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你好,哭是一种情感的宣泄,适当让孩子哭闹也是宣泄压力。如果一直哭一直无理取闹,家长首先要考虑自身是否耐心的劝过孩子。67岁已经到了认知,辨别是否的初级阶段,耐心讲解远比斥责来的更快。
孩子有31个敏感期,每个敏感期都应该注意,应对方法。
1、光感的敏感期 0-3个月
特点:刚出生的宝宝对光感非常敏感,这时宝宝需要适应白天和晚上的光线差异,所以白天要拉开窗帘,晚上要关灯睡觉,让宝宝适应自然的光线变化。
建议:可以给宝宝多看黑白图。
2、味觉发育的敏感期 4-7个月
特点:宝宝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觉到甜、咸、酸等味觉。
建议:添加辅食的开始,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单,保护好宝宝味觉的敏感程度。
3、口腔的敏感期 4-12个月
特点:这时宝宝喜欢吃手,他在用口进行尝试、感觉,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建议:请妈妈们给宝宝口腔发育的机会,让宝宝吃个够,不要无情的把宝宝的手从他嘴里拿开。
4、手臂发育的敏感期 6-12个月
特点:这个时候孩子喜欢扔东西,这时最早的手眼协调发育的标准。
建议:请看护者不要管制宝宝这个行为,让他仍个够。
5、大肌肉发育的敏感期1~2岁 小肌肉15~3岁
特点:喜欢扶、站、努力行走。
建议: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是活泼好动的时期,此时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熟悉更多的肢体动作,和他一起作许多游戏运动,使各种肌肉得到训练,增进亲子关系,并且还能使左右脑均衡发展。在动作敏感期,精细动作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还可以增长智力。
6、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5~4岁
特点: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他常常会做出一些我们不理解的细小动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叶子不停地往花盆里插,或是摆弄着花手绢怎么看也不烦,我们不明白的他们却能从中看到更多的奥秘。
建议:此时期正是我们培养孩子对事物学会观察入微的好时机,带着疑问和想法去认知世界,再好不过。
7、语言敏感期 15岁-25岁
特点:语言的启蒙始终伴随着婴幼儿,甚至是胎儿期。对着胎儿说话,婴儿的咿咿呀呀学语就开始了语言敏感期。
建议:大自然赋予了孩子这种能力,从观看爸爸妈妈说话的口型直到突然开口说话,这个过程就是语言敏感期积攒的力量。有些孩子说话晚,如果不是病症,那么就有可能是环境的影响所至,不管他会不会说话,我们都要不断给他注入“养分”,多和他说话、讲故事,当他需要表达自我感受时,自然就开口说话了。同样,良好的语言教育会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增强,学会与人交往。
8、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1岁6个月-3岁
特点:区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主要表现:从开始说“我的”到开始说“不”到开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渐渐地孩子们有了自我意识,这时的孩子出现的最多的现象是划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时通过说“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觉,我说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孩子们的表现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出现的年龄2-3岁。
建议:当孩子打人咬人的时候,我们只需制止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打S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去谴责,也不要去说教,因为那和粗野的行为是不同的,我们就让孩子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使用他的自我吧。(注意事项:不要和孩子较劲,这是一个孩子形成自我地过程)
自我意识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因为我们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未来是不是很强大,是否具备一个强大的能力,首先就来自自我意识的形成的敏感期。所以保护这个自我意识形成的敏感期,就等于保证了这个孩子未来人格的强大、人格的和谐和未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这样一个能力。
9、社会规范敏感期 2岁半-4岁
特点:开始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这就说明孩子进入了社会规范的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的教养有助于孩子学会遵守社会规则、生活规范,以及日常礼节,抓住时机教养,有利于将来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轻松交往。
建议:和更多的孩子接触。一般2岁半的孩子家长就可以准备入园了,幼儿园可以提供良好的交友环境。
10、空间的敏感期 3-4岁
特点:喜欢垒高高、三维、钻箱子等
建议:可以多提供类似的玩具,同时可以在这个机会学习各种几何图形,对日后学习几何学奠定兴趣基础。
11、色彩敏感期 3-4岁
特点: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开始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人类认知的发展正是从感觉训练开始的。
建议:给孩子提供多彩的颜料,及相关书籍,如绘本《中华德育故事》,为日后绘画兴趣奠定基础。
12、逻辑思维敏感期 3-4岁
特点:不断追问“为什么?”“天为什么黑了?”“为什么会下雨?”“小朋友为什么要上幼儿园?”等等。这些问题总是让家长感到应接不暇,可是孩子却不管不顾地打破沙锅问到底。当我们一次一次地给孩子解答时,孩子开始出现了逻辑思维。孩子正是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建议:保护好孩子这份珍贵的好奇心,如果家长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时家里有一套百科全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时认知的速度是事半功倍的。
13、剪、贴、涂等等动手敏感期 3-4岁
特点:孩子从这时开始真正有意识地使用工具,这又是大多数孩子建构专注品格的最好机会。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家里,只要有充分的材料,孩子们都非常乐意选择剪、贴、涂等等这些工作。从身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孩子训练小手肌肉和手眼协调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议: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并劲量不要打扰专心工作的孩子。
14、藏、占有敏感期 3-4岁
特点:开始强烈地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孩子只有在完全的拥有物质并可以自由支配时,才可能去探索物质背后的精神,才可能超越于对物质的占有。而当这些物品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孩子自己时,交换就开始了。与此同时,也就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建议: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空间,比如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房间或者区域。在你进入他的房间或者区域时,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尊重孩子的空间。
15、执拗的敏感期 3岁-4岁
同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一样,这个敏感期对家长比较挑战!
特点:3岁至4岁的幼儿进入执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岁就提前进入这一敏感期。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发脾气,哭,闹。这时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
儿童执拗的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在建构秩序感这一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过分需求常常被认为是“任性”和“胡闹”,但我们觉得,用“执拗”这一概念来得更准确一些。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有时会到难以理喻的地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他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
建议: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理解不是特别难,但变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变通得好,才能成功解决问题,才有随之而来的快乐。怎样掌握变通的技巧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
要注意的是,幼儿对秩序的要求起初并未达到执拗的程度,一开始他会不安、哭闹,随着自我的逐渐形成,他将这一秩序上升到意识层面,才开始变得执拗、不妥协。
16、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35岁-45岁
特点: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时洒出一滴就很痛苦;吃的苹果上不能有斑点;厕所白色的便盆不能有任何黄渍;衣服不能少扣子等等。接着又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人人都要遵守;香蕉皮必须扔到垃圾桶里,没有垃圾桶就必须拿着;红灯亮了,即使马路上一辆车、一个人没有也不能过马路,已经过了必须退回来,退回来也不行,谁叫你这样做了!
建议:依然是尊重孩子!这时不要在意孩子一定要吃一个整个的饼子是否能吃掉,是否会成为他浪费的喜欢,等等,孩子的问题不要扩大化,在什么时间只针对什么事。
17、诅咒的敏感期 3岁-5岁
特点:“臭屁股蛋”、“屎巴巴”、“打死你”、“把你踢死去”,这些听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辞,总是出自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嘴里。因为孩子在这时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就是诅咒,而且成人反应越强烈,孩子就越喜欢说。
建议:忽略、淡化!不要在意孩子的语言,这并不是他真的想表达的,慢慢等待这个阶段过去。
18、打听出生敏感期 4-5岁
特点:孩子往往在这个时期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并且一遍又一遍地问。成人的回答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因为这是孩子安全感最早的来源,也是人类最古老的一个哲学问题:我从哪里来
建议:家长们认真地拿出百科全书,将生命形成的全部过程科学地讲给孩子听。
19、人际关系敏感期 45岁-6岁
特点: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伙伴并开始相互依恋,从和许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两个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经历了人际交往的全过程,而这种交往智能是与生俱来的。
建议:家长可以给一些人际关系相处方法的引导,不过身教大于言传。
20、婚姻敏感期 4岁-5岁
特点:在人际关系敏感期后,孩子便真正展开了婚姻的敏感期。最早的时候孩子会想要和爸爸、妈妈“结婚”。之后,他们就会“爱上”自己的老师或者其他的成人。一直到5岁左右,他们才会“爱上”一个小伙伴,比如只给自己喜欢的孩子分享好吃的东西,而且经常在一起玩,产生矛盾时也不愿意让其他人干预等等。总之,他们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建议:无论孩子想结多少次婚,喜欢多少朋友,家长都一定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21、审美敏感期 5岁-7岁
特点:审美是对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愿望和审美标准,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起浓厚兴趣。
建议:孩子到了审美敏感期时总是喜欢化妆。当然,在成人眼里这些“妆”化得很离谱,但是这些女孩子们总是热情不减,并且总在所有人面前走来走去展示,直到得到你的夸奖之后,她们才会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开,转身又会到别的老师面前展示。除了化妆,女孩子还喜欢漂亮的裙子和鞋子,并且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穿着和打扮。在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的肯定。此时,我们无需对美做任何评判。
22、身份确认敏感期 4岁-5岁
特点:孩子们会给自己一个又一个身份。这种现象是因为孩子开始崇拜某一偶像,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偶像。在幼儿园里,经常有穿着白雪公主服装的小朋友,你必须叫她白雪公主她才答应你。孩子在这个身份确认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他们开始透过自己的偶像来表达自己。
建议:可以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会很感兴趣,说不定你就培养出一个著名演艺家呢!
23、性别敏感期 4岁-5岁
特点:大概4岁时的孩子最重视的就是谁是男孩谁是女孩。如果有人去洗手间,他们一定要跟着去,原因是想观察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
建议:孩子对身体的探索和认识来自于观察,成人在给孩子解释时,态度必须客观和科学,就如同认识自己的眼睛、鼻子、嘴一样。当然百科全书这时是最好的工具了。
24、数学概念敏感期 45岁-7岁
特点:孩子到了4岁多时,总是喜欢问:这是几个,现在是几点,有几个人这是因为孩子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这时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逻辑,他们只是能够将数名、数字、数量配上对。
建议:这是孩子数学智能的最初发展,而只有三位一体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数的概念。这时可以让孩子帮助家里买一些日用品,通过花钱锻炼数字能力及经济能力。
25、认字敏感期 5岁-7岁
特点: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符号,我们的方法是给孩子一些文字卡片,让孩子把动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来去学习文字。
建议:在这个阶段,孩子只能宏观地认识文字,也就是一个整体的形象,还不能够分解字的笔画,也达不到书写。孩子也会对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感兴趣,比如他们会发现自己名字里的字在别的地方出现。
26、绘画和音乐敏感期 4岁-7岁
特点:这是人生来俱有的智能。绘画是孩子最会使用的一种语言,他们从涂鸦开始一直到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整个的过程都是一种自然的展现。而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开始了听觉的发展,一岁多的孩子就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自己的身体,音乐是人类的语言,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级的艺术欣赏能力。
建议:在这个敏感期的发展上,我们只要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高品质的环境就可以帮助孩子的发展了。
27、延续婚姻敏感期 5岁-6岁
特点:5岁以后的这个敏感期是前一个婚姻敏感期的延续。
建议:这个时候的孩子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并且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婚姻规则,比如只要相爱的人才能结婚等。
28、社会性兴趣发展的敏感期 6岁-7岁
特点:孩子0~6岁的发展是一个人宏观发展的微观缩影,到了6岁他们就开始积极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比如选举班长,实现自我管理,监督上课的时候谁没有进教室,吃饭前谁没有洗手,哪个孩子没有遵守幼儿园的规则……这些都是他们十分关心的事情。
建议: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包括公益性的活动,比如:捡垃圾活动、自己做手工义卖捐助活动等,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时机。
29、数学逻辑的敏感期 6岁-7岁
特点:数学逻辑的敏感期和数学概念的敏感期是有区别的。孩子们在完成了对数字、数名、数量的认识之后,开始对数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建议:比如通过蒙特梭利的数学教具让孩子学习加减乘除法,这种方法学习的是数学的逻辑而不是简单的记忆。
30、动植物、科学实验、收集敏感期 6岁-7岁
特点:孩子开始热烈地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孩子们对自然的探索兴趣比我们想象得要强烈的多,孩子在六岁前,总是能保持好学、好奇的品质。
建议: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观察大自然。
31、文化敏感期(6~9岁)
特点: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起于3岁;而到了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
建议:家长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以上31个敏感期基本可以涵盖孩子成长中的主要阶段。经历敏感期的小孩,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机会。
还有一种是敏感的孩子。敏感与攻击性、害羞、爱交际一样,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征。通常敏感的孩子与害羞的孩子一样,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对适应转变所需要时间都较长,对声、光、触摸等刺激也很敏感。有些刺激大多数孩子能适应,觉得无所谓,而敏感的孩子却感觉严重。如轻微地刺一下膝关节的皮肤,他就会敏感地大哭,如果从敏感的孩子手中抢走一个玩具,他不是立即设法抢回来,而是倒地大哭起来。尽管敏感的孩子容易哭,但他并不是不幸福的孩子。高度敏感的小孩,不仅容易哭而且易笑,这种孩子对他人或对动物的感情可能更敏感,而且富有观察力。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给予关心,帮助他成长。哭并不一定是坏事,孩子大哭后可以感觉轻松一些,哭可以减轻压力。有些学者发现爱哭者比不爱哭者的生理与心理更健康,因此,不要太抑制孩子的哭。父母比较恰当的做法是--(1)对孩子的敏感性要表示同情。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阈比其他孩子更强烈。不准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泪,应该鼓励说他是一个坚强者,引导他克制哭,对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减少他的孤独感和脆弱感。(2)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认可,产生成就感。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3)不要强化他哭,哭时不能给予表扬,不能因此给予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哭而免予惩罚等。父母对孩子的哭应采取中性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给一定的安慰,不能给太多同情,否则会哭得更凶。妈妈抱一抱,就会使他“雨转晴”而高兴起来。(5)因这种孩子特别敏感,所以对大人的焦虑、紧张、愤怒、忧郁等情感,极易被影响,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响孩子。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将自己的情绪向孩子没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绪。(6)对孩子要少批评,多表扬,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脱下来,真了不起”,“让我们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们把它调到前面来,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没有达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样,但他只要尽力了,就别批评他。假如孩子骄傲地告诉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于指责他“把水洒得到处都是”,而应先鼓励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帮助他把水擦掉。(7)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会此起反应,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声骂孩子,对他们温和与幽默或许效果更好,但当敏感的小孩做了错事时,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既不要斥责,也不能无原则。
七岁的男孩老是发脾气怎么办
七岁的男孩老是发脾气怎么办,孩子乖巧可爱的时候让爸爸妈妈感觉这是一个小天使吧,可是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真的是十分的无奈头疼,以下来了解七岁的男孩老是发脾气怎么办。
七岁的男孩老是发脾气怎么办1这种可能是在同伴的交往中,表现出了一些情绪的调试,因为我们现在说孩子的发展是否良好,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健康。那么健康又分为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那么心理健康里面一个重要的指标,也就是说,他在学校里面,还有在跟同伴和老师相处,他是不是情绪稳定,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这位网友朋友的孩子,他的情绪可以看出非常地不稳定,总是无缘无故地 发脾气 。这个可能跟我们孩子的 个性 有关系,就是他的敏感性非常强。稍有一点点不如意,他就会引发自己情绪上的波动。那么我们家长在教养的方面就要注意了。
6岁小男孩老是还嘴,不听话还发脾气怎么办?
事实上,孩子到了2岁,自我意识就慢慢开始萌芽,如果父母面对孩子这些“叛逆”,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情绪,不但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还可能导致孩子越来越叛逆,甚至使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糟糕。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如此的不听话、爱发脾气呢?为何乐而不为,大人们唱反调,了解了原因,我们才好去“对症下药”。
小孩总是喜欢和父母说话、唱反调、不听话还生气。
自我意识开始萌发。
事实上,孩子从2岁起,自我意识就慢慢萌芽了,总是喜欢跟大人唱反调,这与他们这个时期大脑发育的特点以及自主意识的发展有关。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理性思维尚未发展成熟,他们的大脑回路是直线的,他们不会像成年人那样绕着圈想着怎么说就怎么说。
享受自我探索世界的过程却又能力不足。
与此同时,随着这个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逐渐提高,他们想要表达的任何思想都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这就像打开了另一扇通往世界的门。
因此,有时候,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并不代表他真的不想做,而是他在感受语言的力量,享受它带来的掌控感。
但是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孩子能完全听父母的话,完全不懂自己的想法,完全不懂任何事情。
父母可以在孩子跟父母还嘴、不听话发脾气的时候这样做。
众所周知,孩童不听话、发脾气,并不代表他真的不想按你说的去做,也许他正在享受能力成长带给他的控制感,并由此获得成长所需的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自强和独立。
但是,每一个孩子在追求这种控制感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两大矛盾:一是想要探索世界,二是自己能力不足,导致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常碰壁。
还有一对矛盾,他想远离父母,不想听父母的话,而是想自己探索、自己行动,同时又需要父母的认可和支持。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在保护孩子这种探索欲望的同时,正确地引导孩子,正确地建立控制感,给孩子以安全感,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这段时间,同时适当地给孩子设定界限。
那么,究竟该怎么办呢?
父母要保持情绪稳定。
稳定的家长情绪,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这也是实施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孩子会通过感知成年人的情绪,来做出相应的反应。
因此,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事,第一要做的就是保持情绪稳定,当遇到孩子发脾气、哭闹、和父母唱反调等不良情绪时,就该跟他们说。
父母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好的控制情绪的能力,学会深呼吸,冷静下来,及时把自己从这些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尊重孩子,避免用
父母让孩子做某事时,注意不要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做,不喜欢别人命令任何人,包括大人。
许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当我们越是催促孩子,孩子就越不干,偏爱和你唱反调,你就越不让他干,他必须得去干。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跟着他们走呢?
你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尊的,也是需要尊敬的,需要大人的赏识。
利用绘本,帮助孩子认清边界和建立合理的掌控感。
父母可以在绘本中巧妙地运用故事,正面让孩子认识到这些消极情绪,正确引导孩子去面对这些消极情绪,帮助孩子逐步建立一种合理的控制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给孩子一个清晰的`界限,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是可以做的,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探索世界和能力不足之间找到界限。设定了界限后,家长就不能在界限内粗暴地干涉孩子做的事情
多些耐心和理解,关注孩子这些坏情绪的背后原因,做到共情教育。
最好的教育,我们常说,是共情。但你知道么?真教育,仅仅做到共情还不够,共情之后,才是教育的起点。
在儿童唱反调时,要学会倾听儿童不良情绪背后的动因,了解和体谅儿童,帮助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做好同情心教育。
例如,当孩子不想洗澡,不想吃东西时,父母可以先看着孩子,问一问,妈妈就知道:“你这么说是因为你不想现在就洗澡,还要玩一会儿,对吗?”
“宝宝现在还不想洗澡,可是现在已经到了洗澡的时间了,妈妈都放好水了,如果宝宝现在配合,可以快点洗好澡,我们就可以再玩一会儿再去睡觉。”这时候孩子一般都会配合你。
因此,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并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无论何时,共情只是教育的开始,只有帮助孩子表达出真实的想法和情感,我们才能进一步架起与孩子交流的桥梁,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岁的男孩老是发脾气怎么办2孩子动不动就经常发脾气怎么办?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总是很急躁,想要的东西马上就得得到,否则就开始哭闹。正在做的事情一旦做不好,就无法继续坚持,并且还要发脾气。有些妈妈说,我家孩子就是个急脾气。 的确有些宝宝生来脾气就比较急,但是,是不是急脾气的孩子就没法做到有耐心呢?当然不是。
宝宝能不能等待,和他刚出生时妈妈对他的 回应方式有很大关系。
小宝宝刚出生时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就是肚子饿了想吃奶,他开始哭,妈妈立刻抱起他喂奶,宝宝就会形成对妈妈的信任:“我妈很靠谱,我想吃的时候立刻就能吃到,不需要着急。”慢慢地他饿了就不会着急着哭,而是哼唧几声,他知道妈妈马上就会来给他喂奶。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慢慢让宝宝体验等待了。
让宝宝体验等待
宝宝饿了,给妈妈发出信号,妈妈一边嘴上说着“哦,妈妈知道宝宝饿了,想吃奶,妈妈这就准备,很快就来喂宝宝啦!”一边让宝宝看到你在冲奶粉或做喂奶的准备,1、2分钟之后,来到宝宝身边,抚摸抚摸他,夸奖他:“宝宝好有耐心地在等着妈妈呀!”千万不要只顾着自己手上的事,不用语言回应宝宝,那宝宝就会开始恐慌,到底有没有人喂我啊,我好饿啊?而且他会认为妈妈没来就是没收到我的信号,所以,他会放开嗓门大声哭,好让你快点来。
总结起来就是4个步骤:
语言回应,让宝宝听到妈妈—让宝宝看到妈妈在做什么—身体接触—满足宝宝的需求。
让宝宝学会等待
再大一点,我们要开始让宝宝学会等待。通常我们大人在遇到排队结账这种等待的时候,会刷刷微信啦、看看促销海报啦,总之会找点事干来打发时间。可当你带宝宝去坐公交车时,却要求他不许乱跑,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有没有想过给宝宝找点什么有趣的事好让时间过得快一点?当孩子做到了安静地等待,鼓励他:“宝宝,你能够在妈妈等着结账的时候自己玩魔方,不吵不闹,真棒!”宝宝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理解什么叫做等待,应该怎样等待。
再比如说,当宝宝学吃饭时,他还控制不好小手,把饭撒的到处都是,你会不会训斥他弄脏了衣服?或者直接喂饭,剥夺了他自己吃的权利?你没有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怎么还能责怪孩子做事没耐心?可以这么说,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从他的表现就能看出你做得好不好。
如果孩子现在已经表现得没耐心
01、先磨炼自己的性子,让自己变得有耐心起来。当你觉察到自己开始烦躁了,无论正要说什么,马上停下来,开始深呼吸,直到你觉得可以用很慢的语速说话时再开口。
02、当孩子在学习和尝试做一件事时,尽管你觉得只要帮他一下下,他就能做得更好,还是要闭嘴,不要打断他,不要评价他,更不要替他做,除非孩子向你求助。
03、经常和孩子玩轮流游戏,就是孩子玩一下,你玩一下。想要参与游戏,就必须等着别人玩,这是让孩子学会等待的很好的方式。
04、让孩子学着自己玩,而不是依赖你来给他找事做。这有助于增加孩子对时间的掌控感,以及独自面对困难,尝试解决的机会。
七岁的男孩老是发脾气怎么办3小孩子暴怒的主要原因:
1、年龄
婴幼儿期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不成熟,其情绪防御往往具有不稳定、容易被诱发、容易外露以及难以自控等弱点,即所谓的情绪活动易变性、脆弱性和冲动型。当孩子在受到挫折或某些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用哭闹、不服从、喊叫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2、先天气质
先天气质一般分为相处容易型、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三种类型。其中困难型儿童表现为活动多变、无节律、易受刺激、对刺激反应强烈、适应困难、易大哭大闹等,最容易出现暴怒发作。
3、家庭教育
孩子缺乏克服困难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一旦不如意便会乱发脾气,这主要是溺爱和包办的结果。
成人对孩子过分关注和爱护,为孩子包办一切,全力满足孩子的欲望,孩子极易养成任性、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克服困难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一旦遇到挫折或某些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用“发脾气”的行为模式要挟家长,让家长妥协、让步。若家长不能坚持原则和底线,孩子一次得逞,从中获益,下次还会继续使用这种方式,从而恶性循环。
4、后天学习
有些孩子爱发脾气可能不是因为溺爱,而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例如,孩子受到挫折,暴怒发作时,成人采取更为极端、暴怒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情绪激动下就会用更为激烈的方式来对抗成人。曾有报道,一8岁男孩因一个玩具,在街上与妈妈互殴,最终“成功”将妈妈打败,妈妈求饶,应了他的要求,给他买了那个玩具。经过这次经历后,相信下次孩子遇到类似情况,依旧会采用类似的暴力方式来要挟母亲满足自己的需要,哪怕刚开始母亲不答应。
另外,成人脾气差,爱吵架打架、摔门摔东西等行为也会让孩子通过模仿学习而获得。
要先看她是否在校读书,这些情绪是否针对所有人或是有具体的针对对象,女孩儿的IQ EQ AQ 是否都符合她的正常年龄。
一般来讲,学龄儿童的这些情绪引发原因有这些,我一一列举给你:
烦躁的原因有可能是她受到来自他人的不公平那待遇,如同学欺负她等。或者是因为她无法达成自己的心愿,无法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想法等。
爱哭、胆小和没有安全感算是比较正常吧,我十五岁,小学六年级以前一直很爱哭,也一直很胆小,甚至只是被老师不轻不重的说一句,眼泪哗哗就下来了。这个情况并不少见,但是要注意不要对她说重话,凡事讲道理,尽量避免和她开恐吓性的玩笑,在大人看起来无足轻重的话在她看来会是很大的伤害,她也可能会因此烦躁而无安全感。还有就是一定不要用她和别的优秀的孩子比,不管她本身是优秀或不优秀,这个对她来说是禁忌,即使只是开玩笑,她也会很深刻地记得这种打击因而对自己力求完美。没有安全感的原因有两个,1、她没有一个可以听她诉苦的大朋友。同龄的小朋友在一起只是单纯地玩,只有大朋友(父母,亲戚,老师等)才能正确地开导她,而这个大朋友必须以朋友的身份给她意见或方法方向,要用开导而不是说教。2、她时时刻刻处于一种自卑的状态下。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攀比造成的主要结果,不自信,不敢尝试任何新事物,不敢与人交往,总是害怕自己做错事。这需要大朋友对她不断鼓励,引导她不断地慢慢尝试,对她的每一份进步表现出欣赏和赞扬,培养他的自信而不能过度,使之成为自负。
综合上面的原因,就是她力求事事完美的原因之一,这种表现的另一因素还有可能是因为家庭条件,父母工作、经济状况的影响,使她过度早熟,开始懂事,懂得父母会因为自己的优秀而高兴,父母也会引以为荣。当然据我猜测这个因素不大可能发生在你女儿身上。最后的可能就是:她自己认为已经足够优异的能力得不到认可,她会因此而烦躁,并且会迫使自己变得非常完美知道得到他人的认可。
这个女孩儿跟我7岁的时候很像很像,爱哭,没有安全感,胆小,力求完美。我不知道这个分析对不对,是否能解决你的问题,但是我敢肯定,女孩儿像我一样,情感很丰富很细腻,也很敏感,超乎常人的敏感,这些都能成为她以后在社交中广受欢迎的因素,但是要注意正确的培养,特别是当她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否则她也会很容易在青春期就走偏了方向。
那么七岁儿童心理教育怎么做?针对7岁小孩教育,我们整理了一些内容供家长参考。一、情绪发展的特点:(一)情绪表现1、情绪表现的社会性增强7岁幼儿的情绪稳定性和有意性进一步增强,产生了一些比较稳定的情感,并且也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并能运用语言来调节情绪。同时,这个年龄段幼儿情绪反应的社会性进一步加强。他们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尤其是得到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人物的重视;渴望与同伴游戏并建立较为稳定的友谊关系。在这一时期。他人的态度表现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反应。成人的表扬会令他们欣喜高兴。同伴的拒绝会让他们情绪低落。他们喜爱和同伴一起游戏,能从容地应付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新情况。开始懂得关心同伴,例如幼儿有时告诉父母:“××生病了”,有时问生病的同伴:“头还疼吗?”他们开始具有良好的自制能力,对成人友善的批评也能接受,但是有时需要适当的提示。他们已经开始学习管理自己的表情。他们在不同的对象面前有着不同的情绪表达。当孩子们期待接受人们的人际支持的时候,他们会表达情绪。在人际支持的结果期望上,7岁幼儿认为父母比教师更能明白自己的情绪感受。但那些倾向于不表达消极情绪的幼儿认为表达消极情绪是不被他人理解的。在保护他人情感方面,7岁幼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亲社会倾向,他们表现出对父母和同伴的感受非常敏感,并根据对象的感受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表达,决定表达或者掩饰自己的真正情绪,意识到表达消极情绪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2、情绪表现手段多样7岁幼儿能使用语言、图画、音乐、舞蹈等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情感。(二)情绪理解发展进入成熟期1、对消极情绪具有较好理解7岁幼儿对情绪的理解已经比较全面,不仅对高兴等积极情绪具有较好认知,对吃惊、伤心等消极情绪的认知也比5岁以下的幼儿有了根本性的质的跨越。当然,相对而言,对高兴、伤心、好奇的识别较好,而对害怕、讨厌和生气的识别较差。
7岁儿童心理、行为特点及解决方法
17岁儿童已经由动转为静,对于周围的情感有了很灵敏的反应。所以在机器人课上他们会很安静,但对一点点声音和老师的评价都会很敏感,老师应该对他们遵守纪律的表现给予肯定,并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措词。
27岁儿童比较不像以前那般处处需要别人的照顾,虽然不是完全可以靠自己,但是比较不会麻烦人,而且也慢慢懂得自己去处理身边的事情。当他们独自完成某件事的时候教师对他们的能力要给予肯定,对愿意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的孩子给予奖励。
37岁儿童内心希望得到大人的赞赏,所以此时期的儿童也特别喜欢讨人欢心。根据这一年龄特点,教师要对他们积极的表现给予足够的关注,教师的关心是7岁孩子表现积极主动的最大动力!
4他们的感受性较强,慢慢懂得尊重父母、老师等大人的权威,如果碰到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认为老师说的话就是代表了绝对,这也就是为什么7岁儿通常开口闭口都会说:“这是老师说的!”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要得体,不能信口雌黄,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5对于兄弟姐妹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也会较少出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想去惹麻烦,反而会以逃避的方式来应对。这代表他们懂得以善意的态度来达到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他们无论对方是善意或恶意,都会因怕受伤便自然而然地采取逃避的态度。教师鼓励孩子以非暴力的形式解决问题,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给孩子安全感,引导他们勇敢的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