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亲戚朋友的深深怀念。《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诗的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吹动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作者因闻笛而思乡。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这个笛声是从谁家飘出的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
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合称“大李杜”。李白的诗作大多都是醉时所写,代表作有《蜀道难》、《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长城褚载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焉知万里连云色,不及尧阶三尺高。
褚载,褚遂良九世孙,乾宁四年(897)进士。《杭州重建观成堂记》:“昔褚河南之孙名载者,归自广陵(杨州),得机杼之法,而绸业以张。”褚载对杭州丝绸业发展的功迹为后世丝织界人士推崇,宋至道元年(995),请准郡邑大夫为之建庙,额曰“通型”。后遇兵燹,庙塌,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同业捐资重建,称通圣庙。嘉靖《仁和县志》:里人奉褚遂良九世孙褚载为丝绸同业之祖。清道光年间,杭州丝绸业界又集资在通圣庙侧褚家堂处建观成堂,作为平时议事之用,后改作绸业会馆。
长城
唐鲍溶
蒙公虏生人,北筑秦氏冤。
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城成六国亡,宫阙启千门。
生人半为土,何用空中原。
奈何家天下,骨肉尚无恩。
投沙拥海水,安得久不翻。
乘高惨人魂,寒日易黄昏。
枯骨贯朽铁,砂中如有言。
万古骊山下,徒悲野火燔。
鲍溶,字德源。元和进士。与韩愈、李正封、孟郊为友。生平不详。
不清楚你问的是那首长城,我只有随便猜两个了。
《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亲人深深的怀念。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了作者闻笛时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感情直率真挚,使人回味无穷。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赏析
题目中的“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和具体时间。首句从笛声落笔,触动了诗人的羁旅情怀,“暗飞”二字变客体为主体,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次句着意渲染笛声,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充分表现了洛城春夜之静谧,表达了诗人的思念故乡之心切。
听到笛声后,触发了诗人的思乡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从他人反说,抒发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表达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作品原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或二十三年李白游洛城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
作品简介
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
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当中,诗人主要通过夸张与反问的手法,借玉笛声抒情来表现出客居异乡的诗人对于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二联的一个“满”字就是诗人夸张手法的表现,这笛声就似思乡之愁散漫在洛阳城里的各个角落,也是诗人自己的想象,侧面表现出诗人自己内心思乡之情的浓郁。尾联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更是将这种思乡之情推入高潮,“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思乡之情。
全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鉴赏: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
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