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唐诗的浪漫,宋词多了一些真实的情感流露,宋词究竟美在何处?

相比唐诗的浪漫,宋词多了一些真实的情感流露,宋词究竟美在何处?,第1张

谢邀:

开篇明义,被誉为“一代文学”的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因为宋代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词人,他们谱写出的一首首优秀的词作。可以说,宋词是那个时代最璀璨的明珠,宋词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和唐诗双峰并峙的两座高峰。

其实词并不是宋代就产生的,只是在宋代才繁荣起来的,词在南朝末年至隋朝初年这一段时间就已经产生了,当时是配合音乐演唱的。从本质上说,词本身是一种具有娱宾遣性功用的音乐文学。

不管是文学性还是音乐性,宋词都呈现出了时代美,这种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宋词的音乐美

除过以上说的这些之外,宋词的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今存的唐五代词不足两千首,而今存的宋词将近两万一千首,从唐圭璋编撰的《全宋词》来看,收录的宋代词人就有一千四百三十余人。从这一点上来说,作为音乐文学的词,在宋代达到巅峰状态。

宋词也具有这样的音乐文学性质,宋词的音乐性更加具有独特性,而且宋词更讲究文字的协律,所以宋词的音韵更谐美,音乐感更完善。

据当代学者统计,宋词中有一千多种词调,也就是说,每一种词调都代表着不同的音乐形式。如《水调歌头》高亢悠扬,常用作凯旋的军乐;《水龙吟》是清彻嘹亮的笛曲;《念奴娇》是响遏行云的高调;《贺新郎》音韵洪畅,歌时浩唱;《沁园春》是清美的旋律;《雨霖铃》又极尽哀怨,《暗香》、《疏影》乐节谐婉。

有了这么多的词调,所以宋代的填词人就可以依乐段分片、依词腔押韵、依曲拍为句,依乐声的高低升降选择确定字音的平仄四声,因而词的节奏、 韵律更加灵活多变。所以,词人在填词时,选择不同的曲调,也就能给人以不同的音乐美感。

宋代词人不仅善于择声情,也很注重歌词的文字声律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和谐协调,以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词在宋代不光流行于民间和士大夫阶层,甚至宋朝的皇帝也是词的爱好者,比如宋徽宗,他还专门设置了一最高规格的国家音乐机构大晟府,任命精通音律的音乐家制定大乐令,还有专门从事协律、按协声律、制撰文字、运谱音乐家。

北宋著名的大词人周邦彦就担任过大晟府这个最高音乐机构的领导,周邦彦《忆旧游》中的“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听寒螿夜泣,乱雨潇潇”就将宋词的音乐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宋词中像这样既有文字美又兼具音乐美的词作可以说不胜枚举,再比如“凡有进水处,即能歌柳词”的著名词人柳永,他的既有文字美又兼具音乐美的词作也是很多。

二、宋词的画面美

宋词除过独具特色的音乐美之外,还有词的境界带来的画面唯美感。词是感性的文学作品,总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的画面。当你入了情境,便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完整的画面,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深意。

宋词的画面唯美感,不光表现在形体上,还表现在色彩上,如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其中“人比黄花瘦”之句,以人比黄花,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既描绘了憔悴的面色,又刻画了娇弱的体态。用黄花的形色作比,把词中人憔悴、娇弱、病态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词人把“形”与“色”统一于一体,创造了浑然一体的词境和唯美的画意。

三、宋词的婉约美

宋词的整体基调是比较感伤柔婉的,感伤是宋词的基调。在两万多首宋词中,给人最清晰、最突出的印象是:充满着浓厚的感伤情调。宋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大多是各种各样的伤心人伤心事

宋词中的伤心洒泪的词作也比比皆是,但他们的伤感,各有不同,有的是相思离别,思想怀人的感伤,有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感伤,有怀才不遇、漂泊零落的感伤。

如秦观的《踏莎行》一词,这首词最佳之处在于虚实相间,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以上下两结蜚声词坛。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发了词人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读来凄婉动人。

四、宋词的豪放美

宋代词坛以南渡为界,又分为北宋词和南宋。南宋词人面对北宋的灭亡、南宋半壁江山的现实,词人们将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收复山河和报国无门的感情交织在一起。

这种情感更多地流露在词中,因而让宋词呈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也让宋词多了一种豪放的风格,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是很有特色的。

词中的“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

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样的结构不但在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也只有在宋词中才能看到这样绝美的词作。

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弃疾词作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不是故意卖弄技巧、追求新奇,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

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绝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五、宋词的爱情美

爱情诗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宋词也不例外,而且宋词中描写爱情的词作在全宋词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宋词中有描写与情人相会的,有描写新婚生活的甜蜜的,也有描写异地相恋的,有描写长相思的,也有悼念妻子的。

贺铸的《青玉案》,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因为词意的唯美,历来被人们赞誉有加。

苏轼的《江城子》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读来深婉感人。

六、宋词柔的意境美

就宋词的整体而言,其风格是偏于“柔”的,柔婉是宋词的主体风格。在词史上早就有宋词以婉约为“正宗”、“本色”的说法。宋词的情调是以柔婉为主的。

宋词中直接加以具体刻画的人物重于女性,她们的形象轻柔妩媚,柔婉细腻,是无可争议的柔婉。

宋词描绘的自然景物,大多是与水相关的。江水、湖水、溪水、池水,春雨秋雨,水中的荷花,汀上的禽鸟,岸边的杨柳等等。

宋词中的水景多是平和幽静、富于柔婉之美的。此外,由花草,娇杨垂柳,微风细雨,轻烟薄雾,斜阳淡月等意象构成的唯美意境,在宋词里也是俯拾皆是。

如北宋词人张先的《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一词,张先在去玉仙观的途中,与美女谢媚卿偶遇,在张先的眼中和笔下,谢媚卿是明艳绝伦、秀丽出于天然的美女。

但词人并没有花太多笔墨来写二人相遇如何的交谈或品乐,却通过相顾无言的描写将彼此的倾倒爱悦和相见恨晚的惆怅情绪表露得淋漓尽致。

再如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词中的“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这二句如一幅精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

“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也喻指丝丝愁绪。词的起句重复出现了“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全词语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失平淡本色,和有艺术特色。

总结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代表,是“一代文学”。宋词是中国文学长河中一朵惊艳的浪花,宋词中豪放、悲壮、温婉、缠绵的艺术表现,都展示了汉语凝练的语言艺术。

而宋词的音乐美、画面美、婉约美、豪放美、爱情美和意境美则有机成了宋词至善至美的音乐与文学相得益彰的美。宋词与中国文学史上每一个时期的“一代文学”一样,都是汉语语言美的代表

《家,太远了》 13岁父母离异,从此就开始自己孤独一生的漂泊,写了自己第一首歌《娃娃在哭了》

那时候他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父母都在,世界上好像没有什么忧愁,他闲来没

事就天天打架。

他几乎成为教会学校里最不接近上帝的学生。神父和老师对他的顽皮头痛不已。

打不过人家的时候,他又变得很脆弱了,哭着去找哥哥。

哥哥长得人高马大,比他有力气得多,哥哥只要一出手,任何事情都可以摆平。所以13

岁以前他简直跟小霸王一样,在学校里是调皮捣蛋出名的。

教会学校规定住宿,爸爸妈妈有时会来看望兄弟俩,爸爸平常虽然看不到他,对他管教

却相当严格,如果他闯一祸,必定有他好受的。

可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方式——打架,流鼻血,打输了,哭。

直到14岁那年,父母宣布离异,母亲在台湾,父亲在香江,从此像两艘永远不并泊的

船。他就是那个在两艘船中间落水的孩子。

刚开始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同。但一个人留在香港久了,越来越觉得孤单,开始觉得不对

劲。爸爸妈妈也不再定期来看他。

晚上做梦竟然还会梦到爸妈,他们都板着脸,一句话也不说,各拎着皮箱在他眼前分道

扬镳。梦醒之后,在一片漆黑的寝室里,他忍不住呜呜哭了。

教会学校常有一些慈善活动,不久他和一些同学被派去支援孤儿院办游园会。

当天夜里,他们在操场搭起营火,孤儿们手拉手唱圣诗。在乐声中,泪水不知不觉地流

了满脸。他忽而感觉到自己也是个孤儿,没有父母,没有家。

这年他14岁,无时无刻不想着爸爸妈妈。

吃完中饭,轮到他洗碗盘。学校厨房里寂静无声,只有热辣辣的阳光射进来,照得他睁

不开眼。这样的情景也让他变得多愁善感,有一种声音徐徐地自他脑里流出来。他写下

自己的第一首歌:《娃娃在哭了》。

娃娃在哭了妈妈不在旁

娃娃在哭了爸爸不在旁

娃娃到处寻找也找不到

为何把我悄悄留下……

还觉得自己只是个不懂事的娃娃,还很需要爸妈,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在哪里。从此他剩

下自己一个人。

一个人彷徨,

一个人抉择,

一个人说话,

一个人寂寞,

注定要走很多错路。

一个人和命运搏斗,

一个人笑,

一个人哭。

从教会学校高中毕业,经济也失去了支援,他开始为衣食谋生,为筹集大学的学费打工。

还是不爱说话,因此和同事合不来,大家都觉得他怪,加上看不惯就爱管闲事的个性,

一个工作总维护不了两三天。开始有一餐没一餐地度日。

没有家可以回去。起初还有朋友欢迎他“暂住”,但他在别人家中毕竟是个外人,住久

了,很容易就会看到朋友不欢迎的眼神。不到一年,好像全世界看到他带着行李都害怕

起来。

多少年的沧桑飘泊,其实都系在对家的向往上。很久以后的后来,一张又一张的唱片都

卖出了几十万张。

他的愿望还是给爸妈一份光彩,给女儿一个家。

家和流浪,是个浪子永远徘徊不定的两个极端。或许为了家,他必须流浪,因为记忆太

多,心事太重,梦想太长。

他的心中有一个理想。在他看过台湾的孤儿院的简陋之后,他就把蓝图画在心里:如果

有朝一日,他有能力的话,他要号召人们盖一座孤儿学校。

是理想而不是梦想,他甚至连图纸都画好了,要设立一个由公益财团资助的孤儿学校。

让没有爸妈的孩子在里头能受很好的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不再像现在,进孤儿院好

像要孩子坐牢一样。

也许就因为自己尝遍做孤儿的滋味吧。

因为这个理想,他要求自己更强。只有做一个强者,才能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

至于他自己呢?

他习惯了一个人,但也渴望找到另一个人,组一个完美的家。

这是理想还是梦想呢?他不知道。

只有爱,是不能忘记的。对音乐的爱,是他永远不朽的恋情。

深夜,一个人拎着酒瓶慢慢走回住处。

雨刚刚停,巷子路面上满是水洼,溅得他鞋袜都湿了。

他的心情很不好。如果不是心情不好,他不会喝得烂醉,因为他并不喜欢酒的味道。

只有在醺醺然的时候,才感觉一切人世间的不平都可以谅解,所有冤屈也无须洗雪。

跟几年前的落魄潦倒比起来,他今天的遭遇不算什么。

如今的他已经不是那个三餐不继的流浪汉,声名远播之后虽然没如别人想象中那样成了

暴发户,但是至少可以让家人和女儿安定下来,不再流离失所。

可是,成功带给他自己多少快乐呢?他想不出来,除了能把自己的音乐理念告诉大家之

外,他没有更多的快乐。

他是一个非常容易得罪人的人。因为他不平则鸣,按自己的原则做事。

他也不能忍受空穴来风的传言。他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了,但是别人仿佛看不见他的辛

勤耕耘,只是努力地编织他的花边新闻。

很少人知道他如此脆弱。录完影、拍完片回家,他常常边洗脸边哭,看着自己日渐瘦削

的脸颊和苍白的脸色,告诉自己:放弃算了,不要唱了,放弃算了……

人事间的纠结压力使他无法承受,身体在过度的疲劳下也好像要失去功能似的,他的肝

机能早早拉了警报,动不动就吐血……

又是世界末日降临的感觉。

喝酒伤肝,但他又不得不靠伤害自己来麻痹自己的思绪……

不成名时没时间快乐,成名后更不快乐,怎么回事?没有人了解他的心结纠葛。

放弃算了。

忽而听到熟悉的歌声。

不是他自己写的歌吗?他悄悄停下了脚步。

是《只因我爱你》,他自己的声音。然后,是《安妮》,他情感充沛的呼唤……

六十多岁的公寓管理员会放他的卡带?他实在不敢相信。

管理员坐在摇椅上,闭着眼睛,倾听他的音乐。四周静得没有一点杂音,只有他的音乐

川流,填满他的心。

他不禁笑了。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赏析一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象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朱世英

  [摘 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钢琴音乐在**《一曲难忘》中的情感体验,从主人公肖邦悲情的一生中,描绘出这位波兰伟大的钢琴音乐家的情感人生,把他对祖国的爱和对国家命运的悲痛全部倾注于其钢琴音乐作品之中,用浪漫主义音乐语言喊出了深受压迫奴役的波兰民族的愤懑的声音。肖邦在音乐中所表现的“个人主观情感”,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密切地与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严峻现实联系在一起。肖邦富于诗意的情绪精华构成其钢琴音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肖邦;钢琴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用有组织的乐音创造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听觉艺术。它不仅能表现作者的审美体验,同时,欣赏者通过聆听乐曲,对音乐作品产生再体验,从而激起美感,也能获得审美感受。

一部优秀的**作品,其中的音乐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可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同时还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正如古人所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以它特殊的功能成为**、电视艺术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段。

影片《一曲难忘》描写了波兰钢琴家肖邦的一生,肖邦是极度爱国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的音乐如歌,旋律接近说话的表情。他喊出了深受压迫奴役的波兰民族的愤懑的声音。因为音乐是通过听觉而直接作用于心灵的语言,那么,再配以视觉感观,所以使得影片更加感人至深,震撼心灵。

在肖邦短暂的一生中,分两个时期。

华沙时期

这个时期的肖邦充满青春活力,表现出一代青年无所忧虑的欢乐情绪,并富于浪漫主义幻想。在他的创作中,采用最富于民族性格的波兰乡民喜爱的舞曲,如创作了玛祖卡舞曲音乐,旋律优美,吸收民间舞曲精髓,创造性地运用它的特性节奏,仿佛我们马上要跟着节奏翩翩起舞,伴随民间调式和声,能感受到具有鲜明的民调色彩和波兰民族气质。

但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也是可歌可泣的民族,面对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对弱小的波兰的摧残,波兰人民始终坚持着不屈不挠的爱国斗争。这一切,给肖邦的思想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肖邦有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他的作品中,普遍强调主观的个人感情,密切地与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严峻现实联系在一起,他常把抑郁的情绪和反抗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展现在他各种作品中。起义失败,民族悲剧,使肖邦感到极大的悲痛,从此他的创作意识产生根本性变化,充满悲愤和对破碎山河寄予希望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构成他创作的主题。如C小调《革命练习曲》OP10NO12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引子从右手弹奏的不和谐的九和弦强奏开始,左手引出一连串的上下翻滚流动的十六分音符,左手奏出失望与愤怒的上下行音阶的狂浪波涛上,犹如热血在沸腾,来表现作者悲愤的情绪。右手奏出由果断有力的和弦构成的号角性音调,坚强刚毅,使乐曲由悲愤转为激昂,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反抗精神和英雄气概。然后左右手同时并进,两道音流奔腾不羁,犹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紧接着在上下起伏的琶音式的伴奏音型衬托上,呈现了情绪悲壮的主题。强弱交替的乐句,仿佛激奋的呐喊和动荡的回声。主题后半部分具有较明显的喧叙调特点,犹如倾诉着内心的痛苦。中间部分,附点节奏级进上行的呐喊式的音调,在急骤起伏的伴奏声中一再重现,使乐曲情绪越来越激昂。接着,以开头的引子作为过渡,使主题在原来的主旋律上加装饰音变化后再现。尾声中出现了蕴含着悲愁哀痛的曲调,寄托了深沉的忧虑和哀思。但乐曲的结尾又回复到自豪、刚毅的形象,充满英雄气概的激情,使乐曲情绪再一次兴奋起来。音乐在很强的力度下,从高音向低音冲击,并且左、右手八度同奏,气势逼人。最后,又用引子开始下行的旋律线坚强有力地奏出了大调的4个和弦结束,象征了肖邦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这是一个漂流他乡的游子为家乡革命胜利而呼喊的心声,让我们通过音乐来认识肖邦,也通过他本人来理解他的音乐。

影片中的一段情节让人很难忘。在一次演奏时。由于肖邦拒绝为“俄国的走狗”演奏,在众人面前愤然离席而去,激怒了俄国人。之后,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了法国的土地。临行时,家乡好友赠他一杯家乡的泥土,希望他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要忘了祖国。看到此处,笔者第一次感受了波兰人民对家乡的挚爱。

巴黎时期

肖邦在巴黎结识了李斯特、乔治•桑等有才之士,渐渐他的才华也充分地展露出来。他做出一首首惊世名作,成为当时文艺界一颗璀璨的明星。

肖邦有着浓厚的抒情气质,为了感谢乔治•桑的帮助,肖邦给她弹奏了E大调练习曲OP10NO3,是一首以歌唱性旋律为核心的、既忧伤、又温存、深沉的哀歌,在柔和、温存的旋律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它蒙上了一层浓厚的忧伤、悲哀的情调,又似乎沉浸在对祖国、故乡往昔生活的亲切美好的回忆之中。这部乐曲的整体结构,显然是同作曲家思绪情感发展的脉络和过程息息相关的。一种既忧伤又温存的情感,逐渐难以控制终于发展成似乎是暴发性的情感宣泄,之后逐渐平静下来,回到原来的情感状态。这个情感的发展过程被对应地转化为一个动态性的、充满矛盾和内在张力的声音过程。这个看似带有一定即兴性的作品,其结构却极其精致,它既具有在富于对比性中展开,波澜起伏却又一气呵成,因而又具有扩展的二部性结构的性质。

人的情感体验是复杂的,转化为音乐之后同样是复杂的。这首练习曲的音乐主题既忧郁、感伤,但又似乎蕴含着某种对往昔幸福的模糊回忆,二者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体验。在与女文学家乔治•桑的爱情生活期间,曾一度为他带来人生的幸福,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肖邦有着诗人的气质,他的钢琴音乐艺术本身充满着诗意,其音乐底蕴有着发自心灵深处的自我血肉的部分,成为激动人心的力量源泉。

由于工作劳累过度和环境不适,肖邦身患重病,更为不幸的是,波兰人民也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老师埃尔斯纳找到他,希望他能以开演奏会的方式筹款,拯救家乡的人民。老师留下一袋东西后离去。

肖邦打开了小包,倒出里面的东西――那是家乡的泥土。此时,掌中祖国的泥土,引起肖邦对往事的回忆,想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想到正受尽苦难的家乡人民,想到自己的老师、亲友……他无法抑制住感情,手不由自主地伸向了琴键……面对极力劝阻的乔治•桑,他没有开口,而是用自己昔日慷慨激昂的乐声,做了最有力、最坚定的回答。之后,在法国、德国、荷兰、瑞典……召开了一场场的演奏会。弹出了一系列著名的音乐。肖邦那花丛中的大炮,炸响了整个欧洲大陆。他弹奏的a小调练习曲作品25之11,是一首气氛阴沉、情感严峻,而又气势磅礴的音诗。作曲家愤懑的情感波澜犹如打开闸门的巨流,排山倒海般地倾泻而来,不可抑制。可以说它是作曲家内心中掀起的情感“风暴”。

乐曲是从一个悠远、宁静的单音形式的音乐动机开始的,它好似远方传来的号角声,当它以四声部织体的形式再一次出现时,它更加微弱了,似乎是山谷中隐约可闻的回声。然而,骤然间,狂暴的音流好似从天而降,猛烈地倾泻而来,造成了一种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营造了肖邦的钢琴音乐中所独有的那种强烈的悲剧―戏剧性品格。

然而,此时肖邦的身体状况,禁不起如此重负。在他灵动的十指弹奏的同时,汗珠,一颗颗从额上渗出,又一滴滴滚落下来。可他却只擦一擦,继续忘我地演奏。他的病情也日益沉重。可他却依然不知疲倦地奔波于一个又一个大城市。在一次演奏会上,拖着病体的他,手指按键也愈发吃力。凝视着键盘,眼前浮现的是亲友、老师那熟悉的身影与话语。泥土、家乡、天才、奋斗、战火、祖国……任凭热汗从额上滚落,不顾鲜血从口中咳出。场下的观众们,已是热泪盈眶,笔者被深深地震撼了,一瞬的精彩,胜于一生的平庸。

影片中始终贯穿着那优美而激昂的乐曲。影片中给人最深刻、最强烈震撼的钢琴音乐作品是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OP53,人们把它称为《英雄舞曲》,全曲充满战斗性和史诗性。在暴风骤雨式的引子以后出现的主题,它的旋律动机具有斩钉截铁般的节奏,体现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作曲家以最通俗的方式满足了政治的要求,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在艺术性上发挥了钢琴的乐队性、交响性和宏大气式。摆出一幅盛气凌人的炫耀姿态,而且在三重奏中它得到一个军乐主题的支持。他为他的同胞的荣耀、胜利和失败而歌,歌唱悲哀和幸福。盛气凌人的傲慢、战斗的气概、满怀感伤语调回忆的思考,生之欢乐的昂扬姿态,衰亡中淡然忍受的尊严――这些都表现在作品中,但是它们构成了一个空间,一个保存失去国家的人民的民族身份的空间。充满了强烈对比与反差,证实了舒曼的话:“在花丛中隐藏着大炮。”

波兰舞曲,仍回响在广阔的大厅里。在这英雄的舞曲、壮丽的乐章的衬托下,凸显出一位真正的英雄。世界的一颗巨星,此时正在乐坛之上,散发着格外耀眼的光芒。

掌声、喝彩声连续不绝。然而,肖邦却已筋疲力尽,面对走来的老师,他倒下了。

在病榻上,他合上了双眼。在悲怆的《圣母颂》中,这位天才,落幕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肖邦正是这样,为了自己伟大的祖国与深爱的人民,奉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人已远去,然而这颗璀璨的明星,即使事隔百年,也是光芒依旧,闪耀在乐坛之上。伟大的人,必定会从世上消失,然而即使这样,也一定会有人传承他那高尚的品质。爱国、无私……肖邦身上那些闪光点,一直影响着后人。有多少文学家、艺术家,怀着爱国的热情,创作出了无数瑰宝;有多少战士,带着这种品质,为自己的祖国,为大地上的和平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又有多少平凡的人,在向这位伟大的英雄学习,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未来,亦如此。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悲情肖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 万木外国音乐简史[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

[3] 吴国翥,高晓光,吴琼钢琴艺术博览[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张宇(1971―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高昂(1982―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多媒体音乐教学。

一首歌: 好久不见

我来到你的城市

走过你来时的路

想像着没我的日子

你是怎样的孤独

拿着你给的照片

熟悉的那一条街

只是没了你的画面

我们回不到那天

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

在街角的咖啡店

我会带着笑脸挥手寒喧

和你坐着聊聊天

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

看看你最近改变

不再去说从前只是寒喧

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

拿着你给的照片

熟悉的那一条街

只是没了你的画面

我们回不到那天

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

在街角的咖啡店

我会带着笑脸挥手寒喧

和你坐着聊聊天

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

看看你最近改变

不再去说从前只是寒喧

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听着这首歌,我正步入鲁迅故居,突然有一种感觉,---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幅画面: 海天一线,无限蔓延。当我感叹鲁镇泊船处的风景时,当昆昆被花蕊的香味绊倒时,当乌篷船静静地犁开湖面时,我想起了海子的一首诗: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是道路这种感觉,久违了。一种心情:拱桥附近的长廊坐着一个人:他,不是我。他穿的衣衫褴褛:这,是个人;湖面附近有座天堂:那,不是遥想。天堂是块高尔夫球场:它,是座天堂?中国的贫富差距只有触摸过,才会揪心过。“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这是我细腻的心情的粗糙表白,但愿或是悲伤或是宁静或是春花怒放能与你一起分享。

作品赏析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括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比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所以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次他又用浅近流转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动人怜惜的风尘女子形象。由于这首诗,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三十年后唐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连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背诵,稍有文化的汉族人就更不用说了。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对萨克斯曲《茉莉花》的点评 5 [ 标签:萨克斯 茉莉花,萨克斯,点评 ] 广播介绍能用的 问题补充 2009-04-13 16:20 要长一些的 ,至少5分钟的 林清 回答:3 人气:3 解决时间:2009-04-14 21:09 检举 这一首是肯尼 ·G的萨克斯名曲《茉莉花》,由于萨克斯本身声音悠扬清亮,而这首乐曲把缥缈缠绵的意境表现得相当到位,在音质不好的播放器上往往会将声音表现成刺耳的高音,意境皆无。面对难以完美再现的萨克斯,尤其是清纯悠扬的清音效果和抒情的高音时,应该表现的完满而到位。层次感清晰分明,音质柔和不显刺耳,却极富穿透力。

《茉莉花》中萨克斯的质感光可照人,铜味十足,回味无穷的音效性毫无保留的再现出来。

一种真实感直冲而来,美丽,清秀,无杂的超空间立体感,尤其是里面的莎鼓和金锤等重金属的敲击声,细腻刚硬,延伸很远。 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

十八世纪末年,有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列表示。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

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剧《图兰多特》的初稿后逝世。该剧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将它的原曲改编成女声合唱,加上剧中的角色全都穿着元朝服饰,这样就使一个完全由洋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有了中国的色彩和风味。1926年,该剧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从此,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歌剧经典的流传而在海外飘得更广。

据近年来媒体报导,《茉莉花》原名《鲜花调》,本来有三段歌词,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银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乐家何仿到扬州附近的仪征六合金牛山地区采风,从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那里,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将她的曲调及歌词一一记录了下来。1957年,他将原曲原词作了改编,三段歌词都用同一曲调,由原来歌唱三种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遂成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这个样子。该曲当年由前线歌舞团演唱,后由中国唱片社出了唱片,于是得到进一步的流传。

本世纪初年,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2003年8月3日,2008年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重揭晓。当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和著名影星成龙扶着会徽缓缓走上祈年殿时,管弦乐又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时此刻你所听到的《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随着这些电视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将飘得更远更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156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