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问题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

如何进行问题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第1张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在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优势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W·B科勒斯涅克曾说过:“任何人都没有完美的心理健康,任何人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个人的、社会的或感情情绪的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承受着各式各样的心理压力,有来自学业、家庭、人际关系的甚至是社会方面的心理压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高考落榜的这个特殊经历,心理健康水平相比起全国普通人群都较低,加上高职学生个人认识水平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不容忽视。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由于高职院校规模发展的压力,有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接纳了“三校生”的生源,引起了高职院校生源参差不齐,老师授课的方式没有得到较好的调整,高职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比本科生更大,而用人单位对文凭的要求,致使高职院校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社会压力,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更加有必要。如果辅导员能及时而有成效的进行个别辅导,则更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文章拟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优势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辅导员如何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职责

美国辅导员协会将辅导员的角色确定为心理辅导师、职业辅导师和社会化辅导师。作为一名辅导员,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如何发挥好本身的的角色优势,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成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表明,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基层人员,大多数都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年龄、价值观、和成长的环境与在读高职院校学生有着相对类似的地方,因此会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沟通的起来有效性都会较高。再者,个体心理辅导中,来访者和咨询师要建立一个基本的信任关系,才会建立起更良好的咨询关系。人的基本特性中,有这么一点喜欢得到信赖的人倾听。在辅导员角色里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又是学生大学生路上的朋友,对于建立与学生的相互信任感和专门的心理老师较有优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沟通优势、信息优势。因此,高校辅导员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所谓个别心理辅导是辅导员主动地与学生去发现和讨论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自我认识、积极进取、完善自我,来帮助学生解决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学生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困难,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这里指辅导员的“辅导”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思政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的思政教育中,主要的理念和指导思想是要求学生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种命令式的。而我们这里说的辅导员的个别心理辅导更注重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从而学会正确地面对现实和实际存在的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即通过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结构来解决学生当前具体困难和问题,更注重的是引导的作用和学生自我感悟的过程。

1把别人当自己——学会换位思考

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者”,在与学生的个别辅导中,对学生要充分信任、真诚地对待学生,积极、用心的关注学生,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在辅导员的个体辅导中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比如,在个体辅导中,辅导员不要把学生当做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而是将自己和学生的身份平等。不要带着居高临下的口吻与学生对话,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得到没有得到认同,便往往不愿意说实话。不要以“我建议/觉得/希望你……”或者“你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之类作为一句话的开头,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被责备立刻产生了抵触心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样能体现辅导员和学生的平等关系。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例如:在个体辅导过程中,多用一些引导性的对话,也就是你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自己做一个倾听者,从他的话语中分析原因并选择他能接受的开导方式,比如第一句说,“最近看你总是……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只要真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沟通,学生就会从心里信任你,并主动认识到问题所在,改变自我。

2把自己当别人——学会设身处地

辅导员在与学生交往时,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多换位思考,想想“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会怎么办”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共情,被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咨询特质。比如:在咨询中采用同感心、同理心、设身处地的办法。站在别人内心世界去领悟事情,辅导员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把学生的人生经历和人格进行联系,更好的理解学生面对问题的实质。

辅导员在个别心理辅导中,如果能学会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面临的处境,能更好的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个别心理辅导中,如果能学会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学生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感到愉快、满足,这对个别辅导的进行有积极的影响;在个别心理辅导中,如果能学会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会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自我了解发现问题的,然后解决问题。

3把别人当做别人——学会尊重个体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心理辅导就是要使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创造性得到最充分、最完美的发展。辅导员在学生的心理辅导中,应该学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强调对学生的个别化对待,是心理辅导的精髓。目前,我们参考一些调查数据,总结高职院校中学生较为普遍出现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原因。如果我们在个体辅导中,只是照搬的参考这些数据,肯定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体,在个体辅导中,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才不会照搬、照套一些数据,能实现实事求是的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有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才会感觉到被重视、被关注,达到信任的第一步,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4把自己当自己——学会接纳自我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处于学校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位置,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所以在工作中,要求辅导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必须实现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辅导员全面了解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不足、有点和发展潜力,肯定并接纳自我显得特别的重要。

在个体心理辅导中,我们既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共情,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用朋辈的优势去指导个体心理辅导的工作,也要正视自己的角色特点,更好地辅导学生。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基本上都是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有些甚至还是不相关专业的老师兼职的,所以很多都没有接收过正规的心理培训,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如果方法使用不恰当,在个别心理辅导中,反而达到负面的效果。高校辅导员首先要正视这个实际的问题。在非专业的理念下,学会自我心理教育,参照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接纳本身存在的问题。

三、总结

蓬勃发展的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自身的角色特点中,投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有自身的不足,辅导员应该把心理健康工作,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内容之一认真地去对待。高职院校如何结合本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新课题。

第一,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倾诉心里话。多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融洽,学生便会积极的对待学习、生活,从而教师的教育工作也更能得以顺利的开展。

第二,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当代的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 全家宠爱集于一身, 在物质上也不愿让孩子受半点苦, 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导致很多大学生们在感情上只知道像别人一味的索取,从来就不懂的付出,做任何事情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对别人做的事情总是感觉得理所当然。

在家里,这些大学生总是发脾气,任性妄为,从来不体谅父母,更不愿意与他们交流;在学校,在物质方面可能还会出现与同学进行攀比的现状,不愿去关心同学,帮助他人。对于这一类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通过高中时期的不断努力终于进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象牙塔”。 他们只看到了美好的一面,殊不知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校园的新环境也会存在中很多问题。特别对于刚刚进校的大一新生而言, 第一次离开家,这会使他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孤独感;对大学和高中时期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生活节奏感到不知所措;对认识新的朋友, 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对于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同学来说, 他们基本上能够较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说, 他们则更多地关注于毕业论文、考研、出国、考公务员、就业等问题。所以在这四年期间,我们辅导员应该作好各种工作,让同学们在不同时期可以很好地处理其所要面对的问题。可能是受高中教育模式的影响,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向“自学式”,同学可能会感到一些迷茫,不知如何学习。所以,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应该对学生的这种情况进行调节。大学校园是一个充满青春、阳光的环境,可以多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以及校活动。同学们的交际圈不再仅仅是限于高中的一个小班级,而是一个专业的大班式的,同时,还有跨专业的联谊活动,班里的集团活动。除些之外,同学可能还会面临着许多挑战与诱惑,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选择,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针对个别同学进行开导与引导。

高校专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 是高校教师队伍和教师管理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力量。他们不仅承担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还须正确引导大学生政治思想,指导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这就要求大学生专职辅导员必须要具备具担任这个角色的能力。

影响高校大学生专职辅导员素质的因素:

个人因素: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心理基础。作为高校专职辅导员, 他们不同的价值在工作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动机, 从而导致不同的工作结果。

领导因素:领导形态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的肯定在某一方面对辅导员的工作有着促进作用。因此,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他们应该关心辅导员, 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不断的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作为高校领导者他们应该以情感为纽带, 着重培养辅导员的对工作的认同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高校领导者应该经常鼓励和支持辅导员积极参与高校管理, 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感觉到更好地实现了他们的自身价值。

高校管理体制:高校管理体制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工作绩效有着重大的影响。首先要加强对专业辅导员的职业生涯的指导, 强化辅导员对其职业认同感。其次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管理评价机制。

高校辅导员所应具备的条件:职业不同要求的人的个性心理也会不一样, 高校专职辅导员要比一般的代课老师要更具亲和力,做事情方面要更加耐心细致,同时还要求自身具备谦虚勤奋、敏锐果敢等特质,只有这样才能是高校专职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才能更好地发挥辅导员能力。

高校专职辅导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素质要素:

知识文化水平:作为一个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根据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高校辅导员须具备思想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法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处理各种各样学生问题的实践能力,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知识文化作为支撑,所以作为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

沟通能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另一个是学生管理。高校辅导员要想顺利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工作, 这就要求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掌握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技能。

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具备的两个职业技能:一个是通用职业技能,即所有从事辅导员工作所必须的具备职业技能, 这些技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文字表达能力、激励引导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另一个是特殊的技巧和技能,即完成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所具备的, 这些特殊的能力,这些技能主要包括心理咨询能力、情绪压力管控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就业择业能力等等。

正确的职业角色定位: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种特定职业角色, 和任何一种社会角色一样, 有着与专职辅导员角色相契合的社会形象,有着与专职辅导员相一致的行为规范。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角色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负责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高校专职辅导员的社会角色的定位是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应该心系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高校专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要求辅导员必须符合尊重、理解和融入学生,同时正直、公平、和公正的社会角色要求。

参考文献:

1边洪强大学生班级认同感的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1):30-33

2蔡经卫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青年教师,2007,(6)

黄鹤大学生情感教育之我见[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1):65-67

3常成玉,熊一兵大学生情感教育工作探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4)

4孙建青辅导员如何深入做好家访工作[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1):88-90

作者简介:吴芳,1977年3月,女,汉,江西南昌人,本科,南昌大学软件学院专职辅导员

中小学如何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成绩

当今,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和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和新课改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校广大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平台。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办有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其基本理念和出发点就是以人为本,切实为广大师生服务。其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广大师生树立在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广大师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办有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办学理念相结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为学校的发展和管理服务。其基本规划如下:

一、 成立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组

为保证心理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学校应成立心理教育工作组,由一分管校长负责管理,其成员可包括分管政教主任、分管教务主任、各年级组长、心理辅导工作者、心理辅导课专职教师及班主任和教师代表。心理教育工作组的成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保障。

机构设置及工作流程如下:

二、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规划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平台,其主要对象是广大学生。要想真正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首先必须要落实到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上,只有课程的开设才能带动和促进学校心理辅导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学校为适应新课改可以开设一些与心理健康有关的选修课供学生们选择,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开设《生活中的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及《学习心理学》等有特色的课程。

三、 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活动室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由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给予解答和帮助,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活动室就是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场所。

学校可设立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包括心理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活动室、心理健康信箱及心理热线等。心理咨询室主要职责是负责接待前来咨询的个体,并预约咨询时间,对广大师生进行个体咨询和辅导;同时,它还可用以存放各年级、各班学生心理档案,心理测试资料和个案分析资料等。心理阅览室可设在学校图书阅览室,专门设置一个心理书架,摆放一些心理学书籍供师生们阅读学习。心理活动室主要是提供团体辅导和为教师们进行音乐放松。心理健康信箱和心理热线是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隐秘和便捷的咨询方式,使得可以更好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也为心理咨询开辟了新的方式和途径。

四、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可借助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通过使用个体心理测验软件、团体心理测验软件等对学生进行测量分析,从而设立学生电子心理档案,进行心理测试数据分析)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并在入学后的每个学期做跟踪测试,尽可能多地收集整理学生个体心理咨询资料。在对学生的智力、情感、学习适应、个性特征等进行全面测试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素质做出总体评价,并相应建立起学生的心理档案。

教师在注意保密的前提下,可调阅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在普查工作中发现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在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分级鉴定后,由心理咨询老师有针对性地对该学生进行咨询、引导和帮助。

五、加快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1)可在《晨韵》校刊上开辟一个心理健康专栏或者是另外创办一个心理健康学生刊物,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概念、对象、意义、内容和工作形式等内容,让每一个老师和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咨询的相关知识。

(2)发动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宣传心理咨询的必要性,鼓励有心理困扰的学生积极寻求心理咨询。

(3)与有关部门协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校园广播站和板报形式,或专门开辟心理咨询宣传橱窗,大力宣传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知识。

(4)在条件和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可提供对问题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同时咨询,因为学生的很多问题行为是跟家庭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的。

六、成立学生心理服务社团

成立学生心理服务社团的目标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到每个同学身上,使所有的同学都能在学校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学习与生活。其具体措施是在每班选拔一个擅长心理沟通的学生,然后让这些学生成立一个心理服务社团,做班级心理辅导员,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协助老师解决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学生心理辅导员实行月汇报制度,定期讨论,定期总结。

学生心理社团可以定期开展各式各样的心理活动,如心理**展映周、心理活动月等。定期印发心理刊物,向广大学生介绍、普及心理学常识,及时反映学生心理教育动态,促进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七、开展“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月活动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日,所以借此契机可以在每年的5月份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在心理健康月可以举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比如开展针对学生和教师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讲座;在校园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观看和分析心理**;举办校园心理情景剧表演和大型的校园活动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健教育月的活动发现,它们不仅可以促进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大家保持心理健康的意识,同时它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八、定期开展针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活动

只有老师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才会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来。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面临着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也会有烦恼和困惑,也会产生压力和倦怠,同样也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所以针对老师的心理健康辅导是学校教育所不容忽视的,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极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因此,定期开展针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活动是促进学校教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针对老师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活动的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从内容方面来说,可以包括教师心理健康保健、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调节、如何应用心理学去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学生、如何教育孩子以及如何促进家庭的健康发展等很多方面;从形式方面来说,可以包括定期举行心理健康讲座、教师经验交流、教师联谊团体活动、观看心理**以及针对教师的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等。

除了以上八个方面之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以及学校发展的需要,开展其它具有学校特色的、形式多样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0前言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人员,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本文就大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其心理特征及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方法。1准备发展阶段—大学一年级心理适应困难这一阶段也称之为入学适应期,是大学新生的关键时期。在从不适应走向适应的过程中,低年级大学生通常具有以下心理特征:(1)轻松感与茫然心理相伴。大学新生刚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普遍都会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同时,大学里的课时相对较少,许多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由于新生刚进大学校园,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不知道如何利用好这些自由时间,这时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压力。(2)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失落感。对于一个捧着高考入学通知书来校报到的新同学来说,他的心情是激动和振奋的。当一切安顿下来以后,发现大学校园并非理想中的那样,并且活跃在大学讲坛的更多的是那些比你大不了多少的助教。这些现实往往会给大学新生造成巨大的失望和心灵空虚感,如不加以及调整,会影响整个大学四年的成长。(3)独立要求和依赖心理相伴。对绝大多数新生来说,上大学是他们第一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722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