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和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必然的关系吧。
两个人的恋爱是基于两个人内心最原始的最柔软的喜欢和倾慕。就像用大数据挑选出一个人来,也许这个人的样子容貌都很符合,但唯一你对他或她产生不了感情。
就像金童玉女,只是别人眼里般配的一对,未必是真正的感情上的对等与交融。你用各种各样的逻辑思维图,来筛选出来的,可能是你理想的,但是未必是真的能够唤起你感情的。
男女的相逢全凭缘分。但是也不能说逻辑,思维图全无用处。有了感情基础,用逻辑思维来看待男女处事的差异,更能够了解对方,包容对方。
所以逻辑思维导图,只是一个工具,和爱情的缘起和发生没有关系,但是对于维护爱情的长久,多多少少是有点作用的。所谓提升恋爱的能力,无非是两个人处得更加的长久。
但是感情这种事情非常的奇怪。如果你按照书上的去判断,然后去了解对方,或者去适应对方,往往会发现不实用。因为人是不断变化的,每个人的想法也是不断的变化。你怎么能够那么的把握准呢?
谈恋爱最重要的一个窍门,就是当你爱上对方的时候,或者互相爱恋的时候,要设身处地的去替对方多想一想。也许有许多冲突就可以避免。
如果说用任何数据能够挑选出一段美满的幸福,那么为什么查尔斯王子会跟戴安娜离婚?感情说穿了还是自己内心的最真实的感受。
而这些感受真的和那些所谓的天马行空的逻辑思维导图是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的。
所有的理论无非是想让你们的爱情更长久。但首要的前提是,真心和真诚!
昨天晚上和陈海贤老师学习亲密关系,中国式婚姻在有了孩子之后,就成了“过近的亲子关系,过远的伴侣关系”,亲密关系越来越不亲密!
和谐关系是成就幸福人生的关键,而亲密关系是关系里最重要的!
在家庭系统里,亲密关系要大于亲子关系,才能收获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孩子才会健康积极阳光地茁壮成长!
经营好亲密关系是首要任务,有了孩子更要和另一半亲密,回归恋爱感觉!
而能做到真心很难,走进婚姻,夫妻双方需要一起锻炼四大能力。
第一,深度沟通。
即说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不用情绪表达,有需要就直接沟通,不让对方猜,更不要以为对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们经常希望一个眼神,爱人就能有反馈,还能让自己称心如意,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回看自己,你能别人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心意吗?自然不能!
所以想和爱人说什么,请直接表达:我看见你乱丢袜子有点生气,下次能不能把袜子放在进门的架子上呢?这样咱们家就是清爽整洁的,怎么样?
你看看,这样直接说清楚自己真实想法,是不是更好,而且对方一定会乐于接受!
第二,划定边界。
首先,边界是,夫妻双方一定要给彼此空间,不能什么都紧逼着,要求透明化,这样会给对方很大心理压力,情感不会越来越好!
其次,夫妻一定是一体的,要一起面对孩子的问题,而且是意见统一。千万不要孩子的问题还没有处理,夫妻双方先开战了!
让孩子看见爸爸妈妈一条心,而不是分割的,孩子其实会过得更舒服!
第三,处理分歧。
要接受对方和自己是不一样的,所以生活中产生分歧非常正常,而我们应该学习智慧处理分歧。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和对方“商量”:我们给孩子换一个画画机构,你看怎么样?我们今天去公园转转,怎么样?我们喝一个茉莉口味的,你觉得怎么样?……
表达的时候,是希望听听对方的意见,而不是命令强迫对方的时候,对方很容易接受。有什么事,商量着来,不易引发冲突,还能增进感情!
还有一个方法☞折中。用夫妻俩都能接受的部分,放下对方差异,也是很不错的方法。
第四,容忍失望。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很多期望其实是任何人都达不到的!
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好的婚姻是将错就错!——王朔
是的,没有100%合适的婚姻,我们都是在彼此包容、理解中和爱人融合!
不要总挑对方毛病,更不要挑对方家庭的毛病,这绝对是亲密关系中的大忌!
一定要能接受对方做不到自己希望的样子,去接受自己的失望。同时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和爱人商量着解决,找到一个适合夫妻双方的折中之法!
夫妻之间,就是需要彼此接受、包容、支持、陪伴,而不是纠缠、争执、赢对方!
夫妻是彼此支持,走完人生的伴儿!
前言
“你知道思维导图吗?”“听说过,感觉很厉害的样子。”“你用过吗?”“没有,很难吧。”这番对话是我读书前对它的一个认知。如果你和我抱有同样的想法的话,不妨走进这本浅显易懂的书,它系统的阐述了思维导图的产生、应用和绘制规则,且配有丰富的实例和插图,你会感叹其应用之广、功能之大。
思维导图的诞生
思维导图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创始人东尼·博赞上小学的时候。
在一场测试阅读速度的考试结束后,东尼不甘心被别人比下去了,于是便向老师请教,但老师却说这是种天赋。东尼想,既然身体能通过锻炼变强,那么眼球的转动、大脑的使用为什么不能呢?
此后,他尝试了多种方法后,果真成倍的提升了阅读速度,这更加验证了他的猜想。进入大学后,他去图书馆找能提高大脑使用效率的书,却被带到解剖生理学的书架前,这里竟没有他想找的书!东尼十分震惊,连收音机都有使用说明,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器官却没有,既然没有,那我就自己写!他立志。没错,这就是思维导图的来历。
思维导图的应用
1 、促进沟通
了解孩子 。有时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父母,反而觉察不到孩子细微的成长变化。这时思维导图可以充当亲子互动的游戏,一方面点燃了孩子对思维导图的兴趣,另一方面家长能参与进孩子的学校生活。起先以孩子最感兴趣的主题开始,譬如“运动会”,“我的同桌”,小孩子天生喜欢涂鸦,五颜六色的思维导图就显得十分具有吸引力,而且对于词汇量有限的孩子,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是再好不过了。
另外涉及全家人利益的事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譬如旅行,家庭成员人人参与绘制,每个人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又能“看见”别人的想法,而且在日后回忆起来,这份思维导图上的每个分支的每个词都能让你们重温当时的快乐。
了解他人 。初次见面时,我们凭感觉去推断对方。譬如当你看到一个态度谦逊有礼,留着整齐的平头的男士,你可能会觉得他强硬古板,但如果他的思维导图用的是粉色系而且线条还很细,你会作何感想,是否会想到他也有细腻的一面。
让思维导图充当桥梁作用,一方面画图者可借它传达模糊的情感,让图代我们说出平日里难以言表或说不清的话,另一方面看图者可借它来了解我们真实的想法。制作思维导图就是思考给任何事物划分支的过程,养成这个习惯后,我们就不会全凭自己的理解习惯去抓对话的表面意思,而是设想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加具体地思考问题,我们尽力的与对方感同身受,尽力的理解人们思维的差异,这就达到了沟通的第一步。
2 、提高自我认识
认知自己的思维。 你是个怎样的人?乐观?悲观?可若是要进一步讨论思维模式,恐怕你就答不出来了吧。然而只要动笔画一画,答案自然而然的就被带出来了。总是想到某一类词,或者总是从颜色联想到食物,我们会看到自己的惯用套路。
当你再遇到问题,就尝试换个方向去思考,换种风格去画图。譬如 把你分支惯用的形状和颜色换掉。又或者如果你习惯讲求细节,这次就主抓大局。反复这一过程,就会逐渐掌握自己的思维模式,甚至进一步养成新的思维习惯。
认知自己的感受。 每一种感受都值得尊重,它反映了我们的情感倾向,而这正是我们做人生抉择的基础。所以当你对现状迷茫时,也可以用思维导图去重新探知自己的内心。
画这类思维导图时,暂且抛开层次化的规则,想到什么写什么,可以稍后再整理。例如一个人在思考开心的事时,突然想到坟墓一词,是该舍弃它还是该老老实实地写下来呢?请选择后者,强制写下来后,思维自会转向有关的内容。
他开始回想,是关于以前去烈士陵园扫墓吗似乎不是,那是?哦!想起来了,是以前和亲友一起回家祭祖。说是祭祖,自己尽把它当成踏青了,而且还是这么多亲友和自己一块去,现如今长大后,他们这辈各忙个的,少有往来了。难怪心里不踏实,老觉得缺点什么,有些寂寞呢,不如就借这次假期去拜访他们吧。
这一瞬间,他突然意识到,这份情感在自己童年时就扎下了很深的根,这棵嫩苗无比的渴望被再一次滋润。试想一下若是当初他放弃这个词,说不定永远都不会觉察到这份心情。
同样的拿作者来说,她过去常好逛同一家咖啡店。可有一次,她呆的实在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探明原因,可能下次又鬼使神差的进去了,也许仅仅是出于咖啡杯形状不合自己心意呢。可这般隐性的心事,光靠想是想不出来的。
这就好像一场个人会议,让我们把一切交给脑和笔,尽情的发散思维,去感知自己最隐晦的一面。
3 、解决突发情况
俗话说静能生慧,突发情况出现后,思维导图让妄动的想法得以平息。譬如书中的I先生,他们一家在遭遇地震后,次日一早就画出了思维导图,从衣食住行四个角度来思考当下。一方面能看清局势,另一方面鲜艳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能让人暂时脱离出来。这一目了然的图是全家的主心骨,也是每个人的定心丸。
以上的内容跟工作和学习挂钩的不是太紧密,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聊聊它更能产生实际效益的一面 。
第一,考前复习 。学生先参考教材画出思维导图,注意留出足够的空间。然后一边做往年试题,一边逐渐把留白填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会明白什么才是主动学习。渐渐的,他们会主动收集信息,而不是在课上发呆或是原封不动的抄录。
不过,这个过程需要不少时间。学生要进行更多的初期投资或者说投入更多时间。如果中途放弃,就会复习不全面。这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不然的话是没办法将思维导图层次化的。
书中还列举了一位讲师把思维导图引进课堂的故事,课前这位讲师把讲授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他认为这样小而精的教案更方便自己拿捏进度,灵活调整内容。学生呢,则需要画两幅思维导图。
第一幅,是在课后把讲的内容梳理成思维导图。完成后,再做集体交流,互相分享对彼此的意见和感想。第二幅,是小组合作画,且小组成员不固定,这是为了在学习之余提高学生的沟通和领导能力。我想这种知识的交锋会让活动越来越有意思,使得大脑能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这也给平时不好意思发言的同学提供了一个轻松自在的平台。
在学习方面,思维导图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它的记忆优势,它完全再现了我们的思维,只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顺藤摸瓜,大脑就能轻松回忆起来。“我记得是写在右下方……用的是红笔,它的主支是△△……旁边写的是○○……”
第二,实现信息共享 。书中K女士是老人看护之家的看护管理员。她工作忙碌,还有两个孩子和一对父母要照护,而思维导图则是她亲密的战友。作为一个管理者,她的思维导图以总看护方针为中心,涵盖了大到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小到具体的看护细节、看护频率等所有内容。这使得同事和看护对象都能直观的说明并理解看护计划的目标和依据,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沟通效果。
在这个案例中思维导图不仅充当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还担任了其他角色——安排事项、细化任务的待办列表。
第三,写好作文。 书中列举的是孩子用思维导图写作文的例子,写作需构思内容和顺序。小孩子刚开始容易写成流水账,不是大段的罗列事实就是僵硬的情感表达。而思维导图促使孩子在描述事情的经过后,紧接着记录自己的想法、事情的结果、对今后的打算等感想,这样文章就会充实起来。
画图时,主支内容由家长提示出大方向,分支内容由家长和孩子一起确认,画好后按主支上序号的顺序写作文。
第四,促进计划实现。 有一个梦想却无从下手怎么办?那就先把梦想落实到纸上。书中N先生为创业急的焦头烂额,尽管他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他不清楚当时的市场环境和自己具体要做什么,于是决定用思维导图做个整理。
首先让他吃惊的是,原来要做的事有这么多,随着问题的深入,灵感开始涌现。平时的所思所想,还有过去听到的、看到的,甚至曾经想过又忘了的内容都一一浮现在脑海里,他逐渐看清了自己的方向。在明确信息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高效收集信息,但凡参加学习,他都能按所需信息的关键词把相关内容挑出来。
在这个案例中,关联词的相关性和不断延伸的分支充分发挥了大脑的联想功能。
第五,对理想的追问。 你心目中理想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呢?假如现在你拥有实现愿望的各种条件,你会想到什么?请把想到的方面原封不动的设成主支,比如收入、饮食、交友,你可以再一次秉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观点,然后顺着主支展开想象。譬如在饮食上可以具体到吃什么食物、什么时候去吃、和谁吃、去哪家店等。我们不看眼前,只看今后是否有实现的可能。请不谦虚的把这张欲望集合体画出来。
举出理想后,接下来要用回答“为何?”的形式展开思考,这个“为何”,还带着“什么”和“怎样”的意思。为何要实现它?实现后会带来什么?怎样做才能实现它?像这样细化理想或欲望,我们的目标就变得实际可行了。
比如想当医生,在自问“为何”的过程中反复细化后,你理想的真相就会浮出水面。比如想当医生,可能是觉得救人性命很有尊严和价值。深层次看来,他需要的是这份职业所产生的精神价值,而并非这一职业名称,那么是不是不必死磕在这一条路上,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呢。
最后我们说说绘制方法
1 纸张 ,选纯白色的纸,印有线条和方格的纸或是凹凸不平的素描纸都会影响线条的自由伸展。规格A4以上为宜,对于留白少,担心画的不全面的朋友,推荐以较大的A3纸起步,对于留白过多,担心自己画不出东西的朋友,推荐以较小的A4纸起步。至于朝向横着摆放就可以了,这符合我们眼球先看左右,后看上下的转动方向。
2 中心图像 ,作者说不需要漂亮的图,自己能看懂就行。中心图像鲜艳的色彩能活跃人的右脑,让我们更好的进入状态,一般画5分钟左右。大小画一拳(直径大约5厘米)就行了。此外,线条多为横向延伸,所以竖长的中心图像更好。
3 颜色 ——五颜六色,挑自己喜欢的颜色或亮色,一则可以一扫消极的心情,二则可以乐观的分析问题。至于用笔,作者推荐流畅平滑的水性钢笔,避免中途需要削笔以至于思路被打断。
4 分支 ——性感曲线比较善心悦目,像饮料瓶就是参考女性腰部s形曲。分支的绘制在于根部粗、尖部细,类似于“走之旁”的最后一撇。主支最粗,它的中间要上色,而下面的分支只需用细笔描粗一些即可。这样一来就分出“粗、中、细”三个等级,图像就会变得清晰直观。
然后是注重平衡分支与文字,分支控制在3厘米左右,不够再加。因为如果分支过长,目光就容易分散,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专家也认为在认知过程中减少眼球的转动对思考更有利。所以注意“均等分配”,让信息能一眼获取。对于不会画分支的朋友,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仿照手掌张开的形状延伸分支。另外,建议把分支的尾部微微向上挑。
5 词语 ,词语和分支一样,它们的粗细由重要性决定,这样便于一眼分出主次。遵守一分支一词语,更为简洁的字,能示范出一种自由,使每个词都可以自成一体向外发散。
那么怎样给线条上的词排序呢?这没有标注答案,比如,“昨天我和家人去看了**”,如果用“昨天”作主支,思维可能跳跃到昨天做了什么事,但如果接的是“我”,那么主支下或许还会平行伸出“老伴”“儿子”或“女儿”等线条。
6 层次化 ,这又分为“分层”和“排序”。分层随绘制者的知识点和兴趣呈现不同特点,比如动物,可以按区域分,四肢数量分,活动时间分。而排序是按某一种规律重新排列,比如哺乳类,我们会想到很多动物名字,可以想到什么就直接写,但也可以按一定规律写,这个规律可以是按大小,怀孕周期,或者是个人喜好程度。
7 TEFCAS ——总之先试试看。TEFCAS是尝试(Trial)、行动(Event)、反馈(Feedback)、检查(Check)、调整(Adjust)和成功(Succes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先尝试行动,再有所反馈,核实后再重新调整,最后成功的画出让自己满意的图。
让情感自然流露的方式有:认识自己的情感、正视自己的情感、学会倾听、用心沟通、认真表达。
1、认识自己的情感
如果我们无法认知自己的情感,那么我们很难想象自己能够在人际关系中与人真正地沟通。通过多看书、多与人交往、多思考、多深入自我探究,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让自己更加真实地表达情感。
2、正视自己的情感
需要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正视自己的情感,勇敢地向别人表达。即使自己的情感不是那么美好,也要用心去表达。
3、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也是让真情自然流露的一个重要环节。当我们听取对方的观点时,不要打断对方,也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耐心听取他人的发言,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听取和回应的沟通基础。
4、用心沟通
在与他人沟通时,我们需要花费时间和耐心,更需要用心去沟通。这就包括了区分事实、感受和想法等。通过用心地沟通,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意见,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5、认真表达
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态度的认真和真诚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认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同时也需要尊重对方的情感和想法,把握好表达的时机和方式。
今天阅读了《思维导图》第二篇最后一节曼陀罗思考法。
曼陀罗是由梵文Manda(本质、真髓)+La(拥有)组合而成的一个词,意思是具备本质的事物。曼陀罗思考法又称为九宫格思考法。最大的特色是运用一张内涵核心的3✘3九宫格来呈现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关系与平衡。曼陀罗思考法可以调整混沌的状态,把事情具体化,使其更加清晰明确,由表及里,由导向清晰的目标进而转化为行动。我们可以将它应用于各类计划当中去,如专属人生计划、工作计划、年预定计划、月执行计划、周行动计划、日实践计划等。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中间的格子里书写主题,然后在周围的八个格子里写下相关要素。这样以来,就可以将主题具体化,并导向更实际的应用。
九宫格思考法虽然是以九宫格为主,但一个格子却可以再衍生成九个,如此不断地延伸下去,就可以激发出更多的潜能,从而进行立体的思考。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画思维导图的方法:
可以从阅读理解和写作文两方面画。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分为两支,一是阅读理解,也就是题目会出的,像这段话讲的什么意思,用什么修饰手法之类。还有一种是写作文。前一种是收缩思维,后一种是发散思维,正好是反向的。
扩展资料: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1、培养孩子心静。
孩子学不好语文,往往是心不静,静不下心来写字,静不下心来读书,静不下心来体会文章的情感。
数学好的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他们学不好语文,很多是好动,总是希望像数学一样,三下五除二把作业搞定,殊不知语文需要慢功夫,需要你慢慢去体会文字,
慢慢地去从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要让孩子慢下来,静下来。可以让孩子学画画、学乐器,打太极等,培养孩子心静如水。
2、孩子多读书。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默读相结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来读书。例如,和孩子一起看电脑上朗读古诗视频,和孩子一起模仿读,只有有感情地读才能有形象有画面,
才能培养情感,而不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也可以用一些朗读软件,把孩子读内容录下来,让孩子评价自己,看看哪地方读得好,哪地方读得不好,这样坚持下去,孩子的语感和情感都会提高。
作文让真情自然流露写作时要放下心中的偏见和虚伪,用真实的情感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首先,需要找到一个真正触动自己内心的话题或事件,这样才能让情感真实自然地流露出来。其次,需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表达出来,不要过多地修饰和夸张,让读者能够真正感受到内心的情感。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放下自己的面子和虚伪,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不要担心别人的评价和批评,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情感,就能让真情自然流露。最后,需要在写作中注重细节和情感的描写,让读者能够真正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情自然流露,让读者真正感受到文章内容的情感和思想。
写作格式:
写作格式通常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在写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和写作目的,选择不同的格式和结构。开头部分通常包括题目、引言或背景介绍等内容,用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在开头部分,需要简明扼要地介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目的,让读者能够明确文章的主旨和重点。
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通常包括论点、论据和例证等内容。在主体部分,需要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用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让读者能够理解和认同作者的观点。结尾部分通常包括总结、展望或建议等内容,用来强调文章的主旨和重点。在结尾部分需要简明扼要地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让读者能够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与小朋友相处,不考虑别人的感受,随便向朋友发脾气?
•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发脾气、哭闹;
•动不动就在地上耍无赖,家长就拿你没辙;
诸如此类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个时候家长单纯的去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试着用性格情绪类的绘本故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会事半功倍哦!
孩子在6岁以前的情感体验,对其一生具有很久的影响。
但,情绪看不见摸不着,我们该怎么给孩子去讲解各种情绪呢?
这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这本3D立体绘本曾入围2016年英国图书设计奖(最佳幼儿图书)、获得2017年第三届中国图书博览会“年度好书榜TOP80”、2017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等多项大奖。
《我的情绪小怪兽》围绕一直由红色、**、蓝色、绿色和黑色混合的小怪兽展开。小怪兽感觉非常的糟糕和混乱,就去向朋友求助。朋友告诉他应该先把各种情绪的颜色分开,于是他就变成不同颜色的小怪兽。
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终于把不同的情绪整理好了。
这本书以线条分明的简笔画、明快温暖的涂鸦颜色、童真质朴的绘本语言……即使是给低幼的孩子讲,他们也能理解,以后也会更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俗话说:“三生四岁,磨人刚回”,三四岁的孩子,有时就像一只狂暴的小怪兽,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正确的表达情绪。那么,怎样帮助孩子认知、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呢?今日通过这本《我的情绪小怪兽》有趣的故事,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情绪,和自己的情绪做朋友,成为比将军还伟大的人。
好,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 我是英妈,欢迎关注!一起优质陪娃阅读,成为更好的妈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