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老人与海》

海明威《老人与海》,第1张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前中期最具传奇色彩的美国作家。

职业作家的生活大多数都很单调,每天按时写作,偶尔接受访谈,参与文化社交活动,除了旅行以外,一辈子住在一个地方。没错,这就是作家 福克纳的生活,他是海明威最大的竞争对手 ,可以说这种生活丝毫提不起人们的向往。但海明威就不一样了,在他的生活中围绕写作展开的是 钓鱼,打猎,拳击,斗牛和打仗 。

如果套用米兰昆德拉的说法,生活在别处,海明威的经历就是人们向往的别处的生活,这使他在严肃作家的身份以外,多了一层偶像气质。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严肃作家,文化偶像也不是稀有物种,但能集这两者于一身的人却不多。这次为你解读的 《老人与海》,被认为是海明威的巅峰之作,是他人生态度和文学理念最典型的体现。

要想更好的理解这部小说,我们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 海明威的性格特质和人生经历 。作为作家海明威在文坛的地位靠作品说话,不过,作为文化偶像,与海明威的人设及所谓的硬汉形象和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多多少少是他自己精心营造的结果。

许多同海明威有过接触的人都认为他喜欢夸大自己的成绩,渲染吹嘘自己的经历,以取得戏剧化的效果。比如,海明威常半开玩笑的说自己解放了巴黎,实际上诺曼底登陆的时候,他只是在船上远远地观望。进军巴黎的路上,他朝一个据当地人说藏有德国士兵的地窖扔了三颗手榴弹,然后就随部队继续前进,后续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

但是在写给别人的信里,海明威宣称自己杀伤了许多纳粹士兵,还活灵活现地描述自己如何中弹,如何还击,如何受伤的过程。后来,就连他本人认可的传记作家都忍不住哂shen笑,海明威有时是活在自己的想象中。

这样的事情不是孤立,1934年凭借《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海明威已经在文坛赢得很高的声望。

一次一个文学青年问他, 什么是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他的回答是,不幸的童年 。确实,许多作家的童年堪称不幸,这磨练了他们的感受力,然而,海明威的童年跟不幸二字完全沾不上边儿。

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芝加哥郊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年轻有为的医生,母亲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

从经济基础到情感投入,海鸣威的父母都堪称典范。童年和少年时代,海明威的课余活动由打猎,钓鱼,拳击,阅读和练习大提琴组成。除了练琴以外,这些都是他热爱的事情。非要在他的童年里找点阴影,那只能说是近视了,海明威从小近视,但不愿戴眼镜,成名以后他在公开场合露面,也拒绝戴眼镜,想必是觉得戴了眼镜不够硬汉。

海明威真正的文学训练来自于当记者的经历,1917年中学毕业以后,海明威面临三个人生选择,上大学、工作、参军。他父亲希望他上大学,他自己想去欧洲打仗,可他是近视过不了体检。最后他去当了实习记者,通过叔叔的关系,他在堪萨斯新报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这份报纸要求记者写稿时 文风要简洁有力,不要使用陈旧的形容词和过时的俚语。 这个特点在海明威日后的创作中被保留了下来。

报社的五个要求:

1、用短句

2、第一段要言简意赅gai

3、用生动的英语

4、要积极,不要消极

5、避免用形容词

实习记者当了不到一年,海明威又成了红十字会战地服务团的司机,征得父母同意后奔赴欧洲战场。到了欧洲不久,海明威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为营救战友而受伤,炸弹的弹片在他腿上留下了两百多处伤口,他的第一次从军经历就此结束。

海明威在欧洲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传回了美国,芝加哥当地报纸对他进行了报道,海明威的虚荣心因此得到满足,不过,这段经历也让他精神受挫,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饱受失眠困扰,没法关了灯睡觉。

回到美国后,海鸣威继续记者生涯,他遇到了 舍伍德·安德森 ,安德森当时是一个颇有名气的作家,从安德森那里,海明威知道了 康拉德 这样的前辈,开始关注 弗吉尼亚伍尔夫 和 詹姆斯·乔伊斯 的作品。他还把眼光投向俄国 陀思妥耶夫斯基 和 托尔斯泰 也进入了青年海明威的视野。 这让海明威在新闻体的写作方式以外发现了新的文学天地,少走了许多创作上的弯度 。

成名以后,海明威认为自己已经青出于蓝, 他曾和福克纳煮酒论英雄,认为他俩胜过绝大多数十九世纪经典作家, 可以跟福楼拜一较高下。自信也好,自负也罢, 海明威自愧不如的作家只有两个,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

安德森的引导为海明威打开了通往文学新世界的大门,可真正让他登堂入室的,仍是他自己艰苦卓绝的写作训练。短暂休养后,海明威以记者的身份再度前往欧洲,他在巴黎结识了一大批文化名流。包括声名卓著,喜欢提携后辈的爱思拉庞德,言辞犀利的沙龙女主人斯坦因夫人,正是他的一句戏言,成就了“迷惘的一代“这个著名的称号。

不过海明威的这段巴黎岁月过得很苦,收入很少,没有名气也没有作品,好不容易撰了几个故事手稿还被人偷了。那时候,他经常在咖啡店写作,用铅笔写在便携笔记本上,一写就是一天。

无论后来的评论界和同行如何评论海明威的作品,我们都必须承认,在海明威早年的写作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对艺术发自内心的追求和真正严肃的创作态度。海明威对跟他同时代的作家菲茨杰拉德颇有微词。他认为菲斯杰拉德为了钱迎合读者,对待文学的态度不够严肃。他把这一切归咎于菲茨杰拉德的妻子泽尔达。直到晚年,海明威仍认为是爱慕虚荣追求排场的佐尔达毁了菲茨杰拉德。

我们说回海明威,他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1926年《太阳照常升起》出版以后,他开始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注意。这部小说在当时颇有先锋性,让许多老辈的读者感到不适。海明威的弟弟曾说,他的父母读这本小说的体验,好比是修女参观妓院。可是他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海明威准确的捕捉到了参加过一战的年轻一代的精神图景。1929年,取材于海明威本人经历的《永别了,武器》问世,他进一步巩固了作家的文学声望。这段时期还有一件对海明威影响重大的事儿,就是父亲的自杀。

1928年底,海明威的父亲因为健康状况恶化,加上投资失败,在家中开枪自杀。 海明威弟弟后来回忆,对于父亲的自杀,海明威的反应十分复杂。一方面父亲培养了他钓鱼,打猎的爱好,是他关系最亲密的家人,他为父亲的死伤心不已。另一方面,他又觉得父亲自杀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是胆小鬼。在宗教氛围仍很浓厚的芝加哥,父亲的自杀还给家庭的名声造成了污点。或许是受到这一事件的影响,进入三十年代以后,海明威名气越来越大,头顶的光环越来越亮,也越来越注意营造硬汉形象和男子汉气魄。我们不妨把这看作是一种心理补偿,他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弥补父亲自杀给家庭造成的耻辱。

整个三十年代,海明威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乞力马扎罗的雪》等,都是能在文学史上排得上号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海明威把自己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简练如电报式的行文,背景的省略和大量的留白,冷静疏离的结尾。后来,他用冰山理论来概括自己的写作风格。小说的表层意思好比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它只占全部体积的八分之一,故事的深意如同冰山的主体藏在海面之下,这些占了大头的内容要读者自己去发掘。 与广受好评的短篇小说相比,这一时期他的非虚构作品和长篇小说都很难称得上成功。《午后之死》和《非洲的青山》,这两部非虚构作品分别以斗牛和打猎为题,遭到评论界一致的恶评,贫乏,空洞,顾影自怜,这些词被反复用来形容他的行踪,享受中的上校,既没有迷惘的情绪,又不是坚毅不屈的硬汉,只是一个怨天尤人,身心俱疲的退伍老兵。

海明威追求的简练文体,在这时呈现出它最显著的缺点,无聊和乏味。这一时期海明威的身体状况也持续下滑,血压超高,体重飙升,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预示海明威难以再现往日的辉煌,他的文学和生命都将不可避免的走向低谷 。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海明威写出了《老人与海》 。1952年,这部小说发表在生活杂志上,短短48小时之内就卖出了530万册,这说明海明威的号召力还在。

第二年《老人与海》获得了普利策奖,在下一年海明威口中的瑞典的那个机构授予了他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不仅帮他挽回了受损的声誉,还让他走向了新的高峰。

小说只写了八周,可前后却酝酿了十七年。早在1935年,一个古巴老渔民就给海明威讲过,他如何捕到一条大马林鱼,又如何被鲨鱼吃掉的故事。 第二年海明威写了一篇通讯,取名《在湛蓝的大海上》发表在当时一个叫《老爷》的杂志上。

这个故事给海明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思量着终有一天要把它写成小说,而后,就有了我们现在读到的《老人与海》。

小说的主人公叫圣地亚哥,是古巴首都哈瓦那附近一个渔港的老渔民,他已经整整84天没有捕到鱼了,还差三天就要打破纪录,他最长的一次,连续87天没有捕到鱼。

他本来有个小帮手叫马诺林,老人教会了他捕鱼,他也很崇拜老人,认为老人是最好的渔夫。由于太久没有捕到鱼,马诺林的父亲让他上了另一条船。今天晚上, 马诺林又来给空手而归的老人帮忙,给他带来了晚餐和啤酒,还给他准备了第二天捕鱼用的鱼饵。当全世界都以为老人雄风不再的时候,只有马诺林还相信他。这种情形与海明威当时的心境很相近,只是不知道,当全世界的评论者都觉得他写不出好小说时,又是谁在相信他呢。

第二天,老人带着一瓶水和马诺林为他准备的鱼饵独自出海了。海上风平浪静,不等天亮,老人就陆续放下了鱼饵,让他们准确的停留在四十海里,75海里,一百海里和125海里的水下,增加鱼儿上钩的几率。

给你补充一下,一海里大约是一点八五米。

海明威在这里不厌其烦的描写老人放下鱼饵的距离,其实是在暗示读者,老人的捕鱼技术是第一流的,这么长时间捕不到鱼,只是倒了大霉罢了。

淡淡的太阳从海面升起,老人不紧不慢的往前滑,他要去比平时更远的海域。他看到一只黑色军舰鸟,老人知道它在追逐鱼群,就朝着它盘旋的地方划去。在那里他放下鱼饵,熟练地钓到了一条十磅重的长鳍金枪鱼,而这只是一场大戏的序幕而已。

眼下太阳已经高高升起,海岸线不见了,只能隐约看到岸上的山峰。云块像积雪覆盖在山峰上。老人凝视着吊索,有时自言自语,有时想起棒球赛和马诺林。就在这时,他手中的钓竿猛的往水中一沉。老人伸手去拉吊索,把它轻轻夹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试探性的一拉,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立刻明白,在水下一百海里的地方,有一条大马林鱼上钩了。

老人耐心等待,等到准备好备用的钓索,并且确定鱼已经完全上钩后,他暴喝一声,用尽全力,猛拉钓索,想把鱼拉出海面。什么用也没有,鱼自顾自的游开了,它拖着渔船慢慢的往前走,从中午到傍晚,从傍晚到凌晨,从凌晨又到傍晚,整整一天半的时间,老人和鱼一直僵持着。

鱼挣脱不了老人的钓钩,老人也不能把鱼拉出海面。 在这过程中,老人又饥又渴,他出海时只带了一瓶水,现在只能靠现捕的金枪鱼和祺秋充饥,他的眼角受伤,左手抽筋,后背和手背也被钓索勒破了。

他始终没有气馁,没有低头,他想起马诺林曾对他说,自己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儿,想到年轻时跟大个子的黑人比赛扳手腕,比了一天一夜,才赢了对方,后来人人都叫他冠军。

一度老人也曾昏昏入睡,梦到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在非洲的海滩上,看到威风凛凛的狮子。

到了晚上,精疲力竭的大马林鱼终于浮出了海面,另一边同样精疲力竭的老人,鼓起最后的勇气,把鱼拉到了船边。然后他放下钓索,用脚踩住,高高的举起鱼叉,用尽全身的力气,狠狠的把它插进了鱼的胸鳍后方。用全身的重量把渔叉压下去。临死前,大鱼用尽最后的力气奋力跃出海面, 落下时溅起巨大的水花。

老人赢了。可鱼实在太大了,传里根本放不下,老人还是第一次独自捕到这么大的鱼,他只能把他绑在船边开始返程。

此时的他早已远离平常捕鱼的海域,可是多年的出海经验,让他很快就确定了返程的航线。不久情况开始变得对他不利。大马林鱼的血腥味招来了鲨鱼。一个多小时以后,第一条鲨鱼循着血迹向他们袭来。

这是一条灰鲭鲨,有着蓝色的背部和银色的肚子鱼皮光滑而漂亮,体格健壮。老人用鱼叉杀死了他,而它弄断了老人的鱼叉,还在大马林鱼身上留下了一个新的伤口。

老人为大马林鱼受到袭击而心痛,也为接下来的航程担忧。

这时,他念出了海明威笔下最为人熟知的独白,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果不其然,一群又一群的鲨鱼轮番来袭。 老人见到第一条鲨鱼的时候,还抱着赞赏的态度,对这些后来者他只有鄙视和唾弃,因为他们是吃腐肉的鲨鱼。关于老人和鲨鱼的搏斗,向来都有许多解读。一种观点认为,海明威以老人圣地亚哥自比,用捕鱼隐喻文学创作,把鲨鱼比作评论者,以此回应评论家对《 过河入林》 的恶评。

结合海明威当时的处境来看,这样的说法也不能算是空穴来风。其实只要文学仍然存在,作者和评论者之间相互的鄙视链和利益网就不会消失。

老人和鲨鱼的搏斗堪称惨烈,他先是用刀,刀断了,就用短棍,短棍断了,再用船桨。他既在捍卫大马林鱼,也在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荣誉,就像他说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海明威具有硬汉精神,喜欢宣扬人在重压下的优雅风度,有时甚至为了硬汉而硬汉,因此被人嘲笑。但这篇小说的情感却颇为真诚,立意也更高。 海明威以极其简单的笔触给老人的行为赋予了能够抽离于具体环境的悲剧色彩。 人面对注定失败的命运,仍能奋起反抗,这是自古希腊时代起,就为人称颂的英雄品格。

出海后的第三天凌晨,老人回到了自己的小屋,沉沉睡去。清晨,马诺琳来到他的小屋,发现了熟睡中的老人,孩子给他带来了咖啡,老人醒来后给孩子讲述捕鱼的故事。很显然 ,孩子不仅是老人的知音,也是老人事业的继承者,或者说是人类英雄品格的继承者。

今天下午,当地来了一群游客,他们把大马林鱼的鱼骨误认为是鲨鱼,而在路的另一边老人再次睡着了,他梦到了海滩上的狮子。 这其实是一个非典型的海明威式结尾, 因为它带有鲜明的象征色彩,并且具有情感温度。 狮子是这部小说中不断被提到的一个意象,老人出海前捕鱼过程中,捕鱼结束后三次梦到狮子,它象征了希望,勇气和力量,因此即便老人已经人到暮年,除了马诺林其他人都不理解他,他捕的鱼还被误认为是鲨鱼,可是只要他仍然能梦到狮子,他的力量和勇气就不会消退。

这于海明威通常采用的冷静疏离的结尾截然不同。

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不过人们关于小说象征意义的争论却很多,尽管海明威本人宣称老人就是老人,大海就是大海,鱼就是鱼,没有什么象征意义,但有时候,越简单的东西意蕴越丰富。

人们除了在小说中读到命运悲剧和创作隐喻以外,还尝试去发掘文本背后的宗教意味。

首先有人注意的是87这个数字,这是老人连续捕不到鱼的天数记录,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到。在基督教传说中,耶稣曾在旷野经受魔鬼试炼,为期四十天,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大斋期,同样是四十天,再加上复活节前圣周的七天,刚好87天。

老人两次连续87天捕不到鱼的经历,暗示着人类处在不断重复循环的受难过程中,只有经历巨大的磨难,才能获得真正的救赎,就像老人出海的那三天,尽管身心饱受考验和折磨,但他是最终的胜利者。另外,三天也是耶稣从受难到复活所用的时间。

获奖的演说稿中,海明威曾说,写作是一种孤独的生涯,优秀的作家应该永远尝试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情,每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达到的领域的一个起点。很可惜,在《老人与海》之后,海明威没有兑现自己的说法。

获奖以后,用他小儿子的说法,他成了国际名流,俗物,直到去世再没有写出任何一部虚构作品。 《老人与海》是他的高峰,也是他的绝唱。1961年七月二号清晨,海鸣威在自己的书房里,把一支双管猎枪塞进嘴里,用大脚趾扣动了扳机,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他曾对父亲自杀抱着复杂的情感态度,没想到最后却用了和父亲一样的方式结束生命。假如他扣动扳机前曾回顾自己的一生,不知道他会对此作何感想。

海明威的人生和《老人与海》的内容大致就是如此,我们不妨稍作总结。

海明威的文学人生有这么几个关键词,迷惘的一代,硬汉,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冰山理论,以往是海明威最早年文学精神的标签,他是否真的认同过这个标签,现在不好说,但他很快就超越了迷惘,把硬汉精神和重压下的优雅风度作为自己公众形象和文学表现的主题。与此同时,他的文学创作也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由关注个体转为关注社会问题,《老人与海》被认为是海明威的巅峰之作,是他人生态度和文学理念最典型的体现。

“人不能被打败,只能被毁灭”,这一振聋发聩的独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显示出人类面对苦难与挫折时不屈的勇气和顽强的力量。

冰山理论是海明威最主要的创作观念 ,在他状态好的时候,他用白描的手法赋予场景强烈的情感张力和戏剧冲突,只想说简练但不失韵味,可在他状态不好的时候,他的问题就会暴露出贫乏,无聊和空洞的缺点。

海明威的文学人生充满传奇,真真假假,难有定论。他说优秀的作家必须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可自己却始终固守于一种风格。他极力表现自己的硬汉精神和重压下的优雅风度,最后却以自杀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福克纳曾有一个说法,姑且可以叫辉煌失败论,他认为写作有一种完美的状态,任何作家都不可能达到,但是谁努力得越多,尝试的越彻底,谁的失败就越辉煌。在他看来海明威是失败的,而且失败得不够辉煌。

这当然只是福克纳的一家之言,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纵观海明威的一生,成功之处不计其数,哪怕他的某些具有争议的失败也是风格化的,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他不仅把一种文学风格推向了极致,还用自己的人生和文学展现了人类精神与意志所具有的强度。

我们来回顾一下本期内容里的知识要点。

一、海明威早期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后来转而以硬汉形象示人,他喜欢在作品中描写打猎,斗牛,钓鱼等主题。

二、三十年代中后期以后,海明威开始关注社会问题,整个四十年代他更多投身社会公众事件,展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三、《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后一部小说,也被认为是他的巅峰之作。

四、冰山理论是海明威最主要的创作原则,它常表现为电报式的行文,背景的省略,充满留白的对话和冷静克制不带情感色彩的结尾。这些特点尤其突出的体现在《老人与海》及其他短篇小说中。

我们的分析可以从小说的题目入手“封锁”应该不仅仅是提示宗桢和翠远遭遇爱情的特殊的时间段,也不仅仅是像开始分析“艳遇”故事的元素那样,仅是人为地把时间停滞或延长而使用的叙事技巧。它应该具有另一层的隐喻意义。

小说的第一段是冗长、平庸和沉寂的,几乎没有任何动感的日常生活的喻示。这一段的人物行动线只有两句话,“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开电车的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开电车的人开电车”是小说的第一句话,叙述语言给我们带来的语感是冷漠、笨拙、贫乏而毫无生气。“车轨”、“曲蟮”的比喻意象显示出生命的冗长乏味,它是“柔滑”的,没有任何的尖锐力度同时又把握不住转瞬即逝,是“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单调的,毫无美感的“蠕蠕”的机构运动,并且还是“老长老长”没个尽头。

这种生存状态几乎会让人发疯,然而所有的人都像开电车的一样不发疯。 封锁的隐喻意义在这里呈现为贫乏冗长的日常生存状态对人们的封锁。接下来情节的发展使这个隐喻意义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是由封锁后的宗桢和翠远的短暂爱情来完成的。这一层的隐喻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封锁中的爱情遭遇导致激情的突然迸发,从而构成对日常生活的封锁。

“如果不碰至封锁,电车的进行是永远不会断的。封锁了。摇铃了,……切断了时间与空间”封锁成为一个与日常生活失去关联的突然凸现出来的真空状态。激情的突然发出,在文本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街上一阵乱,轰隆轰隆来了两辆卡车,载满了兵……出其不意地,两人的面庞异常接近。在极短的距离内,任何人的脸都和寻常不同,像银幕上特写镜头一般的紧张。宗桢和翠远突然觉得他们俩还是第一次见面。在宗桢眼中,她的脸象一朵淡淡几笔的白描牡丹花,额角上两三根吹乱的短发更是风中的花蕊。

这个场景,像《倾城这恋》中范柳原和白流苏在战乱之后的断墙下的突然发现。陌生化的文学效果,通过扭曲、变形和紧张,他们才会从陌生中第一次互相发现对方,发现对方和自己的激情。而这之前,在宗桢的眼中,翠远是像挤出来的牙膏,没有激情。但现在,宗桢成为一个单纯的男子,而翠远则成为“会脸红”的“白描牡丹”样的娇羞可爱的女人。对比本文的开始段落,一个是冗长和贫乏,一个是激情和想象,它们相互对立,后者否定了前者,激情封锁了平庸,这构成文本中封锁的第二个隐喻。

事实上,对《封锁》叙述角度的分析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述的对立及封锁的隐喻。在分析之前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叙述角度的绝对划分和区别,更多的是为了理论阐述的方便,而对于具体文本来说,则很难有那么纯粹。即使像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那样纯粹的旁观视角,我们也可以在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中看到全知的视角。所以一些叙事学的研究干脆不“视角”而用“聚集”,即在叙述语言中除了叙述者的语言之外还夹杂有人物的意识、观点等。对于《封锁》,视角的使用也是混杂的,所以我们此处的分析只是不太精确的精括的分析。

文本最后“乌壳虫”的意象饶有趣味。整个人尖、整个生命过程就像乌壳虫一样,它会思考么,思考是痛苦的,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还是回窠去吧。现在让我们也回到此文的第一部分“艳遇”故事上来,我们可能又会发出,《封锁》和“艳遇”故事,除了故事表层的相同,还有另一些更重要的相同。“艳遇”故事不需要太多的思想,而《封锁》也不需要。

《封锁》是张爱玲在民国时期创作的一部小说,《封锁》写的是男女主角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

《封锁》写的是男女主角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

国内国外的经典短篇小说,都有值得看的,首先我推荐的10部国内的小说分别是:

《茶馆》金圣叹

这是一部以老北京茶馆为主要背景的小说,描绘了清朝末年一个充满生机和混乱的社会环境。小说中涵盖了众多社会角色,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裂痕。场景极具代表性,气氛极富沉重感,是一部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荷塘月色》张爱玲

这是张爱玲的经典之作,故事讲述了一个少女在一个荷塘边与一个年轻人的邂逅,并因此萌生了心动。小说对家庭、内心情感和现实人际关系的描绘颇有迷人之处。张爱玲的语言和篇章结构都非常优美而深刻。

《家》巴金

这是巴金的杰作之一,描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种种境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以深度描绘表面琐碎的家庭生活,让读者在欣赏小说的同时,更深入了解了当时社会的底层生态。

《春蚕》鲁迅

这是一篇描写了中国现代革命的代表作品,写作风格铿锵有力、寓意深沉。小说通过简单、深刻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对民主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民众命运的关怀和热爱。

《草地》沈从文

这是一篇华丽、高雅的文学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年轻校长与一个女学生彼此相爱,但由于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的压力,最终无法在一起。小说语言简练、流畅,感情细腻而真挚,展现出十足的惆怅和深情。

《地道战》废名

这是一篇描绘中国游击战争的现实主义小说,用大量细节描绘了中国解放战争中的地下战争。小说中把战争描绘得非常真实,充满了血腥和惨烈。同时,小说也展示了中国***和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英勇和牺牲。

《药》余华

这是一篇描写现代生命和死亡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女儿无法接受母亲死亡的发生,牵手不放的故事。小说中充满了极端悲痛的情感和深刻的内心挣扎。故事动人、人物细腻,阅读过程中令人感慨万分。

《小说家》刘震云

这是一篇幽默、轻松的现代小说。小说中通过一个“骗子”与一个“小说家”的对话,剖析了中国文学界的生存现状和竞争环境。小说的寓意极深,让读者不能自同地思考和反思文学的本质和价值。

黄金时代》王小波

这是一篇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以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揭示了一个属于知识分子的荒诞世界。小说风格不拘一格,独特新颖。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既是作者对一段史实的回顾,也是对当代人生意义的潜在思考。

《冰心小说全集》冰心

这是一部经典的小说选集,由女作家冰心的全部作品组成。小说风格抒情纯美,充满了深度的感性思考。小说内容包罗万象,将冰心先生广泛的思想和人生经验迪放在了每一篇小说中。

以下是10部国外的经典短篇小说:

《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

这是一篇关于青春与成长,探讨人性的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个十三岁的男孩Holden Caulfield逃避学业,开始在纽约城里流浪、体验成人世界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通过一个十三岁少年的角度观察世界,深入探讨了成年与童年、真实与虚伪、自由与责任、理性与疯狂等普世主题。

《老人与海》(海明威)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以说是一篇叙事艺术的经典之作。它讲述了一个古稀老渔翁在海上一尝胜败后风光不再,与大海为敌却又无法离去的故事。这个故事通过描绘老渔翁与大海间的斗争和它所反映出来的胜负之外的东西,传递出宽广的人生哲理:人生就是场赢不了的战争,但不屈就是胜利。

《拿破仑之死》(雨果)

这是一篇对历史人物拿破仑的肖像描写,以小说的形式反映出作者对拿破仑的复杂情感。小说从一个畏缩的仆人的角度展开,透过他的视角看到拿破仑的生与死,追溯他一生的战争征战以及最后的孤悬一生。这个故事交织着人性、历史、哲学三个层面的思考,值得一读。

《老人与黄狗》(大卫·麦克利恩)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悲情而令人感动的故事,有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性。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放牧者在美国西部山区与死去的狗黄狗在一起的情景:黄狗死了,放牧者为了避免政府开支,决定一人一狗地将黄狗搬回去埋葬。小说批判现代社会中的商业与物质文化,盯住一个个散场之后,异常孤独却又非常真实的普通人。

《情人》(杰克·罗克)

这篇故事简短而有力,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段落。故事讲述了一个已婚女性和一个单身男性相会,他们的感情从未说出口,也没有深刻的交流。但当男主角在一场突然而来的暴雨中决定与女主角告别时,两人的命运都被扭曲了。

《失落的世界》(亚瑟·柯南·道尔)

这是一篇经典的探险凯尔特文化的小说。主人公在登山途中意外进入了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孤立谷地,这个谷地还有原始生物——恐龙。但当他试图逃离这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片荒地。

《中国旅行者》(伊塔洛·卡尔维诺)

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中国旅行者》是一篇关于旅行与文化差异的小说。旅行者在中国游历的过程中,从一个感官,人际及文化各个角度对中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剖析。文中关于民情风俗、人文景观都是珍贵而真实的。本文不仅是一篇旅行故事,更多是一个文化洞悉。

《在哈瓦那赌场》(欧内斯特·海明威)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哈瓦那赌场会面的故事。小说中有很多经典的对白和描写,展现了男女之间微妙的爱情交错。其中的桥段,不仅具有一定的戏剧性,而且把异地高龄爱情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很值得一读。

《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

这是一篇关于经历叛逆情感,挣扎探索人生意义的短篇小说。描写主人公维特的爱情注定是无望的,但他又不能割舍,无奈之下不断向自我寻问,精神世界也越来越复杂。小说通过关注主人公的悲怆、沉醉和冒险的愉悦等感受传达青春期的情感起伏,是一篇美妙的心灵记录。

《风雨彩虹铁路桥》(厄内斯特·J·甘纳)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两个突尼斯人的越狱。在越狱过程中,两人创造了全球一流的伪造技术,成为越狱史上的巨人。这个故事蕴含的不仅仅是越狱与自由,还有珍贵的人性关怀和人道精神。

希望以上书籍对你有所帮助,能帮助你更好的进行阅读。

  杜庆春,一位与我素昧平生的北京**学院教员,在这部名为《与乌鸦共聚的2012年3月的20天》标题拗口的文本中扔出了一堆意象,炮制了一些谜语;要破解它是困难的,因为它只与写作者的冥想与奇思有关,任何煞有介事的解读都有可能落入作者无意布置的圈套而听凭这个家伙躲在一旁窃喜不已。

我想起我的老乡兼朋友、我尊敬的诗人于坚的诗句,“从看不见的某处/乌鸦用脚趾踢开秋天的云块/潜入我的眼睛上垂着风和光的天空……”这首《为一只乌鸦命名》的著名诗歌意象纷呈,于坚试图将一切旧有的乌鸦意象还原为生活中真实的“此在”,一种拒绝被过度阐释的物质本身,一种朝向语言和能指自身,因此,有别于史上任何一只被“寄予厚望”的乌鸦,于坚的乌鸦仅仅属于于坚。

那么杜庆春的“乌鸦”呢?

我们先来看看,该如何定义这么一个“离经叛道”、完全不讲究小说技法的“小说”:在缺少完整故事乃至情节的二十个碎片中,作者试图以乌鸦的意象对日常生活碎片给出自己的定义,哪怕它们终将成为无法破译的梦魇与密码。但最清晰的一条线索莫过于我们所熟知的那些社会热点新闻,如电梯事故、惨烈车祸、核扩散、恐怖主义、“从巴黎到图卢兹,从阿富汗到马里,从地球到另一个星球……”作者悄悄向我们传递着写作野心——在狂烈的现实围剿之下,我们方寸大乱,该如何应对这个世界上荒悖的事故、惊悚的杀戮、莫名的争斗?大概由于作者的教师身份,他似乎尤为关心校园枪击事件,“一些长成绿乌鸦。大追捕就开始了,枪击学校是为孩子们复仇。绿乌鸦该死的他们。他们扔了三枚闪光炸弹……”

但令人讶异的是,在这个全然没有故事情节的块状堆积的“小说”中,所有能指、所指都通过一种呓语般的病态叙述完成,你似乎能看到作者待在某个角落里对这个混乱的世界不断发出或愤怒或忧伤或戏谑或痛心或调皮的喋喋不休;当乌鸦的意象经由“北方的乌鸦”、“绿色的乌鸦”、“赵佶的乌鸦”连续推进,乌鸦已经成为超越作者或小说中的“我”而成为真正的小说“主角”;在乌鸦一次次匪夷所思的行动之余,“我”仿佛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审视者,一个局外人,被乌鸦牵引着不断在现实的“荒原”流荡,为遭遇的一切混乱、鲜血、暴力和不公自言自语、愤愤难平。

那么,这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正如福克纳在《献给艾米丽的最后一朵玫瑰花》、海明威在《白象似的群山》、卡夫卡在《城堡》以及杜庆春本人最热爱的加缪在《鼠疫》中所构建的象征物:玫瑰花、白象、城堡、鼠疫,如果一个非凡的隐喻无法在小说文本中站住脚,这个小说是否还具有深邃的空间与丰沛的情感?杜庆春试图建立隐喻,他用诗歌的语言帮助乌鸦起飞,通过它凌乱狂放的姿态带领我们飞入诗一般的冥想情境,飞入爱情、婚姻、现实困顿和热点新闻之间的挣扎撕裂;它要成为“我”之外那个强大的场域,那个不言自明的源头。如果读者满头雾水,则大可听凭乌鸦狂飞,从中发现的任何东西都未必有误。杂糅、断裂、随意、拼贴、并置、互涉等等都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重要特质,杜庆春显然在借助乌鸦完成一部在他看来既需要过度阐释也无须深究其意的“谜语”,如果小说文本——或这只乌鸦的凌空虚蹈已经让人在二十个碎片中俘获了层出不穷的意象、颜色和声音,那么,任何的解读都将成立。

再没有比金斯伯格的一句创作谈更适于阐释后现代诗学了,“我能在多大程度上驾驭自己的思想呢?我会感到迷茫,也会说谎。我听任意识的摆布……其实,我一点也不清楚自己的思维活动……创作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可它们就这么被写了出来……”

无意识或下意识,杜庆春或许以一种决绝的方式为我们奉献了这样一部后现代文本——一部真正反小说的“小说”;你将其称之为癫狂的胡诌、倨傲的散文、无由的诗歌也并无不可。

因此,回到我的诘问:这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当于坚把乌鸦拽回常识的低地,杜庆春的乌鸦显然还缺乏明确的指向与真正能够成为小说的技战术含量,于是这只乌鸦的“后现代狂飞”很可能会被自身的语言狂欢与语词泥淖完全淹没,最终的结果是,这只面目不清的乌鸦将赶走本打算亲近它的读者。作为太习惯太热衷中国传统叙事或单线索故事技艺的小说读者而言,这样的“小说”显然会遭冷遇甚至质疑的;诚然,作者要在其中安放种种现实的切肤之痛,但如果抛弃了小说最传统的叙事基石,它会不会因此自戕?正如那位过河卒子、将小说语言进行到底的孙甘露。

这是一只需要被“命名”的乌鸦——它的清晰度、独特性还需要做得更好,还需要飞出真正触动人心或震惊读者的力量。于坚在他诗歌的结尾抛出全部,“当一只乌鸦栖留在我内心的旷野/我要说的不是它的象征、它的隐喻或神话/我要说的 只是一只乌鸦”。杜庆春的乌鸦呢?他甚至在文本的末尾消灭了它,“其实,三月在这个城市很少见到乌鸦。我是没有见到。我很不正常。”联系文本开头,“我不愿意服药。我让他们不要来接我。”作者的小花招(早被用滥了)不过是正告读者——所谓的黑乌鸦也好、绿乌鸦也罢,只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或其他疾病患者的无穷幻象和喁喁呓语,你尽可以当真,也可以大声说:NO!

尽管赞赏杜庆春自由自在的勇气与想象力,但我担心这样的消解太个人化也太率性了。当这只乌鸦凌空飞舞,我们仍然禁不住要问,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

没有答案。作为热爱**并沉溺其中的业内高手,杜庆春本人或许也无法在这部迷津般的“小成本短片”中搁置答案;那么,他将有义务接纳任何读者的检视和猜测、质疑与谴责,但很可能,这个刚开始操练小说的家伙早就躲在一边偷笑不止啦。

作者简介:陈鹏,1975年生于昆明,1997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获全国、省、市十多项大奖;新华社云南分社社文采访部主任,新媒体影视工作室总监,编、导微**十余部。

十七岁开始在《滇池》、《青春》、《萌芽》、《短篇小说》等刊物发表小说;2002年在都市时报开设短篇小说专栏;2007年至今在《大家》、《滇池》、《边疆文学》、《朔方》等刊物展开新的小说之旅,作品多次被《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转载。获2008年“滇池文学奖”,2010年“边疆文学·年度中篇小说大奖”。现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

写作手法。

论语主要是口述、《论语》的语言风格成因:一是由早期儒家的思想主张所决定,二是“记录”的写作方式,三是由于当时的书写物质条件的限制。

“大约《论语》成书之时代,文书之物质尚极难获得,记录口语,仅记纲目以免遗漏,而精微深远之涵义则仅凭口说,未必全在布帛。还有了比喻、对偶、反证等修辞手法。

海明威所孜孜以求的,是眼睛和对象之间、读者和对象之间直接相通,产生光鲜如画的感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斩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

通过简练的文字、鲜明活跃的人物形象、丰沛的人物情感及深刻的思想,海明威构筑了最重要的创作原则—“冰山原则”。

通过凝练、含蓄的象征手法的应用,海明威成功地引导读者体会和领悟了其作品的深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38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