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程情感教育目标的设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程情感教育目标的设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第1张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历史教师  ●教育是一种感动。  ●先有快乐的老师,才有快乐的学生。  ●科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技术告诉我们能做什么,人文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

●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历史是什么?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延绵;彼岸花,开亦千年,落亦千年,那是花叶不相见的悲寞。而她却能把枯燥的人名、数字和日期,变成让学生对过去的事产生一个个具体的认识。

学历史是为了什么?在她看来,不仅仅是记住过去,更是以史为鉴。因此,她的历史课总是有着浓浓的人文气质,注重历史与现实的链接、注重以人为本,从人的境界、情操、意志、责任感等精神纬度去界定目标。

历史教师仅仅是个教书匠么?她用突出的教科研能力反驳了这一点。多年来她不仅有多篇论文获市级及其以上奖励,还积极申请,成为天津市教科院“十一五”市级资助重点课题的负责人,并且在学校的教科研活动中能够发挥榜样和辐射作用。

她是一个在教学世界中保持独立思想,同时对学生、同伴有深刻影响力的教师。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教师进修学校 张汝华)

历史教学总有一种遗憾:只是远远看历史,体会到的更多的是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这样的置身事外,事不关己,我们与谁同喜?与谁同悲?历史教育是一个特殊的事业,它直指人的思想和心灵深处,直接影响学生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传统的历史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虽然也提出了“思想教育”目标,但“思想教育”总被看成是为认知、为学习服务的,是附属于认知的。“知识情结”有时候是那样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当历史教师在对自己所任教的课程进行把握和定位时,念念不忘的仍然是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其中的重点、难点。2006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在这一轮改革中对于教育价值本位的认识,既非传统的“知识主义”,也非曾经流行的“能力主义”,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表明,历史课程改革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教育本质功能的回归。因此,我认为有必要以新课程理念设计历史课程情感教育目标,真正实现历史教育功能核心价值的回归。

一、设计的原则

1全面育人。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的“三维目标”构造了一个全面育人的框架。这种着眼“全面育人”的课程价值取向,反映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根据新课程目标,我们在确定教育目标时一定要消除知识本位和升学取向的影响,更多地关注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重视提高他们的基本素养。

2尊重差异。

尊重差异不是根据差异填平补齐,齐头并进,或只顾两头,不顾中间。而是根据每个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3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三维目标”的着眼点,正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教育策略时,抛弃短视的,只盯住分数的短期行为,我们要使学生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顽强的意志。

4结合渗透。

2006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也成为人们聚焦的一大亮点。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在教学实践中达到这些目标不可能“分而治之”。“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的起点,这一维度类似于“双基”,强调让学生学得知识,发展能力,这是传统教学的侧重点,也是“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的着力点。“过程与方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从而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中“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强调人的意志、品德的培养,重视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一维度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前两个维度的实施,也是对前两个维度的意义价值的提升。同时,在获得知识与技能,体会过程与方法中,必然也需要利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情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带得走的能力”。因此在确定教育目标时一定要在“结合渗透”上下工夫。

二、如何设定情感教育目标

首先,确立情感目标的认知内容。就目前新编中学历史教科书而言,绝大部分历史知识点都包含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历史学科情感目标的内容应该体现在经过过滤、升华了的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上,可划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爱国主义情感、审美感四大类,每大类又可划分为若干细目,可视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定。根据这种分类,教师在深入研究每个章节每个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情感的内涵,制订出教学情感目标的具体内容。

比如,在讲授《祖国的统一大业》时,用余光中的《乡愁》导入,用小提琴曲《思乡曲》营造氛围,朗诵《乡愁》,同时,介绍余先生的经历:余老先生生于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随父母离开大陆前往香港,转年赴台湾,此后飘泊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踏上大陆的土地,余光中在南京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由此来培养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深深的怀亲之爱、乡关之思、爱国之情,由背景引申开去,将感情上升到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完成教学任务后播放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在音乐声中将爱国主义娓娓道来:爱国主义源于人民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逐渐升华形成的一种维护祖国利益的行为准则和坚强信念。

本节内容在设计时要着眼于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主要是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教育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的新时期,爱国主义更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付出辛勤劳动。

其次,确定学生情感目标内化的水平层次。情感目标指的是对认知内容的体验所达到的内化等级,即经过内心体验到形成行为规范的连续变化过程。对此,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经过研究表明,情感内化目标应是一个按不同心理等级层次排列的连续体,它由低到高被划为五个层次,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这五个层次紧密衔接、层层递进。布鲁姆等人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成分从单纯觉察开始,经过具有一定动力的阶段 ,最后达到对一个人的行为的控制。”参照布鲁姆的研究,进行情感教学,就可以检测和评估学生在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时,情感内化目标达到的层次。

比如在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高中《历史》选修四)时,我确定了如下的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康熙一生的丰功伟绩,感知康熙身上的优秀品质,并通过介绍康熙在少年时期和执政的不同阶段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认识到人在年少时经历一些挫折,对于以后的发展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最后师生共同吟诵《孟子·告子下》中学生熟知的一段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共识。层层递进,于潜移默化中形成师生、生生情感共鸣,促进学生情感的体验和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高中历史情感教育目标要想顺利实现,就必须在遵循学生的道德认知、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在真实的学习环境和科学情境中,教育学生把个人的生命、人格、价值同祖国的前途和未来统一起来,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使学生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我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感到历史学习有用,同时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获得协调发展。

我推荐的书

《和教师的谈话》,赞可夫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情感教育论纲》,朱小蔓著,南京出版社

《情感教学心理学》,卢家楣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基础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鱼霞著,教育科学 出版社

什么是儿童社会情感(SEL)?

社会情感是根据美国CASEL社会情感学习协会提出的核心要素设计的科学性系统课程,简称社会情感类课程(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是一门结合正面管教理论、阿德勒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系统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

社会情感学习的五项核心技能:

→ 自我意识

→ 自我管理

→ 社会意识

→ 人际关系技能

→ 负责任的决策能力

社会情感学习着力培养的七项感知力:

→ 我能行

→ 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 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

→ 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

→ 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

→ 我能理解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 我能够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力

我们知道,孩子光有学业成绩还不够,还需要具备自信、自律、创意、决策等特质,教育学家们也普遍认为,具备相应社会技能的孩子更能在学校以及将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而这种技能如若能让孩子从幼儿园甚至更早期开始学习,效果将更为显著。

戴建业

戴建业,男,1956年生于湖北省黄冈市麻城。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

已出版学术著作《老子的人生哲学》《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老子现代版——老子智慧的现代转换》《孟郊论稿》《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等11部;“戴建业作品集”9卷(包括:《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文本阐释的内与外》《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诗囚——孟郊论稿》《精读老子》《精读〈世说新语〉》《六朝文学史》、《两宋诗词简史》《你听懂了没有?》),编著《中国儒释道经典选编》、《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主编)等8部。先后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中华文史论丛》《读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另有英文译作数十篇。

戴建业同时也是一位专栏作家,近三年多来写有约400多篇文化随笔和社会评论,被网易评为“2012年度十大博客(文化历史类)”,被“爱思想”网列入“热门专栏”作家。先后出版《假如有人欺骗了我》《一切皆有可能》等多部杂文随笔集。

2012年荣获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第一名,2016年荣获香港“明德教师奖”。并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港台媒体争相报道,被广大年轻学子羡慕地称为“别人家的老师”,被全国网民誉为“国民教授”。

中文名:戴建业

外文名:DaiJianye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北省黄冈市

出生日期:1956年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华中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200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代表作品:《老子:自然人生》《老子的人生哲学》

职称:教授

学术研究

本科生课程

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至唐五代文学)、六朝诗歌研究、唐代诗歌研究

研究生课程

魏晋诗歌研究、唐诗研究、魏晋玄学与文学、《文心雕龙》研究、六朝骈文研究、唐宋散文研究

个人成就

专著

1.《老子:自然人生》,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

2.《老子的人生哲学》,台北:扬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3.《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4.《老子现代版——老子智慧的现代转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淡泊老子》,台北:滚石出版社2004年

6.《老子现代版——老子智慧的现代转换》(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7.《孟郊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8.《老子智慧心解》,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年

9《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0.《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11.《老子开讲》,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年

12.《浊世清流——〈世说新语〉会心录》,海口:海南出版社2016年

13《六朝文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

14《两宋诗词简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

15.《文本阐释的内与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

16.《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

编著

1.《中国儒释道经典选编》(与范军合编),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出版社1997年

2《中国散文大辞典》副主编及主要撰稿人(全书218万字,执笔21万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3.《唐宋诗词史》(与马承五合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2版

4.《林海诗情》(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

5.《国学经典读本》(全四册)(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6.《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随笔集

1.《假如有人欺骗了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年

2.《一切皆有可能》,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年

论文

1.《困惑与超越——论近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得失》,《社会科学动态》1990年第6期

2.《论谢灵运诗歌的情感结构及其诗歌的形式结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3.《个体存在的本体论——论陶渊明饮酒》,《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4.《论庄子“逍遥游”的心灵历程及其归宿》,《东方丛刊》1994年第3—4期

5.《在言与意之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6.《死的深渊与生的决断——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专辑

7.《洒落与忧勤——论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底蕴》,《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6期

8.《玄学的兴盛与论说文的繁荣——正始论说文的文化学阐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9.《否定与新生》,《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0.《对人际的超越与关怀——再论陶渊明归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1.《知性与尽分——论陶渊明对自我的体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2.《用诗的眼光读诗——论闻一多对古代诗歌的诠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13.《由自卑到超越的心灵历程——论左思的创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14.《从中国诗的现代化到现代诗的中国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5《文学研究与人文关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6.《人民性在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的命运》,《反思与超越——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17.《理性与激情的交融——论闻一多的学术个性》,《闻一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回归自然与澄明存在——论陶渊明诗歌语言》,《九江师院学报》1993年第1期

19.《生命的激扬与民族的活力——论李白的历史意义》,《唐代文学研究》(第九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恬然澄明》,《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21.《论陶渊明回归自然的生命动力》,《平顶山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

22.《养拙与守真——论陶渊明归隐》,《九江师院学报》1998年第4期

23.《文学研究与人文关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4.《“委心”与“委运”——论陶渊明的存在方式》,《第二届中日学者陶渊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25.《“忧愤”与“激荡”——元嘉士庶的人生际遇及其诗歌的情感基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6.《“学术之宗,明道之要”——论〈汉书·艺文志〉的学术史意义》,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知识》2009年第5期

27.《别忘了祖传秘方——读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读书》2006年第1期

28.《词语·词风·词艺——论清真词》,《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29.《论元嘉七言古诗诗体的成熟——兼论七古艺术形式的演进》,《文艺研究》2008年第8期

30.《左鲍异同初探——比较分析左思、鲍照人生境遇与人生抉择》,《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4期

31.《“类例既分,学术自明”——论郑樵文献学的“类例”理论》,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知识》2008年第3期

32.《论郑樵文献学的知识论取向》,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知识》2009年第5期

33.《学术流派的盛衰与各科知识的消长——论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的知识考古(上)》,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知识》2010年第6期

34.《辨体·辨义·辨人·辨伪——论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的知识考古(下)》,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知识》2011年第2期

35.《文化认同与文化转型——张之洞与福泽谕吉〈劝学篇〉的比较分析》,《华中人文论丛》2010年第2期

36.《中国古代学术史的重构——论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张舜徽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37.《论“诸子还原系列”的学理意义》,《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

38.《谈言微中,妙语解颐——〈世说新语〉品读》,《名作欣赏》2013年第2期

39.《平面化的思想与碎片化的知识——纵论微博》,《文艺新观察》2013年第4期

40.《入门蹊径——读张舜徽〈初学求书简目〉》,《张舜徽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41.《卖椟还珠——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42.《唐诗与唐代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讲演录》,贵州教育出版社2013年

43.《宋词与宋代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讲演录》,贵州教育出版社2013年

44.《求学之方与治学之道》,《光明日报》20141111

45.《价值取向·知识消长·典籍分类——中古与近古文献学史撰写构想之一》,《江汉论坛》2013年第12期

承担课题

1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元嘉诗歌研究》(01JA75011-44054)(2001-2004年)

2“《史记》与《汉书》比较研究”(主持),(2004——2008),项目金额5万元,项目编号:232800(横向)

3“中国古典诗学中的语言批评”(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课题”)(主持),(2008——2011),项目金额8万元,项目编号:YYZX0903

科研获奖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获200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0学年度学校优秀教学三等奖。

2001学年度学校优秀教学二等奖。

1、课程性质主要有公共必修、学科必修、学科选修、专业必修 、专业选修、实践必、实践选修。

2、专业主干课指的是主修课程,主修课程亦称“集中课程”。本科生课程中保证知识深度的课程。通常由一个学科或两个以上相关学科的若干课程构成,为学生提供该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本科生要掌握该校 6个系中两个系所开设的课程,其中一个系的课程学习两年,称为主修课程,另一个系的课程学习一年,称为副修课程。20 世纪初,美国高等学校普遍采用主副修制。

3、专业选修课是指高等学校各学科、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由学生自行安排选习的课程。与“必修课”相对。

分限制性选修课与非限制性选修课。前者指在规定的范围内选修的课程,如必须在指定的若干组课程中选修一定组数的若干课程,或在若干门指定的课程中选修一定门数的课程;后者指不加限制,由学生自由选读的课程。

4、凡是必修的在选课的时候必须要选,至于选修的,选课的时候要慎重一些,选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对于自己专业有影响的,并且选修的学分只需要不低于它最低选修毕业学分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课程标准的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

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修课程

-选修课

-课程标准

一 应用心理学专业…会学习哪些课程

目前我大二,应用心理学专业。跟心理学有点关的才讲,从大一开始。普通心内理学、容高数、人体解剖生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统计、概率论、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教育心理学等等,这是到大二的,至于之后的因为选方向所以学的课程也有所不一样。看起来挺多,但分到两年里也没多少!

二 应用心理学本科课程设置

我本科生时的课程给你,仅供参考,考研还是主要看参考书目。

大一:神经解剖与生理,普通心理学

大二: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专业选修课)

大三: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变态心理学,SPSS软件基础应用专业选修课)

大四:心理学史,管理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三 大学里,应用心理学都有哪些课程

心理学是一门人性学科,最为复杂最为 简单最为灵活,需要德,专,细,柔,精来相互融洽达成。

普通心理学

(1) 普通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普通心理学简史;

(2)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学习、记忆、思维、语言),心理活动的意识性特征——注意,情绪和情感,意志,能力,人格。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发展心理学简史;

(2)基本理论;

(3)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4)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心理测验学

(1)心理测验学简史,心理测验的概念与分类,心理测验的应用价值;

(2)智力测验;

(3)人格测验;

(4)心理评定量表。

四 应用心理学有哪几门课程

应用心理学主要课程为: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SPSS原理及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心理学、精神分析等。

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心理学学科。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学校教育、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

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前提是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及理论来克服其他领域中实际的问题,例如管理学、产品设计、人因工程学、营养学、法律及临床药物 应用心理学不但包含以下领域: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法庭心理学, 人因工程学,也包含了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及社群意识。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区别:其实它们的研究范畴有不一样的体现。前者主要是从个体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后者是以类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而个体的 就构成了类,但是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困惑的往往是个体的人。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二者的关系是存在着交集,同时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那么如果要进行研究,自然是需要先学习基础心理学,之后可以继续深入的研究应用心理学,但是,各个流派的对待相同问题的治疗是不同的。

五 应用心理学主要学什么

应用心理学学来生主要学习心自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进行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和将心理学理论、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应用心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5)应用心理学课程扩展阅读:

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SPSS原理及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心理学、精神分析等。

专业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认知心理学实验、发展心理学实验、工商管理心理学实验。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心理学、教育学、临床医学、人力资源管理。

就业前景:主要到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

六 大学应用心理学有什么课程

非现在进行时,过去式的,公共课程省略,列举全部专业课,可供参考。

大一:普通专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属学。

大二:儿童发展心理学、自我认识与成长小组、心理统计与SPSS应用、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与测验、心理咨询理论体系(上)、管理心理学。

大三:社会心理学、精神病学(变态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史、心理咨询技能训练、心理咨询理论体系(下)、人力资源管理、学校心理学、游戏治疗、家庭治疗、生涯发展与职业辅导、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艺术治疗、社会调查方法、逻辑学。

大四:危机干预、心理学研究方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暴力问题及辅导、人才测评、员工培训与开发、行为矫正、中国文化心理学。

对着成绩单录的~~

各校教学设置不同,在选课和排课上都是会有差别的。但愿你们学校跟上面的设置不同,不合理,大一、大二时间大把,大三、大四死命地上课,多的时候一天八节,还要准备论文、工作或考研,大家抱怨很多最好建议教务处把课往前排一排。

七 应用心理学的课程有哪些

普通心理学(最基础的课程 相当于心理学的大纲),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社版会行为),权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的成长中心理特点及规律),

人格(研究人的行为模式 行为特征),犯罪(就是研究犯人的思维 和侧写差不多),

变态(非常态的心理模式),

统计(为收集数据做分析的手段),

实验心理学(在实验情境下研究人的行为),

心理学测量(就是对心理品质的量化),

心理学史,健康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因为我们国家现在心理学现在和教育学联系很紧密,一般来说还会开设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环境下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教育的发展。这些是应用心理学的基本课程,还有一些就是要看学校学院有没有特殊要求,比方说医学院校要求有生理心理学,管理院校要求有消费、管理心理学。师范院校还得专门开设教育学。总的来说,应用心理学更注重应用方面的。还会有开设心理咨询技术这样的课程

八 应用心理学考研科目及总分

应用心理学考研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心理学专业综合,总分为500分。应用心理学专业考研科目详情如下:

第一考试科目(单元):思想政治理论(代码101)全国统考,100分

第二考试科目(单元):外国语,英语一(代码201)或英语二(代码204)或俄语(代码202)或日语(代码203),统考外国语以外的其他语种,由单位自命题,100分

第三考试科目(单元):心理学专业综合(代码347),全国统考,300分。

(8)应用心理学课程扩展阅读

心理学专硕专业课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

应用心理学致力于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解决人类的心理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在工程设计、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已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摘 要:无论是从教学过程乃至母语学习自身的特点还是从学生素质内化的条件来看,大学语文教学都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因此,大学语文课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在积极体验中获得情感熏陶和精神享受。若能如此,大学生与母语学习的隔膜状态定能消除。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体验;情感;内化

一、语文课程中“体验”的内涵

在哲学家那里,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主体对于生命意义的把握,它具有本体论意义。从心理学的维度来看,“体验又与主体的情感、意志、想象、回忆、直觉等心理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又是一个心理学概念,”[1]心理学一般把体验看成是情感的生发剂或主要成分之一。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人们把它作这样的界定:体验是一个过程,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包括认知和情感上的双重认同,也就是说,体验之中既包含认知的成分(但又不同于纯粹的认知),又包括情感的因素,是二者相互交融的一种状态;但它又以情感活动为其显著特征和核心,因而“体验”一般被称为“情感体验”。

为了进一步把握体验的深刻内涵,我们还需要探讨它的特征。体验,作为一种适用于所有知识范畴和所有学科的一种教学方式,[2]具有情感性、主体性、个体性、亲历性等一般特征。但是,就语文课程而言,体验又有自己的种种特殊表现。具体说明如下:

1.情感性。体验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地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3]所以说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体验侧重于内心感受和情绪把握。这就是体验的情感性。

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相比,语文课程具有特别丰富的情感资源,这是语文课激发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巨大优势。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以情会文”、“以情感悟”,打破时空环境的限制,与作者、文本形成情感交融,产生情感共鸣,真正领会到祖国语文的甜美

金业文,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滋味。倘若体验至深处,主体就会全身心投入,进入一种近乎心醉神迷的状态,甚至要用“歌之咏之,舞之蹈之”的方式才足以表达自己体验中的情感勃发。这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

2.主体性。体验总是主体自己的体验,是学生自己学习,自己阅读的结果。没有主体“自我”的认知、情感、实践的投入,体验就无从产生。而且,由于主体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文本(较之学术资料,文学文本本身就具有多元解读和多种体验的可能性),各人的体验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语文课程体验的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

3.亲历性。体验的主体性同时意味着体验的亲历性。体验的亲历性实质上就是指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亲身实践,也就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真正落实。“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凡事只有“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方晓其中滋味。教师对课文的条分缕析毕竟不能替代学生本人的亲自感受与体验。

就客观性而言,可将体验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而获得的体验,即直接体验。另一类是主体在心理上虚拟性地“亲身经历”活动、场景等,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别人的迁移理解或调动自己以往的感受与当下情景整合,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4]这是一种间接体验。语文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学生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经历一番,所以学校情景中的体验主要是指这种间接体验。但是,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实践机会,我们应该利用这个优势组织和鼓励学生更多地亲历课外、校外语文实践,从中获得更加丰富更加真切的体验。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由于文学作品占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绝大部分,而文学创作讲究的是“含而不露”、“言不尽意”、“弦外有音”,而不是直接告白(“意合性”很强的汉语文学尤其如此),所以,较之政治、历史等学科,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常常深深地隐藏在语言文字之中。这意味着语文学习中的体验过程应遵循“披文入情,沿波讨源”的路子,即首先要下工夫对语言文字本身加以品味,然后才能把握得到字里行间跳动的情感脉搏,才能产生深刻的体验。游离于文本语言文字之外,就不可能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这也许是语文课程中的体验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中的“体验”,主要是指主体对言语艺术以及渗透于其中的知识、情感、思想、价值观等的亲历、感受和领悟。

二、大学语文课程为什么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了解了体验的内涵与特征,接下来我们应该明白大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1.语文教学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教学,实质上总是一种情知交融的活动,或者说情知交融是教学的应然状态,否则就不会取得良好效果。可是,不少大学语文课却片面强调认知方面,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应有的学习激情和精神享受,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虽然也并非完全不提“情感教育”,但仅仅将其作为为认知服务的手段,事实上理性认识的任务总是压抑并排斥了个体的情感体验,致使学生日渐感情淡漠、体验荒芜。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一大失误。

情感不仅是认知的手段,而且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目的本身。因为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主体工程之一的大学语文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担负起情感教育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情感优势,强化学生的体验过程,催生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优化他们的情感品质,应当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2.重在体验和感悟,是语文学习尤其是汉语文学习的特点

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大学人文课程不同,它主要不是通过系统的哲学、伦理、历史、语言等知识,以人类普适的价值和准则体系引导学生接受“精神的洗礼”;而是立足于文学作品――“隐喻”的文学作品,以情感体验来触动学生的回味与思考,形成对社会和人生意义的领悟,从而获得精神的成长。这是语文教育的特点,也是语文教育的优势,因为这样更容易触及人的灵魂深处。如果直接阐释价值和准则,大学语文远不如“两课”、大学人文等课程清晰简练,它自己也似乎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

另外,语文教学重在体验和感悟,还与大学语文学习的对象和凭借――汉民族语文自身的特点有关。大学 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语或者说汉民族母语的教育。汉语的显著特点是“偏重心理,略于形式”(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常常以尽可能简省的表层形式来包孕尽可能丰富的深层语义,而且还缺乏像印欧语言那样的形态标记作为解读提示,所以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曾说,汉语的理解“纯粹的默想代替了一部分语法”。所谓“纯粹的默想代替了一部分语法”,实际上表明,对汉语的学习主要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默想”,即学习者自己的心灵体验和感悟。我国几千年来的语文教育经验也证明,让学生在多读多写中自我体验和感悟语文规律及其深刻底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路子。

3.体验是形成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内化机制

人的素质形成与内化最为相关。没有内化过程,任何教育影响都无法转化为人的素质。而体验则是内化发生的前提条件,也是内化发生的最重要机制。这是因为无论是知识、能力、学习方法,还是情感、价值观,若没有经学生的亲身感受、体验,那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学生亲历体验,客体才会进入主体的内心结构,在主体内心扎根、繁殖并与主体产生融合,进而内化为己有,成为自身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

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表明,能否有效地使用相应的学习方法,是区分学习者能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5]这是因为掌握了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学会了学习。如果学生不能根据各种学习变量灵活地选择、使用、变换学习方法或者说不能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特别是学习方法的使用予以有效调节的话,其效果仍然不佳。这就需要学习者具有对当前的认知活动(包括学习方法的使用)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即元认知能力。有学者指出,单纯的学法指导已经出现了危机,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缺乏,[6]“学习方法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才能取得满意效果。”[7]一般认为,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主要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和元认知体验这两大要素构成,二者相互作用,实现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作用。在此过程中,体验的作用不可小视,因为只有当个体深刻地体验到自己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他才可能知道哪些学习方法适用于自己并将其内化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之中;同样,也只有当个体深刻地体验到自己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他才可能根据体验的反馈(有效或无效)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包括学习方法的使用及时予以调节。可见,主体体验不仅是学习方法知识内化的机制,而且也是元认知调节作用得以发挥的中介。

三、“体验”,该如何生成

既然“情感体验”是如此的重要,那么语文课就应该努力促使学生体验的生成。

1.“美读”与体验生成

大学语文课应该多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文字的静默无声天然会使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隔阂,而朗读则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能将读者与文本直接沟通起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美读”,能营造出一种情感氛围,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乐而忘返,浸润其中,陶醉其中,对文章的体验、感受油然而生。因此,朗读是一种极好的自我情感体验的方法。例如,《散步》一文通过形象和细节渗透着浓浓亲情,当一家人面临着“走大路还是小路”的选择时,“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如果说“摸摸脑瓜”的动作体现出了老人的慈爱,那么让学生再读一读,品一品,兴许会勾起他们对类似生活细节的回忆与联想――“我奶奶也常常拍拍我的头,很温暖”,那种真实的情感体味就自然涌上了心头。

2.情境创设与体验生成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感产生的机制之一是情境熏陶,即所谓的“触景生情”。人进入某一种实际情景,或接触虚拟情景,甚至在头脑中想象情景,都能激起人的体验。[8]因此,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途径创设情景,以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比如,(1)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能触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仿佛进入到了课文特定的情景之中,从而引发出种种感受、体验:(2)背景音乐烘托、多媒体仿真也能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味课文的思想情感。譬如说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教师可用“月夜思故乡”的多媒体镜头并配以节奏舒缓、音调低沉的乐曲来诱发学生对思乡情的体验。此外,角色表演或课本剧、展示等也不失为营造体验情境的良好方式。

3.亲身经历与体验生成

上文两种情形实质上都是在非自然(非真实)状态下进行的一种虚拟体验(或者叫间接体验),它们主要是通过外界诱因(声、乐感染,情境激发等),借助学生自身的想象和联想而达到的一种体验。但是,学生若完全不具备相应的生活经验,这些虚拟体验就无法产生。鲁迅先生曾说“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和非洲腹地的黑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懂得‘林黛玉型’的”(《花边文学・看书琐记》)。反之,亲自经历的事情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体验甚至是强烈的体验,例如中国封建贵族**们看了《红楼梦》,倒是很有可能为林黛玉“抹几把同情的泪水的”,其原因兴许是类似的生活经历引发了情感上的共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感知实物实景较之语言描述会使主体受到更直接、更亲切、更强烈的刺激,由此而引发的体验也特别丰富、特别真切、特别鲜活。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不苟同他人之说,曾经亲往现场考察,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且还获得了“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切身体会(《苏轼文集》卷十一)。倘若没有那一番亲临感知,恐怕苏轼心目中是无法生出那切身体会的。的确,语文教学中有许多东西是难以在虚拟条件下得到真正体验的。此时,我们何不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到田野去亲身感受一下呢恐怕许多在教室里头无法体验到的东西,在那里能体验到。

朱熹曾说:“读书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所谓“切己体验”,就是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好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留心生活,生活会给予我们许多体验。虽然说生活是产生人生体验的沃土,但是碌碌无为的生活不在其内,不去用心感受的生活也不在其内。语文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抱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生活的有心人,而且还要他们将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以“体验日记”、“感悟作文”等形式作有意识的归纳和累积。这样,人生体验丰富了,一定会大有利于课内外、校内外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3]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詹先明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江西教育科研,2002(8)

[5]董守文成人学习学[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6]黄勇学法指导的危机与学习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5)

[7]黄旭元认知与学习策略[J]教育评论,1991(5)

[8]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责任编辑:陈立民]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全新的定位,明确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然而,不少教师对于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认识出现模糊和偏差,为此,有必要对其内涵、达成的策略,以及与其他两个目标维度的关系谈些个人见解,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

目前,许多书刊上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目标维度的阐述并不一致,有的只简缩成“情感”二字,有的表述为“情感与价值观”或“情感与态度”,我想这些提法是有偏见,对这个目标维度的真正内涵有误解,甚至弱化了其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从整体上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但从心理学上来理解,这三者的意义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具体表现为:

1、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或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2、态度: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事物的发展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指向,包括对事情的基本观点和采取的相应行动,具有较强的情感倾向性。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一种与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较为稳定和深刻的情感现象。

3、价值观:是和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人们判断客观世界的标准。罗克奇的定义是:个人关于行动的理想模型和理想的终极目标的信念。(1997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大辞典》第673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堂就是素质教育的课堂,诸如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精神,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等,都是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内容的展现。这些素质是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培养的。

1、使学生保持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孩子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它可以使一个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得到发展,还可能使一个人走进科学的殿堂;反之,则会使一个人不求上进,终身碌碌无为。义务教育的数学教育不企求所有的学生都热爱数学、为学习数学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它应当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如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向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引起他们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观察宽阔的生活情境,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发现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还可以通过列举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以及一些奇妙数学问题的例子,培养学生乐于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

2、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多地强调数学学习的艰苦性,甚至特意制造困难与障碍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长期使学生屡次遭受失败的挫折,必定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更谈不上具备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意志。我们应当关注两件事:一是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活动;二是让他们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或是解决了相关的问题,或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或是解决了部分问题,或是得到了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为此,教学时所设计的问题情境应当尽可能提供一种“阶梯”式的问题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临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价值

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的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很多事物与活动都存在着数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的机会,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和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背景,适时介绍一些当代科技的数学应用、著名数学家事迹、经典案例、数学故事、数学名著等,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感情。

4、使学生在探究、反思与交流中学习

基本的思维能力、科学态度、理性精神是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责任。只要我们头脑里有这样的观念,就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创造很多机会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如,当学习新知识时,鼓励学生采用探索的方法,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的努力或同伴合作而获得,而不是采用“告诉”的方式;当学生面临困难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所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学生对自己或同伴所得到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要求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找证据,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或否定他们的猜想;当学生有疑问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作为思维的目标从事研究性活动,即使学生的怀疑被否定,也应当首先对其尊重事实、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现象或问题的讨论,对不同意见提出疑义,分析、寻找自我或他人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使他们敢于和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与理解他人意见,充分地与他人交流。健康、宽松、平等、民主、自主、自信的数学学习活动情境,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都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其他两项课程目标的关系

1、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课程目标

新课程致力于改变以前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知识学习过程、能力培养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过程的统一,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构建,这三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课堂中的数学教学活动,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应当将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同时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而不能仅仅关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或是将其中的某一个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实现其余目标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2、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支持,有机整合,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看,它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涵养,这种素质的养成,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中的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这个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过程来完成的,不需要也不可能设置专门的课程和教学内容。

从知识与能力目标来看,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学习过程的实践与体验,也离不开工科学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如单纯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来看,学生“能够熟练地做复杂的代数运算”、“能够证明繁难的几何命题”未尝不可,但从整体上考虑学生的发展,问题就产生了:这些技能的获得需要经过大量的操练,这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吗?这些知识是全体学生将来都必需的吗?

从过程与方法目标来看,任何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人格的建构过程,忽略了过程与方法,许多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培养。三维目标的相互支持,使课程目标更具完整性和操作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053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