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沁园春雪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该词上片营造的是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阪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沁园春·雪》—毛泽东近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的白话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扩展资料:

《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

1936年,红军组织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红军从子长县出发,挺进到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时,部队在这里休整了16天。2月5日至20日,毛泽东在这里居住期间,曾下过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

天气严寒,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毛泽东当时住在农民白治民家中,深夜。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沁园春·雪》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后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参考资料:

沁园春·雪—

表达了作者对明年有好的收成,对事物美好的向往。

瑞雪兆丰年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ruì xuě zhào fēng nián,意思为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语出曲波《桥隆飙》十九:“俗语道:‘瑞雪兆丰年’,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

相传人间下雪是由天上三个神仙掌管着,即周琼姬掌管着芙蓉城,董双成掌管着贮雪玻璃瓶,玻璃瓶内盛着数片雪,每当彤云密布时,姑射真人用黄金筋敲出一片雪来,人间就开始下雪了。造物主把雪花赐予了冬天,使冬天于苍凉之中有了生气,沉寂之中增添了乐趣。

瑞雪兆丰年在于积雪的增墒肥田作用。地面积雪在来年春季大地回暖时,缓慢融化。融化了的雪水流失少,大部分渗入土中,就像进行了一次灌溉一样,对缓解春旱、做好春耕播种大有好处。融化后的雪水,能够给土壤带来较多的氮化物。瑞雪有如此奇特的功能是由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所决定的。

给你举个例子吧

《沁园春·雪》分上下阕上阕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先写“雪”字,而首推“北国风光”,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雪覆盖了一切,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貌,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十分准确、传神,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一下子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多么自然巧妙的联想,使雪境发生阴晴之间的转化,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这首词的意境

1、诗歌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继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如此章法,曲折有致,富于变化,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2、分为四个层次诗歌第一层次为开头2句,直接描写了白马游侠的形象,创造出浓郁的战争气氛第二层次以“借问谁家子”以下12句交待了这位英雄的不凡的来历和出众的本领,这就不仅回答了这位白马英雄是何等人物,而且为下边写他英雄事迹作了坚实的铺垫第三层次是“边城多紧急”以下6句,把人物放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来塑造,既是前段描写的自然归结,又是诱发下文议论的引言最后一层是诗的最后8句,写了英雄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这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礼赞

3、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如在第四节,作者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其实,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4、前两句用了互文,文义互相交错和渗透,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后四句用了反问,把主人公的爱国情感表现得更加强烈,突出了英雄主义的气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111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