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苍中心幼儿园 丁 颖[内容提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融洽的。只有在宽松、安全、愉悦、合作的气氛中,幼儿才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和尊重,使他们有安全感,才能在心里上轻松、快乐,才能建立自尊心与自信心,才能极大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的社会化发展。[关键词]师有关系 平等 热爱 尊重 理解师生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是表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而幼儿园中的师幼关系又与一般的师生关系不同,他的特殊性是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方式紧密联系着的,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幼儿园中,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建立,是创设良好精神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师幼关系对幼儿认知、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幼儿只有处在良好的精神环境中,才能愉快的生活,学习、成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相反一、教师要热爱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生活环境,所接触的人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能否顺利适应新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与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是幼儿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化的权威,教师如何对待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如何,都将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应理智的爱每个幼儿。从小,幼儿就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当幼儿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进入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他们难免会感到焦虑,担心,恐慌。教师应当理解幼儿的这种表现,教师要对幼儿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时时以亲切的态度对待幼儿,和蔼可亲地与幼儿说话。对幼儿的哭泣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大声训斥。像刚入园的幼儿,对集体生活不适应,会哭闹好长时间。此时,教师应该坐在幼儿的身边,给他(她)擦擦眼泪,甚至将他们抱在怀里,和他们一起玩、给他们讲一些有趣的事情。慢慢的幼儿对教师的戒备心理消除了,他们会很自然的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中。比如我们班在托班时有位幼儿胆子小,特别怕警车的声音,开始我并没注意到还以为想妈妈了,也没有去特别的照顾他。可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让小朋友听这个音乐,本来好好的他忽然大哭起来,这时我才知道他怕这个音乐声,于是我把他抱起来问:你是不是不新欢听这个音乐啊?他抽泣着回答:妈妈说我如果不听话就叫警察叔叔来抓我,我很听话,我不要警察叔叔来。原来是被父母吓怕了,我就和他说:这个只是声音,不是真的警车来了,再说警察叔叔不抓小孩的,他只抓坏蛋。他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止住了哭声。以后我只要放这个音乐就会让他来到我身边,而他也渐渐的不那么怕这个音乐了,胆子也大了很多,也很喜欢和老师说着说那的。教师不仅仅要爱孩子还要公平的爱孩子,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家庭氛围的影响,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所不同,所以幼儿的性格、兴趣和需要也有所不同。此时,如果我们对幼儿的爱不公平,只偏爱那些聪明漂亮或听话的孩子,那么那些相貌平平、智力平平的幼儿就会感到自卑,就会怕上幼儿园、怕老师。教师应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关心,从此使每个幼儿对教师产生认同和依恋。此外,教师爱幼儿,还可以在情感上对幼儿表现出一种亲近感,处处流露出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缩短教师与幼儿心理上的距离。当教师微笑着面对幼儿,用和善的目光鼓励幼儿,幼儿就会感到亲切,便会产生安全、温暖之感。教师对幼儿的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沐浴于甘露下的幼儿才会有安全感,也才能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会与同伴、教师交往,只有在交往时,良好的师幼关系才能培养起来。二、教师要尊重孩子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但由于幼儿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较差,他们经常会做出一些违规行为。在幼儿平时的生活中教师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错误,不要训斥幼儿。教师应该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孩子的自尊心很强,他们希望教师悄悄地说不要告诉别的老师。比如:我们班有位小朋友经常在睡觉时把小便解在床上,一开始我为了提醒他注意都会当着小朋友面说他,小朋友就会笑他,他自己也很不好意思,睡觉时也就特别小心,总不让自己睡着。后来又有一次小便拉在床上,我想了想就没有当着别人面和他说,而是悄悄的和他说,叫他睡前别喝太多的水,并且帮他的裤子换了,他看着我笑了笑说:老师,我做梦已经起来了啊,怎么又会拉在床上,以后睡觉前我不喝水了。而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也不要总把自己的思想、知识、经验传授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幼儿就会没有了自我,情感、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师的操纵中也会被被压抑着,教育活动的效果肯定不佳。因此,在组织各种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兴趣和需要,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独立人格的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面对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教师应从领导者的位置上走下来,蹲下身,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所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把教师视为他们中的一份子,他们才愿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师幼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三、教师要理解孩子学龄前的孩子,由于认知能力发展的限制,都具有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成天总是问东问西,摸摸这儿,碰碰那儿,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误。在幼儿园里有的小朋友就是喜欢这里跑那里跑,会去攻击其他小朋友,当老师批评了他,他会马上认错,但过一会就会忘的一干二净。面对这样成天闯祸的孩子,教师肯定会批评他们,可是我们要适当的批评幼儿,如果过于严厉地批评,甚至体罚。那么幼儿会越来越害怕教师,并与教师疏远;或者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与教师对立。教师对幼儿所犯错误处理不当会对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建立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以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待幼儿的错误,心平气和地帮助幼儿分析错误的原因,幼儿也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我们每个幼儿的天赋、爱好都不同,教师必须注意,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进步,教师应注意关注幼儿的点滴进步,并予以肯定,幼儿就会感到自己是被教师关心的,从而进一步引发幼儿学习的动机,便能够放松愉快、自信地去学习,也加深了师幼之间的关系。四、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技能教师要吸引幼儿,不能仅仅靠微笑、平等尊重和理解,还要能把教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教师组织要具有探究性,能够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这样幼儿才能深深地陶醉在里面,并会向教师询问许多问题。而教师对幼儿的提问应认真听,回答问题时要耐心机智,千万不要对幼儿提出的问题不理不睬,甚至感到厌烦。这样,良好的师幼关系并能逐渐培养起来。我们知道幼儿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启发、询问、建议作用,而幼儿则是有选择的观察、模仿、尝试、操作。教师与幼儿之间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师幼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幼儿教育的方式,反映着教师以何种身份面对幼儿,体现着幼儿的主体性是否受到了尊重。良好的师幼关系不仅只是表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和谐、良好,同时也意味着教师与幼儿之间在经验、信息、情感、认识等方面的意义分享。要建立良好师幼关系,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且从与幼儿的交往或互动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幼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良好的师幼关系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1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师幼关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我园在《纲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下,从关注教师、幼儿的需要、提高互动质量入手,开展“建构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实践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关注教师发展需要,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师幼关系的建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实施《纲要》以来,我园从关注教师发展需要入手,树立“管理就是服务和支持”的新理念,为教师专业成长拓展空间、搭建平台。
1、开展园本培训,注重研训一体。
造就一支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必须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我园把园本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把教师看作研究者,课堂当作研究室,将教研、科研、培训、教学实践等等整合在一起,使教研、培训融为一体,通过“研”、“训”而获得的知识、技能,回到课堂得以验证,从而将教研、科研、培训等活动的最终目标都落实在转变教师教育行为、提高教育水平、改进教育实践上。
2、开展教学比武,注重比研结合。
我园教学比武活动每学期进行,以一个领域为重点。我们在形式上力求创新,以教师自主参与、共同研讨为活动亮点,将教研与比武相结合。重点突出“选材、设计、评价、反思”四个环节的研究。全园教师参与比武,通过“年段组说课”、“大组说课”、“集中观摩”、“集体评课”、“重点展示”、“专家点评”“自我评析”等一系列活动,强化“研”的过程,淡化“研”的结果,将“研”字落到实处,实实在在的提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组织学习论坛,鼓励自我展示。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作为管理者,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促进教师学习,并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我园除组织一些常规的学习活动以外,还不定期组织小型的学习论坛。鼓励骨干教师及一些有教学特长的教师承担学习论坛的组织,她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选择每次论坛的主题。其他教师按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有选择性的参加,此类不定期组织的小型学习论坛,目的在于激发教师学习的原动力,鼓励教师大胆地展示自我,促进教师间的互相交流。同时,也为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设了条件。
4、减轻职业压力,改善心理素质。
在师幼关系的建构过程中,教师的心理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措施帮助教师减轻职业压力,以改善他们的心理素质。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敬业精神。我们先后组织了多次参与式培训,如“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学师德,谈体会”等。这些活动的切入点大都落在“师德”上。通过活动,教师深刻地剖析了自己在师幼关系上存在的问题及思想根源,同时,通过参与式培训这种形式,教师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中使自己的心情得到了释放。
(2)不定期开展《我快乐,我是幼儿园教师》等这样的小型活动,引导教师以积极的方式释放工作压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3)设立 “教师信箱”,加强教师与管理者之间、教师群体间的沟通交流,倾听教师的要求、心声。
二、关注幼儿成长需要,建构优质师幼关系。
1、关注幼儿探究的需要。
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我们的教育活动正是立足于“关注并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而组织实施的。我们鼓励教师不仅在科学领域尝试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同时在其他领域关注幼儿探究需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的热情。
2、关注幼儿情感交流的需要。
情感是师幼关系永恒的主题。为满足幼儿情感交流的需要,我们努力创设师幼间、同伴间情感沟通的多向通道。
(1)丰富师幼沟通策略。怎样做好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我们认识到,除了坚持理解、尊重、宽容、民主、公平的原则外,作为教师还要不断丰富与幼儿沟通的策略。①有意识和孩子交谈。通过交谈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是教师与幼儿分享情感,产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②转变教师角色,做幼儿的朋友和伙伴。我们尽可能地淡化自己的社会角色意识,做幼儿活动中的参与者、朋友和伙伴,以平等的身份和幼儿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③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教师只有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才能最真实地感受幼儿的活动体验,同时,幼儿也只有在与教师的共同活动中才能增进对老师的了解,消除害怕老师的心理。
(2)拓展师幼间情感交流的空间。①在一日活动中增设情感交流的小环节。②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交流的主题。教学活动中,我们将增进师幼间、同伴间的美好情感作为活动目标之一,时时渗透着情感的主题。
3、关注幼儿交往的需要。
幼儿的社会性产生于他在一定的环境中与他人所发生的交往活动,从孩子的交往对象上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同伴交往,另一类是他们与成人之间所发生的交往。为满足幼儿交往的需要,我们尝试开展了这样一些活动,如亲子活动,有:“亲子运动会”、“回归自然亲子活动”等等,又如社会性活动,有走进社区活动,重阳节和爷爷奶奶一起包饺子活动,到敬老院联欢活动等等。同时,在同伴交往中,我们鼓励幼儿之间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促进幼儿民主、平等、公正、协商等社会品质的发展。在师幼互动的交往中,则倡导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交往。这种交往的实质是师生围绕着某个双方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协同活动,这是师幼间的对话,也是师幼间的合作。
在师幼交往中,要想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首先教师就必须要全身心的接纳、理解每一个孩子,更应该以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去面对他们,在和孩子们的教学互动当中,也应该保持公正平等的态度,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
小孩子处于幼儿阶段时,对于事物与情感方面的认知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去理解孩子们的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或是行为。在教学方面,要懂得鼓励孩子去表达自我,表现自我的同时,去适当地引导他们向良好的社会行为方面发展。
再幼儿教学当中,良好的师幼关系,往往能够使得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加愉快,也更加有益于孩子们各项行为与能力的积极发展。作为老师也应该主动地、努力地、积极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这样才有利于理解孩子、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1、奠定良好师幼关系的情感基础
儿童走向熟悉的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去幼儿园,这是其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转折。因此,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第一步就是帮助幼儿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消除分离焦虑,拉近教师与儿童之间的情感距离。
分离焦虑是婴幼儿与母亲或照顾他的熟悉的人分离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不安行为。儿童不适应集体生活则可能表现为生活能力差,不会和同伴友好相处,争抢玩具等。这些都是儿童面对陌生环境的自然反应,教师应理解和接纳儿童的这些表现,不能把这些表现看作是儿童的行为“问题”,或毫不关心,让儿童“自然适应”。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儿童,和声细语地与儿童说话,并伴随身体的抚摸和拥抱。对儿童的哭泣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训斥威胁。同时,教师对儿童好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做大及时强化。教师的关心、爱抚会使儿童感到有安全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使儿童能够从感情上接纳教师,把教师当作陌生环境中可信赖的保护者,为良好师幼关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2、以亲切、平等、尊重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儿童交往
教育是儿童交往的态度影响师幼交往的效果与师幼关系的性质。教师在与儿童交往的过程中,要使每一个儿童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并力图从儿童的角度体验他们对人、对物、对事的感受。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儿童,不要对儿童发号施令、强制幼儿服从。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儿童的不服从行为,不能因为儿童做错事而恶意批评、训斥幼儿,甚至讽刺、挖苦、羞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儿童。要经常使用协商、建议的口吻与幼儿谈话,教师的表情、语气、姿态、动作应体现出对儿童的尊重与信任,并创造条件让他们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儿童能从教师和同伴那里得到积极的反馈,感受到自己是受欢迎的。
3、教师应与儿童进行有效的沟通
教师的言语和发出的信息要简明易懂,以适合儿童理解的方式,使儿童明白所发出信息的真正含义。教师还可以通过眼神、微笑、语调等非言语的方式传达对儿童的爱、关怀、支持和鼓励。在师幼交往中,教师应尊重儿童主动沟通的需要和愿望。教师不仅要自己说,还要学会倾听和观察,用积极主动的倾听方式鼓励儿童说,理解和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情感,并注意对儿童发起的交往行为做出及时、适宜的反应。同时,教师要给予儿童表达的机会并鼓励幼儿积极表达。特别是当儿童情绪不佳、犯错误或有着与教师不同的观点和想法时,教师应引导儿童表达自己的感受,允许和鼓励儿童说出自己的理由与见解。在这些情境中,师幼之间情感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最有利于彼此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和谐的师幼关系的建立。
4、对儿童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感兴趣
关注和感兴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和态度,当教师真正关注儿童和儿童的活动时,他就会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儿童的需要和愿望、儿童的情绪情感状态及儿童感兴趣的活动与话题,就能够做到不仅身体在场,而且心灵上贴近儿童,心理上参与到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中去。这时教师对于儿童及儿童活动的关注和兴趣就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外在表现(手势、面部表情、语言等)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并为儿童所感受,从而为积极的师幼关系的建立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5、宽容对待儿童的过失
教师首先应认识到,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因此,犯错是正常的、在所难免的。以这种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待儿童的错误,教师就能心平气和地帮助儿童分析错误的原因,儿童也就能更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同时,由教师的理解所引发的师幼之间的情感沟通也有助于师幼关系向积极方向发展。但是,理解与宽容并不意味着放任或放纵。创建和谐的师幼关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教师在理解儿童的基础上还应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的、适宜的正面指导和帮助,使儿童能在改错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6、要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为儿童提供大量的、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有利于儿童认知和学习的发展,也可以使儿童学会交往、合作,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儿童间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在班级中营造温暖的、积极的、支持的环境,有利于儿童产生积极主动与教师交往的心理氛围,能够引发儿童更多的、积极的交往动机和行为,儿童与教师所形成的关系也更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