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11大学生情感的特殊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处在生理与心理的快速成长阶段,在情感需求上呈现出强烈性和复杂性。加之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思潮冲击时,缺乏对新事物的辨别能力,所以他们常常受外界复杂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不少的情感困惑,不少大学生对自身的情感问题感到无所适从,他们迫切需要学校从情感上给予帮助和引导。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诸多大学生自杀自残、违法犯罪、校园暴力等事件,这些事实告诫我们,在新形势下关注大学生特殊的情感需求,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已成了当务之急。
12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1)熏陶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情感教育,能够为校园营造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有利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情感教育也能够为大学情感教育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创新大学教育的模式提供研究思路和实践指导。
2)共鸣作用。情感教育的运用,能够让老师与大学生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学生与老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3)激励作用。积极的情感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挖掘积极的情感因素,利用其对行为的积极影响,以此来推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情感教育的观念认识不到位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一方面,高校教育主体受根深蒂固的教育模式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只关心自己传播理论道德知识的水平,强制性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既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而缺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关注,也缺乏对情感教育的科学认识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高校情感教育的运用忽视了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我国传统的学校情感教育更加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强调社会的价值而缺乏对大学生个体价值的关注,淡化甚至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们只关注学校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缺乏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缺乏对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反应和接受程度的关注,这也使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大学生的个人情感难以得到理解和重视。
22情感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一些高校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加入了情感的因素,但教育内容比较空泛、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是在某些特定时刻,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向学生灌输一些与情感有关的理论知识,或者利用课堂开展几次情感培训。而情感教育应该是连续性、长期性的,情感教育的内容要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才能起到情感教育应有的作用,偶尔的几次培训所讲授的情感内容并不能系统全面地解决大学生实际的情感问题。此外,目前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显得不够深入,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内容在组织和编排上显得空洞和乏味,没有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也很难对大学生构成吸引力,激发起他们对情感教育内容学习的兴趣。
23情感教育的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
长久以来,高校呈现情感教育内容的方式比较单一,普遍采取教条化的单向教育模式。教育者往往也只是通过以课堂为主要教育形式,以灌输为主要教育方法的形
式,对道德进行说教和宣讲,将情感教育的内容灌输给大学生,这种情感教育的方法忽略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真正实现情感的互动,教育内容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缺乏创新性的教育方法,阻碍了情感教育的深入开展,招来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的反感和漠视,导致高校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近几年来,有些高校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如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教育等,但由于欠缺科学安排和缺少有效监督,而使情感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了只做表面功夫的形式主义倾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最终脱离了情感教育的实质。
三、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对策
3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师的传统观念中,教育是以教师为本的一种单向的知识灌输与传递,缺少了情感投入、忽视了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这种以教师为本的教育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只有转变教师传统观念,以学生为本,倾注情感,才能保证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以学生为本,首先要求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有极强的自尊心,教师要懂得尊重他们,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其次,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感状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最适合学生、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再次,在教育过程中,保持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重视学生反馈的信息,倾听学生的心声,使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32丰富情感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情感教育激发受教育者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等,从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21加强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情感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与认识我国的历史与实际的国情,以厚重的历史感激发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其次,要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到教育内容中,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念;最后,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教育阵地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地方去,通过实践活动,从中领悟到个人与国家的内在统一,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切实的行动将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变为实际行动。
322加强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教育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是社会的人,离不开与他人的来往与交流,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缺乏社会交往经验,缺乏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在这一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亲情、友情与爱情观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亲情观教育。亲情观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亲人作为大学生关系网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大学生必须首先学会与之相处的对象,只有先学会如何与自己的至亲相处,学会如何善待自己的亲人,才能更好地关爱身边的人、关爱整个社会。
(2)友情观教育。友情是使人获得满足的一种基本情感,是生活中良好人际关系的体现。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友情是他们人际关系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处理起来最为复杂的一部分,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友情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爱情观教育。爱情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但由于大学生对待爱情不够成熟和理性,因而会产生很多情感困惑与问题。爱情是关系着大学生人生和命运的大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培养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任务。
323加强培养个性品质的教育
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意志顽强、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等,是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首先要加强生命观教育。目前社会上大学生轻生、杀生等事例时有发生,这警示着高校生命观教育的缺乏与不足。加强生命观教育就是要强化生命意识,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大学生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适应能力等等。心理素质往往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素质问题,如面对压力时的茫然无措,面对挫折时的自暴自弃,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等。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加之以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33改进情感教育的方法
331寓教于乐
教育是目的,教学的目的必须通过快乐的手段才能得以实现,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努力营造愉快的情绪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实现学习目的。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育者不能只关注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的数量,而忽视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的'质量。教育者只有着力于让学生在接受教育内容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积极的情感态度,才能保证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教育的内容,从而真正接受教育。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就是指教育者关注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情感状态,最大限度地实施愉快教育,充分发挥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寓教于乐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情感为切入点,创设一切有利于情感发展的情境,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对美的领悟和认识,调节学生的负面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快乐与兴奋的状态。
332以情施教
情感活动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情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感染到其他人,使之与自己产生共鸣。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情感参与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好好把握情感活动所特有的两大功能,学会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在融洽的情感氛围中,将教育者的积极情感传递给受教育者。以情施教的教学方法就是指教育者在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自觉地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育效果。以情施教,要求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达到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融入对内容的理解与情感,在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和活泼的形象去呈现教育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投入的真挚情感,以及渗透到教育内容中的真情实感,从而感染和打动学生,使情感因素的力量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333加强自我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内化,使受教育者能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转化为自身稳定的道德情感与品质。实现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促使大学生将内化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动。要实现自我教育,要求教育者正确对待大学生的情感特点和需要,按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情感培训,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在课堂中,教育者采取情感互动与情感体验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如选取大学生身边的道德案例、先进事迹等,通过创设情境、角色互换的形式,激发大学生产生真实情感,以此产生对道德感的自我认知。其次,在课堂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将学到的理论要求转化到实践活动中去。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参观社会考察、讲座报告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教育者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利用环境这一隐性的教育因素,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情感意志,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中。但由于情感教育在理念、内容、方法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未能使情感教育的巨大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运用情感教育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大的意义。
;教学的情感性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中学习,并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情感品质。情感性原则既把调动、感化、激发学生的情感作为手段,同时又把培养各种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作为教学的目标。 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提出的“积极的情感背景原则”,着重强调教学气氛的情感状态、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虽然也包含有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意思,但不突出。 重视教学中情感因素作用和进行情感教育,逐步做到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包括自豪、自信、自爱和自尊等等。互相比较而言,自豪是做事之后的自我评价,自信是做事之前的自我评价,自尊和自爱则是一直存在的自我评价。(属于“课程:交互设计方法”的用户体验方面的延伸阅读)
一、自豪体验
自豪体验,是个体把成功事件或积极事件,归因于自身能力或努力的结果时,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像“我很厉害吧?!”这样的话,就是自豪的表现。
(一)自豪的产生
1、产生:在自豪体验中,评价是一个核心指标,通常在目标达成或者任务成功完成时,在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基础上产生自豪。所以,自豪的产生机制有2个关键环节:a、取得成就;b、获得评价。
2、发展:社会比较在自豪感产生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影响。公开成就的个体相比没有得到任何社会比较反馈的个体,会报告较高的自豪感。当个体出色完成任务时,会体验到更多自豪感。当得知他人在同样的任务上完成较差时,自豪感的程度更高。所以,更高的自豪感获得途径:a、成就公开;b、成就自我比较;c、成就他人比较。
3、抑制:消极评价、失败的结果都会产生消极的羞耻和内疚等情感体验,会暂时压制成功感和自豪感,但自豪感并不会消失。
(二)自豪的作用
1、自豪感使个体愿意按照社会价值期许的方式,付出努力去做出真实的成就,以引起他人对自我的关注。
2、自豪感会使人们产生责任感,努力成为有社会价值的人,激励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价值的要求。
3、自豪感会强化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当个体做了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就会得到积极的自我肯定,自豪感就会随之而产生,从而强化个体类似的行为。
所以,自豪感也属于道德情感。
(三)自豪的创新模式
1、成功+表扬模式。成就获得积极评价时,就会产生自豪。因此,要展示成就,并给予表扬。
2、传播分享模式:将成就公开传播,被大家看到知道,越来越多的点击、浏览量都会增加你的自豪。成长进步模式:不断取得进步,比以前越做越好,懂得越来越多,成就越来越大。领先他人模式:很多人比不过你,不断提示你有多少人落后你,你又超越了多少人。
3、逃离失败模式:尽量避免失败和消极评价,及时调整策略。在万一挫折时鼓励用户,并将失败原因归结为外因,如运气和任务难度。
4、角色扮演模式(社会责任模式):给用户安排有社会效益的、有责任感的任务,强化自豪和道德体验。
二、自信体验(进行中)
自信体验,是自我效能感,即对自己能否胜任的评价,是对自我的能力或技能的认知和评价,相信自己能够根据内心愿望而获得成功,是对自我办事能力的确信,是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像“这个简单、看我的”这些话,就是自信的表现。
(一)自信的产生
自信是基于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也是建立在过往经历基础上的,所以,用户曾经取得的成绩和成就,能够为他建立自信。
个体活动的结果(成与败)直接影响自信的建立和发展。一般说来,成功的经验能提高和增强自信,而失败的结果会使自信削弱或丧失。不断地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固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会因一时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信。人们通常把行为的结果归因为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的难度。
替代性经验:个体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获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信,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他人的态度与期望:主要是指他人对个体的期望水平与信任程度。一般地说,他人对个体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则会加强自信;反之,他人对个体期望小,信任程度低,则会使自信削弱。
(二)自信的作用
自信影响目标的设定。目标设定是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之一,个体选择自认为能加以有效应对的环境,而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自信心越强,个体为自己设定目标的挑战性越强,对目标的承诺也越坚定 。
自信影响努力程度、持久力与耐力。对富有挑战性或革新性的创造活动而言,持久力和耐力是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坚强的自信心是创造者们的真正动力源,能让人在挫折环境中坚持下来,这对个体具有适应价值,而且对个体和社会具有发展的动力学意义。
自信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的程度。这些情绪反应会影响个体的活动及其功能发挥。自信的人较少受消极情绪影响,而怀疑自己的人,则因强烈的消极情绪反应,会产生退缩等防御行为。所以自信调节着人的回避行为、焦虑唤醒及整个身心反应过程。
(三)自信的创新模式:
1、无尽成就模式:通过各种挑战的成功,让人产生我能应付各种局面的感觉,不断加强自信。
2、示范教程模式:提供可以模仿学习借鉴的示范案例,让人尝试走出第一步,让人产生“这个简单”“原来这样”“我也会”的想法。
3、粉丝追捧模式:利用好的机制,让每个人都能吸引粉丝,收获被人期望和信任的感觉。
三、自尊体验(进行中)
自尊体验,是指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信、自爱、自重、自尊,并希望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的情感性体验,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由自我效能或自我胜任(self-competence or self-efficacy)和自我悦纳或自爰(self-liking)两部分构成。注意:自尊并不必然具有社会比较意义,虽然自尊大部分为社会比较的结果;自尊是对“总体自我”的情感性体验。
(一)产生机制,影响自尊发展的因素
1、社会比较。虽然自尊不必然是社会比较的产物,但是社会比较对它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一般来说,“下向比较”可以获得高自尊,而“上向比较”则容易导致低自尊抑或卑,HW Marsh的“池塘蛙效应”(rog-pond effect)就说明了社会比较对个人自尊的影响:即人人倾向于愿做“小池塘里的一条大鱼”。
2、自我知觉。自尊是自我知觉到的情感性体验,因此自我知觉也影响个体自尊的发展。自我知觉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认知活动。影响我们知觉的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认为我们做了什么。
3、归因风格。很显然,积极的归因能够提升自尊,而消极的归因则会减损自尊。
4、他人的评价与态度。自尊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自我必须在他我中得到证实,他我在自我中才能得到确认。他人的评价与态度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因此也必然影响个体自尊的发展。
5、个体的价值观或价值取向。个体的价值观既是人生处世的定向司南,又是道德行为的指向罗盘。个体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成为个体衡量或评价事物的标准,在个体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到“过滤器”的作用。价值观对个人的认知与行为具有的经常的导向性即为价值取向。
6、个体的自我期待与行为。个体对自我的期待决定了个体的行动方向并预定了行动结果,而个体的行为则导致了现实的行动结果。个体自我期待的行动结果如果与现实的行动结果一致或比较一致,自尊即为积极的,反之,若现实的结果不如预想的好,则个体将体验到挫折感,自尊水平也必然下降。
(二)作用机制
自尊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自我情感,它以深层次的心境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背景上,直接制约着人的情绪情感,间接影响人的活动动机,从而影响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自尊和学业成就,
自尊和人际关系,
自尊是某个人的关于被接纳和排斥的社会关系质量的一个指示物。作为人际关系计示器,自尊的功能是监控个体被别人接纳和排斥的程度并且促动人们以某种方式行动,使被排除或拒绝的可能性减少到最小程度。
自尊与心理健康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也就是平常说的心情。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相当一段时间内,使整个生活活动都染上某种感情色彩。如一个人高兴时,对称心如意的事固然表现出满意、愉快的情感体验,对平常冷漠不关心的事情,也会应起新鲜、亲切的情感体验。这便是情感调节行动的功能 。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某些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扳着面孔,动辄对学生大家训斥,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使学生做到言出即从。然而,学生面对这样一张不可接近,甚至可怕的面孔,还怎么能产生愉快的心境,怎么能对其所教学科产生乐趣呢?这便是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心境调节行动的功能所致。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一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境,实在是重要的。 (一)建立积极的师生感情,是给学生创造良好心境的首要条件。师生感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境。然而,师生感情建立的主导方面是在教师一方的。这便要求我们经常的去接触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经常的接触学生既可以在“双向交流”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往往在课余时间老师与学生一起愉快活动之后,会使下一堂课都处于愉快地气氛中,使学生很长时间对老师有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因此,我们应该从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点滴小事上去关心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感情。 (二)讲求批评的艺术,才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心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是天天要“犯错误”的。然而犯错之后老师批评的方式、方法不同,也导致不同的心境。在教育实践中,常可看到对犯同样错误的学生,有的老师的批评使学生心灰意冷或产生对立情绪,以致影响学生一天的生活甚至更长时间;有的使学生心悦诚服,高高兴兴的接受,产生一种良好心境,以致一段时间内该学生很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很少重犯旧错。所以我们应该讲求一下批评的艺术。批评的方式、方法根据错误的具体情况不同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我们常用的告诫法、激将法等。然而不论采取哪种批评方式,教师都要切忌一点------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育者:“我愈是深入儿童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我们教育中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真理便愈是显得清楚;在影响一个儿童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 (三)做好家长工作,是保持学生良好心境的又一重要条件。学生在家庭中心境的好坏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这与我们教学活动中的家长工作是密切相关的。然而,当前很多教师的家长工作中形成告学生状的形式。不论是家访或是把家长请到学校,一见面便竹筒倒豆似的诉说学生的不是,甚至责备家长。过后,家长对孩子轻则训斥,重则殴打。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找家长是需要的 ,同家长座谈也是需要的,但决不能使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教师正把他最亲近、最喜爱的人变成一种吓人的东西。使孩子把人看成骇人的怪物,这在教育中是根本不许可的。”这种告状式的家长工作不仅损害了师生感情,而且破坏了学生家庭生活,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境。所以,我们必须端正家长工作的态度,使家长工作在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家长工作要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协助家长进行正确家庭教育为目的。其次,做家长工作时要对学生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适当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改变学生头脑中教师走访家长就是告状的观念。 二、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加某种活动的经常性的意识倾向。兴趣不只是对事物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会有使人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从事改种活动而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因而,兴趣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的意义是巨大的。这是一种强大的动力。 兴趣在学习方面所表现出的愉快的动力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那些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 他们在学习上比那些不愿学习而勉强学的学生更为积极,更能坚持不懈,学习效果也更好。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这需要培养。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注意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生硬的进行知识灌输,导致了学生对学习产生乏味感觉,甚至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利用小学生不随意注意占主导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儿童在学习中很容易被心气、醒目的刺激所吸引,他们的兴趣很容易被情景左右,这便有利于学生直接兴趣的培养。直接兴趣是指或事物本身发生兴趣。这种兴趣可以使学生轻松自如的集中注意力,从而不用很大意志努力关注某种事物便可以学到知识。这对学生获取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有位教师为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有意识让学生办小报、搞剪贴。学生们课后翻书抄报,录章摘句,求知欲高,劲头十足。他们的意识表面上不是为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而实际上在办报时无形之中加宽了阅读面,增大了信息量,提高了写作水平。在这种直接兴趣的鼓舞下学生学习丝毫不感到吃力和紧张,却又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二)在直接兴趣基础上引导学生关心学习结果,培养间接兴趣。直接兴趣可以使学生愉快的学习。然而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可以引发直接兴趣,也不是引导学生直接兴趣的事物永远可以使学生感兴趣。因此我们应在直接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心活动的结果,使学生意识到它的结果对自己有意义,从而形成间接兴趣。这种兴趣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最大热情,并力求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好成绩。例如前面所例子,如果学生对办小报仅仅保留在直接兴趣的基础上,时间久了,学生这种兴趣就会慢慢消退或被其他兴趣所代替。所以应在前面基础上及时向学生讲述经常阅读对自己知识、能力、道德各个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乐于读书,培养起阅读习惯。 三、坚毅的意志品质保证 我们知道学习任务毕竟不是在游戏之中、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坚毅的意志品质。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某种目的,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意志和行动是不可分的,意志支配着行动,同时也在行动中得以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也充分体现出了意志品质的差异所形成的不同情况;那些意志坚强的学生遇到困难百折不挠,能够取得好成绩;那些意志薄弱的学生遇到困难时产生畏惧心理,采取逃避做法,这样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较差。因此在培养前面所述的两个心理品质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坚毅的意志品质。 河南省鹤壁市 姬国强 韩莉 其实,人的一生中有谁能够绝对的说自己没有说过一次谎话呢?包括对父母、老师、爱人、朋友、同事、学生,甚至对刚刚懂事的孩子。一位心理学家写过一则短文,他认为,人说谎就像空气一样普遍存在,说谎几乎可以说是人的一种需要;每一个正常的人,大致从6岁开始就学会了说谎,而且一般来说,谎言会伴随人的一生。 存在主义者萨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任何一种事物和现象的存在都有其理由,学生说谎也是如此。经过调查分析,我认为学生说谎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或不敢说出事实的真相,如学习成绩差,做了不该做的事,谈话对方是家长或老师并且较专制,这是,学生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二是当时的情况对自己不利,如果说出真话将危及自己,为了保护自己而说谎;三是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而说谎;四是害怕说了真话反而会伤害别人。 当然,从道德的角度来说,学生说谎是不对的。因此,我们在理解学生说谎、接受学生说谎的同时,还要想出一些方法来防止学生说谎,引导他们讲真话,然后根据实情采取相应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 处理突发事件时,最好采取冷处理。班主任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进行调查,在掌握实际情况之后,再去处理。假如,你发现某位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很气愤,这个时候你最好不要立即去找当事人解决问题,因为在这个时候,从感性上来讲,你的荔枝很可能失去控制;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不是要了解情况以教育学生,而是要抓住把柄批评他/她,甚至是惩罚他/她。在师生之间拔剑弩张的情况下,学生会“随机应变”,想着法子编谎言为自己开脱,以逃避惩罚。于是,在谎言之下,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复杂。因此,遇到类似的情况,最好先冷静下来,一方面调整情绪,另一方面抓紧时间悄悄的了解情况,等到摸清情况之后,你可装成无意中和当事人相遇的样子,随便聊聊,在他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慢慢的引上正题。这时候即使你知道了一点点,你也要装作知道了很多,甚至是全部,让犯错误的学生感觉不讲真话不行了。这样,一般情况下,他会讲出真情来,你就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了。 第二、 如果有几个学生同时参与了某件错事,你想从中了解情况,你最好他们做“隔离调查”。心理学上有一种“囚徒理论”,意思大致是这样的:两个或几个犯罪嫌疑人同时被抓,而警方又没有掌握确切的证据,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警方一般会采取单独审问的方式,因为如果采取集体审问的方式,几个嫌疑人会一起欺瞒警方,掩盖事实真相以逃避惩罚。在单独审讯时,他/她们每个人都会这么想,如果对方招认我不招,那么我就可能被重判,而对方就可以减轻惩罚。于是在这种“趋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警方审讯的结果一般是两个人都会招认,或者至少有一人会招,于是镇乡就可以大白了。当然,我们不能用对囚徒的态度对待学生,但我们可以借鉴“囚徒心理”达到摸清事实、教育学生的目的。 第三、 在向学生了解情况时,首先要注意场合。在涉及比较严重的问题时,最好和同学单独交谈,不要当着众人直接点名批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不管犯有怎样的错误,他不希望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批评。其次要注意方式方法、语音语调。对学生要以礼相待,不要把学生放在一个对立面上。和学生谈话,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解除学生的心理戒备,讲明你是在帮他,是为了他好,这样他就自然会讲真话了。 第四、 作为办主任还要注意用人格去影响学生。从师德的角度讲,就像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教师的人格,对于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育科学 ,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度”。尽管说谎有一定的普遍性,人有不可避免一生不讲谎话,但作为教师应努力使自己讲真话,少讲谎话,更不能信口开河,否则又怎么去要求学生讲真话呢? 最后,还要注意运用科学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管理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一个心理氛围,在不同的氛围中,学生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因此,作为办主任,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学生,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向心力,使学生信任、尊重老师,自觉地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总之,学生的心灵就像一扇窗户,我们要想办法打开这扇窗,让学生们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的成长。
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SA),又称倾向性分析、意见抽取(Opinion extraction)、意见挖掘(Opinion mining)、情感挖掘(Sentiment mining)、主观分析(Subjectivity analysis)
情感分析是对带有情感色彩的主观性文本进行分析、处理、归纳和推理的过程
情感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说话者/作者在某些话题上或者针对一个文本两极观点的态度。这个态度或许是他或她的个人判断或是评估,也许是他当时的情感状态(就是说,作者在做出这个言论时的情绪状态),或是作者有意向的情感交流(就是作者想要读者所体验的情绪)
文本情感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网络舆情风险分析,信息预测等。如通过Twitter用户情感预测股票走势,**票房、选举结果等,均是将公众情绪与社会事件对比,发现一致性,并用于预测
首先安装SnowNLP中文情感分析库:
SnowNLP(Simplified Chinese Text Processing),是一个python语言编写的类库,可以方便的处理中文文本内容,其开发受到了TextBlob的启发
In [1]:
数据载入
In [2]:
Out[2]:
数据预处理
In [3]:
In [4]:
Out[4]:
In [7]:
Out[7]:
将所有数据打分
In [9]:
Out[9]:
将分数合并会原表格
In [11]:
Out[11]:
计算指标
In [12]:
Out[12]:
In [13]:
Out[13]:
In [14]:
Out[14]:
基础结论:中位数比平均值高很多,说明有少量异常低的评分拉低了均值
In [16]:
Out[16]:
看分数分布情况,直方图最合适
In [17]:
Out[17]:
少量数据,柱状图也可以
In [18]:
Out[18]:
In [19]:
Out[19]:
In [20]:
以分数排序,查看打分准确率
In [22]:
Out[22]:
好评
In [23]:
Out[23]:
In [24]:
Out[24]:
差评
In [25]:
Out[25]:
In [26]:
Out[26]:
In [27]:
Out[27]:
In [28]:
Out[28]:
In [29]:
Out[29]:
In [30]:
Out[30]:
结论
准确率比瞎猜高,但达不到人工打分准确率
SnowNLP库的训练基准数据是基于电商销售产品训练的,对饭店留言数据的打分准确率一般
做情感分析最好用户自行实现(网站增加打分功能,用户自行打分)
第一:改变晚睡和熬夜的习惯。很多人因为工作原因和身边朋友圈的原因,养成了很晚睡觉和熬夜习惯。小编身边就有很多人就习惯过了凌晨后睡觉,这种习惯非常不好,一方面对身体造成伤害,另一方面使得个人情绪受到影响。我们可以试着晚上九点开始就听听音乐,看看书,或者是听听评书和戏剧、电视等,有的人开玩笑说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其实这也是好的方法。
第二:经常去参加一些积极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参加商会活动、名人讲堂等等,吸取一些积极的信息,但谨记的是有一些洗脑的课程需要谨慎吸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一并吸收的。另一方面可以结识一些积极向上的朋友,最近流传一句话让人非常震撼,就是:让人害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加努力。
第三:多运动,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人心情的好坏,同大脑内分泌出来的内啡肽的多少相关。运动可以刺激内啡肽的分泌,使内啡肽的分泌增多,内啡肽因此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当然不建议大晚上的运动,虽然当时精力旺盛,第二天影响睡眠就不好了。
第四:可以多出去走走,多旅游。很多人觉得旅游很花钱,其实不然,我们可以选择“穷游”,只花路费和门票钱和吃的,有时候门票钱都可以省下来,既让你心旷神怡,又让你了解了地方的风土人情,更加了解别人是怎么生活的。
爬山是非常好的选择
第五:可以多去了解别人的疾苦,因为你了解了别人的痛苦就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从而产生,比下有余的乐观心态。也可以了解富有的人是怎么生活,当然千万不要去产生厌世心态,因为你了解了才会发现不足,从而改进,让自己学会超越。
第六:和家人多沟通和聚会,因为有家人的支持你会觉得生活充满希望,有句话说得好:除了家人不会离开你,其他的很有可能都会离你而去。
第七:学会释放负面情绪,有种简单易用的方法就是找个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出来,可以是粗话,可以是鼓励自己的话,让自己全面的释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