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中怎样理解“死亡”与人生的关系。

中国古代思想中怎样理解“死亡”与人生的关系。,第1张

1、人类早期的生死观。

一切宗教(或哲学)的核心问题都是同一的,即:生命。其目的在于:超越有限、超越死亡,即所谓“生命永恒”。在原始宗教那里,这一命题就已经表现得淋离尽致了,它是在“灵魂不死”的认知下进行的。文献学和民俗学的资料均表明,灵魂观念在原始时代具有世界性。

2、灵魂观念产生!

原始人用它解释人的生、老、病、死,生命运动的生生不息,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全部活动。原始人认为,灵魂这种“小人”和其主人的身体完全相似,即灵魂因人的高矮胖瘦而分别具有高矮胖瘦的特征;人死后,灵魂变为鬼魂去了另一世界。

3、从此,原始人变得坦然起来。他们对一切问题都有了一个“圆满的”答案:对他们来说,真正的死亡是不存在的,死亡不过是到另一世界去生活,好像只是换了一个生活环境。

死亡文化的“实用性”从一开始就被原始人正确地把握住了。

二、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生死观

1、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其先祖是殷商的贵族,周灭商,受封于宋国,世居宋。到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时,宋内乱,避乱,迁鲁。到孔子时,家道已败落。鲁国是周公旦(周武王的四弟)的封地,号称“礼仪之邦”,古代的典章、文献极为丰富;而孔氏家族又具有殷商的文化传统,这些对于孔子成为一代思想家无疑受益匪浅。

2、孔子以周文化(“周礼”)的继承者自居。儒家的最基本概念是“仁”。

(1)《说文》:“仁,亲也,从二人。”即是说,“仁”就是协调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一种境界,或一类行为准则。在“仁”的旗帜下,孔子学说的逻辑如此展开:一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人”;二是参与社会活动,实现理想社会,儒家的理想社会是“圣王之治”。

(2)《礼记·大学》概括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人亦称之为“修、齐、治、平”功夫,或“内圣外王”之学。修、齐为“内圣”,诚意、正心亦为修身的组成部分;治、平为“外王”。其中,“内圣”是为了“外王”,“内圣”是“外王”的基础,而这两者的最完美境界都达到了“仁”。后来。

(3)《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便是具体展开了孔子“内圣外王”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儒学被称为“仁学”、“人学”,近世亦有人称孔子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3、儒家是从入世精神、仁学推衍出它的生死观,并服务于它的人格修养和社会治理。具体地说,儒家通过积极的人生实践,建立功勋和学说,造福于社会并扬名于后世,以此超越死亡,达成生命永恒。

4、儒家的基本逻辑是:入世主义精神、仁学、人格修养、社会治理,它的生死观集中体现在“三不朽”信条中。因而儒家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蓬勃向上的。

三、老、庄及其道家学派的生死观

1、老子道家的生死观

(1)老子,名聃(dān),楚国人,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而长于孔子。老子曾做过周王室的史官,孔子年轻时游洛阳,曾向老子请教过“道”。老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蕴含深奥,令历代学者叹服不已,后世累代有注释者。

(2)两大基本内容:道的本体论,道的方法论。如果说孔子哲学的主要特点在于济世救民的话,那么,老子哲学的主要特点则在于思辨寻理。老子和孔子对中国文化史的深远影响相得益彰,实难分伯仲。道家是先秦哲学中反对儒家的主要派别之一。

(3)老子哲学的人生观、社会观是中性而略具消极色彩。《老子》五千言并未过多地谈到死亡、殡葬问题,但他却为道家后起者奠定了基调。

2、庄子道家的生死观

(1)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286年,与孟子同时或稍后,宋人(今河南商丘)。庄子淡泊名利,终生不仕,曾谢绝了楚威王聘为国相的请求。他或四方游历,或隐居著书,生活曾一度极为清苦,然自得其乐。现存《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的七篇被认为是庄子原作,其它《外篇》和《杂篇》共二十六篇则多后起道家的托名之作,但基本上都反映了他的思想。庄子哲学皆假托寓言而阐明道家思想,想象力丰富,文风奇特、诡谲。

(2) 庄子持“元气论”的物质观。认为,人由“元气”聚合而成,气散则死,生生死死在无休止地转换着,如四时之运行。可是,人们却将“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其实两者是一回事,因为它们都是由气构成的,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故万物一也”(一,即齐一,一回事。)。生命,不过是身外的尘垢“假借”而成,生、死就像昼、夜一样无穷地交替,“生之来而不能却,其去不能止。”(见《庄子》的“至乐”、“知北游”、“达生”等篇)

(3)在庄子看来,死亡不过是回归自然而已,生存倒像是出去走了一遭。庄子的殡葬观也是独特的。既然生死只是“气”的循环聚散,死亡是回归自然这个“巨室”,那么,殡葬就是多余的。

四、墨子及其墨家学派的生死观

1、墨子,名翟,鲁国人。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淮南子·要略》说,墨子原系儒门弟子,因不满儒家学说而另创一个对立的学派。

2、墨子提出了一整套社会学说和政治方案,对此可概括为:“兼爱”,要人们要普遍地相互爱护,不分亲疏;“尚贤”,推举贤才;“尚同”,上下同心;“节俭”,节约俭朴;“非攻”,反对诸侯各国之间的战争;“非乐”,反对沉醉于音乐享受等。

3、墨子的生死观及殡葬观。它可归结为:明鬼、非命、节葬。它们构成墨家“非儒”(反对、非难儒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墨子提出了殡葬改革方案:“曰: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发泄于上,垄足以期(识别)其所,则止矣。返,从事于衣食之财,佴(助,给)于祭祀,以致孝于亲。故曰:子墨子之法,不失为死、生之利者,此也。”墨子是迄今我们所知中国最早的主张“薄葬”的殡葬改革家。

五、佛教的生死观

1、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出生于迦毗罗卫(今尼尔泊南部),其原名为乔答摩悉达多。其父为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他立为太子,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准备将来继承王位。

2、佛教在公元一世纪东汉初传入中国。佛教的原始教义是教人们斩断一切尘缘,包括对血缘关系淡薄、不事官府等。

3、佛教是一种出世主义(和儒家积极的入世主义正相反对)。它从纯个人的角度寻找人生苦难的根源,并提供解脱个人苦难、寻求生命永恒的道路。

4、佛教焚化尸体就源于对肉体、感官的鄙视乃至厌恶,因为它们是妨碍人们过一种清净无欲的空寂淡泊的生活精神的“涅 般木 ”境界的障碍。但高僧的经焚烧后骨头称为“舍利子”被保存下来,供信徒们瞻仰。

六、儒家和佛教的最根本区别

1、儒家建立在对生命热爱的基础上,因而产生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强烈的使命感。也由于热爱生活,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子女对父母也就有了“孝”即报恩的义务。

2、佛教则建立在人生苦难、厌倦生命的基础上,因而采取了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社会责任感极其淡漠。既然生存充满着苦难,“苦海无边”,那么,对生育自己成人的父母也无须承担“孝”之类的义务了。明清的法律规定,僧人必须拜父母,祭祀祖先,为父母服三年丧,否则,杖一百,令还俗。这就是不承认出家人有放弃对父母此类义务的权利。

佛教能在中国得到传播,与它自身受到了一定的“改造”是分不开的。首先是受到儒家“忠”、“孝”的影响,其次是与中国传统的偶像崇拜、民间迷信相结合,逐步成为了“中国化”的佛教。

死亡教育,即通过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生命和死亡的现象、意义、价值以及相关情感和心理反应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必要的。以下是一些理由:

促进生命观念的成熟: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正确认识和面对死亡有助于学生形成成熟和健康的生命观念。死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有限的,激发对生活的珍惜和对自己行为选择的责任感,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缓解死亡焦虑: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死亡可能是一个让他们感到焦虑和恐惧的话题。通过死亡教育,学生可以了解死亡是自然现象,而非可怕的未知,有助于缓解他们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增强他们应对死亡和面对失去的能力。

培养情感和心理素养:死亡涉及到情感和心理层面的体验,如丧亲之痛、对逝者的怀念、对生活的意义等。死亡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情感和心理素养,提高应对情感困境的能力。

提升社会责任感:死亡不仅是个体层面的问题,也涉及到社会层面的议题,如丧葬仪式、悼念文化、生死伦理等。死亡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包容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

应对生活中的死亡事件:学生可能会在生活中面对亲人、朋友或其他人的死亡事件,死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事件,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减轻他们可能面临的困惑和痛苦。

需要注意的是,死亡教育应该以恰当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引导。学校

可以通过课程、讲座、活动、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死亡教育,确保内容合适、形式适宜。同时,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死亡教育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命和死亡。

死亡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和心理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增强他们的情感和心理韧性。同时,死亡教育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包容性,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

总而言之,死亡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必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命和死亡的现象,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学校和家长应相互合作,关注学生的死亡教育需求,提供合适的教育和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丧礼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生礼仪,它的目的乃为哀悼亡者,因为“哀悼人死为丧”。丧礼常被视为生与死的分水岭,从此生死两茫茫。故此,哀伤、悲痛、茫然、恐惧、绝望始终是丧礼的主线,勾勒出一幅幅泣血捶膺、令人心碎的画面。基督教的丧礼却不是这样,它一扫世俗丧礼的阴翳,注入基督复活的盼望,让丧礼成为全新的景观。基督教的丧礼充满了对比:生与死、哀伤与喜乐、绝望与盼望、今生与永生、时间与永恒、地上和天上、慈悲怜悯与审判决断、罪恶不堪与天国的远像……这些都似乎超越了理性的认知和言语所能表达的范围。因此,基督教的丧礼如同一座桥梁,将看见的事和未看见的事汇聚在一起,开拓了一个让人去整合复杂思绪的空间。

古典乐派的天才莫扎特在写《安魂曲》的前四年,写信给自己的父亲说:“以友好的眼光来看,死亡是我们存在的真正目的。正因为如此,近几年来,我已与这位人类最好的、最忠实的朋友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以至于他的形象再也不会使我恐惧,而是实际上带来抚慰与平静……我每天上床之前都要思忖再三,也许我——尽管我如此年轻——第二天将不复存在,所有那些认识我的人中不致有哪一个人会说,我在与人交往中怏然不悦或者心情悲伤。每天我都要为这种恩赐感谢我的造物主。”

这一切的改观,皆因基督的生命所致。基督从死里复活的生命摧毁了死亡的捆绑和权柄,将一切怕死的人释放了出来。死,不再是生命不能承受的,因为基督已经承受了;死不再是生命的终点,因为基督经由死亡为人类开了一条通天的道路;死,不再具威慑人的力量,因为基督已经得胜死亡的权势。死,因基督的死而为世人成就永恒的生,生与死的对立在基督的生命中融合。基督的生命赋予人十足的信心和盼望去面对死亡、拥抱死亡、跨越死亡,生命在永恒中与基督相联。对死的投入不是对生命期望的延伸,而是对幸福期待的延伸,因为基督徒已经拥有基督的生命,等待他们的是永生的福乐。因此,当马丁·路德临死时,他重复三次说:“我把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真理之神啊,你已救赎了我。”约翰·弥尔顿的临别赠言是:“死亡是开启永恒之宫的伟大钥匙。”

中国人历来认为生死事大,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家,也强调亡者既已亡,生者当为之举行丧礼,此乃孝道之体现。孔子将“孝”和“礼”结合在一起,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则更强调送终丧礼的重要性,他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者可以当大事”。按照儒家的理论,丧礼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和抒发。《礼记·问丧》云:“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仪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礼记三年问》亦云:“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有血气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荀子进一步阐发了这种思想,他指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以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仪之法式也,儒者是也”。他认为丧礼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亡者家属的情感需要,因为亡者本身是无知的。

文/阿唐胞苷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这样一段有关死亡的话,” 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致使人类获得形而上学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藉。所有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思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 这是这位哲学家在告诉人们,通过对死亡的反省,我们该如何生活,亦或是,正是我们对死亡的理性反省,才让我们过好生活。也就是说,这个每个人都会对达到的终点,每人能够避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好好思考“死亡”这件事。

《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就给我们诠释了,我们不仅要认真思考死亡这件事,还要真正去面对和接受这个必然。

这本书的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处置方式。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选择什么样的医生、人到大限时该做些什么,以及“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生活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人们以启迪。

这本书的作者从身边的亲人、朋友、病人的真实例子来阐释: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作者讲述的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图•葛文德,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受到金融大鳄查理•芒格大力褒奖的医学工作者,《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哈佛医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纽约客》等杂志的医学专栏作家。 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2003年美国最佳短篇奖得主,2002及2009年美国最佳科学短篇奖得主,2009年荣获哈斯丁斯中心大奖,2004年被《新闻周刊》评为“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南亚人物”之一。

这本书看的过程中会使人觉得严肃,甚至有些沉重。因为书中的某一场景或事件正发生在我们身上,亦或不久的将来就会发生。我们因为忌讳“死亡”一词而避免谈论,以致在必须面对时而惊慌失措。书中作者与其父亲最后的对话让人动容和感动:感动在他们能那么好地处理人生终点之事,感动在他们能那么坦然地接受人之将死的事实。

正如此书的副标题——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所示,如何面对人生的终点,作者从两方面展开的,即衰老和死亡,而衰老的最后还是要面对死亡,所以, 书中最终的主旨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终点——死亡 。

1如何面对死亡与接受衰老和死亡的现实过程

生命的最后一刻必定是死亡。因为死亡是极为正常不过的现象。死亡可能是我们的敌人,但是,死亡也符合事物的自然规律。因此,我们要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也是接受每个人都会死亡这一事实。

谢利·卡根在《死亡哲学》一书中特别指出了死亡的坏处,因为死亡剥夺了我们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就像《最好的告别》中萨拉的去世,剥夺了她初为人母的喜悦、服侍父母的孝道,以及与丈夫相扶到老的愿景,而这正是死亡的坏处。

但,问题是,我们认为死亡有坏处,是否意味着,最好的事就是永生?

谢利·卡根把死亡的坏处称为剥夺解释理论,也就是说,不管你什么时候死去,只要你接受剥夺解释理论,你都会说,如果我当时没有死,我就会享有更多生命的美好。因此,不管你何时死去,死亡都会对你有坏处。由此可见,最好的事就是永远不死——永生。

这里涉及两个问题:

A是否存在这种逻辑一致性,它要求那些接受剥夺解释理论的人必须相信永生是一件好事?如果我接受剥夺解释理论,但否认永生的价值,那我是自相矛盾了吗?

B即使单单是逻辑一致性并不能使我们肯定永生的价值,那么永生真的事好事吗?

对于A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说一点儿都不矛盾。我接受剥夺解释理论,因为死亡是坏事,它坏在剥夺了我生命中的美好。如果我不死亡,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拥有一段精彩的人生。

但问题是,我们谁又能保证以后的生命给予你更多美好的事物呢?完全有可能在此之后经历的生命并不美好,所以,单单是逻辑推论并没有要求我们必须相信永生是一件好事。

接下来就是B问题,永生可能是一件好事吗?

试想,我们一直活着,会越来越老,而且变得越来越虚弱和无法自理,同时越来越不舒服,最终精神恍惚,痛苦不堪。我们那时年长体弱,百病缠身,病入膏肓,什么都做不了。如果永生是这样的,那么死亡就是一种赐福。

但问题是,我们不想那样的永生,我们像精力充沛且身强体健。现实中,可能吗?

虽然现实无法永生,谢利·卡根还是试着让我们相像,什么样的永生是好事?最后得出的答案:永生远非一件美好的事,而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

当然,我们说永生不好,并不是说在我们死时死亡就是好事。谢利·卡根有关永生的问题最后指出: 活到我们满足为止,即直到我们得到生命能赋予我们的所有美好事物,可能是一件好事 。

这让我想起了《最好的告别》中,作者描述父亲生命的最后那段经历,让我们感受到,无论什么时候去世,都是死得太早。但在生命的最后旅程,家人能根据父亲的嘱咐,不让其痛苦,安宁地离开,也是对死者的安慰,更是对死亡的敬畏。

因此,面对死亡,我们能做的是接受,而 接受是一个过程 。无论是衰老,亦或是疾病,能在接受过程中积极应对,都需要时间。我们不仅要求延长生命,更重要的是生命质量更好。

2如何面对死亡与生命的价值

我们从剥夺解释理论得知,死亡是件坏事,但经过权衡分析发现,永生也不是一件好事,而这基于我们对生命的质量做出的总体评价。那么,什么才是美好的生命呢?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呢?

谢利·卡根指出,他说美好的生命指的是,什么让生命对这个拥有它的人来说是美好的,是一段称得上“我从中受益了”的人生。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值得拥有的?谢利·卡根说本质好的值得拥有,即快乐因其自身本质而值得拥有,痛苦因其自身本质而需要避免的。因为快乐的本质是美好的,而痛苦的本质是坏的。

其次,谢利·卡根指出最好的人生不仅仅是享受快乐,避免痛苦,还应该有更高质量的快乐,即人类最渴望的快乐——友谊、讨论、性事和爱的快乐。但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让我们设想一部体验机器,即一部体验人生的机器,在那里,你什么都可以体验。

但问题是,体验机器上的人生给了你生命中值得拥有的 一切 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你实际上没有完成任何事情,你没有任何成就,没有自我认识,没有情感关系。

所以,我们看《最好的告别》中,疗养院中的老人,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不仅仅是安全。

他们需要一扇能上锁的门,以证明自己要创造一个生活自由、自主的地方;他们用狗、猫和鸟来建立自己需要的情感关系;他们用自己能上厕所来证明自己的成就,这也是生活中最好的事,所以,衰老的人,或即将死亡的人,他们也希望能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直到生命的终点。

3美好的人生需要感知内在和外在的美好

要得到最美好的人生,我们不仅要获得令人满足的内在感知,还需要获得令人满足的外在感知,如成就、学识、关系等。

我们终将面对死亡,我们对死亡的反思是哲学的内在要求,亦是作为人的本质要求,因为人就应该是具有反思能力的人。

对于我们许多人,甚至大部分人来说,死亡来得太早。但谢利·卡根认为,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不幸的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因生活的痛苦而备受摧残、无能承受、饱受磨难(没有恢复的明朗迹象),继续活着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一种赐福。在这样的情况下,死亡实际上没有来得太早。这时,需要我们放手,该放手的不仅仅是病人,而且是家属和医生。

《最好的告别》中,作者作为医生深知家属与病人的求生欲望之强烈,但有时只是幻想而已,他们想的不是增加几个月的寿命,他们想的是增加数年,甚至是治愈的可能。

虽然死亡是确定的,但死亡的时间不确定,我们大多是在与怎样、何时接受战斗失败进行抗争。最后,希望我们能做个明智的病人和家属,如果是医生就做个解释型的医生。

正如书中所说,省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在死亡离我们还有些距离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 理性、认真地思考生命和死亡 。而当死亡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能做到坦然接受,亦是一种美好。

《最好的告别》这本书正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告别人生才是最好的,无论你是否经历过死亡考验,都值得认真读一读。

我们一起理性、认真地思考生命和死亡!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文/阿唐胞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65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