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读书富有感情的四字词语

描写读书富有感情的四字词语,第1张

1描写读书的四字词语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

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春诵夏弦 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

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博览群书 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朝经暮史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

形容勤奋读书。 穿壁引光 穿:凿通;引:引进。

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大璞不完 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箪食瓢饮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焚膏继晷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腹载五车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滚瓜烂熟 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含英咀华 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

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画荻教子 荻:芦苇。

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开卷有益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琅琅上口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

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磨穿铁砚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

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囊萤照书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

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囊萤照读 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

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牛角挂书 比喻读书勤奋。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形容勤学苦读。 十年窗下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

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十行俱下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

形容读书极快。 十年寒窗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五行并下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寻章摘句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

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五行并下 五行文字一并看。

形容读书速度快。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

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一箪一瓢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形容读书刻苦。 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

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昼耕夜诵 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凿壁偷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集萤映雪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照萤映雪 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唇腐齿落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读不舍手 舍:舍得,愿意。

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积雪囊萤 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

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匡衡凿壁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世代书香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诗礼人家 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书读五车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书声琅琅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五车腹笥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五行俱下 谓读书敏捷神速。

雪窗萤几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集萤映雪”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后即以“雪窗萤几”比喻勤学苦读。 雪天萤席 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摇头摆脑 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

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

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摘句寻章 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枕典席文 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枕籍经史 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枕经籍书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2形容读书很有感情的成语

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津津有味、有声有色

一、朗朗上口 [ lǎng lǎng shàng kǒu ]

解释: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出自: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多的限制,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口。”

二、铿锵有力 [ kēng qiāng yǒu lì ]

解释: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出自: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三、掷地有声 [ zhì dì yǒu shēng ]

解释: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翻译:你试着把它扔到地上,当发出金石般的声音了。

四、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解释: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出自: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话是这样说,可是谈起理论,许宁还是一套套地向道静谈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

五、有声有色 [ yǒu shēng yǒu sè ]

解释: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出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第六》:叙得头头是道,已经不易,叙得有声有色,更难。

Ⅰ 管庄子刺虎阅读理解可以概括什么成语

最正确的就应该是坐山观虎斗

其他的确实可以是鹬蚌相争

坐收渔利之类的了!

Ⅱ 在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的阅读理解中可以概括出一个六字成语叫什么

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

Ⅲ 走近德国人阅读中一语不发,不理解可以换成哪个成语

一语不发,可以换:充耳不闻,一声不吭

不理解,可以换:大惑不解,迷惑不解

Ⅳ 语文 在阅读理解上最常用的词或成语有哪些

该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情感,“照应”了主题,“阐明”、

Ⅳ 行测备考:187条公考言语理解高频成语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于2017年12月10日上午11点结束,经考生回忆,相较往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比较常规,考查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文章阅读四大题型,文章阅读仍作为区别题型仅在副省级试卷中出现。

一、逻辑填空高频成语再现

逻辑填空依然考查语境分析和词语辨析两大考点,考查的词语类型包括实词和成语,特别是成语,今年又出现了很多的高频成语,如密不可分、交相辉映、休戚与共、兢兢业业、适可而止等。

二、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常规考查

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的考查和往年基本保持一致,以主旨观点题为主,其他题型涉及细节判断题、承接叙述题等。考查的材料内容包括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

语句表达仍考查语句衔接和语句排序两种。

三、文章阅读篇幅加长,阅读量有所增加

2017国考文章阅读作为区别题型出现在副省级考试中,2018年延续去年,副省级仍考查两篇文章阅读,文章材料均为科技类文章,包含“基因”、“第六感”等科技素材。但和去年相比,文章篇幅明显长于去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此题型的难度。从具体的考查内容来看,涉及语段衔接题、细节判断题等题型,特别是细节类题目考查近5题,由此可看出文章阅读的命题特点——主要考查考生对细节信息的把握能力以及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Ⅵ 大仲马,小仲马的阅读理解出自哪个成语

骑马寻马

qí mǎ xún mǎ

解释比喻已经有了好处,还要去谋另外的好处。

出处清·李宝嘉专《官场现形记》第属二十一回:“如果收了我的实收,他自然照应我。彼时间骑马寻马,只要弄到一笔大大的银款,赚上百十两扣头,就有在里头了。”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近义词骑马找马、骑驴觅驴

Ⅶ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语 成语在汉语家园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在人们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具有

1.解释说明

2.一是群众口头流传下来的,二是来自古代寓言,三是来自历史故事,四是出自古代诗文。

3.四字、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多字。

4.天南地北、出生入死、舍己为人、东张西望、左思右想、同甘共苦、横七竖八、欢天喜地。

Ⅷ 看什么书可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很多成语还有古语都不理解

摘要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需注意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方式多记、多读、多练、多积累。

关键词 训练语言 阅读理解 能力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中考语文卷中的一道必考题目,且所占分值比较高,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所以,要提高中考语文成绩,就必须对学生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只有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才能在中考中应答自如,立于不败之地。阅读是一个综合的内化过程,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行为习惯对阅读效果至关重要。该阅读是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曾提到语文学习的三点经验:阅读能力的培养靠“读”,文章靠“写”,还应“背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多记,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在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础,更是一切写作的基础。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句子组成的,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和训词组,如不掌握词汇,就无法读懂文章,更别提写作了。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我注意让学生平时多背多记,为培养学生兴趣,还开展了课外阅读小组、课堂朗诵比赛、成语故事大赛等系列活动,把读书放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地有趣的活动中进行,更能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引导学生多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有所得,读有所悟,不读怎能有所得,怎会有所悟。阅读理解能力要注意通过大量的精读和泛读来逐步提高。精读,即仔细地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是来讲书的,尤其不是来逐句逐句地翻,把文言翻成白话,把白话翻成另外一种白话的,他的任务在指导学生的精读,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政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当然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课文教学就是精读,目的是掌握语言‘知识,训练语言基本技能,掌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在提倡学生多读的同时,我还要求他们做好读书笔记,定时检查,让班内的学生互相交流读书心得,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 悉心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的读书方法

1、浏览法。浏览就是粗略地读、快速地读,浏览法适用于上义所说的泛读。

2、跳读法。指的是读一篇文章、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的时候,有必要地进行选择性阅读。这种方法重在“为我所用”,而且又能保证学牛的阅读量。

3、精读法。“精读”与第一种方法的“浏览”相对,也是上文所提到的精读所适用的方法,就是对所选好的书或者其他读物反复地读、仔细地读、动脑筋地读,要对所阅读的材料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掌握其思想内容以及表达方法,进而对它进行分析、评论,从而达到能够举一反三,再举一反三的理解程度。

4、猜读法。就是拿到书或是其它的读物时,看到名称先猜想一下书或材料的内容、结构等,这样的猜读重在节约时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

面对浩瀚的书海,如果读书没有目的和计划,将会无所适从。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每天又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供阅读的时间,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读书再没有目的和计划,就会使宝贵的阅读时间得不到充分地有价值地利用。

中学生的阅读应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弱点,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安排阅读计划时要注意:

围绕课本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例如,读一些与课内学习有关的科技史,人物传记,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内学习的兴趣,充实课内学习的内容,使思维更加活跃。围绕自己的爱好或特点读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一个爱好理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到阅览室读有关的报纸杂志,一个喜欢文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去读各种文学刊物,也可以利用假期阅读文学名著。至于课外书的选择,可以请教老师,请教高年级的优秀生或同班的同学,也可以请教家长。把他们的好经验学过来,实在是一种省时间的好办法,选好一本书,就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书选好了,再把读书的时间分配好,不仅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也不至于冲击课内的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学习中的弱点就可以得到弥补,个人的特长就可以得到发展,既促进了课内的学习,又丰富了课外的精神生活。不少学生读书缺乏目的和计划,一昧地从兴趣出发,常常看一些侦探小说、武侠小说,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为看这些书而开夜车,不完成作业,结果严重干扰和影响了课内的学习,这是一种不好的读书倾向。

五、让学生多做阅读理解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我特别注意发挥阅读理解练习题和阅读理解测试题的作用,在不断的联系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近年来,存不同程度的测试中,阅读理解部分所占的分值越来越高,不仅是在阅读上要求高了,“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们阅读文章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

综上所述,阅读理解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言活动,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去有意识的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让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方式去多记、多读、多练、多积累;以贴近学生生活、喜闻乐见、难易适度为原则,让他们在阅读中充分感受到愉悦;读后『F确引导他们写读书笔记,探讨读书心得。长此以往,就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Ⅸ 处处留心皆学问 阅读题答案: 先说说 胸有成竹 这个成语的来历再找出文中的其他成语

出 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其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选自《东坡文集》卷四十九)

意思是画竹子之前心中先要有竹子,现在的意思是比喻做事前已有成熟的计划。

处处留心皆学问,事事练达即文章。实际上,世事都是如此。只要肯当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我们周围时常有不少人抱怨整天和工作打交道,怎么能够学到工作以外的知识呢?如果这样想,那就有失偏颇。工作是个特定的环境,但工作本身并不局限。从事铁路岗位各个工种都有,车、机、工、电、辆各个系统又有各自的细分岗位。每个岗位只要留心,总有学问可学。列车员按说只在车厢的流动小天地里为旅客服务,表面看起来工作性质似乎也很单一、单调,但往深层看,流动的车厢是一种流动的文化,列车员的服务品质、内涵无不通过一点一滴折射出铁路整个行业的整体风范和素质,一列车就是一扇窗口、一道风景,是铁路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延和企业文化的缩影。列车员如果站在这样的高度去认识和看待自身岗位,就能从平凡工作中、“车厢之外”学到许多不平凡的本领,并着力从不平凡的本领中提高自身素质。正因为如此,不少窗口单位纷纷向航空学习取经,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青岛客运段的“海之情”、北京西站的“036”、太原站的“史改梅服务组”、杭州客运段的“西子号”、京津城际列车动车组等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与其自身注重学习密不可分,更与“处处留心”精心雕琢紧密相关。

学问不只在岗位,也不只在书本。 同志曾经说过:“感觉到的东西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陈云同志也说过:“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只要我们处处多留心、事事多上心、时时多用心,就总能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朵朵浪花,甚至在生活的夹缝里觅到春光、找到闪光点,总能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获得真知。这就要求我们不读死书,读活书,注重在“无字句处”做文章,善于在“诗外”下苦功夫,不拘泥于就事论事,而是到广阔的天地里去探寻。高铁时代为每一名有志于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干部职工提供了涉猎学问的广阔舞台,只要我们甘当“有心人”,就能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喜欢的名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因为这句话说出了书对人们的重要性和作用,让我懂得了要多看好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因为在书的大山中,只有勤奋学习才会登上顶峰,出人头地,在学习的大海中遨游我们要懂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Ⅹ 空城计阅读理解第二自然段中加点成语让你体会到什么

我这几天阅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读历史学成语》,这本书上有许多生僻字,我就查字典认读、理解成语后面的背景和来历。自己觉得很有收获,在星期六上完日语课后,爸爸妈妈带我出去吃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边吃饭,一边开始了有意思的历史、成语讨论:

“爸爸,我看到书上有个成语‘千金买笑’,这个成语讲的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她非常美却不爱笑,周幽王非常苦恼。虢石父建议周幽王点燃烽火戏弄诸侯来搏褒姒一笑,周幽王就听信了这个话。烽火点燃时,诸侯纷纷带兵跑来救援,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狼狈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周幽王大喜,经常点燃烽火来戏弄诸侯。因为他把军令当儿戏,拿国家安危开玩笑,失信于民,最后就亡国了。”爸爸吃惊地看着我说:“菲菲竟然能把成语讲得这么清楚呀!”妈妈说:“你真棒!妈妈知道‘烽火戏诸侯’,却不知道这后面的历史故事呢!”妈妈接着说:“没有原则的溺爱娇惯,属于是非不分;有句俗话‘娇子如杀子’,你成长中有错误就要及时指出,否则百害无一利。”我笑着叫道:“老妈!你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说教呀!”

我又对爸爸说:“爸爸,我觉得姜子牙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钓鱼用直钩子而且没有鱼饵,这叫‘愿者上钩’;另外他的妻子马氏在他落魄时嫌他穷、嫌他没出息,离开了他,当姜子牙受到重用时,她又苦苦纠缠想回来。姜子牙把水壶里的水泼到地上,让马氏收起来就允许她回来。可是马氏趴到地上只捧起一堆泥浆,这叫‘覆水难收’。”

“你真棒!讲的很详细呢!”爸爸妈妈一起夸我。

“爸爸,我们中国朝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秦朝还是唐朝我知道唐、宋、元、明、清呢!”我又问道。

“宝贝儿,你刚才讲的周幽王是周朝人;姜子牙是商朝人。周朝、商朝历史比秦朝和唐朝要早得多。我国的朝代有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爸爸给我耐心地讲着。

“哇!你好厉害呀,老爸!你给我讲的真清楚!怪不得妈妈说你是咱们家最有学问的人呢!”我连连“拍马屁”,引来了爸爸妈妈一阵笑声!

我发现读书讨论特别有意思:可以加深读书印象、对书中的知识了解更多;一家人享受饮食的美味又收获了知识的营养,真是其乐融融呀!

//pequipcn/a/201312/265373242

1一见钟情, 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

2肃然起敬,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3热泪盈眶, 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4深情厚谊, 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5情不自禁, 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6手足之情,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7水性杨花, 象流水那样易变,象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

8莫逆之交, 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9涕零如雨, 涕零:流泪。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10水乳交融, 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11同床异梦, 异:不同。原指夫妇生活在一起,但感情不和。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各的打算。

12无病呻吟, 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13铁石心肠, 心肠硬得象铁和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14无根而固, 固:牢固。没有根柢却能牢固。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

15如兄如弟, 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16如手如足,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17平心而论, 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18张敞画眉, 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

19恨相知晚,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20情投意合, 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21喜怒哀乐, 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22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23声情并茂, 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24人之常情, 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25如胶似漆,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26含情脉脉, 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27人心如面, 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个人

的思想也象每个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

28琴瑟之好, 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29如胶如漆,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30相亲相爱,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31谊切苔岑, 切:亲近;苔岑: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32情景交融,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33弄性尚气, 指凭感情办事,好耍脾气。

34心心相印,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35人非木石,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36爱博而情不专,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7痴男怨女, 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

38多愁善感, 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39婆婆妈妈,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40伉俪情深, 伉俪:夫妻,配偶。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41情人眼里出西施, 比喻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一处不美。

42周情孔思, 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会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43字里行间,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

44情随事迁, 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45言为心声, 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46油然而生,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47缘情体物, 缘:因;体:描写。抒发感情,描写事物。

48感情用事, 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49一唱一和, 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50一往情深, 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51缠绵悱恻, 悱恻:悲苦的样子。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52心之官则思, 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

53豪情逸致, 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

54法不徇情, 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

55花残月缺, 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56哀感中年, 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57动之以情, 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58儿女心肠, 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

59触景生情,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60温情脉脉,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饱含温和的感情,很想表露出来的样子。

61打成一片, 原指形成一个整体。现多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62脉脉含情, 脉脉:两眼凝神,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

63满腔热枕, 心里充满热烈真挚的感情。

64思断义绝, 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65抚景伤情, 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

66凛若冰霜, 凛:冷。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67多情善感,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68睹物兴情, 见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种感情。

69词不逮理, 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70辞不达意, 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71寸步不离, 寸步: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72恩恩爱爱, 形容夫妻感情深厚或骨肉亲情。

73难舍难分, 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离。亦作“难分难舍。”。

74契合金兰, 契合:投合。金兰:指朋友间相处信诚。形容朋友间意气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兰”。

75冷酷无情, 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76情孚意合,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同“情投意合”。

77深情厚意, 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78喜怒不形于色, 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79一见锺情, 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80溢于言表,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81恩断意绝, 恩:恩惠,恩情;意: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82满腔热忱, 形容心里充满着热烈诚挚的感情。

83古井不波, 古井:枯竭的老井。波:波澜。枯竭的老井已不会再起波澜。比喻心境沉寂,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感情。旧时指寡妇不思再嫁。亦作“古井无波”、“无波古井”。

84冷血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85恩断义绝, 恩:恩情;义:情义。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86恨相见晚, 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同“恨相知

晚”。

87直抒胸臆, 胸臆:胸腔,内心,引申为心意。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88禁情割欲, 制约感情和欲望。

89情不自已, 犹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90盈盈秋水, 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91热情洋溢, 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92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93悲从中来, 中:内心。悲痛的感情从内心涌出来。

94口是心苗, 犹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95罗曼蒂克, 浪漫,具有强烈的个人感情、高度的个人爱慕之情。

96月缺花残, 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97收买人心, 指用金钱、感情等笼络人心。

98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99欢忭鼓舞, 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同“欢忻鼓舞”。

100麻痹不仁, 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7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