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第1张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8-0076-02  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对英语知识感知、联想、理解、建构等披文入情的过程,它无不伴随着情感的活动。情感是人们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某种关系。人的情感是后天形成的,而且是变动着的心理现象。情感能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认真与文本进行对话,深挖文本的情感教育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让英语教学因情感调动而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舞出英语教学的片片精彩。

一、充分认识情感教育的地位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对事物的一种好恶的倾向。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需要的不同,故人们对客观事物便抱着不同的好恶态度,产生不同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积极的情感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而消极的情感却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其真理的追求。”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情感能提高学生建构英语知识技能的速度的质量,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愉快的心情容易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从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情感教育也是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教学要求,在信息时代里,学生思路敏捷,思想解放,求知欲望强,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热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摸透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强化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要认识到心灵的桥梁应用情感去架设。只有教师动情,学生才会动心。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教师所任教的学科中,并转化为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情感因素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情感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十分注重情感教育,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的情感像一把钥匙,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构建英语知识的大门,使学生改变学习英语的态度,变学习英语是“负担”为“快乐”,从而愉快地参与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发挥自己学习英语的主体作用,最终成为学习英语的真正主人。

二、讲究方法,培养学生情感

1导入新课,激发情感。导入新课是一堂英语课的开端部分,这一教学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导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英语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英语知识的真正主人。所以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讲究导入的方式方法,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之火。

例如,在教学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九年级下册的Unit6 Entertain ment and Friends hip这一课中的“Section B”这一部分知识时,在上课伊始,笔者就创设了一个十二星座的表演情境,通过表演让学生学会描述所属星座及其性格特征,并知道一些有关星座的传说,然后教师顺势导入新课。设计这样的新课导入,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2讲究艺术,激发情感。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创造一个集和谐、热情、融洽、紧张、愉快于一体的课堂气氛,英语课才能上得生动活泼,触动学生的生命灵性,让英语课堂教学涌动生命活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教育应尽量使学生于快乐之中掌握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转变观念,从讲台走下来,改变自己的角色地位,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认真进行对话,接近学生,讲究授课方法,想方设法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与文本对话,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根据课文的不同体裁,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上课。如故事性的课文,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科普读物的课文,可以画些,进行教学;戏剧、对话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在表演中学习英语知识……这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刺激学生头脑中的愉快中枢,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效果。

另外,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外语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最强有力的内部动力之一,它将形成十分直接的学习动机,可以促成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电教媒体,不仅手段新颖,而且能够省时省力,形象、逼真地反映客观事物,变“死”为“活”、变“静”为“动”,声、色、画、乐、视融为一体,图文并茂,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会收到良好的情感调动效果。比如,定期到语音室去上课,在教学中运用录音机放录音,让学生进行欣赏录音,练习对话,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九年级下册的Topic2 Who is your favorite character in literature中的“Section A”这一部分知识时,笔者就讲述了一个画家的故事,让学生猜出他是谁?

T:About sit hundred years ago,there was an Italian painter He likes painting very much When he was young,his teacher asked him to dram an egg again and again……Do you know who he is?

Se:leonardo?da Vinci(然后运用多媒体出示达·芬奇的肖像画,教师帮助学生回答并板书英文名字。)

T:yes,you’re ringhtlet’s listen to and know more about him

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听故事,又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学生兴趣盎然,积极的学习情感油然而生。

三、因材施教,诱发情感

巴甫洛夫认为:“情感是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如果外界的刺激使人原有的一些活动得到维持和发展,人就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所以,当学生体验到自己经过努力学习,取得成功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自信心,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成为学习英语知识的强大动力,形成可喜的良性循环。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大胆进行尝试,尽情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成功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提问的题目应设置一定的层次和梯度,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有所得,还应有针对性地对那些学困生放低要求,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让他们有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对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要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他们通过思考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展示自己的智慧,使他们好上加好,更上一层楼。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学生心中就会充满喜悦,有乐在其中的感觉,积极的学习情感就会被充分激发出来。

四、开展活动,培养情感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认真开展第二课堂,组织课外英语兴趣活动小组,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如:利用课外活动搞英语知识竞赛、举办英语手抄报、英语故事会等活动,经常开展英语专题讲座,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语法知识,寓兴趣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应用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情感,提高英语活动的效果。

总而言之,学生要学好英语知识,情感的激发和调动是最为关键的。教师要讲究方法,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情感,并加强深化,及时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的英语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从而彰显情感的无穷魅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

引 言:正如布卢姆所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情感、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迅速。如果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单纯地为教而教,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知识的获得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非智力因素是指理想、兴趣、习惯、情感、意志等因素。学生要取得优异成绩,除了要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外,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更应重视情感态度等非智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英语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

《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情感可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为:自尊、自信、动机、愉快、惊喜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消极的情感态度则为:厌恶、沮丧、愤怒、羞涩、紧张等严重影响学习的心理状态。无论是积极情感还是消极情感,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但两种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截然不同。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教学中。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英语课程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应发挥特殊的作用。

二、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一)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的关系

人类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进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人际关系。总之,语言与情感态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少年学习外语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如何使用外语。既然是使用外语,那么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际交往和情感态度。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情感态度包括积极情感态度和消极情感态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态度,能有效地促进人的智力升华,使学生精力充沛,思维灵活且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最大化的调动,有利于学生语言潜能的发挥。相反,消极的情感态度(缺乏学习动机、精力不集中等)则影响学生学习潜能的正常发挥,从而降低了语言学习效果,并且对学生今后的语言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情感态度不仅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情感态度还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语言学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则更加明显。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反,很多消极的情感态度则影响语言学习。比如,过度的害羞心理和过于内向的性格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过度的焦虑和胆怯心理不利于学生大胆地用外语表达,展现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近些年来,外语教育研究人员已经就情感态度与外语学习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的主要结论是:“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愤怒、沮丧、怀疑、厌恶等,都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如果学习者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再好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也无济于事。与此相反,积极情感如自尊、自信、移情、动机、愉快、惊喜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

(三)情感态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情感态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就是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情感态度是健全人格必备的品质,是新时期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以往的英语教学过于强调发展学生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而忽视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造成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情感空白"(emotional illiteracy)。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是非智力因素, 每一个教学阶段和每一门学科都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情感因素,作为情感因素之一,焦虑对语言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心理学和外语学习的视角,探讨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学的影响,提出了减轻英语学习焦虑的对策,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关键词:情感因素;焦虑;英语教学;新课改

1引言

认知和情感这两个部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对学生情感生活的忽略,高中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视认知而忽视情感的不合理现象。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两极分化明显。这样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英语教学质量,同时又制约着广大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但近几年随着对学习者个体学习差异的研究,情感因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1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把情感态度视为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提高教学效果。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态度、动机、个性、自尊与自信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等(Arnold,1999)。而焦虑在外语课堂中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探讨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提出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如何有效的控制学生的焦虑情绪从而促进英语教学。

2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就提出了情感(affective domain)与认知(cognitive domain)一样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倡导以学习者经验为中心,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自由学习。人本主义的观点突出了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从70年代起,语言教学理论家们开始认识到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方面的作用。美国的克拉申(Krashen)提出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克拉申认为,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兴趣和焦虑,情感作为学习者内部的心理因素,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的作用,该过滤作用直接作用于学习者接受输入的多少。如果学习者学习的动力大,自信心强,那情感对于语言输入刺激的过滤作用就小,学习者所获得的输入就多,而当语言习得没有动机,学习者缺少自信心或心情焦虑时,情感障碍就会增强,情感障碍量会增加,允许进入语言习得过程的输入量就减少。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Maclntyre 和Gardner(1991),Young(1991),Oxford(1995)及Horwitz(1986)等语言教育学家们对焦虑与学生成绩、考试、口头和书面表达、自信心、课堂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的研究。

国内的相关研究有:王初明教授指出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一是情感,一是母语。情感是学习的发动机,出现障碍会导致学习的停顿,王银泉就外语成绩和外语焦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001),陈瑶、李长江分析了外语学习的焦虑感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2007)。但焦虑感对于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却很少。

3焦虑产生的原因

在国内外的语言学习的研究中,焦虑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心理学家认为:焦虑是一种带有不愉快色调的情绪反应,它通常指人们对危险、威胁、需要等亟待努力改变或满足而又无能为力时的一种苦恼的强烈预期,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等成分。Horwitz等指出:外语学习焦虑是语言学习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指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外语课堂学习焦虑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交际恐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二是对否定评价的恐怕(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三是考试焦虑(test anxiety)(Horwitz,1986)。

31学习者的性格因素

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的性格差异。外向性格者往往表现为活泼开朗,热情大方,不拘小节,善于交际,情感外露,反应迅速,易适应环境变化,不介意别人的评价;内向性格者则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出发点,深沉稳重,办事谨慎,思考周到,但反应缓慢,不善交际,适应环境困难,很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外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有很多语言交流。所以相对而言,内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特别是在口语表达时。

32英语学科特点

英语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不同于我们每天接触到母语。英语单词量大,记忆单词感到困难。英语语言形式多样,语法繁杂。同时在英语课堂上,一般用目标语授课,学生精神高度紧张,担心听不懂老师所说的内容,焦虑感相比其他课程更加明显。

33人际交往引起的焦虑

自尊心不强和竞争是引起个人和人际交往焦虑的两大原因。自尊不高的人在乎别人的看法,总想取悦别人,他们老觉得别人学得比自己好。当他们没学好时,其他的同学会瞧不起自己。此外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不能用英语有效交流,或害怕发音错误,也是引起焦虑的原因。

34 教师因素

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室必须威严,学生感到课堂气氛沉重。还有的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是有错必纠,因此学生害怕回答问题时犯错误,害怕当着同学的面被纠正错误,从而产生焦虑感。同时教室的身势语,如批评性的眼神、表情也可导致学生的焦虑。

35考试

学习者因为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焦虑,这种焦虑反过来又影响学习者在考试中的正常发挥,导致成绩不理想,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容易导致英语学习,考试恐惧症的发生。

4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4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

古语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用满腔的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一个友好和谐的课堂环境。众所周知,健康愉快的氛围能化消极情感因素为积极情感因素,从而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应该在课上注意观察学生,适时地组织一些互动式,合作性的课堂活动。

教师在课上应该多鼓励,表扬,少用批评的语气。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学生的语言焦虑增高,而相应的鼓励、表扬则会降低学生的语言焦虑水平。

42激励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动机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胡壮麟曾说过:“学好英语,在一般情况下可用如下原则描述:动因+兴趣→决心→持之以恒→见效。”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短期和中期目标,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以小组学习和以任务学习为主的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在个小组间巡视,特别留意那些内向不爱交流的学生,帮助学生获得与他人合作与交际的能力,也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下消除焦虑,取得成功,增强信心。

43 端正学生对考试的态度

考试只是检验学生学到何种程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还应该正确对待考试,不要把考试看得过重。考试分数高的学生不一定能力就强,考试分数低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力就低。同时,教师也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分数,不要过于强调分数,不要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

44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

研究表明,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也就是说,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率,这是促进性焦虑。而焦虑水平过高或过度,则对学习不利。过高,就会使人过度紧张,从而极大地约束人的认知能力;过低,又易使人缺乏紧张,对学习持无所谓的态度,激不起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者的责任心,从而体现出一种退缩性焦虑。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学习内容和目的,学生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合理使用各种策略,使学生焦虑水平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

5结语

通过本文对语言焦虑产生原因及其对语言学习影响的论述,我们认识到学习者个人的性格学习环境、师生关系、考试等都可能引起语言学习中的焦虑心理。外语学习焦虑是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涉及到诸多因素。教师要对焦虑这一情感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Horwitz, EK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21):125-132

[2]Ganschow,L, Sparks,R Anxiety about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mong high school wome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6(80)

[3]Young,DJ Language anxiety from the foreign language specialist’s perspective: Interviews with Krashen, Omega Hadley, Terrell, Radian[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2,(25):157-172

[4]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6):8-11

[5]王银泉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22-126

[6]陈瑶,李长江 浅析外语学习的焦虑感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07(9):185-188

作者简介:周璐(1986--),女,汉,湖南衡阳,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英语),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一、情感的概念、特征与功能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emotion)、感觉(feeling)、情绪(mood)、态度(attitude)等。情感具有理智性、社会性和易变性等特征,具有激智、动力、调节、感染和移情等功能。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操作系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情感的动力功能表现为:如果动力系统作用大,操作系统的效率就高,学习效果就好;反之,学习效果就差。情感能调节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焦虑感,它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减缓学习疲劳也会产生调节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流露出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人格品质和言行举止通过情感的介入和作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会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上来。这种心理效应就是情感的移情功能。 二、情感与语言学习相关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所以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因为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和学生本身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一)语言具有情感功能语言是人类交流感情与传输信息的媒介,语言具有认识性、实效性和情感功能。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沟通思想情感,促进人际交往。人际交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加深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因此,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学会与人沟通、正确运用情感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过程。 (二)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重要影响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密不可分,语言学习的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受情感态度的影响。布卢姆认为,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奋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克拉申也对情感和语言学习的关系进行了形象的阐述。他认为,有了大量合适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外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也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能变成语言的吸收。当学生拥有了积极的情感,如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强的自信、坚强的意志和大胆实践的精神等,输入的语言大部分就会被内化和吸收。反之,当学生出现焦虑、烦躁、紧张、胆怯或厌倦等消极情绪时,大脑的语言习得机制就会对语言学习材料进行情感过滤。学生的消极情绪越重,情感过滤的量就越大,语言的输入效率就越低。如果学生受消极情感的影响太大,就会影响其语言的学习行为。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见的消极情感有:因性格内向而害怕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一听说考试就怕或由于过分紧张而导致语言表达不流利等。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感,使语言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教师和学生之间如果没有一种情感上的沟通,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就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教师的情感起着信号、感染和动力的作用,师爱是这种情感的具体体现,犹如阳光、雨露、春风。因而,对学生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要以情达理,顺理入情。有理无情不足以感人,有情无理也难以启人服人。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应处处以学生为本,使他们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情感态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就是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情感态度是健全人格必备的品质,是新时期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以往的英语教学过于强调发展学生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而忽视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造成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情感空白”(emotional illiteracy)。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是非智力因素, 每一个教学阶段和每一门学科都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这是因为情感具有跨学科特点,直接影响各学科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情感的内涵以及情感与英语学习的关系表明,情感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实施情感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消除消极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渠道。 三、情感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施当前,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和情感教学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首先,新课程强调情感教学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

  论外语教学中的情感策略

  邓小英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 情感是制约学生外语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外语学习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消除不利学习的情感因素。

  关键词:情感;外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对情感因素的理论研究以Krashen,Brown和Arnold等人关于感情的论述最为著名,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倡以人为本,注意社会的情感氛围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情感因素是学习者内部生理, 心理一种活动,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系统 认真研究情感因素在“教”与“学”中的介入对提高外语的有效输入和输出, 避免语言僵化将起到催化的作用。

  二情感的内涵和作用

  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制约行为的感受、感觉、情绪、态度等。在外语教学中,情感指兴趣、态度、动机、自信心等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个人因素。在学习中,如果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观的学习情绪等,就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树立起自信心并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个人品格。而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使每个学生得到关怀和重视,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就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消极的情感(如绝望、失败、羞辱等)则会使学生的思维陷入混乱状态从而阻碍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学心者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 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我们知道, 外语学习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学科, 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 其中的诸多因素对学习者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就学生而言,其内部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又不时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仔细观察和及时调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就成为教学的首要任务。Krashen 认为”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学得 最佳情感条件有三:学习者强烈的动机;2学习者充满信心;3心情轻松, 无焦虑感。

  1 学习动机

  Gardener(1985)认为, 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的最根本的情感因素, 是生成学习目标的内驱力和产生语言学习的愉悦态度的联合体。Gardner和Lambert(1972)将动机分成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两大类 前者指学习者为达到某种目的, 如通过考试, 找到一份好工作等。而后者为了融入目的的语社会而学习目的语。一般来讲, 后者学习动机比较强烈,也能够持久 但无论哪一种动机都可以激活学习行为, 维持学习者的兴奋状态, 加强学习效率。以马斯洛(AHMaslow), 罗杰斯(CR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量学强调学习过和中人的因素, 关注学习者的意愿, 情感和需要以形成情感融洽, 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使他们能更加持久地进行语言学习。

  2 自信心

  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心理基础。众所周知, 外语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 如果一个学生总是充满自信,敢于实践, 就会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而一个学习一旦自信心受到伤害,往往就没有勇气战胜学习中的困难, 也就无法取得好成绩。语言学家Garfield和Wells曾这样总结:“一个过去取得过大量成功的学生也很可能会尝试再次成功的机会。 如果他失败了, 他的自我形象能“承受”得起, 而一个长期被失败困扰的学生则不愿再次失败的风险, 因为他受伤害的自我形象不能再承受这样的失败了。因此他的失败则会逐渐损害学习者的自尊,从而导致最终的失败。

  3焦虑

  焦虑一直被看作是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个人因达不到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某种困难而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折造成的。 在外语教学中,焦虑的程度与不同的教学法有关, 比如在语法翻译教学法中,由于不强调学习者的口头表达,只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所以焦虑程度较低。 而在如今盛行的交际中,则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要求学生的口头参与极强,因而焦虑程度较高。 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来看,焦虑可分两种:“促进性与妨碍性焦虑”。“促进性焦虑”又称“正焦虑”, “妨碍性焦虑”又称“负焦虑”。 “正焦虑”可转化为学习的动机,促进学习者进步,而“负焦虑“往往会妨碍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果。

  四.情感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情感策略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信心等情感因素的策略。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策略,可以人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形成高尚完美品格的重要组成因素,有人甚至认为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 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外部动机指影响学生学习外语的外部因素。内部动机指来自于学生内部的动力,如对所学科目的喜好,对老师的喜欢是最直接的驱动因素。不过,即使学生已有了内部动机,要使其变成经常起作用的、有效的动力,也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激发。 只有这样,才能使有关的需要由潜伏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成为实际上起作用的动力。

  2 克服焦虑感,巩固学习兴趣

  目前许多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意志力薄弱。在英语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继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不少研究结果证明:学生的焦虑感越强,外语学习成绩往往越差,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下降。因此积极的学习情感和适中的焦虑水平对提高整个英语学习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建立与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Rogers的人文教学理论指出: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助的学习环境。 要调动课堂气氛,营造愉快、轻松的环境使用幽默、丰富、而又富有美感的语言。教师应不该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表扬通常比批评更有效。

  3 教师应树立事实的情感观

  外语教师必须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不仅要兴趣广泛、视野开阔、胸怀博大、知识渊博,而且要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气质。面对学生时,他应注意自身的言行和情感态度,乐于与学生交往、以获得真情。教学中应该深入观察、细心分辩、敏感、准确、及时地做出自己应有情感应对,从而以情感染学生。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和重要手段。托尔斯泰说;“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4.增加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57)曾指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其中“自我实现”是人类比较高的愿望和需要,它远远高于衣、食、住等最基本的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会使学习者多一份成功的喜悦,对自己向更高目标挺进多一份自信。

  五. 结语

  总之,英语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过程。师生之间不单是英语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而且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如何了解并把握每个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每个英语教师面对的一个全新课题,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Gardner,RC& Lambert,W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Newbury House, Rowley, Mass, 1972: 163-164

  [2] 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CallMEAuditory Short-term Mernory, Listening Compre-hension,ang the Tnput Hypothesis[J],TESOL Quarterly 19,1985

  [4] Krashen,SD Second Language Acp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5] 文卫平,朱玉明,外语教学情感障碍研究[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邓小英 (1963--), 汉,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23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