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对端午节的思想情感,写出自己的观点

写出对端午节的思想情感,写出自己的观点,第1张

暮春已过,盛夏未至,六月是一年中最温暖的季节,而六月最古风的日子莫过于每年的端午,《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古人有在端午浴兰的雅致,今人有端午赛龙舟的习俗,但我们如今还记得的恐怕只有不尽东流的汨罗江水和万古悲风的屈原了。古人留下的东西,经过数千年的变迁,到了我们手里,或许早已面目全非,但每逢佳节或纪念之日,几千年民族的情感还是依然涌上心头不曾变迁的。节日对于我们来说,亦是难得的休憩时光,也只有每年的节假日里,我们才能从庸庸碌碌的生活里把自己抽出来,让时光闲置下来,所以如今的节日除了纪念之外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意义就在于它把我们对古人的情感和现世的生活连接了起来,这种感觉是非常奇妙的。

  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节时写下了《端午》这首诗,诗中描写了端午节时候的特点:已经是仲夏时候了,白天变长,人们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希望百姓幸福安康、国家昌盛的美好祝愿。

端午节的美好寓意是祈福,象征着对自然的热爱。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气候转热、虫蚁活跃的时候,所以每到端午节人们都要虫。端午也具有着以下的美好寓意以及象征。祈福平安、驱邪消灾、自然崇拜等等。每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习俗和寓意,比如在端午节期间,们要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打午时水、洗草药、防风筝、缠五彩绳、佩香囊等等习俗。

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端午节祈福平安、驱邪消灾、自然崇拜等等寓意和象征。古代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的图腾祭祀,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在战国时期的时候,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的时候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

源于古代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的图腾祭祀,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战国时期的时候,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的时候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两个标志性习俗是吃粽子和龙舟竞渡。吃粽子和赛龙舟的来源都与屈原有关,在屈原投江后,人们便纷纷划船追赶想要将屈原尸体打捞起来,但是并没有打捞上来,于是人们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躯体,用竹筒装入糯米投入江中,后来慢慢发展,就成为了吃粽子和赛龙舟这两大习俗。

唐代文秀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表现了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怀念,对昏君奸臣的鞭挞。正是由于我国历代人民对屈原的无限热爱和怀念,千百年来,端午节才得以在民间相沿不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94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