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从夏商周,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
其中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起源时间:
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贾湖遗址文化已出现了原始文字性质的符号,距今8000—9000年,早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卜辞4000多年,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雏形。
扩展资料: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
甲骨文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甲骨文发现于1889年,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记录,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距今已3000多年。
参考资料:
--书法艺术
1书法的发展史
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大约公元2世纪后半期至4世纪),然而,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中国文字的滥觞、初具艺术性早期作品的产生,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甲骨文,还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以及用笔(刀)、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而且,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因此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
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大约公元2世纪后半期至4世纪),然而,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中国文字的滥觞、初具艺术性早期作品的产生,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甲骨文,还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以及用笔(刀)、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而且,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因此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
唐代的书法理论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基础上更加精密、完善。如: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瓘的《书断》、《书仪》及张彦远的《法书要录》都被后人奉为准则,对后世书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五代、宋、辽、金、元的书法是对晋、唐时期书法的追述与继承,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政局不稳,呈现出复杂局面。书法家转向以书法抒发个人的情感意趣的轨道
明代书法艺术基本上是继宋、元帖学书法而后加以发展。而今人论及清代书法时,每以“帖学”、“碑学”划分为前后两期,大致以嘉庆道光之际为分期点。也就是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为帖学时期,之后为碑学时期。这种划分是否合理当另当别论。不过,宋元之后,以二王书学为中心的所谓碑帖学时代,至今已转入最低潮,而学习汉魏以前的篆隶书法的作者,则逐渐增长,当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这时也是名家辈出、各领 。而这时的书法理论比前代更有成就,《书筏》、《艺舟双楫》、《书概》、《广艺舟双楫》等理论著作相继产生。
2中国书法的历史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书法的演变一般是指书法字体的演变。一般说来魏晋时期既是书体的终结期,又是书法技法的集成大期。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公元前206年,汉朝建立,隶书受到帝王重视,发展成熟,史称汉隶。汉字由篆变隶,从此,汉字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史称汉字隶变。
魏晋南北朝是书法艺术的顶峰,晋代以王羲之为代表,书家就有198人。隋唐是书法艺术的极盛时期,唐楷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
宋代有新意盎然的行书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的赵体,可与唐代欧、颜、柳并称四大楷体。
明清书家很多,书体均有发展。 扩展资料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绳汕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
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
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书法。
3中国书法历史希望对楼主有帮助: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以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最为出色。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 欧阳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楷书《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人,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书法家。由於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
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柳公权一生书碑特多,主要代表作《金刚经刻石》、《李晟碑》、《玄秘塔碑》。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的主要书法代表作有:《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答谢民师论文帖》《江上帖》《李白仙诗帖》《令子帖》《怀素自序》等。
毛笔楷书 书法,是一门有法度的高级艺术。重在“法度”!有“法”无“法”,就是书匠和书法家的区别。
传统艺术之一。指用毛笔书写篆、隶、正、行、草各体汉字的艺术。
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章法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艺术关系密切。有三千多年历史,以商周的金文为萌芽;其后秦篆、汉隶、晋草、魏碑、唐楷、宋行,各擅其胜。
(1) 古代史官修史,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各有原则、体例,谓之“书法。” (2) 文字的书写艺术。
亦指书法作品。 (3) 指汉字形体。
(4) 措辞方式。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
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
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先秦 甲骨文 金文 郭店楚墓竹简 大盂鼎 毛公鼎 虢季子白盘 攻吴王夫差鉴 侯马盟书 散氏盘 墙盘 石鼓文 青川木牍 大克鼎 陈曼簠 战国越王剑铭 秦汉 李斯 张芝 篆书 汉隶 草书 楷书 行书 皇象 蔡邕 石门颂 乙锳碑 曹全碑 张迁碑 鲜于璜碑 秦诏量铭文 莱子侯刻石 天发神谶碑 阳陵虎符 魏晋南北朝 王羲之 王献之 钟繇 索靖 王珣 陆机 泰山经石峪 张猛龙碑 张黑女墓志 敦煌书法 元怀墓志 元晖墓志 隋唐五代 张旭 颜真卿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 孙过庭 李阳冰 贺知章 张旭 怀素 李邕 智永 徐浩 柳公权 杨凝式 董美人墓志 宋辽金 苏 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赵佶 蔡京 朱熹 欧阳修 李建中 林逋 薛绍彭 张即之 吴琚 白玉蟾 元代 赵孟俯 鲜于枢 康里巎巎 倪瓒 饶介 张雨 杨维桢 邓文原 明代 董其昌 祝允明 文。
4简要概括中国书法历史中国书法的历史就是汉字的历史 汉字发源于远古的图画和符号;到我们众所周知的甲骨文;再到商周时期的金文或者说铭文,也就是青铜器上的文字;再到西周末、秦朝的篆书,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西周末有用大篆和小篆,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使用小篆;到再到汉朝的隶书;到魏晋时期钟繇、“二王”等书法家的发展中出现了楷书和行书,并出现了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到了隋唐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诸隧良和欧阳询等大家,此时楷书发展到顶峰,自此开始楷、行、草并行发展;再后还出现了苏轼、米芾、文征明、唐寅、董其昌等等大家。
5中国书法历史100字中国书法史是和汉字发展史一致的,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可以辨认的最早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后来又发现刻在鼓形石上的石鼓文,再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这些后来统称为大篆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由李斯领导统一文字,史称秦篆,又称小篆
后有名程邈者,在小篆基础上创隶书史称秦隶
公元前206年,汉朝建立,隶书受到帝王重视,发展成熟,史称汉隶汉字由篆变隶,从此,汉字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史称汉字隶变
魏晋南北朝是书法艺术的顶峰,晋代以王羲之为代表,书家就有198人
隋唐是书法艺术的极盛时期,唐楷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
宋代有新意盎然的行书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赵孟頫的赵体,可与唐代欧、颜、柳并称四大楷体
明清书家很多,书体均有发展
6书法历史中国书法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为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 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 甲骨文
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经典草书
7中国书法历史有几年中国书法史有两千年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就开启了中国书法的历史。秦始皇这个时代,中国的文字是比较混乱的,原来的六国各有各的书写风格。
但是,规范的字,仍然是篆书,这种篆书,也叫大篆,是有一别于我们后来发现的甲骨文的周代文字体系。但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长达400多年的诸侯独立,各国的文字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不少字已经与原来的西周文字差别很大。 秦始皇统一中国,当然面临着文字统一问题,所以,颁布命令,由丞相李斯主持了对国家规范文字的统一。
扩展资料: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类文字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非现人能识别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
来自于网络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情感的慰藉,惧怕孤独和孤立。为了满足情感交流,人需要交际,也建构了关系。中国人向来重视“关系”,这种关系包括着血缘、地缘、情缘等基本伦理关系,也包括契约关系、政治关系等。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关系,成为古往今来的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
01
伦理本位,礼乐生活:中国人的生活样态
不同文化孕育了不同的生活样态。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形态,所以中国人的生活样态也就具有了鲜明的礼乐特色。这种礼乐生活,不仅体现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之中,也渗透在政治生活之中。中国人的礼乐生活,说到底是一种伦理生活。
梁漱溟先生在比较中西方社会以后,得出结论:“西洋始既以团体生活过重,隐没伦理情谊;继又以反团体而抬高个人,形成个人本位的社会;于是他们的人生,无论在法制上、礼俗上,处处形见其自己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伦理关系发达的中国社会反是。人类在情感中皆以对方为主,故伦理关系彼此互以对方为重;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互为他人而存在者。这种社会,可称伦理本位的社会。”伦理是什么?在梁先生的观念中,“吾人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以至于一切相与之人,随其相与之深浅久暂,而莫不自然有其情分。因情而有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乃至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亦即是其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
在中国,每个人生来就处于一种人伦关系之中。中国古代的伦理关系,主要包括父子、夫妇、兄弟、君臣和朋友五种,是谓五伦。现代哲学家贺麟先生总结说:“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它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伦有辈分、类分、条理、次序之义。伦理就是指这些主要人际关系之间应有的、合理的准则。儒家主张,人们处于五伦之中,有不同的伦理角色,负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比如“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等等。当然,除了这些基本的伦理关系之外,还会涉及到更多,比如《白虎通》提到的“六纪”:“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其实再加以拓展,就是涉及宗族亲戚、邻里乡党、师友同学、长官下属、商业伙伴等等。这些关系如何处理?儒家主张,要用礼(礼仪、礼俗)来协调这些伦理关系。
02
礼尚往来,自卑尊人:中国人的交往准则
《礼记·曲礼上》记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因为,人际交往是相互的、对等的,所以从礼的视角来看,礼尚往来才是合乎礼的要求的,同时从现实效果的角度而言,礼尚往来也是可以产生巨大的情感回报的。这种“礼尚往来”的原则主要是在身份相同或相近的主宾之间实行。
古代五礼(吉、凶、军、宾、嘉)之中的宾礼,主要是就贵族之间的交往而言的,包括朝、聘、盟、会、同、遇、觐、问、视、誓、锡命等。这些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的礼仪非常繁琐,且具有政治意义,属外交活动,如果失礼往往损失自身乃至本国形象。所以古代贵族非常重视这些礼仪的学习和训练。春秋时期,鲁国有个执政大夫孟僖子,曾随同鲁昭公出访楚国,因不能以礼处理外交事务受到人们讥笑,孟僖子深以为耻,遂发奋学习周礼,临终时还念念不忘嘱咐两个儿子跟随孔子习礼。
民间日常生活中也格外重视宾客之礼。《仪礼》有《士相见礼》一篇专门讲述入仕的士初次去见职位相近的士的礼节及贵族之间交往的杂仪。这些士人的相见礼仪,对民间交往礼仪有较大影响。在传统社会,由于沟通不便,拜访无法提前预约,一般都是登门拜访。根据周礼,客人第一次登门拜访时需要带特定礼物,称为“贽”。一般士人之间互相拜访以雉(野鸡)为贽;若是下大夫之间拜会要执雁为贽。后世则演化出各种形式的见面礼。主人应在再三推辞之后笑纳见面礼。客人走后,主人一定要将那份礼物送回去作为回访,否则就会失礼。这是主宾第一次见面的礼仪规定。尽管这种程式化的士相见礼未必能在后世完全通行,但其中所体现的互相谦让、互相尊重的精神却在后来的宾客之礼中得到传承。笔者所在的山东,号称“孔孟之乡,好客山东”,这是凡到过山东的朋友都熟知的。山东人的待客之道,其实在仪式的背后蕴含着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尊重和礼敬,绝非表面看起来的那种“强迫”。
在比较熟悉的亲友之间,宾客礼仪要简单得多,但其中有一些还是必须注意的。如《弟子规》所说“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直到今天,虽然居住形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中体现的交往规则还是有启发意义的。
除了宾客之礼,宴饮之礼也非常重要。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诗经·小雅·鹿鸣》这首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当我们吟咏此诗,一幅主宾和乐的图景便浮现眼前:厅堂之上音乐盈耳,在悠扬的乐声中,宾客与主人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宴饮,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沟通情感的重要途径。
在《仪礼》之中,涉及宴饮的有《乡饮酒礼》《燕礼》《公食大夫礼》等篇。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宴饮礼日益化为民俗。然而,不管是王室、贵族间的宴饮,还是民间、百姓的聚会,都不仅是为满足口腹之欲,还有更深层的目的,即通过一起宴饮这一社交方式以沟通和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推进伦理关系,提升道德情感。
03
鸿雁传书:藏在尺牍中的人情与礼俗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人际交往会受到很大局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如果不能见面,又如何进行情感的交流,建构维系关系呢?古人创造了一种别样的社交方式——写信。书信对古人表达亲情、友情和爱情而言,简直不可或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云中谁寄锦书来”,这些动人的诗句,无不是对书信的期盼。甚至在古代有专门代写书信的职业,就是为满足那些山野村夫书信交际的需求。
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书信这一交流方式。“郢书燕说”的著名典故,就足以证明。而在考古发现的大量的秦汉简牍之中,保存了那个时期的诸多书信的原本,十分珍贵。后来,书信不仅具有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实用功能,而且逐渐形成为一种文体,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等都收入历代的文选,作为范文广为流传。书信,在古代又被称为书、信、函、札、笺、简、尺牍、尺素等,另外还产生了不少别称和雅称,如鱼雁、鸿雁、朵云、鸾笺等,这都是书信文化发达的产物。
随着魏晋时代书法的成熟,书信也成为后世的一种艺术形式、审美对象。书法史上很多著名的“帖”就出于文人之间的书信往来。比如东晋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腹痛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送梨帖》,北宋苏东坡的《春中帖》等皆称书法神品。而清代、民国时期留存下来的尺牍、书信,其数量之巨,也成为重要的史料,为今人所珍视。著名如鲁迅的《两地书》,俞平伯与叶圣陶的《暮年上娱》,谷林的《书简三叠》等都蕴藉深远,趣味盎然,值得品读。
作为一种交往方式,书信当然也要注重礼仪。书信礼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礼记·曲礼上》所强调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这一原则具有普遍性,只有自我谦卑谦让谦逊,才能抬高对方以示尊重。这不仅体现在交往的礼容上,也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上。作为书面语言的书信,当然对此要求就更为突出。古人非常讲究,这一点只需要读一读古人尺牍或近人书信集就会有深切的体会。
传统的书信,一般包括六大部分: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就写信对象而言,大体有长辈、平辈和晚辈的不同,也有亲疏远近的差异,因此,体现在提称语方面就要使用不同的说法,比如对长辈,可以使用尊鉴、赐鉴;对于老师,可以用函丈、道席;对于平辈则可以使用足下、阁下、台鉴等。关于称谓语,古今差别很大。现代人曾经流行用“某某同志”,现在则更多使用“某某先生”“某某女士”等,但在古今两种传统之间,就会出现一些误会。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许广平对鲁迅给她回信称其“广平兄”而诚惶诚恐了。前些年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有年轻人给钱钟书等前辈写信,他们的回信照例写“某某兄”,结果那年轻人自豪地炫耀:钱钟书与我称兄道弟了。其实,老师称学生为“弟”即弟子的意思,并不是兄弟的用法。老师若称学生为“兄”,那表示师生关系还不够亲密,而陌生的长辈称某人为兄,那纯粹是客气而已。类似的误会,需要我们多阅读古人、近人的书信,或者翻翻《秋水轩尺牍》之类的实用性书籍,自然就熟能生巧,驾轻就熟,不易犯错了。如果这些显得过于老套,要求过高,那么,最起码的礼仪要求就是,不能忘记称谓语和署名,即书信是给谁的要写清楚,如某某老师、某某先生,最后还要记得落款,否则便极为失礼。
随着电话的出现,书信的使用便降低了;笔者上世纪90年代后期读大学时,书信还是与友人交往交流的重要方式,随着手机尤其是短信、微信、视频聊天功能的出现和普及,除了公务函件之外,书信几乎退出了日常生活。但是,书信化身为短信和微信,其实依然存在交往礼仪问题,而如今相当多的人在微信往来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失礼行为。这就需要我们重温古风,并转化到我们的生活实践中来。
其实,不论是书信往还,还是宾主交际,都需要礼来维系。众所周知,“礼”的基本精神,那就是“敬”,因此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就是表达敬意的方式:“自卑而尊人”,如此则“有礼走遍天下”!
◎本文原载于《中华瑰宝》,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急!!适合朗诵《兰亭序》的配乐
我觉得兰亭集序的已经
适合用《渔舟唱晚》来配合,哀而不伤,娓娓道来,起承转合,层次鲜明。女子十二乐坊的梦里水乡,高山流水,梁祝也不失为理想选择,可以试试。
兰亭集序的断句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字词详解
[编辑本段]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编辑本段]注释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上已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会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3、修禊:这次聚会是为了举行禊礼。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4、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与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5、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少长:形容词做名词。
6、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7、惠风:和风
8、骋:尽情施展,不受约束。骋:使动用法。
9、俯仰一世:周旋应酬度过一生。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
10、悟言:面对面谈话。《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
11、放浪形骸之外: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
12、趣舍:通“趋”趋向。舍,舍弃。
13、老之将至: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4、俯仰之间: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15、死生亦大矣: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16、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17、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
18、齐彭殇:把长命的和短命的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古今异义
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如:或取诸怀抱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以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所以
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
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如:俯仰一世
今义:低头抬头
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如:俯察品类之盛
今义:物品的种类
句式
古汉语句式:
a)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b)倒装句:当其欣于所遇
c)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不能喻之于怀;当其欣于所遇;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d)省略句:引以为流觞曲水
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名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一词多义
之
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一
一起。例:若合一契
一样。例:其致一也
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向。或通“趋”,趋向。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编辑本段]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的交往,很快就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在室内长谈自己的抱负胸怀;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着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从造化,最终必然都要消亡!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王羲之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原籍琅琊临沂,后迁居山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编辑本段]文章赏析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老冉冉其将至兮”、“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总之,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后人以启迪、思考。
[编辑本段]《兰亭集序》的思想
一、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
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里在抒发了生之快乐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二、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三、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四、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
。
综上所述,文章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批评了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显然是有感而作,缘情而发。但是,作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评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之外,还要对结集的目的说一说。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如谢安、孙绰等人。正如上文所说,他们引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对此,作者认为“岂不痛哉”!所以,把他们赋的诗收录下来,不至于使其泯灭,而让其流芳百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如作者一般,生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不能不令人慨叹作者有一副多么好的心肠!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风雅集会,这些名流高士,有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之、凝之、涣之、玄之等四十二人。
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这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
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也被罚了酒。清代诗人曾作打油诗取笑王献之。“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
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艺术上多样与统一的效果。《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
作者以其精妙绝伦的书法书写这篇文章,真迹据说被李世民置其墓中,但从唐人的摹本中,仍可见其“龙跳虎卧”的神采。《禊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
现在陈列在兰亭王右军祠内的冯承素摹本,真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钤有“神龙”小印,是断为唐摹的一个铁证。“神龙本”是现存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摹本。因其钩摹细心,故而线条的使转惟妙惟肖,不但墨色燥润浓淡相当自然,而且下笔的锋芒、破笔的分叉和使转间的游丝也十分逼真,从中可窥王羲之书写时的用笔的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
《兰亭集序》是世人公认的瑰宝,始终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远,智永少年时即出家在绍兴永欣寺为僧,临习王羲之真迹达三十余年。智永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对《兰亭集序》极其珍爱,将其密藏在阁房梁上,从不示人。后被唐太宗派去的监察史萧翼骗走。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如获至宝。并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临写。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副本,分赐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后,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草书和楷书都是从隶书发展而来的。草书提高了书写速度,却增加了辨认的难度;楷书字体规范便于辨认,却很难提高书写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便出现了一种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行书。
草书如奔跑,楷书似站立,行书若行走。行书的书写速度介于草、楷之间,其笔画与结构也介于二者之间;其运笔既不像草书那样自由奔放,也不像楷书那样严谨、规矩,而是游丝牵连、笔画不断、节奏明快、生动活泼;其结构既不像草书那样舒展放纵、不拘一格,也不像楷书那样字字独立、方方正正,而是删繁就简、破方就圆。
有晋一代,上自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无人不好书法,卫氏、索氏、陆氏、郗氏、庾氏、谢氏、王氏等望族更是名家辈出。书法在晋代就早于诗歌和散文,发展成为一门极为成熟的艺术,晋字也因此得与唐诗、宋词等并列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丰碑。行书成于东汉末年,魏晋以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成就最高者当属“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约321—379),出身于两晋琅琊的王氏望族,曾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人称之为“王右军”。他12岁时父亲即传授其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少时师从卫夫人,后渡江北游,遍访名山,博采众长。他精研草书和楷书,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神于钟繇,技法上融会魏晋名家之长,神韵上凝聚魏晋玄学之妙,张扬意趣,自成一家,将外在的规则内化为心灵的需要。达到了一种法无定法的艺术境界。其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艺术高度。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要到水边游玩,以求消除灾凶,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渚)行修禊之礼。朋友们置身茂林修竹之中,曲水流觞,赋诗抒怀,即兴写下了37首诗,结为《兰亭集》,推举王羲之为此集作序。此时的王羲之身处惠风和畅的自然山水间,正酒酣耳热之际,文思泉涌,逸兴大发,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畅绝妙地交融在一起,于是一气呵成,书就《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
《兰亭序》的章法、结构、笔法相当成熟圆润,纸隙墨缝间散出丰裕的艺术美韵。用笔遒媚劲健,融合了篆书、隶书、草书的章法,中锋起转提按,线条如行云流水。凡324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塑成一个鲜活的生命,筋骨毕现,血肉丰满,且赋予了不同的秉性、精神和风仪,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尺幅之内,有的像楷书,有的像草体,恍若群贤毕至,相携对酌,神态飘逸,气韵横生。王羲之的智慧不仅表现在字体结构的变化多端,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结构上,20多个“之”字书写竟无一雷同,各具风貌神采。在通篇布局上,以纵行为中心,文字参差相间,错落有致,但又字字相关,不离不散,字里行间流淌着音乐般的韵律。黄庭坚称“《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明代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兰亭序》从文学的角度赏析,文字优美恬淡,情感旷达闲逸。是一篇千古佳作;从书法的角度欣赏,体现出了笔与意、骨与肉、形与神、刚与柔均衡中和的古典美学的理想范式。因此,《兰亭序》被誉为“法帖之冠”,被各代书家悉心钻研,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精美的艺术形式来自于特立独行的生命形态。《兰亭序》的成功绝非偶然。魏晋人在精神追求上与汉代人有很大不同。汉代对士人的要求重在道德、操守、儒学和气节诸方面,但到晋代,人们关注的是才情、气质、风貌和格调,从恪守道德规范到重视个人的内心感受,脱俗超尘的气质风度与率真任性的行为方式成为士人的理想追求。王羲之为人坦率,不拘礼俗,犹喜清静,被时人形容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具有魏晋风度、玄学底蕴的名士。而旷达的性格造就了他书法的雄浑气象、自然意态,落实到《兰亭序》中,就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散发出自然飘逸、洒脱简洁的气质品性,还渗透出一股不凝滞于物的心灵感应和艺术功力。因此,这几项条件合而为一,才酿泉为酒,凝蕴出如此美轮美奂、芳香四溢的艺术极品。
世间珍品原就产生于一种机缘中,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就慨叹“当时逸少本天全”。《兰亭序》写成后,王羲之自己也十分得意,后来又写过十余遍,都达不到原作的神妙精美之境。这幅行书遂成王家的家传之宝,传到七世孙智永禅师时,他还专门修造了贮藏《兰亭序》的阁楼。智永临终时传给弟子辨才。辨才将之藏于房梁之上。这时已是唐初,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不惜派人重金购募王氏真迹。御史萧翼装扮成一个穷书生,骗得了辨才的信任,盗走了《兰亭序》。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敕令弘文馆的书法高手冯承素、赵模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赐给皇族和宠臣,而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唐太宗还亲自为《晋书》撰写《王羲之传论》,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将他的书法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唐太宗临终时,遗命将《兰亭序》真迹与其殉葬,《兰亭序》真迹从此沉埋地下、永绝于世。今天我们看到的《兰亭序》的最好摹本是冯承素的拓本,其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又称“神龙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的书法刻本还有《乐颜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楷书作品,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行草书传世墨宝有《寒切贴》、《姨母帖》、《初月帖》等十余种。这些墨宝虽然是唐人双勾廓填摹本。但也都不失为难得的珍品。他的行书《快雪时晴帖》只有24个字,也被清乾隆皇帝列为《三希帖》之首。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其最大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之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他将汉字书写从日常实用引入到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精神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正羲之法帖的,因而王羲之才有“书圣”美誉。
王羲之的书法也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芸:“王氏凝、操、徽、焕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说王羲之的四个儿子各得其书法精妙。而后,其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薪火相传。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武则天命以真迹为蓝本,用钩填法临摹并编为《万岁通天帖》,原本仍还王方庆,但早已散佚。南朝齐王憎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王氏一门为中国书法艺术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简而言之:(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附录:
商至西汉—浑然入序的书法
从夏商周,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地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地发展。 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 、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 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 ,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求度追韵—东汉至南北朝 两汉书法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 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于此同时蔡邕的《熹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 ,胎息楷则的要求。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至于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联姻。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 张芝为代表。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于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著重大意义。它标志著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
1: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2:两晋时期
晋时,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简牍为多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妍放疏妙的艺术品味迎合了士大夫们的要求,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 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 以陆机、卫瑾、索靖、王导、谢安、 鉴亮、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当繁荣。南朝宋之羊欣、齐之王僧虔、梁之萧子云、陈之智永皆步其后尘。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3: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异之处。
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梁《 瘗鹤铭》。北魏《郑文公碑》可谓南北双星,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故书法时冠冕,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右军。 [编辑本段]求规隆法—隋唐五代 隋朝书法
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
1:平正淳和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
2:峻严方饬如《董美人墓志铭》等
3:深厚圆劲如《信行禅师 塔铭》等
4:秀朗细挺如《龙藏寺碑》等。 [
书学鼎盛的唐代 1:唐朝书法简介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四家为书法主流。总特点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 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张旭史称“草圣”,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著力,遂于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隋唐五代书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1)隋至唐初
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唐初以楷书为主流,总特点是结构谨严整饬。
(2)盛唐、中唐阶段
盛唐时期书法,如当时的社会形态追求一种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颠张醉素”(张旭、怀素)之狂草,李邕之行书。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至此中国书法文体已全部确定下来。
(3)晚唐五代阶段存唐遗风
西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由于国势衰弱和离乱,文化艺术亦呈下坡之势。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 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势。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另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消歇,以后北宋"四家" 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尚意宣情—宋至明中 宋朝的书法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倡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这些在书法上有所体现,如果说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墀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
无论是天资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苏东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己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这在南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书家的学问和笔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黄、米、蔡。
元代书法艺术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虽然在政治上元朝是异族统治,然而在文化上却被汉文化所同化,与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朝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开式美的追求,所以苏轼标榜的是“我书意造本无法”,赵孟頫鼓吹的是“用笔千古不易”前者追求率意之意,后者才强调有意之意。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頫,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规摹的主要书体。由于赵孟頫的书法思想绝对不逾越二王一步,所以,他的书法对王派书法的精妙之处颇有独到的领悟,表现为“温润闲雅”、“秀研飘逸”的风格面貌,这也和他信佛教、审美观趋向飘逸的超然之态而获得一种精神解脱有一定联系。在元朝书坛也享有盛名的还有鲜于枢、邓文原,虽然成就不及赵孟頫,然在书法风格上也有自己独到之处。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
纵观元代书法,元代书法的特征是“尚古尊帖”,其成就大者还在行草书方面。至于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这种以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有元一代书风,仍沿宋习盛于帖学,宗唐宗晋,虽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法立于书坛,较之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落无成得多。
明朝书法艺术
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初
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明初书法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宠"三子"。
第二阶段——明中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頫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绝代,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
第三阶段——明末
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而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抒情扬理—明中至清 明末与清,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明末书坛的放浪笔墨,狂放不 。愤世疾俗的风气在清初进一步延伸,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仍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遇止的情绪表现。这一点在中期“扬州八怪”的身上又一次 复现。于此同时,晚明的帖学统也同时进一步光大发扬,姜英,张照,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 方纲等人在刻意尊 传统的时候,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改变章法结构等。但由于帖学长时期传承,未有很好地加以清理,认识,调整,某种积弊也日益加深,这就使帖学的颓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正此时,金石出土日多,士大夫从热衷于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一时朝野内外,学碑才趋之若鹜,最后成为清朝书坛的发民主流,加之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大力张扬,碑学作为一种 与帖学相抗衡的书学系统而存在。当时著名的书家如金农、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 张裕钊、康有为等纷纷用碑意写字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璀璨夺目的境地。可谓是中国书法文化的一在景观。如果说,帖学家们力图寻找质的愿望没有实现的话,那么这种愿望在碑学那里实现了。
现代时尚—今天的书法 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书法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书法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于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书法现代性的精神是指当代书法艺术所体现、传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趋向。
书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学书法最基本的活动是写字,而写字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记事和交流感情,起码的要求是把字写得规范、整洁、清楚,使人看了乐于接受,如果把字写得杂乱无章,甚至随心所欲,胡乱造字,读者如释"天书",无法辨认,就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有些人认为写字用毛笔不如用硬笔方便,硬笔完全可以代替毛笔,只有写毛笔字才学书法;有些人认为书法是"天才"的专利,"咱不是学书法的料"。特别是一些年岁稍高些的朋友,受"人过三十不学艺的"陈腐思想的束缚,认为学书法为时己晚。也有人认为书法及神秘,高深莫测,神不可征,形乃难表,好事难成。所有这些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只要写字就有法则可言,特别是有不少场合没有书法"门面",绝对不行。例如,商标、广告、标语、对联、字画条幅等都离不开书法。不可否认,使用钢笔、圆珠笔及其他工具写字是方便快捷,但不管用什么工具写字其法则基本与使用毛笔相同,所以无论用何种方式写字都应该学习书法。关于学书法年龄问题,从幼年或少年开始学,无疑优势很大,但上了年岁的人学书法,也有不少长处;有知识、有生活、有阅历、理解快、感受深、善抒发等,年轻人是无法可比的。书法家梅湘涵答:至于"天才",是专指"有这种才能的人",任何聪明智慧都是靠热情、勤奋和科学的学习换来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狠下一条心,不怕事不成"。梅湘涵书法家答学生问时几句短语很有教益,言简意明,回味无穷。问"什么年龄学书法最适合?"答:"从识字起,任何年龄都适合"问:"我能成为书法家吗?"答:"你认为你能---你准能!"学习书法和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只要我们不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有热情,加上方法得当,定会获得成功。千万不要被一些垄断者的玄学所吓倒。他们把书法说得神乎其神,传授抽象,舍本求末,昧于闭合圈内循环,贻误后学。其实书法也像"窗户纸",也是"一捅就破"。它的神韵可征,形象可表,技法可取,章法可达。"升堂入室",望而可及。
书法具有艺术性
中国文字的点画、结构和形体与外文不同。它变化微妙,形态不一,意趣迥异。"通过点画线条的强弱、浓淡、粗细等丰富变化,以书写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以字形字距和行间的分布,构成优美的章法布局,有的似玉龙琢雕,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俊秀俏丽,有的气势豪放,这些都有使书写文字带上了强烈的艺术色彩。"书法己是民族艺术中一枝永开不败的鲜花,世人赏以欣慰,可从中领略其精神风度,心灵意境,生活情趣,审美追求,时代气息·······这样一种观之激人感奋,聊以励精自慰的艺术,何乐而不为呢!
书法有益健康
“作书能养气,也能助气。”练书时,须绝虑疑神,全躯启动,力送毫端,注于纸上,抒胸中气,散心中郁。这样,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调节和锻炼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灵心焕发,无疾而寿。即便不幸患病,也可通过练习写字,养心愈疾,畅达延年。古往今来说书法能使人健康长寿,并非虚传。如历史上欧阳询、颜真卿、大书法家平均寿命792岁,其中颜真卿76岁时遭杀害,不然寿命会更长。另据资料介绍,明清两代著名书画家(书画相通)同高僧比较,28人中,书画家比高僧长寿127岁,说明书画活动可能比高僧修行还有利健康,己为世人共识。现己76岁高龄的“将军书法家”李真先生,通过练习写字,心脏病好转,并不再为失眠而苦恼。他深有体会地说,学习书法,“时间一久,必有所得。这“得”不仅在书法上,对身体健康尤为有益”。可见临池泼墨,确属健身之功,只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便可变“书法”为美妙的“养生之道”。
书法可陶冶情操
情操是感情和思维的综合,书法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其美感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实践,与其他事物有着密切的互为表里联系。书法的特点、技巧、理论、表达意境极其广泛。“胸中有书,下笔不俗。”学习书法,对文学、哲学、美学、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无所不及。很显然,我们不能把书法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写字。书法家吴善茂先生说得好:“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都是书法。”书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习书的严肃性。这就要求习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高度的学习热情,旺盛的进取精神科学的思维活动,俨然诚恳的态度来对待。必须勤奋不息,孜孜不倦,防止心血来潮,半途而废;必须深入生活,扩大视野,防止狂妄虚伪,恃才傲物;必须加强修养,拓宽意境,防止墨守成规,舍本逐末;必须丰富学识,博古通今,防止不求甚解,出乖露丑;必须贪恋欣赏,鉴往创新,防止陈陈相因,依然故我。否则,会虚度年华,将一事无成。总之,临池泼墨,快乐无涯,愿我们积人类之聪明才智于笔下生花吧!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著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他与 中国社会的法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征。书法艺术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中国书法史的分期,从总的划分,可将唐代的颜真卿作为一个分界点,以前称作“书体沿革时期”,以后称作“风格流变时期”。书体沿革时期,书法的发展主要倾向为书体的沿革,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展现往往与书体相联。风格流变时期的书体已经具备,无须再创一种新的字体。于是书法家梅湘涵就提出“尚意”的主张,“书体”已经固定,而“意”是活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的主体作用。
并非只有中国才有书法,日本,韩国,朝鲜,这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都有书法。
日本的书法称书道。一开始是从中国而来。据《日本书纪》记载,应神天皇58年,朝鲜百济国使王仁进献了《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是汉字传人日本的开始(具体年份不详)。但比它更早的时候,在与中国的交往中已明显知道汉字。是一名叫王仁的到达了日本,带去了系统的汉字和汉文的典籍,因此这算是日本人学汉文的真正开始。后来阿直竣、王仁的子孙到日本后同化为日本人,作为东西文部住在大和、河内之地,任祭扫、出纳等职。到了推古天皇朝代,日本与隋朝建立了邦交,随着留学生和留学僧的归国而带去了中国书法。
日本后又崇拜起王羲之,这对于日本的书法的形成起了很大影响。到后期的假名书法时终于有了自己的特色。
韩国书法源出于汉字的书写形式,每一个字都是在一个想象的方块中由一些形状不同的线组合而成,都是为了表达一个特有的意义。书法在韩国始终与绘画关系密切,他们认为从笔法安排的有力与和谐的角度而言,绘画是受到书法的影响。所以在韩国,书法艺术比绘画艺术更受人们的重视,人们常把书法作品像绘画一样挂在墙上欣赏,而且像对画一样赞赏它的每一笔独到之处,赞赏它用墨的韵味,赞赏它整幅布局的功力、骨格、神韵等等。
韩国的书法有悠久的传统,韩国人从大约公元二世纪或三世纪开始使用汉字表达意愿或行为,即使在1446年韩国字母韩字创造出来以后,汉字仍然作为官方文字使用。据了解,从那个时候开始,王室的书院和国家办的高等学堂里讲授中国文学。书法的历史如此悠久,无数贵族阶层的人和艺术家又在许多世纪里为促进书法艺术作了显著努力,可惜在经过多次外国入侵和内部纷争之后古代书法作品保存到今的极少。特别是16世纪末同日本丰臣秀吉军队之间的七年战争,造成的人员死亡自不待言,而且还在韩半岛各地对具有历史意义的石碑和文物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属于那场战争以前年代的残存的书法作品现在不到20件。
能藉以了解位于西南部的百济王国的书法艺术所达到的高度的资料更少。根据这个王国的学者水平高、艺术品精致这两点看来,它在书法上很可能也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1972年在韩国中部百济古都公州偶然发现的武宁王和王后的王陵内发现了许多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文物,其中有一块方形石碑对书法家和碑铭学家说来是稀世奇珍。这方石碑置于这座六世纪时的墓的入口处,类似为建造这座陵墓而向地下神祗购买一片土地所立的文契。石碑上所刻的汉字字体优美,表现出很高的技术。
接下来的统一新罗时代,由于崇尚中国唐朝文化,因而产生了许多书法家,如金生、崔致远。他们的字体基本上追随书法大师欧阳询和虞世南。另一位书法大师王羲之也备受仰慕,他的行草书为人们普遍临摹。但是,从新罗王国开始流传的字体方正的欧阳询体在高丽时代仍占主要地位,直到1350年左右。
朝鲜时代最著名的书法家是实学派的金正喜。金正喜是杰出的书法家和学者,他建立了人称“秋史派”的风格。他的书法脱胎于中国隶书,但是他在布局上富于画感,善于在不对称中见和谐,而且笔触有力无比,使笔下的字充满活力。由于这些才能,他终于创造了自己特有的生动有力的风格。
在韩国,学书法被认为是有修养人士陶冶情操的必要过程。书法作为书写或者传递信息手段的实际功用往往不如字写得优劣所含有的哲学意义更重要。在韩国如同在中国和日本一样,书法被认为是一种高雅艺术,书法家也受到人们的尊重。韩国的书法组织虽不象中国具有完整的体系,但韩国书法的民间组织却非常普及,而且活动频繁。接待我们访韩的韩国海东研书会就是一个出色的民间组织。海东研书会于1971年8月1日创立,很具规模的书法活动就组织了200多次,并组织多次国际间的书法交流,这对于一个民间组织来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会长金东渊先生是一个有成就的书法家,在韩国书法界很有影响。金先生崇尚传统,重视基础,他的字有时近乎于篆书,有时近乎于隶书,或在两者之间斟酌取舍,可谓变化奇谲、仪态万方,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珣《伯远帖》、欧阳询《张翰思鲈帖》、颜真卿《祭侄文稿》、柳公权《蒙诏帖》、杨凝式《韭花帖》、李建中《土母帖》、苏轼《黄州寒食诗帖》、黄庭坚《松风阁诗帖》、米芾《蜀素帖》等
十大行书从这里面选字帖
NO1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9年(公元353年)3月3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33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NO2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
《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麻纸本,行书,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23行,每行11、12字不等,共234字。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唐天宝十四年(775),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
元鲜于枢跋语谓:“《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 元陈深日:“《祭侄季明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 杂以流丽: 或若篆籀, 或若镌刻, 其妙解处,殆若天造 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 而反极工耶?”
《祭侄稿》作为颜书著名的“三稿(另二稿《争坐位稿》,《告伯父文稿》)之一,曾收入宋、明、清诸代从刻本中,历代效仿者不绝,褒赞不断。
NO3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17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 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NO4 天下第四行书——王珣《伯远帖》
《伯远帖》王珣是问候亲友疾病的一封信札,墨迹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5行共47字,纵25厘米,横17厘米。此帖同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为清乾隆帝“三希”之一。然《快雪时晴帖》为摹本,《中秋帖》为临本,唯此帖为王珣的真迹,是晋人墨迹中最可信、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法书珍品。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珣,字元琳,幼时小字法护,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王珣生于晋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卒于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孝武帝司马昌明,雅好典籍,王珣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学文章受知于孝武帝,累官左仆射,加征虏将军,并领太子詹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迁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寻以病卒,终年52岁,谥献穆。董其昌评:“王珣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NO5 天下第五行书——杨凝式《韭花帖》
《韭花帖》杨凝式书,行书,墨迹麻纸本,高26厘米,宽28厘米, 共7行,63字。《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内容是叙述午睡醒来,腹中甚饥之时,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
董其昌曾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序》的笔意。《韭花帖》,被称天下第五行书。尽管《韭花帖》无论在用笔还是在章法上都与《兰亭序》迥然有别,但其神韵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黄庭坚赋诗盛赞其说:“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清曾协均《题韭花帖》:“《韭花帖》乃宣和秘殿物,观此真迹,始知纵逸雄强之妙,晋人矩度犹存,山谷比之“散僧入圣”,非虚议也。”
目前所知《韭花帖》有三本:一为清内府藏本,今藏无锡博物馆,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一本为裴伯谦藏本,见于《支那墨迹大成》,今已佚;一本为罗振玉藏本。据考证,三本中只有罗振玉藏本为真迹。此帖历来作为帝王御览之宝深藏宫中,曾经入宋徽宗宣和内府,和南宋绍兴内府。元代此本为张宴所藏,有张宴跋,明时归项元汴、吴桢所递藏。乾隆时鉴书博士冒灭门之罪,以摹本偷换,摹本留在宫中,即为清内府藏本;真迹后来流入民间,清末为罗振玉购得收藏,今不知所在。
NO6 天下第六行书——柳公权《蒙诏贴》
《蒙诏贴》又名《翰林帖》,白麻纸,7行,27字。今藏故宫博物院。其书曾刻入《三希堂法帖》干隆称“险中生态,力度右军”。体势稍带颜法,沉劲苍逸。
其文句如下:“公权蒙沼,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此墨本书于长庆元年(821),是柳公权四十四岁时作品。字形长短宽窄不一,或断或连,构成章法上的变化;笔墨浓淡轻重有致,形成层次上的变化。风格豪放雄逸,遒劲流丽,枯润秾,掩映相发。《蒙诏》—帖,具有顿挫郁勃,开阔跌宕的艺术特点。
世存《蒙诏帖》有两种,除故宫所藏墨迹外,另一种见于《兰亭续帖》等刻帖。二者文字不同。翰林不称“出守”,故疑其伪,当为唐末宋初高手所拟。
NO7 天下第七行书——欧阳询《张翰思鲈帖》
亦称《季鹰帖》,欧阳询书。行楷书,无款。纸本,纵252厘米,横33厘米。此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后纸有瘦金体书跋:“唐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书张翰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智永亦复避锋。鸡林尝遣使求询书,高宗闻而叹曰:询之书远播四夷。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虚誉也。”此帖的风格与欧阳询的楷书风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是以险取胜。字的重心压在左侧,而以千钧之势出一奇笔压向右侧,使每个字的结体形成一种逆反之势,然后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险为夷,真可谓“险中求稳,别有乐趣”。清乾隆帝评论道:“妙于取势,绰有余妍。”
NO8 天下第八行书——米芾《蜀素帖》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米芾38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
“蜀素”是北宋时四川造的质地精良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装裱成卷,以待名家留下墨宝,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蜀素帖》经宋代湖州(浙江吴兴)郡守林希收藏二十年後,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八月,米芾立林希邀请,结伴游览太湖近郊的苕溪,林希取出珍藏的蜀素卷,请米芾书写,米芾才胆过人,当仁不让,一口气写了自作的八首诗。卷中数诗均是当时记游或送行之作。卷末款署“元祐戉辰,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黻记”。
《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拟古》二首尚出以行惜,愈到后面愈飞动洒脱,神采超逸。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因蜀素粗糙,书时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蜀素帖》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NO9 天下第九行书——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 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松风阁诗”,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并表达对朋友的怀念。《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晚年作品,黄庭坚一生创作了数以千百的行书精品,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推《松风阁诗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
《松风阁诗帖》经宋、元、明、清辗转流传,宋朝为向民收藏,后归贾似道,又迭经明顶元汴、清安岐,而入清内府。清道光年间此帖曾到鄂籍王家璧(孝凤)手中。王家璧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进土,授兵部主事,任顺天(河北)乡试誉录官、会试受卷官之职,乘任职之便,有心搜集到鄂州之故物黄庭坚《松风阁诗卷》和宋代蔡襄墨迹等传世文物,携带回鄂。道光举人柯茂枝题《黄山谷松风阁诗卷并序》序曰:“王孝凤武部得此卷于柳君吕臣,盖元时长公主家故物,上有名贤十数人诗跋,又常为携李天籁阁所藏,项子京卞令之私印尤多,询希之珍也。尾不署涪翁(山谷)名字,纸色、绢色尚觉鲜好,然神采奕奕,尚非翻身凤凰。武昌(鄂州)传涪翁以松风阁一诗,然阁不时废,诗为世共独,此一墨宝,历数朝后复入吾邑士大夫手,山川笔墨之缘岂偶然哉。爱玩之久,为次原韵以赋其事,时咸丰九年(1859年)春三月。”
NO10 天下第十行书——李建中《土母帖》
《土母帖》,行书墨迹,纸本。纵312厘米,横444厘米,10行,共104字。后有萧引高、王严实、王称等跋。《珊瑚纲》、《书画汇考》、《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是传世的《西台六帖》之一。此帖用笔沉稳,法度谨严,有欧阳率更神韵,结构淳厚谨严,论者认为此帖清丽圆熟,恣态横生,深得“二王”笔法。李建中墨迹传世很少,其中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土母帖》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同年帖》最为出名。据记载上述 2帖和《贵宅帖》、《屯田帖》、《左右帖》和《斋古帖》 ,原合装在一起,名为《李西台六帖》,明代为项元汴所藏。清初时被拆散,后3帖的墨迹已佚。土母帖》是李建中存世墨迹中最典型、最循规蹈矩的,因此也是最能见出他那深湛的书法功力的神品,所以此帖颇为后世珍重。
李建中,945年生,1013年逝世,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北宋书法家。字得中,号严夫民伯。后随母迁居洛阳。官至工部郎中。性怡淡,简静,风神雅秀,不重名利,曾作西京留司御史台。被人称“李西台”。好游山水,多留题。自称严夫民伯,善书札,草、隶、篆、籀俱妙。是当时无人敢望其项背的名书法家。《宋史》谓其“善书札,行草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人多摹习,争取以为楷法。”李建中一生由于经历了唐、五代、宋几个时期,他在书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元赵孟頫说:“西台书法去唐未远,犹有唐人余风。”
1 张芝:
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 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 (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 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 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 书影响颇深。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 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 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 的地步。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张芝书法的原迹流传极少,只有宋刻的《淳化阁帖》 卷二载张芝五帖,这些是真品还是伪品,众说纷纭,至今难以论定。
2王羲之
(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3王献之
(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4 孙过庭
孙过庭,648年生,703年逝世,字虔礼,其籍贯有二说: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说富阳(今杭州西南部)人。一般均称富阳人,可是他自称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陈子昂为其作墓志铭,谓过庭“四十见君,遭谗慝之议。”他是唐高宗、武则天时人,官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擅长书法和书法理论,他博雅能文章,真行草书尤工。草书师法“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书断》),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唐韦续《续书品》)。以草书擅名,尤妙于用笔,隽拔刚折,尚异好奇。他又善于临摹古帖,往往真赝不易分辨。唐高宗曾谓过庭小字足以迷乱羲、献,其逼真可知。陈子昂《祭率府孙录事文》说:“元常既殁,墨妙不传,君之遗翰,旷代同仙。”把孙书迹,比作魏的钟繇,可见对孙氏的书法造诣推崇备至。过庭又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著有《书谱》,深得书法之旨趣。至今流传,成为学习草书的楷范。宋高宗评述:“《书谱》匪特文词华美,且草法兼备。”可见此《书谱》不但书法浓润圆熟,而且文中有很多精辟的独到见解,可以说是书文并茂的典范。孙过庭书法,上追“二王”,旁采章草,融二者为一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
5 张旭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6 怀素
怀素(737~799),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出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怀素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想阻也阻止不了。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蕉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在长安怀素声誉青云直上,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37篇之多。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等。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真是各尽其妙。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书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7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
8 董其昌
董其昌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他字玄宰,一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人称“董华亭”。万历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华亭(上海松江)人。一作上海人(上海在唐为华亭县地,清属松江府。华亭、云间、松江、上海、娄县俱为一地)。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备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王文治《论书绝句》称董其昌的书法为“书家神品”。谢肇称其“合作之笔,往往前无古人”。周之士说他“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9 王铎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福王南京称制等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大学士,擢礼部尚书。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并、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王铎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10 傅山
傅山,明万历三十五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07──1684,78岁),字青主,号真山,山西阳曲(今太原)人。是我国明末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医学家。傅山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多有文名,但至其父,家道开始中落。傅山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兄与弟都是平常之人,惟独傅山自幼聪敏,博文强记,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他继承家学,并发扬光大,著有《霜红龛集》四十卷。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的书法初学赵孟頫、董其昌,几乎可以乱真。他的《上兰五龙洞场圃记》为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作,与宋人风范毫无二致。邓散木《临池偶得》中说:“傅山的小楷最精,极为古拙,然不多作,一般多以草书应人求索,但他的草书也没有一点尘俗气,外表飘逸内涵倔强,正象他的为人”。他的颜体写得非常好,流传至今的颜体大字楹联和榜书多件,皆端庄遒劲,刚健有力。他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他以大草形式写行草,增加了联绵的线条与组合,更加丰富,更有表现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