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语文课,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出我的情感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别了语文课,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出我的情感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1张

别了语文课作者是通过独白的方式来写出“我”的情感变化,这样写能更加直接而强烈地表达出了作者的心情。

别了语文课》是1983年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紫。本书收录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何紫的精选优秀作品。

《别了语文课》讲述一个叫陈小允的学生,他很不喜欢上国语课。听到妈妈说要移民到中美洲后。他很开心。可当他知道移民后,从此就要忘记自己的母语,他又感到非常伤心。在临走前,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关怀使他永远忘不了自己的祖国。

扩展资料

《别了语文课》赏析:

读完《别了语文课》这篇文章可以发现语文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还是生命的一部分。国语一直陪伴着人们长大,还传递给人们各方面的知识,让人们掌握了学习的许多方法。

如果碰到难题,还可以自己去找答案,自己理解。国语也让人们知道了读书的种种乐趣。所以,一定要学好国语,将来就可以在社会上很好地发挥出自己所拥有的知识。

《别了,语文课》

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别了,语文课

作者:何紫

自从我第三次默书不合格后,班主任张先生就给我调了位,从第四排第三行调到最前排的第一行。这样,上国语课的时候,张先生拿着课本讲书,总是不经意似的站在我的位子前边。这样,我不能竖起课本,用它来挡着先生的视线,在下边画公仔了;我不能偷偷写些笑话,把纸团传给坐在后边的同学了;我甚至不能假装俯下头看书,实际闭上眼睛打瞌睡了。

“陈小允。”张先生忽然叫我的名字,我心里“扑扑”地跳,站起来了。

“你回答我的问题,这一课寓言作者是谁?”张先生在向我提问。

唉,我虽然调到第一排,不敢画公仔,不敢传纸团,不敢打瞌睡,但不知为什么脑子总不能集中,刚才虽然双眼望着课本,但是思想却不知溜到哪里去游逛了。我张着嘴要答话,但只能“嗯嗯”地发声,眼睛四处张望,希望有谁给我一点提示。

我看见坐在侧边的叶志聪,他故意咧着嘴,双手像要拉紧一个绳索。他真是我的救星!他的动作唤起我预习时的记忆,他“依”起牙齿拉绳索,对了,我急忙回答说:“作者是伊索。”

张先生叫我坐下,我偷偷嘘一口气,回头对志聪眨眨眼睛,是对他感谢的眼色。

放学的时候我拉着志聪的手一起走,志聪对我扮个鬼脸说:“你怎么搞的?坐在最前排也听不到先生讲书?你今天差点儿要留堂。”

“别提了!说实在的,我不喜欢国语课,什么主题中心,什么词语解释,什么标点符号,什么文章体裁,这些东西都叫我发闷。”这是我的心里话。

“你不喜欢国语?我倒跟你相反,我觉得那是最有趣的一科,而且——你不喜欢也得啃,这是主要科,你不合格休想将来考到升中试!”

简单非正式方法:把自己放在坐着那个年代那个环境试试。比如旧社会一定是苦的,百姓生活一定是苦中作乐的,简简单单的。失恋了一定很伤心,看到美丽景色要么是林黛玉的悲夏花之短暂,要么是叹造物者之神奇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01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