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 had been staying several weeks in the house before he engaged much of Mrs Dashwood's attention; for she was
at that time
in such affliction as rendered her careless of surrounding objects She saw only that he was quiet and unobtrusive
and she liked him for it He did not disturb the wretchedness of her mind by ill-timed conversation She was first called to observe and approve him farther
by a reflection which Elinor chanced one day to make on the difference beeen him and his sister It was a contrast which remended him most forcibly to her mother
爱德华在姐姐家盘桓了几个星期,才引起达什伍德太太的注意;因为她当初太悲痛,对周围的事情也就不注意了。她只是看他不声不响,小心翼翼,为此对他发生了好感。他从来不用不合时宜的谈话,去扰乱她痛苦的心灵。她对他的进一步观察和赞许,最早是由埃丽诺偶然说出的一句话引起来的。那天,埃丽诺说他和他姐姐大不一样。这个对比很有说服力,帮他博得了她母亲的欢心。
"It is enough
" said she; "to say that he is unlike Fanny is enough It implies everything amiable I love him already "
“只要说他不像范妮,这就足够了,”她说,“这就是说他为人厚道,处处可亲。我已经喜爱上他了。”
"I think you will like him
" said Elinor
"when you know more of him "
“我想,”埃丽诺说,“你要是对他了解多了,准会喜欢他的。”
"Like him!" replied her mother with a ile "I feel no sentiment of approbation inferior to love "
“喜欢他!”母亲笑吟吟地答道。“我心里一满意,少不了要喜爱他。”
"You may esteem him "
“你会器重他的。”
"I have never yet known what it was to separate esteem and love "
“我还不知道怎么好把器重和喜爱分离开呢。”
Mrs Dashwood now took pains to get acquainted with him Her manners were attaching
and soon banished his reserve She speedily prehended all his merits; the persuasion of his regard for Elinor perhaps assisted her peration ; but she really felt assured of his worth: and even that quietness of manner
which militated against all her established ideas of what a young man's address ought to be
was no longer uninteresting when she knew his heart to be warm and his temper affectionate
随后,达什伍德太太便想方设法去接近爱德华。她态度和蔼,立即使他不再拘谨,很快便摸清了他的全部优点。她深信爱德华有意于埃丽诺,也许正是因此,她才有这么敏锐的眼力。不过,她确信他品德高尚。就连他那文静的举止,本是同她对青年人的既定的看法相牴触的,可是一旦了解到他待人热诚,性情温柔,也不再觉得令人厌烦了。
er vt 使成为
提供
报答
着色; 执行
实施 vi 给予补偿
The artist had rendered her gentle ile perfectly
该艺术家把她那温柔的笑容表现得惟妙惟肖。
trusive adj 不多嘴的
客气的
谦虚的
He's a quiet unobtrusive student
but always does well in the examination
他是个沉默寡言
不引人注目的学生
但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很优异。
chedness n 可怜
悲惨
Her wretchedness made him feel miserable
她的不幸让他感到十分难受。
-timed adj 不合时的
失去机会的
Our visit was ill-timed my mother had guests already
我们探望母亲很不是时候--她家里已经来了客人
ibly adv 强行地
强烈地
The proposals were put to us very briefly and forcibly
这些建议已向我们作了传达
既简明扼要
又很有说服力。
obation n 认可
嘉许
The goods are not allowed to be exported without approbation of the customs
没有海关的许可
这些货物是不允许出口的。
7 esteem [is'ti:m] n 尊敬 vt 认为
尊敬
We esteem him to be worthy of trust
我们认为他值得信任。
tration n 渗透
侵入
突破
He writes with peration
他写的文章尖锐深刻。
tate ['militeit] v 发生作用
影响
Many factors militated against the success of our plan
有很多因素妨碍了我们实现计画
rd had been staying several weeks in the house before he engaged much of Mrs Dashwood's attention;
难句解析engage attention of “引起某人的注意”;
句子翻译爱德华在姐姐家盘桓了几个星期,才引起达什伍德太太的注意;
Dashwood now took pains to get acquainted with him
难句解析take pains to do sth意思是“花大力气做某事”;
句子翻译现在达什伍德太太想方设法去接近爱德华;
简·奥斯丁,她的六部小说都是“结局是喜剧的爱情小说”,她的作品是十九世纪初英国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人物和生活的一面镜子。
推荐《爱玛》、《傲慢与偏见》,喜剧色彩比较浓厚。
《爱玛》讲述的是:女主角EMMA WOODHOUSE既漂亮、又聪明、又有钱,自己打定主意一辈子不结婚,却热衷于给别人做媒,结果自己阴错阳差爱上了自己富有的邻居,最后和其他两对有情人一样终成眷属。
《傲慢与偏见》相信比较熟悉,BENNET家中有5个女儿,女主角ELIZABETH排行老二。她遇见了富家公子MR DARCY,DARCY不知不觉中爱上了ELIZABETH,但因为他外表看起来很傲慢,ELIZABETH对他产生了偏见,对他有些厌恶。经过许多波折之后,ELIZABETH明白了DARCY真正的为人,结为连理。
《理智与情感》情节波折比较大,不是很有喜剧色彩
DASHWOOD家的大女儿ELEANOR既注重情感,又懂得用理智来抑制感情的冲动,而二女儿MARIANNE却一味地认为感情不应该抑制。ELEANOR与嫂子的弟弟EDWARD FERRARS相爱,却发现他已有未婚妻;妹妹爱上了英俊的WILLOWBY,然而他玩弄她之后和另一个富家女结婚,MARIANNE任由自己放纵悲伤的感情而不小心淋雨生病,差点丢了性命,终于认识到人既要有情感,也要有理智。最后,EDWARD体面地与其未婚妻解除婚约,与ELEANOR在一起,MARIANNE也忘记了WILLOWBY,爱上了一直深爱他的COLONEL BRANDON,喜结良缘。
《曼斯菲尔德庄园》说教色彩比较浓厚,情节比较复杂。
范妮出身于贫困人家,十岁时被姨父姨妈伯特伦爵士夫妇收养。
伯特伦家的大女儿玛丽亚一边动心于笨拙而富有的拉什沃思,一边又跟纨绔子弟克劳福德私下调情,当发现后者对她缺乏真情时,便轻率地嫁给了拉什沃思,与此同时,还继续与克劳福德发展暧昧关系,直至跟他私奔。二**朱莉娅跟姐姐一样放荡不羁,差不多就在姐姐私奔的同时,也跟贵家子弟耶茨私奔。就在两起丑闻发生之前,伯特伦家的大儿子汤姆突然染病,差一点丧命。一时间,这兄妹三人几乎使伯特伦家陷入了绝境。
克劳福德兄妹是小说中的另外两个重要人物。这兄妹俩都是拥有大宗财产的年轻人。他们长年寄住在叔叔克劳福德将军家里,两人一个受叔叔宠爱,一个受婶婶溺爱,因而都给娇惯坏了。克劳福德起初想玩弄一下范妮的感情,后来居然真心爱上了她,便苦苦地追求了起来,遭到范妮拒绝后,又跟玛丽亚私奔。
克劳福德**起先有意于伯特伦家的二儿子埃德蒙,但是当她获悉埃德蒙要当牧师而不是继承他父亲的爵位时,热情顿时冷了下来。后来,埃德蒙的哥哥处于病危之际,她马上意识到埃德蒙可能成为伯特伦爵士的继承人,旋即对他又热了起来,不想让埃德蒙看清了她的真面目,最后也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女主角范妮出身于贫困人家,十岁时被姨父姨妈伯特伦爵士夫妇收养,她的高尚人品赢得了托马斯爵士的器重,也最终赢得了埃德蒙的爱,两位年轻人终于结成伉俪。
《诺桑觉寺》和《劝导》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过翻译得比较好的版本,不推荐看。
"There is no knowing what THEY may expect
" said the lady
"but we are not to think of their expectations: the question is
what you can afford to do "
“谁知道她们有什么期望,”夫人说道,“不过,我们也犯不着去考虑她们的期望。问题在于:你能拿得出多少。”
"Certainly--and I think I may afford to give them five hundred pounds a-piece As it is
without any addition of mine
they will each have about three thousand pounds on their mother's death--a very fortable fortune for any young woman "
“那当然,我想我可以给她们每人五百镑,其实,即便没有我这份补贴,她们的母亲一死,她们每人都能得到三干多镑,对于一个年轻女子来说,这是一笔相当不错的财产啦。”
"To be sure it is; and
indeed
it strikes me that they can want no addition at all They will have ten thousand pounds divided amongst them If they marry
they will be sure of doing well
and if they do not
they may all live very fortably together on the interest of ten thousand pounds "
“谁说不是呢!说实在的,我看她们根本不需要额外补贴了。她们有一万镑可分。要是出了嫁,日子肯定富得很。即使不出嫁,就靠那一万镑得来的利息,也能在一起生活得舒舒服服的。”
"That is very true
and
therefore
I do not know whether
upon the whole
it would not be more advisable to do something for their mother while she lives
rather than for them--something of the annuity kind I mean --My sisters would feel the good effects of it as well as herself A hundred a year would make them all perfectly fortable "
“的确如此。所以我在琢磨,整个来看,趁她们母亲活着的时候,给她点补贴,这是不是比给她们更可取呢?我的意思是给她点年金什么的。这个办法产生的良好效果,我妹妹和她们的母亲都能感觉得到。一年出一百镑,管叫她们全都心满意足。”
His wife hesitated a little
however
in giving her consent to this plan
然而,他妻子没有马上同意这个计划,她犹豫了一会儿。
"To be sure
" said she
"it is better than parting with fifteen hundred pounds at once But
then
if Mrs Dashwood should live fifteen years we shall be pletely taken in "
“当然,”她说,“这比一下子送掉一千五百镑要好。不过,要是达什伍德太太活上十五年,我们岂不上了大当。”
"Fifteen years! my dear Fanny; her life cannot be worth half that purchase "
“十五年!我亲爱的范妮,就她那命呀,连这一半时间也活不到。”
"Certainly not; but if you observe
people always live for ever when there is an annuity to be paid them; and she is very stout and healthy
and hardly forty An annuity is a very serious business; it es over and over every year
and there is no getting rid of it You are not aware of what you are doing I have known a great deal of the trouble of annuities; for my mother was clogged with the payment of three to old superannuated servants by my father's will
and it is amazing how disagreeable she found it Twice every year these annuities were to be paid; and then there was the trouble of getting it to them; and then one of them was said to have died
and afterwards it turned out to be no such thing My mother was quite sick of it Her ine was not her own
she said
with such perpetual claims on it; and it was the more unkind in my father
because
otherwise
the money would have been entirely at my mother's disposal
without any restriction whatever It has given me such an abhorrence of annuities
that I am sure I would not pin myself down to the payment of one for all the world "
“当然活不到。不过,你留心观察一下,人要是能领到一点年金的话,总是活个没完没了。她身强力壮的,还不到四十岁。年金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年一年地给下去,到时想甩都甩不掉。你不懂这种事,我可体验到给年金的不少苦楚,因为我母亲遵照我父亲的遗嘱,年年要向三个老仆人支付退休金,她发现这事讨厌极了。这些退休金每年支付两次,要送到仆人手里可麻烦了。此后听说有一个仆人死了,可后来发现并没有这回事。我母亲伤透了脑筋。她说,她的财产被这样长久刮下去,她哪里还做得了主?这都怪我父亲太狠心,不然这钱还不都是我母亲的,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加今,我对年金憎恶透了,要是叫我给哪个人付年金,我说什么也不干。”
ity n 年金
养老金
The law enables us to receive an annuity
法律授予我们领取年金的权利。
in vt 欺骗
I was taken in by the sale an-the car turned out to be uneconomical and unreliable
推销员欺骗了我——那辆汽车结果既不经济又不牢靠。
rannuated adj 老朽的
退休的
Are you still riding that superannuated old bike
你还骑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吗
osal n 处理
The money is at our own disposal
这钱由我们自由支配使用。
rrence n 可憎恶的事
憎恶
A cordial abhorrence of waste
对浪费的深恶痛绝
[pin] vt 将用针别住
钉住
压住
He was pinned down by his attackers
袭击他的人把他按住了。
it is
without any addition of mine
they will each have about three thousand pounds on their mother's death--a very fortable fortune for any young woman
难句解析as it is 意思是“事实上”;on their mother's death意思是“她们的母亲一死”;
句子翻译其实,即便没有我这份补贴,她们的母亲一死,她们每人都能得到三干多镑,对于一个年轻女子来说,这是一笔相当不错的财产啦。
is very true
and
therefore
I do not know whether
upon the whole
it would not be more advisable to do something for their mother while she lives
rather than for them--something of the annuity kind I mean
难句解析upon the whole原因是“从整体上看”;be advisable to do sth意思是“做某事更可取”;
句子翻译的确如此。所以我在琢磨,整个来看,趁她们母亲活着的时候,给她点补贴,这是不是比给她们更可取呢?我的意思是给她点年金什么的。这个办法产生的良好效果。
埃莉诺和玛丽安是两姐妹,由于两姐妹的父亲逝世后遗产归他前妻所生的儿子约翰,她们和她们的母亲不但经济上拮据,还得摆脱寄人篱下的生活。她们终于在德文郡一座乡间别墅内安了家。
这一来,埃莉诺和她爱上的青年爱德华(她嫂嫂范妮的弟弟)分了手,而玛丽安在乡间邂逅并迷恋上的威洛比也突然有事去了伦敦。两姐妹就这样都和她们所爱的人分开了。
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两头恋爱都发生了波折。当埃莉诺听到露西·斯蒂尔私下告诉她和爱德华私订终身已有四年之久时,她硬压住了感情,保证为她保守秘密。埃莉诺把失恋的痛苦藏在心底,在玛丽安终于遭到了威洛比的拒绝,精神大受刺激,后来甚至在病倒的过程中,竭力安慰妹妹,帮助她振作起来。
露西遭到爱德华的母亲,富孀费勒斯太太的反对,她硬要她儿子和莫顿爵士的独生女结亲。
爱德华不愿,他母亲竟剥夺他的继承权,把财产传给次子罗伯特,这时,埃莉诺心胸还是那样开阔,受人之托,通知爱德华可以得到一个牧师的职位,有条件和露西成婚。哪知露西转而去追求那交好运的罗伯特,和他结了婚。这样,埃莉诺和爱德华才能终成眷属。
理智与情感艺术特色——风格
在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的创作中,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一个始终贯穿全文的写作特色之一,在艺术的表现中,这种基于现实表达的写作方式,更好地将生活的原型表达出来。
简·奥斯汀就是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采用现实眼光来观察简·奥斯汀周边的生活方式,并通过现实的写作手法,更多的现实笔调,个性化地将当时西方社会文化的与众不同展示出来,尤其是文艺复兴之中各种黑色连释的写作个性。
简·奥斯汀通过清醒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着眼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刻画,跨越了当时风靡英国的感伤主义,成为当时英国现实主义写作的先行者。
这种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将当时英国的道德、文明、标准化语言等各方面问题,通过简·奥斯汀女性的视角,将《理智与情感》中的现实环境缩小到简·奥斯汀的生活空间中,将女主人公的故事放在父权制度的背景下将其扩大;
并通过对现实的剖析,将情感与理智进行归类,并将多愁善感作为批判对象,如实地、朴素地描写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从现实的角度来打动观众,并引起一定的思想意识共鸣。
简·奥斯汀在《理智与情感》中将对上流社会的那种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的嘴脸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尤其是简·奥斯汀在写作中,融入清醒的现实主义写法,将对当时的那种男尊女卑的思想进行了委婉的抨击,将这种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融入在整部作品之中;
其中,从当时反对的声音来看,对简·奥斯汀缺乏广度、深度、激情以及节奏感的批判来看,这些也正是简·奥斯汀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一大表现。
李安的《理智与情感》一如他一贯的**风格,突出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
姐姐爱琳娜是理性的代表,她对于所有的一切都处理得很识大体,而妹妹玛丽安则是感性的代表,她坚信爱情是热情如火的。爱德华的到来打开了爱琳娜从未开启过的心门,可是理性的她始终都克制着自己的感情,理性的交谈,理性的微笑,于是,爱德华以为她对他只是友情,加之已有婚约在身,两人被迫分开,没有任何承诺。在搬去巴顿小屋之后,布莱登上校的出现并没有打动玛丽安的芳心,她爱上了风流倜傥的威勒比,体验着她所向往的热情如火的爱情。然而,事情就是这样的阴差阳错,就在威勒比准备求婚的那天,发生了一点意外,他面对身无分文的窘境,终于向现实妥协,弃玛丽安于不顾,迎娶了身价不菲的富家女。
“说变心就变心,哪能算是爱……爱是永不褪色的印记。”曾经的山盟海誓犹在眼前,而斯人不再。玛丽安终于不支病倒。而布莱登上校却自始至终都不曾离开,因为曾经失去,所以懂得珍惜。而玛丽安清醒后的一句“谢谢”,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感性的她终于明白,只有平淡的感情才能够细水长流。而爱琳娜呢,自从搬去巴顿小屋之后,她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与爱德华的重逢,可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尤其是露茜的出现。如果说刚开始她还半信半疑的话,那么当露茜拿着那块绣着“ELF”的手帕在那抹眼泪的时候,她完全处在崩溃的边缘。她的心里有着无限的痛苦,却不能言说,还得大度地帮助爱德华和露茜开始新生活。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出现,露茜爱上了爱德华的弟弟罗伯,于是,爱德华恢复了自由之身,当他告诉爱琳娜他没有结婚的消息时,爱琳娜终于不再压抑自己的感情,失态地大哭,她压抑得太久了,都已经麻木了,却在这突如其来的幸福面前展现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故事的结尾是皆大欢喜的,理性的爱琳娜和感性的玛丽安都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只留下威勒比一个人在那里权衡到底是爱情重要还是金钱重要,但无论是什么结果,他都已经做出了选择,既然做了选择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理性还是感性,这是一个问题,幸福的真谛在于就做你自己。独一无二的你一定会收获独一无二的幸福。
爱德华是简**名作理智与情感里姐妹花之埃莉诺。达什伍德的钟意对象,因背负婚约,不得不隐压对埃莉诺的爱情,苦己害人,一本怅然若失恨情账直留到书末方才澄清。我长久以来,把爱德华视作“影子绅士”,他既不如风流倜傥的威洛比疾烈如火,又难比默默坚守的布兰登上校那样相伴左右,温热如茶。统共没几次出场,一大半事迹不过妇孺流言八卦,而且每一回现身都突兀驰来,尴尬退走,徒徒加重沉郁砝码。
我与他很隔膜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实我对这本书本身不够熟。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读”过它,从一开始即硬听下来。念书时给自己加的英文听力餐,一早变了教条款,大概总比不得信手闲翻情味浓郁,只求耳朵巡捕,字字通达,倒完全忽略个中血肉之躯,何况特别飘忽的一位。几个月前忙于K书,夜深难眠,挂上耳机又听一遍,达什伍德家二位**之间醇厚亲情常让我眼热,而爱德华兄,依然被我虚化为睡前背景音。看了**奥斯丁**的遗憾,反而久久咂摸亨利家佣赞扬理智与情感一节,说最体谅爱情的人才写得出,有此禀赋已是上天眷顾,不枉此生了,随后翻箱倒柜竟找不到这本我印象里贴身的小本本,查对单子,发现原来也还在上海,于是只得将就维基百科给的PDF过两页瘾。
不过计算起来,这位缺席男一号之所以朦胧,不赖我单方面责任,简**自己也“难辞其咎”。记得我某晚听至爱德华初次拜访诺兰达什伍德家,差一点就要从床上跳下来。写法间接减省得无以复加,仅止于达什伍德母女、姐妹的深谈,前者赞扬他为人同其姐姐--达什伍德家法律上现任女主人:吝啬势利、薄情冷血的范妮大相径庭;后者讨论他是否才华洋溢、英俊潇洒,姐妹各执一词,妹妹分分钟套得姐姐真心话。至于他如何出现于诺兰老宅,做客期间做过什么,说过什么,并无详细交代。
对照一下,我不能不钦佩十余年前李安执导、爱玛。汤普森编剧的同名**为具象爱德华这个人物所做的尝试。简**把爱德华的戏份推压到达什伍德家被范妮撵走,落户于遥远的巴腾山乡,二**玛丽安情场落马之后。她苦苦盼着情郎威洛比回头,甚至将马背上的爱德华错认作他,视线清晰的瞬间,一腔热情遭遇灭顶寒流,聪明的简**拐宕一笔:那个时候,也唯有爱德华是可以被原谅的,在玛丽安心中,他的到来,以及或可给姐姐的真挚幸福,不啻于为她无力挽留的破裂爱情灌注象征性延续。于是她又哭又笑,笑中含泪,这是非常感人的一个细节。由此自然带入为期一周、爱德华的发言、神情、心境,而此前他的形象,只有侧绘素描。书里面如此布局完全没有问题,倘若搬上银幕,真空的前情,几乎未提供任何可以依据的画面或对白,可以说,就只好担当一具人骨图。
更早一点的影剧版理智与情感,在这个节点上的处理是很机械的,不过把埃莉诺和玛丽安讨论中、爱德华平板无趣故此对阅读毫无建树的朗读方式重复一遍。而李安版,爱德华自一开场就能稳稳扣牢观者心旌。达什伍德伍德太太替缺席的 玛格丽特打圆场,说她不习惯见生人,爱德华就回应,他自己也很害羞的。姐姐范妮强行挪用了一间达什伍德姊妹房间给弟弟,询问他窗外风景可好,岂料他早已换入偏厢客房,转而含蓄称赞房间对面view很好,马厩保养得宜。玛格丽特躲在图书室里,他就与埃莉诺聊地理,把桌底下的学问家引出来。他为玛格丽特扮剑客,听得懂玛丽安的悲怆钢琴,与埃莉诺无话不谈,他有感情过往,几欲倾诉,戛然而止。这十几分钟戏,交由发音磕巴、步履谨慎、略略外八字的休。格兰特处置,他没有我所认识的牛津人那样滔滔,一直以一种迟疑而保留的状态表演,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严谨呼应简**为爱德华贴的标签:不善辞令、矜持拘束、诚挚体谅、有闲云野鹤之意,羁绊于母系冀望中。
断续看这部**也颇有几次,每到爱德华初出场,和之后因达不到玛丽安要求的 朗读而抹眼搓鼻一段,总会哈哈笑出声,暗叹幸甚,简**尚有爱玛。汤普森及李安这样熟悉她的浅荡喜感的出色知己。
加血加肉的戏码延续到故事重心移位到伦敦。爱德华上门拜访达什伍德姐妹,一进门又撞见与他曾私定终身的露西。斯蒂尔**。简**形容他的错愕,扭头就走的念头和单刀赴会的莽撞一样强烈。若非考虑到旧爱新欢集齐,确实是个exceed ingly foolish场面,我听到这里,不猛力便按不下笑意的。书中又掺和了不明就里穷搅局的玛丽安,以爱德华坐立不安、草草告别为句点,讨人厌的露西则一定要挨到他离开了再退场。李安版此处顺势一拧,编派爱德华推说要回去范妮那里,露西即跳起来问可不可以请他护送,她也碰巧要去问安。诸人各怀心思、眼神微妙互相拉锯,休。格兰特看样子哑巴黄连,恨不能一头撞死干净。就薄薄一转手,剧情骤然升级,显见编剧功力,又格外强调爱德华之命里煞星,有苦难言。
07BBC版理智与感情情感语录时限上比李安版充沛得多,爱德华的戏份可以从容照搬原著,原著白描的地方,则很明显推敲过李安版,比如马厩说、灰尘遍布的图书室、爱德华对自己的性格剖析、与达什伍德一家交情、被露西。斯蒂尔胁迫离开等等。我在知晓剧情甚至对话的情形下看**,往往非常挑剔。理智与情感的**改编,却给了我很不一样的感受,尤其当我意识到原著本身的扼要部分有可能招致空白图像时。因此我总有一点温暖,在这样多跟风、以为换几套长袍编几顶发式便可号称简**经典剧目之中,到底还是有精雕细琢的良品,有真正原意帮她焕彩的简迷班底。
我对爱德华的一点认识,大抵也得益于这期老制作。当然,故事还得具备时代性,书里的求婚环节,埃莉诺喜极而泣,飞奔出门,愣愣爱德华缓半拍才会意直追,此后他由激烈到踏实的情绪转变,简**又曲笔绕过。**不可以这样慢调绅士,哭完了就得抓紧告白,李安版如此,07版也如此。这也是包括我在内许多简**读者泪腺莹润的段落,在我,耳朵同目力传递一般讯号,直抵水渠。
不过现在,为埃莉诺欣喜倒在其次,我更容易心疼她背后的简**,芳华正茂写得如此干净清爽故事,一直待到三十好几才小范围发表。她对一切的隐忍,更加久长,为什么连一个憨憨木木、正直如朗月清风的爱德华都未曾出现在她明净的目光里,不能由她缓释心情后,微笑问候一句,你好吗,爱德华?
1、硝烟以外的抗争与反思
简·奥斯丁出生于史蒂汶顿郊区,在这里她从十几岁就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这个安宁的小村庄为她提供了早期的创作灵感与写作素材,远离城市的喧嚣,闹市的烦扰,都汇的耀眼与冕红。乡村的朴素与自然给予了她最真实的眼睛,洞察英国乡村的方方面面,深入透析社会本质。奥斯丁自己曾写到:“一个乡村中的三、四户人家是合适的写作对象。我的作品好比方方的二英寸大小的象牙小品……我不能写一篇传奇,正如我不能写一篇史诗,我决不能坐下来写一部严肃的传奇;……我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风格,就是我自己的老样子干下去……”①。奥斯丁的作品多取景于英国乡村,而正如她自己所言,作品大多是描写乡村的生活,平静而优雅,没有风起云涌的政治变革,没有激烈冲突的战争场面,有的只是教区的宁静,乡村里的漫步、野餐、聚会、婚姻、互访等生活小事,奥斯丁通过这些细小的琐事,展现了英国社会的文化与其中内涵。
英国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曾经说过:“诗人,和哲学家、画家、雕塑家及音乐家一样,在某个意义上是创造者,然而在另一个意义上他们也是时代的产物。即使最超拔的人也不能逃脱这一从属关系”, 但是,人们通常不认为奥斯丁是一位时代的作家,认为她的创作脱离了当时英法战争的大环境,维多利亚和爱德华②时代的人们指责简·奥斯丁的作品从未提及到法国革命或拿破仑战争,认为战争的引入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小说家所不得不做的事情,而到了20世纪,批评家则将这一指责现代化,对她的创作遗漏了工业革命而表示遗憾。但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简·奥斯丁虽然没有把战争当作主题引入作品,但不可否认,她作为乡绅阶级的艺术家出现在读者面前,在她的作品当中,处处体现出她所肩负的时代责任。新的世纪有着新的开始,新兴的力量与观点,不断地改变着原有的观念与思想,当18世纪迈向19世纪之际,多少世纪以来的英国生活方式正在悄然起着改变,带着对新世纪浓厚的兴趣而又矛盾的情感,奥斯丁警觉地洞察着这些变化。
奥斯丁早期创作阶段,正是英国短暂的革命热潮高昂的年头,英国达到了起飞进入经济阶段自我维持持续发展的阶段,由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战争中的胜利,英国获得了制海权,并在海外贸易中大大领先,财富与权利的改变,使得新思潮进入原有的乡绅阶层,经济地位的转变,促进了体制的改革,乡绅阶层的自我形象空前地加强。在奥斯丁崭露头角的时候,也正是乡绅阶层的权力,影响和声望最鼎盛的阶段,在地方上,小市镇和乡村不可避免地被这一阶层所控制。在1795—1798年间,国内反革命情绪高涨,奥斯丁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代的影响,在小说结构上沿用了以为旧制度辩护的思想逻辑为基础,反对代表激进思想的个人情感。事实上,“情感”作为了当时反社会和实际上不仁慈行为的托词,而奥斯丁始终捍卫了原有的乡绅阶级形象,对于“情感”作出了温和的讽刺。早期作品《理智与情感》通过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的婚姻故事来强调理智的重要性,姐姐埃莉诺重视理性,在婚姻的选择上,一直克制自我的情感,理智的判断力成为了其魅力所在。相比之下,妹妹玛丽安开始追求的则只是情感的满足,当冲动的行为带来严重的伤害后,终于明白了理智的重要,意识到听任情感的愚蠢。在小说中,奥斯丁并没有对这种听任个人情感的个人主义表示出深恶痛绝,只是用白描的手法对此作出了温和的讽刺。
显然,长期生活在英国乡村的奥斯丁,受到到传统的英国文化影响,在处理婚姻恋爱的问题上,依然顺承传统的道德观念,更确切来说,早期的奥斯丁用旧式的乡绅阶层的婚恋观来构建了她的小说世界,作品更多地属于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十八世纪文学传统,其女性的纤细使她的嘲讽幽默而不至于过分辛辣。理性主义使她坚持自己的创作道路,采用更多的客观描绘,使读者始终处在看台上以观众的身份去感受她建构的理性世界。在世纪交替之际,英国乡村文化也顺应革命的浪潮变动,而奥斯丁在此风云莫测的时代,坚持了她理想中的完美世界,可以说,奥斯丁没有被动地接受文化变迁的洗礼,她思考,她回望,她相信绅士的传统是不变更的真理,也是最完美的婚姻的基石。
在旧式体制中,英国乡村是一个以拥有土地的乡绅为领袖的紧密社会群体,乡绅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必须履行自身的职责,即当时盛行的“济贫法”。虽然在革命浪潮带来的经济转型后,这种体制已发生根本的改变,在繁荣的十八世纪,处在社会上层的乡绅阶层对贫困人群已经置之不理,但在奥斯丁的世界里,依然推崇旧式乡绅所应有的社会责任。在《傲慢与偏见》中,达西成为了乡绅阶级中完美的典型,他遵循乡绅阶级所规定的门第制度,婚姻与恋爱都必须讲求社会地位的相当,而且保持了作为乡绅所拥有的风度,在得知威洛比的卑劣行径后,依然施以帮助。虽然,在今天看来当中所强调的门第观念是陈腐落后的,但在小说里也并没有明显的讽刺,相反,奥斯丁在此问题上依然接受了传统的观念,按照旧式的乡绅阶级归属划分,决定条件不是金钱,而是出身,因此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接受达西的求婚后,凯瑟琳夫人前来阻挠的时候,伊丽莎白有这样一句话,“我认为,我跟你外甥结婚,并没有背弃自己的出身。他是个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我们正是门当户对。”③甚至在后期较为成熟的作品《爱玛》当中,门当户对依然成为完美婚姻的必要组成要素,这表明作者的认为在中产阶级社会中,爱情和婚姻是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联系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奥斯丁目睹了乡绅阶层的变化,工业革命带来新贵族的兴起,取代了原有的乡绅阶层,这一切的改变都影响了奥斯丁晚年创作风格的新变。奥斯丁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在这位作家的小说创作中可谓独树一帜:它张扬“情感”优于“理性”,塑造理想化的女主人公,表现出对土地贵族的失望,运用了新的叙事文体。比起好评如潮的《傲慢与偏见》、《爱玛》等作品,《劝导》则不能迎来评论界的一片呼声,甚至有人认为“如果不是健康原因……她肯定要作修改”④。的确奥斯丁在《劝导》当中大胆地走出了原来的写作模式,颠倒了“理智”与“情感”的地位,“情感”在《劝导》当中显然是经过了奥斯丁的精心锤炼,以绝对的优势抵制了理性的元素,“情感”第一次在奥斯丁的作品当中充当了主角。可以看到在《劝导》之前创作的五部小说在主题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描述“理性”如何历尽曲折、制约了“情感”,使主人公有了美满的婚姻。《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不顾家人的反对放纵自己的情感,终究在缺失理性的情感当中饱尝爱情的苦果,遭到了爱人的抛弃,最终在听从埃利诺理性的劝导后,走上了幸福的道路;经典之作《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偏见与达西的傲慢每每阻挠了他们美好的爱情,终以双方的理性认识,跨越了傲慢与偏见的障碍,才体检到理性的珍贵,爱情的温馨;《诺桑觉寺》中,凯瑟琳从虚无缥缈的哥特式小说世界中醒悟过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而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理智造就了深沉谨慎的范妮,情感让玛丽热情而奔放,在最终的庄园女主人争夺战当中,还是让理性成为了主旋律;《爱玛》的女主人公一厢情愿的撮合给别人和自己的婚恋都带来障碍,待到醒悟后才发现幸福就在身边。这些作品无一不证明“理性”比“情感”更重要,这也就是奥斯丁一直以来的风格。但《劝导》写的则是女主人公由“理性”向“感情”转变而后获得幸福的过程。女主人公安妮年轻的时候听从罗塞尔夫人的“理性”的劝导,忍痛割舍了和平民文特沃斯的热烈恋爱,理性的决定没有为安妮带来任何的幸福感,反而给她带来长达八年的思念和痛苦,险些断送了青春。八年后,安妮与文特沃斯再度相遇,“情感”终于无法再压抑,安妮坚决排除了“理性”的误导,同文特沃思恢复交往,重燃旧情,终于迎来幸福的婚姻。《劝导》成为奥斯丁第一部表现“情感”优于“理性”的小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劝导》当中奥斯丁所描写的“情感”也只能称之为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倾向,这种浪漫的色彩还带有浓重的理性印记,“情感”跨越“理智”也只不过是在传统的范围当中,并不大胆,也不放肆,这与反传统的拜伦式浪漫主义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奥斯丁在长期的理性主义写作后的一个过渡,还称不上是转型,但“情感”第一次被奥斯丁置于优于理性的地位,表明她在观念上有了重大变化。她已经把理性作家约翰逊博士(Dr Samuel Johnson,1709—1784)从至高无上的宝座上请下来,第一次让考柏(William Cowper,1731—1800)扬眉吐气地统摄作品基调。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说过:“在《劝导》中既有特殊的美,也有特殊的枯燥。这种枯燥往往是在两个创作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的特征。”奥期丁显然在《劝导》中表现出了这种“过渡阶段”的新特征。可惜,由于作家早逝,这种新倾向未及充分发展就中止了。
2、“情感”与“理智”碰撞下的女性塑造
人们认为,十八世纪的启蒙理性思想促成了第一场女权运动的浪潮,如果一个社会中的道德和社交行为成为讨论的重大议题,那么作为一位高举理性旗帜的女性作家就有必要参与到这场辩论当中。因此,简·奥斯丁也肩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加入其中,通过笔下的人物探讨妇女的地位,其中涉及女性教育、婚姻、道德自主与家庭权威的问题。奥斯丁更是在其作品中多次塑造理性女性形象,由此阐述女性应被看成与男性有同样道德的完全理性的人。她把笔下的那些女主人公放在当时的父权至上的社会中来观察,在那个社会中,人们的思想价值建立在财产所有权上,由于一代代的财产都为男继承人所得,女性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只能顺从男人,所谓的法律规定等。因此,奥斯丁笔下的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爱玛那个独断独行的父亲,如何想法设法要让自己的女儿嫁个有钱人的伊丽莎白的母亲,还有一大批拥有社会身份地位的青年才俊,虽然处在社会的上层,却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当然少不了的是那些受到良好教育,却又不能正确控制自己情感与理性平衡的绅士与淑女,而其中又以女性作为着力点,奥斯丁在年轻的时候就试图把女主人公全面地放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去,探讨她们对传统道德和社会习俗的复杂而往往相互冲突的要求所作出的种种反应,显示奥斯丁出对女人在男人世界中所处的地位有成熟的认识。
塑造理性的女性,首先涉及的是女子教育问题,接受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在旧式的英国传统中,女子教育是受到很多的束缚的,女子并没有机会获得与男子同等地位的教育,这个时期的许多女子要是想获得教育,就只有由家人或请家庭教师,更或是由母亲直接承担教育的责任。奥斯丁笔下的理性女性同样也体现了这一要求,接受教育是改变自身素质的唯一出路,奥斯丁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无论在早期作品《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还是后期的《曼德菲德庄园》《劝导》等,最后能够认识自身超越自我的都是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们都是乡绅阶层的淑女,但良好的教育却不是幸福的全部基础,奥斯丁在作品中也明确了这一观点,财产是女性幸福的建构基础,如果失去了这个坚实的物质基础,无所谓有幸福的婚姻,当然,奥斯丁笔下的强调的是乡绅阶层的幸福婚姻,淑女们要成就一段美好姻缘,还必须有金钱作为后盾,即使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没有经济的实力,单靠个人能力也不能找到一条好的出路,婚姻成为了淑女们通往美好世界的唯一选择。在《爱玛》中有这样一段话:“单身妇女,若收入微薄,当然令人耻笑,惹人讨厌,是儿童取笑的对象。单身妇女若有财产,总是令人尊敬的,完全可以做到通情达理、讨人喜欢。”,⑤显然,在奥斯丁看来,缺少经济上的支持而又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妇女,在社会地位上,依然处于劣势。
理性作为奥斯丁塑造女性形象的关键词,在她的小说中有着深刻地反映,对于当时以赞美情感为主流文学内容,奥斯丁始终坚守着理性的阵地,而对文学中经常出现有着无法克制的强烈情感才是优秀的人物表现,她却抱着相反的态度,奥斯丁对一味赞美情感有着不同的意见,在她笔下情感支配的人物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惩罚,而这种惩罚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英国早期旧制度的思想逻辑为基础的,以《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为例,多情的玛丽安相信情感,但情感却仍然作为一种危险的反动行为,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因此,一味信任自己的心不能给玛丽安本人带来任何好处,“情感”这一要素作为英国前一扩张时期中的典型的以人为中心的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此时在这个反动时期则被人作为是自我中心的唯我主义,因此,奥斯丁将其视作反社会的元素掺入塑造女性形象当中,事实上,奥斯丁并没有让“情感”成为主人公玛丽安本质上依附的东西,故事的最后, 玛丽安听从了姐姐埃莉诺的劝导,作出了理性的选择,走上了幸福的道路。可以说,奥斯丁所塑造的仍然是善良的士绅阶层的淑女,从而鲜明的表达了她对士绅阶层抱有的希望与忠心。与“情感”相对比的,是埃莉诺所代表的正面信条,埃莉诺始终被用心地设置在理性的行为圈当中,某种程度上是一直与玛丽安的“情感”作对比,奥斯丁的这种安排,更容易让我们感觉到,埃利诺所承受的痛苦更甚于玛丽安,在埃利诺的情感世界当中“理智”与“情感”相互的碰撞,虽然“理智”始终占据了上风,但“情感”的威力也不是说一时片刻可以抹煞掉的,两者的对抗在反复地折磨着埃利诺,而她终究用强大的意志把自己的感情控制在理性的范围,当然埃莉诺也有冲动的时候,这样的刻画更让埃利诺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她的冲动存在着善意的保护,尤其在处理与她妹妹玛丽安和母亲的问题上。另一方面也在更高的社会层次上,在奥斯丁心中这种社会观念总是和士绅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高贵的社会责任,至于完全的“情感”支配的人物在她笔下则是庸俗的表现。
奥斯丁被二十世纪的文学评论家们誉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不仅是因为她的小说有天衣无缝的结构和精湛的刻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因为她的小说有着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士绅阶层的淑女形象,她开创了描写日常生活小说,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傲慢与偏见》是她最受欢迎的小说,后人提到这位现实主义小说家,自然会想到这部只描写三、四户乡村田园人家生活的作品。奥斯丁通过《傲慢与偏见》,用小题材展现了大世界,她通过《傲慢与偏见》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机智的女主人公伊莉莎白,她聪明善良,具有良好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她拥有与男士同等的敏锐的洞察力与判断力,这是当时旧式体制下英国妇女所缺少的才能,可以说,伊丽莎白并不是当时社会公认的淑女典范,在奥斯丁生活的年代,社会对淑女的要求是跟女性的才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女性的敏锐与机智是不能作为衡量的标准,奥斯丁故意在《傲慢与偏见》中让女主人公把才艺放下,因此,她对钢琴舞蹈并不精通,社交并不是她的强项,这样的伊丽莎白似乎也刚具有特殊的魅力,脱离了原有的淑女标准,更加富有个性,可以说,奥斯丁笔下的伊丽莎白是奥斯丁心中的理想淑女。在伊丽莎白的形象塑造中,奥斯丁把“理智”放在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她认为女性也具有与男性同等的理性思维。而且认为妇女和男性一样智力发达,有一样的理性的出发点。她把达西作为聪明人来描写,向伊莉莎白学到东西,一如后面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一样,这事实上象征了奥斯丁对女性智力的信心,有力的反对了性别歧视,重新塑造了妇女的形象,也让后来的作家有所借鉴。
在后期奥斯丁的创作《劝导》中,与前几部作品却大相径庭。女主人公安妮·埃利奥特和海军军官温特沃思倾心相爱,可她的父亲沃尔特爵士和教母拉塞尔夫人却嫌温特沃思出身低贱、没有财产,极力反对这门亲事。安妮出于谨慎,听从了教母的劝导,忍痛与心上人分手。八年后,温特沃思休役回乡,安妮意识到了当年的错误,两人历尽曲折而重归于好,喜结良缘。与玛丽安、爱德蒙、爱玛正好相反,安妮是弃谨慎而求浪漫。这表现了她对早年炽热恋情的渴望,对未来的满怀喜悦和信心,是有充分理由的,而过去的谨小慎微似乎成了胡作非为的对上帝的亵读,年轻时候被迫采取了谨慎小心的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染上了浪漫色彩。奥斯丁在此第一次对“情感”一词给予肯定,这与她前期对情感的贬抑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劝导》对“情感”作主导的浪漫爱情的神奇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安妮由于过于理智而经受了整整八年的痛苦,在这八年中,她香消色退,瘦弱不堪,早早地失去了青春的艳丽。然而在心上人回来后,她的容颜因爱情的滋润而迅速恢复了昔日的风彩,在莱姆受到了堂兄埃利奥特先生的倾慕,连她那认为美貌仅次于爵位的虚荣的父亲也觉得她变得更白净、更娇嫩了。在此,奥斯丁热情地歌颂了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情感”,塑造出一个青春活力,情感优于理智的安妮,难怪有人说《劝导》是一部关于“青春风彩的失去与回归的故事”。
3、绅士与淑女的婚姻
奥斯丁的作品中,无一例外地以婚姻为主,以英国当时的乡间体面人家的婚姻大事为题材是奥斯丁所有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她的早期习作的范围。她最关心的是女主人公,往往是体面人家的没有丰裕陪嫁的淑女的婚事,这是奥斯丁在艺术上自觉的选择——以小见大,在平凡中见真实。在《傲慢与偏见》中,更是开篇就以婚姻为起点进行故事的陈述,但值得注意的是,几乎在每个完美婚姻的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关系,其中又以经济关系为主。那么在研究故事中探讨的妇女问题时,就无可避免地牵涉到其中,事实上,奥斯丁始终是把婚姻问题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去考察,尤其是经济关系,因此奥斯丁创作的故事始终都以社会现实作为基础。
人们常常笼统地认为奥斯丁专门描写爱情与婚姻,其实她首先和主要写婚姻问题,不是作为爱情结果的婚姻,而是作为经济需要的婚姻。这里所说的婚姻,显然不涉及感情,纯粹是个经济问题、生存问题。因此可以说,与作者的宣称相反,所谓“有财产的单身汉需要娶位太太”根本不是什么“举世公认”的“真理”,而只是班纳特太太的一厢情愿。我们也可以说,在《傲慢与偏见》中,真正的“举世公认的真理”,不是“有财产的单身汉需要娶位太太”。而是“没有财产的妇女需要嫁有财产的丈夫”,这里涉及士绅阶层的婚姻问题。在当时旧式体制的英国社会,士绅阶层的淑女即使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丰厚财产,除了结婚就没有别的出路,但从《傲慢与偏见》的整个描写来看,奥斯丁还不是单纯探索妇女的婚姻问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极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上的社会条件下的婚姻关系。
经济基础成为了完美婚姻的必要成分,可以说,奥斯丁笔下是一个以经济基础决定一切的生存世界,绕过围绕婚姻关系的描写,透过表层描写会客,喝茶,跳舞,聊天等社交世界,揭开外层,看到的就是一组组以数字构成的世界,无论在哪部作品中都可以找一大堆代表金钱的数字,如《理智与情感》中,第一章就交待了达什伍德先生拥有七千磅的家产,而他留给他三个姑娘每人一千磅,以表示他对她们的慈爱。在《傲慢与偏见》里也有相似的描写,班纳特先生拥有年进两千磅的地产,班纳特夫人拥有四千磅的嫁妆,而五位班纳特**只能从母亲方面得到年息四厘的一千磅存款。后期作品《爱玛》依然没有脱离金钱与婚姻的关系,在《诺桑觉寺》中更是说到:“不管那些传奇故事里怎么说,没有钱这东西是不行的”。历来英国小说在描写妇女婚姻方面的小说枚不胜举,但像奥斯丁那样直接从经济关系揭示妇女地位的作品就并不多见,奥斯丁透彻地从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本质出发,探讨了十八到十九世纪英国妇女在社会阶级地位上的变化。
在奥斯丁看来,最理想的婚姻莫过于理智与情感的结合,二者之中,理智应该是占据上风的,这从她前几部作品中可以看出来。《理智与情感》中的姐姐埃莉诺审慎理智,把感情埋藏在心底,妹妹玛丽安则一味放纵自己的情感。结果埃莉诺和自己所爱的人终成眷属,而玛丽安被恋人抛弃后终于意识到自己放纵情感的错误而嫁给了有钱有势却毫无浪漫色彩的中年人布兰敦上校。另外一部作品《傲慢与偏见》被认为是奥斯丁最具光彩、最机智明快的作品。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不受钱财的诱惑而先后拒绝了俗不可耐的柯林斯以及傲慢的达西,达西则克服了理智上对伊丽莎白家中其他成员的不屑而屈服于对伊丽莎白的爱情,因而这被认为是一部爱情浪漫的经典之作。故事里描写了各种各样的婚姻与金钱的关系,吉英与彬格莱、达西与伊丽莎白、韦翰与丽迪雅、柯林斯牧师与夏绿蒂·卢卡斯……夏绿蒂和丽迪雅代表两种极端,前者只追求“可靠的储藏室”,日后可以不致挨冻受饥,后者却纯粹出于性的冲动,完全不顾后果。班纳特先生拥有年进两千镑的地产,班纳特太太嫁给他时有四千镑的嫁妆,班纳特家五位**结婚时每人只能从母亲方面得到“年息四厘的一千镑存款”。彬格莱有十万镑遗产,每年进项在四五千镑;彬格莱**有两万镑嫁妆。达西先生有年进一万镑的财产,他的妹妹乔治安娜有三万镑的嫁妆。韦翰与丽迪雅私奔后,至少向达西敲诈到一万镑才肯正式娶她……当然,还有那个使班纳特太太无限愤慨的遗嘱“附加条款”,就是它决定了班纳特家五个女儿的命运,可以说,在《傲慢与偏见》作者用透辟的眼光向人们表明,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无非是金钱交易、利益的结合。柯林斯牧师与夏绿蒂的婚姻是个典型,作者通过不同类型的婚姻关系把资产阶级婚姻从经济实质到礼仪形式都进行了透彻的揭露。奥斯丁的其他两部作品《曼斯菲尔德庄园》和《爱玛》更是强调了理性对幸福婚姻的重要性。前者的男主人公爱德蒙最终放弃了活泼浪漫的玛丽而选择了审慎理智的范妮,后者的女主人公爱玛在奈特利先生的帮助下意识到只有门当户对的婚姻才是正确的婚姻,因而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和门第相当的奈特利结成伴侣。
#读后感# 导语《理智与情感》虽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但写作技巧已经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经作者的巧妙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合理。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 读后感频道!
篇一《理智与情感》读后感800字
我们常常会抱怨自己过于感性、又或者处理事情太理性,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纠结到底是理性好还是感性好,这也是一直伴随我的一个问题,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看到简·奥斯汀写的《理智与情感》这部小说,还未仔细阅读书中的内容,我就被书名给吸引了,所以把书借回去后,我好好把书阅读了一遍,书中新颖的观点可以说是让我醍醐灌顶,对感性与理性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理智与情感》是以英国当时的乡间体面人家的婚姻大事为题材的。事实上,奥斯丁所有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她的早期习作,都没有跳出这个范围。她最关心的是女主人公——往往是体面人家的没有丰裕陪嫁的淑女——的婚事。不错,这是个相当狭小的天地,但是,因为这正是奥斯丁终身逗留其间的天地,她对之了解得最为透彻,因而有条件创作出公认的第一批英国现代小说。奥斯丁对当时的妇女问题进行了高度现实主义的探讨。她把笔下的那些女主人公放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中来考察。在那个社会中,人的价值建立在财产所有权上。由于一代代的财产都为男继承人所得,她们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只能从属于男人。因此,奥斯丁笔下一再出现下列这些类型的人物:“独断独行的父亲;念念不忘社会身分、千方百计想把闺女嫁出去的母亲;条件齐备的青年男子,他们玩世不恭,正反映出他们的优越的社会地位;以及待嫁的女儿,从优雅的没头脑的姑娘到好事多磨的富有理智或情感的青年女子。”处身在这样一个严峻、要求苛刻而往往带有敌意的世界上,女主人公该怎样通过婚姻来获得个人幸福呢?奥斯丁的告诫是应该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在交男友的过程中,应审慎从事,不能轻易动情,任性行事。她认为情感往往是女性行为的危险的向导。如果逢到一个条件优越而用情不专的男子来追求就以身相许,其后果常常是灾难性的。男方不是由于个人喜新厌旧,就是由于家长的反对而另择条件更好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女方感情用事,就将受到极大的精神创伤,难以自拔。
奥斯丁的这些看法,最鲜明地表现在这第一部长篇小说中。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伦纳德·伍尔夫在“简·奥斯丁文中的经济决定论”一文中说得好:“情节和人物在多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金钱问题,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理智与情感》的整个开头部分环绕着达什伍德遗嘱中的财产问题以及年收入一万镑的约翰·达什伍德太太的贪心不足而展开。”就在分遗产的过程中,奥斯丁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达什伍德家两姐妹相反的性格特征:姐姐埃莉诺“非常有见识,遇事冷静,虽然只有十九岁,却能当好母亲的顾问……她心地极好……富于情感,但是她懂得怎样克制情感;这是她母亲有待学习而她的一位妹妹执意拒绝学习的一门学问”。妹妹玛丽安的“才能在许多方面都不比姐姐差。……她伤心或者欢乐都毫无节制。……一切都好,就是不谨慎”。这就是说,玛丽安放任情感去支配行为,而埃莉诺则不愿被这种冲动所摆布。由于两姐妹的父亲逝世后遗产归他前妻所生的儿子约翰,她们和她们的母亲不但经济上拮据,还得摆脱寄人篱下的生活。她们终于在德文郡一座乡间别墅内安了家。这一来,埃莉诺和她爱上的青年爱德华(她嫂嫂范妮的弟弟)分了手,而玛丽安在乡间邂逅并迷恋上的威洛比也突然有事去了伦敦。两姐妹就这样都和她们所爱的人分开了。
奥斯丁在本书中展示了主人公两姐妹性格的对比,从姐姐的人生观、伦理和社交观念出发,叙述大部分故事,从而塑造了一个“明事理的凡人”。这是她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等她们得悉威洛比充分利用他的优越的社会地位,玩弄了玛丽安真挚的爱情,遗弃了那苦命的姑娘埃莉莎,最后和有钱的格雷**成亲,玛丽安才彻底认识到自己的愚蠢,她母亲也承认当初十分赞赏威洛比,未免做事冒失。这都反衬出埃莉诺一贯对事对人的态度是多么明智。玛丽安清醒了过来,认为早该拿姐姐做榜样,慎重处理恋爱和婚姻的问题,这时才考虑到早就爱上她的布兰顿上校。上校和她们姐妹刚结识时,已过了三十五岁,在当时十七岁的玛丽安眼里,“已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单身汉”,“老得能够做我的爸爸”,而且“三十五岁总是谈不上结婚的了”。上校却是一开始就爱上了她,由于知道威洛比诱并遗弃单凭热情行事的小姑娘埃莉莎的全部经过,担心这性格相同的玛丽安也会遭到同样的厄运。他始终关怀着玛丽安的幸福。经过长期的接触,埃莉诺和她母亲都深深认识到上校心地善良、品格高尚。在玛丽安病倒后,他去接达什伍德太太时,终于向她透露了对玛丽安的爱意。玛丽安精神上成长了,吸取了教训,只隔了两年,就克服了十七岁时的天真的恋爱观,情愿嫁给上校,开始担负起做主妇的职责。
但是,对那个道德败坏的花花公子威洛比,作者却并没有加以丑化。他第一次出场时,正当玛丽安在别墅附近爬山不慎失足扭伤了脚,他打猎路过,便把她抱起送回别墅。他的容貌和风度立刻征服了她们母女。此后他每次出现,作者总是通过别人的眼光,对他赞美。奥斯丁没有正面描写他犯下的罪行的经过,而是通过上校首先讲出来的,最后还让他本人来表白一番,说他后悔莫及,对玛丽安从未变过心。这一番话竟然博得了埃莉诺的同情,心想“这个人外表和才能样样出众……却因过早的独立生活而养成懒散、放荡和奢侈的习惯,他的心灵、品格和幸福都受到了无可挽救的伤害”。这样看来,作者分明把威洛比也当作那个制度的受害者来看待,并把爱德华跟他作对比。两人都依赖富孀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为了继承财产不得不听命于她们,但爱德华始终为人正直,富有原则性,在个人幸福问题上终于违反母命,而威洛比则屈服于环境所加的几乎毁灭性的影响,为了金钱牺牲了对玛丽安的爱情,和格雷**结婚,后来悔恨已来不及了。在本书中,奥斯丁强调了这一点:对当时的男男女女来说,制度比他们个人和别人是更大的敌人,人人都是这制度的牺牲品或潜在的牺牲品。
虽然经济学都把我们每个人当成“理性的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保证自己时刻都能保持一个理性的态度,而且太过于理性也比较容易成为人际交往中的瓶颈,所以适当的感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它可能是平淡生活的调味剂,也有可能是人际交往中的顺滑剂,所以面对生活,我们需要理性,但同时也不能少了感性,所以让感性与理性并存才能使我们更好的生活。
篇二《理智与情感》读后感800字
读完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确切的说应该说改写版本的。但却足以让我对本书的总体故事内容有所了解和认识。这是一本充满趣味的关于爱情的小说,而戏剧性的结局,更让人浮想联翩。
故事的主人公,无论是充满理智和自制的埃莉诺,还是感情丰富而活泼可爱的玛丽安娜,在爱情的征程中,都经历了很多,而最终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的爱情和婚姻。而围绕主人公身边的各色人物,都性格鲜明,而又多多少少掺杂着让人不悦但却真实的人性的弱点,他们所扮演的各种婚姻角色,加之最后看似大圆满的结局,为我们解开了世间婚恋的面纱的一角。
爱情和婚姻,在现实的天平上并不是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和谐共处。婚姻的背上,驼伏着各种不同的砝码,而爱情仅仅是其中之一而已。爱情、财产、地位、前途……而它们的差异,也许就在于各自在婚姻的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和戏份不同罢了。当爱情占据主导地位时,这样的婚姻似乎近乎童话中的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偶然的意外之喜会让这份幸福和甜蜜更加长久和稳固,从而成为世人美好爱情理想的寄托和典范,就像埃莉诺和爱德华这一对儿!而其他砝码扮演主角时,人们也会以世俗和现实的眼光,以存在即合理的理论给予一定的理解,甚至会施舍一丝同情。而这样的局面也往往应验了那句老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可以说是婚姻场上的共赢,只是相对于郎才女貌、阳春白雪般的共赢来说,这样的“共赢”显得下里巴人了点儿罢了,但也够不上男盗女娼的卑劣坏名。而这样的搭配却是更为现实而普遍的,所以能够得到普通人的理解和默许,否则,很多人无疑是在搬起石头砸了别人又砸了自己的脚,正如故事中的威洛比与格蕾**,威洛比觊觎格蕾**的财产,而格蕾**则着迷于威洛比的俊美。当然这是在一般层面上的“乌龟看上了绿豆”,而更高层次上的是性格、脾性的臭味相投。之所以用“臭味相投”这个词儿,当然是指人性的弱点和瑕疵的相合,就像约翰·达什伍德和范尼·达什伍德这对夫妇,同样的吝啬、势利和自私自利,只不过前者含蓄而不外露,后者则色厉内荏、露骨于形色而又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所以,夫人毫不掩饰的自私自利的提议,都会马上得到夫君的高度而坚定的赞同,真是“妇唱夫随”的“模范夫妻”。但这样的婚姻却并不缺乏感情,虽然感情扮演着次要的配角,像仆人一样调试着鸡尾酒,但偶尔给紧张的婚姻加入一点激情和暧昧的气息。但如果婚姻使得双方的目的都是得以满足,双方的心情和身体都得到舒适的安抚,在百无聊赖中履行一下婚姻中爱情的使命和义务,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爱情可以在婚姻中慢慢培养。”虽然它产生于中国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绑架式婚姻,虽然它与现代科学研究的关于爱情力比多递减规律结论有些相悖(或许这两者谈论的并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东西,但我相信一定有交集的部分),但世间许多自由恋爱的果实和共同培植这个果实的双方,都义无反顾地践行这这句古老的箴言。从中,我们不得不惊讶的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人们的爱情和婚姻为外力绑架时,所有人都一致的做着顽强不屈的抗争,而当人们重获爱情和婚姻的自由选择时,大多数人突然陷入迷茫,不知爱的归路。在混沌迷茫的“游龙戏凤”一番之后,又心甘情愿地扑到名利的绳索上,自我束缚。
如果有人说:“我所经历的每一段感情,都是真心的,都曾经以为怀里拥抱着的这段感情就是生命中,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天长地久、地老天荒、海誓山盟、海枯石烂的爱情,可是……”我相信,他是一个诚实的人,“可是”,就像他话语中的转折一样,我可以用一个世俗之人的思维给予理解,但是绝不会对这样的爱情高歌颂扬一番。并且,我想说的是,请不要弃离爱的天堂太远,否则,婚姻也培养不了爱情,最后收获的很可能是罪恶的苦果。
也许爱情与婚姻的完美结合或者两者的相背离的苟合,都是世间情爱故事的极少比例的极端事故,即使万能的辩证法也不会承认两个极端的合法性,所以大多数情形下是居于两者之间的情形。一旦步入婚姻的围城,就必须想方设法为巩固和捍卫共同的城池而添石加料,而要完成这项工程,则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有机结合,即所谓的经营爱情和婚姻。除非爱情和婚姻并不是真正的目的,而是耍流氓。
经营婚姻,保卫爱情,是每一对恋人未曾尝试却不得不去计划,每一对夫妻已经面对却要真诚探索的永恒话题。世间所有的婚姻教案都会若隐若现的向你表明:婚姻需要激情和情感,更需要理智和智慧。前者是润滑剂,后者是稳定剂。爱情可以是二人独享的,而大多数婚姻却远远超出二人世界的范畴(这里用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予以证明:爱情至少是两个人事情,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爱情或者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正因为婚姻的特殊性和现实性,所以才需要更多的理智和智慧。这种理智和智慧,就是在生活的磨合中,在时空的维度里,尽量将爱情拉长、拓宽,将最初的激情和热烈转化为彼此间的相互依赖、扶持和托付,将曾经擦肩而过的美丽邂逅沉积成血浓于水的永恒亲情。爱情谋划了两人的相遇、相识、相爱,而婚姻则真正将这份缘与情凝结为永恒的相亲相爱。
篇三《理智与情感》读后感800字
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然而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这部作品既为我们证实了这一说法的真实性,同时也了这种说法的绝对性。
小说的主人公之一玛丽安就是所谓在恋爱中智商为零的那一类型。然而,是什么让她的智商变为“零”的呢?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恋爱中,有时确实会因为某些恋爱的事而忘记其他的事或者乐意宽容一些事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一个人的性格,如果一个人的性格是冲动型的,如玛丽安,他就不能很客观的看待现实,而只愿一味沉浸爱情的甜蜜中,只愿享受当前而不考虑长远的事,而玛丽安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当她结识了英俊的威洛比后,一度沉浸在享受爱情的幸福中,可是威洛比却一个也没给她的时候,她依然执着的期待、向往,从来不往长远考虑,也不具体了解威洛比的为人,以便客观的看待。尽管姐姐埃莉诺几次试图说服她也没能如愿。最后,当威洛比的真实面具被揭穿后,玛丽安是怎样的伤心,痛苦到撕心裂肺,这于她是何等沉重的打击。她终于醒悟姐姐的劝告,伤心了好长一段日子后,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所以说有的事冲动是会受惩罚的,凡是都应该三思而后行,以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获得更深的痛苦。
相反,理智虽然会让人很煎熬,但是希望仍旧没有破灭,而最终也不会痛苦不堪。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埃莉诺就是这样拥有理智性格的人。她事事谨慎,小心地料理着她们的家(因为母亲是和玛丽安性格相符的人)。她是煎熬的,可是她总能抑制住情感,是理智战胜了她。她小心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做到不予冒犯,不同于玛丽安的任性行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她和每个人都相处融洽,也深得周围人的喜爱和尊敬。
她的理智尤其表现在处理与爱德华的情感关系上,爱德华是个不善于吐露感情的人,虽然埃莉诺感觉到他对自己有爱情,但是埃莉诺并不冲动的想要解开谜底。因为她经过细心观察后,发现爱德华可能有隐情。果然,后来从露西口中得知爱德华与其有婚约时,她在既感慨自己的小心,同时内心也压抑不已的情况下,还是不露声色的保持理智,而不是一下把自己的感情倾倒给母亲或者妹妹(她觉得没必要使她们担心)。
总是在理智上战胜内心波澜起伏的情感的埃莉诺,承受了诸多的煎熬,但最终命运告诉她,她的理智做法是对的。因为不是由埃莉诺揭露爱德华与露西的婚约给了二人以包容,也不会让爱德华难堪,最终天枰偏向她这一方,让她获得由于她的理智而该获得的幸福。
所以,我们需要选择,理智始终应该优先与情感,因为理智的做出的选择一定不会让自己感到后悔。而冲动的行事,我觉得就像蒙选择题一样,有时恰好蒙对了而已。
篇四《理智与情感》读后感800字
今天,我读了《理智与情感》这一本小说。
《理智与情感》主要写两位女主人公艾莉诺和玛丽安是一对姐妹。姐姐艾莉诺是一个非常有理性的年轻女子,但也不乏强烈深夺取的感情;妹妹玛丽安在为人处事方面则十分情绪化,有时不够冷静,因此妹妹免不了在感情方面要吃一些亏,幸亏她在被花花公子威诺比骗了之后及时醒悟,蓦然发现其实真正爱她的人就是等候在旁的勃朗登上校,姐姐艾莉诺也以其顽强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态度最终赢得心上人爱德华。
读完整本小说,我特别敬佩艾莉诺那顽强的性格,冷静的表情和不卑不亢的态度。人的性格在一生中起一个重要的位置。就拿我来说吧,因为我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娇惯了,养成了一种情绪波动很大、懒惰、发脾气、急燥的性格。连带我几年的奶奶,有时候讲我,我都把门一关,大发脾气,搞得一天家里都不安宁,因为奶奶是老八,她有时候批评我,我都跟她强嘴。记得有一次,我因作业没做好而被奶奶批评了一下,心里极不舒服,马上就反驳,奶奶生气,打电话告诉了我妈妈,妈妈在电话里狠狠地把我批评了一顿,我强忍着听完后回到房间狠狠的一关门,还拿了张纸在上面写:“奶奶,我恨你。”等我自己发完了脾气,回头想想,奶奶不也是为了我好吗?我干嘛发那么大的火……
篇五《理智与情感》读后感800字
《理智与情感》这本书是英国文学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简奥斯丁的成名作之一,也是她的处女作。
《理智与情感》围绕两位女主人曲折的感情经历展开描写,以及她们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突出了“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姐姐埃莉诺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玛丽安的感情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映,奥斯丁以其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展现了英国乡绅的日常生活和英国乡村的田园风光。品读她的作品,会使人有一种在放松状态下的闲适,恬静的感觉。对于我来说,这实在是很难得的。
因为种种因素,我很少能够将外国长篇小说一气呵成的读下去,但是这一部作品却办到了,我实在很感谢作者及她的不朽着作,让我受到了熏陶,陶冶了情操,提升了欣赏水准,因为对这部小说的特殊感情,我特意查找了它的相关信息。《理智与情感》这部小说曾被改编成**并且是由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第一部英语影片。该片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荣获了包括奥斯卡影片提名,柏林**节金熊奖,金球奖影片,编剧等多个奖项。
这部小说不只是我们休闲时消遣的上选,而且能够给予我们在“理智”与“情感”两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上找到平衡点的启发。
理智与情感:作者:(英)简·奥斯汀。类型:爱情/哲理。本文作者:愿咸与恒。
这部作品还是奥斯汀一贯的风格,轻松幽默,嬉笑怒骂之间写尽人情世态,用诙谐的语言讽刺那些自私自利,谄媚无耻的人。
这部作品的原名叫做《埃莉诺与玛丽安》,书中的埃莉诺代表的就是理智,玛丽安代表的事情感,作者通过这两姐妹的对比,向读者传导了自己的情感价值观。
埃莉诺是大姐,玛丽安是妹妹,两个人还有一个小妹妹。母亲是她们的父亲的继室,三姐妹的上面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约翰,故事一开头,三姐妹的父亲就死了,临终前托付约翰要好好照顾她们姐妹几个,约翰本来还愿意给她们每个人一千英镑,但是收到了他的太太范妮的枕边风,一同对话下来,约翰成了铁公鸡,一毛不拔了(好现实)……
而后呢,因为老庄园的主人死了,母女四人感觉自己成了外人,这个家已经不属于她们了,反你也总是给她们脸色看,于是她们就赶紧找了一处房子,搬走了。
来到了巴登庄园,认识了约翰爵士,约翰爵士热情好客,他的夫人冷漠缺乏活力,只是非常礼貌(总觉得书中的人物如此形象啊),总而言之夫妇两个还是非常不错的,比起他们的哥哥嫂子来。
另外,还有另一个人,布兰顿上校,为人正直,但是年龄比较大了,有三十五岁了,他并不掩饰自己对玛丽安的爱慕,但是玛丽安觉得两个人根本就不可能,在他的面前一直表现出一副“尊老爱幼”的姿态(呵呵)。
作者在一开始就已经写作姐妹两个人的性格特征,埃莉诺冷静、睿智,习惯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喜怒不行于色。妹妹玛丽安个性直爽,热情开朗,对于情感无所顾忌,感觉上更像是一个天真单纯的少女一样。反正埃莉诺处处为母亲和妹妹着想,是他们两个人的军事。而她们的母亲也不过是年长一些的玛丽安罢了。
然而,范妮的弟弟爱德华是一个善良的青年,与埃莉诺相爱。两个人的恋情相对比较“冷漠”,这一点经常遭到玛丽安的不解,她以为爱情一定要轰轰烈烈,平静如水的感情她觉得死气沉沉。爱就要爱得死去活来(反正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个人还是赞成埃莉诺)。
但是来到巴登庄园,埃莉诺自然要与爱德华分离,何况爱德华的母亲根本就不喜欢埃莉诺,对她们姐妹两个都非常讨厌,埃莉诺意识到自己与爱德华的感情注定要受到阻碍,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忧虑,一切的无奈只能够自己去承担。
不久之后,玛丽安也遇到了她的“白马王子”,一个长得非常帅,又热情精力充沛的公子威洛比,邂逅依然是英雄救美,两个人很快就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了,但是埃莉诺并不十分感到高兴,她觉得威洛比的真实人品有待考证,自己不能够像母亲和妹妹一样听凭自己的情感摆布,而无视理智的呼唤,埃莉诺一直在冷静观察。
不久之后威洛比离开了,两个人难分难舍。玛丽安一直是一副相思病的样子,简直是有些为了爱情而爱情(这句话的意思比较难懂)。而她们的生活并不寂寞,因为很快,又有一个人将要到来……
斯蒂尔姐妹,姐姐名叫安妮,妹妹名叫露西。姐妹两个都庸俗不堪,只会用奉承来讨好别人,借机达到自己的目的。
埃莉诺姐妹很不喜欢她们两个,但是斯蒂尔姐妹总是往他们两个人身边凑热闹,她们只能冷淡应付。但是这并不是最严重的,露西找了一个机会,告诉埃莉诺自己与爱德华早已订婚,埃莉诺吃惊不已,但是证据确凿无法否认,露西借机示威。
埃莉诺失恋了,但是没有人知道,因为她没有告诉任何人,露西要求她保守秘密,埃莉诺虽然觉得露西不仁,但自己不能不义。埃莉诺只能一个人默默的承受失去恋人的痛苦,没有人来安慰她,事实上玛丽安还觉得姐姐比自己幸运得多,做梦也不会想到埃莉诺心中的煎熬。
埃莉诺的决定是用理智来控制,甚至压抑情感,她没有失态,用冷漠平静的态度来反击露西的攻击。
不久之后,埃莉诺和玛丽安一行人随詹宁斯太太(约翰爵士的丈母娘)来到了伦敦,玛丽安一心希望可以见到威洛比,她果然如愿了,在一封又一封的情书寄出无果之后……一次舞会之上,玛丽安看到威洛比与另一位**手挽着手,并且分明威洛比在刻意逃避着她,玛丽安回来就病倒了。
威洛比写来了一封信,告诉之前她和玛丽安的“恋情”只是一场误会,玛丽安伤心不已,整日哭泣,詹宁斯太太也一直指责威洛比的负心。事情终于真相大白,威洛比找了一位富有的**结婚,抛弃了玛丽安(他和玛丽安也并没有事实上的婚约)。玛丽安整天用痛苦来折磨自己,不论埃莉诺如何安慰,事实上埃莉诺自己也承受着失恋的打击,但是她还要来安慰妹妹,为妹妹的不争气而痛心。
而这个时候,布兰顿上校来访,告诉了威洛比的“光荣事迹”,之前他就曾经与一位私生女私定终身,但是之后又抛弃了那位姑娘。埃莉诺暗自庆幸,感到威洛比和玛丽安此生无缘是她们的幸运。
玛丽安在得知了威洛比的事情之后终于有些醒悟,逐步归于平静。而两姐妹的哥哥约翰也来到了伦敦,兄妹相见,客套一番自然避免不了,约翰向两姐妹一味哭穷,好像唯恐她们管他要钱似的(什么人性)。
爱德华的母亲也来到了伦敦,斯蒂尔姐妹也来了(好热闹啊)。一群人开展了一番正面交锋,玛丽安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要维护埃莉诺,不惜顶撞爱德华的母亲(一个老巫婆),因为爱德华的母亲趋炎附势,嫌贫爱富,为了贬低埃莉诺不惜故意抬高平庸的斯蒂尔姐妹(那副嘴脸我仿佛历历在目)。
露西想要提前和自己未来的婆婆搞好关系,于是就到范妮的家中做客,一开始她的谄媚奉承的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范妮很快就对她赞不绝口(找到同类了,呵呵),但是好景不长,安妮透露出了露西与爱德华私自订婚的事情,结果暴风骤雨来临了……
爱德华的母亲逼迫爱德华解除婚约,爱德华不和那个富家**结婚就算了,居然还找了这样一个没有钱的女孩(不光无钱还无德呢),绝对不能够接受,爱德华拒不屈服,和母亲断绝了关系,母亲把留给他的遗产给了他的放荡弟弟罗伯特。
有趣的是,这个时候,一向对埃莉诺并无好感的范妮一干人倒是觉得爱德华和埃莉诺在一起更让人接受一些(早干嘛去了!)。
埃莉诺要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向布兰顿上校求助,帮助爱德华成婚(呜呜……)。与此同时,玛丽安也终于明白了自己姐姐的忍辱负重,坚强理智,她悔恨不已,为了自己的懦弱无能,为了自己对埃莉诺的冷酷无情……玛丽安终于振作了起来。
玛丽安受了风寒,很快病重,埃莉诺心急如焚,盼着母亲赶紧来到。这个时候,威洛比却突然到来,向埃莉诺说明自己的“苦衷”,他并非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只是缺乏毅力,他真的爱上了玛丽安,但是做不到抛弃荣华富贵的生活,只能够为了金钱而牺牲自己的婚姻。但是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妻子死去……从而和玛丽安再续前缘,这一点让埃莉诺无法接受(谁都不能够接受的)。
埃莉诺对他并非完全痛恨,甚至有了一丝丝同情,她觉得一个人受到了社会的影响,不能够摆脱奢华的习气,最终只能够悔恨。然而玛丽安和他终究还是不合适的,因为一个贤惠的妻子,未必比得上舒适的生活(至理箴言)。
玛丽安终于康复了,让所有的人,尤其是布兰顿松了一口气。两姐妹的母亲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觉得布兰顿是一个很好的人。玛丽安在听到了威洛比的告白之后也终于释怀,决心向埃莉诺学习。
这个时候,传来了费勒斯(爱德华姓费勒斯)先生结婚的消息,埃莉诺突然内心无比失落,虽然早已有所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她还是很伤心很伤心。就在她伤心的时候,爱德华到来了,他只有一个目的,来向埃莉诺求婚。
原来,露西嫁给了爱德华的弟弟罗伯特。而两个人如何相识相爱(真的相爱过吗),露西是了何种手段使罗伯特这个放荡公子爱上自己,露西的为何要抛弃爱德华(这一点显而易见,因为罗伯特有了爱德华的财产),种种一切,成了一个谜了。
这一切对于埃莉诺都不重要了,她的心中只有,幸福,幸福,等待终于有了结果。虽然前途依然还要受到爱德华母亲的阻碍,但是只要有真心的爱,什么都不可怕。
两个人婚后过着平静的生活。而爱德华的母亲,之前虽然气愤露西的可耻行径,但是架不住露西的讨好功力段位太高,最终还是承认了露西,并很快的喜爱上了她,埃莉诺依然不受待见,但是这又有什么要紧的?露西和范妮争风吃醋,露西和罗伯特的婚姻也并不十分幸福(究竟如何读者都可以想见)。
两年之后,玛丽安终于嫁给了布兰顿,做了一位全心全意爱自己丈夫的妻子。威洛比得知之后虽然伤感了一段,但是该怎样还是怎样,自己的快活日子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终究不是真爱,或许这才是生活的真实)。
大家都各得其所了,埃莉诺和玛丽安依旧和未出嫁之前一样和睦。
在这部小说当中,作者写的还是一种财产与婚姻之间的关系。为了财产和抛弃爱情无论如何也是不可取的,除非你愿意做威洛比,当然我相信,在真实的生活当中,很多人做了威洛比,但是也有很多人,爱的只是一个人,不是他(她)的钱,不愿意用自己的婚姻作为交换,那么这种人无疑是值得敬佩的。
书中写的自私自利的约翰和范妮夫妇,爱八卦的詹宁斯太太,昧着良心趋炎附势的露西,缺心眼儿的安妮,都是如此活灵活现,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人情世故的画卷。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自己是永远支持埃莉诺的,因为她的睿智与勇气,还有隐忍。但是也许……有时候自己的感性放纵一下,也会赞同玛丽安的恋爱观,觉得人生在世,如果为了世俗的目光而去牺牲爱情的烈焰,那么无疑是不值得的,反正总而言之吧,用理性去控制情感比较好,情感不能够放纵,否则带来的,就不会是快乐了。这一点,无论是威洛比,还是玛丽安,都是受害者,因为因果,因为人总要想想后果,如果不能够承担那么放纵的后果只能是悲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