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写?,第1张

情感态度跟价值观的具体编写方式就是自己在情感方面的态度是怎么样的,自己在对待情感的时候,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会怎么去做,还有自己就是如何去处理那些没有办法割舍的情感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可以写上去的。

而且这些在个人的体现上都是不一样的。然后在价值观方面的话,就是自己怎么看待其他的一些东西,就是在看待金钱,看待社会,或者是看待整个生存环境是怎样子的一个认知都是可以写在上面的,然后价值观的话,每个人也不同,一个人有很好的价值观的话,是可以很好的去生存的。

相关介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之一,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和政治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放在第一位的,凸显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视。

而且,从新课改的精神来看,强调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评价,强调学生的探究和思考等,都从多个方面说明了,新课改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中出现的三对情侣:叶国华和贺红玲、叶芳和陈宏军、赵小惠和黑子,在剧情的发展中,他们的感情都出现了裂痕,似乎不再同频。这让人不禁思考:两个恋爱观不同的人在一起,真的能长久吗?恋爱观不同的人能长久吗一、价值观的差异在当下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念。然而,这也可能成为造成情侣感情裂痕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在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中,叶国华和贺红玲的价值观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在面对婚姻和家庭的选择时出现了矛盾。叶芳和陈宏军也因为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差异而产生了分歧。赵小惠和黑子则因为对待感情的态度存在分歧而渐行渐远。这些差异可能是源于不同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但是,它们却对感情的长久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二、社会压力的影响在当下社会中,许多人都面临着来自家庭、工作、社会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于经济负担、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等方面,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情感生活。在《梦中的那片海》中,叶国华和贺红玲、叶芳和陈宏军都因为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而感情面临考验,这说明社会压力对感情的长久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一些人可能会因为压力过大而无法承受感情的磨合和协调,从而选择放弃。三、个人成长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历程和人生经历,这些经历会对个人的价值观、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梦中的那片海》中,叶国华和贺红玲、叶芳和陈宏军、赵小惠和黑子都因为个人成长的不同而产生了分歧。例如,叶国华和贺红玲在面对家庭问题时,因为各自成长背景和经历的不同,导致二人的思想观念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来自于性格、经历、教育等多种因素,但是它们却对感情的长久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四、恋爱观的不同恋爱观是影响感情长久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梦中的那片海》中,叶国华和贺红玲、赵小惠和黑子的恋爱观存在分歧,这也成为了他们感情出现裂痕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叶国华和贺红玲对于婚姻和家庭的看法存在差异,这导致了二人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出现了矛盾。而赵小惠和黑子则因为对待感情的态度存在分歧而产生了裂痕。这些差异可能来自于经历、性格、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但是它们却对感情的长久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下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的情感生活也受到了多种挑战。在恋爱关系中,人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情感的协调和磨合,还需要考虑到价值观、社会压力、个人成长和恋爱观等多种因素。因此,我认为两个恋爱观不同的人在一起长久稳定,需要更多的协调和磨合。在恋爱关系中,人们需要学会尊重彼此的差异,理解对方的想法和看法,以及相互支持和包容。同时,人们也需要积极地面对社会的压力和挑战,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情感智慧和情感能力,从而更好地维系和深化恋爱关系。《梦中的那片海》中的三对情侣的感情出现裂痕,是当下社会关系的多重挑战的体现。在当下社会,人们需要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复杂的社会压力、个人成长的不同和恋爱观的差异等多种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让恋爱关系长久稳定,需要更多的协调和磨合,以及相互尊重和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着重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逐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汉字教学中培养

汉字不仅是一种言语符号,还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它的优势,使学生学习汉字的过程成为认识世界、丰富情感、辨明事理的过程。如在教学汉字“磊”这一字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画面中小河里和边滩上都有许多的鹅卵石,当由远及近呈现岸上的鹅卵石时我告诉学生:这些石头当洪水到来时也会被水淹没,但是当水退了之后,便会坦坦荡荡地露出来,于是,人们便依照这个特点,形象地创造出了“磊”这个字。(同时画面出现三个“石”字逐渐靠近最后形成“磊”字,这会使学生感受到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它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从而产生对祖国汉字文化的深深地热爱之情)。它的本意是三块石头放在一起,就表示有很多的石头的意思。但因它们明摆在那里,让人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人们经常用它来表示人的心胸和作为,于是,人们便说心地光明正大、没有丝毫掩饰的是“光明磊落”。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养成做人做事都要光明磊落的好习惯。通过这段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课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字医生”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街头巷尾去寻找错别字,

并把它记录下来,然后拿到学校来集体交流。在交流中,学生更容易掌握易错的汉字,这比空洞的说教、反复的训练更为直观,效果会更好。同时,在活动中也尊重了孩子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心。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的主阵地。因而,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在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时,我首先通过唱儿歌《小燕子》、感情朗读第一课《燕子》中的第二段内容来导入新课,让学生从唱中、从读中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为理解后面的内容作了感情铺垫。其次,我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瑞士政府在寒冷的冬天用空调专列将面临死亡的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的故事,初步感知瑞士政府和人民的善良。然后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烦:冷、饿、累,并随文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再观看,学生谈此时的心情(着急、担心等);然后带着感情再次朗读。接着播放CAI、音乐,教师范读,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取代讲解和分析。再出示本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多次的朗读了解瑞士人民不畏严寒、以极大的热心和热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动。学生在读中议、议中读,在读中感悟。最后引导学生说出对贝蒂想说的话,读说结合,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及时宣泄,从而体验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至此,

教学效果也水到渠成,学生定会联想到平时里看到的小动物们,从而会产生倍加爱惜之情,情感态度得到完美体现。

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

作文教学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内容较多样,对语言表述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便成了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我认为:第一,要注意作文题目的选择,题目的选择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在作文中有话可谈,激发他们潜在的写作热情。第二,要注意作文过程中的指导。可以指导他们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引导他们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寻找它的美。让他们走进生活,回味生活,进而表达生活,达到情景交融,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此外,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丛中嬉戏,去品味山泉的味道,去嗅出泥土的芳香。学生在用眼观察、用鼻品味、用手触摸、用心感悟中体味自然之美。直面大自然,就会有写作的欲望,好词好句好文章油然而生。如此,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升华。再者,在作文的评改时,除了对优秀作文提出表扬之外,我们更要注意挖掘相对较差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提出表扬,以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

4、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

口语交际教学中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途径。新课程中

口语交际的目标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临场应变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教学中,首先要精心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似曾相识、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交际的主动性,使得他们带着情感和兴趣,走进口语交际的情境。其次,在活动展开中,要注意经常进行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以积极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与人友善相处。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才是无限的。第三要注意交流,通过倾听与倾诉,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和心理感受,从而锻炼和培养价值观能力。

总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应贯穿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美好情怀,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当然是价值观占主导作用!感情态度是价值观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价值观如果错了,人的一生都是错的,他的思维和感情也会跟着错!由于感情这个东西又最终左右我们的行动,所以情感态度又体现了价值观的好坏!所以说两者关系是价值观指导情感态度的同时,情感态度又表现价值观作用的结果!一个是原因一个是结果!共同体现人的一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生活的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还强调科学的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的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摘 要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老师说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自己感悟出来的。但是,作为语文教师要讲究方法,适时相机引导。可以相信,语文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滋养,语文教师只要对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感发,他们就会在成长中不断地感知、充实人文关怀,就会产生伟大的情感和价值理念。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感发 精神滋养 人文关怀

新课改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着力强调了培养学生情感等方面的重要性,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有责任做好这项工作。可是要将目标具体落实于课堂上并没有统一、规范、明确的指导,这里,笔者试图针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感发,就笔者所听或所上的几节语文课谈几点看法。

一、不必牵强附会,要真实流露

听一位初中老师讲授《幼时记趣》,在分析“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时,教师提问:“在这里,鞭打蛤蟆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啊”学生们积极讨论回答,课堂精彩纷呈。有的说:“打蛤蟆很好玩。”有的回答:“破坏了他观之正浓的雅兴。”还有更深一层的:“这也是一趣。”所有的听课教师也听得兴趣盎然。

偏偏在这时候,老师再次激励大家:“同学们,再想一想,还有没有了”学生们抓耳挠腮,实在“挤”不出来。教师不得已,自己公布“答案”:鞭打蛤蟆体现了作者惩罚强暴、保护弱小的童心童趣。学生们点头“哦”,似乎大家都明白了。但是很明显,学生们“被”情感感发了,他们根本就没有体会出来。课后,据这位教师讲,这是教参上的说法,他只有照搬过来,于是他也“被”感发了。

其实学生的回答就很好了,当时“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二虫争斗,蛤蟆搅了“我”的雅兴,于是鞭打它,故而这又成了“一趣”。如果蛤蟆恃强凌弱、欺负弱小,作者是“惩罚强暴、保护弱小”,那么,他鞭打蛤蟆呢不也是恃强凌弱了吗学生的回答是如此的合情合理,作为教师就没有必要过于轻信教参了。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这是苏轼对文章的妙论。我想,对于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感发也是一样。千万不能牵强附会,迷信书本,照搬照套,还想着去自圆其说,最后适得其反。

二、不能非黑即白,要多元感知

很多中国人的思想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二元论”深入人心。从《易经》开始,阴和阳,天和地,一一对应。于是很多人,尤其是孩子对文学影视等作品开口就是“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不是黑就是白。

学习《渔父》时,我先提问学生:“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学生们略微讨论思考就得出答案:“屈原是一个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但是接下来就出问题了。“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他具有怎样的处世态度”学生们答案基本一致:“渔父是一个随波逐流、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反面形象,没有高尚的人格,用他来反衬屈原的高大。”同学们的思路很明显,屈原是高尚的,那么渔夫就是不高尚的,是品格低下、卑劣的。

我故意不置可否,只淡淡地说:“大家再来找找文章是如何写渔父的把写他的文字找出来读一读,看看作者对他的态度如何”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纷纷开始寻找,于是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文章最后一部分:“渔父莞尔而笑,鼓�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渔父很潇洒嘛!”有个学生讲。“很淡定!”另一个声音又起。

学生的眼睛里有些异样的目光开始闪现。

“为什么”我抓住时机发问。

“他劝说屈原不成,无所谓,很坦然淡定地离开。”

“那么,他为什么不继续劝说呢”

“因为他知道他劝不了屈原吧。”学生不大敢肯定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所倡导的。那么,你们看渔父的行为――不可做就不做。他的思想和哪一家的思想比较接近”

“他是道家的,他是道家的。”

“道家讲求什么”

“无为而治!”学生们异口同声。

“补充一下,”我笑着说,“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讲究适应自然,符合规律。大家读过《庖丁解牛》,是不是这样”

学生中有人开始思考着。

“那么,渔父是什么形象”

答案于是慢慢出来了:“渔父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作者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他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

下课后,我在教学后记中写道:“学生在确立了一个人物形象之后,于是对另一个人物就非黑即白,而不能深入文本,进行客观的分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破除这种非黑即白的简单二元思维心理定势,引导学生学会多元评价。”

三、不可厚此薄彼,要全面分析

在《史记(选修)》中,项羽和刘邦是两个重要的人物。在对两人有一定的了解后,让学生对他们进行评价。学生的答案惊人的一致:项羽是英雄,刘邦是小人。他们觉得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光明磊落,不像刘邦,父亲被项羽抓了,却笑嘻嘻地说:“你我是兄弟,我的老子就是你的老子,你要煮了吃,分我一杯羹。”学生对项羽真是倾慕之至。尤其时下的影视作品、学生作文莫不如是,把项羽描绘得英雄神武,而刘邦几乎就成痞子流氓了。甚至有的学生就拿《神话》来举例子。看来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一个学生说:“他英雄气概,力能扛鼎,气吞山河;他至情至性,一曲《霸王别姬》传唱千古。刘邦油腔滑调,让人讨厌。”另一个学生说:“项羽如果在鸿门宴上听从谋士范增的话,杀掉刘邦,就会夺得天下。天下就姓项了,历史就会改写。”他的发言引来一片附和之声。可我觉得出了问题了。

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项羽本纪》最后一段,然后问学生:“这里面说了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学生总结出两层,一是他的伟大功绩,二是他失败的原因。我顺势引导:“那么,在鸿门宴,如果项羽杀了刘邦,你以为结果会如何”学生们开始思考了。讨论开始,争辩也开始了,有的认为项羽会成功,有的说不会。契机来了。我问学生:“为何不会请说说理由。”学生的思路开始打开,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好恶,而是开始进行理性的思考。

与此同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些材料。(材料略)

就在这时,有学生站起来说:“项羽有英雄的一面,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但他还有巨大的缺点。我想起了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他在性格上有缺陷,他目光短浅,贪图一时之利;他爱慕虚荣,就像个暴发户;他有勇无谋,有个大谋士却不能好好利用,只会迷信武功,用武力开路;他又很残忍,不懂得体恤百姓。总的来说,他非英雄的一面远远超过英雄的一面。”

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鼓掌。我乘热打铁进行总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至死将失败的原因归之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是大错特错。太史公也已经明确说明了,这是很荒谬的借口。项羽最大的失误不在于鸿门宴上不杀刘,关键在于他的性格。就算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日后照样会有李邦、张邦、王邦将他打败。”

我转而再问:“那么,刘邦真有你们刚才说的那样不堪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开始了百家争鸣。

最后总结时,我说:“今天的讨论很有意义,既教会我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评价一个人,不要一开始就有心理暗示,厚此薄彼,同时也有利于让我们深深思考,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启迪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西亭高级中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41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