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过程包括什么?

心理过程包括什么?,第1张

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以知觉过程为例我们看到一个物体,先要用眼睛来接受来自物体的光刺激,然后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把光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从而察觉到物体;接着要将看到的物体,从它的环境或背景中区分开来,最后要确认这个物体,并叫出它的名称。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知)、情感过程(情)、意志过程(志),认知过程指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联系的过程,认识过程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发展的过程。心理是指人类在符号活动梳理的过程和结果。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现象、情绪和情感、意志。

1、认知现象:是人们获得知识或者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基本的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注意则是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特征。

2、情绪和情感:其过程是一个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例如,满意、愉快、气愤、悲伤等,它总是和一定的行为表现联系着。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不仅仅是认识它、感受它,同时还要改造它,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3、意志:为了改造客观事物,一个人有意识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式方法、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即为意志过程。

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包括人性、人格特质和性格素养(人格特质和性格素养属于个性心理)三个方面。

1、人性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包括人类先天的学习本能、心理成长与演变本能、趋利避害的本能等。

2、人格特质是指经遗传或身体生理变化而使个体或相应群体特有的心理特征特征,包括个体先天特有的气质、智力、体能等等。

3、人性和人格特质都是先天具有的或经后天成长发育自然生成的,而性格素养则就是指后天经人为及其相关的外界环境影响才会具有的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部分。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反映的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情感过程

情感过程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时候,基于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而在人的主体所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如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4注意

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因素的共有特性。

心理过程通常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知过程指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联系的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意志过程是人有意识地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一定目标的过程。

三者有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统一心理过程中的不同方面。

扩展资料

对传统心理过程分类的置疑:

传统的心理现象分类理论中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情过程和意志过程,但意志过程又是包含于心理学中狭义的意识概念之中的。

所谓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据此支配和调节自己行动、克服种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心理学狭义的意识是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心理活动的觉知与注意。

意识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  ,其中意识的自觉自知性产生了人期间性的欲望、需求、愿望等内在意向,意识的目的目标性是产生人的清醒、糊涂、注意力集中与分散等外在意识,而意识的能动性则才是支持在一定行为任务目标上使内在意向与外在意识能够相应结合的意志过程。

意识过程由于其能动性而包含了意志过程,所以心理过程更准确的分法应该是认识过程、感情过程、意识过程三分法。

参考资料: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个过程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一、意志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意志的重要特征是具有自觉目的性,而人们只有在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时,才能确定行动目的,并选定实现目的的计划和方法。列宁说:“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若没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意志行动也无从产生。其次,意志行动还要随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这也需要通过认识活动把握事态发展,分析主客观条件,以决定是加速意志行动过程,还是调整意志行动的进程和方向。再次,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而对困难性质和大小的估计,是离不开认识过程的。如果对困难的性质认识不清,严重性估计不足,就可能使人盲目地采取行动,付出了很多的意志努力却事与愿违,半途而废。

  意志对认识过程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离不开精细的观察、持久的注意和专注的思考,没有意志的参与,这些都是无法做到的。另外,在认识过程中常常还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也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认识过程中,一些意志薄弱、不能做到坚持不懈的人,学习和工作也缺乏成效,不能承担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二、意志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首先,情感过程推动或阻碍着意志行动的实现。积极的情感可以使人斗志旺盛,对人的行动起促进作用;消极的情感则会削弱人的斗志,阻碍人的意志行动的实现。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会含辛茹苦,几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则会不思进取,对教育教学敷衍了事,最后可能不得不离开教育岗位。当前很多家长强迫自己的孩子去学音乐或练体操,孩子以一种“不乐意”的情绪被迫去学,缺乏主动积极的意志活动的参与,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意志对情感也具有调节作用。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控制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我们说“理智战胜情感”,也是指在理智认识的基础上靠意志的力量去克服和抑制不合理智的情感。《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念师友之情,挥泪斩马谡;一个得悉亲人遭遇不幸的演员强忍悲痛,按时登台表演,都是意志对情感直接控制的例子。反之,意志薄弱的人常常受情感左右,或者是一次失败就情绪低落,一蹶不振,或者是难以控制不良情绪,导致背离理智的冲动行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04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