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版画的简介

木刻版画的简介,第1张

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中国复制木刻版画已有上千年历史,创作版画则起自20世纪30年代,经鲁迅提倡,后来取得了巨大发展。在西方,16世纪的A丢勒以铜版画和木版画复制钢笔画,到17世纪,伦勃朗则把铜版画从镂刻法发展到腐蚀方法,并进入到创作版画阶段。木刻版画进入创作版画阶段是在19世纪。

绘画种类之一 。木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赵延年,1924年出生,浙江湖州人。1938年进上海美专学习木刻,毕业于广东省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1939年与同学共组“铁流漫画木刻研究会”,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开始60多年的木刻生涯。代表作有《鲁迅先生》、《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连环画(木刻)《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美国波特莱版画博物馆等收藏,1991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联合颁发的“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出版有《赵延年版画选》等。历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浙江版画家协会名誉会长、浙江漫画研究会顾问、浙江省文史馆名誉馆员等。

《阿Q正传》是赵延年木刻连环画代表作之一,《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写于1921年,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赵延年在《阿Q正传》中用犀利的刀法、夸张的造型和强烈的黑白对照,将小说中的人物刻划的活灵活现,把小说中主人公那种狭隘、愚昧、落后、麻木、可悲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鲁迅的灵魂在其墨色刀刻中缓缓复活,具有高度的时代特征和艺术境界,堪称大师之笔。

俗称“木版画”。为最普及的版画种类。用刀在木板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图画;是中外版画的最早形式。使用的木板有梨木、黄杨木、白桃、白果木等,用树的纵部板面刻制的叫木面木刻、用横断版面刻制的叫木口木刻。以凸线为主构成白多于黑的画面叫阳刻;以四线为主构成黑多于白的画面叫阴刻;亦可阴刻,阳刻交替混合使用。运用多块木板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作品,称为套色木刻。又因拓印使用的颜料性质不同,分为油印木刻和水印木刻等。木刻的最大特点是“以刀代笔、以木代纸”。这也决定了木刻具有“单纯、强烈、鲜明”等独特的艺术效果。由于木刻始于民间,工具简单,材料易取,画幅随意,制作方便,便于保存,所以能最广泛地被普及、应用、提高、发展。

木刻版画有哪些特点?

A革命性

B时代性

C速成性

D普及性

正确答案:革命性,速成性,普及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613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