鸣箱来体现中提琴的音色。目前,中提琴的通常比小提琴长1到4英寸,平均长度为16英寸。为儿童制作的中提琴的长度缩短为12英寸。 中提琴演奏方法 演奏中提琴虽然看起来和小提琴很接近,实际上中提琴和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弓法。由于体积变化,因此演奏中提琴对体能要求更高。(据说小提琴师练习几个月中提琴后再演奏小提琴会有很大进步。) 通常中提琴的体积更大,弓弦更长。左手可以演奏出更宽更强的颤音,右臂运弓的距离离身体更远。因此当演奏者从小提琴转为中提琴(或大提琴)时,很快就会发现两者的指法有很大区别。演奏者必须将左肘伸得更远甚至弯过来,这样手指才能够到最低的弦。只有手指稳定有力才能发出一个清晰的音。除非演奏者的手特别大,普通人都需要学习不同的指法,如在演奏中经常使用半位(half position)和活动位(shifting position )。 中提琴的弦通常比小提琴粗一些,因此音色更柔和低沉。同时,更粗的弦也意味着发音更慢一些。实际上,如果一个小提琴手和一个中提琴手一起演奏,中提琴手必须比小提琴手提前一点拉弦,这样中提琴和小提琴声音才能同时发出。更粗的弦还意味着拉动中提琴需要更多的力量。 弓,从上到下: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大提琴的技巧相似,中提琴更多地要求演奏着运用指肚而不是指尖去按弓弦。 中提琴的弓比小提琴略长一些,是提琴类乐器中最长的弓,弓头略宽一些,重量大概是70到74克,小提琴的重量在59到71克之间。 中提琴音调 中提琴的四根弦调音跨度为五度:比中央C低八度的C在最下面,G、D和A依次在上面。中提琴的音刚好比小提琴低5度,因此它们有三根弦相同:G、D和A。虽然两者有三根弦一样,但是音质和音色差别很大。中提琴的音比大提琴高八度。 中提琴第一位指法中提琴用琴栓来调音,拉紧琴弦音变得高而尖,放松琴弦音变低而平。第一步将A弦调到440赫兹,在依次调整其他的弦。可以用调音器或和其它已经调好音的乐器(通常是钢琴)比较,从而判断是否调准。右图标记了琴弦和琴栓的位置。有些中提琴家喜欢将C弦和G弦互换。 C-G-D-A音调可以演奏大部分中提琴音乐,然而,在古典音乐和一些民歌中会使用其它的音调。如莫扎特的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小提琴、中提琴、管弦乐团)中,中提琴部分是基于D大调的,但将中提琴的D弦提高半音到降E,他的目的是为了让中提琴的音更明亮一些,而不致于被乐队里的其他乐器掩盖。英国中提琴家昂内尔·特帝斯在演绎爱德华·埃尔加作品大提琴协奏曲时,将中提琴的C弦降到降B大调,使中提琴可以演奏低八度的乐段。通常C弦经常升到D大调。 中提琴乐曲 20世纪之前 在早期管弦乐中,中提琴部分通常是作为和声出现,偶尔有一些旋律部分。当它演奏旋律的时候,往往是其他弦乐器旋律同度或高八度的重复。巴赫的布兰登堡第六协奏曲是一个例外,乐曲使用两把中提琴作为主旋律。 在20世纪前,巴洛克主义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中有一些和中提琴相关的作品。如埃克托·柏辽兹创作的《哈罗德在意大利》(Harold in Italy)其实就是一首中提琴协奏曲(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在获得一支史特拉底瓦里中提琴后曾考虑转拉中提琴,并请柏辽兹为他谱写一首中提琴乐曲(即哈罗德在意大利),但因不满乐曲中提琴独奏部份太多休止符而拒绝演出),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弗朗茨·安东·霍夫迈斯特和卡尔·斯塔米茨也创作过类似的音乐。 在室内乐中,中提琴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系列,将中提琴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采用两把中提琴,一把作为独奏,另一把作为和声,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莫扎特的《交响协奏曲》里,中提琴和小提琴一样重要。 中提琴在管弦乐里同样重要,如爱德华·埃尔加创作的《谜语变奏曲》(Enigma Variations),又称为《第六变奏》(Ysobel)。 由于中提琴演奏技能要求较高,因此20世纪前中提琴的著名作品相对较少。中提琴家不得不演奏一些改编自小提琴,大提琴或其他乐器的乐曲。 20世纪及以后 20世纪早期,随着昂内尔·特帝斯等中提琴演奏家的涌现,更多的作曲家开始创作中提琴乐曲。英国作曲家阿瑟·布利斯、约克·鲍恩等人都曾为特帝斯创作过作品。威廉·沃尔顿和贝拉·巴托克也创作了著名的中提琴协奏曲。保尔·欣德米特和埃里奥特·卡特更是创作了大量中提琴作品。 20世纪末期,作曲家们创作了大量的中提琴曲目,如俄罗斯作曲家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和波兰作曲家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创作了中提琴协奏曲。 当代流行音乐 当代流行音乐,尤其是先锋派音乐,有时采用中提琴作为配乐。“地下丝绒乐队”(Velvet Underground)、“一万个骗子乐队”(10,000 Maniacs)和其它乐队的作品中大量应用了中提琴。爵士音乐有时也有中提琴乐手出现。 民间音乐 虽然民间音乐里中提琴没有小提琴那么广泛使用,然而目前世界上有很多民间音乐家演奏中提琴,包括卡斯·詹姆士、海伦·贝尔、吉姆·奥尼尔、伊莱扎·卡西等。 中提琴也是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民间乐团的重要乐器,尤其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当地的中提琴只有三根弦g - d' - a,三和弦的演奏节奏强烈。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中提琴演奏家 由于中提琴作品较少,因此中提琴演奏家相对也较少。20世纪的演奏家包括威廉·普利姆罗斯、昂内尔·特帝斯、保尔·欣德米特、拉费尔·西礼尔、米尔顿·卡蒂姆斯、塞西尔·阿洛诺维茨和瓦尔特·特拉普勒。近代著名的中提琴演奏家包括平夏斯·祖克曼、于里·巴什梅特、金卡·什卡茜安、萧红梅等。年轻一代的包括罗兰·格拉斯尔、卡西·巴斯拉克、蔡佳龙、保罗·克莱蒂、詹妮弗·司图姆等。

外形:三者中大提琴体积最大,小提琴体积最小,中提琴的弓最长。音高:中提琴比大提琴高八度,比小提琴低五度。音色:小提琴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中提琴音色较暗,常作填充和声之用,极少独奏;大提琴音色明亮、浑厚。演奏姿势:小提琴和中提琴放在肩上坐着或站立演奏,大提琴竖立在地上坐着演奏。

一、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区别

1、外形不同:

(1)小提琴在弦乐器组中体积最小,在全乐队中也最灵活,起着主导的作用,可以称为交响乐队的“心脏”。

(2)中提琴在三者中的体积中等,比小提琴稍大,弓属于最长的,外形及结构与小提琴基本相同,指法和运弓与小提琴基本相同。

(3)大提琴的外形也同小提琴和中提琴近似,但体积要大得多,琴箱也比中提琴来得厚,只能竖立在地上。

2、音高不同:中提琴比大提琴高八度,比小提琴低五度。

3、音色不同:小提琴的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中提琴的音色较暗,常作填充和声之用,极少独奏;大提琴的音色明亮、浑厚。

4、演奏姿势不同:小提琴和中提琴可以放在肩上坐着或站立演奏;大提琴由于体积过大,只能竖立在地上坐着演奏。

5、起源不同:

(1)小提琴,最早设计者是安德烈-阿马蒂和格斯帕罗-达-萨罗,现代小提琴起源于意大利的克瑞莫纳,在1600-1750年间成为最大的小提琴制作中心。

(2)中提琴,源自古大提琴,古大提琴是一种夹于两条腿之间拉奏的乐器,是中提琴与小提琴的前身,在18世纪最后20年间,许多乐家逐渐承认中提琴独特优美的音色,因而常用于海登和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

(3)大提琴,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的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

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区别:外形不同、把位大小不同、音域不同、定弦不同、音色不同、声部不同。

中提琴在起源的初期分为中音提琴和次中音提琴,到18世纪中提琴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独奏乐器,以其独特的演奏技法和音色成为乐队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提琴的音域在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间,融合了大提琴的醇厚质朴和小提琴的高音技巧,成为乐队演奏中的和声声部的承担者。 

中提琴与小提琴的外形、结构以及材质都十分相似,除了中提琴比小提琴的身形略微大一些之外,不懂乐器的人基本上看不出两者的区别,中提琴不像小提琴那样拥有标准的长度,现在的中提琴的尺寸大部分是根据使用者的身形而定。但是中提琴相对来说体形越大,乐器自身的低音情感就会越丰富。

小提琴的音域比中提琴高五度,而中提琴的空弦由低音到高音依次记为la、re、sol、do。中提琴的演奏一般采用中音谱表,高音域就会采用高音谱表,而小提琴只是采用高音谱表。

中提琴和小提琴的演奏音域极为不同,小提琴比中提琴的音域高,而中提琴的音色比小提琴隐晦暗淡,声音醇厚柔和。此外中提琴的低音极具穿透力以及辛酸感,而高音又相对小提琴更加忧伤。中提琴的音色温暖圆润,比任何乐器都接近于人声,其独特的略带一丝沙哑的人声鼻音,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感染力以及艺术表现力,比较适合演奏忧郁柔和的音乐旋律。

  小提琴的音色特点及情感表达1

 小提琴的诞生大约有500多年了。长久以来,小提琴一直以优雅美妙的声音深受人们的喜爱,它自如地表达出人们灵魂深处的情感。小提琴之所以能在众多乐器中脱颖而出并能表达深刻的情感内涵,不仅是其声音接近于人声,更重要的是,它极其丰富的音色效果和细腻的音色变化,以及演奏者的倾情演奏。因此,音色是小提琴演奏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情感表达。

 一、小提琴的基本音色特点

 小提琴的基本音色特点可以分成三大类:首先,阴柔之美。其音色含蓄典雅、细腻集中、甘醇华丽、忧郁神秘;其次,阳刚之美。其音色浓郁豪放、浑厚深沉、圆润明亮、浩然大气;最后,中庸之美。其音色宽松温暖、厚亮有度、刚柔相济、中庸诙谐。

 其中阳刚之美,比如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一部经典的作品。这位永垂不朽的作曲家,被称为古典音乐界的“图腾”,除了他以外,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位作曲家能以刚烈的性情怒放点燃着自己的生命。刚毅坚强、纯粹的大气、直白、所向披靡、巍然屹立。音色刚劲有力,向往广袤宇宙的泰然。阴柔之美,其最好的诠释莫过于伟大作曲家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这位连希特勒都为之着迷的“女王”,含蓄、神秘、邈逸而细致的曲风,成就了四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的地位。正如贝多芬“唯一”的独特个性一样,门德尔松亦是如此。在他的作品里,绚烂静美的执著、和谐善良的性情深深吸引着听众。在那甘醇清澈的涓流中,精致动人、隽秀婉雅,一支清新的旋律由小提琴娓娓道来。中庸之美,伟大的作曲家勃拉姆斯称得上是一位“中庸”大师。代表作《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他的音乐风格特点具有古典音乐的骨架、浪漫的`诗情,风格强劲奔放、绚丽清雅。所谓“中庸”绝非“平庸”,而是“返璞归真”。

 二、音色与演奏之间的相互作用

 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占据了一个不可缺失的地位。小提琴可以通过特有的音色来模仿许多声音,如《苗岭的早晨》中,刚开始时就有一段描写早上空山中鸟儿的清脆叫声,可以使听众身临其境体会自然的美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有一段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对话,模仿的就是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婉转低沉的对话,大提琴深情低沉,小提琴如诉如泣。在《金色的炉台中》,有一大段描写的就是积极的战争场面,小提琴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在G弦上和E弦上交替出现的音色,像是战士们前赴后继地在战场上战斗的情景。

 三、音色的训练及其情感表达

 所谓音乐是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再加以情感的倾入并注入人心,与听众产生共鸣。音色的训练以及情感的表达是对乐曲非常重要的诠释。小提琴的右手技巧对小提琴音色的影响是很大的,弓子运行的长短、速度以及力度等之间的配合,都是形成完美音色的前提。弓子运行的速度慢时,一般会比较适合于悠扬的曲风,速度快时比较适合演绎明快积极的曲子。力度的强弱也能体现情感的变化,在练习中可以慢慢发现,弓速和弓压是成正比的,下弓时,需要做的是加力加速,上弓时要顶着这个力回来做减力减速,这是由于弓子的构造和人右手弓子的走向决定的,其中含有杠杆的原理。而在力度方面,可以发现靠近弓码的时候,音量会加大,靠近指板的时候,音量会变小,同样反之,靠近琴码的时候,我们要选择偏慢的弓速,这样不会使声音很躁,而在曲风要求表现力度大时,则要严格控制好弓子的速度。

 音色的变化在曲子中是要得到一定重视的,这也是体现小提琴者右手技巧的重要标志。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引子部分,小提琴描写的像是一位舞者在舞台上自导自演随意编排着自己的舞步,所以这时音色和情感的度是很难拿捏的,如果音色偏重就会让人感觉很鲁莽,音色偏柔和,又会感觉很压抑。

小提琴的音色特点及情感表达2

 小提琴的音色特点是声音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中提琴的音色特点是音色比小提琴更厚实、温暖而丰满

 大提琴的音色特点是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有"音乐贵妇"之称。

 

扩展资料:

 乐器保养

 1、乐器不要摆放在太靠近散热器的地方,或放进受日晒的汽车里,这样可以避免对乐器造成大的伤害。

 2、演奏家只要做到每日擦拭掉乐器上的松香和汗水就可以了,而难度大的清洁应交给经验丰富的制琴师来完成。

 3、小提琴、中提琴或大提琴的主人可以通过适当的清洁、裂纹观测和对一般调整的目测检查来保护乐器。正确安装弦轴可以减少对弦轴原木的磨损,细心的主人会定时检查琴马、拉弦板、尾枕和指板。不过,也许最重要的就是请教技艺精湛的制琴师。

这个字正确拼写为viola,是中提琴的意思。

擦奏弦鸣乐器,提琴族中的中音乐器,外形及结构与小提琴基本相同,只是形体略大,五度定弦为c、g、d1、a1,琴身长度一般为425厘米,中提琴的音色比小提琴更厚实、温暖而丰满,指法和运弓与小提琴基本相同,中提琴从比中央C低八度音程的C开始,每根弦间隔五度音程,依次为C、G、D及A音,比小提琴低五度,而比大提琴高了八度。作为独奏乐器,它缺少小提琴的辉煌性和大提琴的浑厚有力的音响,并且不如小提琴和大提琴那样在演奏协奏曲时可以和乐队进行较量,因此作曲家为中提琴写的协奏曲不多见(多见于小提琴),中提琴(viola)历史 19世纪,N·帕格尼尼获得了一把A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中提琴,H·柏辽兹为它写了一首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中提琴是现代提琴中最早面世及被采用的,它的四条弦是C 、G、D、A,较小提琴低五度,较大提琴高八度。除了本身的尺寸不定,直接影响了演奏的技术,音域又夹在大小提琴之间,而最致命的是由十七世纪开始,最重要及最普遍的室内乐合奏,乃是由两把小提琴配一把大提琴的三重奏鸣曲,中提琴因无用武之地,渐渐的被作曲家们完全遗忘了,偶尔被采用,也不过是陪衬及加重低音部或填补和声而已,中提琴家并不存在,需要时只随便找一个小提琴家来代替,由1700至1750年的半个世纪内甚至连制造家们也差不多完全停止了制造中提琴,中提琴在独奏方面的活动,可以说是由二十世纪才开始的,事实上自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末并没有真正的中提琴家中提琴手都是由小提琴手所兼职,最早的中提琴家,乃是十八世纪德国曼海姆的史塔密兹(Carl Stamitz, 1745-1801)。

在悠久的岁月间,中提琴只担任强化管弦乐低音的任务,演奏内声部的和声,直到近代,才开始演奏重要的旋律或过门乐句,而且有时也担任独奏乐器,其略具鼻音感的音质,给人一种悲凄沉重的感觉,中提琴虽然缺少小提琴的温软音色,却具有独特的表情和相当丰富的音质。

中提琴在乐队中的直接前身应该是“爱摩古提琴”(Viola d'amore)——一种类似小提琴于肩上演奏的中音乐器。巴赫在他几首重要的弥撒曲都有使用爱摩古提琴。个人认为中提琴的地位第一次提高在于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把中提琴放进标准弦乐四重奏内。古典时期的中提琴家除史塔密兹,恐怕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了。莫扎特写的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协奏交响曲(Sinfonia Concertante KV364)被认为是中提琴其中最早的一首杰作。

以后很多著名的作曲家也会拉中提琴,如贝多芬(少年时在波昂歌剧院任中提琴手)、舒伯特、孟德尔松(在他著名的弦乐八重奏的首演中任第一中提琴手)、帕加尼尼(白辽士为帕加尼尼 写了中提琴协奏曲《哈莱在意大利》)、力格(Max Reger,1873-1916)。显然,中提琴只是他们的“副业”——他们本身大都是钢琴家或小提琴家。

浪漫主义时期中提琴渐受人注意,亦有一些非弦乐手的作曲家为中提琴写音乐: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写了两首中提琴奏呜曲、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在他交响曲中写了大量的中提琴乐段——甚至有一支史特拉华第作的中提琴更命名为《马勒》。另外重要的中提琴作曲家有巴托克(Bela Bartok,1881-1945)、亨德密德(Paul Hindemith,1895-1963),华尔顿(William Walton,1902-1983)及萧斯达高维奇(Dimitri Shostakovich,1906-1975)。

中提琴的四根弦调音跨度为五度:比中央C低八度的C在最下面,G、D和A依次在上面。中提琴的音刚好比小提琴低5度,因此它们有三根弦相同:G、D和A。虽然两者有三根弦一样,但是音质和音色差别很大。中提琴的音比大提琴高八度。

中提琴第一位指法中提琴用琴栓来调音,拉紧琴弦音变得高而尖,放松琴弦音变低而平。第一步将A弦调到440赫兹,在依次调整其他的弦。可以用调音器或和其它已经调好音的乐器(通常是钢琴)比较,从而判断是否调准。右图标记了琴弦和琴栓的位置。有些中提琴家喜欢将C弦和G弦互换。

C-G-D-A音调可以演奏大部分中提琴音乐,然而,在古典音乐和一些民歌中会使用其它的音调。如莫扎特的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小提琴、中提琴、管弦乐团)中,中提琴部分是基于D大调的,但将中提琴的D弦提高半音到降E,他的目的是为了让中提琴的音更明亮一些,而不致于被乐队里的其他乐器掩盖。英国中提琴家昂内尔·特帝斯在演绎爱德华·埃尔加作品大提琴协奏曲时,将中提琴的C弦降到降B大调,使中提琴可以演奏低八度的乐段。通常C弦经常升到D大调。

中提琴就像是放大了一号的小提琴,也是按五度调音。它的四根弦比相应的小提琴琴弦低一个纯五度,其中有三根琴弦为两种乐器所共有,发音也完全一致。但是,中提琴的音响听起来和小提琴完全不同,中提琴比较沉着,带点鼻音,像是一位很严肃的学者在谈论严肃的话题。

中提琴的音色代表的感情色彩基本都可以表达,但是一般表达一种忧郁不快的情感。有的时候表现幽静的场景,也可以表达热闹的场面。用特殊的拨弦法,当然它的音色也是很祥和的,叫人有安逸之感。由于是弦乐器,表情很丰富,易于表达人的情感,它比小提琴的音色更富有感染力,更贴近人的声音,使人们便于参与,易于接受。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下面是我以前写书的时候做的摘记,以西方管弦乐为主,供你参考:

木管乐器

长笛有很多种,比如最常用的C调长笛、D调长笛、降E调长笛、G调次中音长笛、C调低音长笛等。C调长笛的音域跨度为三个八度,从c1至c4。

长笛的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或明朗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或婉约如冰澈的月光。它的低音醒目,中音甜美而似挽歌,高音灿烂而似鸟鸣。长笛擅长花腔,演奏技巧华丽多样,在交响乐队中通常担任主要旋律,是重要的独奏乐器。

短笛也分许多种,比如C调短笛、D调短笛等,其中以C调短笛最为常用。短笛的音域跨度也为三个八度,从d2至d5。

短笛是交响乐队中音域最高的乐器之一,音色尖锐透明,不如长笛丰满。它的低音虚弱,中音清晰尖锐,高音尖锐刺耳、只适合演奏强音。正因如此,短笛属于装饰性乐器,很少独奏。但由于短笛的音色尖锐、富有穿透力,因此有节制、审慎地使用可使整个乐队的乐声更加响亮、有力而辉煌。音乐家通常用短笛来表现胜利凯旋、热烈欢舞的情景或用来描写暴风雨中风声呼啸。

单簧管是个庞大的家族,包括了单簧管、中音单簧管、巴塞特单簧管、低音单簧管、最低音单簧管等多种木管乐器。

我们所称的单簧管俗称黑管,分为降B调、C调、A调等多种。在音色方面,C调单簧管尖锐刺耳、缺乏力量;A调单簧管甜美圆润;降B调辉煌洪亮,因而最为常用。降B调单簧管的音域非常宽广,从E至c4。

单簧管性能灵活,不仅可以轻松地演奏出掠过多个音阶的长音,而且能够连续吹奏出琶音,独奏时表现力丰富。

莫扎特是第一位在交响乐中采用单簧管的作曲家,他认为这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

萨克斯管是法国乐器制造家A•萨克斯于1846年发明的。在诸多类型的萨克斯管中,最常用的是中音萨克斯和次中音萨克斯,它们常常与高音萨克斯和上低音萨克斯配合,组成萨克斯管四重奏。

萨克斯管的独特音色为现代音乐所推崇,因此被广泛应用到现代爵士乐队中,偶尔也用于管弦乐队。

双簧管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我们所常见的双簧管为C调,音域从#a至f3。

双簧管的低音薄而甜美,高音尖锐,但总体来说,高低音差别并不明显,因此并非独奏乐器的首选,反而经常扮演旋律引导着的角色,为单簧管和长笛提供平衡。但是,由于双簧管的音色类似带有鼻音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因此也被成为“抒情女高音”,往往用来表现田园风光。

另一种双簧管,即F调双簧管,比双簧管的音域低五度,被称为中音双簧管。我们更多地称它为英国管。英国管的音色浓郁而苍凉,听起来如泣如诉,因此非常适合演奏忧伤的旋律。但英国管并非管弦乐队的基本乐器,只是在表现特定情景时才使用。

英国管这一名称的由来,并非因为乐器来自英国,而是由于文字上的相同音译。

大管又称巴松管,是木管乐器中的低音乐器,音域从#C1至#g2。

大管对于交响乐队来说非常重要。它的低音区厚实阴沉,但断奏时具有幽默顽皮的效果;中音区温和甜美;高音区哀伤痛楚。我们通常用大管来表现黑暗恶势力。

大管还有一种低音的变种乐器——低音大管,音域比大管低八度,可达到木管乐器、甚至整个交响乐队的最低音,音色阴险狠毒。

铜管乐器

圆号又称法国号,F调,音域从C1至e3。

圆号的音色圆润甜美、温和高雅,不像其他铜管乐器那样具有振动的金属声。它主要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到媒介的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小号分为降B大调、A调、D调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降B大调。小号的音域从A至c3。

小号的音色明亮锐利、高贵灿烂、宏伟庄严、具有光辉感、富有英雄气概,即可奏出嘹亮的号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多用于吹奏号角之音和进行曲式的旋律。小号的高音很容易制造,低音却比较糟糕。

弱音器可以为小号增加神秘的色彩。最常用的方法可能是在号口塞梨状弱音器,以此堵住排气量的百分之七十,达到改变音色的目的,以表现抒情、梦幻与神秘。

小号还有一种变种乐器叫短号,一般为降B调,通常只用于军乐队和舞厅乐队,很少用于管弦乐队。它的音域大概在g至c3之间。

长号又称拉管,分为C调、F调次中音、降E调次中音、降B调中音、G调低音、降B调倍低音等多种。其中F调和降E调次中音的音域从B1至#d2,降D调中音的音域从E1至c2,G调低音的音域从#C1至f1,降B调倍低音的音域从G2至d1。

次中音长号的音色介于小号和法国号之间,低音长号的音色饱满丰富,适合演奏英雄般庄严的音乐。中音长号最为常用,音色高傲辉煌、庄严壮丽、饱满嘹亮、富有力度、尖锐且有穿透力,弱奏时又温柔委婉。长号的音色鲜明统一,在乐队中很少能被同化,甚至可以与整个乐队抗衡,常被用来演奏雄壮乐曲的中低音旋律。

长号一直被大量用于爵士乐队中,被称为“爵士乐之王”。

大号是交响乐队中最大的低音部铜管乐器,音域从#D1至#a。

大号的音色浑厚低沉、威严庄重,与倍低音提琴同是管弦乐队合奏的基础。另外,大号高贵而富有力量的音区往往和长号配合得相得益彰。大号很少用于独奏,主要担任低音部和声或节奏。虽然大号的低音浑厚,但它的高音却很优美,有时被用作吹奏旋律。

弦乐器

小提琴是提琴家族中的高音乐器,音域从G至c4甚至更高,四根弦的定弦为g - d1 - a1 - e2。

小提琴的四根弦具有不同的特性:E弦的音色清晰尖锐,A弦的音色柔软丰满,D弦的音色圆润深沉、接近人声,G弦的音色坚硬但缺少力量。小提琴的艺术表现力丰富、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同时演奏技巧也极其丰富,因此作曲家们经常用小提琴来引发作品的基调。

交响乐队中的小提琴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前者通常担任主旋律的演奏,后者则担任乐曲主要声部的和声伴奏。小提琴常常在室内乐和小品中被用于独奏,近年来又成为当代流行乐和爵士乐的当家乐器之一。

中提琴是提琴家族里的上中音乐器,音乐从C至c3甚至更高,四根弦的定弦为C - g - d1 - a1。

中提琴广泛应用于管弦乐队、交响乐队以及室内乐(尤其是弦乐四重奏)中。中提琴通常担当中音声部,为主旋律起伴奏和衬托的作用,极少用于独奏。

中提琴的音色或生动、或忧郁、或尖锐、或迷人,高音介于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间,因而经常被用来联系两者。中提琴的音质相当特别,能够演奏近似鼻音的咏叹,非常适合表现深沉与神秘的情调。

大提琴是提琴家族里的下中音乐器,音域从C至g2甚至更高,四根弦的定弦为C - G - d - a。

大提琴的音色浑厚饱满,尤其A弦的音色具有尖锐的气势和充满热情的辉煌,最适合演奏旋律。作为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大提琴适合扮演各种角色: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在所有乐器中,大提琴的音色最适合表现深沉的情感。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如歌的美妙旋律,足以令其他任何乐器都相形见绌。

另外,大提琴也常常出现在中国民族乐团中,充当革胡。

低音提琴是提琴家族中形体最大、音域最低的乐器,音域一般从D1至d1,四根弦的定弦为E1 - A1 - D - G。

低音提琴的音色粗糙、低沉、富有力量,能奏出美妙的泛音,适合于慢奏;有时演奏的强音可以替代定音鼓的角色。拨弦的音色饱满丰富。

低音提琴是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的最低音声部,多充当伴奏角色,极少用于独奏;但其雄厚的低音无疑是多声部音乐中强大力量的体现。

竖琴是最古老的拨弦乐器,音域从#B2至f4。

竖琴具有无以伦比的美妙音色,尤其在演奏琶音音阶时更有行云流水之境界,音量虽然不大,但柔如彩虹、诗意盎然,时而温存时而神秘,是自然美景的集中体现。

由于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丽的音质,竖琴成为交响乐队以及歌舞剧中特殊的色彩性乐器,主要担任和声伴奏和滑奏式的装饰句。在室内乐中,竖琴也是重要的独奏乐器,独奏时能奏出柔和优美的抒情段或华彩段,极具感染力。

吉他又名六弦琴,它的六根弦的定弦分别是E - A - D - G - B - E。

吉他由于音量较小,几乎从不用于各类乐队中。吉他的高音清澈华丽、中音柔美动听、低音丰满深沉,用于独奏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和声效果,具有如泣如诉般的感情力量,并能奏出美妙的泛音,还可以模仿许多打击乐的音色。当吉他用于伴奏伴唱时,能充分发挥其和弦的功力,为主旋律做丰富的衬托。

钢琴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变化丰富,能够表达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它的音域从A2至c5。

钢琴的高音清脆、中音丰满、低音雄厚,可以模仿整个交响乐队的效果。由于钢琴具有独特的音响和88个琴键的全音域,因而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

钢琴在流行、摇滚、爵士、古典等几乎所有音乐形式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乐器之王”。

打击乐器

定音鼓是最常见且最传统的打击乐器,一直是交响乐队中打击乐声部的固定乐器,是重要的色彩性伴奏乐器,也适于其他各类乐队。

定音鼓的音色柔和、丰满,音量可控制,不同的力度可表现不同的音乐内容,有时甚至可以直接演奏出旋律。演奏方法分为单奏和滚奏两种,单奏多用于节拍性伴奏,滚奏则可以模仿雷声,且效果逼真。定音鼓作为色彩性打击乐器,其丰富的表现力远非普通打击乐器所能比拟。

木琴属竹木体鸣乐器类,各个音条都有固定的音高,可用于独奏旋律。

木琴产生于十四世纪,音域为三个半到四个八度。木琴多用于独奏,但需要其他乐器(如钢琴、管弦乐队等)来伴奏方能衬托出其独特的音色,使之更具魅力。

强奏时,木琴的音色刚劲有力,弱奏时则柔美悦耳。木琴发音短促而清脆,多用来演奏轻快、活泼的乐曲,表达一种欢乐的气氛。对于持续音,则必须运用两个打棰迅速交替敲击同一音条以获得连续的效果。此外,木琴还可以奏出美妙的滑音和动人的震音,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另外两种和木琴很相似的打击乐器是铁琴和管钟。

大鼓属于双面膜鸣乐器,靠鼓棰敲击发音,并随用力的变化来改变音的强弱、从而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它是军乐队、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最重要的打击乐器,几乎不作独奏,而是参与合奏或衬托乐队和声的伴奏乐器。但大鼓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使乐队的低音声部更加充实、丰满,而且为整个乐队带来一种气势,增添了活力。

大鼓的音色低沉响亮,雄壮有力,用于模仿雷声和炮声时恰如其分。

小军鼓又称小鼓,属双面膜鸣乐器,发音频率高于大鼓。

小军鼓在各类乐队中与大鼓的重要性相同,常与大鼓同时使用。但小鼓不象大鼓那样用来加强强拍,而是在弱拍上敲击细小的节奏,以调和音色,增强乐曲的节奏感。

音色清晰、明快,并伴有沙沙的声音,别具特色。演奏方式分为单奏、双奏和滚奏三种,其中滚奏法最具小鼓特色,双棰极迅速地交替敲击,发出颗粒清晰的音响,各种处理效果(如轻、重、缓、急的区别)可以表达出不同的音乐情绪。

小鼓的音响穿透力强,力度变化大,还可以通过在鼓面上盖绒布,或使用不同硬度的鼓槌来改变音色,能奏出各种气氛,表现力非常丰富。

铃鼓又称手鼓,属单皮膜鸣乐器,靠直接用手敲击来发声。铃鼓常用来烘托热烈的气氛,表达一种欢乐的情绪。

铃鼓的音色清脆、明亮,还可发出急速而美妙的震音。

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铃鼓都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

三角铁又称三角铃,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属于金属体鸣乐器族。它是管乐队管弦乐队、交响乐队乃至歌舞剧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打击乐器,常常在华彩性的乐段中加入演奏,以增强气氛。

三角铁可发出银铃般的颤音,为整个乐队增加一种特殊的色彩, 其点缀作用十分明显。它还能奏出各种节奏花样和连续而迅速的震音,尽管音量微弱,但这种美妙的感觉仍可回荡在整个乐队之中。

沙槌属于体鸣乐器族,一般归于打击乐器类。

沙槌是典型的拉丁美洲节奏乐器,常用于拉丁美洲舞曲音乐之中,更是伦巴乐队必备的乐器, 有时也在西方管弦乐队中用作节奏性乐器。

演奏时,沙槌会发出轻微的“沙沙声”,通常为急板音乐或快节奏音乐伴奏,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响板又叫西班牙响板,属于竹木体鸣乐器类。

响板多用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以及拉丁美洲的民族舞蹈之中。在交响乐、歌剧和舞剧音乐中,响板也通常只限于伴奏具有南欧及拉美风格的音乐、歌舞。有时,响板甚至可以用于独奏。

响板的音色清脆透亮,不仅可以直接为歌舞打出简单的节拍,而且可以奏出各种复杂而奇妙的节奏花样,别有一番特色。

锣又称中国锣,来自中国的民族乐队,是交响乐队中唯一的中国乐器,属于金属体鸣类。

锣是现代交响乐队、管弦乐队中重要的打击乐器,改变锣棰棰头的结构或质地可有效地改变锣身的音色。

锣的音色低沉、宏亮而强烈,余音悠长持久。通常,锣声用于表现一种紧张的气氛和不祥的预兆,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效果。

一些较小的锣有确定的音高。

钹又称土耳其钹,是一种古老的碰奏乐器,属于金属体鸣乐器。

钹的音色洪亮而强烈, 余音回荡,可以传得很远。用于强奏时,极富气势,通常表现一种激情;用于弱奏时,其作用类似大鼓, 属于节拍乐器。

钹的音响穿透力很强,善于烘托气氛,是管乐队、交响乐队、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击乐器。

钹在演奏时可以悬挂在支架上,用鼓槌滚奏,表现力很丰富。轻奏则像冰雪消融时的潺潺春水, 重击则如暴风骤雨时的风声呼啸。

其他乐器

口琴是一种小型活簧片类气鸣吹奏乐器,源于中国,其鼻祖为笙。

口琴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口琴是复音类口琴,尤以二十四孔口琴为中国国内常见品种。

半音阶口琴可能是所有口琴中表现力最丰富的。人们可以用它吹奏完整的半音阶,甚至可以达到四个八度以上的音域,因此它在爵士乐和古典音乐中均有运用。

布鲁斯口琴在欧美十分流行,又叫做十孔口琴。该口琴一个琴孔代表两个音,能够演奏十二个调式。布鲁斯口琴在蓝调音乐中的地位能与吉他比肩。

口琴在民间非常普及,偶尔也用于其他流行音乐当中。

手风琴

手风琴是一种能够独奏也能够伴奏的活簧片类乐器,不仅能够演奏单声部旋律,也能演奏多声部乐曲。手风琴的音响宏大,音色丰富,而且易学易懂,携带方便。与口琴一样,手风琴也源自中国的笙,因此发音原理基本相同。

手风琴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全音阶手风琴、半音阶手风琴、键钮式手风琴和键盘式手风琴。其中键钮式手风琴非常常见,而键盘式手风琴由于与钢琴弹奏方式接近而广受欢迎。

手风琴在俄罗斯最为流行,被称为俄罗斯民间乐器。

管风琴

管风琴是风琴的一种,为活簧片类气鸣乐器。管风琴音量宏大,音色饱满,尤其适合演奏神圣的宗教音乐。许多音乐家都曾在教堂中担任管风琴师,比如巴赫。

管风琴是所有乐器中构造最复杂、体积最庞大、造价最昂贵的乐器。管风琴最初是纯粹的基督教乐器,因此许多教堂在建造时都会同时建造一台管风琴。事实上,管风琴的结构正是依附于建筑结构之上,因此管风琴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的规模。目前,几乎所有基督教堂、音乐厅和歌剧院都有管风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38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