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词人刘过在这首诗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南宋词人刘过在这首诗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1张

唐多令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云非、石民赡、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这是一首名作,后人誉为“小令中之工品。”

词的上片写景。傍晚,刚下过一场雨,晚霞映得水面分外明亮。潮水退下去了,岸边留下层层沙痕。风吹落叶,带来寒意,而这寒意透过窗纱侵入室内,使屋子的主人感到在西风的催逼之下,季节已由夏入秋。同时,也使主人怜惜这些飘零的秋叶,将与自己一样沦落天涯。“懊恨”,是懊恼可恨的意思。“催世换”的“世”,在这里双关时世,借季节的变换来暗示朝代的更替。“天涯”,比喻极遥远的地方。“落天涯”就是流落、飘泊于天涯的意思。这时南宋灭亡了,广大人民处于异族的压迫之下,不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所以,风吹落叶的情景,就格外容易使人联想起汉民族的不幸遭遇。邓剡用“懊恨”一词,表明了他对催换季节的西风(隐喻灭亡宋朝的元人)的不满和愤恨。

  如果说上片是在写景中隐含着亡国之痛,那么,下片就是更直截了当地写这种哀痛的感情了。

  “寂寞古豪华”以下四句,是剪裁和改写了唐人刘禹锡的有名诗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朱雀桥、乌衣巷都是金陵城里的地名,是晋代大贵族王家、谢家世代聚居的地方。随着王朝的变迁,这些原先声势显赫的大族,相继败亡。寄居在这里的燕子年年飞来寻找原地筑巢,可是房子的主人早已不再是王、谢大族,而是寻常百姓了。邓剡写这首词时,正在南宋亡后的金陵,所以很自然地借用这首唐诗的意境,比喻南宋的覆亡。这四句的意思是说:在残破凄凉的金陵城下,古代的豪华景象消逝得无影无踪了。惨淡的夕阳,照着乌衣巷口。南宋灭亡后侥幸活下来的人,谈论着时代的又一次更替,慨叹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竟使年年飞来的燕子,找不到栖身之处了。

  词的最后三句,作者又把笔触落到眼前的景物上来:秋季来临,燕子都飞走了,只剩下南来的无数大雁,在明月的辉映下,露宿在芦花之中。这幅凄凉孤苦的图景和作者痛伤亡国的感慨之情完全融会在一起,收到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雪尤袤

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草木浅深白,丘塍高下平饥民莫咨怨,第一念边兵

简单翻译下:睡梦中,不知道天下雪了,只是很惊奇窗户怎么会变的这么明纷纷飘落的雪花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和着月光,把三更天照的通明被雪覆盖的草木高低不平,地面像铺了层起伏的白毯隆起的小丘也变平缓了饥民们没有嗟叹怨恨,都最先想到了在边疆服役的亲人…… 此诗前面描写的雪后的景像后两句点明了全诗的社会背景

赏析:下雪了,洁白无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宛如美丽的银蝶在翩翩起舞,像柳絮,像鹅毛,铺天盖地,像美丽的飞花,悄无声息地从高空飘落下来。此时,诗人正在香甜的睡梦之中,毫无察觉。诗人一觉醒来,惊讶地发现窗外一片通明。他推开窗户,只见大雪下了足足一尺厚。抬眼望去,雪花给大地铺上了晶莹洁白的银毯。给房屋、树木、山川披上了玉丝银线织成的素装。天空上挂着一轮明月,洁白的积雪在月光笼罩下闪耀着清冷的光辉。诗人尤袤描写的雪后夜景是多么美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555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