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男生女生必看,60部高分纪录片

适合男生女生必看,60部高分纪录片,第1张

适合男生女生必看,60部高分纪录片

写在前面

纪录片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我们透过不同人的视野,走在广阔的天地中。于是懂得,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世界的全部,我们可以在纪录片中,寻找到不同人的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时代的人文情怀,以及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那些璀璨的年华,或者陨落的星辰。

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一些比较高分的纪录片,包括了历史、人生百态、艺术、美食、人文科普、天文地理、认知、普法、财商、人物传记、女性成长、地域文化等。

不想看书的时候就刷一下纪录片吧!

1人生百态

97分《最后的棒棒》(爱奇艺)

96分《人生七年》(腾讯)

96分《真相访谈》(B站)

95分《人间世》(B站/腾讯/爱奇艺)

94分《生门》(爱奇艺)

93分《和陌生人说话》(腾讯)

93分《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B站)

91分《人生第一次》(B站/腾讯/央视频)

89分《一百年很长吗》(B站)

89分《浮生一日》(B站)

2人文历史

97分《河西走廊》(B站/腾讯/爱奇艺/优酷)

96分《玄奘之路》(B站/腾讯/优酷)

94分《如果国宝会说话》(B站/腾讯/央视频)

94分《我在故宫修文物》(B站/芒果/央视频)

94分《故宫100》(B站/爱奇艺/央视频)

92分《国家宝藏》(B站/腾讯/爱奇艺/优酷)

91分《中国通史》(B站)

91分《帝陵》(B站/腾讯/爱奇艺)

91分《大明宫》(B站/腾讯/爱奇艺)

87分《典籍里的中国》(B站/腾讯/爱奇艺)

3人物传记

95分《梁思成与林徽因》(B站)

91分《不了神话:宫崎骏》(B站)

91分《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B站)

88分《千古风流人物》(B站/腾讯)

87分《苏东坡》(B站/优酷)

87分《成为沃伦·巴菲特》(B站/爱奇艺)

86分《木心物语》(B站/腾讯/爱奇艺/优酷)

81分《张爱玲传》(B站/腾讯/爱奇艺/优酷)

79分《梵高:天赋之笔》(B站/爱奇艺)

71分《跟着唐诗去旅行》(B站/央视频)

4自我成长

96分《积极心理学》(B站)

94分《女人women》(B站)

94分《但是还有书籍》(B站)

91分《一本好书》(腾讯)

90分《十三邀》(腾讯)

86分《朗读者》(B站/腾讯/央视频)

85分《"字"从遇见你》(B站/央视频)

80分《文学的日常》(B站/优酷)

74分《杨澜访谈录》(B站/腾讯/芒果)

73分《书房里的世界观》(腾讯)

5风味美食

96分《向着宵夜的方向》(腾讯)

95分《早餐中国》(B站/腾讯)

95分《风味人间》(腾讯)

94分《舌尖上的中国》(B站/爱奇艺/央视)

93分《中国之食文化》(B站)

91分《主厨的餐桌》(B站)

90分《宵夜江湖》(B站/腾讯)

89分《人生一串》(B站)

88分《沸腾吧火锅》(B站/腾讯)

86分《水果传》(B站/腾讯/优酷)

6自然世界

98分《蓝色星球》(B站/腾讯)

98分《地中海》(B站)

97分《地球脉动》(B站/爱奇艺/优酷)

96分《人类》(B站)

94分《第三极》(B站)

93分《海豚湾》(B站)

93分《美丽中国》(B站/爱奇艺/央视频)

93分《万物滋养》(B站/腾讯/优酷)

92分《地球改变之年》(B站/爱奇艺)

92分《航拍中国》(B站)

写在最后

决定一个人能不能走的更远的关键是认知,现在的社会很多人压力都很大。当你迷茫和焦虑的时候,不要再沉迷于打游戏,看小说,追剧,这只会让你更加焦虑和不安排,然后你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这些纪录片推荐你静下心好好看,对提高你的认知水平有很大帮助。

早一点行动,就能早一点改变自己的认知,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停止焦虑,立刻行动。

加油!一起共勉。

  伤痕文学

  作者:沙立玲

  现今,我们似乎没有什么理由指责—新批评—结构主议—后结构主义有关语言、文学语言的论辩。在他们那里,文学反驳了意义、感伤、情感的谬误,仅仅作为语言、结构而存在。文学不再忧心忡忡、殚精竭虑,它成了文本本身,成为语言的狂欢盛宴。然而,无论批评的智慧如何让我们叹服,总有那么一类文学,以其记录的情感、生活与我们经验的历史和现实而攫住我们的目光以至心灵,打动已经许久不曾震憾的灵魂。20世纪中国文学艰难挺进,穿过十年梦魇的狂热和样板束缚,在年结束后出现了现实主义回归热潮,这一回归浪潮中的文学“一起步就向现实主义的艺术格局靠拢。不回避现实既定的尖锐性,也不死死恪守现实主义的光明结局,而是大胆地踏入历史的纵深地带,去看取历史悲剧所造成的痛苦的现实人生,去宣泄悲剧时代里压在心底的悲剧情感,以真实作为旗帜。这一时期,与其说是文学在想象,不如说文学在记实。”(1)而在这不重想象重纪实的现实主义复归文艺思潮中,“伤痕文学”无疑处在源初之位。

  “伤痕文学”概念所指称作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尤其是中、短篇小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也与伤痕小说概念等同。

  “”如一场梦魇,醒来之后依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末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那样地震憾过中国乃至世界,无数热血青年卷进了这场本身就交织着正确与错误,庄严与荒谬,美好与丑恶的运动中,并在肉体和心灵上亲历了人情冷暖,亲历了严酷与温馨交混,希望与绝望相杂。生与死擦肩而过,笑与泪顺颊而溢。“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这一场许多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作为“伤痕文学”之滥觞,较早就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是作家刘心武刊发于《文学》年第11期的《班主任》。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2)甚至有些论者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六十年前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3)而“伤痕文学”名称的源出则与另一部受到广泛阅读和争论的短篇《伤痕》。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卢新华,小说刊登于年8月11日的《文汇报》。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王亚平)、《高洁的青松》(王宋汉)、《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姻缘》(孔捷生)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一些论者认为迟至年才出版的长篇《血色黄昏》(老鬼),也应看作是属于这一范围的作品。(4)

  从艺术内容来说,早期的“伤痕小说”大多把上山下乡看作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岁月中苦难、悲惨的人生转折,丑恶、相互欺骗、倾轧、相互利用的对于人类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心曲的渲泄,“表现祖国在之中的巨大灾难,表现道德良心在悲剧时代里的沦丧,表现青春、生命在非常时期内所遭到的与毁灭,表现爱的痛苦与失落,表现人的非人遭遇,成了文学的神圣使命。”(5)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这种感伤情绪在后来的“反思文学”中得以深化,转为带着对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未来深刻思索的有意识追求和奋进,将一场神圣与荒谬杂揉的运动不只简单归咎于社会,,同时也开始探讨个人悲剧或命运与整个大社会大背景的。

  从艺术审美来看,早期的“伤痕文学”艺术成就不高。刚刚从梦魇中醒来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曝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

  从“伤痕文学”的滥觞至今,对其评说争论从未停止过,它甚至引发了当代文学史上几次著名的文艺争论。

  “伤痕文学”最初是带有贬斥含义的称谓。这些作品的感伤的、悲剧性的情感基调以及揭露性的取材趋向,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学”“写阴暗面”等在80年代的重演。(6)因此,围绕《伤痕》等作品,在年夏到次年秋天发生了热烈的争论。文艺与意识形态、文艺的社会功用等命题得到的重新辩论与争鸣。年1月陈恭敏在《戏剧艺术》上发表《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的关系》,同年4月《上海文学》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说》,两文都有力驳斥了文艺纯粹为功用附庸的说法,对“伤痕文学”暴露性描写给予了肯定。

  然而,有意味的是当我们今天重审这批“伤痕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无论当初的争论如何在肯定与否定中辗转,在审美意识形态一元化的社会文化体制之中,“它虽然力图挣脱,但在实际上仍含不可避免地带有着旧的历史印迹。过去的时代无论是在作家主体,还是在文本的主题话语,叙事模式以及人物的形象修辞等方面,均都体现出顽固不化的历史影响”(7)。而从审美形态来说。“伤痕文学”无疑也秉承了那个时代的意志。

  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也围绕现实主义“真实性”诸方面展开了讨论,并在相关作品的具体中逐步深入。现实主义复归的事实是当时审美“言说”的方式,这一言说对“历史”()的审视,对自我的探求(反思),对未来的追求和前进(改革文学)都与当时言说是高度一致的。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否认了文学作为传声筒的附属地位,却也明白,文艺在与现实相接的时刻不可能完全摆脱、权势话语的囿限。即便作为思潮存在的“伤痕文学”离开因素,不仅无从表述,也毫无意义。“伤痕文学”的文化取值,选择与民众期望高度一致,文学言说与言说一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伤痕文学”后来较成熟的作品如竹林《生活的路》、叶辛《蹉跎岁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及冯骥才的作品普遍表现出对于人性的关怀,对于人性深刻的探索和讨论,引发了80年代前期规模最大的对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文艺思想讨论和对于人的尊严、价值、权利的呼唤。

  作为一个时代的“证言”,“伤痕文学”无疑真实记录了那一时代的血泪。随着时代的反思,也许文学将进一步升华。“”题材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作家挖掘人性、内心的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时代的代价不可能是单维度的,它在一个方面使我们失去了许多,也许会在另外的地方给我们补偿。

豆瓣评分82分,拍摄很真实,能够让我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个纪录片可以说是很真实了,当时拍摄的时候,都是实景拍摄,导演很用心,都是沿着6380多公里长江溯源而上,辗转10万多公里,来用镜头记录下生生不息的江水、河流孕育的生灵以及世代守护长江的芸芸众生,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一开播的时候我看了第一集,开头就出现了一帧帧客观冷静的新闻镜头,向观众展示了长江曾经面临的洪水泛滥、蓝藻爆发、物种濒临灭绝等生态困境,也道出了“治好长江病、守护母亲河”的迫在眉睫。

在这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一群各行各业、不同身份的“长江守护者”,给予长江深沉的爱、坚实的守护。还记录了长江的过去,见证着长江的当下,也必将为长江的后世发展留足伏笔。我们都是河流之子,长江这条母亲河,值得社会各界的合力呵护。

该纪录片是英国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导演每隔七年采访记录一次片中人物的经历和变化。采访对象来自英国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家庭;分别记录了他们7岁、14岁、21岁、28岁、42岁、49岁、56岁的生命轨迹。

影片从1963年伊始,时间跨度达60余年,分别记录了14个孩子从童年到老年的成长经历。在数小时内感受到了他们的生命轨迹和情感状态。影片看完后,令人深思!

1,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如此深刻,它塑造了孩子的性格、眼界、对世界的认知和想象。从片中我们会发现那些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就表现得不相信世界。而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有远大的理想和见识,更有目标感,更有坚持力,并且最终也走向了成功的人生。

2,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从片中发现,那些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孩子,都更有主见,更好的选择,更有梦想,更体面的生活。教育永远是给孩子最好的投资,并且这种影响代代相传。

3,婚姻的重要性,我们会发现,好的伴侣最后会治愈你,片中有个孩子在孤儿院长大,从小就忧郁不善于交流,但是后来遇上了阳光开朗的另一半,人生慢慢越来越好,一辈子也非常幸福。

4,还有就是目标和梦想的重要性,当一个孩子心中早早的有清晰的目标,这个孩子在未来更容易成功。

值得推荐的一部纪录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088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