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它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等特点,它对人格的形成、发展起着调节、监控和矫正的作用。
核心内容: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客我满足了主我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满足;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责备。
客我能否满足主我的要求,往往与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个体对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自尊心与自信心、成功感与失败感、自豪感与羞耻感等。
扩展资料
具体表现:
1、自我价值感,个体在关于自己价值的判断、评价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态度与情感,即自尊、自卑等自我情绪体验。
2、成功体验与失败体验,一般与工作是否取得成功有关,但它们还取决于自己的期望水平,这就是说,客观的我所取得的成绩虽然已达到了社会的水准之上,但能否产生成功体验,还要看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要求,即期望水平。
3、自豪感与羞愧感,一般来说,自豪感的体验是在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理想自我形象相符合时产生的。
——自我体验
乔韩窗口理论将每个人的自我分为四部分,分别如下:
1、公开的自我,也就是透明真实的自我,这部分别人知道,你也知道。
2、盲目的自我,别人知道,你却不知道的自己。
3、秘密的自我,别人不知道,你却知道的自己。
4、未知的自我,别人不知道,你也不知道的自己。通过一些契机可以激发出来。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扩展资料:
乔韩窗口理论的认知过程:
1、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与他人比较,标准如何
(1)跟别人比较的是行动前的条件,还是行为后的结果?比如,大学生来大学学习,如果认为自己来自农村,条件不如别人开始就置自己于次等地位,自然影响心态和情结,而大学毕业后看行动后的成绩才有意义。
(2)必须明白,跟人比较是看相对标准还是绝对绝对标准?是可变的标准还是不可变的标准?经常有一些人,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其实他们关注的可能是身材,家世等不能改变的条件,没有实际比较的意义。
2、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自己眼中的我,自己心中的我(理想我)
(1)自我认知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情感能力,在认知世界、认知他人之前,我们要清晰地、不偏不倚地认知自己的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自己眼中的我。个人实际观察到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
(2)自己心中的我,也指自己对自己的期许,即理想我。我们还可以从实际的我,自觉别人眼中的我,自觉别人心中的我等多个我来全面认识自己。但是,对于现代社会人而言,虽然有多个“我”可供认识自己,但形成统合的自我观念比较困难。
(3)别人眼中的我。与别人交往时,由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映而觉知的我。不同关系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不同,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中归纳出的统觉。
因为现代社会急剧变迁,改革开放后多元价值的影响,使社会人的自我认识难以客观、全面,这需要我们的加强自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成败经验
(1)通过自己的成就经验了解自己。通过自己所取得的成果、成就,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也是一种学习。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败得失,其经验的价值也因人而异。
(2)通过自己的失败经历认识自我。对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他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有坚强的人格特征,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重蹈失败的覆辙。
(3)通过自己的成败经验中获得的自我意识。对于某些自我比较脆弱的人来说,失败的经验更使其失败。他们往往不能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改变策略追求成功,而且挫败后形成怕败心理,不敢面对现实去应付困境或挑战,甚至失去许多良机。
而对一有些自我狂大的人而言,成功反可能成为失败之源。他们可能幸得成功便骄傲自大,以后做事便自不量力,往往遭失败的多,或成长过于顺利,又有家世,关系,而一旦失去“保护源”,便一蹶不振,不能支撑起独立的自我。
因此一个能够通过自己的成败经验中获得的自我意识的人,由成败经验中获得的自我意识也要细加分析和甄别,那么,他才有成功的希望。
(4)从我与事的关系中了解自我。通过自己的成败经验中获得的自我认识。如“失败是成功之母”或“成功是成功之母”
(5)从我与人的关系中了解自我。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与别人的比较。
(6)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了解自我。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实际观察到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能力等;理想中的我:自己对自己的期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