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作文中找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怎样在作文中找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第1张

有个成语叫“顺藤摸瓜”,读文时,注意思考并着意去发现作者是顺着什么(时间上有一定特征、空间上有一定特征、人物特征、事件特征以及事物特征、情感特征等)来一步一步组织行文的,如果发现了,再联系全文查找它是否贯穿全篇,如果是,基本上就是文章线索了。

作文时,思路要清晰,顺着你要表达的目的组材,所有作文素材都必须紧紧围绕主题,并抓住这些素材中不变的因素来行文,这个具有不变特性的因素就具有组织构成全文的作用,使文章即使再长也不散,也不乱,始终紧凑有序。这个因素即可视作写作的线索。

《前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

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线索可以是物品、人物、时间、事件、地点的转换、人物的感情变化等等,找到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同类词语(表示时间的虽不是相同的词语却是同一类词),仔细分析,如果它能将文章零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统一而紧密的整体,那么它基本就是了。这要看具体情况,不可死板,要“见机行事”,有时文章会有两条线索:明线和暗线。如果是作题又没有具体要求“一定要写出所有线索”,我想写出一条就行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6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