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读后感

彷徨读后感,第1张

 《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为您整理我彷徨读后感,欢迎阅读。

彷徨读后感(一)

 雪夜读禁书,曾被古人认为是人生一大快事。可惜这个冬天少雪,而手里这本发黄的《彷徨》也早已不再是禁书,或许从来就没有被禁过。 读发黄的书,如同沉湎于甜蜜的往事,尤其是在烛下。鲁迅的文章里永远流淌着愤怒的情绪,表现于他的反讽,甚至漫骂中,也潜伏于他近乎自然主义的描写之中。当我读到《祝福》的最后一句: “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这一句如同我的《帝国》的最后一句:“神州都开遍这幸福的花朵。”

 在鲁迅的眼里,鲁镇、四爷、卫婆子、四婶,包括祥林嫂在内都是他所陌生和厌倦的。建国后,曾将这篇小说改编成戏剧和**,同情祥林嫂的悲剧,控诉旧社会的黑暗。 其实,这违背作者的本意。鲁迅何曾理解过祥林嫂的世界,他所有的只是一点怜悯,但绝掩不住内心的厌倦。中国人奉为吉庆的春节,鲁镇人尊为大典的祝福,在鲁迅眼中都是灰暗而可厌的。这是一位中国天才眼里的偶像的黄昏,把鲁迅当成某阶级代言人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彷徨读后感(二)

 《彷徨》透过旧社会的人,物,事编织出11个短篇小说,蕴涵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陋习,是一本由字组成的20年代的相集,细阅下能从字里行间找出作者愁绪的踪迹,愁如书名,正是彷徨,

 。人都有彷徨的时候,孤独无依,进退失据,谓之彷徨。无论故事情节有多精彩,文笔有多流畅,也掩饰不了其中心总是围绕着彷徨一词,在不同的情景中体现出这种与犹豫不决或后悔联系在一起的心情。

 鲁迅先生的这11篇小说中每篇均能寻到彷徨的轨迹。

 在《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曾有希望最后又幻灭的妇人,失去丈夫儿子,亦没有梦想和目标,就这样碌碌无为地面对着冰冷的生活无止境地彷徨下去,直至死神的怜悯。

 《在酒楼上》写的是"我"的旧同事吕纬甫,叹说人匆匆一生,生死只是一个圈的起点跟终点,挣扎无效,摆脱不了,对人存于世的意义感到彷徨。

 在《肥皂》中,肥皂本是一种洗掉污迹的东西,但社会上的病态又如何洗掉了,社会的陋习想求变却无力,为国家的前景感到彷徨。

 《长明灯》中的疯子想把长明灯打灭,最后却被他的叔伯长辈锁在庙里的厢房之中,想说的只是想打破人们传统又不切实际的迷信,但在根深蒂固的基础下该如何连根拔起植入新苗呢,这也是对社会的前景感到彷徨。

 在《示众》中,主角不是被示众的人,而是围观的人,不问被看者为什么示众,也不问自己为什么要看。只是要看,便看了,这种不正也是中国人长命百岁的恶习吗,彷徨的也是如果改变这个患病的社会。

 在《高老夫子》中,以为借高尔基的头衔便高大起来,往日的朋友不能与自己相提并论,实际上还是那胸无点墨高夫子,无论把一只猫打扮得怎像狮子,它还是一只猫,本质上并不会改变,

 在《孤独者》中,魏连殳跟吕纬甫有所相似,只不过魏连殳最终以死去诉说人生道路上的彷徨而已,有起有跌的生活让人有所觉悟,可明明这一刻已觉悟,可一转弯又陷入彷徨中,反反复复何时才完,生始死终,借死逃避彷徨或者也不失一个好方法。

 在《弟兄》中,对于弟弟的病,为兄所受的煎熬不单是为弟弟的病而愁,更有从最后看出是否可以把弟弟抛出街外以免传染自己传染性的内心矛盾,两种思想的激烈搏斗便是想透示对人性的彷徨,犹豫不决不是兄没有情,而是为情死的觉悟并不是人皆有之,敢献出的固然是伟大,不敢的亦属人之常情,何来对与错。

 在《离婚》中,一个乡下妇女以泼辣震慑众人,但在有势的官一声下变得惊慌失措,强烈的对比全因中国的制度上,两千年来中国均是封建统治制度,这种专制性压得人们不能畅所欲言,为国忧心。

 彷徨二字足以总结全书,每一个人都一样,是生为起点,绕了一个小圈子,然后回到名为死的终点。不同的只是所绕的圈子的大小,这路上便是沿着彷徨去前进。

彷徨读后感(三)

 记得在我孩童时,曾读过一些鲁迅的小说,可能那时年幼,看不懂它们,近几天,我重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 《彷徨》收录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同《呐喊》相比,《彷徨》较多的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离婚》是鲁迅先生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现实,表明农村妇女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最触动我灵魂深处的是《祝福》和《伤逝》这两篇。 《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她作为一个受侮辱,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中国劳动妇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轨迹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深重压迫,尤其是精神捶残。《祝福》把目光关注于农民身上,深刻地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现状,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凶残本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明在这个社会中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也表明这社会的冷酷、麻木。而这一切,正反映了先生对这种气势,对这一社会的强烈不满,厌恶以至愤怒。

 《彷徨》是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负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

 《彷徨》中有不少热情向光明的人物,但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梦想着深山大泽丛林伏莽的“消生”。现代人不能没有缺陷,因为现代人是前代人的后代,而且是长期被压迫下的人们的后代,又是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包围,被种种偏见与愚昧包围。但是,先生并不以为这种缺陷是“命”定的,是天老地荒终日如斯的,正因为他并不信永远会如此,所以他要无情地剥露这些缺陷的所以然与根源,也正因为他不信,所以他借着“无有”写他的渴望,而《离骚》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他的渴望的暗示。

 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进!

 彷徨读后感(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其实,彷徨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的方式了。我们不可能也决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与世,做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在这现实与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着亲人与故人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和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当我们觉得自己快要承受不起时,就会感到周身的血液如禁锢在坛子里的葡萄酒,有一种想把这坛子打破的冲动。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问题很简单,人们从懂事的那一天起,总在努力学习适应环境,努力做到与别人和谐相处。但恰恰忽略了一点:忘记了学会与自己快乐相处。而正是在这一点,才导致了我们种种的烦恼与痛苦。 其实,战胜生命彷徨的力量恰恰在于自己本身。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失落、欢乐和痛苦。面对自然与社会,人不可能总是胜者,就像季节不会总是春天。

 我们应该让自己学会与自己的快乐相处,让自己的心灵时时充满快乐,就是自己要拥有一间常敞开着的‘健身房’,常常走进去,为自己忙碌疲惫的心灵做做按摩,使心灵的各个零部件经常得到维护和保养。 按摩的方法有很多种,最中要的是做到自我悦纳,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自己的长处能欣悦自慰,不妄自菲薄;对自己的短处能坦然自若,不讳疾忌医。对自己不提过分苛刻的要求,对自己犯的错误也能够平心静气地谅解。许多人的烦恼和痛苦,多半是对自己要求过高,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又耿耿于怀。一个人能够放弃自己已经成为心理负担的所谓远大理想,中止自己毫无结果而言的努力,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智者。 而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想;是为实现自我的一种磨练;是为寻求迸发所作的自我积蓄。

 心理学家有一句这样的惊世名言:人类似乎是唯一能使自己变得神经不正常的动物,因为他们首先否认自己是动物的事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为什么常常自我烦恼因为我们常常为一个“做人”的大问题捆扰着、折磨着。学会给心灵松绑,减轻这些负担,无疑是让心灵快乐的又一条捷径。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生命,没有必要把自己高悬在半空之中。当感觉力不从心,无所适从的时候,就退一步看看。这时候,你会发现,生命的花园里花团锦簇。 这个时代比以往更看重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奋斗的精神,每个人面前都隐伏着万千机遇,而最大的机遇却是洋溢于你生命中的乐观和欢喜。“纵然是漂流四方,也要边走边唱。”自觉地享受着实在的生活,又被高远的希翼所牵引,那该是如鸟在林的快乐啊——所有的树木清风都适合你。

 我们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经常地鼓励与抚慰,长长自我激励,自我表扬,会使自己的心灵快乐无比。 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幸福快乐的感觉,才会使自己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只有快乐、愉悦的心情,才是创造力和人生动力的源泉。只有不断给自己创造快乐,与自己快乐相处的人,才能远离痛苦与烦恼,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彷徨读后感(五)

 近日里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鲁迅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 《彷徨》收录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同《呐喊》相比,《彷徨》较多的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

 《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离婚》是鲁迅先生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现实,表明农村妇女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最触动我灵魂深处的是《祝福》。 《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她作为一个受侮辱,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中国劳动妇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轨迹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深重压迫,尤其是精神捶残。《祝福》把目光关注于农民身上,深刻地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现状,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凶残本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明在这个社会中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也表明这社会的冷酷、麻木。而这一切,正反映了先生对这种气势,对这一社会的强烈不满,厌恶以至愤怒。

 《彷徨》是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

  彷徨读后感(六)

 《彷徨》是鲁迅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小说代表作。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香门第,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中国是一位地位独特的作家,大多数人都承认他是最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他的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小说使用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对中国人的国民小生,中国社会的弊端予认深刻的阐释,是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一生作品很多,有小说,散文诗,回忆和杂文等,代表作有《彷徨》,《呐喊》,《故事新篇》,《野草》,《花夕拾》,《南腔北调》。

 他前期的小说没有离奇曲折的剧情,以清末明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后期作品则以借历史典故映射现实生活,风格从宽充裕,幽默洒脱,于前期大不相同。

 《彷徨》是作者记述的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琐事和所闻所感,以及对往事的一些追忆,通过文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对当时社会的评论,无形中也对未来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和美好的祝福,希望构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祝福》讲的是作者在年底回到故乡鲁镇,在拜访老朋友时偶遇祥林嫂,描述了祥林嫂当时的凄惨现状导致了死亡,又介绍了祥林嫂的背景以及悲惨命运,心中产生了一些疑虑,后来在朦胧中,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这“祝福”声似乎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在蘩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熏熏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幸福的家庭》叙述的是作者想靠捞几文稿费来维持生活,他认为做不做全由自己的便,那作品,像太阳的光一样,从无量的光源中涌出来,不像石火,用铁和石敲出来,这才是真艺术。那作者,也才是真的艺术家。于是,他拟定了“幸福的家庭”为题,开始写文稿,他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想象,将自己理想中的幸福家庭展现在文字间,不断地将现实与想象进行比较。

 《伤逝》中回忆了涓生与子君热烈且纯真的爱情故事,记述了他们由相爱到同居,度过了一段幸福且忙碌的时光,可安宁和幸福是要凝固的,永久是这样的安宁和幸福,在无言中,似乎又都感到彼此的坚韧倔强的精神,还看见从新萌芽起来的将来的希望。作者感慨:待到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我也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已经颓唐得多。同时也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他们的分离。后来分开没多久,子君就死了,他既悲伤又后悔,于是,他写下了他的悔恨和悲哀,为了子君,也为了自己,他要遗忘,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要将真实深深的藏在新的创伤中,默默的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他的前导。

 总之,《彷徨》一书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辛”,“怒其不争”关怀,艺术技巧圆熟-----深亡的历史图景,对人物命运的叙述参透感情“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段,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

 我们活得要有意义,要投入生活,深入社会;有理想,有目标,有行动;要敢于奋斗,要敢面对和承受现实,更要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实,彷徨主要源于责,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的方式了。

  彷徨读后感(七)

 鲁迅先生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异常黑暗的年代。虽然,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令人振奋的,但毕竟它没能成功,中国还是陷入了混沌状态。鲁迅,他怀者一颗无私的爱国心,徘徊于黑夜中,苦苦追求民族的希望与光明。

 《彷徨》中的每一篇文章,无不体现鲁迅此时“彷徨”的心情。鲁迅的生活像一潭死水透出一点生机,所有的一切都“织在蜜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找到出口,正是鲁迅的信念,然而此时他只有“不以深冬为意”的气概,只可惜理想与现实隔着遥远的距离。但鲁迅是不会止步的。他的一生,就是不停地改造自己,实践自己的一生,也是不停地追求光明与真理的一生。

 鲁迅先生含着这颗灵丹耕耘在一个黑色的年代里,在最困顿的时刻它执着地发挥着效力。许多人心中也怀有希望的种子,但他们不具有鲁迅先生的“韧的精神”。当挫折来临时,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就被熄灭了。可见,这种精神不是每个有“火种”的人都拥有的,只有鲁迅才有的独一无二的品质。

 “一切是死一般的宁静,死的人和活的人。”死的人长眠于地下也当安息了,因为活下来的人点燃了希望的灯火,指引更多的人踏上人生的路途,因为更多的垂死的人被救起,活在希望的世界里。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思想品质。

 此时,我靠近彷徨着的鲁迅,与他一同守望着闪亮的希望,在漆黑的长夜中战斗,迎接新的黎明。

“鲁迅把各种不同的趋势和倾向结合在一起。……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种更为完善的现实主义。”(1)

——斯维塔·卡基奇

鲁迅在小说创作上给我们留下了思想和艺术都达到相当高度的两本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他的小说正如他同时代的许多作家的作品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欧洲文学的强烈影响,特别是俄罗斯文学。而先生的独到之处则在于他一向和封建主义的、官僚资本主义的锁国政策作坚决的斗争,他要求大家“收纳新潮,脱离旧套”(2),认为“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3)。在《340328致陈烟桥》(4)的信中,他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文化态度:“至于手法和构图,我的意见,认为不必问西洋风和中国风,只要看观者能否看懂,而采用其合宜者。”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正是从自己的民族情况出发,期待着中国文化的崛起。而他的“不必问西洋风和中国风”正显示了他的中国文化精神。

早年的鲁迅,“为着吸引世界的文化思潮,也是为着从各国的优秀作品中采取各种形式和风格”(5),他在日本曾孜孜以求文学“新声”,介绍异域文艺思潮和流派,写下了著名的《摩罗诗力说》等研究论文。二十年代,他提倡我国历史上的“汉唐气魄”(6),敢于吸收外来的文化,认为“不敢吸收外来的东西”,“这实在是没有力量的表示”(7)。一九二七年后,他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潮,并且继续不厌其烦地介绍西欧、日本诸国的文艺现象,对外来文化提出了著名的“拿来主义”的观点。根据不完全统计,鲁迅“一共翻译了十四个国家将近一百位作家的两百多种作品,总数超过两百五十万字”(8)。从鲁迅一贯的行动来看,他不但注意吸收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学,而且很注意吸收外国一切有用的东西,或者说他把两者有意识地置于同等的地位。

一个民族,由于其自身的条件(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并形成了民族的文化心理。而这种心理反过来会无条件地肯定这种文化结构的优越,有时甚至面对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仍墨守成规而无动于衷,拒外来文化于国门之外。具有“汉唐气魄”的鲁迅,却“不必问西洋风和中国风”,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写下了震荡文坛的两本小说集。在此,我想就小说《呐喊》《彷徨》的结构形态作一粗略的分析,以管窥这位文学巨匠的文化精神。

在长期的历史行程中,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洋小说在结构形态上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格局。中国传统小说重叙述,虽亦有描写,但它不大段大段地铺叙,往往比较简练,又总是设法把描写纳入叙述的形式管道,以讲故事为主要线索,串起某些段落的描写。如果说“中国风”小说像连环画一样,不受时空限制,用一幅幅不同时间和地点的画面连缀成完全整一之图景的话,那么“西洋风”的小说则类似历史或现实题材的壁画和油画,包含着一段故事或经历,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常常是一幅发生在片刻间而被拉长了的生活画面。这类西洋小说重描写,虽也用不少笔墨来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但作品往往脱离故事情节去写场景和心理活动,把情节的发展寓于描写之中,情节完全受制于描写的总体形态。对这两种迥异的结构形态,我们应当选用哪个呢?一个作家最怕的是对形式的依恋、膜拜和因保守而形成的心理定势,而作家本身却时常自我感觉到这样创作的得心应手和无比优越。在创作中不管什么内容,只管往已有的形式管道里输送,而不是量体裁衣,根据主题和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形式。通俗文学迎合了特殊层次的欣赏心理而拥有大量的读者,所以作家便偏爱于这种固有的模式,并挖空心思地使这种模式臻于完善,而究其实,则往往是思想情感与表现形式,创作理想与审美效果显示出一种反比例的格局。可见,这种得心应手的形式在内容所不需要的时候就成了令人讨厌的东西。与此相反,那些现代派技法的猎奇者,却总满足不了猎奇的心理,取法必为西洋,从不因题制宜,采用更为合适,更具有表现力的方法。正当赵树理的评书体小说日臻完善之时,有人问他今后的努力方向,他开明地说:“我对这种形式稍为熟悉……但也并不是非这样做不可。如果这种形式与后来选定的题材不相适应,那也只好割爱。”(9)可惜他不能忍受痛割爱的痛苦,仍有保守的一面。但是对于鲁迅先生来说则没有这样的心理定势,“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10)使其小说不拘一格,千姿百态。

美国评论家帕士利卡·哈南曾谈到鲁迅的小说:“相对其他作家来说,他的每篇短篇小说在艺术技巧上都堪称是一种冒险的事业,一种主题与形式完美结合的新鲜尝试。”(11)确实,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以极大的影响”(12)。鲁迅创作形式之多,是否意味着他的极大的随意性呢?当然不是。“手法与构图”,惟“其合宜者”才用。艺术技巧必须服从于生活规律,故“火中无鱼,泥里无鸟也”(13)。从主题出发,从人物的性格出发,这是鲁迅选择小说结构形态的基本特色。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态虽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药》《肥皂》《幸福的家庭》《明天》《离婚》《风波》和《白光》为代表,受“西洋风”的影响较大,约占三分之二,它们在主人公一生中摄取一个独立的镜头,在单一的时间、场景和事件中去展示人物的性格,描绘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从而展示了一个深刻而独立的主题;另一类,如《故乡》《孔乙己》《祝福》《在酒楼上》《阿Q正传》《端午节》《孤独者》《伤逝》等,是“中国风”的小说,不到三分之一,它们选取人物悲剧经历中的几个关键环节,组成几个在纵向上缓慢发展的横断面,而横断面间的时间跨度较大,非一朝一夕,情节在纵向伸展的长度上和在横向扩展上虽都很大,但从二者的比例上看来,纵向伸展较横向扩展更大一些,亦即描写包含于叙述的总体形态之中。

“有了新颖的题材,决定了主题思想,如果没有适当的形式可以运用,就难以写成深刻生动的作品。”(14)小说创作从主题出发选择结构形态,这是鲁迅“不必问西洋风和中国风”的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

比如《药》的深刻主题技术鲁迅通过描写的结构形态表现出来的,这具体表现在明暗两条线的运用上。明暗两线以“人血馒头”为引子,交叉结合在一起。作者主要篇幅是明线似的描写。先写华老栓在秋天的后半夜里带着多年积蓄的洋钱,到“古□亭口”去买药;次写他得到了“人血馒头”后,“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似的,“要将这包里的新生命移植到他的家里,收获许多幸福”;直到第三部分,情节进展了一大半了,这才由刽子手康大叔的嘴里点出这馒头所蘸的都是革命者的鲜血,而且由此从反面表达出了革命先烈夏瑜英勇不屈的气概,并通过茶客们的闲聊,进一步表现了群众对革命的冷漠情绪;第四部分才较为正面地写出夏瑜这条线:革命者虽然牺牲了,但在他的坟上出现了花圈。《药》的这种双线结构方式,倘使用传统的叙述方式,极易造成人为的扭合,两件事放在一起说显得不伦不类,不如描写法写得自然。有人认为这篇小说表现了“亲子之爱”或“夏瑜的英勇牺牲”,认为《药》觉得结构失败了。其实,《药》的艺术结构非但没有“失败”,而恰恰通过双线交叉的方式,最成功地表现了深刻的底蕴,即“辛亥革命的失败在于未能唤醒民众”的主题。有人之所以讥之为“失败之作”,是因为这种结构形态与传统的结构模式迥然有别。鲁迅不仅仅从民众的欣赏习惯出发,而常常把表现丰富深刻的主题放在第一位。

“鲁迅借鉴西洋技巧,吸收本国传统的技法,目的都在于塑造性格。人物不同,表现手法也在发展”(15)。在以刻画人物为主的小说里,鲁迅从人物性格的要求出发,选择相应的结构形态,这是鲁迅“不必问西洋风和中国风”文化精神在小说创作中的又一表现。

譬如《离婚》写的是慰老爷府上爱姑与以七大人为首的诸多封建势力的面对面斗争的场面。作者并没有较多地叙述爱姑跟“老畜生”“小畜生”的斗争,而仅仅选择了她去庞庄请七大人评理的前后很短的时间,把过去的行动穿插在对话中,描写她如何从泼辣、勇敢走向胆怯、妥协的心理历程,从而揭示了中国农村妇女的局限和弱点。在未到庞庄之前,她发誓:“七大人也好,八大人也好,我总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而“慰老爷她是不放在眼里的”。船靠了岸,爱姑一跨进黑油大门,不敢看坐满两桌的船夫和少年,“只是溜了一眼”。当有人搬出年糕汤来时,她“越加局促不安起来,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但仍想着“难道和知县大老爷换帖,就不说人话了么?”接着,她看到七大人了,便“很觉得稀奇”——他慢条斯理,那派头咄咄逼人。尽管如此,她仍勇敢地向他诉起苦来:“小畜生”姘上了小寡妇,已经闹了整三年,总是不落局。这时七大人对她看了一眼,慰老爷仰着脸,尖下巴少爷“必恭必敬”地附和着;于是,爱姑觉得自己是“完全孤立”了,但她“在胡里胡涂的脑中,还仿佛决定要作一回最后的奋斗”。她继续诉说下去,看见七大人“忽然两眼向上翻,圆脸一仰,细长胡子围着的嘴里同时发出一种高大摇曳的声音来”,便噤若寒蝉,“仿佛失足掉在水里一般,但又知道这实在是自己错”。至此,她心里的糖塔完全溶塌了,“大势已去,局面都变了”。最后,她不但同意了七大人不公平的解决措施,而且还“谢谢慰老爷”,那要“拼出一条命”的倔强劲儿已彻底失去了。作者把爱姑的性格放在特定的场面,很短的时间内,围绕“离婚”的一件事,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她由泼辣、大胆走向胆怯、妥协的心理历程。如果按照传统的写法,先大段地叙述爱姑与“老畜生”“小畜生”的斗争,然后把这一矛盾带到老爷府上去由七大人解决,篇幅就会显得冗长,爱姑心理的微妙嬗变就难以揭示,主题倒反有所冲淡。

同样地,从主题和性格的要求出发,鲁迅在另一些小说中又采用了“中国风”的结构方式。这些小说的民族形式,许多研究鲁迅的专家已经“长篇大论”过了,我在此只想极其扼要地谈谈。叙述体的结构形态使作品的情节主要是环绕着人物性格的发展而表现在叙述的内在线索上,并不在于某一事件本身的发展,各个场面在时间上也不一定紧密相连。比如中篇小说《阿Q正传》在开始时,作者并未选择特定的场景、通过特定的事情来展示人物的性格,而完全以叙述人的姿态来讲述作传时的种种“困难”和阿Q的种种“行状”。这种种“行状”之间,未必都有时间上的直接联系,但有着性格上的内在联系。所以,通过这些事情的讲述,就很形象地讲出阿Q性格上的“精神胜利法”的特征来。作品中也有生动的场景描写,但它往往穿插于叙述之中,为叙述的主题服务。又如《孔乙己》通过短短几个镜头的剪辑,组成在纵向上缓慢发展的横断面,反映了主人公在封建科举制度下命运的渐变性,从而表达了深刻的思想主题。这与同类题材的《白光》恰恰相反,因为陈士成性格的突变性决定了它不需要采用叙述体的结构形态。

总之,鲁迅先生本着只要读者能够看懂的原则就“不必问西洋风和中国风”,只管“拿来”,从而“采用其合宜者”。

鲁迅自己曾经说过,他开始“取法于外国”的短篇,逐渐起了变化,技巧更加“圆熟”,刻画更深刻,终于“摆脱了外国作品的影响”(16)。有人据此说鲁迅逐渐认识到自己国库中文化的重要性。其实,先生的这番话正反映了他吸收两类不同风格的文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说他创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既区别于“中国风”,又区别于“西洋风”的特色。这并非说他的小说仅仅受民族形式的影响,而没有外来因素。因为他这样“圆熟”的技巧,本身就是中西两股文化流的“大团圆”,含有两种文化中优秀的因子。技巧的“圆熟”,并非逐渐摆脱了外国文学的影响,其实这种因子早已在鲁迅创作意识里积淀和蛰伏,因为他最后的日子里写的《离婚》,结构形态也仍受“西洋风”的影响。如果说他逐渐摆脱了外国文学的影响,那么同样也可以说,他逐渐摆脱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这正如沈从文所说的“不大可能受什么影响,也可以说受总的影响”(17)。鲁迅之所以写出一系列成功的小说,就是因为他既没有“全盘继承”,也没有“全盘西化”;既没有机械地以“中学为体”,也没有偏颇地以“西学为体”。古今中外,一切拿来,“不必问西洋风和中国风,只要看观者能否看懂,而采用合宜者”。所以,鲁迅在小说创作上是一个集大成的人物,成为新文学的奠基者;他的作品,是“大团圆”的产物,成为新文学的代表作。

在中外文化的关系上,台湾社会批评家李敖曾将不同的文化精神归纳为十一种“病”,如“义和团病”,“古已有之病”,“中土外传病”,“大团圆病”,等等。“病”者,乃“癖好”之谓也,其中有的文化态度是较为得体的。鲁迅的文化精神实际上正是其中之“大团圆病”,即杂糅中西,而具体应用时,“看观者能否看懂,而采用合宜者”。赵树理在《社会·主题·人物·语言》中也曾表述过这样的思想:“各种各样的艺术,都有两套传统,一是民间传统,一是外国传统,现在我们什么都综合运用。”(18)这种精神,“摈除种族的时代的自大心,用远大的眼光来观察人类文明的全史”(19)。如果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仅仅在量的比例上给予谨慎的规定,呈现出一种较为开放的体系,那么“大团圆”的思想则显示了一种完全开放的系统,它“不必问西洋风和中国风”,俨然一个宇宙人,置身高处,将自己的视线之网撒在整个地球上,广为搜罗,将所需的一切集中于自己的艺术熔炉之中。

“我国的小说,从唐开始是一次革命。从宋开始,也是一次革命。到了鲁迅,又是一次革命。”(20)鲁迅在小说结构形态上的大胆探索,当初颇受到人们习惯的排挤,在今天我们师承先生的结构技巧时,是该感谢他的。鲁迅先生逝世近七十年了,但其文化态度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进行的今天。

时代在不断变化,文化在迅猛发展。面对西方涌来的各种现代艺术现象,“我们的现代文明更是从四面八方东拼西凑起来的百衲衣”(21)。鲁迅在谈到美术创作的时候曾经说过:“倘参酌汉代的石刻画像,明清的书籍插图,并且留心民间所赏玩的所谓‘年画’,和欧洲新法融合起来,也许能够创造出一种更好的版画”(22)。他不论什么“西洋风和中国风”,不适宜的,即便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也“全都踏倒”(23);合宜者,“虽是西洋文明”,也能吸收,使之“变成自己”(24)的东西。当心存“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25)的人们,小心翼翼地声称“借鉴”或“参考”的时候,鲁迅独以一种“汉唐气魄”,解开胸襟,伸出巨掌:“拿来!”

不仅拿来西方技巧!

而且拿来传统方法!

现在,我们理解鲁迅的“拿来主义”,正如重温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样,应当从他论述的时代性和特殊性中,看到这种特殊性所反映出的普遍性。他主张“拿来”西方的东西,何尝不提倡“拿来”传统的东西!“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富,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26)。这条条通向罗马殿堂的光明之路,充分显示出鲁迅先生“不必问西洋风和中国风”这种文化精神的伟大之生命力!

[注释]

(1)《鲁迅是现代哲学——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文艺报》1981年第23期。

(2)《坟·未有天才之前》,《鲁迅全集》第三卷,第168-169页。

(3)《看镜有感》,《鲁迅选集》第一卷,第11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

(4)《鲁迅全集》第十二卷,第265页。

(5)许钦文《漫谈鲁迅小说创作》,《鲁迅研究》第3期。

(6)同(3)。

(7)《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第八卷,第192页。

(8)戈宝权《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和影响》,《中国青年报》1981年8月25日。

(9)《答苏联<外国文学>杂志社问》,《赵树理文集》续编。

(10)《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

(11)转引自杨又《论鲁迅小说及其与外国文学的关系》,《鲁迅研究》第3期,第187页。

(12)茅盾《读<呐喊>》。

(13)《鲁迅书信集上·542致徐懋庸》。

(14)同(5)。

(15)李万钧《鲁迅与世界文学》,《鲁迅与中外文化遗产论稿》。

(16)《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9页。

(17)《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4期。

(18)《赵树理文集》续编。

(19)吕叔湘《<文明与野蛮>译者序》。

(20)李万钧《论外国短篇小说对鲁迅的影响》,《鲁迅与中外文化遗产论稿》。

(21)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第二章第13-1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22)《鲁迅书信集下·883致李桦》。

(23)《忽然想到》,《鲁迅选集》第一卷,第9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

(24)《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

(25)同(3)。

(16)《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

首先,《彷徨》是鲁迅先生在1924年至1925年所写的小说。

其次,作者的题记: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将其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最后,内容的主要概括是讲孤独者在酒楼上难过的伤逝,亲朋好友都举起了长明灯示众,来庆祝高老夫子离婚,一瞬间幸福的家庭转眼化为了泡沫。小说具体表达了在封建势力压压下,一群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及深深的同情。鲁迅用丰满的人物形象极具意义的诠释了对人物命运的叙述,从中渗透了自己对在封建势力压迫下的人民深深的同情情,极具典型意义。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鲁迅的《彷徨》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鲁迅的《彷徨》读后感1

彷徨,无时不在的彷徨。

人是奇怪的动物,总有着莫名其妙、复杂多变的情感,自己让自己不自在。它会变幻,让人难以捉摸,就像女人般的善变而让人看不清。大部分人都曾经彷徨过,就看你自己怎么看待。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俯身,想认清我前进的方向,只是脚下一片黑暗,我赶忙四顾,想要求助,周围却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我,站在那迷雾中,分不清东南与西北。

而路却在天上,逗弄着我紧张追逐的目光,不让我看清它的真实。我紧追上去,它却飞得更欢,我伸手不可及,绝望的看着它耻笑我。

彷徨,还是彷徨。阳光什么时候才能驱散那可恶的迷雾,将我的路照亮。到那时,我将在世界的一极,开辟我自己的世界。

近日里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鲁迅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同时也流露了鲁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它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彷徨》是鲁迅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负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

鲁迅的《彷徨》读后感2

这个寒假,我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这本书是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这本书收录了鲁迅从1918年到1925年创作的小说。这些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深刻的揭示了种种社会矛盾,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变现出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呐喊·彷徨》中最令我震动的便是《兔和猫》了。它告诉我生命是不应该被漠视的!尽管在这个世界上,弱肉强食,生存发展,是达不破的规律,似乎我们也不应该对那些处于艰难竞争中的生命发出厚此薄彼的议论。但是看管了弱者的小事,强者的胜利,却会让人变得麻木,冷漠。尤其是当你漠视生命被侵蚀时,可曾想过,当整个世界都无视生命时,那该是如何可怕的境地。

人皆有恻隐之心,即使自己未曾蒙难,目睹着惨状,同样也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平静。孔子说,君子跑庖厨,享受美味的同时,躲避开残忍的场景,其实只不过是既成人时间的游戏规则,有逃避内心刺痛的最滑头的手段。

然而,鲁迅却不,他既不想跑,也不愿妥协,而且还要从这不能中找出一条路来。有谁知道,在他那看似冷漠的外表下却又时间最柔软的心肠。在鲁迅身上有着“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敢和果决,但她内心深处却是一刻舍身饲虎的此信。这是一个仁者所具备的。

《呐喊·彷徨》中还提到了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思想状态,一种心理满足感。也就是说,只要你心里满足了,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是幸福;否则的话,即使是锦衣玉食,也体会不到幸福。物质上的充裕与否,想来都不是衡量是否幸福的尺度。幸福只能到你的心里去寻找。只要你知足,知道感恩,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怨天尤人着,是永远也品尝不到幸福滋味的。

再多的激情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在多的感觉也无法用口水来散发,望大家去看《呐喊·彷徨》这部书。

鲁迅的《彷徨》读后感3

彷徨是苦闷的,彷徨是迷茫的,彷徨是无处宣泄的,彷徨就像游走在荒原上的孤魂,不知该何去何从,不光是身体的无处归依,更是灵魂的无法寄托。前方在哪里,有前方吗?真的有前方吗?那又在哪里?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热血的青年奋起反抗,期望毁灭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五四”运动,鲁迅先生写下了《呐喊》,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发出了沉重的宣战。“五四”运动后是新文化阵营的分化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从,“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曾经,他满怀希望,然而这希望,最终是破灭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在现在,于是他彷徨了,《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后来在《题》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又证明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虽然彷徨,虽然苦闷,但仍然求索,不轻言放弃。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生活在一个相对民主,相对自由的世界的我们,承受着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承受。有悲伤,有泪水,但作为人,最高级的动物,我们应该挺起胸膛,伸直腰杆,呼一口新鲜的空气,像我们的祖祖辈辈那样勇敢地前行吧。

鲁迅的《彷徨》读后感4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其实,彷徨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的方式了。我们不可能也决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与世,做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在这现实与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着亲人与故人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和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当我们觉得自己快要承受不起时,就会感到周身的血液如禁锢在坛子里的葡萄酒,有一种想把这坛子打破的冲动。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问题很简单,人们从懂事的那一天起,总在努力学习适应环境,努力做到与别人和谐相处。但恰恰忽略了一点:忘记了学会与自己快乐相处。而正是在这一点,才导致了我们种种的烦恼与痛苦。

这个时代比以往更看重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奋斗的精神,每个人面前都隐伏着万千机遇,而最大的机遇却是洋溢于你生命中的乐观和欢喜。“纵然是漂流四方,也要边走边唱。”自觉地享受着实在的生活,又被高远的希翼所牵引,那该是如鸟在林的快乐啊——所有的树木清风都适合你。我们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经常地鼓励与抚慰,长长自我激励,自我表扬,会使自己的心灵快乐无比。

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幸福快乐的感觉,才会使自己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只有快乐、愉悦的心情,才是创造力和人生动力的源泉。只有不断给自己创造快乐,与自己快乐相处的人,才能远离痛苦与烦恼,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鲁迅的《彷徨》读后感5

最早听到《彷徨》一名是在学《祝福》的时候,《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一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已是深入人心,那句:”我真傻,真的单知道下雪的时候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知道春天也会有,“这在鲁镇早已听腻了的诉苦声里却包含着祥林嫂无尽的痛苦与悔恨,可这又说明了什么呢?难道祥林嫂的悲剧不正是封建式会所一手造成的吗?

而《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一个飞了一圈又飞回来的小角色,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无聊、窒息、颓废。

鲁迅在彻底的反封建、反传统,那么他便不会放过对卫道士们的批判,《肥皂》中的四铭,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对行乞的女乞丐心存怜惜,并心存称赞,其为孝女,还想着用肥皂洗涤后,女乞丐也一定很漂亮,封建卫道士的虚伪是无处不在,亲兄弟也如此,沛君对待靖甫的是出于私心,鲁迅将传统卫道士的面具一把扯下来,撕的粉碎而《抓独者》中的魏连更是一个一腔热血,追求理想的人,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步步走向堕落,走向灭亡,死成为它的终结。

人的愚昧,有时有一个眼神足以,尽管爱姑如何厉害,在见犹大人之后,不也乖乖答应了九十元的离婚费吗?

尽管子君为了爱情,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但同居后的”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的她,最终被消生抛弃了,于是无碑的救营也成了他最终的归宿,这难道是可悲的吗?

鲁迅总喜欢用极小的事牵引出巨大的思想,不得不折服先生的思想的独特独立,这也将吸引更多的了解他,爱她。

鲁迅的《彷徨》读后感6

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先驱和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他的作品虽为后世称颂,可真正继承其革命精神衣钵的人在当代却太少。我在几近成年之时才拜读他的名作《彷徨》,说来也是惭愧。

彷徨一词意为“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反映了鲁迅此时在革命征途上的迷茫,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时期。字里行间充斥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各类人违心的选择。我个人尤其对《在酒楼上》和《伤逝》感触极深。

《在酒楼上》讲述了主人公与朋友的一次偶遇长谈的经过。从朋友的言语中不难发现,他也曾是一个会为了国家前途命运,与他人争执不下,乃至拍案而起的爱国青年。那是那个时代,甚至当代许多青年人形象的缩影。不得不说,每每想象这样的人物,仿佛看到了样板戏的宣传画,人人右手举至胸前的画面,很理想化。然而,就像大部分人一样,他不可免俗地沦为一个麻木为生计的人。结尾的环境描写——“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中”,前途的不定,心中的彷徨便融于环境描写之中了。

《伤逝》描绘了涓生和子君两个虚构人物的爱情故事。实则涓生更像是现实中的鲁迅,而子君又何尝不是许广平的化身呢?在故事中,原本与主人公同为战友的子君,最终由于长期持家,抹去了本来锋利的棱角,以致最后完全退化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对于涓生的话越来越不能理解。两人的感情最终破裂,子君的生命也或多或少因此而走向了灭亡。这是鲁迅惟一一篇写爱情的小说,或许鲁迅预见了自己与许广平相似的命运,而破例为自己的爱情提前写了一篇“缅文”。

以这两篇小说为代表,再加上《孤独者》等,都在描述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革命者因为艰难的生活,忙着寻求生计而忘却了对于信仰的忠诚,变得驯化,理想与现实的天平向后者倾斜。而当时的社会现实就是许多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看到社会有了一些进步便停滞了,全然没有马丁。路德金面对不公时“绝不满足”的呐喊。国民性中的种种劣根性,是鲁迅一生的敌人和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今天呢?我们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吗?只能慨叹一句伟人已逝!

鲁迅的《彷徨》读后感7

记得在我孩童时,曾读过一些鲁迅的小说,可能那时年幼,看不懂它们,近几天,我重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

《彷徨》收录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同《呐喊》相比,《彷徨》较多的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离婚》是鲁迅先生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现实,表明农村妇女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最触动我灵魂深处的是《祝福》和《伤逝》这两篇。

《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她作为一个受侮辱,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中国劳动妇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轨迹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深重压迫,尤其是精神捶残。《祝福》把目光关注于农民身上,深刻地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现状,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凶残本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明在这个社会中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也表明这社会的冷酷、麻木。而这一切,正反映了先生对这种气势,对这一社会的强烈不满,厌恶以至愤怒。

《伤逝》是先生唯一一篇爱情小说。真的是大家手笔,有很多真理的光芒闪烁。“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生活是第一要素。人首先要能好好活着,才能言爱。有爱,并不等于有牛奶和面包。子君和涓生爱的破裂重要因素就是现实生活的压力。好在今天的女孩子比子君更幸福的是经济上独立了。所以,女孩,当你在爱和事业中面临选择时,千万记得,没有事业的爱犹如无根之萍,多半会飘荡出你的视线。有立足之本才有爱,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彷徨》是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

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进!

鲁迅的《彷徨》读后感8

《彷徨》中的人物走的是一条明显的下行路线,人物的悲剧性藉由其命运的恶化或曾经纯真美好信念的消亡而呈现;在作者有意识营造的灰暗阴霾的大背景下,这种悲剧显然无法抗拒;读鲁迅的作品或许可以引人深思,引人追寻和鞭挞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然而命运的恶化仅仅只是改造社会便可以彻底消除的么?人群之中,种种畸形的集体无意识,仅仅只是一个“国人劣根性”所能概括?

可惜的是,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我们的主流评论体系中,对于鲁迅的解读仅仅停留于对黑暗社会和国民劣根性鞭辟入里的批判,似乎更关注鲁迅的作品之于当时或现在。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状态反映,并以此来确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假如鲁迅的作品只有政治意义或社会批判意义,只是针对彼时彼境某一人群生存状态的书写;那么当时过境迁,阶段作品或伟大作品只能成为博物馆艺术,而不可能成为穿透漫长时光而丝毫不减其光彩的长河作品;而我们的中小学教科书或教科书式的所谓权威评论似乎正在做着这样的事,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和阐释仅止于阶段作品,却将鲁迅其人捧至神圣而不可撼动的地位,于是神坛上的鲁迅变成了一幅刻板的木刻像,黑白分明没有血肉。而在这样集体强迫性的膜拜之后,当我们重新构建自我价值体系和评判体系的时候,对鲁迅的态度便有了两极分化的趋势:奉若神灵越捧越高,或视为垃圾踏上一万只脚。鲁迅早在几十年前便提出了“骂杀”“捧杀”之说,却在身后无数追随者和抨击者的捧与骂中愈显面目模糊;《灯下漫笔》中说中国人从来没有争取到作为人的价格,而当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越来越当成人看待的时候,鲁迅本人反而越来越不被当成人看。

所以,在这一篇的阅读笔记中,请允许我把鲁迅扔进垃圾筒。此刻我们要的只是《彷徨》,是那一群人的生存状态中所映射出人类的种种不堪和困境,而不是以叙事内容去鉴定叙事者骨头的硬度思想的深度批判的力度从而给叙事者冠以带了一个又一个“家”的冗长头衔。

我们永远无法挣脱的东西,叫生活。鲁迅冷冷道来,铺开了生活绝望的巨网。网中的人可以选择挣扎或不挣扎,而结果都是一样的。灰暗阴冷的调子挟裹着湿冷的风席卷而来,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在生活的泥沼中沦陷,无论他或她以何种姿态与生活对话,无论他们是逆来顺受地妥协麻木不仁地顺逐还是孤独地守望心灵月亮。而鲁迅站在高处,热肠挂住,冷眼看穿,如一个造世主看着他的子民们匆匆奔赴命运既定的悲剧走向。

鲁迅的《彷徨》读后感9

轻轻地,走进那个多灾多难的季节,挤一滴生命的翠绿,涂满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就是鲁迅,黑夜中孤独的探索者,为与黑暗的抗争耗尽了他满腔的热血,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带着几缕彷徨走近他吧!

鲁迅先生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异常黑暗的年代。虽然,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令人振奋的,但毕竟它没能成功,中国还是陷入了混沌状态。鲁迅,他怀着一颗无私的爱国心,徘徊于黑暗中,苦苦追求民族的希望与光明。

《彷徨》中的每一篇文章,无不体现鲁迅此时“彷徨”的心情。吕韦甫将生活的种种辛酸与坎坷从酒楼上带进读者的心间,分明看到两个字:无奈。这种“无奈”充斥着他的生活,使他“飞进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不就是鲁迅自己的遭遇吗?生活象一潭死水透年出一点生机,所有的一切都“织在蜜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找到出口,正是鲁迅的信念,然而此时他却只有“不以深冬为意”的气概,只可惜理想与现实隔着遥远的距离。但鲁迅是不会止步的。他的一生,就是不停地改造自己,实践自己的一生,也是不停地追求光明与真理的一生。黑暗的社会对人来讲是无所谓希望的,即使有几位肯挣扎一下的都被滚滚的洪流冲散、淹没。只有鲁迅深信前方一定是有希望的,无论这希望是多么遥远,多么渺茫。

他紧紧握着战斗的笔杆,冒着弹雨毒硫,坚强地、英勇地、不屈地战斗着。当然,鲁迅的这种“希望”与他当时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因为他是一个进步者,认为社会总能向前发展。我们暂且将这种思想放在一边,不去评价它的对错。然而单是有这样一种精神,一种希望就是很可贵的。

人的一生,挫折是常会有的事情。当你经历痛苦的时候,能将一粒希望的火种埋在心间,那么梦想的烈焰会为你照亮前行的路途。我们需要这种“乐观”精神,这是治愈一切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鲁迅先生含着这颗灵丹耕耘在一个黑色的年代里,在最困顿的时刻它执着地发挥着效力。许多人心中也怀有希望的种子,但他们不具有鲁迅先生的“韧的精神”。当挫折来临时,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就被熄灭了。可见,这种精神不是每个有“火种”的人都拥有的,只是鲁迅才有的独一无二的品质。

“一切是死一般的宁静,死的人和活的人”。死的人长眠于地下也当安息了,因为活下来的人点燃了希望的灯火指引更多的人踏上生的路途,因为更多的垂死的人被救起,活在希望的世界里。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思想本质。

此时,我想靠近彷徨着的鲁迅,与他一同守望着闪亮的希望,在漆黑的长夜中战斗,迎接新的黎明!

鲁迅的《彷徨》读后感10

在雨季中彷徨,在彷徨中呐喊,《彷徨》是鲁迅继《呐喊》后的又一部小说集,彷徨也是我人生呐喊的起点,在彷徨中成长,在呐喊中前进。

——题记

回眸人生,我不敢相信来生,或许来生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样的伟大高尚,但我只愿做《呐喊》中的我,在呐喊中学会如何面对挫折与困难;我也只愿做《彷徨》中的我,在彷徨中成长,在彷徨中……

面对人生,我只能说我在彷徨中成长,并不能说在彷徨中前进,在雨季中彷徨,我渐渐懂得了雨的艰辛,最后呐喊出了缤纷的彩虹,在夜晚彷徨,我于是知道了白天的可贵,最后呐喊出了旭日东升的太阳。彷徨是我成长的见证,呐喊是我走向成功的见证,穿越风雨,见证人生。

呐喊与彷徨见证了我的一生,也见证了历史的历程,在选自《彷徨》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猛烈抨击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麻木不仁。但人们也在《彷徨》成长,变得懂事,乖巧,思想得以进步。《呐喊》是最好的证明。每一个闪光点后都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艰辛与痛苦,我从自己身上,知道了,鲁迅《呐喊》与《彷徨》背后的艰辛与痛苦,我也领悟到了彷徨与呐喊在我生命中的历程,是我一生无法见证的,反而,只能是见证了我的一生。

展望人生,我依然会带着彷徨与呐喊一起去挥斥人生的荧光棒,一起去探求人生的真谛,历史的车轮也为此掠过,鲁迅在《彷徨》中《呐喊》,成就了一部《狂人日记》;居里夫人在彷徨中呐喊造就了镭的诞生;女娲在彷徨中呐喊,开创了人类的生命;中国在彷徨中呐喊,成功的获得了2008奥运会的主办权;世界在彷徨中呐喊,呼吁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伟大口号。无数的例子,不都证实了,只有在成长中前进,才能创造奇迹,创造辉煌。

彷徨——从出生到衰老

呐喊——从失败到成功

彷徨与呐喊伴我一起走过了16个春夏秋冬。一起和我从小学到高中。未来的路,我寻觅着,向右看,彷徨正孕育新生,向左看,呐喊正走向成功。

在彷徨中成长,在呐喊中前进,我坚信,有一天,成长也是继我前进后又一闪光点,同时,我也希望闪光点背后的艰辛与痛苦,一并与鲁迅的《狂人日记》记录下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吃、穿、住、用、行、快乐与悲伤。

仰望天空,我看见了彩虹,展望未来,我看见了成功。

然而,我却只能说,我在雨季中彷徨过,我在呐喊中前进过。

彷徨……呐喊……

成长……前进……

彷徨“山重水复疑无路”,呐喊“柳暗花明又一村”;

彷徨“天若有情天亦老”,呐喊“人间正道是沧桑”;

彷徨“青春”,呐喊“珍惜”。

彷徨与呐喊,成长与前进,青春与珍惜。

彷徨》读后感

记得在我孩童时,曾读过一些鲁迅的小说,可能那时年幼,看不懂它们,近几天,我重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

《彷徨》收录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同《呐喊》相比,《彷徨》较多的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离婚》是鲁迅先生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现实,表明农村妇女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最触动我灵魂深处的是《祝福》和《伤逝》这两篇。

《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她作为一个受侮辱,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中国劳动妇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轨迹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深重压迫,尤其是精神捶残。《祝福》把目光关注于农民身上,深刻地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现状,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凶残本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明在这个社会中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也表明这社会的冷酷、麻木。而这一切,正反映了先生对这种气势,对这一社会的强烈不满,厌恶以至愤怒。

《伤逝》是先生唯一一篇爱情小说。真的是大家手笔,有很多真理的光芒闪烁。“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生活是第一要素。人首先要能好好活着,才能言爱。有爱,并不等于有牛奶和面包。子君和涓生爱的破裂重要因素就是现实生活的压力。好在今天的女孩子比子君更幸福的是经济上独立了。所以,女孩,当你在爱和事业中面临选择时,千万记得,没有事业的爱犹如无根之萍,多半会飘荡出你的视线。有立足之本才有爱,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彷徨》是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负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

《彷徨》中有不少热情向光明的人物,但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梦想着深山大泽丛林伏莽的“消生”。现代人不能没有缺陷,因为现代人是前代人的后代,而且是长期被压迫下的人们的后代,又是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包围,被种种偏见与愚昧包围。但是,先生并不以为这种缺陷是“命”定的,是天老地荒终日如斯的,正因为他并不信永远会如此,所以他要无情地剥露这些缺陷的所以然与根源,也正因为他不信,所以他借着“无有”写他的渴望,而《离骚》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他的渴望的暗示。

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进!

《兄弟》读后感

有这样一句名言:伟大的著作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在向人们揭示现实的黑暗时,还给了人以希望。兄第下当中,我完全不能看到希望,兄第的背叛,女人的背叛,欲望的放纵,除了黑暗,还是黑暗,相当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如果说《活着》是在用残酷的现实反衬人的坚强和韧性,从而给人以勇气的话,《兄弟》里面就只是说出了残酷的现实而没给人以任何希望。

只有看到最后宋钢写的那封信,看到:就算天翻地覆了,我们还是兄弟,的时候,还有点感觉,觉得或许是余华是想通过残酷现实反衬出真正不随时间和空间改变的兄弟之情,怎么说呢,这是一种很抽象的感觉,反正就是说虽然兄弟伤害了他,但是他们还是兄弟,可是或许这也是一种讽刺,即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现实终究是现实,已经变质了的东西是变不回来的,不过我希望是前一种,我愿意相信,这样我心里会好过一些。我觉得余华一向是铁血的,他喜欢用残酷的现实来反衬真正的感情的不可变性

《祝福》读后感:

沁凉如水的夜风如鬼魅一般划过城市的夜空,悄无声息,却惊醒了我沉睡的梦。迷惑懵懂的心还藏着昨日的忧绪与愁丝。一团一团,剪不断,理还乱。

读完鲁迅先生的《祝福》,我有种压抑是说不出来的。在我这个容易多愁善感的年纪,我常常会不由得读别人的故事哭自己。担这次,我却是压抑得落不下泪来。

只是,突然好想打开窗,让呼吸更顺畅些。

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为什么说是“终”?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安琪儿美丽的微笑了。当岁月的蹉跎将两鬓白霜吹进她的发,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脱的光点……

时光飞转,如今已不再是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黑暗社会了。在当今这个提倡“人人平等”“民主自立”的社会主义下,却还是“隐藏”着许许多多不同概念的“祥林嫂”。

现在这个提倡“计划生育”的时代中,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父母无不是“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然而,在糖罐中长大的我们,却是有许多悲凉。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爱,但在被关爱的过程中,却是既享受又害怕。我们得到的越多,就害怕得越厉害。我们怕自己不够好,给不了、做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我们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真的理解。我们当然在努力,再努力,努力使自己看不到父母失望的表情。可,沉浮风景。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到处可见“沉浮风景”。有人浮起来,就必有人沉下去;有人在笑,就会有人哭泣。我们也许真的不是很惧怕失败,我们只是害怕失去。失去父母鼓励的微笑,失去爬起来的信心。关爱,期望,学业,考试,升学……太多太多,压迫着我们。我们都承受着应试教育给我们的种种压力。它束缚着我们,就好比束缚着祥林嫂的封建礼教,让我们身不由己,让我们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你不去踩别人,就要被人踩。但同时,我们却也在拥护着应试制度,认为那是现在最公平的方式,每天每天地用功。达尔文是对的——“适者生存”。我们都在尽力让自己适应,适应充满压力的生活,适应残酷的竞争,适应让自己更强壮与强大。

这里,我们的悲伤没有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6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