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书写,因情真意切,往往成为流传千古的文章。然而,古人的亲情文章固然感人肺腑,但除了文言的隔阂外,无怨无尤的母职神话已不再成为主流,严守长幼尊卑或高举爱国大纛的威权年代也已经成为过去。新世代的亲情互动,明显开始颠覆传统,逐渐远离公领域的正气凛然,亲情的书写由是另辟蹊径,更臻私密的袒露,或引发共鸣或止痛疗伤,读起来都越发痛切淋漓。
亲情的酸甜苦辣,都是爱的印记《晨读10分钟:亲情故事集》
自古至今,亲情书写恒常是世代的热门题材。李密的《陈情表》,虽只是写给晋武帝的奏章,但在细数祖母抚育恩泽时,真情流露,遂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林觉民的<与妻诀别书>化夫妻的小爱为家国的大爱,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泷冈阡表》是欧阳修悼念父母的文章,用具体的琐事娓娓诉说他们生前的美德,文字朴实,情真意切,被视为欧文的代表作;唐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字字心酸、语语伤感,读者无不慨然大叹造物的无情;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回顾兄妹共读同乐的往事,一句「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道尽了恨不能倒转时光的饮泣吞声。
亲情书写,因情真意切,往往成为流传千古的文章。然而,古人的亲情文章固然感人肺腑,但除了文言的隔阂外,无怨无尤的母职神话已不再成为主流,严守长幼尊卑或高举爱国大纛的威权年代也已经成为过去。新世代的亲情互动,明显开始颠覆传统,逐渐远离公领域的正气凛然,亲情的书写由是另辟蹊径,更臻私密的袒露,或引发共鸣或止痛疗伤,读起来都越发痛切淋漓。
以此之故,编选一本较为符合现代情境与精神的亲情散文集来照应今人的情感需求实属必要,这本选集于是应运而生。所拣选的文章,希望能多面向呈现更为写实的家族关系。书分五辑,调性由轻松逐渐转进深沉。
极短篇是以最少的文字(约五、六百字到一千五百字间),表达最大的内涵,使读者在几分钟内,接受一个故事,得到一份感动和启示的小说。除了篇幅短之外,它还必须有一个让人惊奇或震撼的结尾。
作家的阅读课
知名散文作家、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教授廖玉蕙,散文作品多次被选入国中教科书。她不仅是作家,也是老师们的老师。她曾在报刊上以国中课文「王冕的少年时代」为题,揭举出一堂精采的文言文教学。
她认为,重点在于老师必须让孩子「感同身受」,让学生感到古文不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之乎者也,对现代人也亲切实用。
所以,在廖玉蕙笔下,「王冕的少年时代」所能传达的,不是只有区区「王冕勤奋向学」而已。
她旁征博引国中老师可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的主题,信手拈来就包括「单亲家庭困顿」、「王冕母子沟通方式」、「王冕如何以创意面对困境」等等。
一篇距今数百年前的古文,透过与现代国中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连结,顿时变得海阔天空,也揭举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善于描写亲子师生互动,也深谙教学现场的廖玉蕙,直陈「文学的魅力与功用无分古今,也无分白话或文言,重点是如何提升学生上课的兴味」。
这回,她从两篇不到六百字的「极短篇」出发,再次透过丝丝入扣与层次分明的解析,为读者勾勒出两堂很不一样的语文阅读课。
- - -
文学的鉴赏角度多元,教学策略也该因应内容而有所调整。质朴的文章,不事雕琢,可能在情感的共鸣及思想的高度上有其卓越之处。教学上,可在情意开发、思维条理上多所用心。
因为是你,我有了让人艳羡的婚姻,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也有了帮助家人的力量。有些话不必说也不会忘记;有些事不需再提,也永远新鲜。
廖玉蕙精选=学生晨读亲情散文选+幽默散文选限时75折
廖玉蕙精心挑选23篇动人故事:《晨读10分钟:亲情故事集》每一天收集一个爱的印记。
亲爱的全茂:
去年夏日,我们升格为阿公、阿嬷;今春,老家的庭园改造工程完工;园内莲花绽放的八月,我的散文集《在碧绿的夏色里》出版,我在题赠给你的新书扉页题上:「当尘色与山色集于一身,何妨转身看看夏日盛放的莲」,然后,我毅然提前退休,夫妻二人相偕告老还乡。
如今,园内,明显有了秋意,落叶满地,就像我们的人生。然而,秋日的景致风情别具,也不尽然只是萧飒。桂花依然飘香;百香果垂悬高高的架上;九重葛的红色花朵怒放。窗外,穿着简便衣着的你正弯身捡拾落叶、割除杂草,我则时而隔窗望你,时而埋首写作;乐音在室内轻声环绕,屋外飞来黑冠麻鹭一只,正大剌剌在大门内悠哉游哉散步;不远的地方,则有我们的儿女、媳妇和小孙女深情的眺望。这样的日子,今生我们拥有了,真是何其幸运!
回首多年前的夏日,在媒人的引导下,你身着西装、手提布巾包覆的礼盒前来扣门相亲,我则一身牛仔装束揖客入门;传统和现代的碰撞,意外擦出火花,A型双鱼座的感性对上了O型天秤的理性,从此就在「我拚命加油,你频频踩煞车」的生活模式里重复磨合,寻求折衷之道。
(一)抒情散文--《情人眼》,(情话)《碎琉璃》,《灵感》,《左心房漩涡》,《心灵分享》,《活到老,真好》,《海水天涯中国人》,《山里山外》,《看不透的城市》。
(二)小品文--《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意识流》,《随缘破密》,《千手捕蝶》。
(三)杂文--《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
(四)创作理论--《文路》,《小说技巧举隅》,《广播写作》,《讲理》,《短篇小说透视》,《文艺批评》,《文艺与传播》,《文学种籽》,《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
(五)文艺评论--《两岸书声》,《沧海几颗珠》。
(六)自传回忆录--《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摘自台北市立师范学院丁幸达硕士论文《王鼎钧及其散文研究》。 (一)散文
1《人生观察》文星书店 1965年,大林出版社 1970年;1989年《人生观察》《长短调》两书精华集为一册,仍以《人生观察》为名,水牛出版社。
2《长短调》文星书店 1965年,大林出版社 1969年。
3《世事与棋》惊声文物供应社 1969年。
4《情人眼》(又名《情话》)大林出版社 1970年,作者自印 1990年。
5《王鼎钧自选集》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75年。
6《开放的人生》(人生三书之一)尔雅出版社 1975年。
7《人生试金石》(人生三书之二)作者自印 1975年,尔雅出版社 2002年。
8《我们现代人》(人生三书之三)作者自印 1975年,尔雅出版社 2003年。
9《碎琉璃》九歌出版社 1978年,作者自印 1982年,尔雅出版社 2003年。
10《海水天涯中国人》尔雅出版社 1982年。
11《山里山外》(《碎琉璃》的姊妹作)洪范书店 1982年,作者自印 1992年,尔雅出版社 2003年。
12《别是一番滋味》皇冠文化 1984年。
13《看不透的城市》尔雅出版社 1984年。
14《意识流》作者自印 1985年,尔雅出版社 2003年。
15《左心房漩涡》尔雅出版社 1988年。
16《心灵分享》尔雅出版社 1998年;原书经删减、增文后更名为《心灵与宗教信仰》。
17《随缘破密》尔雅出版社 1997年;原书2008年更名为《黑暗圣经》,尔雅出版社
18《有诗》尔雅出版社 1999年。
19《千手捕蝶》尔雅 1999年。
20《活到老,真好》尔雅出版社 1999年。
21《沧海几颗珠》尔雅出版社 2000年。
22《风雨阴晴》尔雅出版社 2000年。
23《葡萄熟了》大地出版社 2006年。
(二)小说
《单身汉的体温》(又名《白如玉》)大林出版社 1970年;原书1988年更名为《单身温度》,尔雅出版社。
(三)回忆录
1《昨天的云》(少年时代,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一)作者自印 1992年,尔雅出版社 2005年
2《怒目少年》(流亡学生时代,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二)作者自印 1995年,尔雅出版社 2005年
3《关山夺路》(国共内战,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三)尔雅出版社 2005年
4《文学江湖》(在台湾三十年来的人性锻炼,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四)尔雅出版社 2009年3月
(四)论着
1《文路》益智书局 1963年
2《小说技巧举隅》光启社 1963年
3《广播写作》中国广播公司空中杂志社 1964年
4《讲理》自由青年杂志社 1964年,大地出版社 1974年
5《文艺批评》广林书局 1969年
6《短篇小说透视》大江出版社 1969年
7《文艺与传播》三民书局 1974年
8《灵感》(作文四书之一)作者自印 1978年,尔雅出版社 1989年
9《文学种籽》(作文四书之二)明道文艺杂志社 1982年,尔雅出版社 2003年
10《作文七巧》(作文四书之三)作者自印 1984年,尔雅出版社 2003年
11《作文十九问:作文七巧补述》(作文四书之四)作者自印 1986年,尔雅出版社 2004年
12《两岸书声》尔雅出版社 1990年
(五) 相关访谈
“到纽约,走访捕蝶人”廖玉蕙 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 2001/09/14
“《文学江湖》压阵 王鼎钧回忆录4部曲完工” 林欣谊 中国时报 2009/03/15 回忆录之一:《昨天的云》,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1月《讲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
《风雨阴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
《情人眼》,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6月
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4月
作文三书:《文学种籽》《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4月
散文集:《一方阳光》,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年3月
读书杂感集:《书滋味》,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5年4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