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查找孟效的诗,类似<游子吟>的.谢谢

我想查找孟效的诗,类似<游子吟>的.谢谢,第1张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

��阳光。

韵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1)开头两句是说杜鹃和猿的叫声并不悲切,但实际上在一般人听来,这两种百声音都是最典型的悲切之声,作者这样说,是使用烘托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下句所写砧声的悲切。(意对即可)

(2)主要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感情。听到度捣衣声,诗人想到故乡的亲人可回能也在捣衣,头发不禁为之愁白。进而设想这令人肠断的捣衣声,也许并不是为了捣衣,而是专门捣给游子听的,好让他早点回家。秋夜月下,一听一想,虚实结合,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无限哀伤。

一、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学说核心是"仁"和"礼",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简介,六艺城

二、《论语》:《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记载孔子(前551-前479)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

(1)《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与“礼”。所谓“礼”,指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其根本之点乃是尊卑、贵贱、长幼有严格规定的等级制度。孔子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认为君子应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强调“礼”,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巛颜渊》)的作用。所谓“仁”,他对于“仁”字有很多解释,其基本的意思是“爱人”,他说:“仁者,人也。”因此,他主张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他的“仁”,包含了一种要求把人当作人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由此出发,他要求对当时奴隶制的政治作些改良,从这方面看,孔子的关于“仁”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明的。当他把“仁”的思想具体化到君臣、人伦关系上去的时候,则又有了很大局限性。

但孔子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是行不通的,腐朽透顶的奴隶制,当时已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当时历史要前进,就要摧毁奴隶制;可是孔子却不认识这一点,因此他周游列国,而到处碰壁。虽然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积极态度是颇为感人的,但他在政治遭遇上确是一个失败者。他一生除了仅在鲁国作了几个月的司寇以外,只是以讲学授徒毕其一生。

(2)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1、译孔子语录

2、评析

孔子说:富与贵都是人们所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途径而达到目的,是不能接受的。贫与贱都是人们所嫌弃的,不用正当的途径得到富贵,是不能脱离贫贱的。君子抛弃了仁,怎么可能成名呢?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匆忙之时与仁同在,流离颠沛之时也必定与仁同在。

(评析)

过去许多孔子的研究论述中,普通认为孔子只推行仁、义,而反对“利、欲”。然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孔子认为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不舍去贫贱。取得富贵的手段正当与否,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则不择手段,为所欲为。凭本事通过个人劳动所得就是来路正当,所以孔子说替人执鞭的事他也干。以拍马钻营甚至坑蒙拐骗而取得富贵则是“不以其道得之”。所以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同行,必定有我的老师在那里面,选择他们的好的方面来学习,不好的方面(作为借鉴)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这样描述过自己:“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由于爱好古代文化,靠了勤奋和敏捷求得知识的。”他的学生子贡也说孔子并没有一定的老师,而是随处学习。“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孔子主动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他曾以郯子、苌宏、师襄、老子等为师,真正做到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唐·韩愈《师说》)。老子说:“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优点而学习,对照别人的短处和缺点进行自查,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短处和缺点,有则改之,无则警惕。孔子正因为具有这样的胸襟,所以,他才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说:一年里数九寒天最冷,这才知道松柏最后只受些凋落。孔子这句话是借松柏之性比喻君子品德,越是在艰苦的环境中越能显出君子的品德高尚。松柏永远不改变其坚贞,始终生气勃勃。有志之士在贫困的处境里,充分显示出他的坚定性,决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唐代诗人孟郊《答郭郎中》诗曰:“松柏死不变,千年色青青。志士贫更坚,守道无异营”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说:“松柏何须羡桃李,请君点检岁寒枝。”桃李以姣艳的颜色取悦于人,而松柏毫不在意。冬天的枝头,桃李已“戒旦零落”,而松柏依然苍翠如故。君不闻:“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正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有职位的人本身正直,这样,不发命令也能办得好事;有职位的人本身不正直,即使强发命令下属也不会听从。 !

孔子非常强调执政者自身的表率作用。《论语·颜渊》篇季康子问政,孔子说:“所谓政务,就是端正。”为政者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是自古以来统治者都须做到的一个治国原则。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统治者自身不正,反过来还怨百姓不听从命令,这时,国将不国了。正如《礼记·哀公问》中:“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与孔子的意思不谋而合。

3、补充《论语》名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三、孟轲与《孟子

1、孟轲(约前372—约前289),邹(今山东邹县)人,生活于战国前期。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战国中期最杰出的儒学思想家。相传他幼小时死了父亲,母亲悉心教导他学习,有“孟母三迁”和“”断机”的故事。

2、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在他的学说中,反对桀纣,不谈齐桓晋文,提倡仁政王道,反对暴力,反对不义战争。当梁惠王向他问齐桓晋文称霸之事,他不屑一顾,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避而不谈,表示对诸侯们争霸的厌恶。他要求统治者“省刑罚,薄税敛”,发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推恩爱民”,使民有“恒产”,给人民一个“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的生活条件,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他还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映了较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他对当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揭露深刻,批判尖锐,说他们“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甚至主张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应该杀掉象商纣王之类的暴君。这些思想,在我国古代是一种十分大胆、可贵的思想。

3、自学孟子语录

四、内容述评

孔子,以“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为人格修养准则,并进而在政治上提倡文教德化。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大力倡导“仁政”和“王道”,以养“善”为“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准则,并进而形成政治上的“民本”思想。应当说,孔孟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中,有许多可以继承的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

五四以来,“孔孟之道”遭到猛烈批判,实际上当时批判的锋芒主要不是指向孔孟的仁学,而是汉儒和宋代理学家借助儒家思想所发生出来的封建专制道统。汉儒通过独尊儒术,宣扬君权天授,把“绝对君权”天意化;宋代理学家则把高举“存天理,灭人于”的大旗,把人性钉死在一系列“吃人”的纲常上。这是封建专制主义对孔孟仁学的阉割,而不是孔孟仁学的罪过。

孔孟的这十二则语录,有一核心思想贯穿其中,那就是“仁”。在孔子那里,“仁”主要是做人的标准。《说文解字》:“仁,亲也。”《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实际上是把这种原本在血缘关系中已有的“亲亲”之心,发扬为普遍的人与人之间的仁心、爱心。他强调不能因为“富与贵”、“贫与贱”而“违仁”,提倡“杀身以成仁”,显然是把“仁”祟尚为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在孟子那里,“仁”主要是善政的标准。他提倡“仁政”、“王道”,实际上是主张用仁爱之心来治国平天下,将“爱人”演化为“爱民”,从而也就形成了他的“民本”思想。他强调“为民父母”、“与民同忧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贵君轻”,显然是把“爱民”祟尚为政治的最高准则。

不难看出,无论是孔子讲做人,还是孟子讲政治,都是以“仁”为出发点的,从做人到治国,仁爱之心一脉相承,这就是孔孟思想的仁学核心。这仁学的着眼点是人,是人的心性、道德,因而孔子和孟子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人格修养。孔子提倡“好学”,孟子倡导“养气”,都是重视人格修养的体现。在这十二则语录中,不仅讲仁、讲义、讲仁政、讲爱民是讲人格修养,其他几条,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松柏后凋”,“身正令行”,孟子的推善及人、“生于优患,死于安乐”,也都是在讲人格修养。可以说,在重视和讲求人格修养这个方面,集中了更多的孔孟思想精华。

五、艺术特色

一、深邃的哲理性

语录的基本特点是短小。短小而又要有意义,那就必须短而见深,小而有味,包蕴令人深思乃至惊醒的哲理内涵。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以小见大,体现了自然、社会、人生的普遍规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揭示了政治成败的根本原理;只要是为了真理,贫富不移,杀身成仁,不就是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吗只要是出于真诚,“为民父母”、“身正令行”为什么不可以作为当官的准则呢“松柏后凋”、“苦其心志”,恐怕是磨砺、培育真正能担负“大任”人才的必由之路。

二、语言的精练美

古人云:“通道必简。”这个“简”,就是精练的意思。深邃的哲理内涵,必须通过精练的语言凝结下来,方能成为上乘语录。这十二则语录一是将深远难尽之意溶化在生动的比喻之中,如“逝者如斯”、“松柏后凋”等。这类语录的突出特点,就是意理的疆界无边,张力极大,有发人邈思、含蕴无穷之感。二是将正反两个方面凝聚在简明的对偶句中,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思,死于安乐”等。这类语录的特点,在于正反对举,意理鲜明,双向道断,理在必然,从而强化了道理的全面性和精辟性。三是不论用什么手法和句式,都要尽可能地凝缩字句,使其像格言、警句那样简洁醒豁。

附[层次结构]:

这篇课文由十二则语录组成,其中孔子语录、孟子语录各六则。

孔子的六则语录大致概要如下:

第一则:不因富贵或贫贱违仁。

第二则:“三人行必有我师’,。语录中的后两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是“师”的两个方面,即一是从其善者,二是去其恶者。这精神已包涵在“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句中,因为肯定了“人人可师”,而人人又都有善与不善两个方面,那就必须既从其善又去其不善。“从其善”与“去其不善”都是“师”。故而“人人可师”。

第三则: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这是以河水的不停流逝为喻,彰明自然、社会、人生的普遍规律,无论运用到哪里,都有积极的认识和激励意义。

第四则:松柏后凋。当从“真金不怕火炼”方面去理解。

第五则:身正令行。如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六则:杀身成仁。这里当然要讲究“仁”的实际内涵。

孟子的六则语录大致可概要如下:

第一则:做官要为民父母。在今天,应从“公仆”的角度去理解。

第二则:推善及人,从“仁爱”到“仁政”。

第三则:与民同忧乐。后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四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这段话的论证逻辑是: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成败因素中,人和是关键;而“人和”的关键则在于“得道”。孟子的“道”,主要就是“仁政”、“民本”。

第五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百炼成钢”、“磨炼出人才”、“失败乃成功之母”,这都是符合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格言。

第六则:民贵君轻。

附[原文今译]

孔子说:“发大财与做高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但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应当接受。穷困与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但不是用正当的方法抛掉它,就不应当逃避。君子抛弃了仁德,以什么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不能瞬间离开仁德,仓促匆忙的时候一定要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要这样。”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一定有我可以师法的地方:选取优良的东西跟着学习,看到不良的东西则可以对照着改进自己。”

孔子站在黄河岸边说:“一去不复返的就像这流水啊,白天晚上都不停!”

孔子说:“年末天寒,然后就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了。”

孔子说:“他自身的行为端正,不用强迫命令事情就行得通;他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

孔子说:“有志之士和仁义之人,没有为了活命而损害仁义的,只有用自我牺牲来成全仁义的。”

厨房里有肥肉,马棚里有肥马,但老百姓却有饥饿的颜色,田野上有饿死的尸体,这就是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相互吞食,人们尚且对其十分厌恶,而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实行政治管理,却不免于带领着野兽来吃人,那他作为老百姓的父母体现在哪里呢?

敬重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敬重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天下可以运转在自己的手掌之中。

齐宣王在雪宫召见了孟子。齐宣王说:“有道德的人也有这样的欢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得不到这样的欢乐,就埋怨他们的君主。由于自己得不到欢乐就埋怨自己的君王,是不对的;但作为老百姓的君王而不与老百姓一起欢乐,也是不对的。以老百姓的欢乐为欢乐的人,老百姓也会以他的欢乐为欢乐;以老百姓的忧虑为忧虑的人,老百姓也会以他的忧虑为忧虑。以天下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的忧虑为忧虑,这样而不能统一天下的人,是没有的。”

天赐良机不如地形有利,地形有利不如人心所向。三里长的内城垣,七里长的外城墙,四面围攻它而不能取胜。况且四面围攻,一定会有得到天赐良机的时候,然而却不能取胜,这说明天赐良机不如地形有利。城墙不是不高,城池不是不深,武器和铠甲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也不是不充足,然而却不得不丢弃城池而逃跑,这说明地形有利不如人心所向。所以说:防民流失不能凭靠封地的疆界;巩固国防不能依恃山河的险要,威服天下不能仰仗兵革的坚利,得到人心者相助者多,失掉人心者相助者少,相助者少到极点,连亲戚也会背叛他;相助者多到极点,整个天下都会顺从他。让全天下所顺从的人,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君子常常不用作战,要作战就一定会胜利。

舜,是在种田人中发现的;傅说,是在筑墙人中发现的;胶鬲,是在盐民中发现的;管夷吾出之于家臣;孙叔敖出之于船民;百里奚出之于商人。所以说,老天爷将要降下大任务给这个人,一定先要磨炼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饿损他的皮肉,空乏他的身体,有意违背和扰乱他的所作所为,以此来启动他的心智,磨炼他的情性,增长他的实际才能。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取得教训。内心感到窘迫,头脑反复权衡,而后方能有所作为。表征于颜色,兴发于声音,而后方能表达明白。在国内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弼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来忧患,这样的国家一定会衰亡。这样就可以知道:生机来自忧患,死亡来自安乐。

人民最重要,国家在其次,而君王是最轻微的。所以,为老百姓所拥戴就可以作天子,为天子所喜爱就可以作诸侯,为诸侯所喜爱就可以作大夫。诸侯危害国家,就应当废旧而立新。

卷378_21 答昼上人止谗作孟郊

 烈烈鸑鷟吟,铿铿琅玕音。枭摧明月啸,鹤起清风心。

 渭水不可浑,泾流徒相侵。俗侣唱桃叶,隐士鸣桂琴。

 子野真遗却,浮浅藏渊深。

 卷378_22 答姚怤见寄孟郊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贤哲不苟合,出处亦待时。

 而我独迷见,意求异士知。如将舞鹤管,误向惊凫吹。

 大雅难具陈,正声易漂沦。君有丈夫泪,泣人不泣身。

 行吟楚山玉,义泪沾衣巾。

 卷378_23 答郭郎中孟郊

 松柏死不变,千年色青青。志士贫更坚,守道无异营。

 每弹潇湘瑟,独抱风波声。中有失意吟,知者泪满缨。

 何以报知者,永存坚与贞。

卷378_24 答卢虔故园见寄孟郊

 访旧无一人,独归清雒春。花闻哭声死,水见别容新。

 乱后故乡宅,多为行路尘。因悲楚左右,谤玉不知珉。

 卷378_25 汝坟蒙从弟楚材见赠,时郊将入秦,楚材适楚孟郊

 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汝水忽凄咽,汝风流苦音。

 北阙秦门高,南路楚石深。分泪洒白日,离肠绕青岑。

 何以寄远怀,黄鹤能相寻。

 卷378_26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孟郊

 梅尉吟楚声,竹风为凄清。深虚冰在性,高洁云入情。

 借水洗闲貌,寄蕉书逸名。羞将片石文,斗此双琼英。

 卷378_27 酬李侍御书记秋夕雨中病假见寄孟郊

 秋风绕衰柳,远客闻雨声。重兹阻良夕,孤坐唯积诚。

 果枉移疾咏,中含嘉虑明。洗涤烦浊尽,视听昭旷生。

 未觉衾枕倦,久为章奏婴。达人不宝药,所保在闲情。

 卷378_28 答卢仝孟郊

 楚屈入水死,诗孟踏雪僵。直气苟有存,死亦何所妨。

 日劈高查牙,清棱含冰浆。前古后古冰,与山气势强。

 闪怪千石形,异状安可量。有时春镜破,百道声飞扬。

 潜仙不足言,朗客无隐肠。为君倾海宇,日夕多文章。

 天下岂无缘,此山雪昂藏。烦君前致词,哀我老更狂。

 狂歌不及狂,歌声缘凤凰。凤兮何当来,消我孤直疮。

 君文真凤声,宣隘满铿锵。洛友零落尽,逮兹悲重伤。

 独自奋异骨,将骑白角翔。再三劝莫行,寒气有刀枪。

 仰惭君子多,慎勿作芬芳。

 卷378_29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孟郊

 百虫笑秋律,清削月夜闻。晓棱视听微,风剪叶已纷。

 君子鉴大雅,老人非俊群。收拾古所弃,俯仰补空文。

 孤韵耻春俗,馀响逸零雰。自然蹈终南,涤暑凌寒氛。

 岩霰不知午,涧澌镇含曛。曾是醒古醉,所以多隐沦。

 江调乐之远,溪谣生徒新。众蕴有馀采,寒泉空哀呻。

 南谢竟莫至,北宋当时珍。赜灵各自异,酌酒谁能均。

 昔咏多写讽,今词讵无因。品松何高翠,宫殿没荒榛。

 苔趾识宏制,沙潈游崩津。忽吟陶渊明,此即羲皇人。

 心放出天地,形拘在风尘。前贤素行阶,夙嗜青山勤。

 达士立明镜,朗言为近臣。将期律万有,倾倒甄无垠。

 鸑鷟应蟋蟀,丝毫意皆申。况于三千章,哀叩不为神。

 卷378_30 送从弟郢东归孟郊

 尔去东南夜,我无西北梦。谁言贫别易,贫别愁更重。

 晓色夺明月,征人逐群动。秋风楚涛高,旅榜将谁共。

古代诗词赏析方法

古代诗词赏析方法

学 古代诗词鉴赏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自从进入高考考查范围以后,它一直成为学生难以迈过的坎。究其原因,大体上来自三方面:其一,阅读量过少,体悟不够;其二,命题者命题概念上的混乱;其三,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鉴赏的方法。前两点暂不作讨论,本文单探讨鉴赏方法。鉴赏解读大体上可分四个部分:外部感知、象境体悟、技巧品赏和语言玩味。

一、外部感知

外部感知,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读题,识人,辨文,看注释。

1、读“题”

凡读诗,必须读全诗,即从题目入手,直到最后一个字,凡有注释的,包括注释在内。事实上,许多读者,特别是中学生,尤其是面对考题上的诗,往往只记住诗句,而忘了题目。殊不知,有些题目也是诗整体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丢了题目,等于给自己的理解设置了障碍,抛弃了对诗内容或情感把握的切入口。

因为题目往往含有可资我们理解诗的信息。例如,王维《过香积寺》,寺,特殊的地点,题目点明了地点,事情(“过”)。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既交待了季节、时间、对象,又表达了心情(“喜”)。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题目不仅交代了人物间的关系,同时,又叙述了情节(“见”——“别”),更重要的是描写了情感的不同特征(喜悦与哀愁)。面对这样的题目,纵然不读诗,也可以引发丰富的联想。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题目既明确了地点,一个富有历史厚重感的地点,又交待内容,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指向。

读题目,可以帮助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所抒情感的把握。

2、识“人”

这里的“人”,指诗人、叙述者和被叙述者(诗词中的主体对象)三者。

凡诗文皆有叙述者,相对于文而言,对诗的叙述者的辨识,对理解诗的情感内容更加直接。

诗的“叙述”者有两种形式:一处于诗的景物人事之外的叙述者,作者以旁观者或代言人的身份出现;一是置身于景物人事之中的叙述者。

处于诗的景物人事之外的叙述者,作为局外人,与诗歌咏的主体对象是分离的。例如,卢照邻的《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复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这首咏物诗,叙述者和歌咏的主体对象是分离的。叙述者是诗人,主体对象是池荷。诗句是围绕主体对象展开的,诗人的思想情感是依附在主体对象允许的范围内的。要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首先要解读主体对象。该诗写荷花的香艳,也写荷花担忧因秋风而过早的飘零。只有解读了荷花的这一形象,才能品味出诗人在诗中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情感。又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诗人与诗中的主体对象思妇也是分离的。诗句都是扣紧思妇写,诗人渴望和平的愿望,是通过思妇的思念丈夫(良人)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表现出来的。

置身于景物人事之中的叙述者,叙述者往往和主体对象合二为一。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登高》、陆游《书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等。这些诗词,都直接表露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我们读诗,就是与诗人的直接对话。

读诗,不应忽略叙述者的立场,这对鉴赏诗不无帮助。

另一个识“人”的含义,指对作者的认识。对作者的认识途径有二:一是调动文学常识记忆库中的知识储备,二是借助现场的材料——诗词后面的注释。了解作者,可以帮助我们解读他的诗,因为有些诗,作者抒发的情感往往与他的背景有关。

3、辨“文”

所谓辨“文”,指从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诗描述的内容各不相同,有山水田园的、边塞羁旅的、宫廷闺怨的、送别酬答的、咏物写景的、寄兴咏怀的,不一而足。

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辨认,有助于对诗歌情节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例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当我们得知这是一首咏史感怀诗,那么,我们就可以较容易地明了所写的史实内容:越王破吴凯旋,战士尽衣锦荣归,如花般的宫女挤满华丽的宫殿,真是荣极盛极一时。掌握了这一叙述情节,再与“只今”一句所写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就较容易把握诗人对盛衰的感慨。柳永《雨霖铃》,当我们获知这是一首离别词之后,我们同样可以比较轻松地掌握它的情节:一对恋人长亭惜别,他们缠绵留恋,无奈船夫催发,他们哽咽着离别,女主人公想象着情人的去处和途中的景况,并且设想自己日后生活的寂寞孤凄。明白了词的情节,就能进一步体会它所表达的情感。又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这是一首咏物诗,它的主体对象是“病牛”。当我们辨清了“文”之后,它的情节就很清楚了:病牛为人耕种,结果,他们收获了很多,而病牛自己却筋疲力尽,无人为他的老病衰弱而伤感;然而,只要众生能够温饱,他甘心情愿让病弱的身躯倒卧在残阳里。了解了情节之后,诗人的为民奉献的情怀也就从诗句中透露出来了。

辨“文”,对我们进一步赏读诗歌有一定的帮助。

4、看“注”

赏读诗歌,离不开注释。注释往往能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背景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有些注释还能替我们解释一些生僻难懂的词,介绍有关典故的出处和提示用典的意思。

高考中出现的鉴赏古诗词考题,它的注释更具实用性。它除了帮助考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外,还往往暗示诗的内容,或意境或其写作风格。例如,有一道高考模拟题是阅读两首诗,一首是朱余庆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另一首是张籍的《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考试的第一题是: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在这两诗后试题之前,命题者给出一个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两首诗都用了“比”这种写法,如果没有这个注释,许多考生恐怕看不懂诗的内容,更谈不上回答准确了。有了这个注释,就大大降低了答题的难度。又如2007年福建省的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的是宋朝谢枋得的《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有一道题是: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同样,命题者对原诗给出了两个注释: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佑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有了这两个注释,诗人所抒发的国破家亡之恨和决心学习梅花凌寒独开的不屈的斗争精神,就容易明白了。

二、象、境体悟

象境体悟,这是读懂诗歌无法回避的,也是鉴赏诗歌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品读意象和体味意境两个方面。

1、品“意象”

所谓意象,指含有作者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世间物象无数,诗人选此舍彼,或舍此选彼,完全是根据创作时内心情感和表达志趣的需要。在不同情感或志趣的导引下,就是同一物象也会选取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意象。例如,同是咏蝉,虞世南写:“垂绥饮清露”、“居高声自远”。骆宾王却说:“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位诗人都选取了露水和声响两个客观物象,但因为当时诗人的处境不同,情感有很大的区别。虞世南身居高位,以清高风雅自许,自负才华;骆宾王无辜遭诬身陷囹圄,含冤莫白。所以在诗中的意象完全不同:一是“清露”“声远”;一是“露重”“响沉”。又如,同是月,不同诗人笔下的意象也不同。王维说“明月松涧照”,刘禹锡感慨“淮水东边旧时月”,柳永却道“杨柳岸晓风残月”,李清照又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里“明月”、“旧时月”、“残月”、“月满”,都是根据诗人当时的心境选取的不同意象,传达的是诗人的情感志趣。

另外,有些意象,还有着传统的文化象征意义,它们的意义较为固定。例如,梅花象征不屈和高洁,鸿雁象征相思和信使,浮云象征游子或小人,梧桐象征凄凉和悲伤,菊花象征清高和坚强等等。如果,我们懂得这些意象的传统文化象征意义,对我们理解诗歌有较大的助益。就考试答题来说,帮助更大。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中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有“此夜曲中闻折柳”句,考题恰好考到了“折柳”二字,考生如果掌握了“杨柳”的传统文化象征意义,那么,解题就变得容易了。

意象,承载着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我们要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志趣,就要仔细品味意象和意象的含义。

2、味“意境”

意境,是择取的意象与灌注诗人情感的氛围共同营造的境界。营造意境是诗人表情达意不可缺少的手段。解读意境,就能把握诗人的情感志趣。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前三联选取十二个意象:秋天、日晚、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清泉、石上流、竹喧、浣女、莲动、渔舟。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和平、宁静、纯朴的生活环境,表现诗人乐于归隐田园生活的意趣,同时也从反面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生活的放弃。杜甫《登高》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联八个意象,展现了一幅深远空旷的深秋图景,与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共同营造了沉郁、苍凉、悲壮的意境,抒发了诗人那种忧时伤世,感怀自身飘零的深广无极的情怀。

意境,离不开情与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解读意境要从景入手,入景而悟情。例如,杜甫《江汉》的颔联和颈联:“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我们从“片云”和“孤月”入手,可以从它的无依孤独中把握诗的凄凉意境,悟得诗人孤苦无助的苍凉心境。从“落日”“秋风”中,可以体验到景物的壮阔境界,从而感受到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壮情怀。

意境的营造,是心与物的融合。解读意境,就能解读抒情主人公的艺术形象。例如,宋朝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诗人在这里营造的正是景与情会,心与物融,共同营造出孤冷寂寞的意境,塑造了主人公凄凉孤独、愁怨难眠的形象。

三、技巧品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表现手法、修辞手段、抒情方式。

1、理“手法”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渲染衬托、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诸觉结合、虚实结合等。

鉴赏诗歌,懂得它的表现手法,对我们深入解读它不无帮助。例如,《关睢》、《蒹葭》两诗的开头,《孔雀东南飞》起首两句,都是用的起兴手法。《硕鼠》用的是比的手法,把贪婪的统治者比作“硕鼠”。但是,诗中最突出的莫过于用赋的手法。赋,按朱熹的说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按如今的意思,近于描写(由于后面有关手法,都离不开赋,故此此处略去不述)。

渲染,本是画画的一种手法,指在画面的某一个地方,画家用浓墨重彩来突出它,就是渲染。就诗歌来说,本来一两句就写完的,诗人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描述。如《木兰诗》写木兰从军临行之前的东西南北市买装备就属于渲染;写木兰出征十年后回家时,爷娘姊弟的动静,也属于渲染。

渲染属于正面描写,衬托属于侧面描写。例如《陌上桑》第一节描写罗敷,先从正面描写她的美,接着从“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动作反应侧面衬托罗敷的美,并且比正面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衬托可分两种:正衬和反衬。正衬,是用程度不同的相同事物衬托。诸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以美衬美,以丑衬丑之类。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诗以“六宫粉黛”黯然失色衬托杨贵妃的千娇百媚。这里用的正是以美衬美的手法。柳宗元《江雪》,以鸟迹人踪灭绝,衬托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而这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衬托。诸如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都是用以动衬静的方法。

诗人有时为了能够更形象生动地再现现场的情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例如,动静结合: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甫“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王建“一院落花无客解,半窗残月有莺啼”。远近结合: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沈佺期“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柳宗元“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诸觉结合:王维《鹿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从听觉上落笔,后两句又从视觉上染色,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又如王维“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李贺“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刘方平“秋后见飞千里雁,月中闻捣万家衣”;杜甫“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刘沧“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有的综合运用多种手法:赵瑕“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诗人从远近两个角度选取画面,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表现主人公秋夜思归难眠这一情景。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句诗,景分远近,视有俯仰,听备急哀,动静相衬,多种手法错综。

对比手法,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例如,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全诗运用对比:“一粒粟”与“万颗子”,“无闲田”与“犹饿死”。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一联,句内各自构成对比,第二联,上下句对比。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花。”通过梦境,将现实的寂寞落魄与昔日的春风得意奢华形成强烈对比。又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尸骨”;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虚实结合,也是诗歌常用手法。例如,王翰《凉州词》,前三句诗极写军中将士纵酒痛饮的豪壮,属实写;最后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属虚写,它将眼前情状与战争的历史情景联系起来,留下一个巨大的空间让人想象,从而使诗歌的形象更为丰满,主题更加深刻。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前两句实写内心的愤慨和茫然,后两句运用比喻象征手法,形象地表现前途行路的艰难,属虚写。柳永《雨霖铃》,上阕实写一对恋人别景别情,下阙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良辰美景”、“纵有千种风情”,都是设想别后的情景,属虚写,它把主人公的痴情刻画到极处。

掌握了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我们解读鉴赏诗歌就容易许多。

2、懂“修辞”

古代诗词中,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形象,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用典等。

运用贴切新颖的比喻,能够加强诗的表现力,使形象更加生动。例如,杜甫写漂泊:“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写春汛、老眼昏花:“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秋娘写珍惜年华:“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益写受降城的优美夜色:“回乐烽前沙化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白居易写波浪写飞雁:“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李商隐写刻骨相思、坚贞爱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苏轼写云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写水波冲激:“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陆游写羁旅的飘泊沧凉:“蝴蝶梦魂常是客,芭蕉身世不禁秋”。范成大写打稻声音:“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文天祥写河山沉沦和自身漂泊无依:“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写自己忠贞:“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拟人手法,是诗词中最为常见的手法。它往往使所咏事物带上了情感,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例如,张说写秋风:“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李白写春风:“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写家乡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姜夔写池塘树木:“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张泌写月:“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杨万里写泉写树:“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陈与义咏海棠:“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还有整首运用拟人手法的,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晚春花木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同时将自己的褒贬寓于其中。

诗词中的夸张,可以把所歌咏的对象描绘得更生动、更形象、更有感染力。诗词中不乏夸张。例如,李白写行舟快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喝酒:“会须一饮三百杯”,“愁来饮酒二千石”。杜甫写洞庭湖的浩瀚:“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树木的高大:“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写公孙大娘舞剑效果:“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李贺写战争迫在眉睫,形势危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陆游写山河的辽阔雄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写“愁”,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水牵愁万里长”;李煜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陆游说“闲愁万斛酒不敌”;贺铸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用典,可以用简省的词句表达丰富的内容,常常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懂得诗词中典故的意思,就可比较容易解读诗句。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结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借《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意,懂得这个典故,就能领悟诗人反用其意,表达自己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李白《行路难》用了三个典故:姜太公磻溪垂钓后遇文王,伊挚将要受到商汤征聘时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经过,少年宗悫回答叔父问他志向时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三个典故表现了李白积极用世,对前途满怀希望的心情。

诗用典,词也常用典。例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用了三个典故:孙权射虎,汉冯唐持节云中重新起用魏尚,《晋书"天文志》传说天狼星“主侵掠”。苏轼借孙权表现自己的英武豪迈;借对冯唐持节的故事表达自己急切盼望重新被起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用“射天狼”,具体表现自己赴身疆场,杀敌立功,为国效命的爱国主义情怀。辛弃疾更是惯用典故,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了与张翰、刘备、恒温三人有关的三个典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与孙仲谋、刘寄奴、刘义隆、霍去病、廉颇五人有关的五个典故。我们在阅读这些诗词的时候,能够解读这些典故,就能够领会诗词的思想感情。

诗词中的修辞手法,除上述几种外,还有对偶、借代、反复、设问、对比等。

3、悟“抒情”

诗的本质是抒情的。只是抒情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间接抒情。

直抒胸臆,主人公的强烈情感在毫无掩饰的情景下直接表露出来。例如,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之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直接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坦白、执着、热烈、无所顾忌的情态。又如,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郑板桥“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姜夔“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些诗句,都是直接抒发情感的。

诗在直抒胸臆之外,更多的是采用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指诗人借助事、物、景、境较含蓄地表达情感。这样,使诗情显得更浓郁,更有感染力。间接抒情,最常见的是借景抒情。许多优秀的诗词,往往景语即情悟,寓情于景。例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出征,用杨柳表现依恋之意;写归来,用雨雪表现悲哀之情。戴叔伦《题三闾大夫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三、四两句借写日暮秋风吹动萧萧枫林来表现屈原的“怨”,表达诗人对屈原那深长的同情。李益“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王昌龄“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元稹“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姜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些诗句,都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古诗词中,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情景交融,虽有区别,但它的本质都是借景抒情,因此,我们在一般的诗歌鉴赏中,可不作细分。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描写景物,往往离不开情感,常常是因情取景,因情生景。我们在阅读具体的写景诗句的时候,要学会细细体悟诗句中蕴涵的情感,这有助于我们解读整首诗。

本文从外部感知、象境体悟、技巧品赏、三个方面,探讨了鉴赏古代诗词的一些方法。当然,对一首具体的诗词的鉴赏,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经常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这些方法,那么,对鉴赏古代诗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唐代孟郊《登科后》。得意:心满意足。疾:迅速。意思是:人到得意时满面春风,连骑的马都跑得那样轻快,一天就要把长安城内盛开的花看完。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出自唐代孟郊《赠别崔纯亮》。兰:兰花,有“香祖”之称。意思是:镜子虽然破了,依然不会改变其光亮:兰花虽然枯萎了,但其香气丝毫不会改变。

志士贫更坚,守道无异营出自唐代孟郊《答郭郎中》。守道:指坚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异营:另外的谋求。意思是:有志之士处于贫困的时候,其志向往往更加坚定;真正做到恪守正道,不会因环境的恶劣稚自己处境的艰难而另有所求。

曲木忌日影,谗人畏贤明出自唐代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曲木:弯曲的树木。比喻品行不端的人。忌:恨。谗人:陷害别人的人。贤明:有才能的贤士。意思是:弯曲的树木憎恨太阳的光辉,因为太阳光能照出它弯曲的影子;陷害别人的人畏惧品德高尚的贤士。

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出自唐代孟郊《去妇》。妾:旧时妇女自称。意思是:我的心思就像藕中的细丝,藕虽然断了,藕丝还牵连不断,写出女子对离异丈夫的怀念。后演变为“藕断丝连”的成语。比喻表面虽断绝关系,但实际上仍有牵连。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出自唐代孟郊《游终南山》。意思是:终南山高耸入云,连接着天与地;太阳与月亮也好像是从终南山的山石上升起来的。

尽美固可扬,片善亦不遏出自唐代孟郊《投所知》。扬:称赞。遏(è):拒绝。意思是:尽善尽美固然值得称赞,但是微小的长处也不该拒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14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