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1、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做好的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2、成人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情绪。3、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帮助孩子学习察觉、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是父母的责任。前提是,我们首先要有能力和勇气正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并能找到适合自己又不伤害孩子的情绪情感表达方式。既不放纵,也不压制和否定。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从我们这里学会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诉求。
从孩子的方面来讲,如果他遭遇了什么情绪上的问题或烦恼,首先求助的,无疑是父亲母亲因此,如果做父母的不善于与孩子交流,也就从一开始就阻断了孩子与他人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可能不幸的是,这往往是许多家庭的实际情形因此,要达成和谐美满的亲子交流,做父母的也必须要对情感交流的技巧加以自觉的领会 做父母的如何才能架设好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桥梁”呢
一、 常怀感恩之心
如果说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孩子需要感恩父母,那么作为父母更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孩子领导我们的生命中,让我们有机会陪伴、感受、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增加了我们自己生命的厚重感,把爱与生命传递下去。感恩因为孩子的成长,极大的推动了我们自身的成长,感恩因为孩子的社会交往扩展了我们与周围人的联系的渠道。感恩因为孩子的热情和探索,丰富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的了解,跟上社会的主流方向。
二、 多一些尊重
尊重孩子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的尊严,积极的维护孩子作为独立人的尊严。尊重孩子要落实在每一个环节,尊重他们的梦想和追梦的权力、方式、兴趣、态度。尊师重孩子就是对他们最高境界的爱。
三、 多一些耐心倾听
四、 多一些平等沟通
父母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是心与心的敞开与对接。有效沟通的关键在与彼此都倾听了对方的想法,理解对方产生这些想法的真实原因和动机,通过沟通,达成相互谅解,求同存异。
五、多一些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肯定
这需要融入生活的点滴细节之中,切忌居高临下的说教和知道、先入为主,预设陷阱、禁区和框框,轻易不做道德判断、不去随意评价,勿妄加否定,才能实现情感交流的目的,表达、传递爱,融洽亲子关系。
比较实际的做法,当然是从克服自己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的障碍开始啦。通常而言,当孩子试图与你谈论他内心的烦恼时,以下几种方式,都有可能加速交流障碍的形成:
“表达情绪”,这是人一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关乎心理 健康 。
朵妈小时候就是一个非常不会表达情绪的孩子,父母对自己只有接近完美的要求,从不接受不好的自己、犯错误的自己。所以从小到中学,被人评价为“从来不会生气”,小时候还觉得这是个优点。后来慢慢发现不对啊,这一方面大家欺负别人还掂量掂量,到我这儿是谁都敢欺负,因为就算欺负了也不会有啥后果;另一方面,有时候我真的很生气、伤心、气愤,但是我不会表达,具体地说,不知道怎么生气。发现这点的时候,我被自己吓到了。一个正常人,怎么能连“生气”都不会?!
幸好之后的几年里,学会了慢慢调节自己,“放过”自己,这才亲手把自己带回到了正常人的群体。那么对于我的孩子,我会怎么来避免自己小时候的悲剧呢?下面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孩子不会表达情绪,第一个原因是他们害怕得不到理解。设想一下,当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还搞不明白“情绪”这回事的时候,有时候会特别烦躁,表现出来只有哭泣、狂躁、甚至摔东西,这个时候父母们是怎么做的呢?如果你只看到了表面,而不想去追寻本质原因,就会导致你也烦躁不安,认为孩子不懂事爱闹人,甚至以暴制暴来解决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从心底相信自己的孩子,努力去理解他的表面行为下绝对有其他原因导致了这一切。不焦躁、不迁怒,情绪平和地去探究他的内心,找出问题的根源。
当我们知道了孩子到底因为什么瞬间变成“小恶魔”的时候,我们会有什么反应呢?是不屑地表示“就这啊?还值得一哭啊?孩子你太脆弱了!”还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的角度,从他的小小视角,去看待他经历的自认为天大的事情?这个选择结果就是你是否懂得“共情”的体现,也是孩子决定了以后要不要在你面前表达自己真实情绪。如果孩子在最亲密的父母面前都不敢表达情绪,怎么可能在其他人面前表达呢?
接纳,顾名思义,无论孩子在我们大人看来,多么玻璃心、多么“矫情”、多么“公主病”,接纳他一时的不完美,接纳他一时的小小脆弱。相信他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从而能用对待他们美好一面时的情绪来面对他们的不美好。这样孩子就有了足够的安全感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知道,无论他们是多么“恶劣”,父母都依旧爱他们,依旧能接纳这个不好的自己。
也许表达情绪是一件需要训练的事情,但是,把心灵建设好,才会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去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因此, 孩子会不会表达情绪,不是“教”的问题,而是父母自己的问题。
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因为自己不知道怎么说出自己的感受,遇到难题自己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小孩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因为小又第一次离开爸妈爷爷奶奶,难免胆子,遇到事情不知道怎么告诉老师,有好多小朋友会尿湿裤子。
小孩尿湿裤子了只会哭,却不知道告诉老师我要尿尿了,当遇到了这种情况父母要引导孩子怎么和老师沟通,举手或者直接跑到老师跟前说我要小便之类的话。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家二宝7岁,当他有情绪的时候,能说出自己的感受,语言顺畅,能平稳的面对问题,再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表达感受
家长可以让孩子讲述引起情绪变化的整个事件,通过语言引导孩子释放情绪、表达感受。举个例子:有一天,儿子放学去买雪糕,被同学告老师了。他先和我叙述事件的过程,我会问他:你是不是觉得很害怕?当孩子讲述完自己的感受后,我再问他:“你想怎么办?”听一听孩子的意见,这也是教孩子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
二、放松练习:深呼吸。
培养兴趣爱好:练字,绘画。阅读:情绪方面的绘本。
三、积极阳光的方面的思考
家长引导孩子在有情绪的时候,从阳光的正面的方面去思考。举个例子:一个同学撞倒了他,他头部额头处肿了一个疙瘩。我引导他,会不会是同学没有看到你?他想了想说:不怪撞他的同学,是因为有别的同学追他,他跑的很快,没有看见他就撞到他了。他的情绪一会就被自己释放了,去做他喜欢的事去了。
四、信任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相信孩子并且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处理他能办到的事。孩子有了自信,就会减少负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管理能力能够正向预测孩子未来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 健康 、成就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有太多机会靠近孩子的内心,所以不要忽视孩子情绪表达能力的引导。
哈佛教授泰勒:我们养成习惯,习惯反过来塑造我们。把表达情绪和怎样处理情绪养成习惯!
能很好地表达情绪,无疑是情绪能力高的表现。
希望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那么首先,父母得读得懂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情绪发展规律有一些了解。
出生第一年:基本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定义了 6 种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悲伤、惊讶、恐惧和厌恶等六个方面。
这些情绪是在孩子刚出生、生命第一年的早期就出现的。有很强的生理基础。而且,不论是哪个国家、说哪种语言,有哪种习俗的人类,都有这些相同的情绪。
基本情绪一旦出现,就不会消失。时至今日,哪怕我们已经20、30、40、50岁了……这些基本情绪还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里。
15-2岁:自我意识情绪
当孩子一岁半左右,自我意识出现之后,自我意识情绪才会逐渐出现。
爸爸妈妈们可以观察自己 1 岁半到 2 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他们是不是已经能从镜子里或照片里认出自己?
知道镜子里、照片里这个人就是我,不是别的任何小朋友,这就是自我意识萌芽的表现了。
自我意识情绪包括同情、嫉妒、尴尬、自豪、羞愧、内疚等。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两岁左右的孩子,反而没有小时候大方,变得不爱叫人,动不动就不好意思;如果妈妈表扬了别的小朋友,他还会生气、嫉妒。
这并不是退步,其实是孩子 情感 发展往前走了一大步。
每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就具备有表达情绪这个能力的,像小孩子从呱呱坠地那一天,用哭声来表达他的情绪就是一种发泄,也是一种试探。可能在表达情绪方面也有一定的天生基因影响,但是我觉得 最重要的因素还在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
首先是家庭环境,孩子从出生开始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和长辈, 家长给孩子一个开放有爱、开朗向善的环境 ,在这种关爱下他会过的开心快乐,相对而言就变得更喜欢表达。在一个开放、融洽、幽默的环境下成长的小孩,会更加的开朗并且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
随着孩子成长,他要面对更多的是不可控的环境,这个时候,如果要让他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需要帮他建立自信,让他需要学会耐心 。尤其是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要面对同学的眼光和老师的认可,这个时候自信就变得非常非常重要,要做到不管别人怎么样评价也能更加洒脱,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想法。
这个时间段,我觉得家庭教育也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鼓励正常的表达,拒绝用大哭或持续性撒娇,或者说过激的言语 。这个时候教孩子做的应该不仅仅是敢不敢表达,而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才是最正确的?
家长可以跟老师达成一致,在表达和自信方面培养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孩子就会变得更乐于表达,更容易融入新的环境。
如果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话题。
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情绪是个什么东西,每个人都有情绪,有情绪的时候也是正常的,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摔倒的时候,不要直接和孩子说不哭不哭,又不疼。这种表达方式就直接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的感受被忽略,那么就会把情绪压在心理,就不会表达出来了。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孩子共情让孩子知道你和他是同频的,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是安全的。
可以和孩子一起想一些情绪表达的方式,比如可以哭可以闹,可以撕纸可以吃东西可以运动等等,然后和孩子一起筛选出更好的不伤害人,发泄情绪的时候要不能伤到自己,不能伤到其他人,这样的话才是比较好的方式,比如生气可以运动,可以运动等等是比较好的运动方式。
让孩子和情绪和谐相处,知道情绪是怎么来的,著名的情绪理论ABC可以很好的解释,事情发生A,如果解释这个事件B,根据解释形成的结果C,如果A相同,但是因为B不同,最后的C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对待一件事情,让孩子试试不同的情绪会产生如何的结果。让孩子慢慢学会调节自己看到问题的方式B,然后学会和情绪和谐相处,这样的话估计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情绪管理是一种能力,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
1父母要教孩子学会宣泄情绪,自己首先要知道情绪是什么?
经常有一些父母会说,今天的心情非常不爽,那么这个不爽是什么呢?是愤怒?是委屈?是嫉妒?或者是忧伤?我们只有知道自己的情绪是什么的时候,才能知道如何去表达情绪,才能教孩子学会宣泄情绪。只有父母自己对情绪有了清楚的认识才会顺理成章帮助孩子去宣泄情绪,父母做好情绪管理能力的榜样。
2父母要看到具体场景下孩子的情绪,并读懂孩子的情绪。
父母把看到的,感觉到的说出来,让孩子复述一遍,再问孩子:是这样吗?如果不是,“那你说说看,你究竟怎么啦?”诱导孩子表达,当孩子表达完,我们不评价,再重复一下孩子的感受。然后孩子会好很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拥抱、爱抚,这样对稳定情绪有好处。
3父母要让孩子找到情绪的出口和正确的表达方式。
当孩子在情绪出现失控的时候,我们不要单纯的说“别哭啦,再哭就怎么怎么样”、或者“再哭,警察就来抓你了,大灰狼就会把你吃掉”之类的话,告诉孩子当下的这种情绪是什么,比如生气,比如伤心,比如沮丧等等,让孩子知道当下情绪的名称是为了让他们能直接认知和表达自己当前的心情,同时找到替代的解决方案来帮孩子找到发泄的出口。孩子表达情绪时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表达。
4表达情绪的方法有很多。
a 讲述法:让孩子把自己的情绪名称讲出来,以及引起这种情绪的原因告诉妈妈。
b 回顾法:等孩子的情绪比较平静以后,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整个事情的经过,并且给孩子一些适当的建议,帮助他有办法应对下次还可能遇到的问题。
c 预演法: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 游戏 ,把刚才发生的事情重新演一遍,并用妈妈刚刚教的方法来解决。
d 庆祝法:当孩子通过 游戏 ,很好的处理了刚才的问题时,大人和他一起也来一个Give me five(击掌庆贺),以此来鼓励孩子下次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管理能力能够正向预测孩子未来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 健康 、成就等。
表达情绪的第一步是识别情绪。只有清楚的知道自己当前所处于哪种情绪状态,才有可能情绪的表达出来。
人和人在识别情绪的能力上是不同的,有的天生敏锐,有的则比较愚钝。情绪识别和表达能力高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也更游刃有余。
父母所能做的是帮助小朋友给自己的情绪贴标签,比方,小朋友生气的时候,可以问,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不开心的时候可以问,你是不是有点伤心?等等,让小朋友给自己的不同情绪识别出不同的名字。然后再学会不同情绪的处理办法。
推荐带小朋友去看**头脑特工队,里边生动有趣的把人的几种基本情绪用各种动画人物表达了出来。美国小学的心理医生也会用这几种小人的形象帮助孩子们来识别和表达情绪。
不过,识别、表达和管理情绪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因为偶尔的失控而对孩子失去信心。要有耐心哦。
情绪这个问题,首先要端正态度。很多父母是无法忍耐宝宝大哭大闹、发脾气的,而实际上自己也是经常发脾气。
情绪包括喜怒哀乐,而发脾气是情绪引起的行为。不论情绪是喜怒哀乐的哪一种,都是自然而然发生,并且值得人们接受的。情绪并非你可以有,我不可以有的东西,而是人人都有,人人都需要。当我们玩 游戏 开心了我们欢笑,我们是接纳的;当宝宝需求得不到满足大哭,我们认为这应该是被接纳,而不是被排斥的。所以我们说,情绪首先要端正态度做到接纳才可能更好的引导情绪、控制情绪、甚至是表达情绪。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情绪。在接纳的同时,用心聆听孩子情绪背后的声音,是因为什么事件、什么人、什么东西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当接纳和聆听后,我们才有可能发现更多的线索,来帮助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孩子的心声,应该做到的积极的关注、积极的回应,从中找到合理的需求满足他,发现不合理的需求,给予正确的解释和替代方案。很多时候做为父母,就是在这方面表现的太过强势,不想给、不支持、不理解,强权引发的只能是怨恨。那么,在需求面前,理智、不溺爱、适当满足+无条件的爱,则可以让孩子心内充盈,学会宽仁以待。
另外当孩子的需求是合理的,但却真的实现不了的时候,有一种方法叫做幻想实现,就好比曹操的 历史 典故:望梅止渴。能达到一样的效果。
而所有上面的努力都做过之后,孩子的情绪还是来临了,那么做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自己的要学会淡定。同时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合理控制情绪。比如愤怒的时候:
1、我们可以找用运动的方式解压。
2、还可以使用画画的方式来解压。
3、用说出了的方式,而已得到理解和尊重,心理就会好受很多。
4、以平和和坚定的语气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
5、坏脾气来临,不要惩罚、不要怨恨,只谈事实,就事论事。
6、当孩子做错事情情绪低落,要适当给予鼓励,孩子则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而不是逃避。
7、当吼叫要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冲着水池喊喊。
8、看书和其他的冷静方式能让孩子自我修复。
其实,不光是这位家长,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焦虑。
特别在众多虐儿事件之后,大家似乎更焦虑了。
其实,不是孩子不愿意告诉你,而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去表达。
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往往能感受到很多情绪的波动,但他们的解释能力却很弱,无法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不会有意识地去分析是什么情绪,这样表达就无从谈起了。
教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有方法,一起来了解吧!
各位家长应该都会给孩子读绘本故事吧,其实,可以通过讲故事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当孩子想听故事的时候,就用这种方式,引导孩子去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果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孩子就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 情感 ,最后只能用发脾气或哭闹的方式了。
让孩子 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清晰描述自己的感觉, 才能够和家人及时、有效地沟通,避免未知的误会和危险。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 健康 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在情感上给予孩子支持呢?1向孩子传递爱的信息,让孩子确信"我是被爱的"
这个信息的传递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而是要让孩子在情感层面真切地感受到。比如当孩子闯了祸,当他害怕时,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握住孩子的手,告诉他"这的确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爸爸妈妈会和你-起面对,一起来处理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讲,当他闯祸时,他自己清楚这是件糟糕的事情,如果父母第一个反应是惩罚,那可能会造成孩子再做错时,为了回避惩罚而不敢让父母知道,甚至是说谎。这样的话,如果孩子遇上一些自己难以面对的伤害时,就无从寻求帮助,这会是更糟糕的情况。
2父母的抱持性态度永远不嫌多所谓抱持性态度,就是接受孩子正在发生的一切,不在情感上给予回避和惩罚,努力去理解孩子正在发生的情况对他的意义所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支持和帮助。比如当一个两岁的孩子去打人时,对父母来讲,那是一件错的事情,但是当我们能站到一个两岁孩子的视角去看时,就会发现,他还没有足够好的能力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需要,所以“打"就成为了他一个很现成的工具。所以,他打的背后,其实是在寻求理解和帮助。当我们能理解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时,我们才可能帮助他发展更好的方式。
3给孩子一些高品质时间现代人工作压力非常大,这也往往让家庭成员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变少。对于小一些的孩子,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能享受与父母在一起游戏的过程,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的时间的确有限,那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时、一小时的时间来,关掉电视,专心和孩子在一起,比如做些游戏,读读故事书等。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当他坐在妈妈的腿上或是坐在爸爸的脖子上时,这种身体的接触,对他们今后发展亲密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比如已经进入青春的孩子,可以选择每周拿出一定时间来,专心地在一起,比如一起去骑车,一起去钓鱼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专心去听孩子讲,是很重要的功课。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正在萌发他自己独立的思维,这是他人生非常重重的时段,父母如果能给予他尊重与信任,就可以帮助他真正成长起来。
4允许孩子表达与我们不一致的想法孩子从一出生就是独立的,所以他们所积累的人生经验和父母可能会非常不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能给予他更多的独立空间,允许他的想法与我们不一致,就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允许独立的,这会促使孩子愿意更多地探索世界,从而调动他自身的潜能,进而被激发更多的创造性。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对待你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可能父母也不会。那么,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1第一 预先提醒
预先给孩子一个提醒,让孩子知道,在某些场合下有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
第二 关注了解孩子
关关注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个性,这样可以让家长预测到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会有怎么样的反应。
第三 倾听
家长要倾听孩子的话,全神贯注不要敷衍。
第四 理解回应
理解孩子,回应孩子,同时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感。
第五 解决问题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问问孩子觉得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建议,但是绝对不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2情感引导的作用
案例:一个受过情感引导教育长大的4岁小男孩Tom,在公园里玩,他的两个小伙伴撞到了一个小女孩,没有停下来就跑了。Tom来到小女孩的妈妈面前说:我为我朋友这样做感到很抱歉,他们甚至没有停下来避开她。(我的儿子5岁,在学跆拳道的时候他的同伴欺负一个小同学,他也曾代表他的同伴向小同学的家长道歉,并且说他这样做是不符合跆拳道精神的。我相信,这的确是情感引导的作用。)
情感引导的好处
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
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
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
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成为好的父母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
提前清晰准确地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比如:今天晚上咱们要一起出去吃饭,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包厢里安安静静地吃饭,不可以到处乱跑,也不能大喊大叫哦。
出发前说一次,路上说一次,进饭店之前还可以问一次:还记得之前爸爸说过的话吗?……好的,我们要开始享受晚餐啦!
2、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
观察的目的还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
3、聆听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聆听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要爸爸的帮助吗?”“我能感受到你很难过,可以说说吗?”……
这在成年人的领导力课堂上叫做反应情感,准确的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觉得被理解和尊重,反而会情绪平复比较快。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发泄在别的人身上。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
“那你看咱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太好了,你的这个想法就叫作分享!
这时候孩子才学会了什么叫分享,也更乐于去实现分享,因为他知道了意义。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3每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有情窦初开的时刻,青少年在这一时刻,往往在认知和个人价值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认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渴望通过行为体验来确认自己的成长和独立性。尤其是和爸爸妈妈的家庭以外的生活有了更热烈的渴望。于是,在对异性的关注里发生了异样的情感。由此证明自己长大成人了。我们对待这种现象,先不要给孩子戴上早恋的帽子。而是以疏代堵,用心交流。孩子不愿意上学非得“谈恋爱”,家长得搞清楚这种状况是什么引起的,但必须得明确,这和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密不可分。
一个好的家长应该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思想的动向,思想工作做到位了,他不可能去谈恋爱,即使去谈刚有苗头家长应该发现,立刻想办法铲除在萌芽状态,问题还好办,一旦孩子早恋进入了“佳境"才开始管,有点棘手,一个初中孩子,思想不定形,可以说根本不懂事,不知何为爱情,但这个时期孩子很叛逆,管不好还起反作用,成了催化剂,后果严重。在他们自己心里,那个爱情大如天,自已就像琼瑶小说里的男女主角。
青春期男女孩子发生一些朦胧的好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女孩子比较早熟,容易更多些对异性的憧憬。从家长角度来说,需要告诉孩子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人生漫长,中学谈感情爱情还是太早,应该以友情为主,彼此可以交换礼物相互祝福,共同鞭策为理想而拼搏,让好感转化为彼此前进的动力。今后到了大学期间再考虑爱情选择的问题,毕竟人生的沟沟坎坎和变数实在太多,而忙碌的中学阶段根本就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在不影响学业的基础上经营感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