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9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022年10月19日0时至24时,广州全市新增6例本土确诊病例,均在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新增4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其中43例在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1例在外市返穗人员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例和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8例,另有2例此前已公布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
截至2022年10月19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7884例。其中确诊病例3977例,尚在院治疗256例;无症状感染者3907例,尚在医学观察257例。
新增6例本土确诊病例和4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本土确诊病例2:男,31岁。居住在白云区松洲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3:女,35岁。居住在白云区鹤龙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4:男,3岁。居住在海珠区沙园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5:男,13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6:男,2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男,74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男,10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男,23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女,29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女,58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男,4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女,58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女,5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男,60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女,5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男,17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女,57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女,64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女,66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男,75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女,63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7:女,31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女,20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女,25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女,53岁。居住在花都区新雅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1:男,56岁。居住在花都区新雅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男,43岁。居住在花都区新雅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男,58岁。居住在花都区新雅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4:男,22岁。居住在花都区花东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5:男,20岁。居住在花都区花山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6:男,50岁。居住在花都区花山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7:男,20岁。居住在花都区赤坭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男,19岁。居住在花都区赤坭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9:男,25岁。居住在花都区赤坭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0:女,27岁。居住在花都区炭步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1:女,43岁。居住在花都区花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2:男,45岁。居住在花都区花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3:男,24岁。居住在花都区秀全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4:女,47岁。居住在白云区钟落潭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5:女,49岁。居住在白云区钟落潭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女,24岁。居住在白云区鹤龙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7:男,20岁。居住在海珠区赤岗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女,54岁。居住在海珠区沙园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9:女,28岁。居住在天河区兴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0:男,48岁。居住在天河区五山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1:女,30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2:女,56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3:男,75岁,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上述病例1-6和无症状感染者1-43在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4:女,25岁,居住在白云区嘉禾街道,在外市工作,10月17日返回广州市后检测核酸阳性。
上述50名感染者已闭环转运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相关密切接触者和涉疫场所已管控。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上述感染者主要涉疫场所如下:
花都区
新雅街道:东莞村一队一巷区域、东莞村一队七巷区域、建设北路67号、云山雅轩B栋;
炭步镇:鸭一村旧村一队;
赤坭镇:广东培正学院。
海珠区
赤岗街道:罗森便利店。
白云区
嘉禾街道:嘉禾贺恒诊所、双和公园核酸采样点。
新增8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18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例,分别为新加坡输入5例,加拿大、泰国、肯尼亚各输入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8例,分别为阿联酋输入7例,肯尼亚输入3例,蒙古输入2例,泰国、新西兰、新加坡、法国、韩国、英国各输入1例。
上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入境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隔离治疗。
“珠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自12月4日起,科学精准开展核酸检测服务。
关于科学精准开展核酸检测服务的通告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我市科学精准开展核酸检测服务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跨省流动人员在“两站一场一码头”,继续按照“自愿、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原则开展核酸“落地检”。
二、红码人员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按要求在居所等待上门核酸检测。黄码人员到指定医疗机构开展核酸检测,期间规范佩戴口罩、不乘坐公交车。
三、风险岗位、重点人员按要求落实“应检尽检”。
四、有核酸检测需求的市民,在社会面便民采样点自费检测。
五、核酸采样期间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距离,不交谈、不聚集。
六、无新冠肺炎相关症状、非风险岗位、非重点人员以及无需求的市民,提倡不进行核酸检测。
本通告自12月4日起施行,后续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动态调整。感谢广大市民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延伸阅读
“解封”后一盒难求,你需要备抗原试剂盒吗?
12月2日,成都、天津、北京等多地相继宣布,乘地铁取消核酸证明查验。广州也在同一天宣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普通门、急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绿码通行。
12月1日,在多区解除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后,广州市卫健委提到,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核酸检测策略,并鼓励家庭自备抗原试剂盒。
随后,有小区开始团购抗原试剂盒,广州多家药店的抗原检测试剂断货。12月2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丁力介绍,广州正在协调新冠抗原试剂盒生产企业,合理增加产能,目前广州市新冠抗原试剂盒的最大产能约每天1050万人份。
12月2日,北京市卫健委也发文提到,市民要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用好核酸检测、抗原自测”。12月1日,北京卫健委公布的优化日常就医措施中提到,对于无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的患者,分诊期间补测抗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诊。
未来,抗原检测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哪些人要做抗原检测?
普通人群不需要每天做抗原
今年3月,《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颁布,对三类人员开放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这其中,包括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出现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患者,隔离人员以及有抗原自检需求的居民,以便早发现、早隔离。不过,《方案》主要针对由专业的医疗机构和检测人员为患者进行抗原检测,而且强调首选核酸检测。
早从2020年起,欧美等一些国家已使用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辅助手段,筛查新冠感染。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新冠病毒想象成一个橘子,病毒核酸是被橘子皮和内皮包裹的橘子瓣。抗原检测,是通过检测橘子皮或者内皮,来判断病毒是否存在。核酸检测,需要把橘皮和内皮都剥开,暴露出橘子瓣后,将其不断扩增,也就是把携带病毒的基因片段不断放大,以便被仪器探测到,最终判断是否存在病毒核酸。
抗原检测操作简便,10~20分钟便可快速检出结果,价格便宜。但与核酸检测相比,准确度更低。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曾介绍,国家已经批准的抗原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在75%~98%之间,特异性在95%~99%之间。李金明提到,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当抗原检测是阳性的时候,一定要拿核酸检测去做确认。
美国疾控中心也提到,抗原检测不如核酸检测准确,并且可能无法在感染早期或没有症状的人群中检测到病毒,建议连续2~3天检测,“家庭抗原自测不完美,但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选项”。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当前,香港所有确诊的病例中,约有60%~75%的病例发现自抗原检测。美国的大规模研究已经表明,连续测三次抗原之后,其特异性和灵敏度与核酸非常接近,能找出大概98%的感染者,“可以每天都测,也可以隔天测一次,通常3~5天内至少应连续测三次”。
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卫专家强调,在新冠疫情发展早期感染人数不多时,核酸检测能迅速筛查出感染者。但当出现广泛的社会面传播时,集中核酸检测,易造成交叉感染,风险和收益不对等。相比之下,抗原检测门槛低,人们在家中参照说明书操作即可,能有效避免该风险。
哪些人要进行抗原检测?抗原检测在什么场景下使用?
香港第五波疫情时,特区政府曾给每个家庭都发放10至20盒抗原检测试剂,并要求连续三天自测。“当时一下子把相当多比较隐蔽的感染者找了出来。”金冬雁说。他建议,在疫情大规模暴发早期,应在第一轮先尽量多测抗原,一方面,抗原检测出结果快,可以提高初筛的效率,找出潜在感染者,进而找出整个传染链条;另一方面,抗原检测成本要低于核酸,能有效缓解基层的财政负担。
多位专家认为,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并不需要每天做抗原检测。抗原检测主要用于高风险人群筛查。金冬雁介绍,在香港,两类人群需要连续进行抗原检测,高风险和特定群组。高风险人士包括养老院老人和员工、医护人员、身处检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如检疫酒店、机场员工等。特定群组,则根据阳性患者涉及到的高风险点位动态调整,例如,在与阳性患者有关的地点停留超过两小时,或污水样本检测发现病毒量极高的地点附近圈定的人群。
金冬雁认为,抗原未来还可以考虑作为学校、医院、商场等特定场所的出入凭证,保证社会必要运转。他举例,香港的学生每天上学前,要在家中提前做抗原检测,医护人员出门前也应测抗原,以避免院感。此外,感染人士或者密接在社区或者居家隔离的第6天及第7天,分别进行两次抗原测试,如果连续两天测试结果为阴性,便可解除隔离。
按照优化防控二十条规定,在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另据第九版防控方案,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除了完成1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对学校、养老院等重点机构进行核酸抽检,按每天至少20%的抽样比例开展。
前述公卫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未来不开展全员核酸,从发现传播链的角度而言,对这类重点场所,按20%的抽样比例进行核酸检测“肯定是不够的”,应该辅以抗原检测,“最好每天都做,或至少每周3~5次”。
金冬雁解释,抗原和核酸检测是互补的关系。抗原检测如果检出阳性后,用核酸来确定感染者的病毒量和危险性,将其作为采取适当隔离措施的重要依据,“好钢用在刀刃上”。高风险人员除了需连续进行抗原检测外,香港还规定,必须每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相当于“双保险”。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扩大抗原检测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直接筛出“一部分超级传播者”,把他们及时隔离。
12月2日,广州宣布,各级医院普通门、急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绿码通行,新入院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进入,需凭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金冬雁分析说,相比之下,住院的风险更高,因此入院的要求也高。但他建议,可以多测抗原,辅以核酸,降低院感风险。
“不只是医学题,而是社会管理的课题”
《方案》出台之后,今年4月以来,上海、河北等地都曾推行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
多位受访专家提到,抗原检测是大势所趋,也有助于降低防疫成本。但在前述公卫专家看来,若要推行抗原检测,对系统和管理的要求高于核酸检测。他说:“之前大家只需要配合核酸检测,但抗原检测后,检测的钱谁负担、能不能覆盖所有的人、个人如何准确上报结果等,都需要考虑。”
在他看来,这并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管理的课题。而目前,广州只是鼓励家庭自备抗原试剂盒,但如何落地,并没有出台具体要求。
网络
广州鼓励家庭自备抗原试剂盒后,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此前是免费的核酸检测,不适应抗原自测还要自费。12月2日,广州天河、海珠区等区开始推出自费核酸便民采样点,混管收费为每人28元,各大医院的核酸检测服务也开始恢复自费,单管为135元。相比之下,抗原检测试剂单人份售价大多在10元以内。
金冬雁介绍,在香港,特区政府会给上述两类高风险人群免费派发快速抗原检测包。如果某个小区或建筑内近期出现的感染者较多,由港大和特区政府组成的联合团队也会对附近污水进行检测,如发现污水样本中病毒量较高,会免费向附近居民、清洁工和物业管理人员发放抗原检测试剂。其余人需自费购买,一些机构的雇主也会免费给员工提供抗原试剂。
其次,个人会不会将抗原检测的结果准确上报,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搭建申报系统,保证申报系统的准确性,以及对抗原试剂的审核,将劣质厂商赶出市场,这需要国家监管部门进一步摸索。”金冬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一些城市已搭建了申报平台。4月,为了响应《方案》,广东省卫健委曾推出“粤抗原”小程序,支持居民开展抗原检测信息采集与结果上报,并与当地粤健通、粤核酸小程序、电子健康码等连接。5月,河北省上线“抗原冀报”小程序。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也推出了“京抗原”,市民可通过小程序上传抗原检测结果。
金冬雁介绍,在香港,前述重点场所人员在每天抗原自测后,发现阳性,可通过“快速抗原检测阳性结果申报系统”自动上报,该系统由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于3月推出。特区政府为鼓励人们主动使用系统,如果居民在系统上上传抗原结果预约核酸,政府会免费发放一个大礼包,其中包括防疫指南、连花清瘟、退烧药、电子温度计、20盒抗原检测试剂和20个KN95口罩。没有使用该系统上报的居民,则需要自费承担上百元的检测费用。
他补充指出,为了进一步验证抗原检测的准确性,香港会在已上报的抗原阳性患者中定期对10%~30%的人用核酸进行抽检。
但上述公卫学家强调,推广抗原检测,让个人成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社会管理的要求高。此外,他建议,如果要推行抗原检测,该如何落地和监管,不要各地自行解释,而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中进行调整和修改,有助于各地依照统一的规定推行。
作者:杨智杰霍思伊
2022年11月14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022年11月14日0时至24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47例,其中88例在集中隔离场所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44例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9例在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排查中发现、2例在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排查中发现、2例在密接人员筛查中发现、2例在社区筛查中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977例,其中1082例在集中隔离场所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3708例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134例在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排查中发现、24例在社区筛查中发现、13例在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排查中发现、12例在密接人员筛查中发现、3例在主动就诊人员筛查中发现、1例在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排查中发现;另有405例此前已公布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例和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9例。
截至2022年11月14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41511例。其中确诊病例9736例,尚在院治疗4714例;无症状感染者31775例,尚在医学观察26476例。
新增147例本土确诊病例和497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本土确诊病例1-15: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6-27:居住在海珠区赤岗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28-33:居住在海珠区华洲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34-38:居住在海珠区南洲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39-41:居住在海珠区江海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42-44:居住在海珠区新港街道。
上述病例1-44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45:居住在黄埔区龙湖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46:居住在荔湾区西村街道。
上述病例45-46在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47-50:居住在海珠区琶洲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51-52:居住在海珠区赤岗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53-54: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55:居住在海珠区南洲街道。
上述病例47-55在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56: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57:居住在增城区朱村街道。
上述病例56-57在密接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58-59:居住在南沙区东涌镇。在社区筛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60-147:在集中隔离场所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738: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739-3135:居住在海珠区华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136-3528:居住在海珠区南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529-3563:居住在海珠区赤岗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564-3596:居住在海珠区江海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597-3619:居住在海珠区新港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20-3639:居住在海珠区官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40-3644:居住在海珠区昌岗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45-3648:居住在海珠区瑞宝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49-3651:居住在海珠区琶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52-3654:居住在海珠区南石头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55-3670:居住在白云区嘉禾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71-3683:居住在白云区同德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84-3686:居住在白云区棠景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87-3688:居住在白云区金沙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89:居住在白云区均禾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90:居住在白云区白云湖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91-3697:居住在番禺区大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98-3699:居住在番禺区洛浦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700-3702:居住在越秀区矿泉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703:居住在越秀区人民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704:居住在天河区车陂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705:居住在天河区棠下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706:居住在天河区员村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707-3708: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1-3708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709-3751:居住在海珠区赤岗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752-3795: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796-3807:居住在海珠区南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08-3815:居住在海珠区新港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16:居住在海珠区华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17:居住在海珠区昌岗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18-3821:居住在番禺区钟村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22-3823:居住在番禺区洛浦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24:居住在番禺区大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25:居住在番禺区南村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26:居住在番禺区石楼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27-3834:居住在荔湾区西村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35:居住在荔湾区桥中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36:居住在荔湾区站前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37-3838:居住在白云区同德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39:居住在白云区嘉禾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40:居住在白云区金沙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41:居住在白云区景泰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42:居住在黄埔区龙湖街道。
上述病例3709-3842在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43-3846:居住在海珠区琶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47: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48:居住在海珠区南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49-3850:居住在南沙区珠江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51:居住在南沙区横沥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52:居住在花都区花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53:居住在荔湾区桥中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54:居住在白云区钟落潭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55:居住在番禺区大石街道。
上述病例3843-3855在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56-3857:居住在南沙区东涌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58:居住在番禺区大石街道。
上述病例3856-3858在主动就诊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59-3866:居住在番禺区大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67-3868:居住在番禺区石楼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69:居住在番禺区钟村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70:居住在番禺区洛浦街道。
上述病例3859-3870在密接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71:居住在番禺区钟村街道。在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72-3877:居住在越秀区矿泉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78-3880:居住在天河区凤凰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81-3882:居住在天河区棠下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83:居住在天河区冼村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84-3885:居住在番禺区洛浦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86:居住在番禺区沙湾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87:居住在番禺区大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88:居住在番禺区钟村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89-3890:居住在花都区狮岭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91:居住在黄埔区夏港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92:居住在黄埔区长岭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93:居住在荔湾区桥中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94:居住在南沙区南沙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95:居住在从化区城郊街道。
上述病例3872-3895在社区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96-4977:在集中隔离场所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上述感染者新增主要涉疫场所如下:
越秀区
矿泉街道:瑶台社区、机务段社区。
天河区
凤凰街道:高塘石新街2号、柯木_西一街、高塘石社区居委会核酸采样点;
冼村街道:富力盈信大厦东广场核酸采样点;
棠下街道:西边大街四巷;
天河南街道:天河村迎福里43号。
番禺区
洛浦街道:古松坊大街三十九巷1号、南浦东乡村民乐路六街十五巷;
沙湾街道:岐头村浴乎路四街七巷、龙岐路146号古伟强叉烧饭、福贤路316号勇记肠粉店、青萝市场;
钟村街道:胜石村环村西路十巷、胜石村西坊街七巷;
石壁街道:广州南站、一层中央通道中部核酸采样点、广和颐红烧牛腩面、巴士畅捷便利店);
市桥街道:环城西路108号云浮石磨肠粉、解放路
大石街道:兴贤路88号。
南沙区
大岗镇:中国平安有限公司、环城南路童童布艺;
东涌镇:广珠路2号中国石化西樵东加油站、大简村简南东街、大简村运动场核酸采样点、太南路聪聪艺术幼儿园、太石村文化广场核酸采样点、鱼窝头医院发热门诊;
南沙街道:银涌街,金岭南路。
花都区
狮岭镇:培正北路3-19号飞龙皮革区域。
黄埔区
夏港街道:蓝玉三街5号明汇轩A栋;广州开发区医院核酸采样点。
荔湾区
桥中街道:坦尾东街31号。
从化区
城郊街道:坑尾村三队文记食店、坑尾村核酸采样点、坑尾一社187号;
江埔街道:从化客运站地铁B出口。
新增8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19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例,分别为美国输入3例,所罗门群岛输入2例,日本、斯里兰卡、泰国各输入1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9例,分别为日本、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所罗门群岛、泰国各输入2例,阿联酋、俄罗斯、美国、缅甸、伊拉克、印度尼西亚、英国、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各输入1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