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让自尊心非常强的我感到痛入心扉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这件事让我的心情很不好。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不去想心中痛苦的感受,淡漠任何情感,喜怒哀乐等。比如,看电视剧时,如果被剧中人物逗得哈哈大笑,过一会儿,体检带来的耻辱就席卷而来,痛苦不堪,所以我做到看电视剧不用任何情感神经。和朋友们在一起也是,他们带给我快乐体验同时,情绪上也给我带来痛苦的体验,所以我就忽略情感,跟朋友们混在一起。那时候的感觉就是,每做一件事,只要能带给我欢乐,肯定伴随着痛苦。所以我尽量做到不用感情做事。当时不觉得有问题,时间一晃8年过去,我25岁了。我才感觉到自己发生了很大的情况,我不快乐,但也不痛苦。不会对别人有戒备之心,也没有亲切之意。对父母兄弟也没有亲情感,只是凭借经验,知道自己要孝顺父母,关心兄弟(意识上的关心,情绪上没有),和朋友在一起唱卡拉ok也没意思,打牌,玩游戏也没趣味。看电视,看小说,也不会有情感起伏。感觉对一切都没兴趣。甚至在爷爷死的时候,就好象陌生人去世那样毫无感觉,只是凭借经验,要装出悲伤的神情(跟朋友在一起也是,朋友们哈哈大笑,觉得有趣的东西,我没感觉到有趣,但也跟着哈哈大笑。我表面上看起来像个正常人一样)。看过医生,医生说是抑郁症,但是我没抑郁的感觉啊,也不会悲伤,吃了一年的药,没效果,我就把它停了。ps 我经常做梦,梦里的情形还记得很清楚。在我爷爷死后的第二年,我梦见他死去的情形,在梦中悲切地大哭,那种悲切,就像神经被火烧了一样,心脏连着一起痛。然后醒过来,梦中的感情还在,不过过两三秒,就消失了。7还在梦中梦到15岁时暗恋的男孩子,感觉好甜蜜,温馨。会嫉妒,会撒娇,会骄傲。但现实生活中一点感觉都没有。梦到母亲,有强烈的亲切感,保护欲,安全感。在现实生活中,跟母亲在一起没办法产生这样的情感。总之,我醒来就会发现自己不一样,像个活死人,了无生趣。有一次,看电视,看到一家子的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忽然感动了一下,然而痛苦感又伴随着感动而来,然后又被脑袋条件反射地掐掉感情。从被感动到痛苦,到感情熄灭的过程,时间还没经历一秒这么短。多跟朋友,父母在一起啦,多看电视剧啦,这等建议就不必了,这是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没效果。
儿童孤独症作为一种儿童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将儿童孤独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为及时发现、规范诊断儿童孤独症,为其治疗和康复赢得时间,原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并在全国征求部分医学专家的意见,以使医务人员掌握科学、规范的诊断方法和康复治疗原则,并能指导相关康复机构、学校和家庭对患儿进行正确干预,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康复。
一、概述
(一)概念
儿童孤独症也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 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刻板、重复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的发育障碍中最典型的疾病。
广泛的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Asperge 综合征、Rett 综合征、儿童瓦解、非典型孤独症及其他为特定的广泛发育障碍。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 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二)流行病学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疾病。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占0~6岁儿童总数的110‰,约为111 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369%,约为41 万人。儿童孤独症以男孩多见,其患病率与种族、地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三)病因
儿童孤独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带有遗传易感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
遗传因素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病因。环境因素,特别是在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接触的环境因素也是发病原因。
二、临床表现
(一)起病年龄
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约2/3 的患儿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 3的患儿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退行性起病。
(二)临床表现
儿童孤独症症状复杂,但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核心症状。
1 社会交往障碍
儿童孤独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他们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具体表现随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与同龄儿童的交往障碍最为突出。
(1)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缺少微笑,不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
(2)幼儿期:患儿仍然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常不理,对主要抚养者常不产生依恋,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感,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和玩耍的兴趣,交往方式和技巧也存在问题。患儿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所指事物的注意,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不会寻求安慰,不会对他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表示安慰和关心,常常不会玩须有想象力和角色扮演的游戏。
(3)学龄期: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然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他人主动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和技巧依然存在问题。他们常常自娱自乐,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不理解,也很难学会和遵循一般的社会规则。
(4)成年期:患者仍然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和技能,虽然部分患者渴望结交朋友,对异性也可能产生兴趣,但是因为对社交情景缺乏应有的理解,对他人的兴趣、情感等缺乏适当的反应,难以理解幽默和隐喻等,较难建立友谊、恋爱和婚姻关系。
2 交流障碍
儿童孤独症患儿在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方面均存在障碍。其中,以言语交流障碍最为突出,通常是患儿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1)言语交流障碍
①言语发育迟缓或缺如:患儿说话常常较晚,会说话后言语进步也很慢。起病较晚的患儿可有相对正常的言语发育阶段,但起病后言语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部分患儿终生无言语。
②言语理解能力受损:患儿言语理解能力不同程度受损,病情轻者也多无法理解幽默、成语、隐喻等。
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对于有言语的患儿,其言语形式和内容常存在明显异常。患儿常存在即刻模仿言语,即重复说他人方才说过的话;延迟模仿言语,即重复说既往听到的言语或广告语;刻板重复言语,即反复重复一些词句、述说一件事情或询问一个问题。
患儿可能用特殊、固定的言语形式与他人交流,并存在答非所问、语句缺乏联系、语法结构错误、人称代词分辨不清等表现。
④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异常:患儿语调常比较平淡,缺少抑扬顿挫,不能运用语调、语气的变化来辅助交流,常存在语速和节律的问题。
⑤言语运用能力受损:患儿言语组织和运用能力明显受损。患儿主动言语少,多不会用已经学到的言语表达愿望或描述事件,不会主动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其感兴趣的刻板言语进行交流,反复诉说同一件事或纠缠于同一话题。部分患儿会用特定的自创短语来表达固定的含义。
(2)非言语交流障碍
儿童孤独症患儿常拉着别人的手伸向他想要的物品,但是其他用于沟通和交流的表情、动作及姿势很少。他们多不会用点头、摇头,以及手势、动作表达想法,与人交往时表情常缺少变化。
3.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儿童孤独症患儿倾向于使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的方式应付日常生活。具体表现如下:
(1)兴趣范围狭窄:患儿兴趣较少,感兴趣的事物常与众不同。
患儿通常对玩具、动画片等正常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不感兴趣,却迷恋于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旋转物品、排列物品或听某段音乐、某种单调重复的声音等。部分患儿可专注于文字、数字、日期、时间表的推算、地图、绘画、乐器演奏等,并可表现出独特的能力。
(2)行为方式刻板重复:患儿常坚持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拒绝日常生活规律或环境的变化。如果日常生活规律或环境发生变化,患儿会烦躁不安。患儿会反复用同一种方式玩玩具,反复画一幅画或写几个字,坚持走一条固定路线,坚持把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拒绝换其他衣服或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
(3)对非生命物体特殊依恋:患儿对人或动物通常缺乏兴趣,但对一些非生命物品可能产生强烈依恋心理,如瓶、盒、绳等都有可能让患儿爱不释手,随时携带。如果被拿走,则会烦躁哭闹、焦虑不安。
(4)刻板重复的怪异行为:患儿常会出现刻板重复、怪异的动作,如重复蹦跳、拍手、将手放在眼前扑动和凝视、用脚尖走路等。
还可能对物体的一些非主要、无功能特性(气味、质感)产生特殊兴趣和行为,如反复闻物品或摸光滑的表面等。
4 其他表现
除以上核心症状外,儿童孤独症患儿还常存在自笑、情绪不稳定、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认知发展多不平衡,音乐、机械记忆(尤其文字记忆)、计算能力相对较好,甚至超常。多数患儿在8 岁前存在睡眠障碍,约75%的患儿伴有精神发育迟滞,64%的患儿存在注意障碍,36% ~ 48%的患儿存在过度活动,65% ~ 81%的患儿伴有抽动秽语综合征,4%~ 42%的患儿伴有癫痈,29%的患儿伴有脑瘫,46%的患丸存在感觉系统的损害,173%的患儿存在巨头症。
以上症状和伴随疾病使患儿病情复杂,从而增加确诊的难度,并需要更多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儿童孤独症主要通过询问病史、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心理评估和其他辅助检查,并依据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1 询问病史
首先要详细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运动、言语、认知能力等的发育。然后针对发育落后的领域和让家长感到异常的行为进行询问,注意异常行为出现的年龄、持续时间、频率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同时,也要收集孕产史、家族史、既往疾病史和就诊史等资料。问诊要点如下。
(1)目前孩子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何时开始?
(2)言语发育史:何时对叫他/她名字有反应?何时开始呀呀学语,如发单音“爸爸”和“妈妈”?何时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何时能讲词组?何时能讲句子?有无言语功能倒退?有无语音语调异常?
(3)言语交流能力:是否会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是否会与他人主动交流?交流是否存在困难?有无自言自语、重复模仿言语?
有无叽叽咕咕等无意义的发音?
(4)非言语交流能力:是否会用手势、姿势表达自己的需要?
何时会用手指指物品、?是否有用非言语交流替代言语交流的倾向?面部表情是否与同龄儿童一样丰富?
(5)社会交往能力:何时能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何时开始怕生?
对主要抚养人是否依恋?何时会用手指点东西以引起他人关注?是否对呼唤有反应?是否回避与人目光对视?会不会玩过家家等游戏?能不能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及如何与小朋友玩?会不会安慰别人或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
(6)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有无倒退?有无超常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如何?生活自理能力有无倒退?
(7)兴趣行为:游戏能力如何?是否与年龄相当?是否有特殊的兴趣或怪癖?是否有活动过多或过少?有无重复怪异的手动作或身体动作?有无反复旋转物体?有无对某种物品的特殊依恋?
(8)运动能力:何时能抬头、独坐、爬、走路?运动协调能力如何?运动技能有无退化或共济失调?
(9)家族史:父母或其他亲属中有无性格怪僻、冷淡、刻板、敏感、焦虑、固执、缺乏言语交流、社会交往障碍或言语发育障碍者?
有无精神疾病史?
(10)其他:家庭养育环境如何?是否有过重大心理创伤或惊吓?是否上学或幼儿园?在校适应情况如何?是否有过严重躯体疾病?是否有因躯体疾病导致营养不良、住院或与亲人分离的经历?
有无癫病发作?有无使用特殊药物?是否偏食?睡眠如何?
2 精神检查
主要采用观察法,有言语能力的患儿应结合交谈。检查要点如下:
(1)患儿对陌生环境、陌生人和父母离开时有什么反应?
(2)患儿的言语理解及表达的发育水平是否与年龄相当?有无刻板重复言语、即时或延迟模仿言语及自我刺激式言语?是否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交谈是否遵从指令情况?
(3)患儿是否回避与人目光对视?是否会利用手势动作、点摇头或其他动作、姿势及面部表情进行交流?
(4)患儿是否有同理心?如父母或检查者假装受伤痛苦时患儿是否有反应?是什么反应?
(5)患儿是否对玩具及周围物品感兴趣?玩具使用的方式及游戏能力如何?
患儿是否有刻板动作、强迫行为、仪式行为,以及自伤行为?
(7)患儿智能发育的水平是否与年龄相当?是否有相对较好或特殊的能力?
3 体格检查
主要是躯体发育情况,如头围、面部特征、身高、体重、有无先天畸形、视听觉有无障碍、神经系统是否有阳性体征等。
4 心理评估
(1)常用筛查量表
①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共57 个项目,每个项目四级评分,总分31 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样症状,总分62 分提示存在孤独症样症状,适用于8 个月至28 岁的人群。
②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共14 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两级或三级评分。两级评分总分不低于7 分或三级评分总分不低于14 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问题。该量表针对2 ~ 15 岁的人群,适用于儿保门诊、幼儿园、学校等对儿童进行快速筛查。
当上述筛查量表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将儿童转介到专业机构进一步确诊。
(2)常用诊断量表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是常用的诊断工具。该量表共15 个项目,每个项目四级评分。总分小于30 分为非孤独症,总分30 ~ 36 分为轻度至中度孤独症,总分不低于36 分为重度孤独症。
该量表适用于两岁以上的人群。
此外,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G)和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 R)是目前国外广泛使用的诊断量表,我国尚未正式引进和修订。
在使用筛查量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诊断量表的评定结果也仅作为儿童孤独症诊断的参考依据,不能替代临床医师综合病史、精神检查并依据诊断标准作出的诊断。
(3)发育评估及智力测验量表
可用于发育评估的量表有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盖泽尔发展诊断量表(GDDS)、波特奇早期发育核查表和心理教育量表(PEP)。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有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Peabody词汇测验、瑞文渐进模型测验(RPM)等。
5.辅助检查
可根据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室检查,包括电生理检查(如脑电图、诱发电位)、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 或磁共振)、遗传学检 查(如染色体核型分析、脆性X 染色体检查)、代谢病筛查等。
(二)诊断标准
参照ICD-10 中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3 岁以前就出现发育异常或损害,至少表现在下列领域之一:
(1)人际沟通时所需的感受或表达语言。
(2)选择性社会依恋或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功能或象征游戏。
具有以下(1)(2)(3)项下至少六种症状,且其中(1)项下至少两种,(2)(3)两项下各至少一种:
(1)在下列至少两代个方面表现出社会交往能力实质异常:
①不能恰当地应用眼对眼注视、面部表情、姿势和手势来调节社会交往。
②(尽管有充分的机会)不能发展与其智龄相适应的同伴关系,用来共同分享兴趣、活动与情感。
③缺乏社会情感的相互交流,表现为对他人情绪的反应偏颇或有缺损,或不能依据社交场合调整自身行为,或社交、情感与交往行为的整合能力弱。
④不能自发地寻求与他人分享欢乐、兴趣或成就(如不向旁人显示、表达或指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交流能力实质异常,表现在下列至少一个方面:
①口语发育延迟或缺如,不伴有以手势或模仿等替代形式补偿沟通的企图(此前常没有呀呀学语的沟通)。
②在对方对交谈具有应答反应的情况下,相对地不能主动与人交谈或使交谈持续下去(在任何语言技能水平上都可以发生)。
③刻板和重复地使用语言,或别出心裁地使用某些词句。
④缺乏各种自发的假扮游戏,或(幼年时)不能进行社会模仿游戏。
(3)局限、重复、刻板的兴趣、活动和行为模式,表现在下列至少一个方面:
①专注于一种或多种刻板、局限的兴趣之中,感兴趣的内容异常或患儿对它异常关注,或者尽管内容或患儿关注的形式无异常,但其关注的强度和局限性仍然异常。
②强迫地明显固着于特殊而无用的常规或仪式。
③刻板与重复的怪异动作,如拍打、揉搓手或手指,或涉及全身的复杂运动。
④迷恋物体的一部分或玩具的没有功能的性质(如气味、质感或所发出的噪音或振动)。
临床表现不能归因于以下情况:
其他类型的广泛发育障碍;特定感受语言发育障碍及继发的社会情感问题;反应性依恋障碍或脱抑制性依恋障碍;伴发情绪/行为障碍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和Rett 综合征。
(三)鉴别诊断
儿童孤独症需要与广泛的发育障碍的其他亚型以及其他儿童常见精神、神经疾病进行鉴别。
1 Asperger 综合征
Asperger 综合征以社会交往障碍和兴趣、活动局限、刻板和重复为主要临床表现,言语和智能发育正常或基本正常。和儿童孤独症患儿相比,Asperger 综合征患儿突出表现为社交技能缺乏,言语交流常常围绕其感兴趣的话题并过度书面化,对某些学科或知识可能有强烈的兴趣,动作笨拙,运动技能发育落后。
2 非典型孤独症
发病年龄超过3 岁或不同时具备临床表现中的3 个核心症状,只具备其中两个核心症状时诊断为非典型孤独症。非典型孤独症可见于极重度智能低下的患儿、智商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儿,也可见于儿童孤独症患儿到学龄期时部分症状改善或消失、不再完全符合儿童孤独症诊断者。
3 Rett 综合征
Rett 综合征几乎仅见于女孩,患儿早期发育正常,6 ~ 24 个月时起病,表现出言语、智能、交往能力等的全面显著倒退和手运动功能丧失等神经系统症状。以下几点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①患儿不主动交往,对他人呼唤等无反应,但可保持社交型微笑,即微笑地注视或凝视他人;②手部刻板动作,这是该障碍的特征表现,可表现为“洗手”、“搓手”等刻板动作;③随着病情发展,患儿手部抓握功能逐渐丧失;④过度换气;⑤躯干共济运动失调。
4 童年瓦解性障碍
又称为Heller 综合征、婴儿痴呆。患儿两岁以前发育完全正常,起病后已有技能迅速丧失,并出现和儿童孤独症相似的交往、交流障碍及刻板、重复的动作行为。该障碍与正常发育一段时期后才起病的儿童孤独症较难鉴别。主要鉴别点在于Heller 综合征患儿起病后所有已有纷技能全面倒退和丧失,难以恢复。
5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该障碍主要表现为言语理解或表达能力显著低于应有水平。患儿非言语交流无明显障碍,社会交往良好,无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6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主要表现是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差,但仍然保留与其智能相当的交流能力,没有孤独症特征的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损害,同时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也不如孤独症,患儿突出。
7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少年期,极少数起病于学龄前期,无3 岁前起病的报道,这与儿童孤独症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期不同。
该症部分临床表现与儿童孤独症类似,如孤僻离群、自语自笑、情感淡漠等,还存在幻觉、病理性幻想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该症患儿可能言语减少,甚至缄默,但言语功能未受到实质损害,随着疾病缓解,言语功能可逐渐恢复。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儿童孤独症,部分患儿经过药物治疗后可以达到完全康复的水平。
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活动过度、注意缺陷和冲动行为,但智能正常。孤独症患儿,特别是智力正常的孤独症患儿也常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多等行为表现,容易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混淆。鉴别要点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没有社会交往能力质的损害、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
9 其他
须与儿童孤独症鉴别的疾病还有严重的学习障碍、选择性缄默症和强迫症等。
四、干预治疗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因儿童孤独症患儿存在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及情绪行为异常,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一)教育干预
教育干预的目的在于改善核心症状,同时促进智力发展,培养生活自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减轻残疾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力争使部分患儿在成年后具有独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干预。
1 干预原则
(1)早期长程:应当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长期治疗,强调每日。
对于可疑的患儿也应当及时进行教育干预。
(2)科学系统:应当使用明确有效的方法对患儿进行系统的教育干预,既包括针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干预训练,也包括促进患儿身体发育、防治疾病、减少滋扰行为、提高智能、促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3)个体训练:针对儿童孤独症患儿在症状、智力、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在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有计划的个体训练。对于重度儿童孤独症患儿,早期训练时的师生比例应当为1 ∶ 1。小组训练时也应当根据患儿发育水平和行为特征进行分组。
(4)家庭参与:应当给予患儿家庭全方位的支持和教育,提高家庭参与程度,帮助家庭评估教育干预的适当性和可行性,并指导家庭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心态、环境和社会支持均会影响患儿的预后。父母要接受事实,妥善处理患儿教育干预与生活、工作的关系。
2 干预方法
(1)行为分析疗法(ABA)
原理与目的:ABA 采用行为主义原理,以正性强化、负性强化、区分强化、消退、分化训练、泛化训练、惩罚等技术为主,以矫正孤独症患儿的各类异常行为,同时促进患儿各项能力发展。
经典ABA 的核心是行为回合训练法(DTT),其特点是具体实用,主要步骤包括训练者发出指令、患儿反应、训练者对反应作出应答和停顿,目前仍在使用。现代 ABA 在经典ABA 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技术,更强调情感与人际发展,根据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方法。
用于促进儿童孤独症患者能力发展、帮助患儿学习新技能时主要采取以下步骤:
①对患儿行为和能力进行评估,对目标行为进行分析。②分解任务并逐步强化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进行某项分解任务的训练。
③患儿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都必须给予奖励(正性强化),奖励物主要是食品、玩具和口头、身体姿势的表扬,奖励行为随着患儿的进步逐渐隐退。④运用提示和渐隐技术,根据患儿的能力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帮助,随着患儿对所学内容的熟练再逐渐减少提示和帮助。⑤两个任务训练间须短暂休息。
(2)孤独症及相关障碍患儿治疗教育课程(TEACCH)
原理与目的:儿童孤独症患儿虽然存在广泛的发育障碍,但在视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应当充分利用患儿的视觉优势安排教育环境和训练程序,增进患儿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服从,以全面改善患儿在语言、交流、感知觉及运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步骤:①根据不同训练内容安排训练场地,要强调视觉提示,即训练场所特别布置,玩具及其他物品特别摆放。②建立训练程序表,注重训练程序化。③确定训练内容,包括儿童模仿、粗细运动、知觉、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及情绪情感等。
④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提示、标签、图表、文字等各种方法增进患儿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运用行为强化原理和其他行为矫正技术帮助患儿克服异常行为,增加良好行为。该课程适合在医院、康复训练机构开展,也适合在家庭中进行。
(3)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
RDI 是人际关系训练的代表。其他方法还有地板时光、交换交流系统、共同注意训练等。
原理:目前认为共同注意缺陷和心理理论缺陷是儿童孤独症的核心缺陷。共同注意缺陷是指患儿自婴儿时期开始不能如正常婴儿一样形成与养育者同时注意某事物的能力。心理理论缺陷主要指患儿缺乏对他人心理的推测能力,表现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形成共同注意、不能分辨别人的面部表情等,因此患儿无社会参照能力,不能和他人分享感觉和经验,无法与亲朋好友建立感情和友谊。RDI通过人际关系训练,改善患儿的共同注意能力,加深患儿对他人心理的理解,提高患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步骤:①评估确定患儿人际关系发展水平。②根据评估结果,依照正常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次序依次逐渐开展目光注视- 社会参照- 互动- 协调- 情感经验分享- 享受友情等能力训练。③开展循序渐进、多样化的训练游戏活动项目。活动多由父母或训练老师主导,内容包括各种互动游戏,如目光对视、表情辨别、捉迷藏、“两人三腿”、
孩子离开妈妈会怎么样
孩子离开妈妈会怎么样,其实母亲的爱的真实实质取决于照料孩子成长,这个的代表意义是,让小孩总要离去自身的保护。就是说孩子总要离开妈妈,孩子离开妈妈会怎么样
孩子离开妈妈会怎么样11岁多的孩子离开妈妈会伤心吗?会以为我抛弃他吗?
首先可以肯定这样问的妈妈,一定是不舍得离开孩子。
其实,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孩子。
当孩子从咿呀学语到上幼儿园,他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生活圈子也不仅限于自己的家人,他会开始交朋友,有喜欢的老师、同学等等。
这个时候你能清楚地感受到孩子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
回归问题本身,孩子离开我们会伤心吗?
答案是会的。
孩子从3个月就能够区分熟悉和陌生的人,并且更加偏爱妈妈。在妈妈面前,他会展现出更多的表情以及动作,如微笑、咿咿呀呀学语、手脚乱动等;在陌生环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则表现得相对安静。
从6个月开始,就会锁定妈妈,表现出强烈依恋妈妈的行为。妈妈在的时候,宝宝会特别高兴,会安心地玩,放心地探索周围环境。
妈妈不见的时候他会试图去寻找,如果前期分离焦虑没有处理好,那这个阶段孩子必然会哭闹一场
如果前期分离焦虑处理得好,这个阶段孩子可能找一会儿之后,家里其他成员告知妈妈的去向,孩子便安心玩自己的玩具去了。因为他相信妈妈很快就会回来,并不是抛弃他。
父母子女一场,本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行,与其纠结孩子是否伤心,不如珍惜他还需要你的时刻!
孩子离开妈妈会怎么样2小孩离开妈妈心理变化
第一个心理状态磨练可能会抵抗和挣脱
从新生儿出生,就跟母亲拥有独一无二的亲密无间联接,而伴随着小孩的长大了,母亲虽然有千般舍不得,为了宝宝,理性告知自身,务必要跟小孩分离出来。
而小孩的反映可能会更为明显,由于没有自控能力,由于没有安全感,他心里会遭遇一次坍塌,因此他的第一个反映是挣脱和抵抗,会又哭又闹,还会继续打架,它是一种痛楚的脱离。
第二个心理状态磨练小孩会心寒
当母亲确实离开自身,小孩的挣脱会显著降低,但这也并不代表小孩在让步,他在心里会对母亲有一个心寒的心理状态,你怎么可以选择离开?并不是讲好最疼我的吗?这时的他对母亲的爱拥有第一次提出质疑,母亲究竟还爱我吗?
第三个心理状态磨练做到调解
小孩刚开始接纳这类情况,在和母亲之后的交往中,懂了母亲仅仅临时离去,日常生活并没有产生天翻地覆的转变,而在这个环节,
小孩跟照料她的人造成了依赖性,在没有母亲的地区,也可以随意地玩乐,已不那麼粘着母亲,完成了心理状态上的“断奶后”。
这三个心理状态转变,我们能够给他们一个专有名词,称为幼儿入园焦虑的心理状态过渡期,在这个全过程中,非常是第二个环节,
当小孩对母亲的爱造成提出质疑的情况下,就需要妈妈在宽慰小孩的情况下,提升对爱的注重,告知小孩,母亲一直是爱着你的,让小孩学会放下静下心来。
而在小孩的第一个心理状态出现的情况下,母亲千万别出现比照,你看看别人某某某都比你强,这反倒更为惹恼小孩,心理状态上更为放正不回来。
母亲也不必舍不得,因此许多母亲吃不消小孩的又哭又闹,让这类分离出来返回零点,这实际上不是对的,即然想好啦,也是为了宝宝好,就需要坚定立场,迈开的第一步假如失败,第二次的情况下,便会更吃不消。
小孩来到第三个心理状态,表明小孩的心理状态早已趋向完善,在他的接纳范畴内,他完成了一次成长,当他渡过了这一阶段,便会更为有归属感,心里也会更有能量,
实际上,在母女的短暂性交往的十几年中,要遭遇很数次分离出来,母亲千万别切断这一成长,要坚信小孩有工作能力应对一切,这才会使他更有信心应对后边的每一次分离出来,心理状态上更为完善和强劲。
孩子离开妈妈会怎么样3太小离开父母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性格
而太小离开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两个比较极端的性子,一个是非常的独立、孤僻;另一个是极度的依赖他人。而这两者的共同点都在于,极度的不安全感。
孩子的依恋在婴儿期特殊情绪联结阶段,会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孩子会通过哭喊来寻求母亲的照顾,当照顾得到满足时,孩子会对母亲产生一对一的情感依恋,这种依恋关系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当这种依恋得到满足时,孩子就对外界建立了信任;
当这种照顾没有得到满足时,孩子也会产生身心记忆,产生不安全依恋类型,也就是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对父母情感淡漠,极少对父母不在身边表现不安,当与父母在一起时,他们也避免与父母的相互作用,不理睬父母与他们交往的表示。因为他们的感情需求没有得到父母的回应,因此尚未能很好地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
他们对于他人都是比较淡漠的,因为在他们的生存记忆中,自己的需求是没有得到满足的,这种记忆促使他们被迫独立,他们对于外界的信任感很低,
因此会更加独立自主,也更加孤僻。从小离开父母的孩子,有一部分是属于基本与父母断了联系,这种情况大部分会使得孩子产生更独立更孤僻淡漠的性格。
矛盾性依恋的孩子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这是因为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不规律,时好时坏,因而孩子会因为父母这种不规律的态度,而变得患得患失。从小离开父母的孩子,如果面临父母时不时的关心,
也会存在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于依恋的需求不断增加,最终非常依赖他人。
太小离开父母的孩子在本质上内心都是缺少安全感的,他们失去了人生中在父母身边寻求安全感的重要阶段,即使表面上独立自主让人觉得省心,其内在也会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因此,我们不建议让太小的孩子离开父母身边。
为什么孩子冷漠不懂关心别人?
1、父母生性冷漠
父母从来不对刚回到家的孩子表示欢迎,不关心孩子在学校是否开心,孩子就不知道什么是“热情”。如果父母本身性格冷漠,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孩子与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形成冷漠的性格。
2、父母太严厉
孩子激动地告诉父母自己的体育成绩拿到第一名,孩子不但没有受到表扬,反而被训斥“孩子数学语文为什么拿不到第一名”,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从未关心过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也不会去关心别人,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
3、父母陪伴太少
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他们虽然内心渴望和父母在一起,现实是他们很久才能见到父母,得不到父母的长期陪伴,与父母之间很难建立情感联结,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冷漠。
孩子冷漠不懂关心别人,父母怎么教育?1、认识冷漠的根源。
我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地其实原本是热情、善良的,他们之所以变得冷漠,往往是由于受到成人或影视作品的不良影响,不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孩子冷漠的根源。身教重于言传,家长务必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热情待人,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平日里和孩子一起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和电视剧,在融洽亲子关系的同时,培养孩子热情、善良的品质。冷漠心理失去了滋生的土壤,自然无从萌芽。
2、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要想让孩子真正关心、体贴他人,就必须引导孩子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玩“假如我是……”的角色换位游戏,让孩子体验相关角色的内心感受,认识到他人也渴望得到关心和帮助,进而改变冷漠态度。
3、强化爱心行为。
孩子在生活中也许会有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爱心行为,家长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当孩子扶起摔倒的小伙伴、为迷路的老人指点路线、为下班回家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热茶、把自己的玩具和图书捐献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时,家长都要热情地给予肯定,在强化爱心行为的同时,遏制冷漠心理的滋生。
4、带孩子社会公益活动。
要让孩子有一颗热情的心,就应该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比如观看赈灾义演,参加社会各界为“希望工程”的捐款,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为学校和班级捐献书本或盆花,把零花钱和图书捐助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参与张贴公益广告、标语,义务宣传公益知识……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这些活动,感受公益活动的意义,唤醒孩子内心热情的一面。
5、父母要主动学习教育知识。
人无完人,但是父母可以通过学习,做更有智慧,更能和孩子沟通顺利的父母。孩子大了,教育方式自然也不能在沿用小时候的教育方法,而是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我一直坚信一点,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然而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淡漠。
我其实也是一个淡漠的人,从来不想家,春节宁可自己一个人在出租屋里过也不回家,跟朋友在一起时也会热络,然而分隔两地之后基本很少再主动交流。谈恋爱的时候会爱得要死要活,但当分开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不会再跟对方有任何交集。
我曾经以为我是生性如此,后来才发现是我的家庭带给我的。我的父母是不善和子女交流感情的人,家里贫困,父母忙于生计,自然无暇顾及孩子的精神世界,除了吃饭时间吃饭,睡觉时间睡觉,我跟他们之间不存在情感上的交流。
每当父亲节母亲节时,朋友圈里满屏的秀父爱母爱,我从来没这么做过,也理解不了这个举动的意义。长大后才慢慢知道,一个人的家庭对她的内心成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拥有淡漠性格的人,在婴幼儿和童年时期,自己发出的需求都不曾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就学会了不再向外求。
因为求了太多次,发现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收起了那颗心。哪有什么生性淡漠啊!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那些自诩淡漠的人,当你真正了解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就会知道,那个淡漠的自己,早在很多年前就埋下了种子,它生了根发了芽,直到它长成了大树,你才发现它的存在,才意识到自己淡漠。
我现在仍旧淡漠着,我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我接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心里也就不纠结于此了。
案例一:“都怪你们没用。”
A同学,六年级时我接了他们班,家庭条件较差。父亲没任何技术,靠做小工赚点钱。母亲主要务农。他在学校是个学习还算可以的孩子,能听老师的话,看上去很老实。但通过和他母亲的几次交流,我才知道他在老实巴交的父母面前却是很不懂事。也许是羡慕别的同学的优越生活,他在家稍不称心就责怪父母亲没用,父母很伤心。更可气的是,有一次,他母亲为了挣点钱去做临时清洁工,却不幸被卡车轧段双腿,被迫躺在床上静养时,他非但不帮着好好照顾,还不听母亲的话,甚至怪母亲自己不小心。她母亲在和我通电话时非常伤心。我没想到在老师、同学眼里这么老实的他竟然对父母是那么的冷漠。
案例二:记得前几年本市一所小学几个孩子偷偷去游泳,其中两个孩子溺水,其他孩子在自救失败后,就因为怕大人责骂其偷偷游泳竟没呼救,致使两个溺水孩子死亡,事后他们将其二人的衣服埋起来,统一口径在大人面前只字不提。冷漠,可怕的冷漠。
案例三:“我没事情可写。”
记得一次六年级的语文考试中要求学生以“师恩难忘”为题写一篇作文。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六年的学校生活,接触了很多老师了。这样的作文写起来应该不会有困难。可学生们好像无从下笔,没有素材可写。有的孩子的作文干巴巴,有的孩子的作文也能体现出老师对自己的恩情,但让你感受不到那是内心的真情流露,显然事情是编造出来的。只有少数孩子能写真事,抒真情,让你有些许安慰。事后有的孩子说没事情可写。真的没事可写吗?我感到有点悲哀。我扪心自问,我虽然只教了他们一年,但我对每个孩子都能真诚地关心、爱护。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都尽力帮助他们。我也相信绝大多数的老师都能做到这些,可为什么会这样?
一、学生情感冷漠的原因
不可否认,在当今的小学生中,确实或多或少地存在情感冷漠的现象,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待人处事冷漠无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亲情,少有感情。学生的冷漠心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社会影响不良
市场经济在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趋利性、排他性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导致社会规范出现大量的断层和盲区,社会失范行为大大增加;盲目自利的人生,使一些人不再有真诚的感动,不再有奉献的情怀,更不再想理解他人;国家意识、集体意识、互助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削弱在一些人身上时有体现。社会上的不良思想行为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发芽、生根、开花……
2.家庭教育不当
家庭是子女品行形成和发展的摇篮。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宝贝,家长都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定要让孩子出人头地,做人上人就成了大多数父母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孩子便被逼着学外语、背唐诗、做数学、练钢琴。年岁稍长,便被逼着上奥赛班、兴趣班、特长班、双语班,就象赶场一样。分数成了孩子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成绩成了衡量孩子一切的标准。只要分数上去了,父母愿意付出一切,是吃要端到手上,穿要套到身上,就是要天上的月亮,也会搭梯子去采。无论家中出了什么事,父母都是自己承受,无论发生什么惨痛,都要瞒着孩子,实在瞒不住也让孩子躲到一边。其理由是:不让孩子分心,不影响孩子学业。结果,孩子们是知识增加了,但情感弱化了;成绩上去了,但感情淡漠了。而有的家长一旦“望子成龙”的目标不能达到,就“恨铁不成钢”,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孩子,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使孩子的情感日渐冷漠。
其次,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以身作则,时时处处表现得自私自利,甚至一些家长直言不讳地告诫子女:“在学校,放厉害点,人家打你,你也打人。”受其影响,一些学生对“不谦让,不为别人着想”习以为常,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私、霸道表现得越发突出。
另外,少数孩子缺少爱。主要发生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身上。小孩遭受父母离异,心理受到打击,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使孩子觉得不如别人,缺乏信心和同情心,心理受到挫伤,产生妒忌、不满、不公平等心理。
3.学校教育不力
近年来,督导、检查、达标蔚然成风,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一些学校不得不造假,甚至违心地让学生说假话,从而使一些学生迷惑不已、无所适从;同时,由于学校德育方法简单死板,大多以灌输代替自我内化,高要求、不落实、摆花架、走过场;加上一些教师违背学生心理规律,缺乏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开展心理疏导,导致学校德育低效,这些使一些学生心理出现“畸形发展”。
4.自我心理不健康
独生子女的特点,使一些学生养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难以沟通,从而产生隔阂,对人冷淡。有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自己索性也冷漠;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的矛盾冲突中受不得半点委屈,心理承受能力差,互不相让,产生了疏离感;还有的学生由于好高骛远,产生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滋长了不满和失望的心理,加上不能进行自我调整,由此产生了对人对事的冷漠。
二、矫治学生情感冷漠的对策
矫治学生情感冷漠的心理,离不开家庭、社会和学校方方面面的教育,只有家庭、社会、学校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施教,才能使学生摆脱冷漠心态,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家庭教育是克服孩子冷漠心理的首要条件,孩子不仅需要呵护,更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家长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感染、鼓舞和引导孩子,激发孩子“感恩知足”的感激之情,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并且将这种情感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
社会要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影视节目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唤起学生内心的良知、正义感、荣誉感和羞耻心,充分发掘出学生内心世界里“性善”部分,从而自觉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形成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道德情操。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并自觉抵制不良影响,这是克服学生冷漠心理的基础环节。教师要在观察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日常交往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行进行案例分析与评价,逐步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言行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懂得如何善待自己、善待别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试想如果将来我们的社会是由一群感情淡漠的人主宰,我们一定都会不寒而栗。所以要想未来更美好,必须警惕小学生的情感冷漠化现象,改变社会环境、教育体制,改变大人们的心态和观念。象美国教育家寒珍珠所说的那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发育。”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摒弃了教育的功利心,孩子们是一定会成长得更健康,我们的社会也就会更有希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