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人体早期的症状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状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数病人会表现为胃肠道的反应,比如腹痛和腹泻。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发烧度数在373度以上。另外还会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疼痛等。
随着症状的加重,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甚至会出现呼吸窘迫等严重症状。进行影像学的检查会发现肺部有磨玻璃一样的肺间质的改变。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和肾功能衰竭等。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暂时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方法,做好个人防护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包括: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
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多饮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居住及工作环境中多保持通风状态。
怀疑自己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
怀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要第一时间与家人和朋友隔离,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身体进一步出现发热(发烧度数>373度)、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时,要第一时间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这样能够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要保持医学观察14天,14天期间如果无其他症状发生,才可以解除隔离。
以下是其他关于冠状病毒的其他专题解读:
预防知识积极防护,保护自己
科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种类盘点
若您在疫情期间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询
查看各地实时交通封禁状况可关注: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报
若您出现身体不适状况,可足不出户,在线免费问医生:阻击肺炎免费问医生
昨天,后台收到这条消息:
“KY,我今天感觉嗓子不舒服。现在无法呼吸,全身麻木,很难受,快要窒息了。我是心脏病发作了还是被病毒感染了?我想我要死了。真的,要不要打120送我去医院”
看到这样的新闻后,我们怀疑这位朋友患有极度焦虑,导致恐慌发作。
惊恐发作是一种突然而强烈的恐惧,通常持续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常见的表现包括心悸、出汗、颤抖、气短、麻木或感觉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NIMH,2016)。
于是我们马上联系她,告诉她不要去医院,然后一直和她聊天安抚她的情绪,同时指导她在网上做一段时间的正念冥想。果然,大约20分钟后,她说大部分症状都消失了,感觉好多了。
在目前的疫情下,虽然类似惊恐发作的极端心理反应比较少见(一般只发生在有高度焦虑问题的人身上),但还是有很多不良心理反应比较常见。
今天的文章,就来为大家普及一下,面对疫情,人们会有哪些不良心理反应,以及如何应对。
心理压力和情绪反应
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务人员需要面对一系列特殊的心理压力,包括:
害怕自己被感染。
过年不能回家,和家人失散了。
艰难的救援工作
临时调动工作地点,临时换班
面对危重病人的痛苦和死亡。
王萍,2004年
这些心理压力会带来一系列的情绪应激反应,使人容易发脾气,容易激动、烦躁、紧张、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
在情绪反应的同时,TAs还可能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头晕、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身体颤抖、厌食、入睡困难或突然觉醒等。
因为人手不足,ICU医生去发热门诊排班。昨天确诊一个病人后,我不敢回家,因为感染风险太大,不能让家人牵扯进来。其实我特别担心,但是病人太多了,我们没有精力照顾自己。我们只是在工作中不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感觉手在抖。
3354匿名,女,35岁,ICU医生。
过度劳累和精神崩溃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长期参与高强度、高压力的医疗工作,休息严重不足。倦怠也可能发生,他们在情绪上、精神上和身体上都极度疲惫。由于这种疲惫在短期内无法缓解,ta们可能会对目前的救援任务感到愤怒和无力,进而对医疗感到疲惫和无意义(怀疑自己的职业和生活选择)。
这些负面情绪反过来很可能会加重目前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ta们精神崩溃,表现为哭闹、砸东西、对自己或他人施暴等。
同时,医务人员也需要面对公众会遇到的心理挑战。这部分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KY提示时间:医务人员如何规范自己?
考虑到医疗战线压力大,时间短,这里推荐几种随时随地都可以用的心理调节方法。
1《蝴蝶拥抱》
也被称为“自爱的拥抱”,由创伤工作者露西阿蒂加斯(LucyArtigas)创立,用于创伤中的自我安抚。
2012阿蒂加斯贾雷罗。
2着陆技术(接地技术)
着陆技术经常被用来处理强烈的负面情绪。通过检查我们的触觉、环境和转移注意力,我们可以从情绪漩涡中回到此时此地。
KY成立了专业的心理服务团队,为大家提供免费的心理援助。详见文末海报。团队所有专业人员都接受过定期培训和专业督导,2015年至今已服务超过30w人次。
疾病、焦虑和惊恐发作
信息传播迅速,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疫情和肺炎症状。同时,人们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慌,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感染者。
在焦虑中,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疑病症”的症状,过分关注自己是否生病。比如经常量体温,如果稍微升高,就怀疑自己被感染了,要反复去医院检查。目前因为疑似患病而去医院检查是绝对不理智的。——不仅会抢占医疗资源,影响他人,还容易让自己有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焦虑往往会引起气短、胸闷、肠胃不适,而这些身体反应又类似于肺炎某些症状的描述,使人加倍焦虑。
所以在“疑病-焦虑-身体反应-更焦虑”的负面循环中,人可能会产生更强烈的应激反应,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惊恐发作。
人在惊恐发作时,会感到完全失控,感到“好像要死了”,害怕自己得了严重的心肺疾病。但事实上,恐慌症发作不会带来生命威胁或导致心脏问题(PorterKaplan,2011)。
如果您可能有惊恐发作或其他焦虑症状,我们建议您不要去医院。在疫情蔓延的时候,盲目去医院,对别人和自己都没有好处。
我有焦虑症状,如何缓解?
1轻柔呼吸法
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轻柔的呼吸。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深呼吸很难,但你可以通过几次尝试来掌握它。
2挑战导致焦虑的想法
同情疲劳和二次创伤
说实话,我觉得有点看腻了。比如我和家人一起看新闻发布会,我能感觉到自己心不在焉。看到捐款信息,不要像以前那样主动转发;看到朋友圈里都是疫情的信息,觉得很烦。
——CZ,男,32岁,现住江苏南京。
从年前到现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疫情,我们的情绪不自觉地被卷入其中。但是渐渐的,我们在忍不住刷新闻的同时,开始莫名其妙的觉得无聊,不想参与转发或者讨论。
这时候我们可能会自责:那么多人都在努力抗击疫情,我却不想再关心了。是我太冷漠了吗?
其实不是冷漠,而是我们陷入了“同情疲劳”。
疲劳又称“二次创伤应激”,是指短时间内高强度接触不幸信息而产生的紧张、冷漠、愤怒的心理状态。
它就像是大脑的一种保护机制,在我们情绪疲惫的时候提醒我们:你累了,该休息一下,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了。
所以,如果意识到无法加载更多的信息,就需要放下手机,主动隔离疫情信息。如果你放不下手机,那就只能专注于某个可信的来源,直到情绪稳定。
同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自我保健,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记住,只有照顾好自己,才会有余力去照顾别人。
面对疫情,很多人渴望做更多。然而,事实上,应对疫情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一线医护人员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应对困难,我们照顾好自己,和身边的人互相关心支持,尽好自己的本分。
疫情过后,我们仍然需要面对一种常见的负面心理状态,——“幸存者负罪感”。
幸存者负罪感是指一个人认为他或她在创伤事件中幸存下来是错的。我们因为自己的生存而感到迷茫和愧疚,甚至宁愿自己遭受不幸。
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约瑟夫认为,幸存者产生负罪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A别人生命垂危,自己却安然无恙;
B觉得自己做不了什么,比如看到那么多人的生命受到威胁,却无能为力;
C做过某些事情,比如离开疫区,担心传染他人,或者觉得自己“抛弃”了家乡的人。
参考资料:
Artigas,LJarero,I(2012年年)。蝴蝶拥抱。在m。卢伯(编辑。),对人为和自然灾难实施眼动脱敏再加工早期精神健康干预:模型、脚本协议和概要表
费格雷(1995年)。同情疲劳是继发性创伤应激障碍:概述。同情疲劳。
马根,s利兹,B(2016年)。退伍军人管理局定义的战争背景下的道德伤害
镍氢电池(2016)焦虑症。
波特,RS卡普兰,JL(2011年)。默克诊断和治疗手册。默克夏普多姆公司
萨默塞特和雅芳强奸和性虐待支持组织。(2017)自助指南SARSASorg
史密斯,硕士,西格尔,硕士,西格尔,J(2016)如何停止担忧?帮助指南,与哈佛健康杂志合作。
艾德蒙伯恩(2009)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邹枝玲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汪萍。(200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护理与心理干预。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一般来讲不会有后遗症的,要知道新冠肺炎虽然是一个感染性极强的疾病,但是也分为轻型、重型和危险程度,如果只是普通类型的新冠肺炎,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且治疗完全之后也和正常人一模一样。但如果是重症或者极个别的例子,可能会导致大家丧失味觉、嗅觉以及其他的情况。所以想要让身体恢复到正常人的样子,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就可以很好的保证身体健康。
虽然很多网友在网上发布获得新冠肺炎之后有很多的后遗症,因此给大家造成了恐慌,但这都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而且也是极个别的患者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大多数感染的患者就像正常人一样没有任何后遗症,同时还非常的健康,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害怕。获得新冠肺炎之后不要自己吓自己,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也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药物,都可以阻断病情对于身体的伤害。
有些人的身体免疫能力比较脆弱,不管是新冠肺炎或者其他疾病,身体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后续的预防包括恢复期间的饮食都是值得注意的。如果觉得自己的味觉或者其他方面的感觉出现下降的现象,就可以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也会通过相应的病情给大家分析,那么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变。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吓自己,毕竟医生对于疫情了解的还是比较多的。
就现在的社会而言,大家获得的新冠疫情也都是轻型的,所以一定要及时上报,这样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治疗,不会让病情变得恶化。但如果有着粗心大意的心理或者隐瞒的现象,那么后遗症可以说是非常强的了,到时候想要后悔也没有办法救治回来,所以一定要好好的保护自己。
◎“连续几天咳嗽、忽冷忽热、反复发热,很累,肌肉酸痛。”陈欢觉得这种感觉很糟糕,容易让人心情不好,但过了那个劲以后又觉得“其实也还好”。
◎“不好意思”,是多个新冠感染者不约而同说出的词。这种“不好意思”来源于一种给别人添麻烦了的感觉,也来源于怕被当作一个麻烦的忐忑。
每经记者金_陈星每经编辑文多
“小阳人终于不用再避讳什么了。”12月5日凌晨,Vivi在朋友圈发出感慨。
Vivi在成都市中心一家奢侈品店工作,平时店里人流量大,所以她日常特别小心,很早以前就开始执行“两点一线”,生怕自己“中招”。但几个月前一次核酸阳性后,Vivi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者。那段时间她只在朋友圈简单分享过几张照片,有知情的同事安慰她“好好休息,别想太多”,Vivi也只回复了一个加油的表情,生怕更多人知道。
回来复工后,Vivi刻意淡化自己曾经感染的经历,不会主动提及,有人问起才简单说几句。她害怕被人贴标签、甚至被人特殊对待。直到最近,随着各地防疫政策的调整,众多传染病专家都曾表示,科学证据表明,现阶段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的原始毒株。大家的恐慌心理逐步缓解,Vivi的心结才被打开,发了一条有特殊意义的朋友圈。
生病的感觉很糟糕,但过了那个劲以后觉得“其实也还好”
Vivi当时也没想过自己会“中招”。新冠疫情防控三年多,她做核酸的次数数不清,居家隔离也有几次。但今年10月上旬被通知核酸结果为阳性时,Vivi并不敢相信这个结果——实际上,她到现在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如何感染的。
当时,Vivi没有什么症状,虽然没有明说,但思想上还是很紧张。以前她被要求居家隔离时,会在朋友圈调侃自己“跑进决赛圈”。但中招的那一刻,真正上了“领奖台”,她却不敢出声了。
确诊后,Vivi被转运到了方舱。Vivi去的方舱人不多,一日三餐准时送到,休息和活动空间相对足够,卫生间也比较干净。但Vivi一直只想躺在床上,她并不喜欢这种看似“饭来伸手、衣来张口”的生活。
起初Vivi的症状像感冒,又像宿醉,发热、咳嗽、喉咙发干发痒,有时会觉得喉咙像卡了东西一样发紧,伴随着晕眩和头疼。但后者是新冠导致还是受心情影响,Vivi并不知道。开始时,她想尽量躺在床上休息,但是越躺越累,就强迫自己起来走走。
在海外旅居多年的学者陈欢,过去3年曾几次感染病毒,今年11月下旬,她又“中招”了。有了之前的经验,她给自己选的“药方”是芬必得+生理盐水喷雾。
“连续几天咳嗽、忽冷忽热、反复发热,很累,肌肉酸痛。”陈欢觉得这种感觉很糟糕,容易让人心情不好,但过了那个劲以后又觉得“其实也还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也是很多患者的症状。据报道,中国呼吸危重症专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介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变了好几个分支,临床观察发现,奥密克戎的特点是传播性较强,即传播速度比原始株要快,但还是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很多人甚至没有出现高热,仅是中低热、嗓子不舒服、咳嗽。
童朝晖说,这段时间从国内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加轻型病例在90%以上,普通型的都不多,重型、危重型的病例更少。
3年前去武汉从头防护到脚现在偶尔会忘记戴口罩
许铮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确诊者中,比较特别的一位。2020年初,作为医药记者的许铮被派到武汉,当时他从头防护到脚,还去ICU采访了重症患者。过去3年,许铮更是作了无数篇有关新冠的报道,他觉得自己对新冠很熟悉,甚至忽略了它会出现在自己身边。
他回忆说,武汉那时候,新冠可以引发肺炎,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甚至有死亡危险。所以在防护上,包括护目镜、手套、头套、N95口罩等,只要出门就做好防护。
“我翻船了。”11月下旬,许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被感染前他已经连续一周没有出小区,这次可能是因为乘电梯时没戴口罩。同栋楼出现阳性病例后,他自测时发现也有了“两道杠”。感染后,他第一天是从低烧开始,375℃左右,后来的几天都是38℃,发烧一共持续了三天半,然后是喉咙发炎,眼睛不适。作为医药记者,许铮对新冠症状如数家珍,“出现症状的第一晚就觉得自己阳了,女朋友还责备我,说我不往好处想”。
许铮使用抗原试剂自测结果为阳性来源:许铮摄
但这次感染还是有“幸运”的地方——如果早三天感染,许铮就需要去方舱。但随着防疫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许铮得以居家隔离。他家门上先是贴了门磁,但可以自己点外卖和生鲜蔬菜,尽可能保留了生活原本的样子。社区发了抗原、中药和医疗废物垃圾袋,要求许铮每天上报抗原检测结果,除此外也没有更多的干预。许铮依靠自己工作中得到的知识,购买了相关药物,“有感冒症状我就吃感康,发烧时吃了泰诺林,咳嗽喝右美沙芬糖浆。”
症状持续7天左右后,许铮的核酸检测结果转阴。一些暂时的后遗症说明了新冠曾经来过,比如体力减退、味觉嗅觉还没完全恢复、体重轻了四斤。跟许铮同住的女友在他阳性三天后,也转为阳性,但由于平时有健身习惯,所以症状更轻微。
回过头来看这次“中招”,许铮感慨,因为知道奥密克戎变异株危害降低,而且因为之前大家严格防护,身边几乎没人得这个病,防护上是大意了。
与许铮比,刘晴对新冠的认知并不充分,她最担心的是感染新冠后,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有多大。所以当她刚被隔离时,一整晚都睡不着。
刘晴说,那天满脑子都是乱七八糟的事情,尤其是因自己而被隔离的孩子,还有一整栋楼的邻居——刘晴担心其他人埋怨受她连累,也害怕真的会有后遗症。那一晚,似乎不会天亮,一直翻来覆去。刚开始,刘晴并没有症状,官方通报中,她属于无症状者,医生也告诉她CT结果同样没什么问题。但后来她开始发热,体温忽上忽下,接着打喷嚏、流鼻涕,整个人没力气,她在手机上查了很多有关新冠肺炎的内容,说法不一,心里更忐忑了。
刘晴用了三天时间收拾心情,身体没有症状、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经过专家组评估后顺利出院,“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教授、广州黄埔方舱医疗队负责人崇雨田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才会被认为是后遗症。”对于新冠感染者而言,有的人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但崇雨田认为,这些不能将其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邓西龙对媒体表示,“后遗症”可能来自心理因素。据他介绍,我国最早对新冠后遗症的报道应该是来自对早期一些重症病人的观察,也让很多人对新冠产生了比较大的恐惧。从2020年到现在,广州市八医院对100多个新冠肺炎病人进行了长期的跟踪随访,发现只要不是重症、危重症病人,症状基本在三个月左右就会不同程度缓解。如果是重症患者,只要回家后能够很积极地进行康复锻炼,那些所谓的“后遗症”也很容易缓解。至于危重症患者,相对来说广州的病例数不多,但是危重症患者的所谓“长期后遗症”,跟既往遇到的、需要在icu里面救治的那些重症流感、重症肺炎表现出来的是差不多的。如果能很好地康复,这些病人的症状也可以缓解。
广州市八医院从去年12月收治奥密克戎感染者,到今年10月基本上一例重症都没有,并对本土疫情里一些新冠康复者进行出院以后三个月的随访。邓西龙说,也没发现这些病人有明显的后遗症,他们所诉说的“没力气,睡不好或者是焦虑”,更多的是主观感受,不一定跟新冠导致的器质性病变相关,大多是心理因素,对这些病人,主要是进行心理疏导。
感染曾让他们觉得不好意思现在终于敢说出来了
新冠康复者除了担心身体问题,还会害怕被贴标签。从确诊、治愈到回归正常生活,很多人的心情跌宕起伏。特别是此前,有一些企业在招工时甚至开出“阳转阴的,进过方舱的不要”“需要没有阳过、没有进过方舱”等歧视性条件,让一些人更加担忧。
Vivi一开始也很低落,但她发现,在方舱里,每个人都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忙一点。有人看书、有人打太极拳、有人唱歌跳舞。在她看来,这是人们想要在暂时失控的境遇里找回一点秩序感,“只要个人的行为和生活还如常,就觉得情况还可控吧”。
这个过程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她就调整好自己。但比生理反应更难受的,是感染带来的其他影响。“之前我也看过一些新冠感染者被歧视的新闻,我的工作需要跟不同的顾客打交道,害怕公司觉得影响不好,病好了但是工作没了。”Vivi说道。
跟Vivi在同一家门店工作的同事,也被送到了集中隔离酒店,但同事直接用社交账号开起了直播。但Vivi做不到,“不是体力不支,是心情没办法像同事那么轻松。明明生病不是我的错,但总觉得不好意思,想刻意低调,不想被太多人知道我感染了或曾感染过”。
“不好意思”,是多个新冠感染者不约而同说出的词。这种“不好意思”来源于一种给别人添麻烦了的感觉,也来源于怕被当作一个麻烦的忐忑。隔离期间,刘晴在业主群里表达了歉意,邻居们也为她加油打气,要她放松心情、就当放假。
核酸转阴后,Vivi顺利回到了工作岗位,主管和同事还准备了一束鲜花庆祝她康复。出院后,Vivi在朋友圈发新款的频率明显增加,还给自己的客人建了一个群,不定时分享新款或促销信息。“频繁关店对业绩影响很大,而且就算相对正常的时期,也明显感到来消费的顾客变少了。身体康复了,一切都要回归正常,现在多做一点,才能抵抗未来的不确定。”Vivi说道。
刘晴回到小区后也发现邻居们都很友好,自己身体也没有什么后遗症,“他们都知道我住哪个房号,看到我停在那个楼层也没有特别反应。”她告诉记者,此前的担心都是想太多了,有邻居还告诉她,不要想太多,最重要的是提高免疫力,保持好心态,吃好睡好,就把这一次患病当作一个让自己放松、休息的时间。
现在许铮就等着女朋友核酸转阴,“就让社区给安排上门核酸,两次阴性就可以转为健康监测了”。虽然许铮并不担心是否会有后遗症,但他仍然选择不将感染的事情告诉在老家的父母,“不确定他们对这个事的认知到什么程度,既然现在好了,就没必要说了”。
疫情暴发三年来,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病毒也由以前的侵肺进化为上呼吸道感染,疫情与病毒的传播方式,死亡与重症率相比两年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近日,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公开表示,在国家有效防控策略下,新冠病毒致死率已经很低,但改变不了病毒变异带来的极快传播速度。他认为,通过疫苗和抗微生物药物研发,特别要继续深化抗疫国际合作,是世界逐步走出疫情的方法。
著名权威专家钟南山也公开表示,新冠病毒变异后的奥密克戎,感染后症状比较轻,发生肺炎的概率比较低,死亡率也比较低,差不多接近季节性流行感冒,总体来讲,无需过度担心。
初三十三二十三,两口子吃饭把门关。最近吃胖的深空小编又来给大家报新闻啦。今天天气不错,正适合读读最新资讯放松一下。不吊大家胃口了,一起来了解一下。
4月16日晚间消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侯金林接受未来论坛邀请,在线上进行《从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转归谈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的主题分享,专业解读了如何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如何防控和管理以减少他们的传播等大家关心的疫情相关问题。以下为侯金林教授的演讲全文:
侯金林:非常感谢未来论坛邀请我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有关新冠感染的一些体会。我是南方医院感染内科的工作人员,平时的工作大概80%主要是从事肝病治疗,另外20%是和其它感染性疾病打交道,这次临时被抽调去到湖北荆州进行有关新冠防控的工作。今天晚上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认识,包括分析的有关新冠肺炎加重预警的指标,无症状感染的数据等,这些数据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表,所以也请大家批评指正。我和大家讨论的题目是《从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转归谈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
首先,我给大家报告一下我们在洪湖的情况。最近无症状感染作为一个热点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们看一下一般的病毒感染有什么特点,进一步去认识无症状感染。实际上新冠病毒可以引起各种疾病谱,而且临床上有一些预警指标,可以预测这些病人是不是会加重转成重症或者危重症。在洪湖的时候南方医院的党委书记朱书记亲自带队,希望在洪湖建立一个管理新冠病毒感染的洪湖模式。这个模式不光关注到医院病人的救治,也要关注到社区的筛查。
1月10日我到达湖北荆州,3月20日回到广州,这期间先后去过荆州洪湖等地及武汉汉口,在这些地方帮助讨论和协调我们医院两支医疗队在汉口和洪湖的一些工作。
洪湖是一个鱼米之乡,洪湖市有95万人口,离武汉差不多15-2小时的车程。我们去到洪湖以后都非常喜欢这个地方,甚至我们南方医院医疗队的很多同事说愿意为洪湖拼命。政府主导并统一规划,把整个洪湖医疗单位整合,功能分类收治,然后综合救治。在这里我们根据病情的轻重设计了预警区,同时康复后的病人继续留在康复区进行随访和管理。
我们去的时候带了4位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使用两种抗体试剂盒检测了8000个病人的抗体。另外我们和神州医疗合作建立了一个大数据平台。下一阶段我们制定计划会再到洪湖进行消除肝炎的行动。
刚才说了洪湖到武汉有15小时的车程,有95万人口,其中10万人在武汉,武汉封城前55万人回到洪湖,45万人被困在武汉,和新冠有关住院人数达1100多人,核酸确诊363人,死亡15例,危重病人占1/4,疑似病人320多。另外在各个镇级社区级隔离人群300多人,其中无症状感染者有50多人。我们走的时候,洪湖已经连续20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我们在洪湖的时候几乎天天和洪湖沈先武市长等开会讨论和布置疫情防控,他还在我的衣服上签了字,我觉得洪湖当地的人非常有情有义。
我们和他们签署了一个长期合作协议,希望在洪湖进一步开展有关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工作,希望在那里后续进行有关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
01病毒感染特征总论
针对大家最近特别关注的无症状感染,不同的专业理解不一样,甚至引发了争论。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普通民众如何理解有关病症感染后的特征,无症状感染的特点、机制以及意义。
实际上病毒感染有很多类型的疾病,新冠肺炎是呼吸道传播的疾病,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这里我们特别提到新冠病毒的感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之前有报道称在粪便中检测到新冠病毒的核酸,但目前还并不清楚对整个疫情防控是否有影响。乙肝和HIV感染会有垂直传播,但新冠病毒并没有发现垂直传播的证据。
新冠病毒的传染源除了有症状的病人以外还涉及到无症状感染人群。大家都在关注无症状感染有多大的比例,因为不同的研究或是模型推导取的分母不一样,因此报道的无症状感染比例相差非常大。低的1%-2%,高的有40%-60%。
一般认为病毒感染以后可以在宿主体内局部扩散,局部扩散指病毒侵入机体后在局部组织里增殖,比如肠道病毒在咽部上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组织,呼吸道病毒在上呼吸道粘膜的上皮细胞增殖形成感染。但是大多数经典病毒是体内扩散,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感染,然后形成两次病毒血症。因此,病毒感染以后可以有局部感染,只入侵局部细胞,还可以形成全身感染,经过血液、淋巴液和神经组织扩散以后,引起多器官和多系统的损害。
病毒感染的结果:病毒和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维持动态平衡,如果免疫系统占优势,病毒被清除,有可能获得免疫或者没有免疫;如果病毒占优势,产生持续性感染;两者互为优势可以导致慢性感染和复发。显然目前为止我们认为新冠病毒是一个急性感染,因为机体免疫占优势,然后病毒很快会被清除掉,所以机体免疫在控制和清除病毒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传染病领域里,无论是病毒还有细菌感染都有不同的转归。有一些细菌和病毒感染以后我们叫它“冰山现象”,因为有少部分病人会引起严重感染致死,大部分病人是轻型或者普通型。有一定比例的病人是隐性感染或者亚临床感染,这里我们没有使用无症状感染这个词。还有部分人群,受暴露以后没有感染。病人的分类类型主要取决于机体免疫,是病毒和机体免疫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病毒侵入机体数量大且超常复制,那它可以引起重症或者危重症。病毒侵入机体以后大量复制产生免疫反应比较强,可以引起普通型和轻型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可以产生免疫应答但没有产生明显的病理损害,是隐性感染或者亚临床感染。如果病毒侵入机体以后很快被清除掉且无免疫应答,这些是暴露以后没有被感染的。
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例,真正发生流脑形成脑膜炎的人只有1%-2%,还有不到10%的人是上呼吸道感染,另外90%是隐性感染。也有很多其它病毒性感染包含隐性感染,例如常见的乙型肝炎也有隐性感染。以我们目前对新冠病毒的认知为例,我们还不清楚到底有多大比例是隐性感染或者亚临床感染。中国武汉封城以后采取这么严格的措施,对于隐性感染的比例还需要做大规模抗体筛查。
病毒感染以后可以有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
持续感染里包括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慢性感染是指病毒可以持续在体内存在,并经常或间歇性向体外排放,表现为无症状,这种长期携带病毒最终会导致重要的靶器官损害,比如乙肝病毒不断的累积形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最终会导致肝癌。
潜伏性感染是指原发感染后,病毒隐伏在体内,间接性引起急性发作,这里有代表性的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
慢病毒感染是指经显性或隐形感染后,潜伏期相当长,一旦发病即以亚急性、进行性发展,直至死亡。有的人会把HIV归为慢病毒感染。
影响病毒持续性感染的因素主要是病毒因素和宿主因素。
病毒因素:病毒形成慢性感染,发生免疫逃逸,病毒潜伏和隐匿。有的病毒会形成免疫耐受,比如乙肝和HIV。
宿主的因素:比如特异性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B细胞不能诱导产生抗体以及免疫耐受都可以形成慢性感染。到现在为止新冠病毒感染是没有慢性感染的证据的。
人体抗病毒依靠各种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皮肤黏膜屏障、干扰素等细胞因子是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T细胞介导和B细胞介导的免疫。
抗病毒感染的免疫中体液免疫非常重要,病毒感染以后可以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包括IgA、IgM和IgG。现在为止还没有新冠病毒感染以后IgA的试剂。IgM出现早,持续时间短,一般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是在随着IgM出现以后的,出现时间比IgM晚,持续时间长,为既往感染的标志。不同的疾病产生抗体的特点不一样,比如说2003年SARS流行以后,我们检测了我们整个医院的工作人员,对比部分病人,没有发现隐性感染的病人。而登革热感染就有隐性感染的比例,这种抗体产生以后有的是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最近也关注到有的报道说新冠病毒和SARS有一定的差别免疫,它们有一些表位有共同特点,就是说将来制备出的多表位冠状病毒的疫苗可能同时预防不同的冠状病毒的感染。
抗体产生,刚才我说到有它的规律。这里我以乙型肝炎为例,病毒感染以后首先出现表面抗原,如果是急性感染,相继出现IgM,最终又相继出现三个抗体,核心抗体、表面抗体和e抗体,大部分免疫的病人如果打疫苗只产生表面抗体。
02新冠病毒感染疾病谱和危重预警
我们了解了病毒感染的特征、结局和转归,我们再回过头来理解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同时还有实验室的一些关键指标的变化。我们关注到有淋巴细胞的减少、C反应蛋白的升高以及D-二聚体的升高,这在重型和危重症病人中更明显。临床上根据病人的特点分成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指南中讲述的非常明确,我这里不过多赘述。
不同地区和不同感染阶段的临床类型的构成比是不一样的。武汉的构成比里,危重和死亡比例比非武汉的高,现在输入病人主要快速筛查发现的,所以轻症、无症状的病人占的比例更高,重症和死亡病人比例会非常低。从广东省的数据库看死亡的病人都非常少。
年龄是非常重要的复合因素。年龄大,危重症病人构成的比例高,不同性别的比例是差不多的。
在前六版的指南里并没有说哪些病人会有预警加重的指标。在第七版列出了一些指标,成人淋巴细胞进行下降,有白介素6、C反应蛋白升高、乳酸升高,肺内病变迅速进展,这些指标表明有加重的可能。
我们想开发重症风险预警模型,分析哪些指标可能导致病人加重,特别是在高流行地区,如果我们尽早发现病人有加重的可能性,然后重点管理,进行干预,有可能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我们结构性地分析了广东省33家医院收治轻、中度病人,总共1138例。我们将其中818例患者作为建模队,将湖北省武汉汉口医院、洪湖医院筛出来的320名轻症病人作为验证组。所有病人按照国家标准方案判断病情的轻重。
我们分析了全部病人,包括病情加重和没有加重的临床特点和数据。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男女没有差异,经过多因素分析以后筛选出年龄、是否有慢性病史、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C反应蛋白是否大于25以及D-二聚体这几个指标。然后我们把病人分成了低危险组、中危险组、高危险组,可以看到高危险组差不多40%的病人在住院14天之内情况会转变成加重。
03新冠病毒感染管理:湖北洪湖模式
我们进一步用洪湖的验证组可以看到同样的趋势,可以看到洪湖的总的加重比例是要低的。我们参考第一阶段在武汉和广东早期分析的数据,到洪湖以后把病人进行分级管理,把洪湖的医疗机构全部整合到一体化管理,病人分成危重症区、重症预警区轻症病区和出院观察区,根据一些指标把高风险的病人重点管理,轻症的确诊病人主要在临时板房医院,轻症的疑似病人也在这里,出院病人放在民营医院和中医院进行出院后的随访。
04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
随着整体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无症状感染成为一个热点。国家专门发布了有关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指南,特别是在管理指南里重申了无症状感染具有传染性,有传播风险,要加强无症状感染的监测和发现,而且把无症状感染列入了疫情上报数据,同时对无症状感染者密切观察14天。大家可以看到最近包括广东的输入病例,广州的外籍人口特别是非洲人群的有关感染情况,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网络上有很多人说那里有一千人感染的数据是不实的。我统计到4月9日的时候31个省市有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人员有1097个病人,其中境外输入的是349例,无症状感染的密切接触者累计到71万多。
无症状感染或者亚临床感染,没有临床症状,胸片也正常,主要是通过核酸手段检测出来的。目前大家在探讨是不是核酸和抗体的联合筛查能进一步帮助我们快速鉴定无症状感染者的类型。比如说如果无症状感染者或者密切接触者已经产生了IgG抗体,没有核酸,是不是可以取消隔离,这样可以减少医学观察的成本。
这里有一组数据,是我们在湖北进行统计的。我们使用核酸和两种抗体试剂盒检测747个密切接触者的核酸和抗体的情况,可以看到在整体的核酸阳性的病人,有28人核酸阳性,总体是3%多。我也问了广州市的CDC,他们差不多有4000多密切接触者去筛检核酸,差不多也是2%多的的核酸阳性。这样可以看到核酸阳性和阴性密切接触人群抗体的水平,可以看到核酸阳性的人和阴性的密切接触者的抗体水平差不多。不同年龄产生抗体比例也差不多,男女没有差别。
在密切接触者人群当中,37%是核酸阳性,而抗体阳性占11%。很显然有一些人可能咽拭子查不到病毒,只检测到抗体,而且这种人群在密切接触者当中比例比较大。现在中国批准了很多抗体检测的试剂盒,包括胶体金以及化学发光的试剂盒,可能后续需要做大规模的抗体筛查来评估采取什么样的防控策略。还有在海关我们是否可以采用核酸和抗体的联检去评估病人的感染和免疫状态,进一步分类进行医学管理。这都是后续需讨论的问题。
我们再回过头看如何描绘出一个群体新冠病毒感染结局的全貌。我们已经清楚到底多少比例病人死亡,各个国家报道的不一样,美国和意大利相对比较高,高的在10%。重症和危重症大概占15%左右,轻症和普通型占80%,我们现在不知道在不同人群中隐性感染或者亚临床或者无症状感染到底占多大的比例。我只是给大家展示,在特定的洪湖地区,在密切接触人群中有11%的人产生了抗体。在其它地区到底如何还需要很多数据去进一步了解。到底是“倒三角”还是“正三角”,现在还不知道整体情况。这次大家关注到群体免疫的概念引发了很多争论,如果死亡率非常低,重症的病人也非常低,那通过自然感染产生群体免疫的概念可能相对就会站得住脚。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今天通过一些数据给大家分享了新冠病毒感染总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局、哪部分病人可能从轻症和普通型转为重症或者加重以及无症状感染。在这里我也特别感谢李杰教授给我的指导,他提供了有关病毒感染后转归内容的幻灯片。也感谢所有参与工作的,包括武汉和广东医疗队的同事,非常感谢!
QA
直播间观众提问与解答
牛俊奇:谢谢侯金林教授的分享,也感谢侯金林教授和他的团队为武汉,为湖北人民做出的工作。下面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我先汇总一下请侯金林教授做解答。
Q1:病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有没有不表现为肺炎而表现为其它损伤或疾病的人?
侯金林:现在有关新冠病毒感染,最早命名成“新冠病毒肺炎”,实际上靶器官不光是肺,肺外很多器官受损,包括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最近有些报告称发现胰腺损伤、肝损伤、肾功改变的情况。当时我们并没有看到此类的文献,我们诊断病人的时候,把胸片和CT改变作为一个标准,也有可能我们漏掉了这一类病原学阳性胸片正常,但其它器官损害的情况。我相信是会有的。
Q2: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是否有可能传染给其他人?
侯金林:现在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包括德国的、香港的、南京的,还没有总体对特定人群进行大规模筛查。通过分析我们的数据以及广州市CDC的结果,我们总体认为无症状感染者病毒水平低,持续时间短。其中一部分检测是病毒阳性,可能会传染,但还有一部分没有病毒或者已经产生抗体的,这些人是没有传染性的。所以说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既是一个好消息又是一个坏消息。我认为至少在中国现阶段这么严密的筛查下,无症状感染是无法形成大规模的传播的,基本上检测筛选出来以后都会加以管理,但是我们还是要对无症状感染者给予高度的重视。
Q3:曾经有报道说猫狗虎都可以检测出新冠病毒,这些动物作为传染源有什么意义吗?
侯金林:在猫、虎体内检测出新冠病毒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病毒的来源以及是否人和动物形成交叉传染。我们要进行流调,把有宠物家庭和无宠物家庭进行比较,看有宠物的和没有宠物的家庭的感染率。现在给出结论还为时过早,还需要更多证据。至少现在广东省来看,宠物不是传染源。
牛俊奇:就是说我们不必为养宠物而紧张。
侯金林:我觉得不用过分焦虑,SARS流行期间,在白云山上发现了一只狗有SARS病毒感染,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Q4:你觉得新冠病毒会在感染后无症状的动物身上长期存在吗?
侯金林:到现在为止我们知道的只有蝙蝠是免疫系统非常特殊的一个物种,它可以携带病毒不发病,其它的还没有看到,至少在人身上是急性感染,没有慢性的证据。
Q5:病人有轻有重的原因是什么?除了个体差异以外,是否还跟进入体内的病毒数量有关?
侯金林:我们认为疾病的轻重和病毒感染的数量是一个因素,应该说是病毒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最近也有文献报告称新冠病毒出现了变异,看起来有不同的亚型,但总体来讲变化并不是太大。病情的严重程度应该和不同人的遗传背景和个体免疫反应差异有关系。
Q6:有人说无症状感染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直没有症状,另一种是后来会出现症状,这两种无症状感染者能给大家从传染病概念上解释一下吗?
侯金林: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一般都是有潜伏期的。在传染病的规律中,一般病人处于潜伏期末和发病早期是传染性最强的。我们认为新冠病人恢复期没有必要长时间地住院。比如水痘,水痘结痂以后就可以出院了。实际上无症状感染,不能把处于潜伏期或者说在症状出现以前的这部分病人归纳为无症状感染。整个病程当中没有症状、发烧、呼吸道症状,胸片也没有异常,我们称为无症状感染。这个人群到底多大比例?我个人觉得特别是在高流行区,例如现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它的比例会超过有症状的人群。
牛俊奇:无症状感染和潜伏期感染实际上是两个概念,部分潜伏期感染不应该纳入隐性感染。
侯金林:对。
Q7:目前抗体检测查到的IgG和IgM抗体可以作为保护性指标吗?
侯金林:应该还不能这么说,因为现在如果用胶体金方法查出来IgG和IgM只能定性检测没有定量检测。我们用的是万泰的试剂,如果要确定它是不是保护性抗体,还需要测定中和抗体,中和抗体一般是做不了的,因为需要活病毒或者假病毒去做。目前行业内也有观点认为抗体会介导对机体的损伤,所以不能直接说抗体就是保护性抗体。
Q8:现在有一种说法“群体免疫”,群体免疫是什么?机理是什么?
侯金林:群体免疫是免疫学的一个概念,因为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说群体免疫的概念,使得一般的大众都知道了。群体免疫的建立取决于感染以后,如果轻症病人或者无症状病人比例很高,死亡率或者重症病人比例很低,那才认为这种措施是可行的。如果重症和死亡病人比较高,这个方案就需要探讨。特别是西方模式,在这么高的流行率基础上,需要统计未发病人群当中无症状病人的比例,看看产生抗体的有多高。到现在为止,我认为至少新冠病毒的防控不可能通过自然感染的群体免疫来完成。
牛俊奇:据我所知,大家只是把群体免疫作为概念和策略进行讨论,好像没有国家实施这种策略。
侯金林:德国的模式是希望控制在整个医疗资源承受水平内的感染,如果要保证一个病人都没有,付出的经济和生活的代价太大了,这种措施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牛俊奇:也就是说控制这个疾病发病的时候,同时要考虑到社会和经济问题。
侯金林:是这样。现在看输入病例变成常态化,我们不可能为了防输入病例就长期停工停学。
Q9:你觉得病毒的致病性会越传越弱吗?
侯金林:显然和SARS比较,SARS对肺的致病更明显。病毒致病性越轻越容易传播,因为不容易发现,不同毒株间存在差异,如果病毒发生变异,有可能致病性会改变。
Q10:现在我们国家境内的病例已经非常罕见了,这种情况下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戴口罩?
侯金林:我自己觉得我们戴口罩的太多了,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地点都戴口罩。感染科医生戴口罩是因为感染防控的理念深入骨髓,平常工作就会戴口罩,特别是发热门诊。现在我觉得大多数场合不用戴口罩,在院子里散步,在非密闭环境下可以不戴口罩了,但是有时候在周围人的压力下还是得戴口罩。
Q11:患者肺部感染,肺部表现改善后,核酸测序阳性者是否还有传染性?
侯金林:我们在洪湖的时候,大概有10几个病人是核酸检测持续阴性按照出院标准出院后核酸检测又出现阳性。这个原因一个是和呼吸道疾病的特点有关系,呼吸道疾病不像乙肝和艾滋病,血液里的病毒采样和检测是非常稳定的。呼吸道传染病影响核酸检测的结果很多,包括排毒的规律、采样的误差以及样品的传输保存等因素,现在建立的PCR核酸检测方法在技术上还有很多优化空间,目前检测结果假阴性比例是很高的。我觉得新冠病毒传染性最强的是潜伏期末期和发病早期,发病后期大部分都没有传染性了。所以我和出院病人握手,当地老百姓觉得不可思议。
Q12:请预测一下全球的疫情会不会周而复始,像流感一样年年发作,还是能够在某个时间点得到控制?
侯金林:这种预测有点像算命,我们到湖北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么疫情这么快会在美国、欧洲多个地区大规模扩散,现在看来中国不是上半场,国外不是下半场,中国只是开始序幕,我估计病毒会在不同国家传来传去,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采取这么严格的管控措施。现在好像还有三四个国家没有爆发,巴西都差不多超过2万例了,这表明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欧肝会”改到8月份,我估计还是非常困难的。我认为防输入会成为持久战。
Q13:您觉得无症状感染者隔离14天后,如果核酸检测还是阳性,是否需要继续隔离?
侯金林:我们分析了在社区查出来的无症状感染者,确实有超过14天仍旧核酸检测显示阳性的,为保险起见还是需要隔离的,但是是否有传染性还需要结合其它情况来判断。有些人认为这种病毒阳性只是机体残留的病毒片段。
Q14:病毒到底从哪儿来或者说疫情是从哪个地方先开始流行的?
侯金林:首先是在中国武汉诊断出了不明原因的肺炎和新冠病毒感染,但现在有关病毒的起源还是一个“无头案”。我非常同意几位专家包括张文宏教授的观点,现在网络上的消息基本都不靠谱,这个问题我们临床医生都解决不了,要研究流行病,研究动物病毒的人去解决这个问题。
牛俊奇:再次感谢侯金林教授做出的精彩报告,再次感谢侯金林教授和他的团队为武汉、广东以及全国病人做出的努力。谢谢大家,我们看到听讲座的也有很多人为我们的病人拼过命,我们在这里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欲要知晓更多《无症状感染者怎么进行防控和管理?专家现身解读 》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新闻。
本文来源:深空游戏 责任编辑:佚名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宅在家里需要注意什么?
居室保持清洁,勤开窗,常通风。
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分;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建议外出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健康监测需要注意什么?
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需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准备常用物资。家庭备置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资。
家居环境应该怎么消毒?
除非家里已经有疑似感染的患者,否则不需要特别消毒。现在的病例几乎都与武汉有关,还有一些是家庭聚集型发病,这些都属于密切接触。
如果既没有跟任何确诊或者疑似病例接触过,最近也没怎么出门走动聚餐,不必过于紧张,家还是相对安全的环境。
如果实在担心,也可以对家里经常接触的部位,比如手机、门把手、遥控器之类的东西进行消毒。要注意如果物体表面本身比较脏,需要先清洁再消毒。
消毒可以用75%浓度的酒精棉片或酒精擦拭,也可以使用稀释的次氯酸钠,也就是我们常见的84消毒剂。
一般来说,84消毒剂(或其他含有5%次氯酸钠的家用漂白剂)和水的稀释比例为1∶100,配置时记得戴上橡胶手套(厨房手套或医用手套)和口罩,按照产品包装上的说明操作。最好也能戴上护目镜,穿上防水围裙。
熏白酒不能消毒,再高度的酒精经过挥发,在空气中的浓度也远远达不到能消毒的效果。
开窗通风会不会让病毒飘进来?
很多人对开窗通风很不解,既然家里最安全,开窗通风不是正好让病毒飘进来吗?
其实,开窗通风有助于降低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量,也有助于更新室内空气。室外的空气经过“稀释”,几乎不可能把病毒带进室内。
如果家中有疑似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通风时开窗不开门,也不要使用新风系统,避免患者所处区域的气体进入干净区域。
食品安全方面需要注意哪些事宜?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南京本土疫情的爆发后国内确诊患者的突增,多个省市在追踪密切接触者中不断出现核酸阳性患者。顿时也让众多人的神经再次绷紧,虽然说在医学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疾病都变成了纸老虎。但是新冠病毒,仍然存在着许多的未解之谜。
尤其是感染新冠后的患者们,出现典型临床症状者后容易受损的器官有:
一、肺部
新冠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就会在机体细胞内不停地进行自我复制。引发人体免疫系统异常亢进后,肺部出现严重炎症和积液。此时肺泡因为遭受机体免疫系统过激引发的炎症出现破裂,肺部便出现纤维化、硬化而停止正常的气体交换工作。就算是治愈后,也会因为不可逆的肺部损伤需要借助药物或氧气来帮助呼吸。
二、肾脏
患者因为肺部炎症的影响,此时患者会出现败血症,而肾脏是人体维持体液、血压平衡的重要器官。全身血管都因为感染变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出现永久性损伤。就算是治愈后,也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以此来监控肾脏功能恢复情况。
三、肝脏
先天免疫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因为自身机体原因患上新冠后出现继发性肝脏损伤的可能性极大。
四、心脏
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有研究表明最先入侵的就是血管上皮细胞。引起血液黏稠,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伤后引发心脏疾病。
五、男性生理功能
有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以穿越屏障导致男性睾丸受损,影响男性的生殖腺功能。
六、大脑
许多治愈康复患者都有出现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急性脑血管意外、癫痫、味觉消失、中风等。
新冠肺炎从爆发初期至现在,出现了许多临床症状的同时,也相继出现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后遗症。也是直接给大家提了个醒,治愈不代表完好无损。还需要通过后续对患者进行评估来确定是否发生后遗症。而此后遗症属于情理之中还是意料之外。
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现在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这一点也让人难以防范。
有一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可能自身免疫系统比较强悍,病毒入侵后还没有开始“作妖”就已经被杀灭了。
还有一部分人在感染病毒后有可能出现轻微的症状或无症状,而在进行抗体检测时可以发现其本人已经产生免疫力。
第三类无症状感染者就需要大家小心防范了,自身感染新冠病毒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出现,但是其体内携带的病原体有传染性。像这类无症状感染者及其难以防备,没有通过核酸或抗体检测难以发现。所以这也就是要求大家出门做好个人防护的主要原因。
面对这个有着许多未解之谜的新冠病毒,直至今日各国科学家们仍然还在不停的努力研究,探索和发现中。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寻求到人类与病毒共存的局面。
无论是谁都应该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时时刻刻绷紧防疫这根弦。
因为很多人把医生当作圣人一样崇拜,拔高医生的道德标准,要求医生吃穿朴素、医术高超、慈爱宽容等等标准,但医生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也有喜怒哀乐,自然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于是就有更多的人开始诟病医生这个职业。
一、大多数人对于医生的要求太高
大多数人都觉得医生就是圣人,医术必须精湛,道德方面必须没有任何瑕疵,否则他们就觉得这个人不配当医生。
但其实医生也是普通人,医生也会害怕,会紧张,会想要住大房子,会想买新衣服,会想要赚很多钱。这是正常的普通人都想要获得的东西,为什么到了医生这里,就成为了医生们的原罪呢?
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医生们为了治疗病人,本身就付出了很多东西,现在连普通人能够得到的东西也成为了他们的原罪,那医生们就真的无路可走了。
二、医生的职业有很大的风险
很多人不想当医生是因为当医生有很大的风险。
比如说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疫情,很多医生为了能够帮助祖国防范病毒、治疗病人,一个个都自发的前往抗疫前线。当然留守在各自医院的医生也同样不容易,因为当时全城戒严,普通人在家里隔离的时候,这些医生全都在医院奋斗。
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但同时也是充满了极大风险的事情,因为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与致病性非常强,一些医生在工作的时候就不幸被感染上了。很多人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去当医生也是害怕自己的家人突然离自己而去。
三、医生的工作待遇并不好
医生的作息非常不好,经常上晚班甚至是通宵值班,一做手术就是十几个小时连续工作,对身体的负荷极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的工资也不过是几千块,所以很多人觉得医生就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所以很多人不想做医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