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
好处: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
出自三国 嵇康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之一: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共18首,每句四字谓四言,是嵇康为送其兄嵇喜参军而作
“目送飞鸿,手挥五弦”描写了一副双手轻抚琴弦、双目远眺送走飞鸿的场景,抒发了兄弟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附作者简介:
嵇康(223-262):三国时谯郡铚(今宿县西南)人,字叔夜,魏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出类拔萃的“竹林七贤”第一人。
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善鼓琴,工书画。在哲学上,他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主张回到自然,厌恶儒家各种人为烦琐礼教。在政治面目上表现为刚肠嫉恶、锋芒毕露。遭钟会陷害,被司马昭所杀,临刑前,奏《广陵散》一曲,从容赴死。
嵇康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文风犀利,泼辣洒脱。一生勤奋著述,他的诗文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中有较高地位,“心写心声不失真”是嵇康诗文最突出的特点。有《嵇中散集》。
小令意象均为静态,而“一点飞鸿影下”为动态,“静”中穿插 “动”,静态画面有了活力,使原本萧瑟的画面、寂寞的秋景有了生气;此句是上下片的过渡,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
在苏轼的诗中,“飞鸿雪爪”的比喻从情感上说带有惆怅的意味,但无奈也罢,旷达也罢,对苏轼来说,都不妨碍他积极的人生态度。苏轼的一生,一方面喜好老庄和佛禅,能够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换,但作为一个官员,他始终是正直而富于责任感的。他任徐州太守时,黄河决堤,大水围城数十天,徐州城岌岌可危。
苏轼住在城墙上的小棚子里,有家不回,以安定民心,终于率军民顶住了洪水的侵袭,赢得了极大地声誉。任杭州太守时,他为了兴修水利而疏浚西湖,留下了一条风光旖旎的苏公堤。
“雪泥鸿爪”出自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人苏轼的一首诗《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苏轼以这首诗和他,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
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一开始就发出感慨,有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作用,并挑起下联的议论,表达出诗人先前的积极人生态度。
作者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发出对人生的见解,用雪泥、鸿爪作喻,比一般叙事文字直叙人生飘泊不定、匆匆无常要形象蕴藉得多。
出处:《和子由渑池怀旧》作者苏轼 朝代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白话释义: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
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经渑池,忆及苏辙曾有《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从而和之。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
公元1061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诗寄苏轼,这是苏轼的和作。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因而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辙原诗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嘉祐元年和兄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
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又无法驻足时间稍长些?这就是苏辙诗中的感慨。而由这些感慨,苏轼更进一步对人生发表了一段议论。
秋风卷着落叶,慢慢飘散,离人拾起无奈,遥遥顿立;它对着他,在暮色中跌宕起伏,他凝望它,于天地间尽情演绎。两相径庭的人事,在生命之页上,都曾向往描绘一笔浓烈与厚重之色。而历史的沉淀,唯唤来一段段清晰迷离,又唤走一声声悲恸凄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