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从军·其四》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白话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王昌龄采用乐府古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该首诗是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准确把握戍边将士跃动的心律,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使诗歌艺术画面的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生活在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征。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两句写景,用“青海长云”“孤城遥望”极言塞外荒凉、空旷的景致,给人以苍凉之感;用“暗”“孤”“遥”等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悲壮的赞歌,是孤独的等待,是思乡的惆怅。 后两句叙事抒情,“百战”“穿金甲”写战事的频繁、激烈、残酷,用了夸张的写法,更突出士兵们边塞生活的艰难;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既是战争前慷慨激昂的豪迈壮语,却也表现出边关将士们无奈、决绝的心境。 充满蓬勃高昂气势的战争题材的诗歌,要数唐朝前期的边塞诗了。这些诗气势宏伟,乐观激昂。以上两首是这些诗中的名作,而尤以后一首为高,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前一首借雪山孤城作背景,有力地显示出战士们誓扫楼兰的决心,至今读来,犹有黄沙扑面之感。后一首起笔不凡,引起人们对秦汉以来边塞征战年年,无数将士战死沙场的无限沉思;因有前两句,所以后两句所表达的愿望就更加含蓄深沉,耐人反复寻味。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感读从军行的前两句:王昌龄的《从军行》共7首,描写了士子从戎,征战边疆的过程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的胸襟。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本诗一共七篇,作者通过描写边塞的人,景表达自己远在边塞的思乡之情和内心崇高的爱国精神,对战士们的赞美。前两句主要写(塞外荒凉、空旷的景致),表明了(驻守边关的将士们思念家乡的愁苦)。后
两句生动的表现了将士(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
理,"无那金闺万里愁” 。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
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
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