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斯沃斯将儿童的依恋分为几种类型

安斯沃斯将儿童的依恋分为几种类型,第1张

安斯沃斯在实验中发现的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有三种类型:安全型、逃避型以及矛盾型。

1、安全型关系(securely attached)。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2、焦虑-矛盾型关系(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3、回避型关系(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也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一、这种类型的婴儿进入房间后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母亲在身边,他们也焦虑、紧张地关注母亲的行为,不喜欢探索玩具,不能尽兴地玩耍。

2、母亲离开后,更加不安。

3、母亲回来后,他们的表现很矛盾、一方面想亲近母亲,另一方面又拒绝母亲,母亲主动亲近也反抗。

这类婴幼儿具有在与母亲分离时很可能哭泣。当母亲回来的时候,他们经常继续哭泣;他们经常寻找母亲,但不太会积极接近母亲。

在被母亲抱起来的时候,他们不太会积极配合,不容易被安抚。当母亲给他们玩具的时候,他们经常拍打玩具或母亲,继续表现出痛苦的样子,当母亲把他们放下时,他们又接着哭泣的特点。

二、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是由母亲带婴儿进入实验场所(陌生环境),实验者作为陌生人出现在实验场所里,但不干涉母子的活动,片刻后母亲独自离开,由婴儿单独与实验者相处,由实验者观察婴儿的表现,再片刻后母亲返回。实验者记录这个过程中婴儿从始至终的行为和情绪表现情况。

这个测验给婴儿提供了三种潜在的难以适应的情景:陌生环境(实验场所)、与亲人分离和与陌生人相处,通过测验来研究婴儿在这几种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的探索行为、分离焦虑反应和依恋行为等。

这种差异可能与孩子不同的依恋类型有关。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最初的的一种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母亲看护是良好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但他并没有揭示出儿童依恋行为的个体差异。

心理学家艾斯沃斯采用陌生情境法,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儿童日常生活的典型情境,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来研究不同婴儿与母亲的关系类型。

在这种陌生情境中,他对12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婴儿与父母的分离和重聚。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1母子同时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房内有很多玩具,母亲坐在一旁,孩子自由玩耍。(3分钟)

2陌生人进入,起初沉默不语,然后(1分钟)与母亲交谈,再过1分钟,陌生人走进婴儿,与其游戏(1分钟)

3母亲离开,陌生人与婴儿在一起活动(3分钟)

4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第一次返回,3分钟)

5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在室内(3分钟)

6陌生人进行房间,与婴儿一起活动(3分钟)

7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3分钟)

实验者通过观察儿童对玩具的摆弄行为、儿童的表情和其他情绪反应(如啼哭等),以及儿童与陌生人交往的倾向,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安全型依恋 (secure attachment)

安全型儿童

母亲在场时,通常以母亲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

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约占65%~70%。

安全型儿童的母亲

对孩子很敏感。她们能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喂食,对喂食的时间、速度和方式等都非常敏感。

对孩子有较多的反应:她们在孩子哭时会去安慰、“回答”孩子的问题,在孩子看着他们时会对孩子说话。

母亲允许适宜于孩子年龄阶段的自主和探索。亲近具有灵活性:儿童和母亲各自独立活动,并不时进行随意交流。

母亲喜欢喝孩子有亲密的接触,能和孩子在互动中获得乐趣。

(二) 回避型依恋 (avoidantattachment)

回避型儿童

在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母亲返回时,他们不太高兴并设法回避母亲。

这些孩子在需要时不会寻求帮助,经常有愤怒情绪,对陌生人不在意。

实际上这类婴儿对母亲并未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恋婴儿”,约占20%。

回避型儿童的母亲

回避型儿童的母亲易发怒,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气或怨恨孩子,

她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羞于和孩子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她们紧张、不安、缺乏自信,她们和孩子间的距离常引起孩子的愤怒。

母亲似乎对儿童的接触尝试做出消极的反应:当儿童悲哀时,母亲退缩。

(三) 焦虑—矛盾型依恋 (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焦虑-矛盾型儿童

在母亲离开之前就显得很警惕,开始焦虑,紧张地关注母亲的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尽兴地玩游戏。

母亲离开后他们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当母亲回来后,他们的行为很矛盾:一方面想亲近母亲,一方面又以尖叫踢打来拒绝。当母亲亲近他时,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

这样的儿童很少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    “反抗型依恋”,约占10%~15%。

焦虑-矛盾型儿童的母亲

母亲似乎致力于抚育任务,但经常在情感上对孩子不可亲近。

母亲常常误解孩子的信号,对孩子的反应更多地依赖于自己当时的心情,而不是孩子的行为。

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回避型与焦虑-矛盾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既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同时,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较大转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安全型可以转变为不安全型,或者不安全型可以转变为安全型。

婴儿依恋的性质 最根本取决于与婴儿有关的母亲的行为 。依恋并不仅仅是母亲使婴儿的需要(包括食物、水、温暖、舒适)得到满足,也不单纯取决于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间的长短。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社会性交往过程中, 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 和 其对婴儿是否关心 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果母亲能够非常关心婴儿所处的状态,注意听取婴儿的信号,并能正确地理解,作出及时、恰当、抚爱的反应,婴儿就能发展对母亲的信任和亲近,形成安全型依恋。

依恋对儿童的影响

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1大脑发育

目前的神经心理研究也显示,母亲看护对婴儿的情绪和心理有重要的影响,而婴儿的情绪经历在大脑发展阶段不成比例地存储并且在右半球加工。因此, 依恋关系会影响婴儿大脑右半球的成熟。 并且,母亲看护可以增加兴奋性氨基酸(N-methyl -D-aspartate,NMDA)受体水平,提高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和增加婴儿大脑突触, 这对大脑皮层的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 (Schore, 2001)。

2学业成就

明尼苏达大学少儿发育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了一项最全面的长期研究,发现 婴儿对父母的依恋与孩子日后的学业成就密切相关。 他们研究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在孩子智商一定的情况下,婴儿对父母依恋的模式与程度是影响孩子日后学术成就最明显的因素。

3人际交往

婴儿与父母和照顾者之间健康的关系,是孩子一生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婴儿中,安全型儿童通常调适最为良好,即它们较有韧性,与同伴关系良好、招人喜爱,而不安全型儿童可能存在与同伴的交往困难,可能表现出攻击性,或者退缩行为。

4成年后亲密关系

早期的依恋经验也会影响我们对于伴侣的选择,或者说是对于以后婚恋关系中依恋类型的选择。我们会倾向于寻求与早期依恋经验相同的依恋模式,即与父母的依恋类型相似的或者跟自己的依恋关系有关的个体建立亲密关系。即在婴儿时期因为父母的照顾方式培养出不安全的依恋类型的人,总是会下意识地找到那些会让他们重复体验不安全依恋感觉的人。所以,糟糕的恋爱经历往往会一再重复。

参考文献:

AN Schore,(2001) Theeffects of early relational trauma on right brain development, affect regulation, and infant mental health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22 (1-2) :201–269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所以我们习惯把情绪情感分为两类:情绪由于自身的一些基本需要而产生的,而情感则是由于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情绪一般出生就有,但是情感则是由于自己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才会出现。总之情感出现比较晚,情绪比较早!在我们出现情感之后,情绪和情感慢慢的就会成为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比如看到有人随地吐痰,就会不开心(情绪),这则是由于情感在起作用。接下来就详细分析情感的分类,在考试中如何出题,如应对。

情感从反映的社会内容不同分为三大类,分别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其次,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总结:常见的考试题干包括——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自尊感;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最美。。。

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总结:常见的考试题干包括——学生常见的(考试、做题),此外发明创造等等

美感

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总结:常见的考试题干包括——自然美,艺术美,人格美

情感的分类也分为三类,分别是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①道德感:是借用一定的道德品标准去评价自己或者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最美女教师”,这都是一种道德感。包括我们的一些爱国主义情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责任感、正义感,这都是属于道德感。

②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索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学生在他做完一道难解的数学题后,所产生的一种成就感,这就是属于一种理智感。理智感是与学习活动有关与探索活动有关的一种情感。

③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去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它包括了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三类。比如说我们经常看女孩子,说这个女孩子长的非常漂亮,这就属于你所产生的一种美感;以及我们在欣赏艺术品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艺术品非常的精致,这也是属于你的一个美感。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最初的社会性联结,由于此依恋的对象通常是母亲,又称为母婴依恋。是婴儿与母亲在相互交往和感觉交流中形成的,过程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婴儿是否关心起重要作用。

(一)婴儿依恋的表现

1,将多种积极性行为,如微笑、牙牙学语、注视、拥抱等都指向母亲;

2,最喜欢与母亲在一起,感到舒适、愉快;

3,感到很大的安慰,与母亲分离则感到极大痛苦;

4,在陌生环境和见陌生人时产生的焦虑会随母亲的出现而增加安全感;

5,平时当饥饿、寒冷、疲倦、疼痛是首先想到母亲。

(二)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对人的反应没有分别,喜欢所有人,所有人对孩子的影响一样,各种接触能让婴儿愉快,没有对任何人产生偏爱。

2,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母亲偏爱,对所熟悉和人和陌生人反应不同。向母亲多表现出积极性行为;对陌生人反应少,但还不怯生。

3,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与母亲在一起特别高兴,离开则哭,不让离开;别人不能代替母亲给婴儿欢乐;只要在母亲身边就能安心玩和探索周围环境;明显的表现出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情感联结。见到陌生人态度变化大,紧张、恐惧或哭泣,产生怯生。

(三)婴儿依恋的类型

1,安全型依恋:在母亲身边能安静的玩玩具,不总是依偎母亲,更多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有距离的谈话,母亲在场时感到安全感,能在陌生环境中积极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反应积极;母亲离开时,婴儿的探索、操作会受影响,明显表现苦恼、不安;母亲回来便要即刻与其接触,容易被安慰,继续玩,这类婴儿占65-70%

2,回避型依恋:对母亲是否在场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不反抗、很少紧张与不安;回来时也不予理睬,表示忽略而不显得高兴,有时欢迎其回转,但短暂接触便离开。没有与母亲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占20%

3,反抗型依恋:每当母亲要离开时显得很警惕,离开时的表现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都大喊大叫。母亲回来时又矛盾,既想接触却又反馈,不能放心的回去游戏,不时看母亲,也称“矛盾性依恋”占10-15%

安全性依恋是积极、良好的依恋,回避与反抗型依恋都是不安全性依恋,消极的。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 1995 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 60% ,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 70%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9 小时。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 5% —— 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五)意志障碍

  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中国的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六)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七)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

  (八)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天气的变化不能适应,不知道添减衣服,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才行,否则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九)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

  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部分小学生临考时处于紧张而又恐惧的情绪状态。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排名次和决定人生前途的升学考试,大部分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很大,他们渴望成功,也担心遭到失败。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严重者还会出现生理异常反应,不能正常参加考试。长期这样,会造成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来自小学生自身的因素

  1、遗传因素

  在农村,由于近亲婚姻造成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残疾,智力偏低等,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他人也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必然造成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2、气质类型

  小学生同成年人一样,气质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对不良刺激反应敏感,他们极易产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师批评而言在我们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打击。如辽源市一小学生因受老师批评而服毒自杀的事件,恐怕与那位学生的气质类型有直接的关系。

  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其大脑的发育趋于成熟,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有利,因此,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因为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来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感意志,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1、父母的溺爱

  众所周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20多年,使我国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无所适从。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有的家庭,父母从来不把子女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认为子女只能逆来顺受,惟命是从。他们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还有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爱的误区”,对子女过高要求,过度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琴棋书画样样学,英语电脑门门通,考试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一旦失误,就挖苦讽刺,棍棒相加。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加上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在差异,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间关系紧张,隔阂加剧,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诱发心理问题。

  3、家庭气氛不和谐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离婚的父母,有的没人要子女,有的随法院判决,不管哪种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学龄期就仇视社会,嫉妒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在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比例比较大,研究证明,家庭冲突不仅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还会导致孩子在神经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态。

  (三)来自学校的因素

  1、学习负担过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由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课堂的现象依然存在。老师评价学生,社会衡量学校,理论上是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分数和升学率。为了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价值了学生的负担。这种局面使小学生疲于应付,心理极度紧张,导致他们用脑过度,皮层机能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率,造成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或者产生焦虑、苦闷、压抑、恐惧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障碍。

  2、教师教育方法失当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教师把学生考高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迁移、泛化到小学生与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焦虑。

  3、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空白

  过去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曾不公正地对待心理学。80年代初,我国在部分高校恢复了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尽管普及心理学科学知识的工作已经做了20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进入小学课堂,小学普遍没有心理健康指导机构,国内较少的心理专家和心理医生对小学生来说更是鞭长莫及。

  (四)来自社会的因素

  1、社会竞争的加剧

  虽然小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无不在给他们灌输一个事实: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传播的瞬息万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使得小学生不得不体会到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对现实充满迷茫和困惑,产生无所适从的心态,从而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2、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还没有达到净化的情况下,新旧体制的共存,法规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不健康东西的泛滥;一部分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滑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儿童,这些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但它并非洪水猛兽,它既然有形成发展的过程,我们就必然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必须重视,虽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学生仅仅极少数,但是我们发现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随年龄增长,因此需要对全体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心理健教育的原则。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分析的最大不同,心理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把人作为有心理问题需要矫治,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假设小学生群体中大量存在心理问题,而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心理健康发展,个别学生确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矫正。

  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这一个学生的一切。宽待每一个学生,就不能把学生分类,不能假设班级学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行为习惯不同而看不起学生。缺乏对学生的宽容,心与心难沟通,教师与学生难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进行。教师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学生,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不能原谅的错误,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问题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适时的问题。

  保密事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一定要保密。谈话纪录、心理测试资料都要妥善保管。保密的对象包括学生本人、家长和其他的老师,不能随意使用学生个案资料,保密还要有时间的规定。

  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持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列化,一是要有长期的规划和打算,要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应急任务,而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伴随整个小学阶段。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团体辅导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因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时代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应该专业化,教师应培训上岗。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辅导室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心理辅导室的名称可以童趣化,例如可叫作“金苹果”俱乐部等。

  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写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测试与矫治。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纸等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现状,而后找出存在普遍意义的问题。测试量表宜采用心理专家提供的专门设计的量表,一般不提倡使用自己设计的心理调查表。测试的数据资料仅供参考而已,所有的数据都不可全信, 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数据表现的。通过测试调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团体辅导、心理辅导俱乐部活动、个案教育等,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矫治,促进小学生整体发展。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该课程可分为心理卫生与健康科普和实际训练操作两部分。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借此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1、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教正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如下:

  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首先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例如小学生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时,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劝解他,可是小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回家还会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孩子肯定会感觉很委屈。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击,要给孩子“温暖的家”的感觉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也就是教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少,说心里话的机会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与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有研究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地位重要,建议工作忙的父亲们每周至少要与孩子共同用餐 3 — 4 次,在餐桌上的话题往往比较轻松,当孩子说话家长倾听时是最美好温馨的时光。

  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对孩子宽容好还是严格好,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现实中家庭教育失败的教训往往过分宽或过分严。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寡爱。家长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2、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

  由于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父母不具备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指导思想有试偏颇,教育方法不适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要改变这种形状,小学生的父母亟带需接受比较系统的再教育。社会也有责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条件,如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溺爱型和专制型家庭,使小学生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学习和发展。

  3、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

  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为人父母者,当夫妻关系不和时,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万不要轻易去赶时髦、闹离婚。即便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离婚前,也应当多为子女考虑考虑,毕竟孩子是无辜的,而且他们正处在发展时期,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三)小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那些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小学生应当在教师和家长的直接指导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2、小学生要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1)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3、小学生要善于求助,寻找支持

  寻求帮助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积极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有问题,可以和师长、亲人、朋友谈。求得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心理咨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有所变化。在这个丰富的社会,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质量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提高。

儿童性格分为哪四类

儿童性格分为哪四类,不同性格类型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然而当爸妈把孩子的特殊性格看成所有孩子都会遇到的问题,就可能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更好方法。下面分享儿童性格分为哪四类。

儿童性格分为哪四类1

安静从容型

你总能事先知道他需要什么。他的习惯是可预知的,但即便你打破了他的常规,他也能够迅速适应。他非常镇静而且脸上经常挂着微笑。耐心是他的另一大优点——当你给他念故事的时候,他能专心致志地听下去。

提示:你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这样的孩子生性快乐,其实他也需要你更多的关心。如果他冲着你微笑,也需要你对他做出回应,仅仅还以微笑是不够的,应该试着了解他此时的想法。不要让他做超出承受能力以外的事。例如,他也许很喜欢逛超市,但是带着他在节日拥挤的人流中逛超市对小孩子来说就有点太勉强了。

勇猛暴躁型

你的宝贝有着虎虎生气,但同时又非常情绪化,动辄便暴跳如雷。他经常哭闹,而且很难哄。做游戏、玩玩具的时候没有长性,通常一样东西玩一会儿就厌烦了,接着去玩另一样。

提示:不要由此断定孩子有操纵欲或是故意淘气。同时也不要怀疑自己的教育能力。这时你可以尽可能地设置一些规矩,例如固定的午睡时间,或是每晚唱着同一首歌哄他入睡。通过观察,你能够发现孩子会因为什么样的事情而感到不安,这样你就尽量避免触及这些事情,或是有准备地过渡到这些事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将学会调整表达情感的方式。

谨小慎微型

当孩子遇到陌生人或是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他表现得非常害羞、拘谨。他喜欢待在你身边观察周围的环境,在融入环境之前他会仔细观察你的反应。然而,一旦他放开了,他就能表现出充满热情的外向的一面。

提示:强迫孩子在做好准备之前融入新环境只会让他感觉更糟。这种类型的孩子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渐渐热身,而你则需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如果有朋友来拜访,你可以让孩子站在你身边一起迎接客人,而不是把他抱在怀里。你热情地和客人打招呼,当客人和孩子打招呼的时候,你可以让他站在你的身后。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很快地适应环境了。

积极探索型

甚至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他就总是动个不停,不是滚就是爬。如今学会走路的他更是四处探索,在家里最喜欢去的就是放满了锅碗瓢盆的厨房。他总是寻找新的刺激,而且当你把他绑在手推车里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急躁。

提示:你可能觉得孩子有些不好控制,但事实上他只是比较好动而已。给他提供一个安全的活动场所,让他尽情探索,同时适当安排户外活动时间。

儿童性格分为哪四类2

一、易抚育类型

这类婴儿大约占总婴儿比重的40%左右。无论在睡眠、饮食等各方面都表现的很有规律,很容易适用,而且对待环境的变化很从容,很容易适用,对待食物积极、乐观,总体可上愉快、融洽度较好。

二、缓慢类型

这类婴儿占中婴儿比例的15%左右。是婴儿中比较慢热的一群孩子,他们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比较陌生,甚至退缩,适应能力较差,总体上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太积极,在遭遇新的体验时,有消极的情绪。而且求新求变的欲望低,不愿意活动等。

三、难抚育类型

此类婴儿占总婴儿比例的10%,这样的婴儿无论在各方面都不太有规矩和规律。很难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不能忍受任何事情的刺激,喜欢哭闹、情绪容易激动、暴躁,而且相当消极。

四、性格特征混合型婴儿

这类婴儿混合了以上三种婴儿的性格特征,大约占中婴儿比例的35%

当父母们了解到孩子的性格特征后,就可以针对性的抚养婴儿。

比如,当我们的小宝宝属于难抚育性时,父母就应该尽可能的为婴儿提供一个相对安静、温馨的养育环境,不要再小宝宝面前发生争吵或是大声说话、甚至叫嚷,父母要心平气和、尽量保持一家人的生活规律等。还要注意避免强光或噪音等一切可能会对婴儿造成刺激性的干扰。

儿童性格分为哪四类3

1、 亲切型:

亲切型的孩子做事比较沉稳,通常很谨慎、不易出错,他们的专注力很强、并且很听父母的话。但这类孩子相对孤僻,喜欢独来独往,不爱讲话和人际交往,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

对于这类孩子,需要给他们建立较多的安全感,并为他们建立起自信,多创作他们与人交流的机会。当然,由于天生性格谨慎,不能强求,欲速则不达。

2、 思考型:

这类型的孩子有主见,善于思考,做事有条理,但待人温和有礼,非常受人欢迎。但他们非常爱面子,自尊心强,因为怕失败不愿去试错,不愿承认错误和露短处,否则就会恼羞成怒。

对于爱面子的孩子,父母要慢慢培养孩子的探索意识和创造意识,并且让他们明白,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努力比成功更重要。

3、 表现型:

表现型的孩子反应灵敏、思维活跃,就是大人口中的“小机灵鬼”,他们开朗好动,交往能力很强,非常自信。但这类孩子的自控力和专注力较差,做事没有耐心,容易半途而废。

对于表现型的孩子,父母要充分发挥他们爱表现的特点,让他们的交往能力成为助力,对于他们的盲目乐观和危险意识不强,应该注重挫折教育,不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

4、 控制型:

这类型孩子适应能力强,富有创造性,并且天生具有领导才能,是人群中的“孩子王”,孩子们“闯祸捣蛋”总少不了他。但他们的规则意识不强,常常我行我素,不能和同伴友好相处。

这类孩子有很强的控制权,天生喜欢权力,对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给予他们充分的选择权,告诉他们后果,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同时,要注意对他们进行“爱心”培养,让他们愿意分享,体验到友谊的乐趣。

1安全型依恋

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他们的探索行为会受影响,明显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重新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然后很快地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童年期具备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能够对亲密关系感到相互依赖和安心,性格乐观,喜欢交际。

2不安全依恋-回避型

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白的反应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短暂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这种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像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有的人把这类儿童称为“无衣恋的儿童”。回避型的个体喜欢独立、自立,漠视亲密关系,回应冷淡。

3不安全依恋-矛盾型

这类儿童在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索的基地。这类儿童见到母亲回来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显得有点发怒的样子。如儿童见母亲立即要求母亲抱他,可刚被抱起来又挣扎着要下来。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也不太容易,不时地朝母亲那里看。

4破裂型依恋

这类儿童的行为不符合以上三种类型的任何一种,且这些儿童曾有被虐待与被忽视的经验,他们在陌生环境中表现出迷惑、茫然和害怕。对分离与重聚,表现出矛盾的、没有组织的反应,如当母亲返回时,可能哭叫,但会跑开,或者一边看着其他地方一边接近母亲,或虽然在母亲周围却极端害怕和冷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911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