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的《底层逻辑》是我2022年正式读完的第二本书,润总是得到《五分钟商学院》的主理人,咨询公司的创始人。他和罗振宇一样,是个读了许多的书、每年坚持在做年度演讲、一直对各种变化保持着关注且有自己洞见的智慧之人。他区别于罗胖的是,因为他的专业和工作背景,他在对于商业大势、商业模式和逻辑有更为深刻的见地。
贝索斯说过一句话,很多人关心未来十年会有什么变化,而我只关心未来十年有什么是不变的。
《底层逻辑》这本书就是教人看透本质,想清楚什么东西是变化的,以底层逻辑去评价具体场景,用方法论去生成具体方案,这才是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底层逻辑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像刘润在书里说的:底层逻辑来源于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
和朋友向日葵**年前小聊时提到了这本目前本年最爱书籍,昨天她转给我瑞华技术部大神陈亦蔚版主对于《底层逻辑》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陈版认为这本书结构过于松散,的确这本书是润总公众号里面写得最好最有价值的一些文章的合辑。但我觉得这本书形散但神不散,他把他在《5分钟商学院》中讲述的底层逻辑的内容做了总结,从是非对错、思考问题、个体进化、理解他人和社会协作5个方面不同角度讲述了他所思考的世界底牌,本质和底层逻辑是什么。
润总说:“底层逻辑”并不局限于商业世界,希望读者在看到千变万化的世界后,依然能心态平静、不焦虑,能够通过“底层逻辑+环境变量”不断创造新的方法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始终如鱼得水。
这是一本价值观输出的书,刘润的价值观我都很认同,甚至时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像是久逢知己一般:我就是这样想的,原来有人想得和我一样还总结得比我到位!
借鉴陈版的读后感,对于润总的这本书我不能做到一篇读后感囊括全书精华,只能取一些对我极有启发的观点,剖析一二。
一、人脉的本质是给予价值、平等交换
人脉不是能帮助你的人,而是你能帮助的人。
一直觉得自己本质是一个内向的人,在人多的地方会不知道要说什么、怕说错话做错事,精神容易紧张,自己独处时能获得更多的能量。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一边听着别人说情商人脉比技术能力更重要,一边焦虑的不知道要如何去提升自己的人脉,或者说是宁愿花时间在技能的提高也不愿意花时间在效率低下的所谓多认识人上。
隐隐地觉得哪怕见过再多牛逼的人,有他的****,但如果你和他不是一类人,没啥共同兴趣爱好,认知不在同一频道上,人家未必会帮你,有时候也不知道要怎么帮到你。
我的微信朋友里面,最牛逼的人有两个,一个叫李彬,一个叫郑学定。
我买李彬的注会网课,问过他问题,在微信语音听过他的答疑,在迷茫的时候收过他的鼓励,我看着他的BT教育从0成长为现在最好的在线注会教育平台。我认识他,但他的牛逼是他的,在我能和他交换价值之前,他的牛逼与我无关。他是我的老师,不是我的人脉。
郑学定是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他来我的母校做过演讲,讲述他在审计职业道路上的故事,读研时听到的大咖演讲给我种下了希望有一天能参与行业规则制定的小小梦想。毕业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微信上求助于他,希望能谋求一个审计助理的岗位,他顺口应承,转头没了后文。当时的我,对于团队不缺人手的他来说,没有可以交换的价值,就算他帮我谋得一个岗位,他还是那个牛逼的合伙人,与我无关。他是我的校友,不是我的人脉。
我的第一份工作,老板的女合伙人彭总和我说过一句话,你要认识一批能和你一起成长的优秀年轻人。
当时虽不知道这句话对在哪里,但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便一直记到了现在。6年过去了,我参加集团培训认识的同学们,我的前同事、同学里一直和我保持着联系的人,许多都非常地优秀,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和他们时不时小聚,交流情感、工作、学习,互相交换情绪价值、陪伴价值,一起成长,这些人才是我最宝贵、质量最高的人脉。
经营人脉,始终要保持的一个基本心态:毫无保留地把你的价值付诸别人身上。一个优秀且有价值的人,自然会吸引其他优秀且有价值的人的认可和帮助。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
二、心态高过云端,姿态埋入地底
这句话和爸爸从小教我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一个道理。
要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同时保持敬畏心和谦卑的姿态。
正如禅宗里一直提到的,不要有分别心。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三、如何防止注射式洗脑
一句话加上“为什么”这样一个句式,会天然地让听者走向回答这个问题,而不是先反思这个为什么后面的预设是事实还是观点?
为什么新同事是个职场巨婴?
当问出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很容易陷入抱怨都是别人和环境的错。
而如果跳出为什么来看“新同事是职场巨婴”这个判断是否是事实?是不是自己的沟通能力、领导力有问题,没有给出恰当的指导和正确的引导?
永远把关注点先放在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多想想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想要试图改变自己根本无法改变的。
有效防止注射式洗脑的方式是跳出“为什么”来看问题,先判断前提是否为事实,再判断原因。
四、时代、战略、治理、管理
时代大于战略,战略大于治理,治理大于管理。
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选择大于努力,运气又比选择更重要。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看清时代发展的方向,顺势而为,找准方向是第一步。
战略是在时代的趋势中找准自己的定位,选择好自己未来五到十年努力的目标,这是第二步。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找到并利用自己的战略势能,比战术上的勤奋重要很多。
论语里面有句话,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讲了这四个层次:知(智),是做事的能力;仁,是做人的素养;庄,着重于如何做领导;礼,强调了文化。以上四个层次,诠释了管理者不断进阶的过程:首先,管理者要能够建立信任;其次,仅仅建立信任还不够,还要建立团队;再次,建立了团队以后,还需要建立体系,靠体系让团队有序地进行;最后要建立文化,这意味着企业依赖文化,依赖大家对一件事情的认同度来做事。
一个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管理者,是因为他比整个团队的其他人多了一些智慧。而我自己要想提高自己的领导力,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智慧,除了基本的管理能力,对于时代、战略和治理也要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在多想的同时要多读书,避免进入杨绛先生说的“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想得太多,而读书太少”的误区。
五、世界三大法则: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遍法则
这个世界三大法则源自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这一部分。对不同的人要在不同的法则里去和他交流,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如果你遇见一个野蛮人,他毫不讲理,用自然法则沟通。如果在一个组织里,用族群法则,遵守规矩,利用规矩。如果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沟通协作,用普遍法则,找到彼此的共同点,而不是挑战别人的立场和信仰。
有一次去禅修时,师父在答疑时说道:入世则用入世法,出世则用出世法。我理解的是,入世想用出世法的话,容易碰钉子吃瘪,入乡随俗是最为顺遂方便之法。和润总说的在不同的情境下采用不同的法则是一个道理。
六、结语
普通和优秀的差距,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表达同样一个意思,想要达到同样的目的做成同样一件事,但效果却完全不同。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教父》里有句台词:”花半分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刘润是个能看透本质的人,也试图通过他的课程、公众号文章和书籍来教会更多的人去习得看透本质的能力。
但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同样的学生上同样老师的一堂课,能学到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吸收好效率高,有的天分差效率低。笨鸟就要多飞,用重复刻意练习去习得能力和智慧。
《底层逻辑》对我而言将会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
一、李云雷与底层文学
李云雷是中国“底层文学”的命名者,也是从事“底层文学”研究和评论的开路先锋。2005年,自从曹正路的《那儿》引起文坛广泛关注并展开讨论开始,李云雷便有意识地对表现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打工青年、地摊商贩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真实生存状态和思想情感的创作作品进行热情而不失学理深度的分析,联系了一大批从事底层书写的作家,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文章。同时,他的课题“新世纪底层文学现状与分析”获得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资助。这说明在国家学术层面,他的“底层文学”研究受到认可与支持,也是他在这个领域勤勉垦殖的一种动力,至少是一种激励。十年来,李云雷的底层文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出版《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重申“新文学”的理想》《新世纪“底层文学”与中国故事》等著作,这些著述成为研究底层文学的重要入门书、参考书。
自然,随着“底层文学”研究在学界流行开来,并逐渐成为一种巨型话语,学界对它的讨论和争议自然也多起来。比如,有人提出,你研究“底层文学”采取何种立场?还有人尖锐地指出,你的“底层文学”相对应的“高层文学”是什么,在中国现实土壤中,是否真的存在一个特别的“底层文学”?还有人善意提醒,你强调“底层文学”,是否与当前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流思想相抵牾?应该说,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学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质询与讨论,话题就不会深入;没有严肃的对话,理论的生命就不会长久。
面对“底层文学”研究与批评的一些难题,李云雷不畏艰难,以他的睿智和韧性,不断开拓和深化着他的研究。尤其对上述的疑惑,甚至发难,李云雷都通过大量的评论文章,细致而周延地一一予以说明和反诘,把问题的实质解剖开来,又用一个个生动的文学个例和不断发展着的文学现象作为论据,阐释着、丰富着、发展着“底层文学”的理论主题。这些文章散见于上述三本书,此处不再赘述。但我这里着重谈到的是,李云雷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去实践自己的理论发现,知行合一,修辞立诚,他最近出版的小说集《再见,牛魔王》不只是他个人创作的成果体现,还是中国底层文学实践的一项重要收获。
《再见,牛魔王》收入了李云雷近段时间集中写作并在全国重要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的约20个短篇小说。小说题材比较集中,每篇都是以回忆与温故的笔触,对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尤其是读小学和中学时期故乡的人、事、情、景,乃至风俗与习惯、家族与社群、命运与抗争、过去与现实等方面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细细描摹和认真回味。从表面看,这些小说是以“忆故乡”的题材形式展开的,集中书写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乡村生活和人物命运,似乎“怀旧”的意味比较重。但若仔细琢磨,这些短篇小说都不简单:表达的主题更复杂,展现的视野更开阔,思考的问题更尖锐。如果说,李云雷的这批小说属于“底层文学”范畴的话,那么他的这一写作实践却展现了一种新的“底层叙事”的可能性,那就是超越了集中写苦难、写悲伤、展示伤口的文学书写,也超越了那种通过描摹底层艰辛试图找寻社会断裂和体制弊端,进而寻找政治解决良方的小说写作,更超越了多数底层文学作家的精英姿态和试图对底层大众进行启蒙的思维方式。李云雷的小说把底层当作一种精神原乡,一种文化资源,一种思想方法,与当下思潮进行紧密对话,对时代弊端提供校正方向。
那么,小说是如何呈现这些复杂而丰富的主题的呢?
二、“逆启蒙”话题与底层体验
谈及李云雷这部小说集的主题丰富而复杂,是指其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特定的题旨意向,并不完全相同。比如《界碑》讲述了人与人之间因为时空错置而产生不同的命运,心与心之间的“界碑”,远远大于空间意义的界限。《梨花与月亮》包含一个爱情主题:社会地位永远是爱情的篱笆,不管什么时代。《乡村医生》是一个关乎伤痛与治疗的故事,医者本身也许更需要疗救。《纵横四海》写了一伙社会强人的兴灭更迭,讲述适者生存的社会法则在乡村如何呈现。尽管每篇作品思想内容各不相同,但纵观近20个短篇故事的总体意趣和主题脉络,我们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话题,那就是面对乡村社会的逆向启蒙,或者干脆就叫做“逆启蒙”。
所谓“逆启蒙”,是一种对知识分子启蒙话语的反思与矫正,对进步与落后、科学与愚昧、现代与前现代二元对立思维和线性进化论的反拨与调适。在启蒙时代,知识分子总是站在时间之箭的前端,站在拯救芸芸众生的精英立场上,用文明与科学话语对广大群众进行说服与教育,期望建设一个符合现代标准的社会体系。而“逆启蒙”是对启蒙话语的一种超越,站在“逆启蒙”立场的知识分子面对广大民众,不但没有多少优越感,反而对自己脱离土地和大众所产生的那些所谓的高级思想与趣味进行再对比,再反思,然后他们惊奇地发现民间社会或者底层社会所蕴藏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基因,恰恰能够疗救知识分子身上的那些孱弱、虚无、自大、偏见等病症。“逆启蒙”是知识分子遭遇现代化困境之后,重新面向底层和大众寻找救赎与出路的自觉选择,是对精英文化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改造,是中国知识分子在新世纪面对种种精神难题和现实问题而做出的一种思想再解放、观念再转换、价值再选择。“底层文学”的倡立、兴起与繁荣,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这种价值转换的思想历程的具体体现。李云雷的小说集《暗夜行路》就是这一场“逆启蒙”运动结出的一个果实,具体剖析这个果子,从中可以看到新世纪以来文学和文化的某些变化和发展。
短篇小说《暗夜行路》似乎是一种暗示,或者是一种隐喻。小说叙述了两个读初中的少男少女在下晚自习课后结伴夜行回家,少女小霞教给少年唱苏联歌曲,少年给少女讲岳飞、马克思、列宁、 、鲁迅等伟人故事,以驱赶走夜路的恐惧。多年之后他们在伦敦相遇,而此时少年已经成为一名研究底层文学的学者,而少女则是一位从事社会运动的马克思主义者,两人谈及小时候在乡村小路上骑自行车夜行回家的经历,一起参观海德公园附近的马克思墓,唱起“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 ,迷路时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照路程……”这篇小说叙述很平淡,表面上描写的是少男少女行夜路萌生情愫,几十年后再次重逢的浪漫故事,但其实它并不落俗套,小说的思想主题奇崛而动人。这个不到万字的短篇包含了巨大的历史容量,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新世纪的今天跨越几十年的社会变迁和国际风云,涉及了中国改革开放、苏联解体、共产主义运动落潮等大事件。这是一个“寻路”的主题,它通过一对男女的暗夜行路的经历,通过伦敦奇遇,实际在探讨国际共运陷入低潮之后中国和世界如何发展前行的问题,以巨大的时空跳跃,为这一宏大的思想主题在短短的篇幅中的有效呈现铺设了合理而自然的叙事通路。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发展主义”的魔咒使之产生许多棘手的问题,如分配不公、生态恶化、精神滑坡、信仰缺失等,而知识分子秉持的现代性话语也趁机与“发展主义”合谋,助长了上述这些问题的发生发展。在这个背景下,“逆启蒙”思想的兴起,起到了质疑和反思“发展主义”现代性话语的作用。《林间空地》讲述的是村庄外面一片巨大的树林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游戏玩耍的美妙场所,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那片树林遭到了砍伐,林间空地成了蔬菜批发市场,被一座座钢筋水泥浇筑的二层小楼占据。《林间空地》写得很美,很诗意,有点像张炜《一潭清水》的意蕴,但比《一潭清水》反思的问题更复杂,更迫近。小说结尾写道:“在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幻中,那片林间空地,老槐树,小水潭,采蘑菇和木耳的时光,或许只是一个脆弱的梦,纵使这个梦在宇宙中渺若微尘,在时间长河中稍纵即逝,却是我在这人世间最值得珍爱的……在乌云的上方,我看到那条小青龙腾挪跳跃,穿越云海,正在向我飞奔而来。”这是作者的美好愿景,而美丽乡村遭到城市化的大举破坏仍在继续,自然,现代性对整个人类的侵袭也在继续。小说在这片诗意的林间空地里对此进行深深的反思。
与歌颂改革的文学作品相对应,“逆启蒙”主题则是对改革话语保持一定距离。《三亩地》中的二礼是地主的孙子,他是改革能人,头脑活络,会做生意,发家致富之后,念念不忘“恢复祖业”,就是把他们家在土改中被充公的叫做“三亩地”的土地重新要回来,后来他终于得到了那块土地,并在上面盖起了别墅。而当年主持土改的村支书占理大爷成了为二礼别墅看大门的“门房”。告别革命之后的新世界,无非是一个反复颠倒了的历史,“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之后,再颠倒一下,这是改革的真实后果,也是“逆启蒙”思想进行历史反思和文学书写的逻辑起点。因此,像《三亩地》这样的小说充满了历史感,同时与现实矛盾直面对视,相向而行。
李云雷的小说之所以有历史穿越性和现实介入感,不只是来自学者和评论家的理论视野与在这个领域的常年垦殖,而更多的还是源于他丰富而细腻的底层体验。对一个作家而言,底层体验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也不是纯粹的感官积累,而是情感与理性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审美经验。李云雷已经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学者,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但他从不据此站位就高,居高临下。相反,从小说文本来看,对于故乡而言,叙述者“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漂泊者”,而作为底层的乡村则具有归宿和家园的功能。“漂泊者”的无根感和无力感在故乡面前,是一个被接纳和被救赎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角色。在此,底层体验成为回归本真、反观自我、审视现代性弊端的一个重要向度。
在《富贵不能*》中,小说披露了从农村进入城市一代知识分子的困惑和感觉:“我想,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是因为我挤上了独木桥,从乡村跨越到城市,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新的结构。是的,这是一个新的结构,我们这些乡下人涌向城里,就像城里人涌向国外一样,我们都在向中心靠拢。这好像是一个螺旋形的多层次中心的结构,我们被分置在不同的层级。多年之后,当我在纽约的中央公园和第五大道漫步时,我隐约有一种处于世界中心的感觉,那时候想起北京,似乎也是一种偏远又落后的感觉,就像我在北京想到家乡一样。而当我在那里想起家乡,就更偏远而又偏远了,似乎那是遥远的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个小地方。”但最终他还是清醒过来:
我在大洋彼岸醒来,正是午夜时分,透过厚重的窗帘,可以看到一镰弯月正悬挂在夜空,散发出清冷的光辉。在那一刻,我感到一阵凄凉和恐慌,我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北京,想起了我的人生足迹,我自以为在追求美好生活,却好像离自己的心越来越远了,我自以为置身于世界中心,却离家越来越远了。或许真正的我并不在这里,真正的世界中心也不在这里,我走了一条很长很远的路,却并不知道自己真正要到哪里去。那天晚上,我在那所著名大学宿舍的阳台上抽了几根烟,眺望着浩瀚的银河,也眺望着心中的故乡。
由此可知,李云雷的底层体验就是在思考与深究城市/乡村、中心/边缘、文明/蒙昧之间的巨大落差中形成的。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按照现代知识分子惯常设定的逻辑线索去想象中国,而是尊重自己的底层体验,顺从自己的审美感受,敞开自己的心灵之窗,满怀深情地书写自己心目中的乡村,构建起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逻辑关系。
三、絮语体叙事的写作优长
就小说集《再见,牛魔王》而言,丰富的主题却包蕴在“单纯”的文体形式中。李云雷的小说都不以复杂的结构、华丽的语言和诡异的叙事取胜,其成功之处恰恰在于文本的朴实无华、思想感情的真诚流露,以及那极富魅力的絮语体文字。“单纯”的叙事,对应的是淳朴的乡村;“絮语”实际是一种深情,一种爱的表达。
罗兰·巴特的《爱情絮语》创造了一种介乎散文与论文之间、既有理性表达又充满强烈艺术感受的新文体。李云雷的小说也创造了一种类似于《爱情絮语》的文体,其特征是以叙述性文字为主,叙中有议,以唤起乡村体验为主线,对某种相关意象不惜笔墨,反复皴擦,形成影音环绕绵绵不绝的叙事效果。小说基本上以“那时候”起头,构成一种回忆与追溯的叙事基调,引出后面和缓优游、滔滔汩汩的故乡旧事。
举几个例子。《织女》开头是这样的:“那时候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织布,我家里就有一台织布机,全是木制的,平常摆放在东屋里,要织布的时候才拾掇干净。”《纵横四海》以这种笔调起势:“那时候我也参加过黑社会,或许也不能叫黑社会,就是一帮人在一起瞎玩,瞎混,说起来也算是一个小江湖,我和二猛、小东……”《小偷与花朵》这样开门见山:“那时候的小偷,也都很讲规矩,从来不会在自己村里偷东西,要偷东西,他们就趁夜黑风高,跑到别的村里去偷,如果有小偷在自己村里偷,那是最让人看不起的,要是被村里人抓到了,非要被打个半死不可。我们村里的小杰就是小偷……”《乡村医生》也是以“那时候”作为开端:“那时候我们村里两个医生,一个是顺德爷爷,一个是铁腿他爹。顺德爷爷在后街,铁腿他爹在前街。顺德爷爷年龄很大了,胡子白了,走路佝偻着腰,拄着一根拐杖。据说……”
应该说,“絮语体”叙事不是李云雷刻意为之,而是他经过多年的写作实践已经形成的写作习惯,或者说是他的独特风格。一个作家达到成熟的标志,按照陈忠实的说法,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从这个小说集来看,李云雷已经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找到自己得心应手的写作规程,就是这个所谓的“絮语体”叙事。任何写作形式都是为写作内容服务的,反过来,找到某种写作形式,或者说某种写作习惯一旦形成,也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写作优势,成为作家破解写作困境的入口,长驱直入地进入写作的最佳境地。
概括地说,李云雷的“絮语体”叙事方式至少有两种写作优长。首先,方便小说很快进入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集中展示某种叙事要素,不断强化和渲染某种情绪或知识,很快引导读者进入小说设定的艺术情境,受到感染,引发共鸣。例如,《红灯笼》的第一自然段,从“那时候俊江大爷最吸引我们的,是他会扎红灯笼”开始,直接叙述主人公俊江大爷扎红灯笼的手艺和技巧,不厌其烦,甚至事无巨细地叙述扎红灯笼的细节、程式、效果,以博物志式的手法展示一种手艺的生命,令人叹为观止。这种绵密而细实的叙述自有一种魅力,使得整个小说具有厚重的文化感和时代的沧桑感,为主题的展开提供了稳妥的文化基石,也使得小说有一种醇厚绵长的后劲。
其次,节约叙事成本,不用过多纠缠故事情节,增加小说容量,使得主题意蕴更加丰富。絮语体小说主要依靠叙述语言呈现文本关系,省却过多的描写和对话;又因为叙述绵密,便不显得细节干枯和过分简练,在较短的篇幅内,可以容纳较大的社会容量。李云雷的短篇小说大都控制在八九千到一万字左右,包含的内容大多跨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需要作者有极强的艺术概括力和题材操控力,不然的话,小说要么结构散了架,要么无血肉只剩下筋骨。比如《双曲线》只用了九千多字,就把一个时间跨越二十年、空间相隔两大洲的男女情感暧昧的故事讲得跌宕起伏、有声有色,还包括一个开发性的结尾,实在是借助于作者看起来啰嗦絮叨,其实颇得“极简主义”真谛的叙述技巧。
2017年9月于京北回龙观
底层人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底层人
作者:静如初
插序
更新时间2011-4-21 21:41:01 字数:349
我的故事突然讲到这里,我竟分不清,冯平内心里的矛盾,我开始习惯在打开电脑时,喝不多的酒,抽上几根烟,我在这种矛盾中,慢慢的体会冯平的心情,说不清的纠结,面对生母的爱,面对这样的家庭。我开始在习惯了酒精中麻醉自己,我失去了言语的功能,只能用苍白的文字说着感情渐浓的故事,仿佛我在冯平的故事里不能自拔,我要的是故事还是感受,我想我写的只是心情,关于理想与家庭,爱情,还有那残破的梦境,是的我只能这样,沉溺而亡,我渐渐觉得我所有写出的东西它早已不再属于我,它只属于我写的生活,还有我,在故事里走不出来,我不再需要音乐来陪伴我找寻某些东西,是在尼古丁的麻醉下,告慰那些曾经为了生活的创伤。不是我赋予故事的文字,这些东西早已存在,只是在我的心里,牵着我赋予我写的能力,开始转达来自生活的疼痛,沉迷而且堕落。)
第一章第一节 对的地点的的人
更新时间2011-4-6 20:55:23 字数:3924
“冯平你要不要我。”女孩凄厉哀婉的声音在平静的旅馆门口有种说不出的力量,就像撕破了夜的喉咙。略带醉意的冯平不知所措,他甚至找不到安慰的话,特别是在这样的夏夜,特别是在高考成绩的下发通知当天夜里。他越发的不知所措,看见静薇眼中噙满的泪水,他被这样的醉话打动了,心底早有的防备彻彻底底的垮台了……
冯平伸手想替他擦干眼泪,显然静薇误解了他的意思,她……
沈从文的《泥涂》所表达的情感是十分丰富和复杂的。以下是几个可能突出的方面:
1 对底层苦难的深刻关注:沈从文通过描写湘西底层人们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阶级差异的关切和痛心。他的笔触深入到那些被忽视、被压迫的人群中,呈现出他们的苦难、挣扎和无奈。
2 对人性的思考:沈从文在《泥涂》中呈现的人性,是他在探讨生活态度和理想的一部分。他通过泥涂中所描绘的人物,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性的思考,这种理解可能包括对生命的坚韧、对尊严的维护、对爱的渴望等等。
3 乡土情结:沈从文对湘西的描绘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情结。他对湘西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都有深入的描绘,这既是他对故土的眷恋,也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热爱。
4 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沈从文在《泥涂》中呈现的苦难和矛盾,是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一种反思。他通过泥涂中的故事,试图呈现出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贫穷、压迫、不公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些问题的关切和思考。
总的来说,《泥涂》是沈从文对湘西底层生活和人性的一种深度探索和表达,其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理解、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想了解一些世界古今梗概,可以读读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文化史》我觉得挺好看的,而且不枯燥,这是我们的教材但我总把它当读物看。《西方的智慧》《写给大众的西方哲学》《战争论》(应向世界历史进程的书)这几本书我都看过挺不错的,最重要的是不枯燥。浅显的世界史还是看看现在的中学历史书吧,挺概括的。 外国幻想小说《古楼幻影》真得很不错噢。 心理学方面的书可以看看中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学的故事》从故事中学到心理学知识,挺不错的,不枯燥。或者现在关于心理学的杂志也挺好的,只是具体的名称不记得了呵呵。
不愧是央视推荐,这8本书值得一读再读。
心有雷霆面若静湖,这是生命的厚度,是沧桑堆积起来的。——麦家《人生海海》
《心安即是归处》
本书旨在阐释先生的生命智慧,从谈人生的意义到分别谈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跟大家密切相关的生命话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愿我们能了悟人间万相的本真,拥有应对世事的智慧。万事安然于心,从容而行。
《岁月忽已晚,灯火要人归》
精选丰子恺40篇与家庭、儿童、成长、美育有关的散文,分为“做父亲”“天真世界”“家人和乐”“认识世间相”“美与同情”五个章节,文章铺述着丰沛的温情,用艺术吟咏深沉的人间情味,体现了丰子恺作为一位擅于捕捉和欣赏孩童世界的父亲,所给予孩子的关于“美”与“情”的独特家教。
《活着》
《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人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一生,亦将中国大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凝缩其间。《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讲述了一个人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人生如海,总有阴冷暴虐的水域,也有轻柔温暖的洋流。
“生活摧残了他,但也让他穿越了生死恐惧和世态炎凉,变得大彻大悟,笑傲江湖。”他知道怎样在风光处耀目,也知道怎么在卑贱中自处。
《正是橙黄橘绿时》
生活或许没你期待的那样好,但也不全是你以为的那样坏,吃一顿美食,种一株花草,读一本小书,听一段音乐,学一样技能…生活的诗意未必在远方,珍惜手边的每一寸光阴,都有可能结出丰硕喜人的果实。
愿你爱这生活,更爱自己,笑着走路,享受人间,把那平凡的时光,活出“橙黄橘绿时”的味道。
《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的庇护所。
《人间草木》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写他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虫鱼的经典散文集,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名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
这是一部写给所有文学爱好者的最珍贵的名家经典作品,本书通过精选汪曾祺先生的多篇经典散文,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堪称当代小品文的经典,让读者足不出户便能领略一代散文大师作品的风采。
《一句顶一万句》
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统治着一个富裕的国家。有一次,他到一个离王宫很远的地方旅行。回到王宫后,他不停的抱怨脚非常痛,他以前从未走过那么长的路,更何况他所走的路异常崎岖难行。
于是,愤怒的国王向天下发布诏令,让百姓用皮革铺好每一条道路。显然,这要用掉无数张牛皮,花费巨额的金钱这时,一位大臣冒着触犯国王的危险进言到:“陛下,为什么要花那么多不必要的金钱呢你何不剪一小块牛皮包在自己的脚上呢”听了大臣的话,国王很惊讶,但略加思考,他就接收了这个大臣的建议。
皮鞋就这么诞生了,国王为自己做了一双厚底牛皮鞋。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我们一在改变世界,但有时候更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内心。
人人都想改变,改变意味着什么你们真的了解吗?让我们从《了不起的我》这本书中去寻找答案?
作者陈海贤,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拥有13年心理咨询经验,接待过6000多位来访者。曾在浙江大学心理中心任职,期间开设“积极心理学”通识课,颇受欢迎。
当我们对现实感到不满意的时候亦或者觉得痛苦迷茫、碌碌无为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改变。
于是我们为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改变方案,然后很神奇的我们感觉到内心的焦灼得到了一些平复,但是年尾回顾的时候,我们制定的改变方案依旧只是一份方案而已。不禁纳闷:改变为什么这么难呢?
改变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对改变不够了解。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意思就是想要打败敌人,我们就必须要足够了解敌人。同样的如果我们想要通过改变来获得不一样的生活,那么我们就需要对改变本身有足够的了解。
陈海贤老师在《了不起的我》中这样定义改变:“改变的本质就是创造新的经验,用新的经验代替旧的经验。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切身体验到它。如果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没有新行为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改变仅仅停留在想的阶段,确定好目标后就赶紧制定一系列的方案,制定了方案就满足了我们对改变的期待,也消解了我们对现实的不满和恐慌,于是我们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但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产生新的行为和经验,所以改变自然也就不会发生。
想要改变切实的发生,需要做出新行为形成新的经验,这个新的经验通过正强化的作用,让我们能够切实的体验到改变的好处,那么改变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知乎上有个帖子说的是“21世纪,副业是刚需吗?”
话题很热,下面回复的也很多,有许多人在帖子下面留言说自己也知道副业是刚需,但是自己本职工作忙,而且题主所说的副业方法对自己根本不适用,因为题主会的这些她都不会。
这些人想要改变却觉得无能为例,想要过与现在不一样的生活,但最后却依旧在原地踏步,终日惶惶虚度光阴。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阻止我们去改变呢?
《了不起的我》一书中借用了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的关于“大象和骑象人”的比喻来形容自我。
在这个比喻中将人的情感比作大象,而人的理智比作骑象人,那么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看似是在指挥大象,但和大象的力量比起来,骑象人的力量又是那么的渺小,如果大象想要往左,骑象人想要往右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一般就是以大象想去的方向为准。因为大象一般受到了被强化的经验支配。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
情感的自我是我们在改变路上的第一只拦路虎,只有我们了解了情感这头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去改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有一个朋友,从去年的时候就嚷嚷着要辞职,因为现在的工作基本是996,虽然工资很高,但是基本没有生活。但是直到今天她还在原单位就职。
问及理由的时候,她说自己从毕业开始就干的这个行业,想做其他的工作,担心自己不能适应,别人不会给她机会,或者重新找的工作没有这个好。
这个朋友之所以一直无法改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觉得自己没有选择,二是不想走出当前的心理舒适区。而这两点恰好是我们做出改变路上的另外两只拦路虎。
情感的大象,认为自己没选择,不愿走出心里舒适区,这三个拦路虎,阻碍了我们改变。
想要做出改变,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我们能够克服改变的阻力。克服阻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法来实现:
“我也想改变,可是我没有其他选择啊!”这是很多人害怕抑或拒绝改变时给出的理由。为什么会没有选择呢
一是很多人对于选择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只有比现在好的选择才叫选择,或者能达到理想效果的选择才叫选择,否则就是没有选择。实际上,在改变的路上我们从来就不缺少选择,当你放弃改变的方案的时候其实你就做出了一个选择,当你想要改变却不采取行动的时候你也做出了一个选择,甚至你告诉自己你没有选择的时候你也是在作选择。
二是因为有时候我们做出选择是需要代价的,而这个代价是需要自己负责的。如果你想要换一份工作,那么你就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如果你想要回老家发展,你需要放弃大城市的机会。所以做出选择有时候意味着我们需要跳出心理舒适区,需要对不确定的结果承担责任。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的选择逃避,把“没有选择”当做自己逃避的借口。
可是当我们一直告诉自己没有选择的时候,那改变就真的不会发生了。想要改变我们必须告诉自己改变的路上最不缺的就是选择,只要我们拿出勇气,找回对选择的控制权,那我们就已经走在了改变的路上。
小步原理指的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获得小的成功来积累经验的好处,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
情感的大象总是偏向于经验的好处,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让骑象人控制大象向前移动的话,我们就需要创造经验的好处,促使大象移动。
那我们又如何确实改变的第一步如何去走呢?《了不起的我》一书中给出了一种叫做奇迹提问的方法。通过假设目标实现了会发生什么事情来倒逼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整个过程,从而确定想要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步。
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再往前看和往回看时,看到的东西经常不一样。往前看,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上学的时候,每当我在宿舍无法静下心来学习的时候,我都会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学习,在这里我的学习效率和自控力比在宿舍的时候强上好几倍。
曾经有一个重要的考试,我担心自己半途而废就和认识的一群小伙伴组建了一个学习小组,每当我太累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看到一起的小伙伴那么努力就又找到了一些动力。
后来我知道这种图书馆的学习氛围也好,小伙伴之间的抱团取暖也罢,都拥有一种“场”的力量。这种力量会让我们在改变的路上坚持的更久,是我们完成改变的一大助力。
所以想要改变我们也可以刻意的培养一个“环境场”,一个心中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
比如你想要减肥就可以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做固定的减肥操,让情感的大象熟悉这样的节奏,那么以后每到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你就会自然而然的做同样的事情,把新行为变成新习惯,新习惯将会带来改变。
控制两分法原理指的是: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改变很难,那可能是因为我们妄图去控制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东西,比如市场环境、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种种意外等等。
所以当我们以改变为切入点,制定好目标后,控制两分法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找出哪些是我们能控制的部分,哪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部分,并且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但正如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一样,很多事情他是既有可以控制的部分又有不可控的部分,而控制两分法的第二步就是找出能控制的部分并做成计划,努力做好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