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原文及赏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原文及赏赏析,第1张

 作品简介

 《草》(又名《赋得古原草送别》)由白居易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 》(又名《 赋得古原草送别 》)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

 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唐以后成为科举试士诗的一体。

 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草木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年 。

 枯:枯萎。

 荣:茂盛。

 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王孙:贵族,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萋萋:茂盛的样子。这两句借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题《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此诗直观是对自然演变的描写,但含意深刻,常用以比喻进步的东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传说自居易十六岁时由江南到长安(即今天的西安)考举人,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看看他的姓名,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正贵,在这里居住可不太容易啊!”及至披阅白居易的诗,读到这首《古原草》,不由得赞叹道:“能做出这样的诗语,居亦易矣!”白居易从此名声大振(见张固《幽闲鼓吹》)。

 唐人的咏物诗,往往仅在最后一句才能见到作者的本意。白居易一向提倡作诗要通俗易懂,但也不反对用隐喻的办法。《古原草》这首诗题目标有“送别”二字,很显然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篇。而通篇几乎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显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情深意切,所喻尤为巧妙,不愧为、白居易的成名作。

 起句实赋草字,在一望无际的古老郊原上,草木繁盛,一岁岁,一年年,枯荣交替,不知经历了多少春夏秋冬。这两句平平淡淡地如实写来,看似无奇,实则揭示了那片古老草原上草木繁荣与枯败的自然规律。而作者以“离离”二字冠于句首,则给我们造成一种春草繁茂的印象。《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离离”是用来描写一种果实累累,枝繁叶茂的状态。所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二句的重点在“荣”,而不在“枯”。这就为下面的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了铺垫。据说此二句尤为顾况所赏识,原因在于它不仅展示了草木的顽强生命力,而且揭示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象征人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极言春草的茂盛、原野的阔远及春日的和煦。“古道”、“荒城”紧扣题中“古原”,用人事的代谢与自然界的光景常新作对照,以“侵”、“接”二字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传神写照,可谓善于体物.末句卤草关合人事,远送王孙。王孙借指作者韵朋友。用春草之繁茂借喻别离之情的传统,由来已久。《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白居易则极尽描绘春草繁盛之能事,而结句用,“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将抽象的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语语如在目前,魂销黩黯,不胜其苦。当初受到顾况的如此赞赏,也就不奇怪了。 原载:《白居易诗歌赏析》

 讲解

 诗题一作《草》。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是古人学习作诗,或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诗题前一般冠以“赋得”,类似咏物诗的“咏”。

 这首诗是白居易第一次赴长安应考的习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据唐张固《幽闲鼓吹》和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白居易一到长安,就带着诗作去拜谒顾况,以求赏识。顾况是当时享有盛名的诗人,宰相李泌的挚友,当时任著作郎,掌撰碑志、祝文、祭文。拜访他的人极多,能得到他赞誉的却很少。起初,顾况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很不以为然,见他姓名中有“居易”二字,便调侃说:“长安米贵,居住不易呀!” 但等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前两联时,不禁大为赞赏,随即改口说:“有才如此,居亦容易!”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逸话,未必凿然属实,但此诗在当时即为人们传诵,则可以想见。

  句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古原上的草啊,一丛接着一丛,一年有一度枯萎也有一度繁荣。开篇破题面“古原草”三字。“离离”,茂密繁盛的样子,这里形容草遍地都是。“一岁一枯荣”,道出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不已的生长规律。作者不说“荣枯”,而说“枯荣”,强调了草的强大的生命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燎原,枯草成灰,却怎么也烧不尽;春风吹拂,小草复生,大地又是一片绿色。清代田雯《古欢堂集》卷十八说:“刘孝绰妹诗:‘落花扫更合,丛兰摘复生。’孟浩然‘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此联岂出自刘欤?白乐天咏原上草送客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之意,分为两句,风致亦自不减。古人作诗,皆有所本,而脱化无穷,非蹈袭也。” 白诗此联一写枯,一写荣,语意简洁流畅,对仗自然巧妙,蕴含着发人深省的哲理,所以成为了卓绝千古、过目难忘的名句。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这首诗的接受史证明:这一看法的是没有眼光的。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春风习习,蔓延的芳草,掩没了通向远方的古道;晴日照耀,翠色一片,连接着荒芜的城池。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古道”、“荒城”紧扣题面“古原”,与命题作诗要求极恰切。这两个词蕴含着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有静止、凝重的气氛;“远芳”、“睛翠”与之形成对照,生存竞争力之强由此可见。一个“侵”字,一个“接”字,以铺叙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春草的无限生机。

 充满诗情画意的、富有生命力的春草,与“古道”、“荒城”结合起来,不仅意境别致,而且为尾联的送别提供了环境。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又要送你远去,繁盛的青草仿佛也充满了离情别意。尾联关合全篇,结清题意,点出送别之意。“王孙”,公子王孙,此指所送之人。“萋萋”,指青草繁盛纷乱的样子。《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游子。这里变其意而用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平添送别的愁情。

  评解

 这是一曲野草颂,更是一曲生命颂。“草”,作为中心词,构成全诗意境的主体意象。全诗借景写情,蕴含深刻,刻画形象生动,用语自然流畅,意境浑然完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一定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情,语语有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在“赋得体”中,为千古绝唱。按“赋得体”的标准,此诗的结构也堪称严谨妥当:前四句写“原上草”,后四句写“古道送别”。然而,此诗佳处,远不止于此。其为名作,实因意胜,即赞美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

 有人说此诗别有寓意,是喻小人去之不尽,或者是喻世道治乱循环等。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附会。这首诗正如清代屈复编选的《唐诗成法》所云:“不必定有深意,一种宽然有余地气象,便不同啾啾细声,此大小家之别。”(陈才智)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中英对照翻译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GRASSES

 Bai Juyi

 Boundless grasses over the plain

 Come and go with every season;

 Wildfire never quite consumes them --

 They are tall once more in the spring wind

 Sweet they press on the old high- road

 And reach the crumbling city-gate

 O Prince of Friends, you are gone again

 I hear them sighing after you

张衡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平子这个词。他是河南南阳Xi人。雍五年,游历、北京长安、东京洛阳,教授五经六艺,进贡阆中。元二年至永建初,这两阶为太史陵。精通天文和历法计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他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液压旋转式浑天仪和地动仪。在天文理论上,张衡是亨廷顿学派的主要代表。至于天地的起源,他认为在天地未分之前,是混沌的。分裂后,光升天,重凝地,阴阳摇曳,产生万物。他还首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认为月光是太阳光的反射,月食是月亮的影子进入地球造成的。基于他当时的天文学知识,他确信

宇宙的物质性和无限性。张衡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著作被收录于清代闫科军主编的《古代三代、秦、汉、三国、六朝志》。

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平子这个词。南阳Xi。十六岁到三福观察社会历史情况。

不久,我去洛阳学习五经六艺。元十二年,为南阳太守保德主事。雍二年,拜阆中,后迁居商。元二年,任太史陵。永和元年为河间时期,后崇史书。四年后永和去世。张衡对科学的杰出贡献是天文学。他是古代天体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相传张衡在《浑仪注》年阐述过“浑天说”:浑天说如鸡,天体如弹丸,地如鸡中之黄,独活于其中。地球很大但很小。天地立于空中,随水而浮。宇宙理论长期主导着中国的宇宙结构理论。他是《精神构成》一书的作者,这本书解释了一些关于天地起源和天体演化的问题。他认为中原地区他能看到的星星大概有2500颗,星星总数多达11520颗。凌县长还讲解了日食的基本原理。张衡还对浑天仪进行了改进,用齿轮系统将浑天仪和计时破釜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在室内观测恒星仪器的位置。他还设计制造了风后地动仪,用铜制成,像一个酒瓶,中间有一根柱子,柱子周围排列着八个方向的机器。外面铸有八条青铜龙,排列在八个方向,与内部机械相连。每条龙的嘴里都有一颗铜丸。铜丸会朝某个方向移动,它会落在同一方向蹲伏的铜蟾口中。通过声音可以知道地震的方向。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数学方面,张衡写了《计算论》,计算一个球的体积。

圆周率=92/29张衡还擅长文学,写了30多首诗、词、碑文,其中《东京赋》、《西京赋》、《赋》为世人所称道。现存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收录于《张河间集》。

张衡,人,南阳Xi人。他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文学方面,张衡也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广博的知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亮本身并不发光,但月光实际上是太阳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太阳黑子的成因

张衡写过32部科学、哲学、文学著作,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灵宪图》。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陨石坑命名为“张衡陨石坑”,将第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这样评价张衡:“如此全面的人,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千百年来一直受人尊敬。”

奇幻的基础释义:奇异而虚幻:~的遐想;奇异变幻:景色~。详细释义:奇异虚幻。 汉 张衡 《西京赋》:“奇幻儵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冥。” 王西彦 《鱼鬼》一:“吊在腰间的大鱼篓,一撞一簸地在他脚下投着一个奇幻的影子。” 

谓虚妄,不切实际。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黎襄勤公病中异梦》:“此事似涉奇幻,然古来名臣没而成神……见於载籍甚多。”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一:“ 高第 愿意这样去冒险。她的心里,因 仲石 的牺牲,装满了奇幻的思想的。”

例句:”奇幻的动物世界,风格可爱的涂鸦作品与时尚大片结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奇幻这个词语字面的意思是奇异的幻想,或奇妙的幻想。如果把它放到文学作品的范畴,那么它代表了一个创作流派,这个流派被称为奇幻文学。它的主要特点是以中国古代元素为主,但是又增加了许多作者自己幻想出来的东西。

例如《斗破苍穹》就是奇幻文学。与它相似又对立的流派被称为魔幻,,魔幻的主要特点是以西方幻想中的魔法世界的描绘为主。简单来说就是中西的分别。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 贺

原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①。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②。

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③。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④。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⑤。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⑥。

注释

①茂陵:汉武帝墓,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刘郎:指汉武帝刘彻。秋风客:悲秋之人。汉武帝曾写《秋风辞》。开头二句言已经死去多年的刘彻,经常骑马出入汉宫,夜来夜去,早上就不见踪迹。

②三十六宫:张衡《西京赋》说西京有离宫别馆三十六处。土花:青苔。二句形容汉宫的荒凉颓败。秋天虽也有桂花飘香,但无人赏玩,三十六宫之中到处都是青苔。

③千里:指把金人从长安移到洛阳,道路很远。东关:指金人去的方向。二句言魏国官员拉着车直向千里之外的洛阳,长安东门的风非常硬,直射铜人的眸子。

④汉月:指月亮。铅水:形容铜人的泪水。二句言铜人和明月相伴出了汉宫,这时铜人潸然流下铅泪。

⑤衰兰:正值秋季,所以说衰兰。二句言只有凋残的兰花在长安道上。如果天有感情,它也会衰老的。

⑥渭城:原为秦都城咸阳,离长安不远。二句言荒凉的月色中铜人携盘独出,长安渐渐地远了,渭水的波声也越来越小。

张衡在《西京赋》里记载汉代女乐表演《清商乐》时说:“历掖庭,适欢馆。……秘舞更奏,妙材骋伎,妖蛊艳夫夏姬,……嚼清商而却转,增蝉娟以此豸。”薛综注释曰:“清商郑音,郑音即俗乐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01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