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短文

浅谈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短文,第1张

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近50年来按照辩证法走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50年代肯定,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60~70年代否定,立下“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戒律;80~90年代又肯定,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当前,要给中学的文学教育定位,促进文学教育,提高语文教育效率。

一、英、美、德、原苏联等国的文学教育

英、美、德、原苏联都十分重视母语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法、日等国虽然不单列文学教育的课程和内容,但是也重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英国,在1985年颁布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国家标准·英语》中指出:“英语可视为一门学科,也可以看作英语和英国文学两门课程。”在英语学科中,有语言教育,包括听说、阅读、写作、拼写、书写等,有文学教育,指导学生阅读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和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从作品主题、人物、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鉴赏文学作品,并且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和个人反应。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一般地说,英语课程包括语法、阅读、写作和作文;语言艺术课程包括美国文学、英国文学、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指导学生逐步熟悉古今文学代表作,能够欣赏语言艺术,评论文学作品,并且养成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德国,一个州的德语教学大纲规定:“德语的任务是对年轻人进行语言上的和文学上的教育,这是它的独特的使命。”还规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要学生了解文学体裁和结构,了解德国的经典文学作品。

原苏联,从40年代到90年代初解体实行语言和文学分科教学,从4年级到11年级分三段进行文学教育:祖国语言——祖国文学——俄罗斯文学和当代苏联文学。讲授文学理论、文学史知识,培养鉴赏、评论作家作品的能力。在中学进行文学教育,在世界上原苏联是最认真、最坚决的国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在中学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为什么呢?

美国学者认为: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使学生开阔眼界,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阅历一些地方、人物和事件,增加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情趣和探索意识,从而给学生的生活增加一个特别的天地;从文学作品中了解人类自身的动机、冲突和价值。

德国学者认为:应当了解文学作为自我表现的产物,作为满足美感的手段,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的奇妙作用;通过学习和分析古典和现代的文学作品,扩充自己的语言能力,“在社会基储美学表现形式和哲学理论设计方面开拓我们文化的语言空间”。

原苏联学者认为:“文艺能给学生以最深刻的美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作的能力。”(凯洛夫语)教学大纲中也指出:“文艺作品是认识生活的源泉,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形成学生世界观和性格的强大手段。”大纲设定文学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俄罗斯古典文学、苏联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知识;培养对语言艺术和文学形象以及社会关系的认识能力;发展学生运用语言和自觉阅读的技巧;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和审美能力。

这些学者都认识到文学教育的价值,即认识、审美、教育的价值。文学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占有一片新的天地;可以吸收文化价值观念,学习民族精英和民族精神;可以对自然、生活、艺术进行审美,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其他学科如史、地、政是替代不了的。随着世界教育潮流“学术性——人文性——学术·人文性”的发展,文学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人文价值和无穷魅力。

二、我国文学教育的现状

清末,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设“词章”科;《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改“词章”科为“中国文学”科,有读文、作文、习字和古代文章以及中国文学作品。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中国文学”科为“国文”科,有作文、讲读、习字,文学源流,中国文学史等。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改小学“国文”科为“国语”科;中学仍为“国文”科,教学文言文,主要是古代文章和古代文学作品。自此直到1954年左右,我国中学语文学科有一部分为文学作品的教学,但没有严格意义的文学教育的科学概念,更没有现代课程意义的文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1956年~1958年,全国进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制订了汉语、文学的分科教学大纲,编著了汉语课本和文学课本。可是,只试验了三个学期,就夭折了,可谓昙花一现。由此却引出了一个“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教条,文学教育被视为禁区。

80年代初,有识之士开始重视和实验文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实验语文课本,其中高二年级课本编为《文学读本》。1986年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教育开始有章可循。同时修订的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把文学教学单元独立出来,例如分设记叙文单元和散文单元,提倡“把文学课教成文学鉴赏课”。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能力项目中有“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描写”;1996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能力项目中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和技巧”。文学知识教学,初中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高中有“文学鉴赏常识”“文学发展常识”“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常识”。同时,初、高中语文课本中加强了文学作品的教学,高中课本中对记叙文教学和散文教学、小说教学进行了区别。1997年至1999年供山西、江西和天津实验用的高中语文课本,高二用一年的时间进行文学教育。至此,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课题摆在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当前,中学文学教育并不理想,不过,十几年来不少教师进行文学教育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为21世纪的中学文学教育改革打下了基础。

三、文学教育的课程价值

文学教育对中学语文学科有什么课程价值?

中学生思想和感情的发展需要文学教育。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文学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

中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需要文学教育。文学展开形象思维,激发创造意识。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中学生只有吸收文学作品中形象思维和艺术语言的滋养,才能更好地发展思维和语言。

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必然包容文学教育。世界各国母语教育都选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几乎无一例外。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我国百年语文课本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然而教育目的不明。排除政治或者教育行政的干扰,语文学科按自身发展规律发展,就必然包容文学教育。不认识这条世界范围内的母语教育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文学教育,对中学语文学科的课程价值在于,文学教育对学生认识生活、养成审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性起重要作用,是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内容;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学科的固有的一部分,排除文学教育的语文教育是不健全的语文教育。

对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有不同的认识。

叶圣陶早在1942年就说:“要养成读写的知能,非经由语文学和文学的途径不可……站定语文学和文学的立场,这是对于国文教学的正确的认识。从这种认识出发,国文教学就将完全改观。”1948年草拟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特意列出:“高中的阅读包括文艺欣赏。”后来,1963年和1978年的重要论文谈语文教学改革,就不再专门谈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了。

文学课应该怎样上? ——参加语文课改中的文学教学国际研讨会学习报告 吉林省白城一中/尹钟祥“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文学教学国际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联合主办,于2006年6月17—18日,在北京师大召开,来自新加坡、台湾、香港、内地共300多人与会。笔者随省高中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团队,参加了此次盛会,听了国内外著名专家的报告,各国、各地的经验介绍,观摩了北师大附中程翔老师作的一节《再别康桥》观摩课,以及苏立康教授的现场点评,参加了小组专题交流,获得诸多信息,感觉受益匪浅,尤其是对文学课乃至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这样的问题,颇受启迪,只是由于其它事务的耽搁,一直未能形成文字报告。最近,参加市里组织的一次高中语文教研活动,连听了七所学校的七节语文课,深感“语文课该讲什么?”仍然是一个我们不能不时刻关注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重温会议相关内容,完成此项报告,但愿能对读者不无裨益。一.顾明远:“语文教学是科学,要研究”开幕式上,四个主办单位的领导陈金明等先后致辞。其中,新加坡国会杨议员介绍说,该国双语教育,78%是华语,实行的是“少教多学”的模式。香港教育学院谢锡金教授将国内外的语文教学状况进行了对比,他说,国外阅读量比较大,是一本本地教,我们是一篇篇地教,我们的阅读量小,不快。我们是一个词一个字地教,他们是教学生怎样去读,去学习。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教授说,语文教学历来是讨论的重点,是主要课程。语文是交流工具。同时代交流;与古人交流,靠文学教学。语文不仅是工具,传承文化,文学是重要渠道,还是审美、情感教育。我不同意以作文为中心,应以阅读为中心。有些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文法是建国以后的事情,是学习西方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讲这么多的语法是好事还是坏事?形、声、义结合在一起,是好学的一面。数学物理有规律。语文学什么?古文、现代文都学多少?语文教学是科学,要研究规律;又是艺术,要感染学生。 二.王富仁:教师的主体性不能丢张翼健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王富仁会长作了“文学与语文教学”的报告。他说,语文教学有三个主体性,即学生、教师、作者的主体性。此次单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他说,如果片面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会导致很多问题。我听《愚公移山》,有的学生说,愚公是不对的,他应该走出去,或者用高科技的手段去解决,因此,愚公不值得我们学习。如果停留在这样的学生主体程度上是失败的,这是智叟的观点!人生中要有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不能失去愚公精神。教师不能做学生的奴隶,教师主体性的丧失是失败的。孔子时代是自由的教育,师生都有主体性。有两个因素,孔子是成长和发展的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主体性的体现,这就是教育。苏格拉底是西方第一个教育家,孔子就是东方的第一个教育家。古代最初的教育因素就有教师的主体性。中国后来就逐渐地失去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国家的教育目标压倒了个人的思想。孔子培养的是作为一个人,个人和社会需要的人,而不是国家需要的人。颜渊就是既未当官,也没有发财的,但是孔子喜欢他,培养的是有思想有道德的人。教师不能只是个工具,无论是从学生、国家还是家长的角度来看。“天地君亲师”中的“师”是最末的一位。1949年以后的历次斗争都是为了颠覆掉教师的地位。这是事业的整体性,发展教育的需要。没办法颠覆掉国家对教育的主体性,是管理的需要,不能再回到孔子时代,经济上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在此情况下,机关和校长都不是教师选出来的。在现有条件下,重新建立起教师的主体性地位,首先就要在课堂教学上,其它方面可以忽略。但是,在课堂上,教师不知道讲什么,怎么讲,那就丧失了主体性,就彻底完了。孔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尧舜禹不是教育出来的,爱因斯坦不是教育出来的。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不学。后进生想进,帮;不想进,不能帮。要重新获得主体性地位,不会和国家发生矛盾,因为课本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一起进入到文学作品之中去,进入到审美境界之中。让讲鲁迅就讲鲁迅,不存在与国家意志的矛盾。主体性很重要,读《红楼梦》哪能想到马克思呢?讲“李白斗酒诗百篇”,不可能想到喝酒的事,喝酒的人并不是讲李白而培养出来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不是为了给谁看的。教师建立主体性还要必备,面对我自己面前的特定学生,任何一篇课文必按一个特定形式讲给学生,要有试验性的探索。教学方式可调整变换,不是随着国家校长等来变,要随课堂具体情况变。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教学,安排课时是可以的,这就是改革,每个人的主体性要发挥出来。每一时代的教师都会面临着国家强大的压力可能失去主体性,而自己发挥了,就能实现主体性有所提高。前边说的《愚公移山》的例子,就说明了这种主体性的丧失。鲁迅时代的环境就不是个好环境。有人讲唐代的艳情诗,不讲就念,念之中就能让人产生很深的印象,其实,这就是“讲”。不善长“读”,就“灌”。“满堂灌”也不失为一种讲法。这要看学生爱听与否,爱听就好,不爱听就要换“法”,这就是基本策略。如果你本人都没有感觉出作品的味道来,你就怎么也讲不好。教学策略必须自己定。课堂上只记住演讲的,其它一概忘记。“人不过三十岁就不会喜欢杜甫的”,说这话的是我的一位恩师。三.论争:语文是否等于文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柯思仁博士作了题为“新加坡现代文学教学的挑战与策略”的报告。他说,文学反映现实就象一面镜子。镜子能否完全将现实反映出来?他一边放映幻灯片,一边说道,大家看,这是楼上的镜子反映的,这是湖里反映的景物,汽车的望后镜反映的现实情形是扭曲的,说明了文学不等于现实,镜子只是一个媒介,要了解文学里外的世界首先要了解文学也是一个媒介。怎么看文学?就是对媒介的分析,要了解媒介的特殊性。如果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只管将时代精神套在文本和作家上,形成的是模式而非分析的方法。文本细读是文学分析的第一步。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读文学作品。不读文学作品本身却能考得不错,有的教师也没读过作品,但却能讲课,真是不可想象。台湾中国历史文学学会会长、台湾南华大学创校龚鹏程校长,在大会介绍的台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文学教学情况,正如他幽默的开场白,“我可能讲得十分混乱,因为我们就是十分混乱的”。他说,台湾出生率不断下降,出现“校多生少”的现象。原因是女生不想结婚,四分之一的男生不结婚。有的娶外地新娘,其子女的母语不是华语,要培训学习。台湾城乡差距很大,娶外地新娘的多是农村,而教育改革仅适应台北和高雄市。政治环境就是“去中国化”。语文包括英文、客家话、少数民族语言,教学时数大量减缩。中学后大量地涌现作文补习班。都说“不要输在起跑点上”,其实,人生从来不看起跑点要看终点。北师大文学院郑国民教授大会报告:内地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文学教学进展与面临的挑战。他介绍了中小学文学教学兴起的背景,提到了要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的问题,他说,《愚公移山》课文是虚构的,不能按写实作品来处理。在介绍到理论层面的论争时提到了语文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他说,语文是否等于文学?是透过文学学语文,还是透过语文学文学?教学中应该提倡“名篇多家解读”的办法。在小组讨论的第一组会场上,老师踊跃发言。新加坡陈之权老师介绍了《中学华文文学课程标准》,他说,在他们那里,文学课与语文课是分开的。重庆的李安全老师发言阐述文本解读及教学策略,他说,戏剧与戏剧文学是有区别的,不能靠放映**替代教学,要引导学生“重读”文本。重庆的赵心宪、杨昌弋等老师说,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是关键。文学教学能否成为独立的教学形式?写作教学问题大,高考卷中写作权重至今仍然只是60分,是考试中心还停留在“不作为”上。语文教学最大的缺失是什么?涉及到写作问题。写作是一种精神的对话,我们有多少精力在关注学生的写作?河南省教育学院蔡明教授说,语文教学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文学教学失落的实质原因是什么?是“谁是主体”的问题吗?文学教育到底是什么?胡适说“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现在范本多的是,为什要只用文学作品来进行语言训练呢?我国在60年代就有人提出“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山东省教研员张伟忠在发言中提到,三个主体之外还应加上一个“编者”的主体。学的是经典文学作品而非时文。读的是诗,学的是语言。在总结大会上,全国中语会史绍礼副理事长介绍第二小组讨论情况时说,新加坡教育部将金庸的武侠小说列入了教材,为的是能引起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他还介绍了东北师大附中孙立权老师等的发言。吉林省教育学院研究员张玉新老师等也在大会发言。此次会议按照国际会议的惯例,安排紧凑,效率很高,虽内容丰富,弥足珍贵,但篇幅所限,恕笔者不能一一详尽报告。

以文学的内容进行教育;以文学的手段进行教育;以文学的姿态进行教育。阵容强大,人文丰厚,常设主要栏目有:名师高论、新作拔萃、文学教法、文本读法、文章写法、名篇探赏、作家研究、古典重读、课文研析、文学争鸣、文学美学、硕士论坛、原创天地、文坛扫描。

十多年前,我撰《大学校园里的“文学”》,其中第一节“曾经,‘文学’就是‘教育’”,用了两个有趣的例子。一是建安八年(203),曹操下《修学令》:“丧乱已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这里说的“各修文学”,当然是指教育——设校官,选才俊,认真培育,以使得社会风气改良,“先王之道不废”。一是日本人森有礼编、美国传教士林乐知等翻译的《文学兴国策》,在晚清影响极大,是梁启超等人理解西方教育制度、创建新学体制的重要样板之一。书中第一篇,耶鲁大学校长华尔赛复函,论述“文学”如何有益于富国,有益于商务,有益于农务、制造,有益于伦理、德行、身家,有益于法律、国政等,这里所说的关系国家兴亡的“文学”,也是广义的文化教育,而不是今人熟悉的Literature。

将“文学教育”放到更为开阔的视野中

《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以“人文视野”开篇,到“读书方法”收尾,如此编排,是希望将“文学教育”从技术层面拯救出来,放到更为开阔的视野中。说到底,人文学的精髓在阅读,读有字书,也读无字书;读古人,也读今人;读中国,也读外国——这点大学与中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为何开门见山,强调“理直气壮且恰如其分地说出人文学的好处”?那是因为“曾经无比辉煌的人文学,而今在学术舞台上日渐萎缩”,身处其中,不能只是自怨自艾,要学会“如何向圈外人发言,让他们明了人文学的意义”。作为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教育”当然肩负同样的职责——这其实是全书得以展开的前提。

谈论现代大学的命运,我主张带入“学科文化”的视野,那样方才有比较通达的见解。本书的视野及根基是人文学——再具体点,那就是“中文教育之百年沧桑”。谈论“何为大学”以及“大学何为”,侧重表彰“诗意校园”与“中文传统”,很大程度是在纠偏救弊。《中文人的视野、责任与情怀》中这段话,今天看来依旧精彩:“我在很多场合发言,从不掩饰对于文史哲、数理化等所谓‘长线专业’的偏好。今人喜欢说‘专业对口’,往往误将‘上大学’理解为‘找职业’;很多中国大学也就顺水推舟,将自己降低为‘职业培训学校’。在我看来,当下中国,不少热门院系的课程设计过于实用化;很多技术活,上岗前培训三个月足矣,不值得为其耗费四年时光。相反,像中文系的学生,研习语言、文学、古文献,对学生的智商、情感及想象力大有裨益。走出校门,不一定马上派上用场,但学了不会白学,终归会有用的。中文系出身的人,常被贬抑为‘万金油’——从政、经商、文学、艺术,似乎无所不能;如果做出惊天动地的大成绩,又似乎与专业训练无关。可这没什么好嘲笑的。中文系的基本训练,本来就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促成你日后的天马行空,逸兴遄飞。有人问我,中文系的毕业生有何特长?我说:聪明、博雅、视野开阔,能读书,有修养,善表达,这还不够吗?当然,念博士,走专家之路,那是另一回事。”基于此理念,你就明白我为何主张“诗歌乃大学之精魂”。

呼唤“学问”底下的“温情”“诗意”与“想象力”

谈论大学校园里的文学教育,必须落实到课程设置,否则很容易蹈空。二十多年前我在香港的一次会议发言,题为《“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其中有这么一句:“不只将其作为文学观念和知识体系来描述,更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来把握,方能理解这一百年中国人的‘文学史’建设。”日后我的很多论述,都是围绕这句话打转。相对于学界其他同仁,我之谈论文学史,更多地从教育体制入手,这也算是别有幽怀。作为一名文学教授,反省当下中国以积累知识为主轴的文学教育,呼唤那些压在重床叠屋的“学问”底下的“温情”“诗意”与“想象力”,在我看来,既是历史研究,也是现实诉求。有《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等专业著作垫底,我辨析各种“文学课程”,目的是将学术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至于重点落在“现代文学”与“通俗文学”,而不是“外国文学”或“古典文学”,主要是自家视野及能力限制。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教授,我至今仍坚持前年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的感叹:“曾经,最能体现中文系学者的‘社会关怀、思想批判、文化重建的趣味与能力’的,是各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教授。可最近十年,经由大学内外各种因素的调整,这个学科的从业人员远没有八九十年代那么活跃。在我看来,这是很可惜的——这里的可惜,既指向我们自身,也指向整个学界。”

社会关怀及介入意识

最能体现作者的社会关怀及介入意识的,是“乡土教材”“民族文学”“语文教学”这三辑文章。比较得意的是“乡土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因其既体现史学功夫,也落实为社会实践——合作主编《潮汕文化读本》,是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家乡做的一件实事。参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那不是我的主攻方向,更多的是体现“学者的人间情怀”。几次努力,都不太成功,但2014年上海会议上的主旨演说《语文之美与教育之责》却传播极广,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读书人讲究“坐而言,起而行”,且一万年太久,最好能剑及履及。因主客观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的很多教育、出版及文化革新计划都失败了,好在屡败屡战,“白说也要说”。

本书描述文学教育的十个方面,以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的“大学五书”及“学术史三部曲”为根基,力图将学院的知识考辨与社会的文化批评相勾连,在教育制度、人文养成、文学批评、学术思想的交汇处,确立“文学教育”的宗旨、功能及发展方向。略感遗憾的是,此书并非结构完整的专著,而是若干文章结集,其内在逻辑属于事后追认。不想为显示体系化而强行归并,保持文章的原始面貌且注明出处,目的是呈现其与学术界及教育界对话的状态。(本文根据东方出版社出版的《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自序摘编

童谣,天籁之音,民族之魂,薪火相传已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是老百姓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串话、绕口令、数数歌、问答歌等,主要反映着儿童的生活和情趣,念起来句句押韵,声声上口,很受孩童的喜爱。1999版《辞海》上解释童谣为:“儿童文学的一种,一般与儿歌合称儿童歌谣。形式短小、语言单纯、意思明白,适合儿童传诵,有儿童自编自唱的,也有成人拟作的。”因而,童谣无论是从形成的历史角度、形式看,还是从其文学定位、价值看,都具有重要的传承性。

《中国民办教育幼教版》2004年曾在浙江调查,书面询问“现代儿童心目中的儿歌”与“成年人记忆最深的儿歌”两个问题,发现答案几乎尽然相同。说起儿歌,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小燕子》、《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等30多年前的经典老歌,对于近年的作品,孩子们则一脸茫然,悠久而熟悉的歌谣似乎已经拉开当代儿童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经典童谣出现了断层。童谣对孩子们来说最起码应该是浅显易懂,让孩子们在优美的旋律中得到知识教育、情趣教育、文学教育、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很显然这是已经过时的老歌谣难以担负的,更谈不上有什么审美或情感上的共鸣。因而呼唤新的童谣来代替这些“永久的经典”已成为社会、学校乃至家庭共同的希冀,成为我们为孩子健康成长造就的一种可能,成为教师和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需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注意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越来越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所以,我们认为小学语文结合童谣教学, 可以让语文变得更有味道,让学生变得更有张力,让教师变得更有底蕴,能够更好地促进语文与童谣的共荣共生。

2006年我校开展了《让健康童谣伴随孩子成长》的国家级德育课题的研究,已为师生们搭建了一方童谣的天空,尤其在语文与童谣的结合上有了初步的实践和思考,本着传承与发展、创新与提高的理念,我们以“课程改革”为方向,以“语文教学”为本位,以“发展童谣”为己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提出了《童谣融入语文教学的构建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界定

1、有关概念的界定

童谣: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来自民间,用童语唱出童心,句式自由,声韵活泼,情趣深厚,言语朴实,顺口成章的一种文学样式。

教学: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切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构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建立。本课题中特指一种课堂的建设,一种发展的形式,一种发展的空间。

2、本课题的界定

童谣融入语文教学的构建与实践:从学科本质、学生需求和师生发展出发,依靠学校的教师在校内开展实践研究,并通过具体的方法、形式和策略实施,达到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精神境界和优化人文品质的目的,给孩子们打造一种“发展多元、个性鲜明、幸福和谐”的成长空间,给教师搭建一个“实践反思、探索有效、创造可能”的学习舞台。

三、理论依据

(一)儿童认知规律

根据Piaget关于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小学生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从前向后过度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各种感知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特别是语言的发展,使日益频繁地用表象来代替外界事物,初步具有了抽象概念,但语词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不能脱离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进行判断和推理。学生兴致勃勃地去感受每一个新奇的发现,却往往只能运用只言片语去表达对世界的好奇。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由单向思维向多维思维转变,由不可逆的思维向可逆的思维转变,不再局限于静止的表象,开始意识到转换的动作;考虑问题从自我中心转向去自我中心;不合逻辑的推理也渐渐具体,这种过度阶段是心理学上的最近发展区。童谣短小、精致、富有韵味的特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适应语言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能走在语言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二)儿童心理学理论

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真、质朴、富有幻想,这是童诗童谣教学的基础。事实上利用童谣进行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阅读引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一是儿童天性好奇。童谣教育能投其所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接受学习的兴趣。二是儿童想象力发展较早。童谣教育可用其所长,把儿童潜在的想象力发展成创造思维能力。三是童谣语言精炼,音韵优美的特点,对于规范孩子的语言和净化学生的语言环境,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轻负高质”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审美教育理论

古希腊学者柏拉图说“美就是善”。它可以化美为美,陶冶高尚情操,它可以以情育情,激发道德情感,它可以文道统一,塑造健全人格。语文审美教育就是文化型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四、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1、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刘晓东曾经说过:儿歌(又称为童谣)是儿童“心灵的游戏”。国外一直很重视渗透童谣的继承与培养教育,并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童谣教学。日本的幼儿园和小学特意组织孩子们学唱古老童谣,英国把童谣看成一门正式的学问,编成启蒙教材。我国在2001年发布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明确表示要把民族文化作为对未成年教育的内容。2006年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各中小学学习、借鉴北京市的经验,积极开展推广普及新童谣和儿童诗歌的活动。上述活动反映了各个国家和我国社会各界能意识到童谣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能采用较适宜的方法调动学习者自身的积极性来走进童谣,激发了他们对童谣的了解和兴趣,不仅促进了学习者语言的发展,也促进了文明礼仪的发展,给孩子健康的童年,更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2、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采用了让语文教学与生动形象的童谣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3、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认为,新童谣尊重了孩子们的审美规律,开启了孩子们的艺术创造能力,使其有成就感。儿童艺术作家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们,使这种教育方式普及化。

4、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马永安、余妍霞认为:童谣是基础教育中文化承载的一种重要方式。首先,在基础教育中,童谣是一种充满趣味性、思想性与教育性的文化传播的有效模式,使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在传唱诵读中进行自我教育。其次,童谣本身也是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课程文化三者相互融合的媒介,借助于童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再者,童谣作为一种艺术文化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深远。

五、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语文结合童谣教学的有效方式和方法,以童谣优化语文教学,以语文带动童谣发展,形成语文与童谣共荣共生的良好态势。

2、通过童谣的渗透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具体目标为:低年级以童谣与识字教学相结合为主,学生会诵读,会尝试编写简单的童谣;中年级以童谣结合句、段教学为主,学生能诵读,能编写童谣;高年级以童谣结合篇、章教学为主,学生会欣赏童谣、创作童谣。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及人文素养。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自我专业的发展。

六、研究原则

1、导向性原则: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探索语文结合童谣教学的有效方式,研究者应以集体目标为导向,不断端正思想,提高研究者的信心和水平,同时要发挥导向的多种功能。

2、参与性原则: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充分调动研究者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始终参与研究活动,使其成为改革研究的主角。

3、坚持多元性开放原则:建立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评价体系,不仅评价语文教学的一般特征,而且要为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4、发展性原则:依托语文教学,我们不断学习、创编新童谣,促使童谣内容动态发展,滚动前进,可持续发展。

5、创新性原则: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从育人目标出发,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创造,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情境,培养学生创作能力、想象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研究的内容与措施

(一)研究内容:

1、探索小学语文结合童谣教学的有效方式和方法,优化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带动童谣文化的发展。

2、语文结合童谣教学的一般策略:

(1)寻找童谣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把握童谣在语文教学中最佳时机的策略。

(2)运用童谣,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的策略。

(3)运用童谣,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策略。

(4)运用童谣,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5)通过对童谣的诵读、欣赏、创作,培养学生对童谣的喜爱,提高审美情趣和道德认识的策略。

(二)具体操作措施:

1、运用童谣激发语文学习中的兴趣,突破语文学习中的难点,攻克语文学习中的重点,简化语文学习中的繁处,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轻负高质”。

2、通过健康童谣校本课、健康童谣综合性实践活动等形式来拓宽研究平台,丰富研究内容。

3、加强对童谣的诵读、欣赏和创作的指导,拓宽小学生知识面和认知水平,培养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丰富童谣内涵和发展童谣文童谣,天籁之音,民族之魂,薪火相传已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是老百姓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串话、绕口令、数数歌、问答歌等,主要反映着儿童的生活和情趣,念起来句句押韵,声声上口,很受孩童的喜爱。1999版《辞海》上解释童谣为:“儿童文学的一种,一般与儿歌合称儿童歌谣。形式短小、语言单纯、意思明白,适合儿童传诵,有儿童自编自唱的,也有成人拟作的。”因而,童谣无论是从形成的历史角度、形式看,还是从其文学定位、价值看,都具有重要的传承性。

《中国民办教育幼教版》2004年曾在浙江调查,书面询问“现代儿童心目中的儿歌”与“成年人记忆最深的儿歌”两个问题,发现答案几乎尽然相同。说起儿歌,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小燕子》、《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等30多年前的经典老歌,对于近年的作品,孩子们则一脸茫然,悠久而熟悉的歌谣似乎已经拉开当代儿童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经典童谣出现了断层。童谣对孩子们来说最起码应该是浅显易懂,让孩子们在优美的旋律中得到知识教育、情趣教育、文学教育、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很显然这是已经过时的老歌谣难以担负的,更谈不上有什么审美或情感上的共鸣。因而呼唤新的童谣来代替这些“永久的经典”已成为社会、学校乃至家庭共同的希冀,成为我们为孩子健康成长造就的一种可能,成为教师和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需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注意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越来越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所以,我们认为小学语文结合童谣教学, 可以让语文变得更有味道,让学生变得更有张力,让教师变得更有底蕴,能够更好地促进语文与童谣的共荣共生。

2006年我校开展了《让健康童谣伴随孩子成长》的国家级德育课题的研究,已为师生们搭建了一方童谣的天空,尤其在语文与童谣的结合上有了初步的实践和思考,本着传承与发展、创新与提高的理念,我们以“课程改革”为方向,以“语文教学”为本位,以“发展童谣”为己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提出了《童谣融入语文教学的构建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界定

1、有关概念的界定

童谣: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来自民间,用童语唱出童心,句式自由,声韵活泼,情趣深厚,言语朴实,顺口成章的一种文学样式。

教学: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切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构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建立。本课题中特指一种课堂的建设,一种发展的形式,一种发展的空间。

2、本课题的界定

童谣融入语文教学的构建与实践:从学科本质、学生需求和师生发展出发,依靠学校的教师在校内开展实践研究,并通过具体的方法、形式和策略实施,达到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精神境界和优化人文品质的目的,给孩子们打造一种“发展多元、个性鲜明、幸福和谐”的成长空间,给教师搭建一个“实践反思、探索有效、创造可能”的学习舞台。

三、理论依据

(一)儿童认知规律

根据Piaget关于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小学生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从前向后过度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各种感知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特别是语言的发展,使日益频繁地用表象来代替外界事物,初步具有了抽象概念,但语词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不能脱离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进行判断和推理。学生兴致勃勃地去感受每一个新奇的发现,却往往只能运用只言片语去表达对世界的好奇。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由单向思维向多维思维转变,由不可逆的思维向可逆的思维转变,不再局限于静止的表象,开始意识到转换的动作;考虑问题从自我中心转向去自我中心;不合逻辑的推理也渐渐具体,这种过度阶段是心理学上的最近发展区。童谣短小、精致、富有韵味的特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适应语言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能走在语言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二)儿童心理学理论

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真、质朴、富有幻想,这是童诗童谣教学的基础。事实上利用童谣进行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阅读引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一是儿童天性好奇。童谣教育能投其所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接受学习的兴趣。二是儿童想象力发展较早。童谣教育可用其所长,把儿童潜在的想象力发展成创造思维能力。三是童谣语言精炼,音韵优美的特点,对于规范孩子的语言和净化学生的语言环境,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轻负高质”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审美教育理论

古希腊学者柏拉图说“美就是善”。它可以化美为美,陶冶高尚情操,它可以以情育情,激发道德情感,它可以文道统一,塑造健全人格。语文审美教育就是文化型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四、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1、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刘晓东曾经说过:儿歌(又称为童谣)是儿童“心灵的游戏”。国外一直很重视渗透童谣的继承与培养教育,并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童谣教学。日本的幼儿园和小学特意组织孩子们学唱古老童谣,英国把童谣看成一门正式的学问,编成启蒙教材。我国在2001年发布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明确表示要把民族文化作为对未成年教育的内容。2006年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各中小学学习、借鉴北京市的经验,积极开展推广普及新童谣和儿童诗歌的活动。上述活动反映了各个国家和我国社会各界能意识到童谣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能采用较适宜的方法调动学习者自身的积极性来走进童谣,激发了他们对童谣的了解和兴趣,不仅促进了学习者语言的发展,也促进了文明礼仪的发展,给孩子健康的童年,更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2、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采用了让语文教学与生动形象的童谣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3、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认为,新童谣尊重了孩子们的审美规律,开启了孩子们的艺术创造能力,使其有成就感。儿童艺术作家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们,使这种教育方式普及化。

4、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马永安、余妍霞认为:童谣是基础教育中文化承载的一种重要方式。首先,在基础教育中,童谣是一种充满趣味性、思想性与教育性的文化传播的有效模式,使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在传唱诵读中进行自我教育。其次,童谣本身也是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课程文化三者相互融合的媒介,借助于童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再者,童谣作为一种艺术文化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深远。

五、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语文结合童谣教学的有效方式和方法,以童谣优化语文教学,以语文带动童谣发展,形成语文与童谣共荣共生的良好态势。

2、通过童谣的渗透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具体目标为:低年级以童谣与识字教学相结合为主,学生会诵读,会尝试编写简单的童谣;中年级以童谣结合句、段教学为主,学生能诵读,能编写童谣;高年级以童谣结合篇、章教学为主,学生会欣赏童谣、创作童谣。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及人文素养。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自我专业的发展。

六、研究原则

1、导向性原则: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探索语文结合童谣教学的有效方式,研究者应以集体目标为导向,不断端正思想,提高研究者的信心和水平,同时要发挥导向的多种功能。

2、参与性原则: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充分调动研究者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始终参与研究活动,使其成为改革研究的主角。

3、坚持多元性开放原则:建立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评价体系,不仅评价语文教学的一般特征,而且要为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4、发展性原则:依托语文教学,我们不断学习、创编新童谣,促使童谣内容动态发展,滚动前进,可持续发展。

5、创新性原则: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从育人目标出发,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创造,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情境,培养学生创作能力、想象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研究的内容与措施

(一)研究内容:

1、探索小学语文结合童谣教学的有效方式和方法,优化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带动童谣文化的发展。

2、语文结合童谣教学的一般策略:

(1)寻找童谣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把握童谣在语文教学中最佳时机的策略。

(2)运用童谣,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的策略。

(3)运用童谣,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策略。

(4)运用童谣,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5)通过对童谣的诵读、欣赏、创作,培养学生对童谣的喜爱,提高审美情趣和道德认识的策略。

(二)具体操作措施:

1、运用童谣激发语文学习中的兴趣,突破语文学习中的难点,攻克语文学习中的重点,简化语文学习中的繁处,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轻负高质”。

2、通过健康童谣校本课、健康童谣综合性实践活动等形式来拓宽研究平台,丰富研究内容。

3、加强对童谣的诵读、欣赏和创作的指导,拓宽小学生知识面和认知水平,培养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丰富童谣内涵和发展童谣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62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