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特点及与意境的区别,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们有其相通、相似的一面,两者之间是有着一定的区别,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意象的特点及与意境的区别
意象的特点及与意境的区别1意象的特点
(1)虚拟性,指意象所具有的非现实性。意象既可以用想象和虚构来表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也可以用非现实的形态表现现实中已有的东西。
(2)感性,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感受的直接性和具体性。
(3)想象性,指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将“意”与“象”融为一体的产物。
(4)情感性,是艺术家创造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
意象的类型
美学中意象的主要类型有:
①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主体有意退居幕后。
②兴象:主体以客观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像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如王昌龄的诗。
(1) 用超、高、远等字来自然指向的志向的风格语
(2) 用“婉”、“玲珑”等字来描写纤形才气的风格语
(3) 用“浑沦”等字来描写诗人的情绪内容与诗语形式自然 (天然)融和的风格用语
③喻象: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物象,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带有明显的人工痕迹。
④抽象:抽象指创造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
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第一,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可以举例说明: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
再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优美意境的杰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的悲凉气氛就是意境。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意象与意境的鲜明区别。
第二,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比如海子的《日记》,这是他死前在青海德令哈写的一首诗。如果单个地挑出来那些意象,就是:德令哈(地名)、戈壁、草原、姐姐、泪滴、荒凉的城等。然而,作者通过这些意象,一一组合起来,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
请看原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清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从海子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意象的实在性;同时也可看出,意境的韵味,那是一个被虚化了的世界。
第三,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脱离意境的意象建构是不成功的苍白无力的意象;没有意象的意境是平淡无味的,难以给人美感的失败之作。一个作家,终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创造艺术形象,也就是营造不朽的意境。但是,任何意境的创造,都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在意象的基础上营造意境。请看瘂弦的诗《秋歌》:“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
七月的砧声远了,暖暖。雁子们也不在辽瞏的秋空,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暖暖。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在南国小小的山径。歌人留下破碎的情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营造了一个秋天的意境。这里有秋的白描,有对人物暖暖的深情。由“落叶、荻花、湖沼、砧声、雁子、秋空、马蹄、山径、寺院、”这一系列意象,组合融合成一种秋的意境。在这里,意象是材料,意境是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
总之,意象与意境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细微区别。所谓区别,概括起来就是:在创作时,总是先有意象,后有意境;意象是手段和材料,意境是虚化了的艺术氛围,是作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二者互相支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意象的特点及与意境的区别2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
意象和意境内涵不同
1、意象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我们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
2、意境
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而且我们说意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
意象的特点及与意境的区别3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及答题方法
一、意象与意境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这些句子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有时诗歌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
“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是作者在诗歌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二、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1、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
例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
2、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
比如:海子的《日记》,如果单个地挑出来那些意象,就是:德令哈(地名)、戈壁、草原、姐姐、泪滴、荒凉的城等。然而,作者将意象组合起来,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
三、常用的意象与意境
1、常用的意象
“梅”,由于古代诗人反复的运用,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及婚嫁有关。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鸾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杜鹃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表达归家之念,鹧鸪、寒蝉能引起人的离愁别绪、羁旅伤感,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灞桥易水多与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又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秋风往往表思归之意,《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与乡思乡愁有关;杜康是酒的代称,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等。
2、常见的意境
概括诗歌的意境,常用这样一些术语: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等。
四、提问方式与答题步骤
1、意象:诗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题步骤:第一、找出并描摹诗歌意象;第二、概括诗歌意象特征;第三、揭示作者情感。
答题公式:本诗运用了什么意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起到了什么作用……
2、意境: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步骤:第一、描绘诗中的画面;第二、概括氛围特点(常用术语:幽静、宁谧、繁丽、莽苍、深远、热烈、高昂、悠远、空灵、辽阔、苍凉、优美、朦胧、淳朴、繁华、荒芜、孤寂、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婉转、雄浑壮阔、空寂寥落、萧条荒凉)
(1)意境首先是“情”与“景”的融合。
(2)意境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以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这个“思”所包含的思想、观念、理想并非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是和艺术家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这意味着,从主题方面看,“意境”中的“意”并非有种单纯的情感和情绪,而是情中有理,理中有情的。情因理而使“意”具有了深刻性和普遍性,理因情而使“意”具有打动人的灵魂的力量。
(3)“外师造化”“行万里路”是艺术家创造意境的根本途径。①在艺术作品中,主体的“意”所包含的“情”“理”“气”“格”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对宇宙、人生和社会的真切体验。②对艺术家来说,还必须把其体验到的真情实感通过艺术语言转化为作品中的“意境”,获得可传达的普遍性。③艺术创作要创造出具体、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审美意象。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意境能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成功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物与我、情与理、形与神等因素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即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使作品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分析诗歌意境,要注意物象的特点,同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所谓意境,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首先需要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然后联系背景概括出诗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明月,柳梢这两个意象,在诗中都是相爱的见证,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扩展资料:
诗歌特点: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一、品鉴散文要善于领悟散文作品的意境美 什么是意境“意”即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境”指文章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画面、场景或形象。作者在创作散文作品时,他的旨意和思想感情往往不是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事、物、景的叙述描写与词语的点化,将其蕴寓其中,让事、物、景含蓄地反映出来,再让读者去感受、体会,这就是意境。“意”和“境”统一和谐,“情”与“物”水乳交融,就能形成一种感人至深、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散文的意境美。朱自清曾说,好的散文作品“乍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这“浓密的滋味”就是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美的境界。所以,在鉴赏散文作品时,必须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来领略其中的意境美。
散文跟诗歌一样,它的“情”就是它的艺术生命。散文有了真情才能产生振奋人心的力量,才能产生赏心悦目的美感。
不同的散文作品在表现“意”的手法方面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地领会散文作品的意境美,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注意体会散文作品中“画龙点睛”之笔
一些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作者在必要时往往加上几句直接抒情或议论,这几句抒情或议论常常是散文作品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和思想感情的倾向。因此,把握住这个“点睛之笔”,就容易把握整篇文章。如司马迁《李将军列传(节选)》中最后一段“太史公曰”也是作品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另外,杨朔《茶花赋》中的抒情“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茅盾《白杨礼赞》中的抒情“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这些抒情段落让人读起来不仅回肠荡气,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帮助鉴赏者更好地理解全文。我们在鉴赏那些以记叙为主的散文时,应注意领会作者的抒情或议论,由此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的倾向,以便更能体会其所蕴涵的意境美。
(二)注意体会散文作品中描绘的各种画面
散文中作者的感情一般是依附于一定的具体形象,这一具体形象在作品中就构成了一幅幅完整的意境域面,沿着这画面去探求作者的感情,就能领略到其中的意境美。如刘白羽的《急流》,作品开篇,把闽江“醉人的绿”描绘得有声有色,如诗如画,作者面对如此壮观的急流,联想到壮阔的人生。作品以细腻而具有情采的笔触,描绘了亲眼目睹的惊涛骇浪以及与之搏斗的勇士。“急流”“木船”“勇士”构成了一幅急流勇进的彩色画,此景此情的交融,形成了作品广阔而又深沉的意境之美。
(三)注意散文作品创造意境的表现手法
创造散文作品的意境可以采用象征隐喻、比兴寄托,也可以采用白描、渲染、直陈其事的表现手法,还可以赋比兴综合运用。诗歌的意境美主要取决于它借助了比兴手法,散文的意境美也同样借助了这种表达手法。散文中有一类被称为散文诗的,介于散文和诗之间,它更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自然也更富有意境美。鲁迅的《野草》(散文诗集)、郭沫若的《银杏》、高尔基的《海燕》、屠格涅夫的《门槛》等都是这类散文诗的佳作。鉴赏此类作品时,应特别注意体会作品中所用的象征、比喻等手法,正确领悟作者的本意,这样方可挖掘其丰富的意蕴。如鲁迅的《秋夜》就是一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意蕴丰富的优秀散文诗。诗必须具有感人的意境、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富有深情的情思,而在散文诗中,主要是以高度概括的象征性的描写取胜。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借助象征、拟人、隐喻、暗示等多种艺术手法,描绘出一幅深秋夜空的图景,色彩是冷峻的,气氛是肃杀的;在结尾的地方,写了象征光明的火,为深秋凉夜添了一笔暖色,增添了一线光明,室内、室外两个场景紧紧相连,表现了作者的精心设计和精巧构思。这种情景交融的象征性描绘,构成了感人至深的意境美。这就是了解了散文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后,才能领会到的作品的意境美。
总之,一篇散文作品有没有意境,其意境美潜藏的内涵是否充盈,往往是其艺术性高低的标志,我们领悟散文作品意境美内涵的程度,常常也是是否真正读懂了作品的标志。因此,我们鉴赏散文作品时,一定要在作品提供的条件引导下,从有限到无限,从局部到整体,从平凡到不平凡,努力将那些在人、事、景、物的具体描绘中所饱含的丰富、深沉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更好地体味其意境之美。
二、注意品鉴散文作品的语言美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为散文,它对语言的要求还要更高一些。因为散文篇幅短小,它一般没有小说那样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戏剧那样激烈的矛盾冲突。因而,散文要吸引读者,除了要靠它优美的意境之外,还要靠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散文的意境美,也要靠语言来表现。语言美,意境美,是互为表里、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散文的成败。由于散文作品篇幅短小,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散文的语言要求比较洗练、形象而富有感情色彩。我们在鉴赏散文时,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注意品鉴散文作品的语言美。
(一)精炼畅达
精炼就是表达得恰到好处,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最深远的意境。畅达指语言流畅通达、言尽其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首段交代集会的有关情况,极力描述周围景物的美好和人们心情的愉快。先总叙,后状写景物,再述与会者的感受,叙事、写景、抒情层次分明而且结合紧密、自然。其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一段景物描写似一幅有立体感的水墨画,动静结合,声色兼备。这一段文字不多却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深远的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说做到了“精炼畅达”。总之,精炼畅达的语言,以精确地表情达意为标准,既要求凝练浓缩,又要有感染力、吸引力。
(二)形象生动
语言的形象生动是一切文学体裁的作品都必须具备的,散文也不能例外。一篇散文作品,语言形象生动就能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入其境。如若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散文就没有魅力。前面所谈的“精炼畅达”其实也是语言形象生动的一个方面。这里主要谈谈作者恰当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而怎样使散文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的。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一文中对客人箫声的描绘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作者把很难形容的悲声,用具体形象的比喻描绘得栩栩如生,然后又将这悲声所产生的效果具体化,使文章富有感人肺腑的力量,使我们在鉴赏散文作品的时候,必须注意体味那些最能表现作者感情色彩的、形象生动的语言。
在古代中国有唐诗和宋词,而在现代,中国有现代诗和散文。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诗与散文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对比现代诗和散文,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在格式上以及营造的意境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现在诗营造出来的意境一般是类似于古诗的意境,而散文所营造出来的意境总是给人一种很冷静的感觉。
一、格式不同单单从现代诗和散文的形式上看,可以吃到现代诗与散文在格式上是有所不同的。相对于散文是来说,现代诗的格式会更自由一些。而情感表达方面。现代诗表达情感的程度比散文要更强烈一些。现代诗中需要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而这种强烈情感会帮助你打破文字局限,感染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现代诗在格式上并不像散文那样,它会相对自由一些,因为现代诗比较注重的是通过诗来营造一种意境,表达一种情感,表达一种志向。
二、表达方式不同现代诗与散文除了在格式上有所不同以外,它们在表达方式上也是不同的。首先,现代诗在表达的时候韵律是不固定的,有时候可以押韵,有时候可以不押韵,甚至有时候还可以转韵。换一句话说,现代诗在表达式上更多取决于作诗本人的个人喜好。但是,在现代诗中有一点是要十分注意的。它就是在写现代诗的时候,我们要避免在同一首现代诗中表达方式出现类似的现象。
三、营造的意境不同我们刚刚已经说过了现代诗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强烈,因此现代诗营造出来的意境是很强烈的。而散文则是通过一些简单平实的语言,慢慢描述出一些事物本身的味道,营造出一种十分平静的意境。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编辑本段诗体概说
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朦胧诗古已有之,并非当代专有。其实,朦胧诗只是诗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朦胧诗的第一特征是“不直白”。“不直白”在诗人而言,是一种创作习惯或思维习惯;对阅读者而言,则增加了解读介入的机会。
1 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因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词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使诗歌语言形成了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而言,现代诗用白话写成,且较少用典,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是,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并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2 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都通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有些诗,既描绘具体形象,又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鉴赏时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想象,构建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不是实指,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3 诗歌的情感 诗歌一般都会抒情言志,鉴赏时必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具体地讲,就是要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有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准确把握诗歌形象的内涵,以便加深对感情的理解。 诗歌总要反映一定的时代生活,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类别、风格、流派等因素。例如,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常不同。
4 诗歌的艺术特色 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鉴赏诗歌时要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及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意象 :
yì xiànɡ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该词原为哲学概念。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其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构思时须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以形成审美意象。
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於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明清两代,围绕意与境的关系问题又进行了广泛探讨。明代艺术理论家朱存爵提出了“急境融彻”的主张,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犟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近代文学家林纾和美学家王国维则犟调“意”的重要性。林纾认为“唯能立意,六能创建”;王国维认为创辞应服从於创意,力倡“内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的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
意境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五代和宋、元,但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山水画创作已经从地图制作式的幼稚阶段,跨进了讲“实对”,重“写生”的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了实境的描绘,并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和艺术创作旨在“畅神”、“怡情”的思想。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后来传统绘画犟调意境构成的先导,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宋、元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文人画家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以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的提出,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针对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论,对绘画中意与境的涵意和相互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情景等问题,亦即意境的表现问题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为此,传说美术所犟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绘画是通过塑造直观的、具体的艺术形像构成意境的,为了克服造型艺术由於瞬间性和静态感而带来的局限,画家往往通过富有启导性和象徵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显示时间的流程和空间的拓展。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虚实处理、计白当黑、意象造型等,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时空境象而采取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像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像蕴含著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境的最终构成,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创作是将无限表现为有限,百里之势浓缩於咫尺之间;而欣赏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於咫尺间体味到百里之势。正是这种由面到点的创作过程和由点到面的欣赏过程,使作品中的意境得以展现出来,二者都需要形像和想像才能感悟到意境的美。
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因素,但意境中的情须是蕴理之情,是特定时代精神的折射;而景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包括著能够触动人们情怀,引起生活回忆的场合、环境、人物和事件,这样才能使作品的意境在欣赏过程中得到社会心理上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