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的情绪波动,怎么处理

中老年人的情绪波动,怎么处理,第1张

老年人的情绪波动,怎么处理

除了间接是受疾病影响,疼痛不舒适时情绪就会容易变得烦躁不安。主要还是老人家年纪大了,心理你缺少陪伴安全感,你应该比较少关注老人,更多时间是在工作、交友、孩子和自己另一半等上面。建议你多分一些注意力给老人家

中老年人的补品

可以吃安利的营养品

虽然贵

但是这个钱花的值得

我也在怀孕也在吃呢

其实老年人面对保健食品难开心

现在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80年代吃饱,90年代吃好,进入新世纪吃出健康与长寿”,我认为这是个实话。虽然健康长寿不光是吃保健食品能达到的,但它对人体却有保健作用。

只是近年来随着保健热升温,市场上的保健食品琳琅满目,一些保健食品的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家设置种种陷阱,欺骗坑害消费者,形成“吃保健食品的不买,买保健食品的不吃”现象。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保健科技学会联合调查显示:保健食品在夸大宣传,耍花招,无中生有占三成多,夸张宣传逾四成。保健食品雾里能看花几枝?在众多普通消费者眼中,保健食品是“高档品”、“奢侈品”。因为价格太高,又与食品本来功能价值反差太大。难怪老年人面对保健食品难开心。

其二:医生认为最好不要乱服保健食品

对于保健食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身为医生,认为最好不要乱服保健食品。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保健食品。根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可见,保健食品并非人人可食,因为不可能一种保健食品适用于所有的人。我国的保健食品源于药膳,具有确切功效,但针对性很强。中医学把人体内阴阳失调所出现的两种性质相反的病变状态,分别用寒热来表示。寒证主要表现为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苔白脉迟等。热证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面红耳赤,腹痛拒按,苔黄脉数等。根据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利用保健食品的不同性质,达到扶阳抑阴或育阴潜阳、阴阳双补的目的,是无可非议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胡乱进补,有实热者而服温性补品,体质虚寒者误服凉性保健品,则会出现“雪上加霜”之恶果。身体不虚而乱补,甚至会引发一些疾病。

诚然,人群中有不少是虚弱者,表现为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和整体的机能低下而需要进补。中医把各病理状态称为“正气虚”,其引起的病症称为“虚证”。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食入不化、咳嗽虚喘、腰膝酸软等。对此虚证,应用补益气血的保健食品,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是,根据“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道理,属寒证体质者,采用羊肉、狗肉等温性食物进行食补;属热证体质者,可用凉性食物进补,如山药、木耳、豆浆等养阴不腻、补而不滞、固肾养阴的食物,其效果更好。无怪有专家说:好好吃饭比什么都强。其实正真的保健食品就是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老人们常说,吃市场销售的保健品多是子女们的“孝心”,管不管用,可能心理上起到点平衡,当真有什么大病,还得上医院,这也是实话。

保健食品“依赖性”,有可能产生负反馈调节,正如贮水池中的铜球阀一样,当池中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随着水位上浮的铜球阀便将阀门自行关闭。如滥用壮阳保健品,人为地造成血中雄性激素含量升高,抑制了下丘脑和脑垂体,使促性腺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或停止,睾丸因缺乏“压力”而乘机“消极怠工”。久而久之,睾丸组织遂发萎缩、退变、削弱甚至丧失继续分泌的能力,使体内雄性激素的来源枯竭,造成无法逆转的永久性阳痿。可见老年人切莫被保健食品所诱惑,应摆脱嗜补之习。

其三:老年人期盼老年保健食品

老年人对保健食品,当然不会“因噎废食”,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开发老年人的食品必须易消化,味道鲜美,热量平衡较好,多样化和质地新鲜,其量以1~2次能食完为好;药食同源,能增强抵抗力的营养食品,以维生素、钙、铁等含量较高的食品为主;低糖、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等天然食品均可作为老年食品开发方向。只要能确保为“食品安全护航”,优质价廉的保健食品,能让老年人买得起,吃之却有益于健康,老年人自然也就开心了。我国老年食品的研究和生产却相当薄弱,没有形成老年食品工业体系。请多关注老年人的保健食品,开发高质量的老年保健食品市场已刻不容缓。

中老年人的保暖

三春牌 暖脚垫,我刚买的,很暖和的。你可以买来给老年人试试。

脚暖和了其他地方才暖和。

适合中老年人的活动

1关于步行或散步。–个人的脚力强弱与其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全世界许多研究都证明,步行或散步,可以使全身血液、骨骼、肌肉、韧带都活动起来,继而使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系统等都进入活跃状态,从而调节内脏功能达到平衡,推进新陈代谢,进而能减少脂肪,增强肌肉,健美体形;能降低血脂、血压、血糖、减少各种慢性病;能改善体能,提高免疫力而且几乎不会产生运动伤害,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好的运动。步行或散步时越接近自然越好。在蓝天白云下或霏霏细雨中,空气清新,和亲人牵手聊天,天伦之乐,身心交融,更是一举两得。有人研究,如以每小时3公里速度行走1-15小时,可使新陈代谢率提高48%,而加强新陈代谢是推迟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步行或散步分缓步(每分钟约60––70步左右)与快步(每分钟约120步左右,以每步08米算合5公里/时)。除食后宜缓步外,其它时间皆宜快步。

2关于旅游。旅游是指到郊外或异域他乡游览的活动,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综合性运动。旅行观光,登山壮志,涉水怡情,怀古咏今,追怀历史岁月以激人猛醒,看今朝发展以促人奋进,可有效地满足人们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但旅游只有做到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努力提高文化鉴赏水平,才能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同时,旅游应以步行为主,不计时速,只求消遣,缓缓而行,时辍而行。也可缓行兼慢跑,对增进健康则更有益。

3关于舞蹈。舞蹈是一种愉快而有节奏的形体活动,可舒筋活络,通畅气血。自古以来,医家就将舞蹈作为一种健身祛病的方法,《红炉点雪》说:“歌咏所以养性情,舞蹈所以养血脉。”舞蹈种类很多,有古今之分、中西之别,可根据各人的性别、年龄、性格、爱好的不同任意选择。

4关于气功。气功是传统中医药宝贵遗产的一部分,是古人在长期抗病、抗疲劳、抗衰老斗争中实践经验的总结。气功调摄养生法,是通过对充分发挥练功者的主观能动性,以意识、呼吸、 和肢体运动等训练为其特点,以动作姿势、呼吸、 和肢体运动等训练为其特点,以动作姿势、呼吸方式和精神意识的调整为基本内容的养生方法。中医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只要气功运用得法,就能养精化气,练气化神,达到精足、气旺、神全的抗衰老目的。

气功种类可分动、静两类。“动”是通过节律缓慢并密切配合意念和呼吸的肢体操练姿势和动作,加上自我 以及腹式呼吸所产生的“内脏 ”(内动)作用,以调整和增强全身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达到祛病延年的作用。“静”是通过意念和呼吸的自我锻炼,使练功者进入入静状态,从而调整并增强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动”和“静”是相对的,“动功”以动为主,动中有静:“静功”以静为主,静中有动。

5中老年人最宜选择复合运动。人体各器官的老化是一个不完全同步的渐进过程,单一运动方式难以收到全面促进健康的功效,力量和柔韧性的增强也不明显。不同运动项目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功效不同,最好采取复合式健身运动。许多中老年人运动方式较为单一,多选择步行或散步、跑步或健身操等,对平衡能力、上肢力量和柔韧性的增强意识并不明显。由于肌肉质量和数量的减少以及最大收缩速度的降低,造成支撑、平衡能力和稳定性下降,使得许多中老年人弯腰驼背,因此,适当的力量练习对中老年人也十分重要。日常行走坐立间,可有意识地进行手臂对抗练习,或利用床背、椅背进行练习,乃至适度的柔韧性练习可促使血液循环,松驰肌肉神经,有利于关节运动幅度和软组织弹性的恢复和提升,使肢体屈伸转动灵活自如。

中老年人的英文怎么说

中老年人的英文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中老年人的补丐问题

我以前给爷爷和奶奶买过是有海藻成分的补药

叫什么名字忘了

我亲戚以前是舒兰什么中医院的院长

我以前就问过他什么补药能对老人身体有助

我亲戚说吃什么药都没用最好的是保证良好的饮食

因为有好的饮食才能吸收营养补钙等等

我买的那个有海藻成分的补药是能让老人们的肠胃都建好的

价格也不贵100 200 左右

补药盲目的补钙没有好的肠胃吸收不吸收也是个问题

你去补药专柜问问有海藻成分的药品

我爷爷和奶奶说吃了我给买的补药之后胃口好多了

精神也好多了

还有啊

我爷爷以前身体不好上楼都喘

有短时间奶奶问我那个中医亲戚怎么能健康点

那个亲戚告诉我奶奶

放红糖和大枣一起煮着喝

果然真的很有效补血效果明显哦

也不用担心得糖尿病

希望您的家人健康

---{蝎子°

中老年人的单杠锻炼

1、跑步

每天坚持跑2000-5000米长跑,能让身体心肺功能耐受性大大提高。同时可以锻炼全身的肌肉群,是快速练好健美肌肉的基础。

2、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一天分早中晚做3组。每组做25-50个,是最为快速练腿部肌肉及拉长全身肌肉线条的方法。

3、俯卧撑

俯卧撑适合有一定力量基础的朋友做,每次做要让身体尽量绷直。尤其是腿部和腰部不能弯曲,每天至少做1组,每组20-50个。是锻炼手臂肌肉和力量的好方式。

4、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是常见的练腹肌方式之一,不占用场地。也很适合在家开展,仰卧起坐建议一次做30个以上。

5、哑铃

想要锻炼肱二头肌的朋友可以试试哑铃,通过手臂对哑铃的提拉。强化局部肌肉的锻炼,每次至少做50个。才能有效强化肌肉的形状。

6、游泳

会游泳的朋友,不妨试试每天去室内游泳池游几圈。游泳比跑步练肌肉更有效快速,且肌肉线条会更为修长漂亮。

中老年人的护肤品

护肤品用自然堂,羽西这类平价的品牌就行了。化妆水,乳液,(秋冬皮肤较干时,可用面霜)。白天加隔离和粉底液。隔离谜尚的不错,粉底选兰蔻的滋润感光粉底液。

可以用甜杏仁油(家美乐的很好)调蜂蜜做成面膜敷脸。听说是杨贵妃传下来的秘方,真的很管用。

中老年人的神经问题

这是典型的 性低血压,造成心脏向全身供血不足的表现。处理办法:1不要蹲太久;2缓慢站起来;3多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

中老年人的年龄范围

45-59岁为中年人 中国古代对中老年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说文》中有“七十日老”、“八十日耋”的记载,《内经》中有“人年五十以上为老”的论述,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著名诗句。现代医学对老年人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欧美国家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人,即:65—74岁为青年老年人,75-89岁为正式老年人,90-120岁为高龄老年人。而亚太地区的国家普遍以60岁作为老年的界限。1982年,联合国召开的老龄世界大会提出“60岁及60岁以上为老年人”。我国习惯将60—89岁规定为老年期,90岁以上 为长寿期。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范围有了更细致的划分,即:年龄≤44岁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年龄≥90岁为长寿老年人,这一标准已经逐渐为大家所认可。

老人心理问题有哪些

老人心理问题有哪些

 人老了,年纪越大越会重视健康,但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健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晚年生活的幸福度,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心理保健。在对大量老年人心理咨询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老年人心理问题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自卑情绪

 有强烈自卑心理的老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严重残疾,基本上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总觉得无地自容。另一类是自惭形秽,总觉得自己的形象不如人,家庭条件不如人,子女不如人等,比人低三分,自我封闭。常做老年人心理咨询的专家表示,自卑心理最容易引发老年抑郁症这类心理障碍,给老年朋友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需要及时加以调整。

 2、抑郁情绪

 随着老年人逐渐衰老,情绪变化日益明显,有的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抑郁大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困扰及死亡的威胁而产生,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相当高,并且因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头脑清醒,自杀念头多能够成功付诸实施。因此消除老年朋友的抑郁情绪,是老年人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之一。

 3、恐惧和忧虑

 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生活不能自理、赡养及死亡等,心理负担加重,常会产生忧虑或恐惧感。如果这些情绪未经调整长期存在,则很有可能发展成老年焦虑症、老年疑病症等心理障碍。需要引起老年朋友和家属的注意。

 4、孤独和寂寞

 子女成年后要忙于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而老年人却由于丧偶、独居、离退休、身体、心理及其它原因,社会交往减少,常感到空虚寂寞,心理上往往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这让老年人常表现出两种情绪,要么沉默寡语,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都无动于衷,要么急躁易怒,易发脾气,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这类负面情绪是医生做老年人心理咨询时最常遇到的心态。

 心理问题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

 1、生活在都市里的老年人由于长期缺乏与人沟通,易产生孤独、自尊感不强和老而无用的感觉。

 2、有些老人将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家庭和睦。

 3、到医院就诊的老人中30%至40%的常见病其发生发展与人的心理行为因素有关。

 4、患有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老人,其致病的因素心理问题占主因并已超过生理原因。

 5、心理疾病会诱发或加重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老年痴呆症等众多的`老年疾病。

 6、消极情绪是破坏身体免疫系统的凶手,是导致身心疾病的诱因。

 7、心理状态不正常的人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频频给脑垂体以不安的刺激,致使它发生各种偏激过敏的信号,扰乱内分泌的良好均衡状态,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老年人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

 1、失落感:从工作到退休,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发生改变,心理上不免产生失落感,表现出两种情绪:沉默寡语,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都无动于衷;急躁易怒,易发脾气,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

 2、孤独感: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离退休、身体、心理及其它原因,社会交往减少,常感到空虚寂寞,心理上往往产生孤独感。

 3、恐惧感: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生活不能自理、赡养及死亡等,心理负担加重,常会产生忧虑或恐惧感。

 4、抑郁感:随着老年人逐渐衰老,情绪变化日益明显,有的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抑郁大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困扰及死亡的威胁而产生,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

 5、自卑感:一种是身体严重残疾,基本上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总觉得无地自容;另一种是自惭形秽,总觉得自己的形象不如人,家庭条件不如人,子女不如人等,比人低三分,自我封闭。

;

  近年来,孤寡老人心理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由于不少年轻人都到外地工作了,家里也只留下老人,对他们也缺乏关心,其实这样是很容易引发孤寡老人心理问题。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孤寡老人的心理问题,希望能帮到你。

  孤寡老人的心理问题

1、过度悲伤

孤寡老人心理问题

  1、孤寡综合征

老年人孤寡综合征多发生于子女成年离开家庭之后独自生活的老人,该症状在精神疾病分类中属于“适应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精神空虚,无事可做。缺乏亲人的关爱是导致老年人孤寡综合征的根本原因。“孤寡老人”往往身体状况差、患病率高、行为不便,而由于缺乏子女关爱,更容易使得这些老人大多生活无趣,行为退缩,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怀疑,常陷入无欲无望、无趣无助的状态,情况严重的还容易引发老年痴呆症。

孤寡老人心理问题

2、抑郁

抑郁性情感障碍在老年人中表现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年龄越大,对被照顾的要求就越高,而“孤寡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更容易形成抑郁。现代社会人们的家庭观念转变比较大,尤其是多数年轻夫妇不能或不愿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老人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希望落空,结果就抑郁等不良情绪接踵而来。

3、焦虑

焦虑是一种害怕出现不良后果的复杂情绪状态。调查发现,社群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的焦虑患病率非常高,275%的孤寡老人存在焦虑症状,并且“孤寡老人”的焦虑发生率高于抑郁发生率。老年人的焦虑往往又会发展为抑郁或二者混合状态,进一步损害老人的身心健康。

4、孤独

有研究发现,“孤寡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情感问题,而情感则主要是孤独感,近87%的老人觉得寂寞,这极大地影响了“孤寡老人”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常见心理病症

1、焦虑症

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有的为一点小事而提心吊胆,紧张恐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焦虑,严重者称为焦虑症。他们身体本无疾病,或仅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病,却担忧自己的病治不好,不断辗转于各处求医问药,做各种化验检查,遍尝各种偏秘祖传方;过分担忧家人的安全和健康等等;对某种治疗或药物过度依赖,甚至觉得离了它们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种种表现提示“杞人忧天”式的恐惧担忧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与现实处境不符的持续恐惧不安和忧心忡忡是其临床特点。

2、疑病症

疑病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怀疑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或是断定自己已经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感到十分烦恼,其烦恼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患有疑病症的老年人性格上都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敏感、多疑、易受暗示;孤僻、内向,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化过度关注,以及过分自恋等。

3、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控制不住,精力不足,情绪性疲劳,失眠,头痛,心悸等,病程可达数十年,症状可有间歇,病情容易反复。一般而言,老年人睡眠时间多在5~7小时之间,并常常有睡眠浅、早醒、多梦的现象。睡眠障碍是老年人神经衰弱最主要的表现。

孤寡老人应如何调节心理

1、做好思想准备。提前做好迎接空巢的心理准备,时间应以一年以上为宜,这样老人在思想上可以逐渐适应,以避免在空巢来临之际大吃一惊,心理上无法承受而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实践结果表明,主动迎接空巢家庭到来的老人较被动接受者产生的心理障碍要小得多。

2、再就业。陈院士今年74岁了,还奋战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陈院士坦言道,虽然子女不在身边是会令自己觉得孤独,但是,忙碌的工作冲淡了孤独的感觉。因此他建议那些已经退休的空巢老人,如果您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又有一技之长的话,再就业应该说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

3、做好生活安排。空巢来临后的第一个半年是老年人思想波动、情绪低落最明显的时期,这个时候老人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一些。多参加一些老年人的集体活动。60~80岁的老年人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接触一下大自然。而85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就称之为高龄老人,最好是通过社群或者家人在家里组织一些活动。

4、正确认识衰老。对衰老要有正确的认识,明确衰老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人能够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所以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衰老。

5、老年人丧偶后切勿过度悲伤,这样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会使“老年人意识”更迅速地到来。为了尽快地从悲伤中解脱出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应当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生活。可以做些大的变更来改变生活,重新振作自己。比如:旅游、改变居住环境、暂时与儿女同住、住到老年公寓、积极参加各种老年人社团的活动、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等。怀念逝者并不妨碍寻找新的人生伴侣,如果有条件,可以重新组织家庭。

如果您家里的老人情绪比较波动或行为不太合适,需要多方面思考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们缓解情绪、改变行为。以下是一些处理这种情况的方法:

1 理解和关心老人的感受:老人们普遍容易产生孤独、无助等负面情绪,康复期的老人还可能受到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不适,需要我们通过耐心的话语和关怀来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并予以积极的鼓励。

2 提供一些适当的活动和习惯:适当的活动和习惯可以帮助老人缓解压力,比如陪伴他们聊天、看**、听音乐、参加社区活动等。

3 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老人的情绪问题较为严重,比如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如心理咨询、康复治疗等。

4 家庭成员之间加强沟通:在处理老人的情绪问题时,需要家庭成员之间加强沟通,积极协调家庭事务,减少矛盾和紧张的情况,让老人的情绪能够平稳安稳。总之,处理老人的情绪问题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并需要适度的时间和耐心,关键是要尊重老人的感受、关注老人的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

老年人会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有失落感、孤独感、怀旧心理、衰老感等。退休后,老人容易出现4种不良情绪。心理上首先会出现较重的失落感,其次是孤独感,第三,有些老人还会出现“怀旧心理”,喜欢留恋过去,最后,老年人还容易产生衰老感。

心理问题疏导方法

转变角色,重新适应社会和家庭环境。退休、离休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迁,但不同职业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适宜老年人兴趣爱好的活动有很多,如练习书法、钓鱼、养花、打太极拳等。

保持乐观情绪、好奇心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有些老人感到晚年生活并不愉快,不得不默默地承受着孤独、苦闷、压抑的折磨。

勤于学习,科学用脑。“树老怕空,人老怕松。”老年人步入第二人生,最主要的心理准备就是重新学习,丰富精神生活,延缓大脑衰老,要“活到老,学到老”。第四,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寻求医学帮助。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通常报告有更好的婚姻,更支持性的友谊,与孩子、兄弟姐妹和社交网络成员间的冲突减少〔1〕。在描述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时,老年人的描述更为积极,满意度也更高〔2〕。研究人员认为,老年人人际关系的改善,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交能力提高〔3〕,将注意力从人际冲突的消极方面转移〔4〕,发生社会冲突时情感反应减少〔5〕。认知评估理论模型强调,对情绪诱发刺激的反应,受个体因素的影响,老年人之所以对社会伙伴产生积极的体验,是因为其特有的想法和行为,在社会环境中,与年龄有关的变化,也是老年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6〕。经典压力模型则认为,日常烦扰是各年龄段的成年人最常见的社会压力,但这样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为减少潜在的压力体验和人际紧张,老年人会将那些难以相处的伙伴从他们的社交网络中剔除,只留下那些更加友善的社会伙伴〔7〕。社交体验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在发展心理学文献中,研究者们强调,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形成受照料者的影响〔8〕。事实上,社会伙伴对人际情绪的调节终生都在发挥着作用,但很少有人研究社会伙伴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成年人社交体验的影响。本研究从社会输入模型的观点出发,解释老年人比年轻人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28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