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的内容:
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辛丑条约的影响:
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当时清朝政府内部有将首都迁往内地(西安)继续与联军作战的建议。但是当时的清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可靠的军队了。义和团已经被战败,山东以南省份的总督们早在义和团期间就已经与外国达成地方上的协议,违抗清政府支持义和团的决定。因此清政府决定签署这个条约来保全自己。
扩展资料:
《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
是中国清政府和英(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美(美利坚合众国)、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德意志帝国)俄(俄罗斯帝国)日(日本帝国)意(意大利王国)奥(奥匈帝国)西(西班牙王国)荷(尼德兰王国)比(比利时王国)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真确文本原存于中华民国外交部,现存于台北外双溪国立故宫博物院恒温恒湿的库房保存。
参考资料: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用反革命暴力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沉重的殖民枷锁,也是维系中外反动派勾结的清王朝的空前的卖身契。
通过这个条约,列强得以大大加强其在华的统治势力,进行野蛮的军事监督、政治奴役和经济掠夺,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1901年10月6日,慈禧太后随带行李车3000辆,离开西安,回返京城,沿途修路设宫,远近征调,勒索供应。1902年1月7日,回到紫禁城。后来又大修颐和园,日费万金。从此,帝国主义与清政府完全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共同奴役中国人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复述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能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填表、对《辛丑条约》的内容进行分类,增强学生的分类概括能力;
通过观察、小组讨论,探究《辛丑条约》的危害,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八国联军侵华是殖民战争,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
《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三、教学方法
图示法、填表法、探究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命令入城式必须经过东交民巷,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通过东交民巷,洗刷了50年来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那么,在近代东交民巷是在什么时候不允许中国人民武装进入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本课的新内容。
(板书:第5课 辛丑条约)
环节二:新课教学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1-P22,回答《辛丑条约》签订的国家、时间。
学生回答,英美俄等八国,1901年。
教师补充:战争是和八国打的,但是签约却是和11国签订的(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认为在战争中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所以趁火打劫也和清政府签订了赔偿条约)。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以表格的形式将《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上进行归类)
在幻灯片上出示表格,提问小组同学进行填表。学生总结如下:经济上—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辛丑条约》的危害
过渡: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此处可指导学生看《辛丑条约签订的情景》插图,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之前我们也和列强签订了许多的条约,那么这次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产生了哪些进一步的危害,对中国社会危害到了什么程度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表格(教师提示可从制定国、时间、内容、影响等方面设计)总结历次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通过对条约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而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为什么《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呢从辛丑条约的内容和课本中小字内容(慈禧的言语)讨论一下
使学生看到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已经成为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
教师总结,《辛丑条约》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确立了清政府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的地位。从此,清政府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课下搜集一些表明列强侵略进一步加深的材料,并进行分类,下节课进行交流。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首先,马关条约签订了以下的内容:
『中文条约中称中国 、日文条约称清国』
●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后来日本以退归占领的辽东半岛为由,又索取了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还费;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人员;
●台湾澎湖内中国居民,两年之内任便变卖产业搬出界外,逾期未迁者,将被视为日本臣民;
●条约批准后两个月内,两国派员赴台办理移交手续。
●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将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它所产生的影响:从中国方面看,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
对远东局势来说,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他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辛丑条约》的内容共12款,还有19个附件
内容
1.赔款。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其中这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
5.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
6.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
7.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最后总的影响:
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2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3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帮凶。
4该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甘当“洋人的朝廷”,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是“五条约”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南》《天》《北》《马》《辛》这些条约的签订,正是一步一步堕落的真实写照,它的内容逐步的展示了中国是如何被一步步瓜分的,这些条约时刻的警醒着人们,国家的强大到底有多重要。只有足够强大才能不被列强瓜分抢占侵略,国家的实力是根本的关键所在,时代的局限性是曾经的借口,但是不是现在的。同时代接轨,不落后,不自大,稳中求强,是避免曾经的错误最重要的部分。
1900年5月底,俄、英、法、美、德、意、奥、日八国不顾清政府的反对,联合组织了军队,大量在天津集结。6月中旬,列强采取了新的侵略步骤,以清政府剿办义和团不力,并在海口布设水雷与各国为难为由,攻占大沽炮台,并进而向北京进军。
虽然在帝国主义出兵时,一再向清政府表示,它们的目的只是镇压义和团,而不是与清政府为敌,但列强的解释并不能消除其恐惧心理。清朝统治者担心列强会趁机结束其统治和瓜分中国。
于是,在6月21日,清政府下令宣战,一方面在京津沿途进行阻击,在北京利用义和团攻打使馆区。另一方面,清政府还通过驻外使节,向各国寻求和谈。然而,清廷对八国联军宣战后,清军一再溃败。慈禧太后改任两广总督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命其从速来京,全权与各国协商议和。
8月7日(七月十三日),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清廷正式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与列强谈判。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在逃跑途中命荣禄、徐桐、崇绮留京乞和。八月初三,再派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共同协商议和事宜。
扩展资料:
主要内容
1、赔款。
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2、划定使馆区。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其中这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
5、对德、日“谢罪”。
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石牌坊。
6、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
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
7、设立外务部。
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辛丑条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