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声画兼容的纪录片视听空间里,画面的主体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声音语言,特别是解说词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它对纪录片画面中上下的穿缀、历史的阐释、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叙述、主题的升华、情感的抒发、意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形象生动,画龙点睛
形象生动的解说词简洁凝练、优美流畅,能给观众带来无穷的韵味和美的享受。
二、幽默诙谐,情趣盎然
富有幽默感的纪录片解说词不仅能表达创作者的情致和感悟,传递画面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信息与感情,还能让观众在另一种“审美空间”中获得“审美期待”的满足。
三、抒情写意,落笔生辉
纪录片的解说词在风格上接近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更注重情感的抒发和诗情的注入,我国传统艺术创作十分注重写意,讲究 意境。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有了“意”的加入,会很有韵味。
四、饱含哲理,意味深长
纪录片通过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对社会深度的洞察、对人生理性的思考,揭示出一种超乎现实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
近年来,我认为值得一看的“纪录片”有:《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类)、《人间世》、《生门》(医疗类)、《守护解放西》(社会类)和《张艺谋的2008》、《星耀征途》(奥运类)。
纪录片通常是以真实生活为素材进行创作,创作者用摄像机记录下日常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正如苏联纪录**导演吉加·维尔托夫所提倡的理念:把**摄影机比作人的眼睛,纪录片是用镜头“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因而,我钟情的纪录片大多是观察式的,我始终认为这是它的魅力所在。用最真实的画面直观地反映我们生存着、生活着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以影片作为媒介,用真实的画面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美食类:《舌尖上的中国》系列
《舌尖上的中国》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相信大家对这句旁白依旧印象深刻。2012年,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从东南沿海大城市拍到西南边远小山村,各家各户的餐桌上呈现的是各具特色的风味美食。尽管口味各异、食材也各有不同,但这部纪录片体现出了中国人共同的对美食和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医疗类:《人间世》系列、《生门》
《人间世》
“医院的白墙比教堂听过更虔诚的祈祷。”
医疗类的纪录片通常让人们直面生命的脆弱。《人间世》拍摄的是发生在上海瑞金医院里的一个个普通人经历着的“生老病死”:生病、抢救、治愈或者死亡,这些事情在医院里时刻都在发生着。当身体经历着疼痛、生命面临着生死考验,医生和患者间的关系变得敏感、紧张。但当我们从医护人员的角度、从患者亲属的角度去真实经历的时候,或许会帮助我们换位思考、学会尊重。
《生门》
《生门》不同于《人世间》的全景式记录,它的观察聚焦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中一个个的母亲身上。新生命的诞生是全家的期待,但在此之前,一个新生命从孕育到生产,可谓是历经磨难。因此,一个女性,当她选择成为一个母亲的时候,毫无疑问是伟大的。尽管在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现在,孕妇生产仍然是“鬼门关”里走一遭。孩子顺利诞生,迎接的是众人的喜悦;反之,将会是医生与“生死”的又一次博弈。这部纪录片交织着理智与情感,以妇产科为窗口,反映家庭的温度和社会的温情。
社会类:《守护解放西》系列
“您有新的抓了么订单,请查收。”
每个夜晚、每个节假日,我们都能看到警察叔叔的身影。《守护解放西》记录的是长沙市坡子街派出所民警的日常工作。他们处理扒窃、盗窃、诈骗,调解打架斗殴、酒后闹事,解救跳楼、跳江的群众,追捕跨省跨市的犯罪人员、追查“黄赌毒”等违法交易,用尽全力维护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镜头记录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警察的不易,深刻体会到他们的责任与使命。他们可能顾不上自己的家庭,但是一直在尽力在让其他人的家庭过得更好。
奥运类:《张艺谋的2008》、《星耀征途》
《张艺谋的2008》
“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是我们永远难忘的记忆。”
2001年,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申奥成功的城市是“北京”时,举国沸腾。2008年8月8日晚上的奥运会开幕式,是一次让全世界看见中国的关键时刻。我们可以尽情地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现中国的风情和地域特色,展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但是我们要如何才能方方面面地向世界人民展示出来呢?《张艺谋的2008》用镜头记录下了长达4年的奥运会开幕式筹备过程。虽然我们看到的开幕式只有三个半小时,但是背后的设计、用心却远远不止,它背后体现的中国人的凝聚力同样震撼人心。
星耀征途-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夺冠记
“中国女排,是我们的骄傲。”
当我们回忆起中国女排夺冠的时刻,仍然能够回想起当时的那份激动心情。但是对于女排的队员们来说,夺冠是长期训练的“厚积薄发”,是顶住压力的“奋力一搏”,是运动员们的坚持、伤痛、汗水共同交织的结果,不是偶然,也绝非运气。在逆战、绝战和决战后,才是女孩们的登顶。
纪录片记录着不同时代、不同物种间不同而又平凡的故事。它的色彩可以是明亮的,也可以是灰暗的;旋律可以是充满喜悦的、也可以是暗含悲伤的。因为无论如何,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我始终认为如果一部纪录片能牵动着人们的心情,那么它就是一部好的、一部顶级的纪录片。
如何写纪录片赏析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或电视艺术形式。学习编导必学的课程是对纪录片的分析,以下是如何写纪录片赏析。
一主题:
1影片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2通过对纪录片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二、结构
§ 典型的纪录片结构往往是顺序型的、线型的排列关系,而在实际运用时则更为复杂。
§ 有时纪录片的结构会依据于人物的心理线索、情绪线索而发展。
§ 有时则是两者交叉进行。
三、人物
纪录片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 分析表现各个人物所用的时长、镜头数量、景别表现、直接发言的频率、形体动作的表现、光线运用等;
四、场景
外景:大自然中自然景观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广阔,由于受自然光线的限制,光线的处理要选择光线的时机
五、景别 景别最最根本的含义,是表达画面所包括的范围
远景近景全景
六、空间
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空间是影片具体场景的体现
七、机位
§ 1在纪录片的拍摄中运用较多,占主体地位。
§ 局限性:
§ 工作量大,镜头活动量多,容易显得单调,使观众感动视觉疲劳,产生厌倦心理。
§ 对场面把握不全面、角度局限大、对细节捕捉不透充分和及时
§ 2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摄像机,面对同一场面同时拍摄不同角度和景别的画面。
§ 运用环境:
§ 某些规模宏大的场景、不可重复性的场景、出场群众演员众多,而且场面调度复杂的情况。
§ 优点:
§ 提高拍摄进度、节约剪辑时间
§ 缺点:
§ 可能使编导变得懒惰而不去构思镜头调度;
§ 为防止相互穿帮,各个摄影机的走位基本保守;
§ 为拍摄过程中的布光、同期录音等带来一定难度;
§ 胶片消耗量大,拍摄成本增加。
八、光线
§ 顺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一致或者是基本一致,阴影被遮挡在主体自身的后面,在画面的构成上没有明显的明暗光线关系,景物及被授体的立体感,完全依赖于自身轮廓形式。
§ 逆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是相反的(对应的),景物及被摄体的边缘有明显的光线轮廓,在画面的构成上形成了明显的明暗反差,光线的效果十分生动,画面的效果十分明确而富有造型特点。逆光有全逆光和侧逆光之分。
§ 侧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是成30、60、90度的夹角关系,景物与被摄体有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之分,有十分明确的光线方向和明暗的关系,立体感十分明显。侧光有正侧光和斜侧光之分。
§ 效果光:效果光的光源方向可以是任意的,是由于某种特定光源所产生的效果。例如:蜡烛光、火光、手电光等等,效果光在我们的生活中尽管不常见,但是,视觉的效果十分明确,有时会产生十分怪异的形象和效果。
九、影调
§ 影调在摄影创作上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 胶片类型的选择;
§ 对于摄影对洗印技术的控制;
§ 摄影用光方式、方法的处理;
§ 对于摄影风格的有目的的选择;
§ 对胶片高亮度部分和低密度部分的有效控制;
§ 镜头画面效果控制的设计与风格等等。
十、对话
1、对话的形式
§ 专注对话:这时的人物没有形体的运动和位移,没有更多的动作来帮助和表现对话的内容,完全依靠对话的内容完成影片的叙事。
§ 随意对话:片中的人物对话是镜头表现的一个部分,人物的动作和环境的因素也是场景中叙事的重要形式。这时的人物会有静态形式、形体运动形式和位移的形式。
2、 对话的内容
§ 表达情节,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这种影片的对话一般很关键,也很精彩,观众如果不注意,很难掌握影片后面的故事与人物的命运,可以说,这时的对话完全是在说情节和事件。
§ 表达人物的情感。这种对话胜过影片的情节和事件、胜过人物的动作,对人物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表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表现人物的性格。影片中的人物性格,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表达的,对话的语调、语气及和人物动作的配合,可以较多地表达人物的性格。
§ 表达影片的节奏。节奏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对话的节奏表达恐怕主要是对话在单位时间内给我们传达的信息量。
§ 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在影片的叙事中,主要是通过对话的独立叙事作用,扩大影片的故事容量,所以,对话是一个独立的叙事手段和方法。
;《俺爹俺娘》以摄影家焦波的口述的形式,以精心挑选的“俺爹俺娘”的静态摄影作品为线索,结合动态纪实影像,结构出数个触人心弦的生活故事,串成了爹娘20多年的生活记录,为受众塑造出充满东方魅力的中国农村爹娘的人物形象。用近乎于诗化的语言和浪漫的风格,体现出一种纯真的美。而片中精心选配的音乐,或贯穿出现、揭示主题、或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或激发联想、或作为戏剧元素,推动剧情发展,对全片艺术风格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俺爹俺娘》中音乐的运用,为电视记录片配乐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
一、贯穿出现、揭示主题的“主题音乐”
纪录片主题音乐,是对纪录片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的一种音乐形式 ,可以把受众带到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或某种范畴之中。在《俺爹俺娘》片头,俺爹和俺娘的剪影出现时,编导选配了一段主题音乐。这段主题音乐,是根据纪录片所表达的整体基调选定的,深情的、略带哀伤的、怀念性的。主题音乐在片中反复出现了3次,每次出现都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深情的音乐,奠定了本片深情的基调。
第一次,“情感基调”。随着“在鲁中山区,与沂蒙山毗邻,有一个小山村,住着我年迈的爹娘”的解说,画面定格在清晨远山掩映下的村庄上。此时,由小提琴主奏,三音列下行,动机重复构成的12秒主题乐句响起,伴随着音乐声,画面上融出俺爹俺娘的剪影,并渐出片名:俺爹俺娘。这时,受众已能从深情的音乐当中嗅到这部纪录片的情感基调。
第二次,“相濡以沫”。多年来,焦波坚持用手中的照相机来记录爹娘70年相濡以沫的生活。老房子中,那一张张老照片,如:“娘给爹挠背”,“爹给娘剪指甲”等,好似音乐中的一个个音符,将俺爹与俺娘的爱编成一首刻骨铭心的赞歌。主题音乐再次响起,音乐以变化重复和移位重复的手法,由原来的12秒的主题乐句发展到由四个乐句构成的58秒乐段,引导受众在音乐中思索、回忆,心中掀起阵阵波澜。
第三次,“最后的离别”。俺爹和俺娘住进了同一家医院,俺娘出院时,却没能再看俺爹最后一眼,俺娘被众人搀扶着,从俺爹的病房走过。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别离,在路过病房的瞬间,两个乐句、20秒的主题音乐第三次响起,撞击着受众脆弱的心灵,此幕场景突然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音乐就像那一柄刻刀,温柔却残酷地划过心头,却也深深隽刻在受众心中。
主题音乐贯穿全片反复出现,其作用有二:一、在特定的情节中表达人物情感。如:在“情感基调”、“相濡以沫”和“最后的离别”等情节点中,音乐一直在向受众传送画面和语言无法表达的深情地、催人泪下精神意蕴。二、统一和连贯纪录片的情节情感。音乐创作中有句名言,那就是:“重复就是力量”。主题音乐多次出现,形成贯穿发展的连续性,不仅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还像一根红线一样,将各个段落的珍珠穿在一起,起到了使纪录片情感主题的连贯和统一的作用。
二、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的“场景音乐”
除了主题音乐,本片还插入了五段以小提琴主奏的场景音乐。场景音乐作为在某一场景中使用的音乐,往往能在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戏剧性高潮发挥重要作用。
1、“打工受伤”。焦波回忆当年为了给自己挣学费,57岁的爹爹只身外出打工,受了伤。他赶到煤矿工地,在低矮的工棚里,看到了躺在乱糟糟的工具当中的爹爹。只见爹爹手上缠着厚厚的纱布,纱布上还印出了血。吃饭的缸子里,盛着五分钱一碗的白菜帮子。当焦波含泪讲到爹爹舍不得吃白馒头,用白馒头换别人的黑馒头的时候,情绪音乐响起,深情、激动的旋律表现出焦波对爹爹的愧疚与感恩。音乐选自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独幕歌剧《强尼·史基基》中的一首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其旋律极为优美,深情而动人,恰当的表现出了作者的感受。在典型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中插入一段外国音乐,并没有让人感到生硬,而是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
2、“手电照路”。焦波回忆:一天晚上,他告别俺娘回城。焦波在前面走,俺娘在后面用手电为焦波照亮。焦波沿着崎岖的小路渐渐走远,偶一回头,俺娘却依然站在原地送别儿子,那微弱的手电光久久都没有散去,俺娘颤颤巍巍的身影让焦波、让受众难以忘怀,那一束微弱的手电光,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明灯。延续着微弱的手电筒光线,深情地音乐淡淡的进入却久久地绵延。小提琴用略带忧伤的音色,演奏出还是那么优美,优美的有点伤感的音乐,娓娓道出母亲对离家孩子的叮嘱、牵挂和留恋。强化了焦波作为儿子传达给受众的情绪感受,抒发了焦波对母亲的爱与不舍。
3、“潸然泪下”。众人参观“俺爹俺娘——焦波摄影展”,看着焦波为爹娘拍摄的情真意切的照片,不由得心中都回忆起了家的温暖,浓浓的思念催促着自己回家。一位女士想起了远方的的爹娘,禁不住潸然泪下。此时,情绪音乐第三次响起,它似乎是一种很微妙的催化剂,渲染了思念的气氛;默默的关爱,随着音乐轻轻地流淌着。
4、“旷野中的思念”。俺爹因患脑溢血不幸病逝。出殡那天,焦波独自一人坐在离俺爹的坟头不远的空地上,眼泪缓缓滑落,渗在受众的心里。相机的拍照声与动情的音乐声形成了一种相互的关照,声音与画面形成一种相互的关照,焦波对俺爹的思念,要为俺爹照最后一张像的心情跃然荧屏。
5、“永远的眺望”。冬天,俺娘住在城里的二姐家,当焦波要离开时,俺娘紧紧握住他的双手久久舍不得松开,从家中送到楼梯口,再到窗口挥手惜别,情绪音乐第五次响起,这是全片音乐运用最长的一个段落,持续75秒,是整部纪录片的高潮,人物感情得到了最强烈升华。
场景音乐选配的音乐尽管繁多,但内行的编导用两大要素统一了音乐风格:1、主奏乐器选择歌唱性极强的小提琴;2、伴奏选用管弦乐队。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气氛。
三.寓意深刻、推动剧情发展的“革命民谣”
革命民谣的反复吟唱是本片音乐推动剧情发展的特色。
纪录片开篇,阳光射进山谷,伴着清晨雄鸡报晓的同期声,俺爹以画外音的形式深情地吟唱起革命民谣:“同志们呀,个个要听真,咱为了救人民参加了八路军,在家里咱本来可都是些老百姓,革命的战士你不要忘了本。”这是一首曾在鲁中山区流传很广的革命民谣。编导安排俺爹在片头吟唱,既是向受众展示纪录片发生地鲁中山区的地域风貌,同时也暗示了俺爹的当年的生活时代是在动荡与不安的战争年代。真情的吟唱,似是俺爹对革命年代的回忆,又似是爹对儿女的训导,质朴的声音一遍遍回荡在大山里,撞击在受众的心坎上。
第二次是在山村清新而凛例的早晨,山坡上残留着白雪,秃枝枯草都被早晨的太阳镶上了金边儿,碧蓝的天空回荡着老汉的歌声。一个两鬃花白的老人挑着沉重的担子在山坡上吃力地婉蜒上行,嘴里呼出一口口又长又浓的哈气,边走边吟唱着革命民谣:“鱼儿离水活啊活不成,咱离开老百姓就不能打胜仗,老百姓爱护咱如同爱儿郎,咱爱护那老百姓就如同爱爹娘。” 这是一首与纪录片开篇俺爹演唱的革命民谣曲调相同的分节歌(同一曲调配上多段歌词构成的歌曲)。既体现出山村农民的乐观和勤劳,又给纪录片增添了地域色彩。
第三次是在村子里,一位老大爷面对焦波的摄像机,深情地唱出:“同志们呀,个个要听真,咱为了救人民参加了八路军……”此时,受众对革命民谣的背景、革命民谣的旋律已经耳熟能详,没有必要演唱完全曲,音乐已经成为剧情发展不可缺少的戏剧元素,音乐重复产生出巨大的剧作力量,推动剧情发展,引发受众去思索、去联想。
四、激发联想“人声回声”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当人的情感积聚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种方式来进行情感宣泄。本片片尾,焦波多年来对父母的感情、感激、感恩,以及无法用言语表达出的,积聚在内心的情感冲动,面向大山,爆发出呐喊“爹——娘——”。编导将呼喊声加上颤响,形成回声效果。饱含深情的回声撞击着山间石壁,穿透坚硬的岩石,反复萦绕在大山的怀抱中间,构成了震撼人心的山间交响。
《俺爹俺娘》中的音乐,用两种不同的风格加以贯穿。一种是在片中三次出现的原生态唱法演唱的“革命民谣”。用原生态的声音表现原生态的生活状态。从而表现出纪录片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另一种就是在片中多次出现的“主题音乐和“情绪音乐”。这部分令人动情的音乐,基本上是选用一段完整的乐曲,根据在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情绪在感情需要得到抒发和表达的时候,恰到好处的插入音乐的一部分,将情感推向高潮。中西合璧,原生态声乐与精美的器乐相融,共同推动纪录片的情感表达、主题深化,以及叙事结构的完整、有序,从而细腻生动地揭示出该片的深刻内涵,使本片的主题升华,构成了《俺爹俺娘》音乐的艺术特色。
该片上映后引发轰动,短短23天就写下200万人次观影的纪录,几乎每位观众离开戏院都泪流满面。该片能取得可喜的票房成绩,业内人士究其原因是影片的主题让观众产生了极大的共鸣,而这种感动所引发的口碑效应又通过发达的社交网络口口相传。
该片凭借催泪的剧情获得上佳口碑,通过一对老年夫妇的日常生活向人们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作为一部小成本独立影片,该片接连击败进口大片登顶票房冠军的事实在韩国成为了很大的话题,带动该片的票房进一步上升。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片名取自韩国民歌《公无渡河歌》,在那首民歌里,丈夫为了保护妻子,不让妻子过河,而坚持自己渡河,却不慎摔落河中。歌曲故事凄美,而在现实生活中,河似乎更像是隔断生死之地,奶奶不想让爷爷跨过去。
导演陈模瑛用了15个月的时间,拍摄两人相处的日常点滴,他尽可能不介入老夫妇的世界,只忠实拍下平凡的生活,用镜头为人间最真挚的情感留下纪录。
他没有过多地讲他们的过去,而是选择关注他们暮年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韩国**传统的细腻手法,讲述日常的琐碎。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影片分析
由孙庆田编导的《最后的山神》通过采访孟金福一家的山林生活,充分展示了鄂伦春人古老的山林文化与纯美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展示了新一代鄂伦春人与老一代鄂伦春人完全不同的精神生活、美好愿望和追求。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影片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影片分析 篇1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影片分析:
影片以黑白影像将我们带入居住在大小兴安岭上最后一代鄂伦春人孟金福和老伴丁桂琴一家对山林的依恋与固守的情感生活之中。短短几十分钟就让我们既了解了古老的原始狩猎生活状态即人与自然融合的情况,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习俗、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传承与发展。其特点有如下几点。
一、以具体感人的细节塑造出生动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本片编导多次运用人物动作、物件和语言等细节,展示人物的心灵和品格,塑造出了一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的鄂伦春老人形象。当孟金福老人的枪老了,老得都不容易找到同型号的子弹时,他在打猎中仍然坚持不用套索和夹子,反映了鄂伦春人不“涸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呵护生命的优良品质。他割桦树皮时从不伤树干,当有人砍了大树时他无限的伤感和不快,体现出鄂伦春人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当夏天来临,他用匕首给自己刮胡子,与老伴一起在岸边和小野鸭嬉戏的画面,既展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又反映出两位老人更加生活化的童心未泯。当记者问他是喜欢在山上还是山下时,他说:“山上舒服,在家不行,三天两头感冒。”但当问到是山上好还是定居点好时,他却回答:“定居点好。”这个细节反映出老人内心世界对历史传统习俗与时代变化进步的矛盾心理。
大量的细节使我们看到了一位血液里流淌着古老鄂伦春老人——最后的山神,生动感人的形象。
二、交叉剪辑的表现手法配之以黑白、彩色影像的鲜明对比
凸显出两代鄂伦斯人的思想变化与生活的变迁,进一步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传承中变迁的主题。如老人住的帐篷,本来是鄂伦春人生存的住所,却变成了郭宝林、葛小华后辈们打造民族风情园游人休闲的场所,供游人们体验古老的鄂伦春人的民族习俗;本来用以狩猎、捕鱼的桦皮树船这一日常工具,被派上了新的用场,做成了一个个精美的旅游纪念品;山神孟金福是游牧、狩猎,而郭宝林是家庭驯养;老孟金福骑的是马,小郭洪波骑的是“电驴子”;孟金福不愿换枪,体现的是猎人的技术,而葛小华要学习的技术是进一步掌握旅游文化管理方面的知识,新一代的郭洪波在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说不愿意再过老一辈鄂伦春人的旧的山林生活,他们追求的是更加现代化的理想,反映出历史的进步和生活的美好。
这些细节,编导都以黑白、彩色的色彩对比手法和交叉蒙太奇的编辑技巧增强了细节对比的鲜明性,使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更加凸显,也使得观众强烈地感受到历史的变革中一种民族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新一代人应用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更为先进的理念在传承着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在发展着自己的民族文化。
三、众多情节的推进与展示,或采用丁桂琴回忆叙述的方式展开,或采用旁白加解说的方式叙事
使得不太完整和松散的情节显得紧凑清晰,深化了主题,渗透出情感的力量。如本片在追述三年前孟金福去世的经过时,就充满着对这一位最后的山神的追思情谊。老伴丁桂琴坐在二人常去的小河边,去追思自己相濡以沫的伴侣,口中喃喃地说着“他走了,他是做皮桦船累了得了脑血栓。”他病好了又要进山,只有进了山老人变得就会像儿童那样兴奋高兴。老人走了,妻子没有按传统的葬礼送他,而是把他埋在了自己父母的身边。
这些追忆都使人深深地动情,撞击着我们的情感世界,对于主题的深化起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本片编导在剪辑技巧上的娴熟应用使得影片的风格独树一帜,如对比式剪辑方式,通过镜头、场面或段落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使不同形象之间相互映衬,相互强调,从而表达某种寓意效果或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积累式的剪辑方式,以冰雪覆盖的大山、粗犷的鄂伦春猎手、神秘的拜山神仪式、恬静的家庭生活等等,这里没有离奇的情节,没有繁乱的生活实景,却向人们娓娓讲述着大山和鄂伦春老人朴素的故事。那森林、雪地、狩猎、风葬等等的积累,似乎就是一首用光、用色、用运动、用节奏写就的一首视觉诗篇,他们共同赞美着一个主题——中华民族的历史在传承中变迁、发展与辉煌。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影片分析 篇2纪录片《最后的山神》是中央电视台编导孙曾田的`代表作,这是一部荣获“亚广联”电视纪录片大奖和第九届“帕尔努”影视人类学电视节特别纪录片奖的优秀电视作品。这部创作于1992年的作品,既表现了老一辈鄂伦春人对传统的山林生活的眷恋,也表现了新一代鄂伦春人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反映了鄂伦春人由游猎生活到定居生活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文化碰撞,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主题。无疑这一主题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片中是通过真实纪录主人公孟金福的狩猎和祭拜活动、表现日常生存状态来完成主题呈现的,《最后的山神》表现了鄂伦春人独特的生活习俗,这些反映民俗的令我们耳目一新的画面,带我们走进了生活在兴安岭深处鄂伦春人中间,更重要的是也走进了鄂伦春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纪录片开始,主人公孟金福在一棵粗大、古老的落叶松树旁,在距根部一米左右处用斧子砍削树皮,那“咔咔”的斧砍树声非常悦耳,冬天的树被冻后是很脆的,因此砍上去便会产生这种铿锵声。在露出白茬的树上,用黑炭画上山神“白那恰”的图像,然后对着这一神像叩拜,推出片名“最后的山神”。这个开头就是很吸引人的,它让我们感到神秘、玄妙,促使我们要探个究竟。
孟金福在猎马马尾巴上系上红布带,这是萨满教的习俗。鄂伦春猎人爱马是出名的,鄂伦春族在清代时被称为“使马部”,猎马在鄂伦春人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视优秀的猎马为珍宝。鄂伦春马是经过鄂伦春猎人长期的培育、驯养、调教,形成独特的品种和特殊的禀性,鄂伦春马一般个体较小,但驮运能力强,速度快,尤其擅长在塔头甸子里飞奔,它不怕枪声,可以用野生动物的血、肉充饥。马与猎狗、枪一样,是和鄂伦春猎人须臾不可分的,鄂伦春人与马有着特殊情感,因此有人称鄂伦春人为“马背上的民族”,鄂伦春马被称为“山林之舟”。
作为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孟金福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可亲可近,而不是一个让人捉摸不定的、不食人间的烟火的神。“萨满”是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来成为萨满教巫师的通称。萨满教是原始的自然宗教,鄂伦春族的萨满教信仰及萨满教文化是在具有原始特征的狩猎时代里,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大崇拜意识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宗教形式。萨满施行巫术时,要穿神衣、戴神帽、拿神鼓,打扮成和平常人不一样的神人。萨满施行的巫术主要是跳神,它有三种情况:为人治病、教新萨满、举行祭神仪式。
片中,孟金福和他的老伴在“斜仁柱”(又称撮罗子,用桦树杆、桦树皮、兽皮搭建的住所,定居前鄂伦春人就住在“斜仁柱”里)里支吊锅、煮肉。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他向火神乞求平安、福气。火神鄂伦春语称“透欧博如坎”,鄂伦春人认为火是自然界一大神灵。火对于原始狩猎生产时代的人们是弥足珍贵的,没有火,如何度过寒冷的漫漫长夜?没有火,如何将肉煮熟?另外,火还可以驱赶野兽。鄂伦春人多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早晨,在“斜仁柱”旁点燃篝火,然后举行敬火神仪式。正月十五晚上,孟金福老人对着一轮冷月唱歌乞福,这是在祭拜月亮神,月亮鄂伦春语称为“别亚”,月亮神在鄂伦春语称“别亚博如坎。”他向月亮神叩拜,祈祷月亮神赐予他们猎物。
新的一天到来,猎人与山林一起醒来。大森林空旷、辽阔,远山是神秘的。猎人纵马奔向莽林中,孟金福打中一头野猪,他尽力在雪野里拖着猎物,洁白的雪地上流下血的红色痕迹。按照习俗,猎人要把打到的第一只猎物的血涂在山神的嘴唇上,因猎物是山神赐予的,并祭拜道:请山神再带给我好运。
然而,他们并没有那么幸运,连日来都是无功而返。孟金福和他的狩猎同伴又来到老松树下,向山神“白那恰”齐齐跪拜,并为山神敬烟。再次出围,我们看到片中出现了山神像的特写。林中开始下雪,孟金福举枪瞄准,却无猎物可射击,树木越来越稀,动物越来越少,山神渐渐远去。他坐在一株倒木上,凝神思索,表现出一种无奈,一种落寞,一种困惑。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真的就要放下心爱的枪,告别那个终日以山林为家的日子,是很痛苦的选择。但为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该停止射杀越来越少的野生动物,当然,鄂伦春人也不能例外。
做为萨满的孟金福终究是个人,他有寻常猎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在鄂乡,孟金福和老母亲、孩子高兴地合影,他用锋利的匕首刮胡子,他要让自己年轻起来,这样才与美丽的夏天相匹配。当然这一细节也蕴含着老人的怀旧心态,因定居前在山里就是这样刮胡子的。随着布谷鸟的鸣叫,春天来了,孟金福脱下狍皮大哈,卸去一个冬天的烦恼,开始了一个富于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他划着桦皮船,沿河搜寻猎物,并在夜晚“蹲碱场”,等着猎物来喝水时伏击,他在河边支起枪架,静静守候,但一次次都是空手而归。他和老伴、还有其他猎民一道制造新的桦皮船,片中为我们展现了造船的全过程,顺便为观众介绍了桦树皮文化。孟金福和老伴逗弄野鸭雏的细节,很好地表现了两位老人的快乐心情和未泯的童心及爱心。他在静谧、美丽的河面上,划着新桦皮船,下网捕鱼,我们看到起网时,只得到一条鱼。
我们又看到了山神像,但老树被砍伐,山神头像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其实这时孟金福的心也与被砍伐的树毫无二致,他的心在破碎,在流血。
孟金福在鄂乡过着定居的生活,他说相对于在山里飘泊,他愿意过定居生活。但愿意在家里还是在山上呢?孟金福说:“山上舒服,在家里不行,三天两头就感冒。”这语言再纯朴不过,透过这平实的语言,我们可以了解孟金福内心的矛盾,喜欢定居却又向往山林生活,鄂伦春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山里,到了山林里就如同鱼儿得水,传统在孟金福老人心里根深蒂固,很难割舍。孟金福一家和郭宝林一家带着行装、枪、猎狗,乘坐桦皮船再次进山了。我们看到郭的女儿也逗弄着野鸭雏,那样天真无邪。她跟孟金福学吹桦皮哨,只是觉得好玩而已。她向往外面的世界,她渴望现代生活。孟金福这个萨满没有教新萨满,也不会有哪个年轻人会愿意跟他学。随着孟金福生命的终结,鄂伦春人里就再也没有萨满了,今后研究萨满文化的人,再也不会找到活生生的标本,不知这是萨满宗教的幸或是不幸。
暑往寒来,转眼又是冬天,老人带上已快长大的儿子骑马驰骋在厚厚的雪原上。来到已模糊不清的山神像前叩拜,乞求山神保佑、赐福,他唱起萨满歌。山神寂然无语……一老一少,对待山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老萨满是虔诚的,因为他真的是在敬神,他的灵魂早已与山神融为一体。而他儿子却对山神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没有那种虔诚之心。
孟金福萨满为去世的老人主持丧葬仪式,我们看到的是土葬,但片中却又为观众展现了鄂伦春人传统的风葬习俗,我们看到松树上的吊棺。其实鄂伦春人早已完成由古老的风葬习俗向土葬的过渡,这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鄂伦春人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这也反映出社会在进步。
夕阳西下,萨满鼓“咚咚”敲响了,萨满孟金福“全副武装”地在篝火旁跳起了萨满舞,他边舞边唱起萨满神歌。
蒙太奇之后是一个优美的俯拍画面,孟金福沿着冰封的河道,又一次骑马进山了。纪录片至此结束,留给我们无穷的回味,孟金福的心属于山林,最终他要皈依山林。
鄂伦春人崇拜大自然,信奉原始宗教,片中的山神像是一个时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精神象征。本片细腻地展示老萨满孟金福的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的和谐、统一,主创人员通过孟金福一家老少之间的思想冲突,折射出他们从传统山林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型过程中的阵痛。孟金福处在历史交叉点和时代转轨期,他又是萨满唯一的活标本,因此他在片中既是一个具体的人(即表现对象),又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通过孟金福,我们较为全面、形象、直观地了解较多的鄂伦春习俗,如狩猎习俗、宗教习俗、饮食习俗、丧葬习俗等,但这些都是表象的。通过对孟金福这一人物形象的刻划,我们较为深刻、理性、细致地认识了孟金福的人生哲学、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观赏这部片子,我们被唯美的画面迷醉的同时,会被片中蕴含的深层次思考所震撼,而这种强烈的思想震撼力则是最重要的,是该片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
我接触过很多鄂伦春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鄂伦春人,他们都那么热爱大自然,比如,听说树木被砍伐,他们由衷地痛心,也非常痛恨这种行为,概叹树没了,野生动物也没了家园。一位老猎人跟我说,过去林子密,到山上转一圈儿,就能打到猎物,就跟自己养的一样,用时上山就能抓一个回来,现在不行了,树没了,动物也没影了。还有几位鄂伦春老年妇女,跟我讲起刺尔滨河被非法采金者污染的事儿,个个义愤填膺,“过去河里有大哲罗(鱼),现在没了。河道让他们改了,不知情的人过河,还淹死了人。”鄂伦春人狩猎时,不打怀孕和哺乳期的动物,打渔时不用“绝户”网、不用炸药崩,不乱伐树木,不下套索、夹子逮猎物等等,都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片中的孟金福向往这种和谐,追求这种和谐,坚守这种和谐。只有实现和谐,才不会被大自然惩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今天我们重看此片,意义不同寻常,它会给我们新的启示。
这部片子的编导孙曾田曾四上大兴安岭,可以说很费心血和精力,他是内蒙古赤峰人,对北方粗犷、阳刚的美再熟悉不过,拍摄鄂伦春题材的片子,他有一定优势,但拍什么?表现什么主题?却是很难的问题,他踏破铁鞋,当“看到鄂伦春人雕刻在树上的山神像时,眼前一亮,几天来纷乱的感受、想法,一下子变得条理清晰起来,山神像和这个民族在我心中叠印在一起了——山神就是鄂伦春人,鄂伦春人就是山神。”找到了立意,拍起来也不容易,学电视摄影出身并做过多年摄影工作,喜欢画油画的孙曾田,对色彩非常敏感,他讲究构图、用光,他对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认识,这为纪录片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部片子的另一个创作人员张林刚,当时在中央民族学院电教馆从事摄影工作,他本人就是鄂伦春人,他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鄂伦春族乡出生、并在那里长大,对鄂伦春生活了如指掌。他与孟金福还沾点亲,由于同一民族的亲近感,语言的相通,以及长时间朝夕相处,拉近了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距离,融洽了双方感情,为《最后的山神》顺利拍摄创造了条件。《最后的山神》画面拍摄得很美,构图、角度、光线等,都运用、处理得很到位,画面语言丰富,有许多无声的画面却传递出异常丰富的信息,如冬日山林的画面,表现出那种苍茫和辽阔。夏日的山林,则非常纯净、清新。这如诗似画的景致,都很好地服务了主题,冬日山林表现了山林之魂的神圣、庄严、肃穆;夏日山林反映了鄂伦春人心灵的晶莹、透明、圣洁。特别是反复出现的山神像,极具震撼力,极有视觉冲击力,它每出现一次,我们就加深一次对鄂伦春族大自然崇拜民俗的了解,透过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情绪符号,我们也就更进一步走进孟金福老人神秘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难怪亚广联第30届年会评委会主席罗伯特·保尔德给《最后的山神》留下的评语的第一句话就是:“自始至终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游猎民族的内心世界。”
;在求学阶段尤其是初高中语文试卷作文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阴影笼罩之下,“诗歌”似乎走着走着就大跌一跤,可是诗歌真正的效用并不在于登上考试试卷以及写了能得多少分,最近央视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第三集长大带给我太多震撼,它的主题就是诗歌。
这个30分钟的短片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故事的主人公云南漭水中学的初一新生们。大部分新生缺失父母的陪伴,漭水中学的校长说,这里的孩子懂事早,就连爸妈离开他们,去遥远的地方打工,他们都不会哭,也不会闹。这样的孩子太安静了,就像后山里奔腾的瀑布,突然,就没有了声响。在这里,父母们为了生计离开大山,孩子们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回应着这片土地。校长说,哪有学校不想提高升学率的呢?考大学,不考诗歌,但是, 学了诗歌的孩子,不会去砸玻璃 。 因此他在学校里推行诗歌教学,老师教学生人生中第一次写诗,让他们学着用写诗去表达自己的内心。
漭水镇是一座山水画般的城镇,透过记录片的镜头,每一帧都充满诗情画意。
12岁的施应锁家住漭水镇明华村水拉河,一家六口人,最贵的财产是山腰上的房子以及一头牛,小锁最好的朋友就是这头牛。而现在他要离开家去漭水镇上读初中,由于离家太远,他只能住校,集体生活对他来说毫无概念。
施应锁不爱说话,开学没几天,老师就带着他们上了一节特殊的课——诗歌户外采风。上课的地点在开阔的户外草地,老师教大家拿起一片叶子,卷成一个小孔,透过这个“镜头”观察这片天地并倾听自己心中最真实的声音,同时让大家写下自己的第一首小诗。
同学们都写下了自己的诗,因为童真和灵性,即便是第一首都如此扣人心弦。
小锁直到最后,也没能写下属于自己的诗。镜头一转,放学回家的小锁领着小牛出门,在熟悉无比的山水中,他写出了人生的第一首诗:
闭上眼睛的时候
我看到了 绿色的风
它
抚绿了 山林树木
烫金了 我的小牛
亲吻了 家里的白墙
染黄了 阿爹的苞谷
但
我不会把风变色的秘密
告诉你
小锁并没有把自己的诗读给家长听。对于诗歌,这里的大人们,除了支持和反对,更多的,是无所谓。因为,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在外地打工,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而诗歌的表达或其他充满灵性的一切便是他们最好的寄托,他们的诗歌充满童真和淳朴,解锁着情感表达的密码。即便在旁人看来,他们是“留守儿童”,是“生活的弃儿”,可是拥有诗歌陪伴的他们却又是那么富足和充盈。
12岁的穆庆云,在和妈妈视频对话时,第一次念出了自己的诗歌:
小鸟是大鸟的孩子
白云是蓝天的孩子
路灯是黑夜的孩子
母亲去广东的时候
我把我的鞋
放在母亲鞋的旁边
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
诗中没出现过一个“想念”,却把对母亲的挂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视频结束的时候,穆庆云对远方的妈妈说希望每周能够给妈妈读一首她写的诗,羞于表达的小女孩拥有了诗歌这个承载想象的翅膀后似乎增添了许多勇气和力量,这也就是诗歌世界难得的馈赠。在节目中,我们欣赏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纯真童趣,还有一份份出乎意料的灵性。
公益组织是光诗歌创始人康瑜认为,诗歌或许并不能改变什么,诗歌不能让孩子们的家从深山搬到镇子上,也不能让他们的父母陪他们。但是诗歌是一个翻译器,当这些孩子有感情的时候,他们能够通过诗歌表达出来。老师希望外面的人也能够看到这群孩子的闪光点,不只是看到他们身上的负面标签,他们也有美好的地方。
是光诗歌公益组织除了给孩子们讲述与诗歌相关的知识外,还受校长的委托从北京请来了壁画艺术家,把孩子们的诗画到墙上去。虽然地处偏远,可是在精神教育上,这群孩子有幸成为最幸福的人!
最近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病毒肆虐,邻邦第一时间进行抗疫物资援助,展示了人间大爱,在这其中有个细节感动了许多国人,也登上了热搜榜,那就是日本援助中国物资上的诗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些充满诗意的诗句穿越千年,依旧回声嘹亮。铿锵的音韵中,人们仿佛看到除夕冒雨出征的白衣战士的身影,看到一批又一批不计个人安危,奔赴疫情前线的“逆行天使”坚定的目光,同时也看到辽河积雪开始融化,富士山鲜花盛开,疫情散去,人间无恙,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
所以,你看,诗歌虽然改变不了命运,但或许它能够改变一个人,至少能寄托憧憬的模样,同时能够承载别样的情怀和信念,而那些怀抱憧憬和信念的少年就像诗歌里的天使一样,在丰盈的情绪里茁壮成长,展翅飞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